期刊文献+
共找到8,3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来那度胺致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何晓玉 马薇 +7 位作者 荣爱红 田文灏 闫洪超 王冲 邢彩霞 刘爱琪 尹亚南 石凤芹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但使远期并发症相对增多,其中第二原发肿瘤已经成为新的临床难题。本文报道1例来那度胺致MM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停止服用来那度胺4个月后完全缓解,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来那度胺 第二原发肿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CD19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毓 薛玉娟 +4 位作者 左英熹 贾月萍 陆爱东 曾慧敏 张乐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64例难治/复发B-ALL患者,男35例、女29例,中位年龄8.5(1.0~17.0)岁。CD 19 CAR-T回输后1个月进行短期疗效评估,64例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兼部分血细胞计数缓解(CRi),其中有62例患者达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分别为78.1%及23.4%。共22例患者复发,中位复发时间10.1个月,4年总生存(OS)率为(66.0±6.0)%,4年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63.0±6.0)%。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LFS和OS率均优于未桥接移植患者(4年LFS率:81.8%±6.2%对24.0%±9.8%,4年OS率:81.4%±5.9%对44.4%±11.2%;均P<0.01)。结论CD 19 CAR-T可有效治疗难治/复发B-ALL,输注后桥接allo-HSCT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CD 19 难治 复发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载柔红霉素球形B细胞淋巴瘤-2基因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纳米药物的构建及抗白血病的疗效研究
3
作者 肖鹏君 刘佳乐 +1 位作者 孔佑鹏 刘兰霞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595-601,共7页
目的设计合成一种新型的自载体球形核苷酸纳米药物用于白血病联合治疗,并对其形貌、理化性质、药物缓释行为及体内外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偶联1,3-二亚麻酸甘油酯(1,3-dilinolenin)和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反义硫代磷酸寡... 目的设计合成一种新型的自载体球形核苷酸纳米药物用于白血病联合治疗,并对其形貌、理化性质、药物缓释行为及体内外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偶联1,3-二亚麻酸甘油酯(1,3-dilinolenin)和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G3139),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形成具有纳米囊结构的球形核苷酸,并包载化学治疗药物——柔红霉素(DNR),以此构建联合治疗球形核苷酸自载体纳米药物(DBD NP)。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子间偶联情况;利用马尔文纳米粒度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其粒径、电位、形貌和稳定性;通过酶标仪检测DBD纳米药物的缓释行为;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DBD NP的摄取情况;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和流式细胞仪研究DBD NP对白血病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结果DBD NP是粒径为140.5 nm球形纳米颗粒,电位为(-26.34±2.66)mV。在模拟血液环境中DBD NP在7 d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能持续缓释药物DNR,到第5天累计释放药物量达到76.53%±2.01%。在LT12细胞的摄取实验中,DBD NP组DNR的荧光强度为71.03×10^(5),约是游离DNR组的8倍,表明该纳米颗粒能够显著提高白血病细胞的药物摄取量。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DBD NP可显著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相比游离DNR组,其杀伤白血病细胞的能力提高了2~4倍,将荷瘤大鼠生存期从23 d延长到29 d。结论球形核苷酸纳米颗粒DBD NP能够显著提高药物治疗白血病的效果,延缓大鼠白血病的发病进程,是一种具有一定潜力的新型纳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核苷酸 纳米递送系统 自载体 b细胞淋巴 G3139 白血病
下载PDF
儿童亚二倍体核型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4
作者 陈成璇 翁开枝 +3 位作者 温红 庄树铨 吴兴国 郑湧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6-1364,共9页
目的:探讨儿童亚二倍体核型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5家医院收治的1287例初诊BCP-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染色体核型将患儿分为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与不... 目的:探讨儿童亚二倍体核型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5家医院收治的1287例初诊BCP-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染色体核型将患儿分为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与不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诱导治疗中及诱导后的微小残留病(MRD)]及远期疗效[总生存率(OS)及无事件生存率(EFS)],并进一步探讨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287例B-ALL患儿中28例(2.2%)为亚二倍体核型。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初诊白细胞计数≥50×10^(9)/L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不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P=0.004),而两组在性别比例、初诊年龄分组、早期治疗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的5年EFS及OS率分别为75.0%(95%CI:66.8%-83.2%)、77.8%(95%CI:69.8%-85.8%)均低于不伴有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的79.6%(95%CI:78.4%-80.8%)、86.4%(95%CI:85.4%-87.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按危险度分层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5年EFS及OS率均显著低于不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的低危(LR)组[LR组EFS:91.4%(95%CI:88.4%-93.6%),P<0.001;OS:94.7%(95%CI:92.1%-96.4%),P<0.001];与除外亚二倍体核型的中危(IR)组BCP-ALL患儿相近[IR组EFS:79.4%(95%CI:74.9%-83.2%),P=0.343;OS:87.3%(95%CI:83.6%-90.2%),P=0.111];均高于高危(H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组EFS:58.7%(95%CI:52.6%-64.8%),P=0.178;OS:69.9%(95%CI:63.5%-75.4%),P=0.4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及诱导治疗中对OS及EFS均无显著的影响;染色体数目<40的患儿OS更低(P=0.026),但对EFS无显著影响;诱导治疗后MRD≥0.01%是更低OS及EFS的危险因素(P分别为0.002、0.001)。结论:儿童亚二倍体核型BCP-ALL预后中等,诱导治疗后MRD≥0.01%可能为其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二倍体核型 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下载PDF
B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报道及回顾复习
5
作者 陶丽娜 周雪情 +1 位作者 陈洁晶 林树森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959-962,共4页
目的:提高对B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一例B-PLL患者的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免疫分型、骨髓病理活检等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学习讨论,并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T细胞幼淋... 目的:提高对B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一例B-PLL患者的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免疫分型、骨髓病理活检等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学习讨论,并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T细胞幼淋细胞白血病(T-PLL)、毛细胞白血病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骨髓形态学:淋巴系异常增生,多为幼淋巴细胞,占87.0%,其胞体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量较多,呈蓝色或淡蓝色;核多呈圆形,可见凹陷,染色质较疏松,核仁大而明显,1~2个。流式细胞免疫分型:考虑为成熟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学FISH检测5项均为阴性,排除其它淋巴增殖性疾病。综合患者骨髓形态学、临床表现及其它相关检查,考虑患者为B细胞幼淋细胞白血病。结论:外周血和骨髓中出现大量的幼淋巴细胞是确诊的B-PLL的必要条件,B-PLL的诊断主要依赖形态学结果、临床表现、免疫表型、遗传学等检查结果综合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形态学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乳酸脱氢酶、前白蛋白及二者比值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
6
作者 宋丽丽 马平 +2 位作者 管玉洁 黄闪 刘炜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前白蛋白(PA)及二者比值(LPR)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B-ALL患儿126例,观察患儿初诊时(化疗前,T0)、化疗第3 d(T1)、化疗第33 d(T2)...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前白蛋白(PA)及二者比值(LPR)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B-ALL患儿126例,观察患儿初诊时(化疗前,T0)、化疗第3 d(T1)、化疗第33 d(T2)的LDH、PA水平及LPR值。按照化疗第33 d微小残留病比例,将患儿分为疗效良好组(n=94)和疗效不良组(n=3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化疗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T1时患儿LDH及LPR低于T0,且T2低于T1(P<0.05);T2时PA高于T1(P<0.05)。临床危险度为高危、T0-WBC≥100×10~9/L、T0及T2时的LPR较高是患儿化疗早期疗效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后,B-ALL患儿LDH及LPR呈逐渐下降趋势,PA呈逐渐上升趋势,LPR与患儿化疗早期疗效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乳酸脱氢酶 前白蛋白 乳酸脱氢酶与前白蛋白比值 化疗 早期疗效 相关性
下载PDF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后继发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野 张琳琳 +3 位作者 迟昨非 孙若文 姜泽慧 徐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2-727,共6页
目的总结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探讨疾病相关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后继发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检索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文献... 目的总结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探讨疾病相关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后继发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检索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文献报告进行总结。结果患儿,男,10岁,因“间断发热”起病,确诊APL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骨髓复燃,调整治疗方案后达完全缓解,然而在结束白血病治疗后因淋巴结肿大诊断为T-LBL,经规范化疗再次得以缓解。检索近10年文献,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共报告9例,均为成人病例,其中6例患者至报告时均为无病生存状态。结论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率低、预后较好。此外,对肿瘤性疾病化疗后的患者,需注意继发性肿瘤的发生,应用先进检测技术可提高对继发性肿瘤致病机制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T淋巴细胞淋巴 儿童
下载PDF
多中心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8
作者 李晸华 罗澜 +4 位作者 杨萍 李艳 邹德慧 高春记 景红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对3个血液学中心的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TP-ALL/L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目的:对3个血液学中心的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TP-ALL/L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3个血液研究中心共113例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ALL/LBL)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对其中ETP-ALL/LBL及非ETP-ALL/LB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3例T-ALL/LBL患者中,13例诊断为ETP-ALL/LBL(11.5%),其中男性患者11例(84.6%),中位年龄28(18-53)岁。与非ETP-ALL/LBL患者相比,ETP-ALL/LBL患者在年龄、性别、纵隔大包块发生率、临床分期、IPI评分、白细胞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3例ETP-ALL/LBL患者中,9例(69.2%)获得完全缓解,ETP-ALL/LBL患者较非ETP-ALL/LBL患者化疗诱导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在单纯化疗未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ETP-ALL/LBL组较非ETP-ALL/LBL组显示出更差的5年生存率(0 vs 7.1%,P=0.008),而在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两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37.5%vs 40.2%,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诱导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为影响T-ALL/LBL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ETP-ALL/LBL较其他类型T-ALL/LBL患者诱导化疗反应率无显著差异,诱导缓解后续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对于提高ETP-ALL/LBL患者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 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 预后
下载PDF
新发胚系TP53突变致Li-Fraumeni综合征相关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9
作者 徐启璐 冉学红 +3 位作者 孙艳花 刘军 卞倩玉 刘丽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患者男性,13岁。因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伴有间断性牙龈出血及鼻出血半个月于2020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常规:白细胞(WBC)3.99×10^(9)/L,血红蛋白(HGB)101 g/L,血小板(PLT)55×10^(9)/L,C反应蛋白(CRP)138.3 mg/L。实验... 患者男性,13岁。因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伴有间断性牙龈出血及鼻出血半个月于2020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常规:白细胞(WBC)3.99×10^(9)/L,血红蛋白(HGB)101 g/L,血小板(PLT)55×10^(9)/L,C反应蛋白(CRP)138.3 mg/L。实验室检查:腹部彩超示肝左叶前后径8.0 cm,肝右叶斜径16.1 cm;脾大,20.4 cm×5.8 cm。骨髓形态: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61%,外周血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17%。免疫分型:异常B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的14.7%,普通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骨髓染色体:46,XY[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基因 胚系突变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Li-Fraumeni综合征
下载PDF
CAR-T细胞治疗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王楣艳 蔡梦洁 +1 位作者 朱明清 仇惠英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3期381-386,共6页
目的 探讨CAR-T细胞疗法治疗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CAR-T治疗的21例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CAR-T的有... 目的 探讨CAR-T细胞疗法治疗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CAR-T治疗的21例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CAR-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21例老年B-ALL患者CAR-T治疗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分别为:38.1%(8/21),42.9%(9/21)和28.6%(6/21);与CAR-T回输前相比,CAR-T后一周白细胞绝对计数无显著差异,一个月后显著升高(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在CAR-T后一周和一个月均无显著差异(P>0.05),C反应蛋白在CAR-T后7天显著升高,30天后显著降低(-3 d vs 7 d,P=0.007;30 d vs 7 d,P=0.000 6);首次输注CAR-T后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为85.7%(18/21),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CAR-T后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81.0%,与性别、CAR-T细胞类型、费城染色体、高肿瘤负荷、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次数、LDH值以及血小板计数均无相关性(P>0.05),中位PFS为13个月;R/R B-ALL患者CAR-T治疗后CR率为75%(6/8),PFS率为67.5%,中位PFS时间为12个月;回输CAR-T后复发时间平均为10.2个月。结论 CAR-T细胞疗法用于治疗老年B-ALL患者具有较好的缓解率,为预后差的老年B-ALL患者提供有潜能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CAR-T细胞疗法 预后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L1210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研究
11
作者 黄桔 赖宋贵 +2 位作者 陈姿颖 周越菡 罗俊 《海峡药学》 2024年第7期12-16,共5页
目的探究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ND)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B-ALL)细胞L121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L1210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AND对L1210... 目的探究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ND)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B-ALL)细胞L121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L1210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AND对L1210细胞活力的影响;Wright-Giemsa染色法观察AND对L1210细胞形态及数量的影响;JC-1染色观察经AND处理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经AND处理后细胞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ND在一定时间及浓度内能显著降低L1210细胞活力;Wright-Giemsa染色结果显示,细胞经AND作用24 h后,细胞缩小、染色变深且数量明显减少;JC-1染色结果显示,随着AND浓度增大,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绿色荧光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ND可下调PI3K、AKT蛋白表达。结论AND能抑制B-ALL细胞L1210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分子机制与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凋亡 PI3K/AKT通路
下载PDF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化疗诱导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12
作者 周昕羽 汤继宏 +4 位作者 肖潇 冯隽 杨乐天 徐欢 武银银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1394-1399,共6页
目的总结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发生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特征,探讨CIPN发生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9病区收治的接受化疗并已结束化疗6个月的60例B-AL... 目的总结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发生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特征,探讨CIPN发生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9病区收治的接受化疗并已结束化疗6个月的60例B-AL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B-ALL合并CIPN共37例,CIPN发生率为61.7%;发病年龄增加是儿童发生CIPN的危险因素[OR=1.209,95%CI(1.023~1.428),P=0.026];感觉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78.4%)最高;肌电图检查提示B-ALL合并CIPN为具有一定可逆性的多发性周围神经源性损害;化疗各阶段中在诱导期出现CIPN的有13例(35.1%),占比最高;结束化疗后6个月CIPN好转率67.6%,发病年龄[OR=2.418,95%CI(0.212~2.106),P=0.018]及CIPN严重程度[OR=203.394,95%CI(2.29~18065.04),P=0.02]为CIPN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发病年龄越大、CIPN严重程度越高,预后较差。结论B-ALL患儿合并CIPN为可逆性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CIPN的发生及转归可能与患儿的个体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预后
下载PDF
贝林妥欧单抗在儿童复发或难治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13
作者 尚倩雯 张乐萍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1-85,共5页
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是常见的儿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复发或难治(R/R)仍是治疗中的一大难题。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在成人R/R ALL-B患者中已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尤其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工具。回顾近年来的... 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是常见的儿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复发或难治(R/R)仍是治疗中的一大难题。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在成人R/R ALL-B患者中已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尤其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工具。回顾近年来的临床试验及单臂研究,证明贝林妥欧单抗无论作为挽救还是巩固治疗在儿童R/R BCP-ALL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 复发或难治 贝林妥欧单抗 儿童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造血前B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蛋白表达和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及其临床检测价值
14
作者 刘玉锋 薛芳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62-665,670,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造血前B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蛋白(HPIP)表达和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及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为实验组(6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21例)。收集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年龄...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造血前B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蛋白(HPIP)表达和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及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为实验组(6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21例)。收集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癌抗原125(CA125)、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无复发]。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PIP蛋白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电阻抗法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计算术前NLR。随访并记录卵巢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绘制Kaplan-Meier曲线及采用Log-rank检验行生存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HPIP蛋白阳性表达率及术前NLR>3.24占比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HPIP蛋白表达及术前NLR水平与卵巢癌患者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有关(均P<0.05)。HPIP蛋白低表达及术前NLR低水平卵巢癌患者OS和DFS长于HPIP蛋白高表达及术前NLR高水平患者(均P<0.05)。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HPIP蛋白表达及术前NLR水平与卵巢癌患者OS和DFS有关(均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HPIP蛋白表达及术前NLR水平升高,与患者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和复发以及DFS和O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造血前b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总生存期 无病生存期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丹 王美懿 田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3-646,共4页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一种相对惰性的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上市,化疗逐渐被靶向治疗所取代,明显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并减低了治疗副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CLL/SLL靶向治疗药物有BTK抑制剂、P...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一种相对惰性的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上市,化疗逐渐被靶向治疗所取代,明显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并减低了治疗副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CLL/SLL靶向治疗药物有BTK抑制剂、PI3K抑制剂、SY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本文就不同种类靶向治疗药物在CLL/SLL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细胞淋巴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2抑制剂耐药细胞系的构建及耐药机制研究
16
作者 吴沂璇 段永娟 +4 位作者 蔡玉丽 魏璇 张英驰 章婧嫽 竺晓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5-1312,共8页
目的:利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系RS4;11构建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耐药细胞系,并探讨其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BCL-2抑制剂navitoclax和venetoclax小剂量低浓度递增的方法间歇诱导RS4;11细胞系,构建RS4;11/Nav和RS4;11/Ven... 目的:利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系RS4;11构建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耐药细胞系,并探讨其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BCL-2抑制剂navitoclax和venetoclax小剂量低浓度递增的方法间歇诱导RS4;11细胞系,构建RS4;11/Nav和RS4;11/Ven耐药细胞系,通过MTT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检测RS4;11耐药细胞系和亲本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RRT-PCR检测耐药细胞系与亲本细胞系中差异表达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细胞系和亲本细胞系中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耐药细胞系RS4;11/Nav和RS4;11/Ven,RS4;11/Nav对navitoclax的耐药指数为328.655±47.377,RS4;11/Ven对venetoclax的耐药指数为2 894.027±300.31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发现,相比耐药细胞系,RS4;11亲本细胞系明显被BCL-2抑制剂抑制,而耐药细胞系的凋亡率基本未受药物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在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无明显增多。RNA-se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EP300在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较亲本细胞系明显增高(P<0.05)。结论:小剂量低浓度递增间歇诱导法可成功构建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B-ALL细胞系,并且其耐药机制可能与EP300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bCL-2抑制剂 耐药细胞 RNA-SEQ EP300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伴IgM及IgG共存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汉英 石亚军 吴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655-1659,共5页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伴免疫球蛋白M(IgM)及免疫球蛋白G(IgG)共存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分析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LPL/WM伴IgM及IgG共存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伴免疫球蛋白M(IgM)及免疫球蛋白G(IgG)共存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分析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LPL/WM伴IgM及IgG共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球蛋白”“单克隆”“IgM”“IgG”“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immune globulin”“monoclonal”“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9m macroglobulinemia”为检索词,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数据库中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 该例患者明确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LPL/WM伴IgM及IgG共存,确诊后经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COP)方案治疗有效,但治疗期间病情进展,从发病到死亡存活10个月。依照上述检索条件并经过阅读文献题目与摘要筛选出7篇文献。阅读全文共筛出11例双克隆免疫球蛋白共存LPL/WM患者,其中IgM伴IgG双克隆6例,IgM伴免疫球蛋白A(IgA)双克隆2例,IgG伴IgA双克隆2例及IgMκ伴IgMλ双克隆1例。文献中提到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方案、COP方案、CHOP方案等,上述方案联合化疗均有效,但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及确切的生存期。结论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LPL/WM伴IgM及IgG共存系首次报告,因该病发病率极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预后尚不明确,临床需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未来对于其发病机制及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将会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免疫球蛋白 单克隆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淋巴细胞淋巴 华氏巨球蛋白血
下载PDF
免疫治疗在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初琪慧 高彤 +1 位作者 曲素欣 闫美兴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6-889,共4页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被证实能够改善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免疫疗法(CAR-T)和单克隆抗体免疫疗法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多款药物已被批准上...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被证实能够改善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免疫疗法(CAR-T)和单克隆抗体免疫疗法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多款药物已被批准上市。本文对上述两种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得出CAR-T是一种个体化免疫疗法,理想靶标的选择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目前其临床研究中理想的靶点包括CD19、CD22、CD19/CD22;单克隆抗体主要包括博纳吐单抗和奥加伊妥珠单抗,其对复发/难治性B-ALL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免疫治疗比常规化疗显示出更优异的治疗效果,拓宽了复发/难治性B-ALL治疗方案的选择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治疗 CAR-T疗法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含伊布替尼方案治疗高龄进展期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19
作者 蒲红斌 王吉 +5 位作者 蔡力力 王晨欢 刘萃 朱宏丽 卢学春 杨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84-385,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2岁,2008年6月以右侧颈部肿大包块入院。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血象各系为正常范围,且无发热、消瘦、盗汗等症状,未给予治疗,随访观察。2009年1月复查超声提示双侧颈...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2岁,2008年6月以右侧颈部肿大包块入院。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血象各系为正常范围,且无发热、消瘦、盗汗等症状,未给予治疗,随访观察。2009年1月复查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区淋巴结为异常肿大淋巴结。左侧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为“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伊布替尼 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RICHTER综合征
下载PDF
综合需求在B淋巴细胞白血病CAR-T治疗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命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20
作者 孙晗 周婷 +3 位作者 孙文玲 张倩 黄莉莉 冯艳艳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综合需求在B淋巴细胞白血病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命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B淋巴细胞白血病CAR-T治疗患者127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一般自我效... 目的分析综合需求在B淋巴细胞白血病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命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B淋巴细胞白血病CAR-T治疗患者127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癌症患者综合需求评估量表(CNAT)、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综合需求与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间的相关性,建立综合需求在自我效能感和生命质量间的中介模型并验证。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7份(97.69%)。127例患者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和综合需求得分分别为(21.91±5.46)分、(68.18±17.23)分和(127.61±23.49)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生命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P<0.05),综合需求与自我效能感、生命质量呈显著负相关(r<0,P<0.05)。自我效能感对综合需求、生命质量有直接预测作用(P<0.05),综合需求在自我效能感和生命质量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35%。结论B淋巴细胞白血病CAR-T治疗患者综合需求处于较高水平,且综合需求、生命质量及自我效能感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自我效能感能够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还可通过综合需求间接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临床应针对患者综合需求进行有效干预,影响患者自我效能感对生命质量的作用路径,提升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白血病 CAR-T治疗 自我效能感 生命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