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杂原子分子筛B-Al-EU-1的快速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冬花 周朋燕 +2 位作者 赵君芙 李晓峰 窦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1-375,共5页
在HMBr2-Na2O-Al2O3-SiO2-H3BO3-H2O体系中,采用固相法快速合成了高结晶度的硼硅铝分子筛B-Al-EU-1,合成时间由水热法的168h缩短至48h。采用XRD、XPS、TG-DTG和FT-IR等手段,对合成的B-Al-EU-1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B的加入,B-... 在HMBr2-Na2O-Al2O3-SiO2-H3BO3-H2O体系中,采用固相法快速合成了高结晶度的硼硅铝分子筛B-Al-EU-1,合成时间由水热法的168h缩短至48h。采用XRD、XPS、TG-DTG和FT-IR等手段,对合成的B-Al-EU-1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B的加入,B-Al-EU-1分子筛中晶胞体积收缩,FT-IR骨架振动频率向高波数方向移动,在约906cm-1处出现Si—O—B对称伸缩振动谱带;B-Al-EU-1分子筛中B1s电子结合能与偏硼酸HBO2中B1s的电子结合能非常接近,表明B原子进入分子筛骨架,并且以四配位方式存在。与水热体系合成的同种分子筛相比,固相法合成的B-Al-EU-1分子筛的晶胞体积明显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EU-1分子筛 杂原子 晶胞参数 固相法
下载PDF
铸造Fe-Cr-B-Al合金相图计算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5
2
作者 马跃 符寒光 +2 位作者 袁园 朱礼龙 江亮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0-954,959,共6页
利用相图计算软件Thermo-Calc计算并绘制了不同Al含量的Fe-10%Cr-B-x Al-C五元体系的垂直截面图,900℃平衡状态下组织中各相随Al含量的定量变化趋势图以及Fe-10%Cr-1.5%B-2%Al-0.3%C合金的平衡凝固过程图。选取了Fe-10%Cr-1.5%B-2%Al-0.... 利用相图计算软件Thermo-Calc计算并绘制了不同Al含量的Fe-10%Cr-B-x Al-C五元体系的垂直截面图,900℃平衡状态下组织中各相随Al含量的定量变化趋势图以及Fe-10%Cr-1.5%B-2%Al-0.3%C合金的平衡凝固过程图。选取了Fe-10%Cr-1.5%B-2%Al-0.3%C、Fe-10%Cr-1.5%B-4%Al-0.3%C两个成分的合金进行实验研究。利用DSC对合金的相变温度点进行检测,利用SEM-EDS、光学显微镜及XRD对不同相区的组织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相图与实验测定结果无论是在相成分还是在相变温度上基本吻合,这也证明了Thermo-Calc计算软件中关于Fe-Cr-B-Al合金的热力学数据比较可靠,可以用来指导合金的成分及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b-al合金 THERMO-CALC 相图计算 相图验证
下载PDF
淬火温度对Fe-Cr-B-Al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占文 成鹏 符寒光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5-118,共4页
研究了油冷淬火条件下,不同淬火温度对含8%Cr、1.5%B和1.5%Al的Fe-Cr-B-Al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铸态组织由M2(B,C)(M=Fe,Cr,Mn)、(Cr,Fe)7(C,B)3、马氏体和珠光体组成。淬火处理后,硼碳化物出现了明显的孤立和团球... 研究了油冷淬火条件下,不同淬火温度对含8%Cr、1.5%B和1.5%Al的Fe-Cr-B-Al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铸态组织由M2(B,C)(M=Fe,Cr,Mn)、(Cr,Fe)7(C,B)3、马氏体和珠光体组成。淬火处理后,硼碳化物出现了明显的孤立和团球化现象,导致合金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增加。淬火温度超过950℃时,基体转变成马氏体,导致合金硬度升高。淬火温度超过1050℃后,硼碳化物出现粗化现象。合金在1050℃淬火时,综合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b-al合金 淬火处理 硼碳化物 基体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淬火温度对铸造Fe-B-Al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马跃 符寒光 +1 位作者 陈伟 雷永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4-178,共5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X衍射分析和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淬火温度对铸造Fe-B-Al合金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造Fe-B-Al合金的凝固组织主要由铁素体、珠光体和枝晶间连续分布的网状Fe2B组成。经过900~1...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X衍射分析和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淬火温度对铸造Fe-B-Al合金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造Fe-B-Al合金的凝固组织主要由铁素体、珠光体和枝晶间连续分布的网状Fe2B组成。经过900~1100℃淬火后,共晶硼化物出现断网,随淬火温度提高断网现象愈加明显,在1100℃淬火时基体转变为马氏体,网状硼化物基本断裂,并成孤立分布;在900~1050℃淬火时,硬度在37~39 HRC波动但变化不大;在1100℃淬火时,硬度出现突变,达到54.1 H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al合金 淬火 显微组织 硬度
下载PDF
多孔玻璃载体自转晶B-Al-MFI型沸石膜的原位合成 被引量:7
5
作者 董维阳 任瑜 龙英才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311-1315,共5页
在乙胺和水的混合蒸汽相中,首次通过载体自转晶,在多孔玻璃表面原位合成了B-Al-MFI型沸石膜.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察证明,膜中沸石晶体的取向是随机的.晶体尺寸的为15~25μm,单层晶体厚的膜约为10~20μm.在焙烧除去有机模板剂后的沸... 在乙胺和水的混合蒸汽相中,首次通过载体自转晶,在多孔玻璃表面原位合成了B-Al-MFI型沸石膜.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察证明,膜中沸石晶体的取向是随机的.晶体尺寸的为15~25μm,单层晶体厚的膜约为10~20μm.在焙烧除去有机模板剂后的沸石膜上,O_2和N_2的透过性分别为0.095×10^(-8)和0.15×10^(-8)mol/(m^2·s·Pa).计算的O_2/N_2的理想选择性值(0.63)明显低于诺森扩散的理想选择性值(0.94)和透过原载体的理想选择性值(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MFI型沸石膜 原位合成 蒸汽/固相反应
下载PDF
蒸汽相中c轴取向连续完美单层B-Al-ZS-M5沸石膜的原位制备 被引量:3
6
作者 董维阳 任瑜 +1 位作者 周伟正 龙英才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21-1523,共3页
Continuous and perfect single-layer B-Al-ZSM-5 zeolite membranes with c-axis orientation, self-transformation from B-containing porous gla ss disks w ith rough and uneven surfaces full of pits, have been in-situ prepa... Continuous and perfect single-layer B-Al-ZSM-5 zeolite membranes with c-axis orientation, self-transformation from B-containing porous gla ss disks w ith rough and uneven surfaces full of pits, have been in-situ prepared on the su bstrates surfaces in a mixed vapor of ethylenediamine, tri-n-propylamine a nd H 2O . The thickness of the membranes is ca. 60 μm.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20 ℃ and 0.1 MPa pressure difference, the permeabilities of H 2, O 2 and N 2 thro ugh the calcined B-Al-ZSM-5 zeolite membranes are 2 298×10 -8 , 1 176 ×10 -8 and 1 368×10 -9 mol/(m 2·s·Pa), respectively.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ideal se lectivities of H 2 an d O 2 over N 2 are 16 8 and 8 60, respectively. Th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c alcin ed zeolite membranes are non-pinhole, non-crack, continuous and per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相 C轴取向 连续完美单层 b-al-ZSM-5沸石膜 原位制备
下载PDF
铝含量对Fe-12Cr-1.5B-Al合金凝固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鞠江 符寒光 +2 位作者 程美洁 符定梅 雷永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3-138,共6页
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含0-8.0%Al的Fe-12Cr-1.5B-Al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D、洛氏、维氏硬度计,研究了铝含量对Fe-12Cr-1.5B-Al合金凝固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铝Fe-Cr-B合金凝固组织由基体和硬质相组成。基体主要... 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含0-8.0%Al的Fe-12Cr-1.5B-Al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D、洛氏、维氏硬度计,研究了铝含量对Fe-12Cr-1.5B-Al合金凝固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铝Fe-Cr-B合金凝固组织由基体和硬质相组成。基体主要是马氏体和少量奥氏体组织。硬质相有M2(B,C)、M7(C,B)3和M23(C,B)6。铝的加入使Fe-12Cr-1.5B-Al合金基体转变为珠光体和铁素体组织,而对硬质相类型无明显影响。当铝含量超过6.0%时,部分铝元素与铁结合形成铁铝金属间化合物。Cr元素主要存在于硬质相中,基体中也含有一定量的Cr元素。Al元素主要存在于基体和铁铝金属间化合物中。B元素主要存在于M2(B,C)相中。无铝Fe-Cr-B合金洛氏硬度达到61.1 HRC,随着铝含量的增加,Fe-12Cr-1.5B-Al合金的洛氏硬度以及维氏硬度呈现先急剧下降后缓慢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化 Fe-12Cr-1.5b-al合金 凝固组织 硬度
下载PDF
铸造Fe-Cr-B-Al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耿洁 樊靖波 +2 位作者 周玉成 刘同雨 皇志富 《铸造技术》 CAS 2021年第6期470-474,共5页
在高铬合金钢中引入B元素和Al元素来改善高温抗氧化性能,并对Fe-Cr-B-Al合金900℃高温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Cr-B-Al合金的氧化增重远低于高铬合金钢的氧化增重,原因是Fe-Cr-B-Al合金的氧化产物外层为致密的Al_(2)O_(3),可... 在高铬合金钢中引入B元素和Al元素来改善高温抗氧化性能,并对Fe-Cr-B-Al合金900℃高温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Cr-B-Al合金的氧化增重远低于高铬合金钢的氧化增重,原因是Fe-Cr-B-Al合金的氧化产物外层为致密的Al_(2)O_(3),可以有效阻挡O元素向内扩散;内层为FeCr_(2)O_(4),与Al_(2)O_(3)形成的复合氧化膜可以削弱电子流动,从而使Fe-Cr-B-Al合金具有更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b-al合金 高铬合金钢 高温氧化 氧化机理
下载PDF
锂辉石对Ca-B-Al-Si体系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董伟霞 包启富 顾幸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8-823,共6页
研究了锂辉石含量对Ca-B-Al-Si体系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当外加剂锂辉石为15wt%时,该复合材料的性能达到最优:低的介电常数(5.877),低的介质损耗(2.48×10-3),较高的抗折强度(105.79MPa),低的热膨胀系数(3.38×10-6℃-1)。并通... 研究了锂辉石含量对Ca-B-Al-Si体系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当外加剂锂辉石为15wt%时,该复合材料的性能达到最优:低的介电常数(5.877),低的介质损耗(2.48×10-3),较高的抗折强度(105.79MPa),低的热膨胀系数(3.38×10-6℃-1)。并通过XRD和SEM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Al-Si体系复合材料 锂辉石 烧结 低介电常数 低膨胀系数
下载PDF
Effect of rare earth on B-Al permeating and computer kinetic simulation of permeation layer forming 被引量:8
10
作者 吉泽升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1999年第4期791-795,共5页
It was found that rare earth influenced per process of permeation layer forming, and that the tooth of layer was thinner, thicker, straighter and longer by observing permeation layers at different holding times.It was... It was found that rare earth influenced per process of permeation layer forming, and that the tooth of layer was thinner, thicker, straighter and longer by observing permeation layers at different holding times.It was so image, lifelike and audio-visual by computer kinetic simulation that the layer forming could be continuously observed. Because it con forms to reality, the computer kinetic simulation can forecast the layer thickness and it will offer a reasonable permeating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 b-al PERMEABILITY COMPUTER simulation
下载PDF
铝含量对Fe-Cr-B-Al合金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震 符寒光 +4 位作者 蒋业华 周荣 雷永平 岑启宏 郭红星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12年第4期40-44,共5页
实验结果表明,不含铝元素的Fe-Cr-B合金铸态组织主要有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不同类型硼碳化合物组成,硬度超过65HRC。铝加入量不超过1.0%时,合金硬度变化不明显,物相组成也未出现变化。加铝量达到1.5%时,基体中出现了铁素体,合金硬度急... 实验结果表明,不含铝元素的Fe-Cr-B合金铸态组织主要有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不同类型硼碳化合物组成,硬度超过65HRC。铝加入量不超过1.0%时,合金硬度变化不明显,物相组成也未出现变化。加铝量达到1.5%时,基体中出现了铁素体,合金硬度急剧下降。随铝含量的增多,铁素体在基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硬度逐渐下降但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B—Al合金 铝含量 凝固组织 铁素体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蒸气相法B-Al-ZSM-5沸石的合成与性质
12
作者 董晋湘 刘光焕 +2 位作者 李建权 顾永达 吴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3-67,共5页
无定形凝胶(Na_2O-B_2O_3-Al_2O_3-SiO_2-H_2O)在Et_3N-EDA-H_2O蒸气中结晶形成含硼和铝的ZSM-5沸石。用XRD和计算所得的晶体结构参数、TG-DTA、FT-IR、NH_3-TPD对反应合成的B-Al-ZSM-5沸石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蒸气相法合成的沸石样品... 无定形凝胶(Na_2O-B_2O_3-Al_2O_3-SiO_2-H_2O)在Et_3N-EDA-H_2O蒸气中结晶形成含硼和铝的ZSM-5沸石。用XRD和计算所得的晶体结构参数、TG-DTA、FT-IR、NH_3-TPD对反应合成的B-Al-ZSM-5沸石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蒸气相法合成的沸石样品,孔道更趋于椭圆,有利于对二甲苯的生成。在二甲苯临氢异构化反应中,活性和选择性分别为82.8w%和21.2w%,合成B-Al-ZSM-5的催化性能和表面酸性的测定与晶体结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气相法 沸石 合成 催化剂
下载PDF
烧结助剂对B_4C/B-Al烧结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王东山 薛向欣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0-23,50,共5页
在1 850℃、恒温1.5 h、真空碳管炉氩气保护条件下研究了烧结助剂Al2O3-Y2O3对B4C/B-Al复合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Al2O3-Y2O3的加入能有效改善B4C/B-Al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与未加入烧结助剂试样相比,其体积密度平均提高26.9... 在1 850℃、恒温1.5 h、真空碳管炉氩气保护条件下研究了烧结助剂Al2O3-Y2O3对B4C/B-Al复合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Al2O3-Y2O3的加入能有效改善B4C/B-Al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与未加入烧结助剂试样相比,其体积密度平均提高26.94%,气孔率平均降低32.1%,抗压强度平均提高85.81%。同时指出,在本试验条件下加入单质B、Al发生原位反应生成硼铝化合物并不能促进B4C材料的烧结,而且随着B、Al含量的增加,B4C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助剂 硼铝化合物 B4C 烧结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Effect of RE-B-Al on Composition of Permeation Layer
14
作者 JI Ze-sheng(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 China)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5-45,共1页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initial layer of RE-B-Al permea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Fe2B by means of TEM and EDAX, and (RE0.65 Feo0.35) 23B6 is found after RE permeation for 4 h. (Fe0.8, RE0.2)6B is found in the layer...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initial layer of RE-B-Al permea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Fe2B by means of TEM and EDAX, and (RE0.65 Feo0.35) 23B6 is found after RE permeation for 4 h. (Fe0.8, RE0.2)6B is found in the layer of RE-B-Al permeation and the distance of crystal face of α-Fe is enlarged.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boride was analyzed. Prevention of compounds, such as Al, C etc., on dislocation movement, strengthening of grain boundary, dislocation and solution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properties in the permeation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s b-al permeation phase composition strengthening
下载PDF
Formation and growth model of B-Al permeation layer of Steel 45
15
作者 吉泽升 李庆芬 李冬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2年第1期67-70,共4页
The B Al permeation layers of Steel 45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EM, TEM and XRD.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model of permeation layer was proposed. The layer formation, growth and the migration behaviors of B were disc... The B Al permeation layers of Steel 45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EM, TEM and XRD.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model of permeation layer was proposed. The layer formation, growth and the migration behaviors of B were discuss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iffusion of Al is deferred when the surface was covered by borides and aluminize compounds are surrounded by borides with the further growing of bor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b-al渗透 硼铝 生长模型 热处理
下载PDF
载体自转晶B-Al-MFI型沸石膜的原位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维阳 任瑜 龙英才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0-423,共4页
在乙胺和水混合蒸汽相中 ,首次通过载体自转晶 ,在多孔玻璃片表面原位合成了B Al MFI型沸石膜 FEAM分析表明 ,沸石膜的化学组成为w(B2 O3 ) =3.7% ,w(Al2 O3 ) =0 .5 5 % ,w(SiO2 ) =95 .2 5 % ,w(Na2 O) =0 .5 0 % X 射线衍射和扫描... 在乙胺和水混合蒸汽相中 ,首次通过载体自转晶 ,在多孔玻璃片表面原位合成了B Al MFI型沸石膜 FEAM分析表明 ,沸石膜的化学组成为w(B2 O3 ) =3.7% ,w(Al2 O3 ) =0 .5 5 % ,w(SiO2 ) =95 .2 5 % ,w(Na2 O) =0 .5 0 % 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察证明 ,膜中沸石晶体的取向是随机的 晶体尺寸约为 15~ 2 5 μm ,单层晶体厚的膜约为 10~ 2 0 μm 在焙烧除去有机模板剂后的沸石膜上 ,O2 和N2 的透过性分别为 0 .0 95× 10 -8和0 .15× 10 -8mol/ (m2 ·s·Pa) 计算的O2 /N2 的理想选择性 (0 .6 3)明显低于诺森扩散的理想选择性值 (0 .94)和透过原载体的理想选择性值 (0 .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MFI型沸石膜 原位合成 载体表面自转晶 蒸汽/固相反应 结构表征 沸石分子筛膜 硅铝酸盐微孔材料
原文传递
B-Al共掺杂3C-SiC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鹏力 史茹倩 +1 位作者 何静芳 郑树凯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13-118,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计算了未掺杂,B,Al单掺杂和B-Al共掺杂的3C-SiC的晶格参数、能带结构、态密度、有效质量、载流子浓度和电阻率.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后导带和价带都向高能端移动,价带移动速度更快一些,...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计算了未掺杂,B,Al单掺杂和B-Al共掺杂的3C-SiC的晶格参数、能带结构、态密度、有效质量、载流子浓度和电阻率.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后导带和价带都向高能端移动,价带移动速度更快一些,使得禁带宽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其中B-Al共掺杂的禁带宽度最窄,纯净3C-SiC的禁带宽度最宽;B掺杂会减小价带顶空穴的有效质量,Al掺杂则反之,B-Al共掺杂补偿了二者的差异,和未掺杂的3C-SiC价带顶空穴的有效质量很接近.B和Al作为受主杂质,会极大地提高价带顶空穴载流子的浓度,而且B-Al共掺杂的3C-SiC的价带空穴浓度是B,Al单掺杂时的3倍.4种体系中,B-Al共掺杂得到的电阻率是最低的,同单掺杂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C-SIC b-al共掺杂 电阻率 第一性原理
原文传递
TC4钛合金表面B-Al复合渗层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顺 田晓东 张梦瑶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4,共4页
采用固体粉末包埋渗两步法,在TC4钛合金表面先1050℃渗硼4~6 h再950~1050℃渗铝4 h制备出B-Al复合耐磨渗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波谱仪(WDS)和能谱仪(EDS)、显微硬度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渗层的物相组成、显微... 采用固体粉末包埋渗两步法,在TC4钛合金表面先1050℃渗硼4~6 h再950~1050℃渗铝4 h制备出B-Al复合耐磨渗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波谱仪(WDS)和能谱仪(EDS)、显微硬度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渗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微区成分、表面硬度和摩擦因数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B-Al复合渗层厚为37~115μm,主要由TiB2相和TiAl3相组成,外层是弥散分布TiB2的TiAl3层,向内依次形成厚度较小的TiAl2、TiAl及Ti3Al等Ti-Al金属间化合物层。B-Al复合渗层表面硬度为1041.7~1429.4 HV0.1,约为TC4钛合金硬度的3.03~4.16倍;经1050℃×6 h渗B后1050℃×4 h渗Al,其摩擦因数约为0.3,较TC4钛合金基体下降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b-al复合渗层 摩擦因数 耐磨性能
原文传递
Solid-stat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B-Al-ZSM-5 zeolite
19
作者 董维阳 孙尧俊 +2 位作者 贺鹤勇 龙英才 高滋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8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Solid-stat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B-Al-ZSM-5 zeolite from a dry gel of B2O3. A12O3 ? SiO2 in the mixture of ethylamine and water vapour were studied by11B,27Al,29Si,13C MAS NMR, XRD and IR. The extr... Solid-stat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B-Al-ZSM-5 zeolite from a dry gel of B2O3. A12O3 ? SiO2 in the mixture of ethylamine and water vapour were studied by11B,27Al,29Si,13C MAS NMR, XRD and IR. The extranetwork trigonal BO3 units in the ge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rystallization. The change of chemical environment around Al atoms is complicated in the process of crystallization. Octahedral Al-O groups existing in the intermediate products do not appear in both the initial gel and final product. Silicon is mainly present as hydroxyl compounds, and the extrastructural Si-O groups detected in the process of crystallization disappear after complete crystallization. Ethylamine plays the role of both template and reactant. It acts with the boron-, aluminum-, and silicon-hydroxyls through hydrogen bonding and promotes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The relative crystallinity of the final & A1-ZSM-5 product is about 93% as measured with11B MAS NMR and 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 AL ZSM 5 ZEOLITE SOLID STATE CRYSTALLIZATION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SOLID STATE MAS NMR.
原文传递
B/Al/Ga-MOR分子筛催化甲醇/二甲醚羰基化反应机理的理论计算研究
20
作者 任鹏宇 刘卓 +4 位作者 权燕红 郭军军 马宏 武建兵 王永钊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34,共12页
采用DFT计算比较分析了B、Al和Ga分别同晶取代MOR分子筛八元环侧袋T3位点及十二元环孔道T4位点时甲醇及二甲醚羰基化反应机制的共性及差异。研究发现,CO插入甲氧基生成乙酰基的反应遵循S_(N)2机制,且为羰基化反应过程中的决速步;473 K下... 采用DFT计算比较分析了B、Al和Ga分别同晶取代MOR分子筛八元环侧袋T3位点及十二元环孔道T4位点时甲醇及二甲醚羰基化反应机制的共性及差异。研究发现,CO插入甲氧基生成乙酰基的反应遵循S_(N)2机制,且为羰基化反应过程中的决速步;473 K下,无论甲醇或二甲醚为原料,生成的乙酰基更倾向于与甲醇中的CH3O作用生成乙酸甲酯;T3位点具有更好的羰基化择形性,而T4位点上更倾向于发生由三甲基氧鎓离子生成芳烃导致催化剂失活的副反应。与Al-MOR相比,在T3位点引入B和Ga会导致羰基化反应能垒的升高,降低其催化性能;而在T4位点引入B和Ga(尤其是B)则可大幅提升其生成三甲基氧鎓离子的能垒,抑制芳烃生成过程,提升催化剂稳定性。本工作有助于认识MOR分子筛不同孔道内酸性位点发生同晶取代时催化羰基化反应机制的差异,为调控设计高效MOR沸石催化剂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化 甲醇 二甲醚 B/Al/Ga-MOR分子筛 DFT计算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