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5篇文章
< 1 2 2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含量对Ti-B-C-N薄膜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陈向阳 张瑾 +1 位作者 马胜利 胡海霞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6,共5页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在高速钢基体上制备氮原子分数分别为10.8%,15.6%,28.1%,36.4%的Ti-B-C-N薄膜,研究了氮含量对薄膜微观结构、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B-C-N薄膜均由α-Fe和Ti(C,N)纳米晶组成,具有Ti(C,N)纳米晶镶嵌...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在高速钢基体上制备氮原子分数分别为10.8%,15.6%,28.1%,36.4%的Ti-B-C-N薄膜,研究了氮含量对薄膜微观结构、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B-C-N薄膜均由α-Fe和Ti(C,N)纳米晶组成,具有Ti(C,N)纳米晶镶嵌在非晶基体相中的纳米复合结构;随着氮含量增加,非晶相含量增加,Ti(C,N)纳米晶的含量和晶粒尺寸减小;随着氮含量增加,Ti-B-C-N薄膜的显微硬度增大,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减小,表面磨痕变浅,磨损机制由剥落和微观犁削转变为微观抛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磁控溅射 Ti-b-c-N薄膜 纳米复合结构 硬度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粉末级配对非晶Fe-Cr-Si-B-C软磁粉心的性能影响
2
作者 周章桥 李奇 +3 位作者 周瑞霖 王韬 聂彦 王鲜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4年第6期18-23,共6页
以非晶Fe-Cr-Si-B-C雾化合金粉末为原料,改变粗粉(−250~+400目)和细粉(−600目)质量比(粉末级配)分别制备软磁粉心,考察了有效磁导率、直流偏置性能和功率损耗。结果表明,软磁粉心的有效磁导率与其密度正相关,适当的级配可有效提升密度... 以非晶Fe-Cr-Si-B-C雾化合金粉末为原料,改变粗粉(−250~+400目)和细粉(−600目)质量比(粉末级配)分别制备软磁粉心,考察了有效磁导率、直流偏置性能和功率损耗。结果表明,软磁粉心的有效磁导率与其密度正相关,适当的级配可有效提升密度。在同一磁导率水平下,适当增加细粉比例可提高磁心内部的气隙分布均匀性,进而提升其偏置性能,并降低高频(MHz)损耗。当粗细合金粉末按40:60质量比混合时,粉心在1 MHz处的有效磁导率为19.52,且直流偏置场为100 Oe时,磁导率百分比为83.04%;1 MHz/20 mT下的损耗为1467.5 mW/cm^(3)。40:60样品相对原始雾化粉样品密度提高2.4%,孔隙率降低5.8%,有效磁导率(1 MHz)提高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Fe-Cr-Si-b-c合金粉末 软磁粉心 粉末级配 直流偏置性能
下载PDF
B对Fe-Cr-B-C合金热处理后显微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
3
作者 李阳 赵广迪 +2 位作者 臧喜民 姜昊源 王兆宇 《特殊钢》 2024年第5期25-33,共9页
为了探索调控Fe-Cr-B-C合金强韧性匹配的新方法,研究了B对其热处理后显微组织、硬度及冲击韧性的影响。经1 050℃空淬处理后,在低w[B](0.000 6%)合金的枝晶间析出大量极细二次碳硼化物,在中w[B](0.51%)和高w[B](2.89%)合金基体中析出弥... 为了探索调控Fe-Cr-B-C合金强韧性匹配的新方法,研究了B对其热处理后显微组织、硬度及冲击韧性的影响。经1 050℃空淬处理后,在低w[B](0.000 6%)合金的枝晶间析出大量极细二次碳硼化物,在中w[B](0.51%)和高w[B](2.89%)合金基体中析出弥散的二次碳硼化物。随B含量增加,二次碳硼化物的颗粒度增大,颗粒密度降低。经1 050℃空淬+500℃回火处理后,三种B含量合金中的二次碳硼化物均增多,且析出区域扩大。低B合金的枝晶干为粗大板条马氏体,枝晶间由针状马氏体、高密度二次碳硼化物及少量凝固析出相构成,其冲击韧性最佳,洛氏硬度居中;中B合金主要由弥散分布着二次碳硼化物的针状马氏体基体以及网状硼碳化物构成,其洛氏硬度最高,冲击韧度居中;高B合金由弥散分布着少量二次碳硼化物的γ基体及更致密的网状硼碳化物构成,其洛氏硬度和冲击韧度均最低。另外,中B和高B合金的网状硼碳化物发生了局部断网,导致其冲击韧性较铸态下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b-c合金 B 热处理 显微组织 二次碳硼化物 强韧性
下载PDF
基于B-C模型的电商平台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以拼多多为例
4
作者 钟婷婷 李春波 《当代经济》 2024年第10期39-47,共9页
随着数字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到了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产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竞争的核心资源,电商平台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产。选择基于用户价值视角的B-C模型为基本评估模... 随着数字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到了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产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竞争的核心资源,电商平台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产。选择基于用户价值视角的B-C模型为基本评估模型,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电商平台的数据资产价值进行探究,同时引入平滑指数法和总资产增长率对传统B-C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组合无形资产价值的贡献,从而提高数据资产分成率的计算精度。最后,以拼多多电商平台进行案例分析,得到拼多多在评估基准日2023年6月30日的数据资产价值为1066.6064亿元,该评估结果表明,我们的评估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b-c模型 电商平台
下载PDF
2D-C/[SiC-(B-C)]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的自愈合行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光海 成来飞 +1 位作者 栾新刚 刘永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9-973,共5页
采用以B-C陶瓷为基体自愈合改性组元的2D-C/[SiC-(B-C)]以及经过硅硼玻璃改性的2D-C/[SiC-(B-C)]制备浮壁瓦片,分别在1000、1200、1350℃下对其进行发动机燃烧室环境考核.对考核后的浮壁瓦片进行取样,并在室温下进行拉伸强度以及三点弯... 采用以B-C陶瓷为基体自愈合改性组元的2D-C/[SiC-(B-C)]以及经过硅硼玻璃改性的2D-C/[SiC-(B-C)]制备浮壁瓦片,分别在1000、1200、1350℃下对其进行发动机燃烧室环境考核.对考核后的浮壁瓦片进行取样,并在室温下进行拉伸强度以及三点弯曲强度测试.结果发现:经过环境考核试样的力学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拉伸强度和三点弯曲强度随着考核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其中三点弯曲强度的升高速率更快.通过SEM观察,B-C自愈合组元氧化生成的玻璃相以及改性硅硼玻璃相在考核过程中有效地封填了试样的孔隙和裂纹.最后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结合SEM观察,初步分析了两种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中的愈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C/[SiC-(b-c)] C/SIC 自愈合 玻璃相 b-c组元 氧化
下载PDF
CVI B-C基体改性2D C/SiC在低温湿氧中的自愈合行为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思维 张立同 +5 位作者 刘永胜 成来飞 冯祖德 栾新刚 张伟华 杨文彬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99-1203,共5页
针对C/SiC低温氧化易失效的不足,研究了CVI B-C基体改性2D C/SiC在700℃湿氧中100MPa下加载至60h的氧化行为,利用SEM和TEM观察了改性材料不同服役时间的微结构特征,揭示了演变规律.研究表明,CVI B-C基体改性使C/SiC低温抗氧化能力显著提... 针对C/SiC低温氧化易失效的不足,研究了CVI B-C基体改性2D C/SiC在700℃湿氧中100MPa下加载至60h的氧化行为,利用SEM和TEM观察了改性材料不同服役时间的微结构特征,揭示了演变规律.研究表明,CVI B-C基体改性使C/SiC低温抗氧化能力显著提升.基体裂纹及其在应力加载下的开裂均为氧化气体提供进入通道,而后可被B-C氧化产物B2O3封填,抑制内部C消耗.CVI B-C与其氧化产物一同参与缺陷愈合.在60h内,B-C改性层愈合能力尚未完全发挥,可服役更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基体改性 CVI b-c涂层 自愈合 SEM TEM
下载PDF
热处理对Fe-B-C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符寒光 宋绪丁 +3 位作者 刘海明 雷永平 成小乐 邢建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25-1128,共4页
研究含1.4%-2.0%B和0.4%-0.6%C的Fe-B-C合金凝固过程和凝固组织以及不同淬火加热温度下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e-B-C合金凝固组织由Fe2B、Fe3(C, B)和Fe23(C, B)6等硼化物及马氏体、珠光体和铁素体等... 研究含1.4%-2.0%B和0.4%-0.6%C的Fe-B-C合金凝固过程和凝固组织以及不同淬火加热温度下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e-B-C合金凝固组织由Fe2B、Fe3(C, B)和Fe23(C, B)6等硼化物及马氏体、珠光体和铁素体等金属基体组成。淬火后硼化物局部断网且无硼化物新相出现,基体全部转变成马氏体,硬度大于55 HRC。随淬火温度升高,Fe-B-C合金硬度增加,冲击韧性变化不明显。Fe-B-C合金在静载销盘磨损和动载冲击磨损条件下,都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c合金 硼化物 淬火温度 力学性能 耐磨性
下载PDF
改善Fe-B-C合金韧性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匡加才 符寒光 +2 位作者 叶昌 刘冶球 陈亚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5-109,共5页
为了提高Fe-B-C合金的韧性,应用稀土-钛-氮复合变质剂改善Fe-B-C合金组织和性能.结果发现,Fe-B-C合金复合变质处理后的凝固组织明显细化,且组织分布均匀,并出现钛硼化合物,钛硼化合物不同于普通Fe-B-C合金中的Fe2B呈网状分布,而是呈断... 为了提高Fe-B-C合金的韧性,应用稀土-钛-氮复合变质剂改善Fe-B-C合金组织和性能.结果发现,Fe-B-C合金复合变质处理后的凝固组织明显细化,且组织分布均匀,并出现钛硼化合物,钛硼化合物不同于普通Fe-B-C合金中的Fe2B呈网状分布,而是呈断网状和块状分布,特别是经高温热处理后,硼化物变成球状和棒状,Fe-B-C合金韧性明显提高,由8~10 J/cm^2提高至22~25 J/cm^2.经变质处理的Fe-B-C合金可用于制造轧钢机导卫板,其耐磨性比高镍铬合金钢提高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c合金 硼化物 变质处理 冲击韧性 导卫板
下载PDF
CVD法制备B-C体系材料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文彬 张立同 +2 位作者 成来飞 刘永胜 徐永东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3-108,共6页
以BCl3-C3H6-H2为反应体系,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炭纤维束上制备了B-C体系材料,研究了沉积温度的影响。利用SEM和XPS对BCx层的微结构、元素含量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结合化学反应过程,探讨了导致沉积产物形貌、成分和键结合状态... 以BCl3-C3H6-H2为反应体系,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炭纤维束上制备了B-C体系材料,研究了沉积温度的影响。利用SEM和XPS对BCx层的微结构、元素含量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结合化学反应过程,探讨了导致沉积产物形貌、成分和键结合状态的差异原因。结果表明,沉积温度对B-C层生长速率和断面形貌均有较大影响:900℃沉积时,沉积较慢,断面平整;1000℃时,沉积速度加快,断面呈显著片层状结构;B-C层内B元素原子含量随沉积温度升高而降低;沉积产物内B元素键结合状态有:B4C、B替代C、BC2O、BCO2和B2O3。沉积温度不仅影响B元素键结合状态,而且还影响各结合状态的含量。B4C在900℃时含量为0,在1000℃时达到最大值32.5 at%;B替代C在900℃时含量最高,然后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在1050℃时其含量又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D 沉积温度 b-c体系材料 微结构 XPS
下载PDF
耐磨铸造Fe-B-C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64
10
作者 符寒光 蒋志强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548,共4页
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硼(B)含量>2.0%和碳(C)含量<0.2%的铸造 Fe-B-C合金的凝固组织及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铸造Fe-B-C合金的凝固组织由Fe2B、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硼化物呈网状沿晶界分布... 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硼(B)含量>2.0%和碳(C)含量<0.2%的铸造 Fe-B-C合金的凝固组织及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铸造Fe-B-C合金的凝固组织由Fe2B、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硼化物呈网状沿晶界分布.Fe-B-C合金经950℃正火处理后,局部出现断网现象,基体组织全部转变为板条马氏体,硬度大幅度提高, HRC接近60,冲击韧度大于10 J/cm2,动态断裂韧度大于30 MPa·m1/2.在干滑动磨损条件下,Fe-B-C合金的耐磨性优于镍硬白口铸铁和GCr15、Cr12MoV等合金钢,与高铬白口铸铁相当.Fe-B-C合金熔炼简便、铸造性能好,且不含Ni 和MO等昂贵合金元素,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Fe-b-c合金 硼化物 板条马氏体 耐磨性
下载PDF
基于多级B-C-N-M域子网络故障扩散的复杂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1
11
作者 姚李孝 赵兵 +1 位作者 崔杜武 伍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B-C-N-M域子网络故障扩散的复杂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模型和算法。根据断路器和分段开关在配电网络中的位置,将整个网络划分为多级B-C-N-M域子网络。利用等值算法计算出各子网络的等效可靠性参数,并依据各子网络的等...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B-C-N-M域子网络故障扩散的复杂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模型和算法。根据断路器和分段开关在配电网络中的位置,将整个网络划分为多级B-C-N-M域子网络。利用等值算法计算出各子网络的等效可靠性参数,并依据各子网络的等值故障扩散求得各负荷点及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该模型和算法计及了备用电源、断路器、熔断器及分段开关的影响,计算量比较少,适用于复杂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可靠性 b-c-N-M域子网络 故障扩散
下载PDF
B-C-N系超硬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兴旺 邹云娟 +1 位作者 严辉 陈光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77-583,共7页
超硬材料的合成是目前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近年来,由于碳基和硼基超硬材料的理论设计和发现,引起了人们在实验和理论上对硬度与金刚石接近,甚至超过金刚石的材料研究兴趣。在B-C-N系超硬材料中,除了金刚石和立方... 超硬材料的合成是目前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近年来,由于碳基和硼基超硬材料的理论设计和发现,引起了人们在实验和理论上对硬度与金刚石接近,甚至超过金刚石的材料研究兴趣。在B-C-N系超硬材料中,除了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c-BN)以外,β-C_3N_4、立方氮碳化硼以及富勒烯等材料,也正日益受到国际材料界的重视。本文就B-C-N系超硬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硬材料 b-c-N系 碳基材料 硼基材料
下载PDF
硼含量对Fe-B-C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顾建 张海滨 +1 位作者 符寒光 雷永平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76-1379,共4页
研究了含0.5%~2.0%B的Fe-B-C合金在铸态和热处理态下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硼含量为0.5%及碳含量为0.14%的Fe-B-C铸态合金,显微组织结构简单,无共晶硼化物生成,硬度低。随着硼含量的继续增加,在晶界处生成共晶硼化物,呈... 研究了含0.5%~2.0%B的Fe-B-C合金在铸态和热处理态下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硼含量为0.5%及碳含量为0.14%的Fe-B-C铸态合金,显微组织结构简单,无共晶硼化物生成,硬度低。随着硼含量的继续增加,在晶界处生成共晶硼化物,呈网状结构分布,晶粒度不均匀。经淬火处理后,网状结构出现断网,当淬火温度达到950℃时,断网明显,组织并无粗化现象,硬度达到47HRC,此时性能为实验条件下最优。随着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热处理组织粗大,硬度略有下降。以显微组织和硬度为评价标准时,硼含量为1.5%,淬火温度为950℃,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c合金 硼含量 淬火温度 显微组织 硬度
下载PDF
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Fe-Cr-Si-B-C涂层的显微组织及界面分布形态 被引量:24
14
作者 刘洪喜 陶喜德 +1 位作者 张晓伟 杨昕恬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92-2202,共11页
采用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复合改性新工艺,在45钢表面制备了单道Fe-Cr-Si-B-C合金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量分散谱(EDS)分析了熔覆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元素分布,通过HVS-1000型显微硬度计测试了熔覆层... 采用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复合改性新工艺,在45钢表面制备了单道Fe-Cr-Si-B-C合金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量分散谱(EDS)分析了熔覆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元素分布,通过HVS-1000型显微硬度计测试了熔覆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熔覆层主要由α-(Fe,Cr)固溶体、M7C3(M=Fe、Cr)碳化物、Fe2B硼化物和少量Fe0.9Si0.1组成。在机械振动辅助作用下,熔覆层结合界面组织由平面晶向带状和柱状晶转变,振幅为0.13-0.18mm时的晶粒细化效果最为明显;熔覆层中增强相形态随着频率的增加由短杆状向颗粒状、层状、条状转变,分布形态由杂乱分布向弥散分布和网状分布转变。相比未加机械振动的熔覆层,机械振动下的熔覆层中气孔、裂纹减少,显微硬度提高了约13.9%。这些结果显示熔覆层中显微组织形态及其分布主要受振幅和频率协同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激光熔覆 Fe-Cr-Si-b-c涂层 复合涂层 显微组织 界面分布
下载PDF
Fe-B-C耐磨合金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赛业 陈跃 +2 位作者 龙锐 魏世忠 张国赏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26-1530,共5页
概述了Fe-B-C合金的发展过程。结合Fe-B二元相图和Fe-B-C三元等温相图介绍了合金的凝固组织、力学性能及磨损性能。总结了变质处理对合金的韧性和耐磨性的影响。对该材料性能研究的不足及其在耐磨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Fe-b-c合金 硼化物 变质处理 磨损性能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Fe-B-C耐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赛业 陈跃 +1 位作者 魏世忠 张国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33,37,共4页
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研究了淬火温度和介质对Fe-B-C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B-C合金的凝固组织是由珠光体、铁素体、共晶硼化物组成,热处理后基体大部分转变成马氏体,共晶硼化物由连续的网状向断网状转变,并出现块状孤立组织... 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研究了淬火温度和介质对Fe-B-C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B-C合金的凝固组织是由珠光体、铁素体、共晶硼化物组成,热处理后基体大部分转变成马氏体,共晶硼化物由连续的网状向断网状转变,并出现块状孤立组织;细长的"触角"钝化;Fe-B-C合金的硬度和冲击韧度大幅度提高。900℃水淬+250℃回火,材料的硬度最高;950℃油淬+250℃回火,冲击韧度最高;以硬度、冲击韧度和耐磨性为评价指标时,950℃水淬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Fe-b-c合金 硼化物 耐磨性
下载PDF
热处理对Fe-B-C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锡兰 蒋志强 符寒光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26-29,共4页
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冷却速度对B含量〉1.0%和C含量〈0.2%的Fe-B-C铸造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同淬火温度下,随着淬火冷却速度增加,淬火组织不断发生变化,由大量珠光体+铁素体+少量马氏体→大量马氏体+少量珠光体→马氏体,... 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冷却速度对B含量〉1.0%和C含量〈0.2%的Fe-B-C铸造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同淬火温度下,随着淬火冷却速度增加,淬火组织不断发生变化,由大量珠光体+铁素体+少量马氏体→大量马氏体+少量珠光体→马氏体,合金硬度也不断增加。水冷淬火条件下,淬火温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获得单一的马氏体基体组织。Fe-B-C合金在950-1000℃水冷淬火后,可以获得细小板条马氏体基体上分布高硬度硼化物的复合组织,硬度大于55HRC,冲击韧性大于15 J/cm^2,综合力学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c合金 淬火温度 冷却速度 硬度 硼化物
下载PDF
基于B-B-C电子商务模式的用户权限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阎冰洁 汪小兰 熊前兴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7-129,132,共4页
通过对传统的用户权限控制方法的全面分析,结合B-B-C电子商务模式用户多样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角色和用户功能项相结合的权限控制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B-b-c 电子商务 用户 权限控制
下载PDF
添加TiB_2对Ti-B-C复相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世波 温广武 张宝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2-36,共5页
在1800℃,35MPa的条件下热压烧结B4C/Ti(摩尔比1:3),得到了TiB2/TiC陶瓷材料.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454MPa和8.4MPa·m1/2.当材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TiB2时,发现显微结构中有棒晶出现,经X射线分析为TiB2.添加5%(体积比)TiB2... 在1800℃,35MPa的条件下热压烧结B4C/Ti(摩尔比1:3),得到了TiB2/TiC陶瓷材料.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454MPa和8.4MPa·m1/2.当材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TiB2时,发现显微结构中有棒晶出现,经X射线分析为TiB2.添加5%(体积比)TiB2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高达540MPa和10.8MPa·m1/2;而添加20%TiB2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下降到357MPa和8.19MPa·m1/2.经扫描电镜观察,添加5%TiB2的材料中棒晶数量明显,长度在10~40μm,气孔较少;而20%TiB2材料中的棒晶发育不充分,数量较少,并且存在大量的气孔.这说明一定数量的添加剂可以促进棒晶的生长和发育.原位形成的棒晶,使材料起到了自增韧的效果,大幅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c复合材料 添加剂 TIO2 力学性能 硼化钛 碳化钛 复相陶瓷
下载PDF
Al-B-C中间合金对ZM-5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闯 曹文 +2 位作者 张亚龙 王涛 马志毅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30-1134,共5页
采用OM、XRD和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Al-0.5B-0.7C中间合金对ZM-5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以及保温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0.5B-0.7C中间合金的相组成为Al4C3、Al3BC和α-Al。与变质剂Al-8Ti-2C相比,Al-0.5B-0.7C中间合金对... 采用OM、XRD和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Al-0.5B-0.7C中间合金对ZM-5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以及保温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0.5B-0.7C中间合金的相组成为Al4C3、Al3BC和α-Al。与变质剂Al-8Ti-2C相比,Al-0.5B-0.7C中间合金对ZM-5合金具有更好的组织细化效果和更高的力学性能。添加0.1%Al-0.5B-0.7C时,细化效果最佳,α-Mg晶粒明显细化,平均晶粒尺寸由原来的124μm降低到65μm;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中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比未变质的ZM-5合金提高了17.3%、27.9%和57.1%。此外,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ZM-5合金的力学性能先提高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c中间合金 ZM-5合金 组织 力学性能 保温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