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ent insight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ost-transplantation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被引量:13
1
作者 Julie Morscio Thomas Tousseyn 《World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2016年第3期505-516,共12页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 is an aggressive complication of solid organ an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that arises in up to 20% of transplant recipients. Infection or reactivation ...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 is an aggressive complication of solid organ an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that arises in up to 20% of transplant recipients. Infection or reactivation of the Epstein-Barr virus(EBV), a ubiquitous human herpesvirus, in combination with chronic immunosuppression are considered as the main predisposing factors, however insight in PTLD biology is fragmentary. The study of PTLD is complicated by its morphological heterogeneity and the lack of prospective trials, which also impede treatment optimization. Furthermore, the broad spectrum of underlying disorders and the graft type represent important confounding factors. PTLD encompasses different malignant subtypes that resemble histologically similar lymphoma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Post-transplant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T-DLBCL), Burkitt lymphoma(PTBL) and plasmablastic lymphoma(PT-PBL) occur most frequently. However, in many studies various EBV+ and EBV- PTLD subtypes are pooled, complicat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In this review, studies of the gene expression pattern, the microenvironment and the genetic profile of PT-DLBCL, PT-BL and PT-PBL are summariz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post-transplantation lymphomagenesis. Based on the available findings we propose stratification of PTLD according to the histological subtype and the EBV status to facilitate the interpretation of future stud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linical t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 virus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Immunodeficienc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BURKITT LYMPHOMA Plasmablastic LYMPHOMA
下载PDF
Isolated peritoneal lymphomatosis defined as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after a liver transplant: A case report 被引量:4
2
作者 Hong Beum Kim Ran Hong +3 位作者 Yung Sub Na Woo Young Choi Sang Gon Park Hee Jeong Lee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24期4299-4306,共8页
BACKGROUND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 is a fatal complication of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or allogen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immunosuppressive thera... BACKGROUND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 is a fatal complication of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or allogen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Potential manifestations are diverse, ranging from 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 to high-grade lymphoma.PTLD is usually of B-cell origin and associated with Epstein-Barr virus(EBV)infection. Herein, we describe a case of PTLD involving the peritoneal omentum.There has been only case of PTLD as a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 in the peritoneum.CASE SUMMARY The patient was a 62-year-old man who had been receiving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with tacrolimus since undergoing a liver transplant 15 years prior. He reported that he had experienced abdominal discomfort and anorexia 1 month prior to the current admission. Abdominal pelvic computed tomography(CT)revealed peritoneal and omental mass-like lesions without bowel obstruction.Ultrasonography-guided biopsy was performed, and he was histologically diagnosed with EBV-negative DLBCL.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 depicted peritoneum and omentum involvement only, without any lymphadenopathy or organ masses, including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Six cycles of chemotherapy with a "R-CHOP" regimen(rituximab-cyclophosphamide, doxorubicin, vincristine, prednisolone) were administered,and PET-CT performed thereafter indicated complete remission.CONCLUSIO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isolated peritoneal lymphomatosis defined as PTLD in a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e report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R-CHOP Isolated peritoneal lymphomatosis
下载PDF
Epstein-Barr virus:Silent companion or causative agent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被引量:10
3
作者 Mihaela Petrova Victor Kamburov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3期4130-4134,共5页
The Epstein-Barr virus(EBV)has an important and multifaceted role in liver pathology.As a member of the herpes virus family,EBV establishes a persistent infection in more than 90%of adults.Besides acute hepatitis duri... The Epstein-Barr virus(EBV)has an important and multifaceted role in liver pathology.As a member of the herpes virus family,EBV establishes a persistent infection in more than 90%of adults.Besides acute hepatitis during primary infection,many clinical syndromes of interest for the hepatologist are associated with EBV infection.The role of EBV in the evolut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from hepatotropic viruses is considered.Chronic EBVassociated hepatitis is suspected in immunocompetent adults with compatible serology,suggestive histology and detection of the viral genome in the liver and/or increase of specific circulating cytotoxic T-lymphocytes.EBV is the main cause of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which occur in up to 30%of cases.EBV-driven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s are also recognized in non-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and liver is involved in up to a third of the cases.Directly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fferent tumors,EBV has a disputable rol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arcinogenesis.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or reject the role of EBV in human liver cancer.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range of EBV-associated chronic liver diseases in immunocompetent patients,from mild,self-limiting mononuclear hepatitis to liver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 virus chronic hepatitis Liver disease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下载PDF
新药时代200例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成波 胡敏 +2 位作者 沈建箴 许华琴 郑瑞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2-729,共8页
目的:探讨新药治疗时代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患者初诊时的临床特征及新药治疗对疗效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1年8月间就诊的200例B-CLPD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分析在含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 目的:探讨新药治疗时代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患者初诊时的临床特征及新药治疗对疗效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1年8月间就诊的200例B-CLPD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分析在含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及单纯化疗等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情况。并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男性119例(59.5%),女性81例(40.5%),男女比例约1.5∶1,中位确诊年龄61(30-91)岁。200例患者亚型分布为CLL/SLL 51例(25.5%),FL 64例(32.0%),MCL 40例(20.0%),MZL 30例(15.0%),LPL/WM 10例(5%),B-CLPD-U 5例(2.5%)。102例(51.0%)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32例(16.0%)患者合并有B症状。CLL/SLL患者中Binet A期12例(23.5%)、Binet B/C期39例(76.5%),其他亚型患者Ann Arbor或Lugano分期I-II期29例(20.9%),Ⅲ-Ⅳ期110例(79.1%)。58例接受含BT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有43.1%(25/58)获得CR,ORR为87.9%(51/58),97例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治疗的患者有40.2%(39/97)获得CR,ORR为62.9%(61/97),14例接受单纯化疗的患者仅7.1%(1/14)获得CR,ORR为28.6%(4/14)。所有患者3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79.2%和72.4%。MZL、CLL/SLL、FL、WM患者的3年OS率分别为94.7%、87.7%、86.8%和83.3%,而MCL患者的3年OS率仅为40.6%,明显低于上述其他亚型(P<0.05)。含BT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位OS为20.5个月,3年OS率为97.4%,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治疗的患者中位OS为18.5个月,3年OS率为90.7%;单纯化疗的患者中位PFS为4个月,1年OS率为52.7%,单纯化疗组的PFS、OS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贫血、乳酸脱氢酶升高、β2-微球蛋白升高、存在脾脏肿大对OS有显著影响(P<0.05),乳酸脱氢酶升高对PFS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贫血(P<0.05)和乳酸脱氢酶升高(P<0.05)是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B-CLPD是一类临床异质性较大的疾病,合并贫血和乳酸脱氢酶升高是评估患者生存不良的预后因素,新药时代BTK抑制剂和新型免疫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临床特征 预后 BTK抑制剂
下载PDF
CpG-ODN DSP30联合IL-2刺激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细胞遗传学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贾晓冬 李建伟 毛翠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4期2048-2052,共5页
目的 探讨未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寡脱氧核苷酸(CpG-ODN)DSP30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刺激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细胞遗传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天津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的491例B-CLPD患... 目的 探讨未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寡脱氧核苷酸(CpG-ODN)DSP30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刺激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细胞遗传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天津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的491例B-CLPD患者骨髓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4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作为CLL组,251例非CLL的其他B-CLPD患者作为non-CLL组。将每例骨髓标本分为2份,一份为实验组,一份为对照组,同步进行培养。实验组采用CpG-ODN DSP30联合IL-2刺激细胞并培养72 h,对照组采用常规培养细胞48 h,培养完成后收集细胞并制备染色体,应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染色体核型培养成功率和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的差异,并比较CLL组与non-CLL组的染色体核型异常情况。结果 实验组染色体核型培养成功率和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LL组比较,non-CLL组高水平复杂核型及复杂核型占比更高,更易出现14q32(IGH)重排、6q-、7q-、+3及+18。结论 采用CpG-ODN DSP30联合IL-2刺激能明显提高B-CLPD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并且在非CLL的B-CLPD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细胞遗传学 未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寡脱氧核苷酸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会超 何芳 +6 位作者 贾晓云 陈砚凝 李宏 丁雅雯 张红 王芃堉 高社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20-24,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B-C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43例、套细胞淋巴瘤(MCL)9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 目的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B-C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43例、套细胞淋巴瘤(MCL)9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4例、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3例、毛细胞白血病(HCL)2例。61例B-CLPD患者均进行了骨髓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分析其特征。结果细胞形态学表现:CLL与MCL均以异常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或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为主;SMZL为细胞胞核偏位,胞质一侧具有短小的绒毛;LPL/WM的胞核染色质类似淋巴细胞核,其他方面具有浆细胞特征;HCL为胞质丰富,具有纤细和不规则的"毛发样"突起。免疫表型表现:43例CLL患者CD5、CD19、CD23的阳性率分别为97.6%、100%、95.3%;9例MCL患者CD5、CD19、CD20、CD22、FMC7均呈强阳性;4例LPL/WM患者CD19、CD20、CD79a、SIg M阳性率为100%,CD79b阳性率为75.0%,且CD19免疫表型轻链呈限制性表达;2例HCL患者CD19、CD20、CD22、CD79a、CD25、CD11c及CD103均为强阳性,CD5、CD23、CD79b均为阴性;3例SMZL患者CD19、CD20、CD22、CD24、CD79a均为强阳性,而CD5及CD23均为阴性。CLL患者CD23强表达,CD22、CD79b、FMC7弱表达的特征可与MCL患者鉴别。CLL患者淋巴结组织中CD23阳性率较高,MCL患者淋巴结组织中Cyclin D1阳性率较高。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对B-CLP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不同类型B-CLPD的精确诊断需要结合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或)分子遗传学检测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 骨髓穿刺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相关血液疾病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英 唐锁勤 +3 位作者 刘立真 杨光 冯晨 雷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74-578,共5页
本研究通过4个病例分析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CAEBV)感染相关的血液学病征。总结了临床特点,应用显微镜观察骨髓涂片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穿刺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EBV抗体,实时定... 本研究通过4个病例分析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CAEBV)感染相关的血液学病征。总结了临床特点,应用显微镜观察骨髓涂片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穿刺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EBV抗体,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浆EBV-DNA,原位杂交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EBV编码小RNA-1(EBER-1)。结果显示:4例患儿有持续或反复的发热、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全身炎症反应;骨髓象表现增生减低、成熟障碍、病态造血和噬血细胞增多;4例患者均有CD8+T淋巴细胞增多,其中1例进展为T细胞淋巴瘤;2例EBV-VCA-IgG滴度≥1∶5120,1例血浆EBV-DNA拷贝数为3·26×103/ml,1例PBMNC的EBER1阳性率为1·7%;最后,4例患者均被诊断为CAEBV。结论: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和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等是本研究中4例CAEBV患儿的血液学病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6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谢英华 刘立根 +3 位作者 高武 赵莉敏 韩曦瑶 方华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3期398-400,共3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CLPD)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CLPD患者6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52~78岁,中位年龄72.5岁。治疗方案为沙...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CLPD)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CLPD患者6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52~78岁,中位年龄72.5岁。治疗方案为沙利度胺50mg.d-1,晚顿服,逐渐递增剂量,最大剂量200mg.d-1;氟达拉滨25mg.m-2.d-1,静脉滴注,第1~3天;米托蒽醌10mg,静脉滴注,第1天;地塞米松20mg或40mg,晨顿服,第1~4天。结果:6例患者共完成33个疗程的治疗,中位随访期28个月(1~31个月),3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和消化道毒性反应。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地塞米松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有效、安全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氟达拉滨 米托蒽醌 地塞米松 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下载PDF
少见或特殊类型慢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张启国 欧阳建 +2 位作者 谢品浩 范洵楠 陈军浩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提高对少见或特殊类型慢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CLPDs)的认识,探讨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在该类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例CLPDs患者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临床资料的系统回顾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及鉴别。结果4例均见淋巴... 目的提高对少见或特殊类型慢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CLPDs)的认识,探讨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在该类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例CLPDs患者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临床资料的系统回顾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及鉴别。结果4例均见淋巴单克隆生长证据(3例IgH基因重排阳性,1例TCRr基因重排阳性);年轻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形态为典型小淋巴细胞增多,表型为CD5+CD7-CD19+CD20+CD22+D23+CD11c+HLA-DR+;食道癌合并毛细胞白血病1例,细胞表面不规整,有短绒毛,表型为CD5-CD11c+CD19+CD20+CD22+CD25+;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淋巴细胞胞浆中多量嗜天青颗粒,表型为CD3+CD4-CD5+CD8+(CD16+56)-HLA-DR+;脾淋巴瘤伴血循绒毛淋巴细胞1例,淋巴细胞有绒毛,位于细胞一端或双端,表型为CD5-CD19+CD20+CD22+CD25-HLA-DR+。电镜下脾淋巴瘤伴血循绒毛淋巴细胞及毛细胞白血病均见细胞表面有绒毛,但前者绒毛数量偏少。结论CLPDs的诊断需要对形态学、免疫表型和临床信息加以综合考虑,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对疑难CLPDs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免疫表型
下载PDF
以皮肤多形红斑为表现的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1例国内首报
10
作者 齐思思 赵颖 +1 位作者 朱敏 杨勤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提高皮肤科医生对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chronic natural killer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NK-CLPD)的认识,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国内首次报道1例以皮肤多形红斑样皮疹为表现的NK-CLPD,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 目的提高皮肤科医生对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chronic natural killer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NK-CLPD)的认识,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国内首次报道1例以皮肤多形红斑样皮疹为表现的NK-CLPD,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中青年女性,发病11个月,临床表现为发热及全身泛发性多形红斑样皮疹,根据病程、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血象、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结果、骨髓穿刺及病毒学检验可明确NK-CLPD诊断,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主,患者对激素治疗效果好。结论 NK-CLPD是罕见的NK细胞疾病,以外周血成熟NK细胞慢性扩增为特点。外周血和骨髓可见到大颗粒淋巴细胞,典型免疫表型为CD2^+,sCD3^-,CD16^+,弱表达CD56。以多形红斑样皮疹为表现的NK-CLPD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该病呈惰性病程,部分患者预后较好,但有转变为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 多形红斑
下载PDF
伊布替尼致3例特殊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11
作者 徐成波 廖斌 齐彦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2期1123-1125,共3页
本文报道我院3例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肿瘤患者常规剂量应用伊布替尼后引起出血、房颤和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特殊不良反应。通过文献检索和综述,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基础疾病、药物治疗过程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伊布替尼与出血事件... 本文报道我院3例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肿瘤患者常规剂量应用伊布替尼后引起出血、房颤和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特殊不良反应。通过文献检索和综述,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基础疾病、药物治疗过程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伊布替尼与出血事件、房颤、乙肝病毒再激活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在使用伊布替尼的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出凝血功能、乙肝病毒拷贝数和心脏电生理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特殊不良事件是患者用药安全和持续治疗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药物不良反应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肿瘤
下载PDF
CD180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12
作者 吴婧 盛燕 +1 位作者 眭竫旎 翁香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11-1815,共5页
目的: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 cell 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B-CLPD)中CD180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探讨CD180在B-CLPD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在... 目的: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 cell 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B-CLPD)中CD180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探讨CD180在B-CLPD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FCM检测178例B-CLPD病人骨髓中异常B淋巴细胞表面CD180的MFI。以正常对照组为参照,分析各类型B-CLPD中CD180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亚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1)除脾脏弥漫性红髓小B细胞淋巴瘤(SDRPL)外,各类型B-CLPD中CD180的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中CD180 MFI明显低于其余类型B-CLPD;(3) CD180在毛细胞白血病(HCL)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边缘区淋巴瘤(MZL)、套细胞淋巴瘤(MCL)、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4)在脾脏边缘区淋巴瘤(SMZL)、毛细胞白血病(HCL)、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HCLv)以及SDRPL等原发于脾脏的淋巴瘤中,有绒毛组和无绒毛组CD180表达强度有显著差异。结论:利用多参数FCM,检测CD180和其他免疫标志表达水平,有助于区分B-CLPD不同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CD180平均荧光强度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260例CD5+慢性B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易树华 李增军 +5 位作者 王慧君 刘薇 吕瑞 于珍 齐军元 邱录贵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CD5+B淋巴增殖性疾病(B—LPD)免疫表型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LPD患者骨髓和(或)外周血细胞免疫表型特点,比较各免疫标志表达差异,并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t(11;1... 【目的探讨我国CD5+B淋巴增殖性疾病(B—LPD)免疫表型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LPD患者骨髓和(或)外周血细胞免疫表型特点,比较各免疫标志表达差异,并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t(11;14)以诊断或排除套细胞淋巴瘤。结果①共26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86例(71.5%),套细胞淋巴瘤(MCL)38例(14.6%),其他B.LPD包括脾边缘区淋巴瘤(5例)、毛细胞白血病(3例)、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共10例(3.8%);另外26例(10.0%)患者尚无法确诊亚类,暂定为不能分类的B.LPD(BLPD.U)。MCL患者均经FISH检测t(11;14)阳性而诊断,BLPD—U均为t(11;14)阴性。②所有患者均表达CDl9、CD20和CD5。依据CLL免疫表型积分系统,186例CLL患者积分均为4—5分,CLL患者CD23、sIgM、FMC7、CD22和CDllc阳性率分别为99.5%、11.3%、10.2%、44.1%和51.1%;MCL患者免疫表型积分均为1~3分,上述抗原阳性率分别为50.O%、50.0%、81.6%、92.1%和5.3%;BLPD.U患者上述抗原阳性率分别为73.1%、34.6%、88.5%、92.3%和69.2%;其他B.LPD患者上述抗原阳性率分别为50%、60%、100%、90%和70%。③CLL与MCL比较,CD23、sIgM、FMC7、CD22和CDllc表达在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值均〈0.01);MCL与BLPD.U比较,仅CDllc表达在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L与其他B.LPD比较,CDllc的表达在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方人群中,MCL中CD23表达率为7%~21%,sIgM的表达率为82%-100%,其免疫标志与本研究类似。结论我国MCL患者CD23阳性率显著高于西方人群,而sIgM表达率显著低于西方人群。CDllc可作为MCL与CLL及其他CD5+B-LPD鉴别的有用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慢性 套细胞淋巴瘤 免疫表型
原文传递
2014版中国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磊 徐卫 李建勇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941-943,共3页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是指一类起源于成熟B淋巴细胞的克隆性疾病,此类疾病临床表现多为成熟样的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组织蓄积并由此产生相应临床症状。此类疾病虽然形态学多表现为成熟样的小淋巴细胞,但是临床...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是指一类起源于成熟B淋巴细胞的克隆性疾病,此类疾病临床表现多为成熟样的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组织蓄积并由此产生相应临床症状。此类疾病虽然形态学多表现为成熟样的小淋巴细胞,但是临床进程、治疗和预后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亚型比如套细胞淋巴瘤(MCL)等往往进展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诊断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慢性NK细胞增殖性疾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国辉 陈任安 +5 位作者 范玉贞 杨健 秦炜炜 尹郸丹 任俊 刘利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40-243,共4页
慢性NK细胞增殖性疾病是起源于成熟NK细胞系的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作为2008年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中的独立类型,其发病率极低。我们诊治慢性NK细胞增多症(CNKL)1例,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病例资料患... 慢性NK细胞增殖性疾病是起源于成熟NK细胞系的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作为2008年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中的独立类型,其发病率极低。我们诊治慢性NK细胞增多症(CNKL)1例,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病例资料患者,女,64岁,因"间断乏力、气短1个月"就诊于我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气短,于航空医院查血常规示:WBC 30.64×10~9/L,HGB 129 g/L,RBC 4.54× 102/L,PLT 231 ×109/ L,LYMPH 27. 50 × 10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NK细胞增殖性疾病 大颗粒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原文传递
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13例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芸 王曼 +7 位作者 邱志远 缪祎 孙倩 吴雨洁 范磊 王莉 徐卫 李建勇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5期285-289,共5页
目的 探索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NK-CLPD)的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13例NK-CLPD患者的临床资料,流式细胞术分析CD2、CD3、CD5、CD7、CD16、CD56、CD57及杀伤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的表... 目的 探索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NK-CLPD)的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13例NK-CLPD患者的临床资料,流式细胞术分析CD2、CD3、CD5、CD7、CD16、CD56、CD57及杀伤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的表达.结果 患者外周血NK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中位值66.1%,所有患者均不表达CD3、CD5,表达CD2、CD7,其中1例患者CD7部分缺失.CD56强表达、弱表达及不表达各有4例;CD16强表达、弱表达及不表达分别有5例、6例、1例;1例患者CD56、CD16荧光表达强度资料缺失.12例患者检测了CD57,其中3例不表达,9例部分表达.6例患者检测了KIR的表达,其中2例呈现单型表达.结论 NK-CLPD临床多呈惰性过程,诊断仍以形态学为主,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技术有可能成为NK-CLPD诊断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 流式细胞术 免疫表型 临床特征 STAT3突变
原文传递
209例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薛雯 王黎 +1 位作者 赵艳 赵维莅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950-954,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治疗方式与预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9例B-CLP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患者初诊时疾病状态、诊断方式、治疗方案与生存预后的关... 目的: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治疗方式与预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9例B-CLP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患者初诊时疾病状态、诊断方式、治疗方案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209例患者男女比例约2.67∶1.00,中位年龄59(17~86)岁,中位随访时间33(2~331)个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总体有效率(ORR)分别为59.7%、14.5%、74.2%,滤泡性淋巴瘤化疗患者CR、PR、ORR分别为54.5%、18.2%、72.7%,套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CR、PR、ORR分别为46.7%、26.7%、73.3%,边缘区淋巴瘤化疗患者CR、PR、ORR分别为57.1%、21.4%、78.6%,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化疗患者CR、PR、ORR分别为75.0%、8.3%、83.3%,以骨髓检查或淋巴结/原发病灶检查确诊的患者生存期无显著差异。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血清乳酸脱氢酶、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升高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淋巴瘤联合利妥昔单抗化疗组(67例)较未联合化疗组(16例)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改善(53.9%∶33.3%,P〈0.05)。结论: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单克隆性B淋巴细胞增生通常提示B-CLPD。血乳酸脱氢酶、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为预后不良因素。骨髓检查或淋巴结/原发病灶检查确诊不影响患者预后。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 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分类不明的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时会贞 王树叶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0年第11期660-665,共6页
目的探讨分类不明的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U)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B-CLPD-U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以COP方案为主(30例)或以氟达拉滨为主方案(... 目的探讨分类不明的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U)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B-CLPD-U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以COP方案为主(30例)或以氟达拉滨为主方案(9例)规律化疗。应用χ2检验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疗效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39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中位年龄60岁(37~78岁);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2分19例(48.7%),3~5分20例(51.3%)。患者总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ORR)为82.1%(32/39)。乳酸脱氢酶(LDH)正常(≤245 U/L)患者ORR高于LDH升高(>245 U/L)患者,Ann Arbor分期Ⅰ~Ⅱ期患者ORR高于Ⅲ~Ⅳ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5.5%(21/22)比64.7%(11/17),100.0%(15/15)比70.8%(17/24),均P<0.05]。至2019年10月随访结束,39例患者中,31例(79.5%)生存,8例(20.5%)死亡,中位总生存(OS)时间40.0个月(95%CI 36.0~55.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LDH升高、年龄>60岁患者OS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Ann Arbor分期、IPI评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ECOG-PS)评分、是否贫血、是否伴有B症状、以COP方案为主或以氟达拉滨为主化疗方案治疗和不同淋巴细胞绝对值(ALC)分层患者间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LDH水平(HR=0.411,95%CI 0.172~0.981,P=0.045)及年龄(HR=2.242,95%CI 1.045~4.808,P=0.038)为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中位PLR为59.07(1.18~276.26),ROC曲线分析显示,PLR预测OS的曲线下面积为0.565。结论B-CLPD-U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LDH升高及年龄>60岁为B-CLPD-U患者生存独立危险因素。应用PLR评价B-CLPD-U患者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慢性 B细胞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治疗结果 预后
原文传递
慢性NK细胞增多症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八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广新 赵馨 +14 位作者 熊媛媛 李洋 李园 李建平 叶蕾 樊慧慧 宋琳 杨文睿 武志洁 井丽萍 尚磊 王慧君 张莉 周康 张凤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9-613,共5页
目的 提高对慢性NK细胞增多症(CNKL)的认识.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和8例患者资料对CNK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确诊时中位年龄55.5(28~ 75)岁,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4例患者诊断时无临床症状.血常规异常主要表... 目的 提高对慢性NK细胞增多症(CNKL)的认识.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和8例患者资料对CNK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确诊时中位年龄55.5(28~ 75)岁,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4例患者诊断时无临床症状.血常规异常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中位值11.8(4.5 ~20.7)×109/L]及淋巴细胞比例[中位值0.78(0.51~0.89)]增高,少数患者伴有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CD3-CD 16+细胞)计数增高[中位值5.7(2.4~9.6)×109/L].8例患者中1例失访,4例未给予治疗,3例患者分别给予苯丁酸氮芥、甲泼尼龙、泼尼松治疗,获得较好治疗反应.中位随访47(11~78)个月,7例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CNKL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外周血NK细胞(CD3 CD16+细胞)增多,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 天然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慢性NK细胞增多症
原文传递
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诊疗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杨慕然 周泽平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75-179,共5页
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CLPD)病程中常出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ITP的发生与原发病密切相关,由于部分CLPD发生率低,而CLPD相关ITP可使原发病的出血风险增加,这使部分原发病诊断和治疗复杂化。由于目前CLPD相关ITP研究较少,因此笔者... 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CLPD)病程中常出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ITP的发生与原发病密切相关,由于部分CLPD发生率低,而CLPD相关ITP可使原发病的出血风险增加,这使部分原发病诊断和治疗复杂化。由于目前CLPD相关ITP研究较少,因此笔者通过对近年来CLL、NHL、HL等常见CLPD相关ITP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血小板减少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慢性 B细胞 淋巴瘤 非霍奇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