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镀Ni-Fe-B-La合金工艺的研究
1
作者 杨礼林 宣天鹏 +1 位作者 琚正挺 张路长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9-22,共4页
研究了稀土元素La介入化学镀Ni-Fe-B合金的镀覆工艺。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获得了化学镀Ni-Fe-B-La合金的基础配方,分析了加入稀土元素La后化学镀液中各种组分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并考察了镀液稳定性和镀层质量。通过稀土元素La的介入,N... 研究了稀土元素La介入化学镀Ni-Fe-B合金的镀覆工艺。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获得了化学镀Ni-Fe-B-La合金的基础配方,分析了加入稀土元素La后化学镀液中各种组分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并考察了镀液稳定性和镀层质量。通过稀土元素La的介入,Ni-Fe-B-La合金镀液稳定性和镀层的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但随La含量的增加,沉积速率达到最大值后有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稀土元素 Ni-Fe-b-la合金
下载PDF
A B-la cell subset induces Foxp3- T cells with regulatory activity through an IL-10-independent pathway 被引量:4
2
作者 Ling-Hui Hsu Kun-Po Li +1 位作者 Kuan-Hua Chu Bor-Luen Chiang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54-365,共12页
Regulatory T (Treg) cell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tolerance. B-la cells belong to a specific and functionally important B-cell subset that exerts its regulatory role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IL-I... Regulatory T (Treg) cell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tolerance. B-la cells belong to a specific and functionally important B-cell subset that exerts its regulatory role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IL-IO. While IL-IO has been correlated with the induction of type 1 Treg (Trl) cells or Trl-like cells, whether IL-lO-producing B-la cells are able to induce Treg cells, especially the Trl lineage, is poorly understood.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similar to the reported B-2 cells, B-la cells are able to convert naive CD4+CD25- T cells into a subset of T cells with suppressive function, which we called 'Treg-of-Bla' cells. Treg-of-Bla cells do not express Foxp3, but upregulate the Treg markers OX40, programmed death 1 (PD-1), inducible costimulator (ICOS) and IL-IOR. Moreover, Treg-of-Bla cells do not express Foxp3 and produce high levels of IFN-y and IL-IO, but minimal amounts of IL-4; therefore, they resemble Trl cells. However, utilizing IL-10-/- mice, we showed that IL-IO was not involved in the induction of Treg-of-Bla cells. On the contrary, CD86-mediated costimulation was essential for B-la cells to drive the induction of Treg-of-Bla cells. Finally, we demonstrated that, in contrast to the Treg cells generated by B-2 cells that mediate contact-dependent suppression, Treg-of-B la cells suppress through secreting soluble factors. While Trl cells mediate suppression mainly through IL-IO or TGF-10secretion, Treg-of-Bla cells mediate suppression through an IL-10- and TGF-10-independent pathway.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B-la cells induce a functionally and phenotypically distinct Treg population that is dissimilar to the reported Foxp3+ Treg or Trl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 cells IL-IO INDUCTION suppression Treg cells
原文传递
IL-15 temporally reorients IL-10 biased B-la cells toward I L- 12 expression 被引量:3
3
作者 Amlan Kanti Ghosh Debolina Sinha +2 位作者 Subhadeep Mukherjee Ratna Biswas Tapas Biswas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29-239,共11页
Interleukin (IL)-15 is known to strongly modulate T-cell function; however, its role in controlling mucosal immunity, including its ability to modulate B-la cell activity,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Here, we show tha... Interleukin (IL)-15 is known to strongly modulate T-cell function; however, its role in controlling mucosal immunity, including its ability to modulate B-la cell activity,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Here, we show that IL-15 upregulates activation molecules and the costimulatory molecule CD80 on viable B-la cells. Cell activation was accompanied by the depletion of 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 (Siglec)-G, an inhibitor of cell activation that is present on B-la cells. The IL-15 receptor CD122 was stimulated on B-la cells by the cytokine showing its direct involvement in IL-15-mediated responses. IL-I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long term survival of B-la cells in culture, which is initially promoted by IL-15. The upregulation of IL-IO was followed by the appearance of 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SOCS)I in the presence of IL-15 and the loss of IL-IO. This resulted in the cells switching to IL-12 expression. This anti-inflammatory to pro-inflammatory shift in the B-la cell character was independent of the cell-specific marker CD5, which remained highly expressed throughout the in vitro life of the cells. The presence of the immunosuppressive receptor programmed cell death (PD)-I and its ligand PD-L2 were features of a predominantly IL-IO response. PD-1 and PD-L2 can mediate juxtacrine signaling. However, the abrogation of PD-1 and its ligand was observed when the cells expressed IL-12. This demonstrate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ceptor and ligand and the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The induction of IgM and IgA, which can play pivotal roles in mucosal immunity, was promoted in the presence of IL-15. Collectively, the data implicate IL-15 as the master cytokine that induces B-la cells to mount a mucosal immune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 cells IGM innate immunity interleukin-12 generation INTERLEUKIN-15
原文传递
自身抗原SS-B/La序列结构分析及抗原性预测 被引量:8
4
作者 邓安梅 仲人前 +1 位作者 陈孙孝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71-473,共3页
目的 :通过计算机分析SS B/La的氨基酸序列及可能的抗原性位点。方法 :将自身抗原SS B/La的氨基酸序列输入“蛋白质结构预测”软件包 ,分析蛋白质分子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柔性 ,模拟其二级结构 ,预测其主要抗原位点。结果 :SS B/La的... 目的 :通过计算机分析SS B/La的氨基酸序列及可能的抗原性位点。方法 :将自身抗原SS B/La的氨基酸序列输入“蛋白质结构预测”软件包 ,分析蛋白质分子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柔性 ,模拟其二级结构 ,预测其主要抗原位点。结果 :SS B/La的氨基酸 80~ 10 0位、2 2 0~ 2 40位和 30 0~ 340位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结论 :通过计算机分析SS B/La的抗原性位点 ,为进一步确定SS B/La的抗原优势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原S-B/La 序列分析 抗原表位
下载PDF
镧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吕东岳 肖融融 +1 位作者 周青 张光生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6年第4期289-292,共4页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La对紫外辐射(UV-B:0.15Wm2,0.45Wm2)胁迫下大豆(Glycine max)幼苗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无UV-B胁迫时20mgL1LaCl3能明显提高大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且叶绿素a的增幅(12.77%)大...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La对紫外辐射(UV-B:0.15Wm2,0.45Wm2)胁迫下大豆(Glycine max)幼苗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无UV-B胁迫时20mgL1LaCl3能明显提高大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且叶绿素a的增幅(12.77%)大于叶绿素b(0.00);UV-B处理使大豆幼苗叶绿素含量降低,且T2处理(0.45Wm2)中的下降幅度(12.18%)大于T1(0.15Wm2)处理,叶绿素a的降幅大于叶绿素b,但适量浓度的La溶液有抑制叶绿素含量降低的作用;在叶绿素含量变化动态图中,20mgL1LaCl3处理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CK组,也高于60mgL1LaCl3处理组,La+UV-B处理组叶绿素含量与UV-B处理组走势近似,但降幅小于后者,即La具有提高大豆幼苗叶绿素含量、缓解UV-B辐射伤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 UV—B辐射 叶绿素 大豆
下载PDF
La?B共掺杂纳米TiO_2太阳光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翠霞 谭高玮 +3 位作者 杨志忠 曾鹏飞 吴强红 林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27,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B单掺杂及La/B共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其太阳光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共掺杂可有效抑制TiO2从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和晶粒长大;La、B的协同作用使共掺杂样品光催化活性高于单一掺...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B单掺杂及La/B共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其太阳光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共掺杂可有效抑制TiO2从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和晶粒长大;La、B的协同作用使共掺杂样品光催化活性高于单一掺杂样品及纯TiO2;经过450℃热处理的La/B(w(La)=1.25%,w(B)=4%)共掺杂样品光催化活性最高,30min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 B 共掺杂 纳米TIO2 光催化活性
下载PDF
B、Al、La同晶取代EU-1分子筛酸性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5
7
作者 冯晓娜 杨冬花 +5 位作者 武正簧 杨瑞娟 窦涛 常瑜 王凡 韩培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7-654,共8页
采用量子力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B、Al、La同晶取代EU-1分子筛骨架的Si后可能的存在位置,确定了与平衡电荷质子结合的骨架O位置,考察了杂原子B、La进入骨架后对EU-1分子筛Brnsted酸(B酸)强度的影响。计算所采用的26T簇模... 采用量子力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B、Al、La同晶取代EU-1分子筛骨架的Si后可能的存在位置,确定了与平衡电荷质子结合的骨架O位置,考察了杂原子B、La进入骨架后对EU-1分子筛Brnsted酸(B酸)强度的影响。计算所采用的26T簇模型均在DFT的BLYP方法和DNP基组下完成。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了NH3-TPD表征。能量分析表明,Al和B取代EU-1分子筛骨架最可能的位置为T(1)、T(2)、T(3)、T(6)、T(7)和T(8)位,La取代最可能的位置为T(1)、T(2)和T(8)位。B酸落位点分别为Al(1)-O(12)H-Si(2)和Al(1)-O(13)H-Si(6)位,B(8)-O(29)H-Si(10)位,La(1)-O(12)H-Si(2)、La(1)-O(13)H-Si(6)、La(2)-O(12)H-Si(1)位。与硅铝EU-1分子筛相比,B和La进入骨架会导致EU-1分子筛的B酸强度有所减弱,Al-EU-1、La-EU-1、B-EU-1三者中,Al-EU-1的B酸强度最强,B-EU-1的最弱。B和La进入EU-1分子筛骨架后,酸性减弱,弱酸量增加,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La同晶取代 EU-1分子筛 Bronsted酸 从头计算法
下载PDF
添加硼对La-Mg-Ni系(PuNi_3-型)贮氢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羊换 李保卫 +3 位作者 任慧平 董小平 赵小龙 王新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8-224,共7页
为了提出La-Mg-Ni(PuNi3型)系贮氢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在La2Mg(Ni0.85Co0.15)9合金中添加微量的B,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La2Mg(Ni0.85Co0.15)9Bx(x=0,0.05,0.10,0.15,0.20)贮氢合金,分析测试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为了提出La-Mg-Ni(PuNi3型)系贮氢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在La2Mg(Ni0.85Co0.15)9合金中添加微量的B,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La2Mg(Ni0.85Co0.15)9Bx(x=0,0.05,0.10,0.15,0.20)贮氢合金,分析测试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硼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包括主相(La,Mg)Ni3相(PuNi3型)和LaNi5相,一定量的LaNi2相和微量的Ni2B相经快淬处理后,Ni2B相消失,且其他相的相对量随淬速的变化而变化。硼的加入提高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但使铸态合金的容量下降;铸态合金的电化学容量随B含量的增加单调下降,而快淬态合金的容量随B含量的增加有一极大值,B对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理是完全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G-NI系贮氢合金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稀土镧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任红玉 周丽华 +3 位作者 朱晓鑫 高振宇 刘曦 张兴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5-348,共4页
在紫外辐射(UV-B)增强条件下,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了苗期和开花期喷施不同浓度LaCl3溶液对大豆东农47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蛋脂总量的影响,并筛选出LaCl3溶液的最佳喷施浓度和喷施时期。结果表明: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苗期所有浓度... 在紫外辐射(UV-B)增强条件下,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了苗期和开花期喷施不同浓度LaCl3溶液对大豆东农47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蛋脂总量的影响,并筛选出LaCl3溶液的最佳喷施浓度和喷施时期。结果表明: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苗期所有浓度镧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都减少,脂肪含量增加;其中30 mg.L-1LaCl3处理脂肪含量(22.80%)最高,较对照显著增加3.78%。开花期所有浓度镧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都增加,除40 mg.L-1LaCl3处理外脂肪含量也都增加;其中40 mg.L-1LaCl3处理,大豆蛋白质含量(42.13%)和蛋脂总量(63.80%)最高,分别较对照增加4.46%和2.24%;60 mg.L-1LaCl3处理的脂肪含量(22.40%)最高,较对照增加1.50%。苗期和开花期各喷施60 mg.L-1LaCl3的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42.57%)最高,较对照增加0.64%;20 mg.L-1LaCl3处理脂肪含量(22.03%)最高,较对照增加0.46%。综合考虑,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开花期喷施40 mg.L-1LaCl3溶液有利于提高大豆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稀土镧 大豆 蛋白质 脂肪
下载PDF
5-羟色胺受体-1a在干扰素诱导抑郁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伟 谢青 +1 位作者 谢敬东 周霞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引起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及其与5-羟色胺受体-1a基因的相关性,并研究抗抑郁症药对IFN诱导的抑郁症的干预作用。方法给予300ng/mL的IFN诱导Jurkat细胞1、2、3d,诱导细胞3d后分为两组,一组继续予IFN诱导3d,另一组停用IFN...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引起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及其与5-羟色胺受体-1a基因的相关性,并研究抗抑郁症药对IFN诱导的抑郁症的干预作用。方法给予300ng/mL的IFN诱导Jurkat细胞1、2、3d,诱导细胞3d后分为两组,一组继续予IFN诱导3d,另一组停用IFN观察3d;给予300ng/mL的IFN单独和联合抗抑郁症药物(氟西汀)干预Jurkat细胞3d。采用Westernblot、RT-PCR和定量Real-timeRT-PCR方法分析5-羟色胺受体-1a基因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结果5-羟色胺受体-1a基因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随着IFN诱导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但能在IFN撤除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抗抑郁症药物(氟西汀)能改善因IFN引起的5-羟色胺受体-1a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结论5-羟色胺受体-1a的下降可能是IFN引起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之一;早期采用氟西汀可预防或治疗IFN引起的抑郁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 5-羟色胺受体 诱导时间 抗抑郁症药物 干扰素 氟西汀 JURKAT细胞 蛋白质 治疗 下降
下载PDF
La-Ni-Mo-B非晶态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苯酚加氢脱氧催化性能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威燕 张小哲 +3 位作者 杨运泉 杨彦松 彭会左 罗和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3-1251,共9页
以NaBH4为还原剂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出La-Ni-Mo-B非晶态催化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助剂La对Ni-Mo-B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以NaBH4为还原剂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出La-Ni-Mo-B非晶态催化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助剂La对Ni-Mo-B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适量助剂La能显著减小催化剂粒径,增加Ni0含量,促进Mo6+还原生成Mo4+,但过量La会覆盖Ni0和Mo4+的活性位点.催化剂的高加氢活性主要归因于其非晶态结构和高Ni0含量,高脱氧活性主要归因于其高Mo4+含量.在苯酚的加氢脱氧(HDO)反应中,La-Ni-Mo-B非晶态催化剂催化苯酚HDO反应主要按照加氢-氢解的路径进行的,显著降低了产物中芳烃含量.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催化苯酚的转化率和脱氧率都可达到99.0%.高温下La-Ni-Mo-B非晶态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非晶态结构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催化剂 La-Ni-Mo-B 加氢脱氧 苯酚 生物油
下载PDF
超大断面竖井深孔爆破成井技术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史秀志 邱贤阳 +1 位作者 聂军 李必红 《工程爆破》 2016年第5期7-12,共6页
为实现超大断面竖井高效掘进,提出基于多孔球状药包爆破和预裂爆破的深孔爆破成井技术。首先根据竖井掘进深度大、断面大的特点,设计了导井爆破、基于预裂爆破的侧崩爆破和破顶爆破的分区爆破方案;同时根据多孔球状药包爆破漏斗理论和... 为实现超大断面竖井高效掘进,提出基于多孔球状药包爆破和预裂爆破的深孔爆破成井技术。首先根据竖井掘进深度大、断面大的特点,设计了导井爆破、基于预裂爆破的侧崩爆破和破顶爆破的分区爆破方案;同时根据多孔球状药包爆破漏斗理论和延时爆破降振机理,提出导井精确短延时爆破成井技术,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导井爆破同层短延时时间和层间延时时间等爆破参数;基于预裂爆破作用机理,确定了周边孔预裂爆破参数。最后将研究结果在引松供水工程超大断面竖井掘进中进行现场试验,成功爆破形成了直径20m、高度50 m的调压井。试验结果证明了深孔爆破成井技术应用于超大断面竖井掘进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爆破成井 超大断面竖井 预裂爆破 延时时间
下载PDF
化学计量比B/A对La0.75Mg0.25Ni2.5Mx(M=Ni,Co;x=0-1.0)电极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羊换 赵栋梁 +3 位作者 赵小龙 董小平 吴忠旺 王新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75-2080,共6页
为了探索化学计量比B/A(A和B分别为电极合金A侧和B侧元素的总和)以及Co替代Ni对ABx(x=2.5~3.5)型电极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电极合金La0.75Mg0.25Ni2.5Mx(M=Ni,Co;x=0,0.2,0.4,0.6,0.8,1.0)。系统地分... 为了探索化学计量比B/A(A和B分别为电极合金A侧和B侧元素的总和)以及Co替代Ni对ABx(x=2.5~3.5)型电极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电极合金La0.75Mg0.25Ni2.5Mx(M=Ni,Co;x=0,0.2,0.4,0.6,0.8,1.0)。系统地分析测试了合金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与化学计量比B/A(相当于M含量x)密切相关。合金均具有多相结构,包括LaNi2,(La,Mg)Ni3和LaNi5相。随化学计量比B/A的增加,合金的主相由LaNi2转为(La,Mg)Ni3+LaNi5相,并且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包括放电容量、高倍率放电能力(HRD)、放电电压特性等均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比B/A La-Mg—Ni系电极合金 CO替代NI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微乳液体系中Ni-La-B非晶态合金纳米团簇的制备及退火晶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一雄 姚士冰 周绍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4-228,共5页
在W/O型反相微乳液体系中,以KBH4为还原剂制得近乎单分散的Ni-La-B非晶态合金纳米团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团簇呈球形,尺寸... 在W/O型反相微乳液体系中,以KBH4为还原剂制得近乎单分散的Ni-La-B非晶态合金纳米团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团簇呈球形,尺寸为10~15nm,分布较均匀,基本呈单分散。升温速率为20K/min时,DSC曲线在657.6和724.3K处出现2个强放热峰,其晶化温度明显高于水溶液体系以KBH4为还原剂制备的Ni-B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表明样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X射线衍射测试鉴识出DSC曲线揭示的2个相转变过程,Ni-La-B非晶态合金晶化成Ni-La-B晶态合金和Ni-La-B晶态合金转化成纳米晶Ni-La和单质B。相转变活化能的测定表明,后1个晶态合金的相转变过程的速率比前1个非晶态合金的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La-B非晶态合金 微乳液 纳米团簇 晶化 单分散
下载PDF
磁性γ-Fe_2O_3/La/Bi_2WO_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静 倪刚 韩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1,共5页
采用γ-Fe_2O_3掺杂对La/Bi_2WO_6进行改性。通过超声-水热法合成出粒径在0.2-1.0μm,表面附着γ-Fe_2O_3球形颗粒的La/Bi_2WO_6纳米片状的磁性γ-Fe_2O_3/La/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结合XRD、SEM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组成、形貌、光... 采用γ-Fe_2O_3掺杂对La/Bi_2WO_6进行改性。通过超声-水热法合成出粒径在0.2-1.0μm,表面附着γ-Fe_2O_3球形颗粒的La/Bi_2WO_6纳米片状的磁性γ-Fe_2O_3/La/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结合XRD、SEM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组成、形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通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γ-Fe_2O_3/La/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可以通过外磁场作用很容易的与反应溶液分离,且仍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其重复使用3次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变化不明显,仍达到9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La/Bi2W06 罗丹明B
下载PDF
La与UV-B辐射胁迫对大豆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彭倩 周青 叶亚新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8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稀土La(Ⅲ)对紫外辐射(UV-B:0.15Wm-2,0.45Wm-2)胁迫下大豆(Glycine max)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尤其是对叶绿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a(Ⅲ)处理下叶绿体中的类囊体片层排列整齐、有序、清晰;UV-B辐射胁迫下叶绿体内类囊体...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稀土La(Ⅲ)对紫外辐射(UV-B:0.15Wm-2,0.45Wm-2)胁迫下大豆(Glycine max)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尤其是对叶绿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a(Ⅲ)处理下叶绿体中的类囊体片层排列整齐、有序、清晰;UV-B辐射胁迫下叶绿体内类囊体片层紊乱、膨胀甚至模糊不清,高强度UV-B辐射(T2)对叶绿体的影响大于低强度辐射(T1);而La(Ⅲ)能够影响UV-B辐射胁迫下叶绿体在细胞环境内的空间分布,减轻UV-B辐射对叶绿体外膜的破坏,使叶绿体内类囊体片层变得有序清晰,且对低强度UV-B辐射(T1)的缓解效果优于高强度(T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 UV-B辐射 大豆叶片 叶绿体 超微结构
下载PDF
La(Ⅲ)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叶绿素合成与降解影响的机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彭倩 周青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7年第3期285-288,共4页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La(Ⅲ)对紫外辐射(UV-B:0.15Wm-2,0.45Wm-2)胁迫下大豆(Glycine max)幼苗的δ-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PBG)、原叶绿素(酸)(Pchl)、原卟啉IX(Proto-IX)、镁原卟啉(Mg-Proto)等5种叶绿素(Chl)合成中...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La(Ⅲ)对紫外辐射(UV-B:0.15Wm-2,0.45Wm-2)胁迫下大豆(Glycine max)幼苗的δ-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PBG)、原叶绿素(酸)(Pchl)、原卟啉IX(Proto-IX)、镁原卟啉(Mg-Proto)等5种叶绿素(Chl)合成中间产物含量及Chl降解关键酶-叶绿素酶(Chlase)活性的影响,从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降解角度诠释La(Ⅲ)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绿素含量影响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La(Ⅲ)具有提高叶绿素生物合成中间产物——ALA(δ-氨基乙酰丙酸)、PBG(胆色素原)、Proto-IX(原卟啉IX)、Mg-Proto(镁原卟啉)含量的作用,促进Pchl(原叶绿素)转化为叶绿素,进而缓解UV-B辐射胁迫下中间产物PBG、Proto-IX和Mg-Proto的形成,使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受阻,受阻位点为ALA→P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Ⅲ) UV-B辐射 叶绿素(Chl)合成与降解
下载PDF
La-Ni-Mo-B非晶态催化剂的制备、加氢脱氧性能及失活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威燕 杨运泉 +3 位作者 罗和安 王锋 胡韬 刘文英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7-372,共6页
以NaBH4为还原剂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La-Ni-Mo-B非晶态催化剂,用BET、SEM、XRD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4-甲基苯酚为探针研究其加氢脱氧性能,并探讨了4-甲基苯酚的加氢脱氧反应路径。结果表明,助剂La的加入,减小了催化剂的粒径,... 以NaBH4为还原剂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La-Ni-Mo-B非晶态催化剂,用BET、SEM、XRD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4-甲基苯酚为探针研究其加氢脱氧性能,并探讨了4-甲基苯酚的加氢脱氧反应路径。结果表明,助剂La的加入,减小了催化剂的粒径,增大了比表面积,促进Ni2+和Mo6+的还原。275℃时,4-甲基苯酚加氢脱氧转化率达97%,甲基环己烷选择性达96%,加氢脱氧反应按氢化-氢解路径进行,产物中芳烃含量明显低于世界燃油规范Ⅲ类油标准(芳烃的质量分数小于15%)。催化剂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Ni活性中心的非晶态结构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催化剂 La-Ni-Mo-B 加氢脱氧 4-甲基苯酚 催化剂失活 生物油
下载PDF
稀土镧对化学镀Co-Ni-B合金沉积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书争 宣天鹏 朱云丽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5年第9期12-16,共5页
向Co-Ni-B合金镀液中加入了稀土La.以沉积速度为评价标准,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其适宜的镀液基础配方为:10~13 g/L CoCl2 * 6H2O,2.3~4.9 g/L NiCl2 * 6H2O,0.6~1.2 g/L NaBH4,55~65 g/L Na2C4H4O6 * 2H2O,12~16 g/L NH4Cl,1~2 g/L稳... 向Co-Ni-B合金镀液中加入了稀土La.以沉积速度为评价标准,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其适宜的镀液基础配方为:10~13 g/L CoCl2 * 6H2O,2.3~4.9 g/L NiCl2 * 6H2O,0.6~1.2 g/L NaBH4,55~65 g/L Na2C4H4O6 * 2H2O,12~16 g/L NH4Cl,1~2 g/L稳定剂,0.8~1.2 g/L La,θ 50~80 ℃,pH 14,负载因子 0.4~0.8 dm2/L.在此基础上,研究了La对沉积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a能提高Co-Ni-B镀液稳定性、沉积速度,改善镀层表面质量.在一定范围内,La的加入量越多,效果越明显;La的适宜加入量为0.8 g/L.同时探讨了主盐浓度、还原剂浓度、络合剂浓度、缓冲剂浓度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Co-Ni-B合金 稀土元素 LA
下载PDF
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CT、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佳 李连翔 +1 位作者 崔晓 景治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CT、MRI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5例手术治疗的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症状、CT、MRI以及病理特点。结果:囊结节型CT多为低密度影,瘤结节为高密度影;MRI中囊液多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 目的:探讨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CT、MRI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5例手术治疗的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症状、CT、MRI以及病理特点。结果:囊结节型CT多为低密度影,瘤结节为高密度影;MRI中囊液多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瘤结节多表现为等T1、等或长T2信号,增强均匀。实质型肿瘤CT呈高密度影或混杂密度影,呈TIW等信号,T2W等或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结论: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具有自身独特的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特点可与其他肿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诊断 磁共振成像/方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