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 new saponins from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 被引量:7
1
作者 Ying Peng Yu Jing Zhang +3 位作者 Zhi Qiang Ma Wei San Pan Yu Qing Sun Shao Jiang So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1-174,共4页
Two new saponins 3-O-β-d-glucopyranosyl (1 → 2)-β-d-mannopyranosyl sarsasapogenin, named timosaponin A IV(1) and (5β, 25S)-26-O-β-d-glucopyranosyl-furost-20(22)-en-3,26-diol-3-O-β-d-glucopyranosyl (1 → 4) gluco... Two new saponins 3-O-β-d-glucopyranosyl (1 → 2)-β-d-mannopyranosyl sarsasapogenin, named timosaponin A IV(1) and (5β, 25S)-26-O-β-d-glucopyranosyl-furost-20(22)-en-3,26-diol-3-O-β-d-glucopyranosyl (1 → 4) glucopyranosyl (1 → 2)-β-d-galacopyranoside, named timosaponin B IV(2), were isolated by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preparative HPLC from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chemical characters an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 SAPONIN Timosaponin A IV Timosaponin B IV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Two New C-glucoside Flavonoids from Leaves of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 被引量:4
2
作者 PeiChengZHANG SuiXuX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7-340,共4页
Two new C-glucoside flavonoids, namely 8-C-b-D-(2-O-acetyl) glucofuranosyl apigenin and 3-O-acetylvitexin, were isolated from leaves of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Two new C-glucoside flavonoids, namely 8-C-b-D-(2-O-acetyl) glucofuranosyl apigenin and 3-O-acetylvitexin, were isolated from leaves of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the spectroscopic means and chemical evid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 ROSACEAE 8-C-b-D-(2-O-acetyl) gluco furanosyl apigenin 3-O-acetylvitexin.
下载PDF
丹参杂交F_(1)代有效成分评价
3
作者 张玉 李子嬴 +2 位作者 余燕 杨在君 吴一超 《合成化学》 CAS 2023年第6期470-475,共6页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是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探究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杂种优势,可为提高丹参的产量、品质和促进丹参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将川丹参(BH)和山东丹参(SD)进行杂交,得到正反交杂交F_(1)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是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探究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杂种优势,可为提高丹参的产量、品质和促进丹参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将川丹参(BH)和山东丹参(SD)进行杂交,得到正反交杂交F_(1)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正交F_(1)代(BH×SD)的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为3.40 mg/g和75.35 mg/g,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分别为5.41 mg/g、1.76 mg/g和5.48 mg/g。反交F_(1)代(SD×BH)的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为3.28 mg/g、63.38 mg/g,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分别为4.6 mg/g、1.74 mg/g和5.00 mg/g。BH×SD和SD×BH的丹酚酸B含量显著高于两亲本,是中国药典规定含量的2倍以上,总丹参酮含量分别为12.65 mg/g和11.34 mg/g,高出中国药典规定含量的406%和354%。BH与SD杂交后所得到的F_(1)代在有效成分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可以作为新品种选育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杂交 HPLC 丹酚酸B 丹参酮I 丹参酮ⅡA
下载PDF
红果小檗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邸翔 刘长涛 +1 位作者 高莉 阿不都拉.阿巴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4-189,共6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红果小檗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同时对该色素从常用食品添加剂、部分氧化剂和还原剂、pH值、温度、光和部分金属离子对色素...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红果小檗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同时对该色素从常用食品添加剂、部分氧化剂和还原剂、pH值、温度、光和部分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红果小檗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剂为体积分数75%乙醇,浸提温度为51.9℃,浸提时间为2.6h,料液比为1∶41.3(g∶mL);红果小檗色素对葡萄糖、柠檬酸较稳定;山梨酸具有护色作用,而抗坏血酸具有减色作用;对氧化剂H2O2耐受性差;较高浓度的还原剂Na2S2O3具有护色作用;适合在酸性条件下使用(pH<7);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80℃);耐光性较差;Fe3+、Cu2+、Pb2+对色素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小檗 色素 响应面 稳定性
下载PDF
丹参水提液中丹酚酸B湿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林青 黄琳 +2 位作者 肖晓丽 陈薇 李楚源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8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研究丹参水提液中丹酚酸B的湿热降解动力学。方法:以HPLC测定不同温度不同加热时间丹参水提液中丹酚酸B湿热降解动力学相关参数。结果:丹参水提液中丹酚酸B湿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结论:缩短丹参水提、浓缩、干燥时间,尽快使丹参... 目的:研究丹参水提液中丹酚酸B的湿热降解动力学。方法:以HPLC测定不同温度不同加热时间丹参水提液中丹酚酸B湿热降解动力学相关参数。结果:丹参水提液中丹酚酸B湿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结论:缩短丹参水提、浓缩、干燥时间,尽快使丹参水提液固体化可减少丹酚酸B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酚酸B 化学动力学 稳定性
下载PDF
红果小檗果醋及其果醋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邸翔 吾尔妮莎.沙和丁 +1 位作者 宫玉婷 阿不都拉.阿巴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0-302,共3页
以红果小檗为原料,探讨液体发酵法制备果醋的生产工艺,并以发酵所得的果醋为原料,添加蜂蜜、柠檬酸等辅料调配制成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果醋饮料。结果表明,研制的红果小檗果醋具有浓郁果香、风味独特、酸味适度;生产的果醋饮料清亮透... 以红果小檗为原料,探讨液体发酵法制备果醋的生产工艺,并以发酵所得的果醋为原料,添加蜂蜜、柠檬酸等辅料调配制成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果醋饮料。结果表明,研制的红果小檗果醋具有浓郁果香、风味独特、酸味适度;生产的果醋饮料清亮透明、爽口,其配方为水100ml、果醋9ml、柠檬酸0.1g、蜂蜜1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小檗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果醋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丹参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测定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金樟照 祝明 +1 位作者 张文婷 戚雁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丹参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变化情况,研究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与水溶性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丹参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以及主要成分的含量,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丹参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变化情况,研究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与水溶性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丹参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以及主要成分的含量,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丹参成分变化情况。结果 丹参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随产地不同而变化,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与水溶性成分含量高低无内在关系。结论 建议制订丹参丹酚酸类成分含量,作为适用于丹参类注射液用的丹参药材标准,以区别于供复方丹参片等制剂用的丹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类注射液 丹酚酸B 丹参酮ⅡA 指纹图谱
下载PDF
伊犁河流域红果小檗资源现状与开发潜力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库尔班江 海如拉 +2 位作者 罗新泽 玛依努尔 赛德合买提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4-138,143,共6页
对伊犁河流域红果小檗的资源分布及生长条件等的综合调查表明,红果小檗在伊犁河流域的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5601250m的河岸低阶地、河漫滩、河岛和低山沟谷地带、阳湿地带灌木林中,生长在中性-碱性(pH8.09~8.74)、... 对伊犁河流域红果小檗的资源分布及生长条件等的综合调查表明,红果小檗在伊犁河流域的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5601250m的河岸低阶地、河漫滩、河岛和低山沟谷地带、阳湿地带灌木林中,生长在中性-碱性(pH8.09~8.74)、有机质含量丰富、大量元素含量较高的中度盐渍化松软土壤中,其在该流域的总面积约有866km^2以上,海拔高度650~980m的地带,该植物大片群生,分布最为密集,海拔高度980~1250m及650m以下的地带,该植物小片块生,分布比较稀薄;特克斯河上游到了海拔1305m以上流域及昭苏县未见该植物。指出了红果小檗灌木林在伊犁河流域药用植物保护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药用植物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小檗 资源分布 生态条件 调查研究 利用价值 资源开发
下载PDF
丹参药材水溶性成分含量的HPLC法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曼玲 冯伟红 +4 位作者 康琛 梁日欣 杨洪军 何希荣 黄璐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49-51,共3页
目的建立丹参药材水溶性成分中丹酚酸B、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o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Ⅰ: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流动相Ⅱ:甲醇-冰醋酸-水(20∶1∶80)... 目的建立丹参药材水溶性成分中丹酚酸B、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o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Ⅰ: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流动相Ⅱ:甲醇-冰醋酸-水(20∶1∶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86、280nm;柱温35℃。结果测定了10个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丹酚酸B含量在0.09%~6.81%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9.64%,RSD=1.09%;丹参素的含量在0.16%~0.68%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1.49%;原儿茶醛的含量在0.01%~0.09%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8.96%,RSD=1.6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丹参药材的含量测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酚酸B 丹参素 原儿茶醛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丹参酮IIA与丹酚酸B在丹参药材中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曾令杰 梁晖 +2 位作者 陈悦 梁惠瑜 潘永存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6年第2期7-9,共3页
目的对丹参酮IIA与丹酚酸B在丹参药材中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丹参药材的GAP栽培与采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丹参药材的采收季节,分别在不同的主产地采集药材样品,按实验需要分成不同部分,晒干后,以HPLC法测定药材中活性成分丹参酮... 目的对丹参酮IIA与丹酚酸B在丹参药材中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丹参药材的GAP栽培与采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丹参药材的采收季节,分别在不同的主产地采集药材样品,按实验需要分成不同部分,晒干后,以HPLC法测定药材中活性成分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研究表明,丹参酮IIA在皮层含量最高,木质部含量甚微,根的下端含量高于上端,须根的含量高;丹酚酸B在皮层的含量高于木质部,根下端含量高于上端,同样以须根的含量高。结论脂溶性的丹参酮IIA与水溶性的丹酚酸B的在丹参根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这两个成分在丹参根中的横向分布以皮层为高,纵向分布均以根的上端高于下端,须根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酮IIA 丹酚酸B 分布 HPLC测定
下载PDF
丹参氮、磷、钾积累分配特点及其与干物质、丹酚酸B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孟培 王建华 +3 位作者 宋振巧 董丽菊 仉劲 杨赛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0-945,共6页
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丹参的干物质和丹酚酸B积累与植株氮、磷、钾积累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丹参干物质积累总量随氮、磷、钾积累总量的增加呈直线增加趋势,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丹参的叶、茎的干物质积累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先上升... 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丹参的干物质和丹酚酸B积累与植株氮、磷、钾积累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丹参干物质积累总量随氮、磷、钾积累总量的增加呈直线增加趋势,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丹参的叶、茎的干物质积累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部干物质积累呈上升趋势。在整个生育期内,丹酚酸B的积累趋势与丹参干物质积累趋势相似。不同时期,丹参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在移栽后30 d内对氮、磷、钾的吸收较少,分别占总吸收量的2.68%,2.23%,2.20%;移栽后60~120 d吸收量迅速增加,氮、磷、钾的吸收量占全部吸收量的58.57%,39.92%,50.18%;移栽120 d后又有所下降。总的来说,植株对氮的吸收量最多,钾次之,磷最少,整个生育期内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12∶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干物质积累 丹酚酸B
下载PDF
知母总皂苷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和海马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杨成 金英 +2 位作者 李世章 隋海娟 金向楠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知母总皂苷(SAaB)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ig给予18个月龄SD大鼠SAaB 100和200 mg.kg-1,每天1次,连续9周,第8周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逃避潜伏期及各象限游泳时间。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 目的探讨知母总皂苷(SAaB)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ig给予18个月龄SD大鼠SAaB 100和200 mg.kg-1,每天1次,连续9周,第8周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逃避潜伏期及各象限游泳时间。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突触素蛋白(SYP)分布。Western印迹法检测CA3区SYP、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蛋白分布。结果与青年大鼠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显著缩短(P<0.05),海马SYP,PSD95,p-Akt和p-mTOR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老年对照组相比,给予SAaB后,青年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海马SYP,PSD95,p-Akt和p-mTOR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 SAaB能显著改善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上调SYP和PSD95表达及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总皂苷 突触素小泡蛋白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蛋白激酶B 雷帕霉素靶蛋白
下载PDF
红果小檗中小檗碱的薄层鉴别 被引量:7
13
作者 库尔班江 贾娜尔 +1 位作者 海如拉 罗新泽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1-102,共2页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伊犁河流域的特产中药材红果小檗中的有效成份小檗碱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此法快速简便,色谱斑点清晰、圆整、无托尾,重现性和专一性均较好,为当地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质量检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 红果小檗 小檗碱 薄层鉴别 中药材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红果小檗不同部位3种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5
14
作者 库尔班江 罗新泽 《中南药学》 CAS 2007年第6期488-490,共3页
目的建立红果4、檗中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含量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50:50,每100mL加十二炕基磺酸钠0.1g);检测波长:265nm;柱温... 目的建立红果4、檗中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含量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50:50,每100mL加十二炕基磺酸钠0.1g);检测波长:265nm;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盐酸药根碱回归方程为Y=3.8602X+36.948,r=0.9998,线性范围为33.72~1686μg;盐酸巴马汀回归方程为Y=3.761X+11.55,r=0.9999,线性范围为16.576-828.8μg;盐酸小檗碱回归方程为Y=4.0157X+26.556,r=0.9999,线性范围为27~1354μg。3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7%,99.73%和99.89%,RSD分别为1.07%、1.02%和1.25%(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可以同时测定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准确,具有分离度和重复性好、精密度高的特点,可作为该药材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和质量评价监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小檗 盐酸小檗碱 巴马汀 药根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丹参类注射液中4种水溶性成分含量 被引量:42
15
作者 潘英妮 袁丹 +2 位作者 付文卫 王爱萍 鹿野美弘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香丹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及丹参注射液中 4种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C18(2 5 0mm× 4 6mm ,5 μm)色谱柱 ;以甲醇 水 二甲基甲酰胺 冰醋酸为流动相...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香丹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及丹参注射液中 4种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C18(2 5 0mm× 4 6mm ,5 μm)色谱柱 ;以甲醇 水 二甲基甲酰胺 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流速为 1 0mL/min ;柱温为 35℃ ;检测波长 2 80nm。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线性范围分别在 0 0 194~0 194 0 g·L-1、0 0 0 4 0 4~ 0 0 4 0 4 g·L-1、0 0 0 80 8~ 0 0 80 8g·L-1和 0 0 2 6 0~ 0 2 6 0 0 g·L-1内 ,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8) ;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10 4 % ,98 3% ,10 1% ,10 3% ,RSD <2 0 %。结论本研究为丹参类注射液的质量综合评价和控制提供了简单、准确、可行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酚酸B 迷迭香酸 丹参素 丹参类注射液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香丹注射液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伟 李勇 +1 位作者 沈雪梅 孙立敏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08-1310,共3页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丹酚酸B的含量为指标,对大孔吸附树脂型号、吸附条件、洗脱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XDA-5型大孔吸附树脂,控制药液浓度以丹酚酸B...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丹酚酸B的含量为指标,对大孔吸附树脂型号、吸附条件、洗脱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XDA-5型大孔吸附树脂,控制药液浓度以丹酚酸B计约为18 mg/ml,pH=4.0,吸附过柱,以70%乙醇3倍柱体积洗脱,丹酚酸B洗脱率在90%以上。结论:优选工艺可较好的纯化富集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大孔吸附树脂 丹酚酸B
下载PDF
丹参透皮吸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骄 孟舒 张振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5期1060-1061,共2页
目的:对丹参透皮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影响中药有效成分透皮吸收的主要因素。方法:以丹酚酸B为指标性成分,采用体外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体外透皮吸收实验接收液中的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酚酸B... 目的:对丹参透皮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影响中药有效成分透皮吸收的主要因素。方法:以丹酚酸B为指标性成分,采用体外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体外透皮吸收实验接收液中的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酚酸B经不同动物皮肤具有不同的透皮吸收;3%氮酮+2%薄荷脑合用时促渗效果更优;生理盐水为接受液透过率最大,酸水为接受液透过量最少。结论:丹酚酸B体外透皮吸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透皮吸收 丹酚酸B 影响因素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丹参及其制剂中4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5
18
作者 侯媛媛 黄晓婧 晁若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丹参药材及其制剂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A、丹酚酸B4种酚酸类成分含量的RP-HPLC色谱法。方法色谱柱:InertsilC8-3柱;流动相:乙腈-水-甲酸(24∶76∶0.4);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5nm。结果在此...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丹参药材及其制剂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A、丹酚酸B4种酚酸类成分含量的RP-HPLC色谱法。方法色谱柱:InertsilC8-3柱;流动相:乙腈-水-甲酸(24∶76∶0.4);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5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4种酚酸类成分可完全分离。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A、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8-400(r=0.9998),4-200(r=0.9994),4-200(r=1.0000)和4-200mg·L^-1(r=1.0000)。4种成分在药材和制剂中的回收率均在98.5%-101.0%,RSD(2.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同时测定丹参药材及其制剂中4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参 丹参素 原儿茶醛 丹酚酸A 丹酚酸B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采摘花蕾对丹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淑如 潘永存 +2 位作者 黄竹英 利幼 邓乔华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9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考察采摘花蕾与否对丹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用重量法测定丹参醇浸出物和水浸出物含量,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摘花与否的丹参药材的产量差异明显、而丹参浸出物含量、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差异不明显... 目的考察采摘花蕾与否对丹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用重量法测定丹参醇浸出物和水浸出物含量,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摘花与否的丹参药材的产量差异明显、而丹参浸出物含量、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差异不明显。结论采摘花蕾的丹参药材总体上优于不摘花的丹参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摘花 丹参酮ⅡA 丹酚酸B
下载PDF
人工种植白花丹参最佳采收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闫永亮 毛淑敏 +2 位作者 王峰祥 李奉举 魏凯效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9年第7期12-14,共3页
目的:确定白花丹参的最佳采收期。方法:每半月采挖白花丹参15株,除去根部泥土杂质,自然晒干后计算根单株干重平均值。采用Wonda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乙腈-水(74∶26)和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分别作为丹参酮... 目的:确定白花丹参的最佳采收期。方法:每半月采挖白花丹参15株,除去根部泥土杂质,自然晒干后计算根单株干重平均值。采用Wonda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乙腈-水(74∶26)和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分别作为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分离的流动相,流速均为1.0mL.min-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270nm和286nm处分别测定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白花丹参10月底采收干重最大,丹参酮ⅡA含量在10月底采收时最高,丹酚酸B含量在8月底采收时最高。结论:白花丹参最佳采收期以10月底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丹参酮ⅡA 丹酚酸B 采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