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2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K椎间植骨融合器治疗颈椎病体会
1
作者 钱科军 朱国兴 《交通医学》 2001年第2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bak椎间植骨融合器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BAK椎间植骨融合器致腰椎管狭窄1例
2
作者 张强 邱海滨 周勇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869-869,共1页
关键词 盘突出 融合器 管狭窄
下载PDF
椎间植骨面积对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明阳 张大鹏 崔志栋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72-778,共7页
目的:研究椎间植骨面积对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52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术后1周椎... 目的:研究椎间植骨面积对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52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术后1周椎间植骨面积进行测量,依据测量结果中椎间植骨面积/平均终板面积进而得到植骨面积占比分为3组:椎间植骨面积不超过一侧椎弓根区域为A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56.0±11.5)岁;椎间植骨面积超过一侧椎弓根但未达到对侧椎弓根为B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52.0±14.0)岁;椎间植骨面积超过对侧椎弓根为C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9.5±12.8)岁。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记录每次随访时椎间融合Brantigan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3组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VAS与ODI,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VAS、ODI均显著改善(P<0.05)。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1周椎间隙高度均有所恢复;末次随访时,B、C两组椎间隙高度丢失量较少,两组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3、6个月,C组改良Brantigan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5);术后12个月,B、C组改良Brantigan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3组改良Brantig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C组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术后6、12个月,B、C组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后路腰椎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可显著改善患有腰椎退行性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随着植骨面积的占比增加,患者早期植骨融合率及融合评分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满足骨长期力学适应性的椎间融合器数字化设计和验证
4
作者 何思渊 霍梦科 +1 位作者 赵志旭 张运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36,共1页
目的低刚度的多孔结构减少了植入器械骨的应力屏蔽,同时孔洞内的骨长入也有助于提高骨整合效果。现有半经验性方法难以设计满足骨长期适应性的植入器械结构,为此研究和发展数字仿真方法预测术后植入器械上的骨组织再生和器械应力环境下... 目的低刚度的多孔结构减少了植入器械骨的应力屏蔽,同时孔洞内的骨长入也有助于提高骨整合效果。现有半经验性方法难以设计满足骨长期适应性的植入器械结构,为此研究和发展数字仿真方法预测术后植入器械上的骨组织再生和器械应力环境下的骨重塑,以及植入器械结构的数学优化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包含引导骨柱长入的多孔结构和调节应力环境多孔结构的椎间融合器。方法采用agent方法建立骨组织再生仿真模型,计算术后早期融合器骨沉积状态;发展椎骨载荷环境推测方法,以及椎间融合器力学环境下骨重塑仿真方法;通过建立骨组织生长和设计域变量的数学关联,兼顾疲劳应力约束,在初始骨沉积状态上采用移动渐近线方法求解融合器最优结构。结果骨组织再生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骨组织初始主要在融合器的顶部和底部聚集,为椎间融合器的设计优化提供了初始的生物力学环境参考。以骨长期适应性为优化目标求解的椎间融合器结构能改善骨单元和设计域单元应力集中的现象,并有效促进了骨量的增加,且融合器的应力水平低于金属疲劳应力。结论数学方法求解获得的融合器结构在椎骨载荷下提高了骨柱内的骨量,同时融合器结构的应力水平低于疲劳应力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 整合 长入 多孔结构 组织 应力约束 数学方法 疲劳应力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单纯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5
作者 邓必权 胡华 +5 位作者 滕宇 熊军 胡克立 余毅 张卫国 傅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23-1825,共3页
目的对比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单纯植骨融合(PLF)与椎间融合器融合(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PLF组和PLIF组,PLF组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 目的对比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单纯植骨融合(PLF)与椎间融合器融合(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PLF组和PLIF组,PLF组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行单纯植骨融合,PLIF组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行椎间融合器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植骨融合率、滑脱率、临床有效率、滑脱节段前凸角以及椎体高度的差异。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LIF组的植骨融合率和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PLF组(P<0.05);两组术后1 w和术后1年的滑脱率、滑脱节段前凸角和椎体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1 w的滑脱率、滑脱节段前凸角和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LIF组术后1年的滑脱率、滑脱节段前凸角和椎体高度均高于PLF组(P<0.05);PLF组有3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1例在术后1年后症状无任何缓解;PLIF组有2例患者出现神经根痛。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PLF治疗与PLIF治疗均对腰椎滑脱症有效,综合考虑PLIF治疗的疗效优于PL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 单纯融合 融合器融合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或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臧加成 马信龙 +3 位作者 王涛 马剑雄 田鹏 韩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或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First Quarter 2011)、ScienceDirect、OVID、SpringerLink、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7个数据库(时间... 目的:系统评价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或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First Quarter 2011)、ScienceDirect、OVID、SpringerLink、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7个数据库(时间截至2011年6月),手工检索Spine、Euro Spine、JBJS、中华骨科、中国脊柱脊髓等相关杂志,纳入关于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或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RCT研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RevMan5.1.1(下载于Cochrane Library)进行Meta分析。选取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融合率、优良率、取骨处疼痛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筛选,11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1139个病例。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等级均较高(A级10个,B级1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颈椎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组与自体骨植骨融合组比较,前者平均术中失血量少于后者[MD=-8.42,95%CI(-15.59,-1.25),P=0.02],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后者[MD=-0.31,95%CI(-0.62,-0.01),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后者[OR=0.56,95%CI(0.37,0.83),P=0.004],取骨处疼痛二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OR=0.06,95%CI(0.01,0.27),P=0.0002];平均手术时间[MD=-14.55,95%CI(-30.79,1.69),P=0.08]、融合率[OR=1.44,95%CI(0.70,2.96),P=0.32]、优良率[OR=1.39,95%CI(0.92,2.09),P=0.12],两种融合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椎间融合器(Cage)与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应用cage行椎间融合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尤其是取骨处疼痛的发生,并且在平均手术时间、融合率、优良率等方面与自体骨植骨融合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 自体融合 META分析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7
作者 向俊宜 孟庆奇 +1 位作者 赵文韬 唐镇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423-3425,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及各自优缺点。方法收集因腰椎不稳行后路椎弓根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术患者132例,其中64例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自体骨单纯植骨融合术(A组),68例...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及各自优缺点。方法收集因腰椎不稳行后路椎弓根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术患者132例,其中64例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自体骨单纯植骨融合术(A组),68例行椎弓根内固定联合Cage融合术(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JOA评分、临床疗效优良率、椎间隙高度维持及椎间隙融合率。结果随访至术后2年,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JOA评分、临床疗效优良率及椎间隙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维持椎间隙高度方面,术后第2年A组[(9.3±1.3)mm]要差于B组[(10.6±0.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住院费用方面,A组[单间隙融合(10 859.4±2 308.5)元,双间隙融合(17 397.1±2 632.4)元]要低于B组[单间隙融合(18 757.7±2 349.7)元,双间隙融合(33 826.2±2 863.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两种术式比较无明显临床疗效差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融合 融合器 不稳
下载PDF
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淳德 孙浩林 +4 位作者 刘宪义 李宏 林景荣 邑晓东 刘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6月 ̄2006年3月对13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前路减压连续3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使用JOA评分评定其临床效果;测量并统计术前、术后1周...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6月 ̄2006年3月对13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前路减压连续3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使用JOA评分评定其临床效果;测量并统计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手术节段前柱高度;观察椎间植骨融合情况、椎间融合器沉降和移位、邻近节段有无退变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颈椎曲度D值比术前增加3.3±2.9mm(P<0.01),手术节段前柱高度比术前增加4.2±2.7mm(P<0.01);术后1个月时JOA评分较术前增加4.2±1.0分;随访12 ̄59个月,平均31.3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D值比术后1周减少1.1±1.9mm(P>0.05);手术节段前柱高度比术后1周减少1.8±2.4mm(P<0.05);手术节段融合率为91.7%;椎间融合器沉降发生率为35.9%;未发现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结论:选择恰当的适应证,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疾患 多节段 前路减压 融合 融合器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9
作者 金成春 鲍广全 徐宏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64-6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cage融合组35例和植骨融合组38例。分别行颈前路减压cage...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cage融合组35例和植骨融合组38例。分别行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及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8个月日本颈椎矫形外科学会评分(颈椎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曲度。结果 cage融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一过性咽部不适、供骨区疼痛发生率均低于植骨融合组(P均<0.05)。两组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周及18个月颈椎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曲度均升高(P均<0.05),而两组术后1周及18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及远期效果均较好,但cage植骨融合术手术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单一颈节段 颈前路减压 融合器 融合 自体髂
下载PDF
多孔螺纹状钛合金融合器后路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 被引量:16
10
作者 万仑 祁彦 张洪兵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观察多孔螺纹状钛合金融合器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1998年 7月~ 1999年 12月共采用后路腰椎全椎板减压、多孔螺纹状钛合金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 18例。年龄 4 3~ 6 2岁 ... 目的 观察多孔螺纹状钛合金融合器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1998年 7月~ 1999年 12月共采用后路腰椎全椎板减压、多孔螺纹状钛合金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 18例。年龄 4 3~ 6 2岁 ,其中 L4、57例 ,L5S1 11例。结果  18例术后均获 6~ 12个月随访 ,平均 11个月。融合的 18个椎间隙 ,均获骨性愈合 ,临床症状均获缓解。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疗效优 13例 ,良 5例 ,其中 °滑脱 6例 ,优 5例 ,良 1例 ; °滑脱 11例 ,优 8例 ,良 3例 ; °滑脱 1例疗效良好。结论 多孔螺纹状钛合金融合器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 ,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滑脱症 多孔螺纹状钛合金融合器 融合 后路 弓根螺钉
下载PDF
可降解材料聚D,L-乳酸椎间融合器对椎间植骨融合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郝勇 周跃 +1 位作者 滕海军 潘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9期6343-6345,i003,共4页
目的:考察可降解材料聚D,L-乳酸(PDLLA)在椎间植骨融合过程中对植骨融合部位骨融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动物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分别为4,8,12和16周组。每组只,其中只为对照组,3只为实验组。将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椎间63融合器通过前路手... 目的:考察可降解材料聚D,L-乳酸(PDLLA)在椎间植骨融合过程中对植骨融合部位骨融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动物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分别为4,8,12和16周组。每组只,其中只为对照组,3只为实验组。将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椎间63融合器通过前路手术植入山羊的腰椎间隙,在不同时间段,通过大体、组织学、电镜考察其骨组织的融合情况。结果:实验组中骨融合在早期8周骨融合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此后,融合速度、骨小梁重塑性等方面较对照组缓慢,最终仍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可降解材料PDLLA在植骨融合早期对融合无明显影响,后期由于其降解速度影响骨融合速度,但最终可完成骨性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 融合 对照组 可降解材料 融合 影响 早期 情况 结论 过程
下载PDF
下位节段椎间融合器融合、上位节段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双节段退变性腰椎不稳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明凯 汤健 尤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下位节段椎间融合器融合、上位节段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双节段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双节段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75例,其中35例采用下位节段椎间融合器融合、上位节段自体骨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改良组),4... 目的探讨下位节段椎间融合器融合、上位节段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双节段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双节段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75例,其中35例采用下位节段椎间融合器融合、上位节段自体骨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改良组),40例采用双节段椎间融合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16个月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功能评分(简称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16个月上、下邻近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及椎间盘Pfirrmann评分。结果两组术后1、16个月JOA评分均高于术前,VAS均低于术前(P均<0.05);两组术后1、16个月JOA评分及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上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均降低,但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两组术后下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及上、下邻近节段椎间盘Pfirrmann评分均较术前无明显改变,两组术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下位节段椎间融合器融合、上位节段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双节段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效果较好,并可减少上邻近节段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不稳 融合 融合器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文革 李仕臣 +4 位作者 秦国强 冯卫东 仇志韬 田世坤 杜保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2期1610-1611,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不一。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单枚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固定是我院近年开展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盘突出症 单枚融合器 弓根螺钉 治疗方法 融合 单侧 单节段 常见疾病
下载PDF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和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跃 左文山 +1 位作者 田纪伟 王守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805-2807,共3页
目的探讨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Cage)和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和横突间植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9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了椎体间完全融合。按... 目的探讨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Cage)和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和横突间植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9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了椎体间完全融合。按照Nakai标准,优良率92.9%。结论GSS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和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优良,为临床治疗腰椎滑脱症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 脊柱内固定系统 融合 横突
下载PDF
椎间融合器植骨与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俊 施锦宇 +1 位作者 杨稀仁 梁广权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97-98,共2页
目的比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行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与椎间单纯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Cage组)或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椎间植骨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Cage组植骨融合率为95.6... 目的比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行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与椎间单纯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Cage组)或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椎间植骨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Cage组植骨融合率为95.6%(43/45),椎间植骨组为93.0%(40/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e组JOA评分优良率为93.3%(42/45),椎间植骨组为90.7%(39/43),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至末次随访时间,Cage组椎间隙高度丢失(0.52±0.10)mm,明显少于椎间植骨组的(2.2±0.9)mm(P<0.05)。结论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基础上采用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与椎间单纯植骨治疗相近,但术后维持椎间隙高度优于椎间单纯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症 融合器 单纯
下载PDF
椎间融合器植骨与椎间单纯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继生 李舟 张旭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862-864,共3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行椎间融合器植骨(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椎间单纯植骨融合(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12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64...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行椎间融合器植骨(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椎间单纯植骨融合(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12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64例)和观察组(n=64例),均行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对照组行PLF,观察组行PLIF,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末次随访的临床疗效优良率92. 19%、椎间融合率93. 75%与对照组90. 63%、92. 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均有一定丢失,术后7 d及术后1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在术后2年,对照组患者的椎间隙高度明显小于观察组,椎间隙高度丢失较大(P <0. 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椎弓根内固定基础上行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其临床疗效优良率、植骨融合率与PLF相近,但术后维持椎间隙高度优于P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症 隙高度 弓根 融合器
下载PDF
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贺瑞 尚希福 +6 位作者 张文志 李旭 许翔 胡业丰 段丽群 葛畅 程鹏 《中医正骨》 2014年第10期20-24,共5页
目的:比较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腰椎滑脱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71例(单枚组),采用双枚椎... 目的:比较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腰椎滑脱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71例(单枚组),采用双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63例(双枚组);Meyerding Ⅰ度滑脱40例,Ⅱ度滑脱57例,Ⅲ度滑脱37例;L3~4滑脱10例,L4~5滑脱94例,L5S1滑脱30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间植骨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一般指标.单枚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双枚组[(90.0±25.0)min,(115.0±35.0) min,t=-4.797,P=0.000; (210.0±100.0) mL,(320.0±120.0)mL,t=-5.786,P=0.000;(80.0±50.0) mL,(130.0±45.0) mL,t=-6.054,P=0.000].术后6个月,单枚组椎间植骨融合71例,双枚组椎间植骨融合63例;2组患者椎间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000).②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4周,2组患者的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术前降低[(8.0±1.3)分,(2.3±0.8)分,t=31.465,P=0.000; (8.1±1.1)分,(2.2±1.0)分,t=31.501,P=0.000];2组患者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2)分,(5.9±1.3)分,t=-0.926,P=0.356].③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术后4周,2组患者的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术前降低[(35.0±4.5)分,(8.1±1.4)分,t=48.096,P=0.000;(34.5±4.3)分,(8.0±1.1)分,t=47.390,P=0.000];2组患者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9±4.8)分,(26.5±3.9)分,t=0.525,P=0.6003.④安全性指标.2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单枚组1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双枚组7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5例患者发生感染.单枚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双枚组(x2=11.856,P=0.001).结论:对于Meyerding Ⅰ、Ⅱ、Ⅲ度腰椎滑脱患者而言,虽然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缓解腰椎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及提高椎间植骨融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腰椎滑脱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 弓根钉 融合器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18
作者 李勇奇 罗瑞 +8 位作者 汪少波 金勇 王健 吴宏梓 王顺 袁峰 赵建新 白宗彪 廖燚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Endo-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60例,根据手...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Endo-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ndo-LIF组30例和MIS-TLIF组30例。收集病人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椎体间融合率,并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12个月采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病人的临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病人年龄、性别、临床诊断、融合节段、随访时间等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o-LIF组病人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MIS-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3、12个月,2组病人VAS评分(腰背部、腿部)、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Endo-LIF组腰背部VAS评分明显低于MIS-TLIF组;术后3个月,Endo-LIF组腿部VAS评分、ODI和JOA评分较MIS-TLIF组更低(P<0.05)。2组病人椎体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o-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镜下腰融合 微创经孔腰融合 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钛质与聚醚醚酮融合器用于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瑞端 肖荣驰 +1 位作者 唐志宏 靳安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3期6953-6957,共5页
背景:钛合金融合器因弹性模量较高,术后易出现相邻椎体下沉及应力遮挡延迟融合等缺点,近年来逐渐被聚醚醚酮融合器所取代。目的:对比钛合金融合器、聚醚醚酮融合器用于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纳入104例单节... 背景:钛合金融合器因弹性模量较高,术后易出现相邻椎体下沉及应力遮挡延迟融合等缺点,近年来逐渐被聚醚醚酮融合器所取代。目的:对比钛合金融合器、聚醚醚酮融合器用于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纳入104例单节段腰椎疾病患者,其中男57例,女47例,年龄(41.2±10.5)岁,由腰椎后路置入双侧钛合金椎弓根钉后行椎板减压,将椎板减压后的颗粒骨放入合适融合器内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其中54例置入钛合金融合器,50例置入聚醚醚酮融合器。治疗后随访24个月,评估两组腰部与下肢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CT检查椎间植骨融合及融合器下沉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12,24个月,两组腰部与下肢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随访12个月时,钛合金组融合率为94%,聚醚醚酮组为7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随访24个月,钛合金组植骨融合率为100%,聚醚醚酮组为8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6)。随访24个月,钛合金组融合器下沉率为36%,聚醚醚酮组为3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并未证实聚醚醚酮融合器的临床效果优于钛合金融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 减压术 外科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 聚醚醚酮 钛质 融合器 单节段 融合 疗效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模拟后路间盘摘除植骨与置融合器术L4-S1腰椎稳定性与粘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心 张忠君 +2 位作者 杨有庚 马洪顺 王溪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64,共7页
设计研制了一种钛合金腰椎融合器 ,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方法是取 18具新鲜成年男性L4 S1腰椎标本 ,处理成所需试样 ,分别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侧扭转、和轴向压缩实验 ,经统计学分析后自编程序拟合出载荷 位移曲线和扭... 设计研制了一种钛合金腰椎融合器 ,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方法是取 18具新鲜成年男性L4 S1腰椎标本 ,处理成所需试样 ,分别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侧扭转、和轴向压缩实验 ,经统计学分析后自编程序拟合出载荷 位移曲线和扭矩 扭转角曲线。进行了粘弹性实验 ,方法是取 18具新鲜成年男性L4 S1腰椎标本 ,测定完整L4 S1(正常组 )、模拟后路间盘摘除植骨组 (对照 1组 )和模拟后路间盘摘除置入融合器组 (对照 2组 )L4 S1段腰椎的应力松弛和蠕变效应。得出了在恒应力、应变条件下应力、应变 时间曲线及数据。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蠕变函数及曲线 ,对后路间盘摘除植骨与置入纯钛融合器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后路盘摘除 融合器 L4-S1 稳定性 粘弹性实验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