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 Vivo Animal Model Evaluation of a Powerful Oral Nanomedicine for Treating Breast Cancer in BALB/c Mice Using 4T1 Cell Lines without Chemotherapy
1
作者 Zahra Fakhroueian Alireza Massiha +5 位作者 Pegah Esmaeilzadeh Mehdi Assmar Afshin Zahedi Pouriya Esmaeilzadeh Sara Rezaei Shahab Rabiei Lalehdasht 《Advances in Nanoparticles》 CAS 2022年第3期73-109,共37页
Nano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quantum dot nanoparticles (Q-Dot NPs) for treating serious cancers such as breast cancer have made fantastic proposals. In this study, ZnO quantum dot NPs are formulated via ZnO@PVP nano... Nano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quantum dot nanoparticles (Q-Dot NPs) for treating serious cancers such as breast cancer have made fantastic proposals. In this study, ZnO quantum dot NPs are formulated via ZnO@PVP nanopolymer as co-assistants coordinating with efficacious suitable wetting agents, PEG-binding compound, and W/O emulsifier for producing eco-friendly water-based nanodrug. Several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containing SEM, TEM, FTIR, photoluminescence, zeta potential, and UV-Vis absorption were employed for ZnO Q-Dot NPs in nanodrug. This work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such nanomedicine on the 4T1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in BALB/c mice, being elaborated through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IVP) and oral therapy. The impressive findings showed that ZnO nanodrug caused changes in blood factors, having the most effectiveness at 40 μg/ml concentration after two weeks of oral treatments.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white blood cells (WBC) neutrophils and meaningful decreases in lymphocytes and especially cholesterol were powerful simultaneous impacts, successfully treating malignant breast cancer masses. In this significant animal model research for breast cancer, the sick mice recovered entirely and even had a safe space to mate. Histopathological results showed no evidence of breast tumor formation or metastasis in the group treated with nanodrug and their children. This nanomedicine has a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s ready to be applied for treating voluntee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However, its prevention (inhibitory) effect can also be analyzed and added to current data in futur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MEDIcINE Nanodrug ZnO Q-Dot NPs In Vivo Breast cancer balb/c mice 4T1 cell lines Metastasis Oral Treatment
下载PDF
自主运动后BALB/c和C57BL/6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学指标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雪芹 李睿 +2 位作者 崔佳彬 陆利 赵云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661-2667,共7页
背景:BALB/c和C57BL/6小鼠是实验室常用的两种近交品系,但是自主运动后如何科学、合理选择行为学实验方法和指标,评价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目前尚无相关报道。目的:分析比较自主运动后BALB/c和C57BL/6小鼠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行为学指标差异... 背景:BALB/c和C57BL/6小鼠是实验室常用的两种近交品系,但是自主运动后如何科学、合理选择行为学实验方法和指标,评价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目前尚无相关报道。目的:分析比较自主运动后BALB/c和C57BL/6小鼠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行为学指标差异,为探讨运动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选择合理的行为学指标提供参考。方法:将2.5月龄BALB/c和C57BL/6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跑轮运动组,应用Vital View软件记录小鼠自主跑轮运动。跑轮运动4周后,通过DCX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新生神经元;新异臂探索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和水迷宫实验分析比较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和探索能力。结果与结论:1BALB/c小鼠平均每天运动量约是C57BL/6小鼠的2.56倍(P<0.001)。2跑轮运动后两种品系小鼠海马DCX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多。3跑轮运动后两种品系小鼠探索新异臂和新物体的次数、围绕新异臂和新物体探索的时间和距离均较对照组增高(P<0.001),其中BALB/c跑轮组的探索能力优于C57BL/6跑轮组(P<0.05)。4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C57BL/6跑轮组寻找平台的时间缩短,小鼠到达平台次数、在目标象限探寻的时间和距离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是,BALB/c跑轮组和对照组间水迷宫实验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运动能促进BALB/c和C57BL/6小鼠海马神经发生;新异臂探索和新物体识别实验能够用于检测运动后两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中BALB/c的学习记忆能力优于C57BL/6小鼠,但运动后BALB/c小鼠不适合应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神经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自主运动 balb/c 小鼠 c57BL/6 小鼠 学习记忆
下载PDF
不同月龄BALB/c小鼠耳蜗miR-96表达与ABR阈值及耳蜗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耀文 程鹏 +5 位作者 包卫亮 陈星 李吉 李春林 孔德秋 唐世雄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6期296-300,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月龄BALB/c小鼠ABR阈值、耳蜗形态学改变及miR-96的表达,明确miR-96对老年性聋小鼠听力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荧光染色、扫描电镜,观察3、6、12、18月龄BALB/c小鼠8 kHz听反应阈值及耳蜗形态学改变。实时... 目的研究不同月龄BALB/c小鼠ABR阈值、耳蜗形态学改变及miR-96的表达,明确miR-96对老年性聋小鼠听力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荧光染色、扫描电镜,观察3、6、12、18月龄BALB/c小鼠8 kHz听反应阈值及耳蜗形态学改变。实时定量PCR定量检测miR-96在各月龄BALB/c小鼠耳蜗内的表达。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12月龄组小鼠8 kHz听反应阈值分别为(18.5±8.3)、(45.8±7.8)、(85.6±15.6)dB SPL,18月龄组120 dB SPL刺激声基本测不出听觉反应。荧光染色及扫描电镜发现,自6月龄起毛细胞出现显著缺失,静纤毛出现不同程度缺失、倒伏、融合、变短和转位等改变,并随月龄增大病变逐渐加重。miR-96在3、6、12、18月龄BALB/c小鼠耳蜗中的相对表达量(2^(-△CT))分别为0.0225±0.0073、0.0162±0.0048、0.0116±0.0048和0.0050±0.0014,与3月龄小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LB/c小鼠听力损失、耳蜗毛细胞缺失及纤毛损害随月龄增长而逐渐加重,小鼠耳蜗中miR-96表达随月龄增加而减少,提示miR-96可能在老年性聋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小鼠 近交balb c 动物实验 耳蜗
下载PDF
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远段结肠Cajal间质细胞分布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孙金山 江逊 +3 位作者 仝海霞 张薇 兰莉 王宝西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25-927,共3页
目的建立BALB/c小鼠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动物模型,观察UC小鼠远段结肠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ICC)分布的变化,探讨ICC在UC肠功能紊乱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急性和慢性UC组,每组各10只。通过饮用50... 目的建立BALB/c小鼠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动物模型,观察UC小鼠远段结肠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ICC)分布的变化,探讨ICC在UC肠功能紊乱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急性和慢性UC组,每组各10只。通过饮用50g/L葡聚糖硫酸钠(DSS)方法建立BALB/c小鼠急、慢性UC动物模型,对照组仅饮用蒸馏水。应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荧光定量等技术检测ICC在UC小鼠远段结肠组织内分布的变化。结果1.健康对照组远段结肠组织ICC主要分布在黏膜下丛(IC-SM)和肌间丛(IC-MY),IC-MY在切面上几乎呈现连续性分布,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状结构;2.急性UC组远段结肠组织内ICC的分布较健康对照和慢性UC组明显减少(Pa<0.001),IC-MY的网络状结构完全破坏,残存ICC形态也出现异常;3.慢性UC组远段结肠组织ICC的分布较健康对照组减少(P<0.05),但较急性UC组显著增加(P<0.001),其形态接近正常,但IC-MY的连续性分布不明显,未能形成正常的网络状结构。结论UC小鼠远段结肠组织内ICC分布减少,形态异常,推测与UC小鼠肠功能紊乱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间质细胞 结肠炎 溃疡性 小鼠 近交balb/c 胃肠功能紊乱
下载PDF
BALB/c系裸小鼠脏器重量、脏器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8
5
作者 练有文 王晖 +4 位作者 倪少凯 张志 陈荣花 钟秀霞 黎石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目的测定SPF级BALB/c裸小鼠脏器重量、脏器系数的生物学特性指标。方法选用成年SPF级BALB/c裸小鼠38只,雌雄各半,分别测定体重和12个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雌雄裸小鼠肾、脑重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体重、心、肝、肾上腺重... 目的测定SPF级BALB/c裸小鼠脏器重量、脏器系数的生物学特性指标。方法选用成年SPF级BALB/c裸小鼠38只,雌雄各半,分别测定体重和12个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雌雄裸小鼠肾、脑重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体重、心、肝、肾上腺重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系数、肾上腺系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肾系数差异显著(P<0.05)。雄性裸小鼠体重与心、肝、肾、脑、肾上腺、睾丸有线性关系。雌性裸小鼠体重与肝、肾、胃有线性关系。结论BALB/c雌雄裸小鼠的体重、心重量、肝重量、肾重量、脑重量、肾上腺重量、肾系数、脑系数、肾上腺系数具有差异,其体重与某些脏器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特定病原体 小鼠 近交balb/c 脏器重量 脏器系数
下载PDF
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远段结肠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孙金山 江逊 +3 位作者 仝海霞 张薇 兰莉 王宝西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19-521,共3页
目的观察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远段结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ICC)超微结构变化,探讨ICC在UC肠功能紊乱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急性UC和慢性UC组,每组10只。通过饮用50 g/L葡聚糖硫酸钠(DSS)法建立B... 目的观察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远段结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ICC)超微结构变化,探讨ICC在UC肠功能紊乱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急性UC和慢性UC组,每组10只。通过饮用50 g/L葡聚糖硫酸钠(DSS)法建立BALB/c小鼠急、慢性UC动物模型,将仅饮用蒸馏水的BALB/c小鼠作为对照组。分别取3组小鼠远段结肠组织标本,固定、脱水、包埋,常规超薄切片,硝酸铅、醋酸铀染色,JEM-2000EX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采用SPSS 11.6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健康对照组BALB/c小鼠远段结肠ICC超微结构主要特点:细胞呈纺锤形,有巨大的卵圆形核及向外伸展的长突起,胞质内有丰富的线粒体、大量光面和粗面内质网;环肌层和纵肌层ICC与肠神经元及平滑肌细胞之间联系密切。2.急性UC组小鼠远段结肠ICC超微结构改变:细胞体积增大;线粒体肿胀、电子密度降低,部分线粒体空泡样变;溶酶体数目增多,出现次级溶酶体;部分ICC胞质内可见大量脂滴;黏膜下层(IC-SM)周围出现大量巨噬细胞。3.慢性UC组小鼠远段结肠ICC超微结构改变: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线粒体形态基本正常或轻度肿胀,溶酶体数目增多,以初级溶酶体为主;IC-SM周围巨噬细胞数目较少。结论UC小鼠远段结肠组织ICC超微结构发生改变,这些结构改变与其功能改变密切相关,推测与UC小鼠肠功能紊乱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间质细胞 结肠炎 溃疡性 小鼠 近交balb/c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柯萨奇B_(3m)病毒感染Balb/c鼠接种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龚蕴贞 胡涛 +1 位作者 黄升海 林维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4-7,共4页
通过柯萨奇B3m病毒(CVB3m)接种Balb/c鼠浓度的研究,探索其与CVB3m的LD50、血清抗体、病毒分离和脏器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以获得产生明确病毒标志的最合适病毒接种浓度来筛选抗病毒性心肌炎药物。结果表明:... 通过柯萨奇B3m病毒(CVB3m)接种Balb/c鼠浓度的研究,探索其与CVB3m的LD50、血清抗体、病毒分离和脏器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以获得产生明确病毒标志的最合适病毒接种浓度来筛选抗病毒性心肌炎药物。结果表明:有规律的病毒标志为小鼠的死亡率、中和抗体水平和病毒血症,腹腔接种1LD50可使小鼠于第5天血清中和抗体效价≥1∶160~1∶320,并有病毒血症,第9天病毒血症消失,小鼠开始死亡。表明此接种浓度可出现有利于药物筛选的病毒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组 接种 小鼠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BALB/c小鼠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立生 张春玲 +3 位作者 孙荣丽 李黎 肖宝红 武晓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1-573,578,共4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小鼠的血小板表面抗原P-选择素表达的变化。方法随机将雌性BALB/c小鼠2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的阳性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P-选择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23±...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小鼠的血小板表面抗原P-选择素表达的变化。方法随机将雌性BALB/c小鼠2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的阳性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P-选择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23±1.02)%、(4.52±1.45)%,哮喘模型组P-选择素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凝血酶诱导P-选择素数值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分别为(45.12±4.03)%、(44.68±5.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分别为(6.64±1.86)%、(25.60±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小鼠中存在血小板的活化,活化后的血小板可能参与哮喘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小鼠 近交balb c 血小板 P选择素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的相关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国宏 吴建贤 +6 位作者 黄金华 王斌 胡勇 黄维 刘倩 张俊岭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建立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Ba1b/c小鼠模型,探索HCMV感染椎间盘的依据。方法取不同剂量组HCMVAD169株腹腔注射6~8周SPF级Ba1b/c小鼠辛5各6只,同时设立灭活病毒对照组6只和细胞对照组6只。取各组小鼠椎间盘组织进行病毒分离... 目的建立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Ba1b/c小鼠模型,探索HCMV感染椎间盘的依据。方法取不同剂量组HCMVAD169株腹腔注射6~8周SPF级Ba1b/c小鼠辛5各6只,同时设立灭活病毒对照组6只和细胞对照组6只。取各组小鼠椎间盘组织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采用PCR和RT-PCR分别检测HCMV UL83基因和UL54基因及其相应基因的转录;取椎间盘组织行HE染色病理并观察。结果2×10^6和2×10^5 PFU/ml病毒组♀小鼠病毒分离、PCR及RT-PCR均为阳性;HE染色可见椎间盘组织局部灶性淋巴细胞浸润等慢性炎症反应,纤维环板层结构紊乱,关节软骨钙化层增厚,大量黏液及泡沫细胞,软骨下血管明显减少。♀小鼠、其它剂量病毒组、灭活病毒组和HF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HCMV可以感染小鼠椎间盘组织,并与感染病毒剂量有关;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椎间盘变性有相关性,可能是椎间盘退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小鼠 近交ba1b c 椎间盘
下载PDF
蒿甲醚抗BALB/c小鼠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伍治平 高诚伟 +2 位作者 王熙才 吴永贵 朱启顺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12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探讨蒿甲醚对小鼠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BALB/c小鼠腋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个/ml)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低剂量组(蒿甲醚片,每天33.3mg/kg)、中剂量组(蒿甲醚片,每天50.0mg/kg)、中剂量... [目的]探讨蒿甲醚对小鼠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BALB/c小鼠腋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个/ml)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低剂量组(蒿甲醚片,每天33.3mg/kg)、中剂量组(蒿甲醚片,每天50.0mg/kg)、中剂量加铁剂组(每天蒿甲醚片50.0mg+硫酸亚铁1.5mg/kg)、高剂量组(蒿甲醚片,每天66.6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采用灌胃法持续给药15天,每天1次,末次给药24小时后处死动物。观察记录肿瘤的生长情况,每3天用电子天平称量小鼠的重量,用游标卡尺测量每只小鼠腋下肿瘤长a(mm)和短径b(mm),用Steel公式计算肿瘤体积V(mm3)=0.5ab2。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高、中、低剂量组和中剂量加铁剂组血管计数分别为13±6,31±4,38±5和11±9,生理盐水对照组为49±9;蒿甲醚各治疗组微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蒿甲醚能明显抑制小鼠结直肠癌移植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甲醚 balb/c小鼠 cT-26结直肠腺癌细胞株 血管生成 抑制作用
下载PDF
HC MV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组织变性模型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建贤 汪国宏 +2 位作者 王斌 王明丽 洪永锋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8期872-875,共4页
目的建立HCMV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组织模型,从免疫学、基因表达、组织学等方面来探讨HCMV感染致椎间盘组织变性的可能的机制。方法(1)随机选取6-8周SPF级Balb/c小鼠84只,建立5个不同感染量HCMV AD169株感染Balb/c小鼠模型雌雄各6只... 目的建立HCMV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组织模型,从免疫学、基因表达、组织学等方面来探讨HCMV感染致椎间盘组织变性的可能的机制。方法(1)随机选取6-8周SPF级Balb/c小鼠84只,建立5个不同感染量HCMV AD169株感染Balb/c小鼠模型雌雄各6只为感染组(A组),同时设立病毒灭活组(B组)和细胞对照组(C组)雌雄各6只;(2)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G、IgM抗体水平,取各组小鼠椎间盘组织进行病毒分离,采用PCR和RT-PCR分别检测HCMV UL83基因和UL54基因转录产物;(3)取各组小鼠椎间盘组织行病理学观察。结果A组和B组小鼠IgG抗体均为阳性,C组为阴性,小鼠IgM抗体仅A组中2×109PFU.L-1和2×108PFU.L-1感染组雌性小鼠为阳性,OD值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感染组小鼠病毒分离、PCR及RT-PCR均为阳性,病理学观察示小鼠椎间盘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雄性小鼠、其余A组、B组和C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HCMV AD169株能够感染Balb/c小鼠椎间盘,感染与否跟病毒的感染量有关;HCMV活动性感染与椎间盘变性有相关性。 该模型对椎间盘变性的分子水平研究有显著的优势,为椎间盘变性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小鼠 近交balb/c 椎间盘 变性
下载PDF
蒿甲醚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抑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伍治平 高成伟 +3 位作者 王熙才 吴永贵 朱启顺 胡炜彦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5期356-357,共2页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作用。[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低剂量(33.3mg/kg)、中剂量(50mg/kg)、高剂量(66.6mg/kg)和中剂...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作用。[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低剂量(33.3mg/kg)、中剂量(50mg/kg)、高剂量(66.6mg/kg)和中剂量(50mg/kg)+铁剂(1.5mg/kg)组,阳性对照组为顺铂(5mg/kg),空白对照组为等体积生理盐水。除顺铂为腹腔注射外,其余组均为灌胃给药法。[结果]口服蒿甲醚低、中、高剂量和中剂量+铁剂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率分别为:42.3%、51.4%、52.0%、53.5%。[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口服蒿甲醚对小鼠CT-26结直肠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蒿甲醚与铁剂合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甲醚 balb/c小鼠 结直肠肿瘤 cT-26结直肠癌细胞株 铁剂 抑制作用
下载PDF
维甲酸诱导BALB/C近交系小鼠产生腭裂的剂量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晓珍 谢耕耘 《临床医药实践》 2011年第9期674-675,共2页
目的:研究维甲酸诱导BALB/C近交系小鼠产生腭裂所需的剂量。方法:将40只BALB/C近交系小鼠分成四组,每组10只,在妊娠10 d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维甲酸,给药后观察所有孕鼠的反应,在妊娠15 d时解剖部分孕鼠,取胎鼠头部,行冠状切片,苏木精-... 目的:研究维甲酸诱导BALB/C近交系小鼠产生腭裂所需的剂量。方法:将40只BALB/C近交系小鼠分成四组,每组10只,在妊娠10 d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维甲酸,给药后观察所有孕鼠的反应,在妊娠15 d时解剖部分孕鼠,取胎鼠头部,行冠状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进行观察。剩余孕鼠任其自然分娩,观察子鼠情况。结果:给予70 m g/kg维甲酸后,孕鼠组绝大多数表现腭裂动物模型所需特征。结论:70 m g/kg剂量维甲酸能够诱导BALB/C近交系小鼠产生可靠的腭裂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balb/c近交系小鼠 腭裂 剂量
下载PDF
C_(57)BL/6N、BALB/C近交系小鼠的染色体组型研究及y染色体的识别
14
作者 姜云垒 赵翰文 陈虹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58-61,共4页
本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片方法,并结合C分带技术,对C_(57)BL/6N和BALB/C近交系小鼠的染色体组型特征及Y染色体在染色体组中的位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鼠品系间组型无明显差异;C_(57)BL/6N的第19号染色体为该品系的标志染色体;Y... 本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片方法,并结合C分带技术,对C_(57)BL/6N和BALB/C近交系小鼠的染色体组型特征及Y染色体在染色体组中的位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鼠品系间组型无明显差异;C_(57)BL/6N的第19号染色体为该品系的标志染色体;Y染色体在两个不同品系中的相对位置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近交系 染色体 c57BL/6N 识别
下载PDF
Balb/C鼠尾胶原与大鼠尾胶原对新生Balb/C鼠脑细胞培养的影响
15
作者 赵兰娟 龚蕴贞 +2 位作者 林维芬 胡涛 张咏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确定鼠脑细胞体外培养的适宜生长基质。方法 以Balb/C鼠尾胶原与大鼠尾胶原作为生长基质 ,培养新生Balb/C鼠脑细胞。结果 Balb/C鼠尾胶原有利于神经元的生存、生长与分化 ,而大鼠尾胶原则利于星形胶质细胞的生存、生长、分化与... 目的 确定鼠脑细胞体外培养的适宜生长基质。方法 以Balb/C鼠尾胶原与大鼠尾胶原作为生长基质 ,培养新生Balb/C鼠脑细胞。结果 Balb/C鼠尾胶原有利于神经元的生存、生长与分化 ,而大鼠尾胶原则利于星形胶质细胞的生存、生长、分化与增殖。结论  2种鼠尾胶原均为培养鼠脑细胞适宜的生长基质 ,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大鼠 SPRAGUE-DAWLEY 近交balbc
下载PDF
BALB/c小鼠角膜细胞密度和大小的活体三维测量
16
作者 张红敏 刘素素 +5 位作者 谢艳亭 陈国铭 贺司宇 金鑫 窦新岩 王丽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0-405,共6页
背景 角膜细胞的形态学参数及其密度对角膜结构的完整性及其正常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BALB/c小鼠已成为角膜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实验动物,了解正常角膜细胞的大小、形态及密度可为相应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 应用双光子激... 背景 角膜细胞的形态学参数及其密度对角膜结构的完整性及其正常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BALB/c小鼠已成为角膜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实验动物,了解正常角膜细胞的大小、形态及密度可为相应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 应用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对BALB/c小鼠的不同角膜细胞进行活体扫描,对细胞密度、细胞大小参数进行活体三维测量,活体观察角膜不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收集6只8 ~13周龄BALB/c小鼠,麻醉后荧光解剖显微镜下于角膜基质内注射20 μg/ml的胞质膜染料1μl,注射后1.5h于注射部位的对侧注射500 μg/ml Hoechst 33342 1 μl,30 min后使用双光子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对角膜中央视野(XY轴)的角膜内皮层、基质层和上皮层进行Z轴逐层扫描,每层扫描厚度为2μm,图像像素为512×512,图像位数为12 bit.应用Imaris软件对扫描的图像进行细胞密度以及细胞大小参数的测量,细胞密度通过计算3维空间内细胞核数目获得;通过软件自动测量角膜上皮基底层、中基质层和内皮层细胞和细胞核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计算细胞和细胞核的表面积/体积值和细胞的核质比. 结果 BALB/c小鼠角膜上皮基底层和内皮层均为单层细胞,而中基质层包括2层细胞.小鼠角膜上皮基底层细胞密度为(108.00±18.97) ×10^4/mm3,明显大于中基质层的(9.27±0.48)×10^4/mm3和内皮层的(22.30±2.28)×10^4/mm3,3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592,P=0.000);以中基质层的细胞表面积和体积最大,其次为内皮层,上皮基底层的细胞表面积和体积最小,3层细胞间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 222.000、598.504,均P=0.000).小鼠角膜上皮基底层、中基质层和内皮层细胞的表面积/体积值分别为(0.80±0.13)、(0.51±0.07)和(0.40±0.04)/μm,以上皮基底层细胞最大,3层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075,P=0.000).小鼠角膜以内皮层的细胞核表面积和体积最大,其次为中基质层,以上皮基底层细胞的细胞核表面积和体积最小,但以上皮基底层细胞核的表面积/体积值最大,以内皮层细胞核的表面积/体积值最小;小鼠角膜内皮层细胞的核质比明显大于上皮基底层和中基质层细胞. 结论 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可对BALB/c小鼠中央角膜3层细胞参数,包括细胞和细胞核表面积及体积进行活体定量测定,为BALB/c小鼠角膜生理、病理和疾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解剖和组织学 细胞计数 细胞大小 近交系balb/c小鼠 双光子荧光显微镜
下载PDF
体外分离培养Balb/c小鼠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诱导分化
17
作者 宫伟 罗卓荆 +4 位作者 韩骅 秦鸿雁 褚尤彪 胡学昱 兰丽锋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68-871,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诱导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高效方法.方法自孕3.5d的Balb/c小鼠获得附植前的早期胚胎,机械剥离法去除胚胎的滋养层细胞获取内细胞团(ICM)分别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饲养层上和明胶包被的培养板中...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诱导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高效方法.方法自孕3.5d的Balb/c小鼠获得附植前的早期胚胎,机械剥离法去除胚胎的滋养层细胞获取内细胞团(ICM)分别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饲养层上和明胶包被的培养板中培养获得类ESCs克隆.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SSEA-1细胞免疫化学鉴定及体内分化实验鉴定.模拟体内神经系统发育过程采用序贯诱导方法定向诱导ESCs分化为神经细胞,进行分化后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所分离得到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SSEA-1表达阳性,体内分化实验证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符合ESCs的一般特性.经过序贯诱导方法可以高效诱导E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结论体外分离得到的Balb/c小鼠的ESCs经过模拟体内神经系统发育过程经过序贯诱导方法可以高效的诱导为神经细胞,且所获得的神经元比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培养 小鼠 近交balb/c 胚胎 干细胞 神经元
下载PDF
长期多代饮奶对近交BALB/C小鼠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18
作者 王智勇 吕斌 王霞 《中医正骨》 2009年第4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多代饮奶对近交BALB/C小鼠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近交BALB/C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牛奶灌胃,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的去离子水灌胃,连续灌胃6周。到小鼠发情期(约70 d左右)后,同组小鼠雌雄合笼交配,... 目的:探讨多代饮奶对近交BALB/C小鼠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近交BALB/C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牛奶灌胃,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的去离子水灌胃,连续灌胃6周。到小鼠发情期(约70 d左右)后,同组小鼠雌雄合笼交配,交配成功后将雌性小鼠分笼喂养,直到产下第2代。第2代小鼠到断奶期时(3周左右)断母乳,各组第2代继续分别用牛奶和去离子水灌胃,重复上述步骤得到第3代,断母乳后继续用牛奶和去离子水灌胃,第3代出生后17周左右实验结束。每代在其子代出生后1个月每组各取20只,测定骨长度、骨干重、骨灰重、骨钙、骨密度。结果:①骨长度:第3代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3代高于第1代(P<0.05)。②骨干重:第2代、第3代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2代、第3代分别高于第1代(P<0.05)。③骨灰重:第3代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3代高于第1代(P<0.05)。④骨钙:第3代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实验组3代之间骨钙有明显升高趋势,代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骨密度:第2代、第3代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2代、第3代分别高于第1代(P<0.05)。结论:长期多代饮奶可促进BALB/C小鼠的骨骼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发育 小鼠 近交 balbc
下载PDF
吲哚美辛对荷瘤BALB/c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19
作者 王东方 曹容华 +2 位作者 周亚滨 姜启海 曹岩娜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用荷S_(180)腹水肉瘤的BALB/c小鼠为动物肿瘤模型,检测其血浆中PGE_2的水平,用吲哚美辛(消炎痛,IN)肌肉注射及灌服的方法观察对S_(180)腹水肉瘤的作用。结果荷瘤小鼠血浆PGE_2为2414pg/ml,比正常对照组高1081ps/ml(P<0.05);经IN作用... 用荷S_(180)腹水肉瘤的BALB/c小鼠为动物肿瘤模型,检测其血浆中PGE_2的水平,用吲哚美辛(消炎痛,IN)肌肉注射及灌服的方法观察对S_(180)腹水肉瘤的作用。结果荷瘤小鼠血浆PGE_2为2414pg/ml,比正常对照组高1081ps/ml(P<0.05);经IN作用的荷瘤小鼠血浆PGE_2在218pg/ml以下,明显低于荷瘤对照及正常对照组(P>0.01),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肿瘤明显小于不用药的荷瘤对照组(P<0.05)。提示PGE_2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IN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 免疫测定 吲哚美辛 肿瘤
下载PDF
促甲状腺激素β基因剪接变体在BALB C小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浩 臧晓怡 +2 位作者 刘春蓉 孙云 李兰英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β基因剪接变体在BALBC小鼠垂体、甲状腺、骨髓、脾、外周血和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雄性6~8周龄BALBC小鼠6只,提取小鼠垂体、甲状腺、骨髓、脾、外周血和淋巴结的总RNA,用DNA酶处理后,应用逆转...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β基因剪接变体在BALBC小鼠垂体、甲状腺、骨髓、脾、外周血和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雄性6~8周龄BALBC小鼠6只,提取小鼠垂体、甲状腺、骨髓、脾、外周血和淋巴结的总RNA,用DNA酶处理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SHβ剪接变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垂体、甲状腺、骨髓、脾、外周血和淋巴结中均可见TSHβ剪接变体的特异性表达,且在垂体和外周血中的表达量较高。测序证实该剪接体含有部分第4内含子和整个第5外显子的编码区,没有第4外显子。结论:TSHβ剪接变体在BALBC鼠的垂体、甲状腺、骨髓、脾、外周血和淋巴结中均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素 β亚单位 剪接体 垂体 甲状腺 骨髓 淋巴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