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被困空腔对T-bar循环贯入软黏土流动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永靖 郑晓明 +4 位作者 田英辉 王乐 张春会 王智超 岳宏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5,共8页
为观测和分析T-bar循环贯入过程中被困空腔对软黏土流动特性的影响,利用Laponite RD、焦磷酸钠和去离子水配制透明黏土,自制由加载设备、CCD相机、激光器和控制系统组成的T-bar循环贯入试验装置,开展T-bar在透明黏土中的循环贯入试验。... 为观测和分析T-bar循环贯入过程中被困空腔对软黏土流动特性的影响,利用Laponite RD、焦磷酸钠和去离子水配制透明黏土,自制由加载设备、CCD相机、激光器和控制系统组成的T-bar循环贯入试验装置,开展T-bar在透明黏土中的循环贯入试验。结果表明:T-bar初次贯入过程中,被困空腔影响土体绕探头的流动,土体不能进入全流动状态;T-bar初次上拔过程中,被困空腔与探头发生脱离,悬浮于探头上方,对土体流动的影响逐渐减弱,T-bar上拔2倍探头直径深度时土体流动不再受被困空腔影响,进入到全流动状态;第2—第10次循环贯入过程中,被困空腔稳定悬浮于土中,不影响土体流动,T-bar贯入1倍探头直径深度时土体流动表现为全流动状态;被困空腔对于T-bar循环贯入测试结果无显著影响,在T-bar初次贯入被困空腔阶段下通过T-bar循环贯入测试软黏土重塑强度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黏土 T-bar 循环贯入试验 被困空腔 流动特性
下载PDF
Flexi-bar振动杆联合核心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人群盆底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万玲芳 吴娟 +3 位作者 陈聪 叶淼 李亚楠 廖利民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2期746-750,共5页
目的:探索Flexi-bar振动杆联合核心训练对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功能、尿失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女性45例,随机分为凯格尔运动组(Kegel组)、核心组、Flexi-bar振动杆组(Flexi-... 目的:探索Flexi-bar振动杆联合核心训练对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功能、尿失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女性45例,随机分为凯格尔运动组(Kegel组)、核心组、Flexi-bar振动杆组(Flexi-bar组),每组15例,进行为期12周的盆底肌训练。Kegel组进行传统盆底肌收缩训练,核心组进行核心动作训练,Flexi-bar组在核心组基础上增加手持flexi-bar振动杆的主动振动训练。训练前后采用经腹超声(TAUS)测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估3组训练效果。结果:12周训练后,3组的膀胱底最大上抬距离和上抬维持时间、I-QOL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增高(P<0.01),ICIQ-SF评分明显减小(P<0.01);Flexi-bar组膀胱底最大上抬距离和上抬维持时间较核心组和Kegel组增高(P<0.05),Flexi-bar组和核心组I-QOL评分较Kegel组增高(P<0.05);核心组膀胱底上抬距离和上抬维持时间与Kegel组比较、Flexi-bar组I-QOL评分与核心组比较及3组组间ICIQ-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训练方法均可增强盆底功能,减轻压力性尿失禁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Flexi-bar联合核心训练改善盆底功能的效果更优,Flexi-bar联合核心训练或单独核心训练对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高于Kegel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功能 Kegel运动 核心训练 Flexi-bar振动杆 经腹超声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辅以Flexi-bar运动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季华 胡晓梅 +1 位作者 吴吉林 姜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31-135,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辅以Flexi-bar运动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DRA)的疗效。方法选取产后DR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NMES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NMES治疗联合Flexi-bar运动训练。连续治疗6周...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辅以Flexi-bar运动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DRA)的疗效。方法选取产后DR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NMES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NMES治疗联合Flexi-bar运动训练。连续治疗6周后,比较2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脐上及脐下4 cm、平脐处腹直肌间距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脐上及脐下4 cm、平脐腹直肌间距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脐上4 cm、平脐及脐下4 cm腹直肌间距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上腹围、中腹围、下腹围、腹直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振幅均方根(RMS)、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最大值、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平均值、SF-36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腹围、中腹围、下腹围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腹直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振幅RMS、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最大值、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平均值、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ES辅以Flexi-bar运动训练治疗产后DRA的效果显著,有助于增强患者腹部肌肉力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Flexi-bar运动 腹直肌分离
下载PDF
转Bar基因抗除草剂两系杂交早稻恢复系Bar 68-1的培育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肖国樱 唐俐 +3 位作者 袁定阳 邓晓湘 袁隆平 辛世文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61,共5页
通过基因枪转化方法将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入早籼稻两系恢复系D68中,育成了转基因抗除草剂恢复系Bar 68-1和杂交早稻组合香125S/Bar 68-1;Southern杂交检测和除草剂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它们具有抗除草剂特性并能稳定遗传。转基因抗除草剂杂... 通过基因枪转化方法将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入早籼稻两系恢复系D68中,育成了转基因抗除草剂恢复系Bar 68-1和杂交早稻组合香125S/Bar 68-1;Southern杂交检测和除草剂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它们具有抗除草剂特性并能稳定遗传。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稻组合香125S/Bar 68-1和对照香两优68(香125S/D68)相比,株高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降低,其它农艺、品质和产量性状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bar基因水稻 抗除草剂恢复系 bar 68—1 选育
下载PDF
Yang-Mills bar connection and holomorphic structure
5
作者 Teng Hua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1,I0002,共6页
In this note,we study the Yang-Mills bar connection,i.e.,the curvature of obeys,δ_(A)^(*)F_(A)^(0.2)on a principal G-bundle P over a compact complex manifold.According to the Koszul-Malgrange criterion,any holomorphi... In this note,we study the Yang-Mills bar connection,i.e.,the curvature of obeys,δ_(A)^(*)F_(A)^(0.2)on a principal G-bundle P over a compact complex manifold.According to the Koszul-Malgrange criterion,any holomorphic structure on can be seen as a solution to this equation.Suppose that G=SU(2)or SO(3)and X is a complex surface with H_(1)(X,Z_(2))=0.We then prove that the-part curvature of an irreducible Yang-Mills bar connection vanishes,i.e.,(P,δ_(A))is holomorph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Mills bar connection holomorphic structure Kähler surface
下载PDF
Flexi-bar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剖宫产术后盆底松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
6
作者 范风娜 宋宏平 苏俊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9期175-178,共4页
目的分析Flexi-bar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剖宫产术后盆底松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后盆底松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肌肉训练组和联合干预组,每... 目的分析Flexi-bar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剖宫产术后盆底松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后盆底松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肌肉训练组和联合干预组,每组40例。肌肉训练组给予盆底肌肉训练,联合干预组给予Flexi-bar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联合干预组的膀胱顺应性(BC)、尿道最大压(PMU)、尿道最大闭合压力(PMUC)高于肌肉训练组(P<0.05)。干预后,联合干预组的收缩压、静息压高于肌肉训练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肌肉训练组(P<0.05)。干预后,联合干预组的Ⅰ类、Ⅱ类肌纤维电位值高于肌肉训练组(P<0.05)。干预后,联合干预组的性生活满意度评分高于肌肉训练组,性交痛评分低于肌肉训练组(P<0.05)。联合干预组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肌肉训练组(P<0.05)。结论Flexi-bar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可有效促进剖宫产术后盆底松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ar运动康复训练 盆底肌肉训练 盆底松弛
下载PDF
烟草bar基因的转化及其转化体快速检测方法的研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锺信 李明 +1 位作者 王英超 张丽香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5-12,共8页
用改良的叶圆盘法进行了烟草bar基因高效转化并获得 11个转基因株系 ,转化率高达 32 .4 %。提出构建以bar基因为选择标记的新型植物表达载体的设想 ,实验分析了不同PPT浓度与GS酶的解抑制量及外植体存活、分化率的关系 ,结果表明 ,10 0m... 用改良的叶圆盘法进行了烟草bar基因高效转化并获得 11个转基因株系 ,转化率高达 32 .4 %。提出构建以bar基因为选择标记的新型植物表达载体的设想 ,实验分析了不同PPT浓度与GS酶的解抑制量及外植体存活、分化率的关系 ,结果表明 ,10 0mg L以上的PPT可完全抑制非转化外植体的存活 ,从而证实了设想的可行性。研制出检测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微量、快速、有效的检测新方法 ,并用实际检测实验和统计学手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bar基因转化 选择性标记 bar基因检测
下载PDF
空间交会V-bar和R-bar的仿真分析
8
作者 裴听国 王明光 +1 位作者 唐琼 张文峦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6期463-466,470,共5页
V-bar和R-bar逼近方式是近来发展起来的两种很重要的空间交会对接接近段的逼近方式,文中主要从轨道动力学方面研究这两种逼近方式,推导得到V-bar最一般的相对运动规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拟牛顿法求解得到时间最省R-bar相对运动轨迹... V-bar和R-bar逼近方式是近来发展起来的两种很重要的空间交会对接接近段的逼近方式,文中主要从轨道动力学方面研究这两种逼近方式,推导得到V-bar最一般的相对运动规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拟牛顿法求解得到时间最省R-bar相对运动轨迹和燃料最省R-bar相对运动轨迹。文中研究内容对于解决空间交会对接接近段逼近问题具有良好的工程实际应用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会 对接 V-bar R-bar
下载PDF
Bar基因和转Bar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9
作者 段发平 梁承邺 黎垣庆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6-172,共7页
概述了草丁膦的毒害机理和 Bar基因的抗性机理与表达情况。总结了转 Bar基因作物的来源、抗性遗传特点和其对环境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 Bar基因和转 Bar基因作物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bar基因 转基因作物 草丁膦 除草剂 抗性
下载PDF
除草剂抗性基因bar导入烟草叶绿体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中林 山松 +3 位作者 陈曦 刘春英 钱凯先 沈桂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74-578,共5页
将编码Phosphinothricin acetyltransferase的bar基因与水稻叶绿体psbA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构建成表达盒,连同烟草叶绿体基因组同源片段rpl2-trnH-psbA和trnK-ORF509A以及选择标记基因aadA一起构建成烟草叶绿体转化载体pTZBA.基因枪法... 将编码Phosphinothricin acetyltransferase的bar基因与水稻叶绿体psbA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构建成表达盒,连同烟草叶绿体基因组同源片段rpl2-trnH-psbA和trnK-ORF509A以及选择标记基因aadA一起构建成烟草叶绿体转化载体pTZBA.基因枪法转化烟草叶片,经壮观霉素筛选获得转化再生植株.分别以1.0kb的叶绿体同源片段trnK-ORF509A和0.6kb的bar基因为探针,对转基因烟草叶绿体DNA进行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入烟草叶绿体基因组中.抗性试验表明,转基因植株具备除草剂(PPT)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基因 同源片段 烟草 aadA基因 除草剂 叶绿体
下载PDF
水稻抗除草剂基因bar的转育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才林 赵凌 +4 位作者 宗寿余 吕川根 邹江石 何小兰 朱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5-305,共1页
本研究以转 bar基因水稻“HR”为供体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优势组合“两优培九”的恢复系“9311”为受体 ,经过 3次回交转育成了对 Basta除草剂具有抗性的 9311近等基因系“9311HR”,经 PCR分析确认已导入 bar基因。比较试验表明 ,9311H... 本研究以转 bar基因水稻“HR”为供体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优势组合“两优培九”的恢复系“9311”为受体 ,经过 3次回交转育成了对 Basta除草剂具有抗性的 9311近等基因系“9311HR”,经 PCR分析确认已导入 bar基因。比较试验表明 ,9311HR及其与“培矮 6 4 S”配制的杂种的产量、米质、抗性等主要农艺性状分别与 9311和两优培九十分相似。表明通过回交将 bar基因转育到其它品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除草剂 基因bar 转育 育种
下载PDF
表达barstar基因及bar基因的转基因油菜的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彭仁旺 周雪荣 +3 位作者 王峻岭 方荣祥 陈正华 莽克强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4-79,共6页
从细菌Bacilusamyloliquefaciens染色体DNA中克隆了barnase抑制剂barstar的基因,构建了带有TA-29基因5′调控区(-1300-+3)与barstar基因编码区、CaMV35S启动... 从细菌Bacilusamyloliquefaciens染色体DNA中克隆了barnase抑制剂barstar的基因,构建了带有TA-29基因5′调控区(-1300-+3)与barstar基因编码区、CaMV35S启动子与除草剂抗性基因bar两个表达框架的植物表达质粒pBBS。以“双低”油菜“5-4”的子叶柄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了在含有10mg/L卡那霉素和20mg/LPPT的筛选培养基上再生的转基因植株。PCR分析结果表明,barstar基因已整合到油菜染色体上;Northernblot检测表明,barstar基因及bar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得到了正确的调控与表达。以转基因油菜“5-4”为父本授粉给表达barnase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不育株能正常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star基因 抗除草剂基因 转基因 油菜
下载PDF
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 Wall)和转bar基因水稻(Oryza sativa L.)花粉杂交的基因漂移 被引量:16
13
作者 宋小玲 强胜 +2 位作者 刘琳莉 徐言宏 刘友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8,共4页
采用生殖生物学方法研究了药用野生稻和转bar基因水稻花粉杂交的基因漂移。结果表明 ,供试水稻花粉在药用野生稻柱头上的萌发生长与药用野生稻自花授粉花粉的萌发生长有一定差异 ,表现在穿过柱头的花粉粒百分率及内容物释放和正在凝缩... 采用生殖生物学方法研究了药用野生稻和转bar基因水稻花粉杂交的基因漂移。结果表明 ,供试水稻花粉在药用野生稻柱头上的萌发生长与药用野生稻自花授粉花粉的萌发生长有一定差异 ,表现在穿过柱头的花粉粒百分率及内容物释放和正在凝缩、释放的花粉粒百分率较少。虽然转基因水稻花粉能在药用野生稻柱头上正常萌发生长 ,并能释放内容物 ,但杂交后结实率为 0 ,表明转基因水稻和药用野生稻杂交不亲和。他们的不亲和性不是在花粉的萌发和穿过柱头这一阶段 ,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本实验条件下转基因水稻和药用野生稻没有发生成功的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bar基因水稻 花粉杂交 基因漂移 生殖生物学 抗除草剂基因 安全性
下载PDF
bar基因、PAT蛋白和草丁膦的特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洪艳 弭晓菊 崔继哲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8-942,共5页
在转基因技术得到认同并且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安全性的关注。目前在转基因作物中抗除草剂作物种植面积最大。本文对除草剂草丁膦及其抗性基因之一——bar基因及其产物PAT蛋白的一些特性和安全性... 在转基因技术得到认同并且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安全性的关注。目前在转基因作物中抗除草剂作物种植面积最大。本文对除草剂草丁膦及其抗性基因之一——bar基因及其产物PAT蛋白的一些特性和安全性作了阐述。bar基因及筛选剂草丁膦在植物基因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ar基因无多效性,与食物中的DNA一样安全。PAT蛋白对小鼠无直接毒性,与已知毒素和过敏原无同源性、无糖基化位点,其热稳定性和消化稳定性无食物过敏原和毒素的特性,对人体和动物安全无毒性。草丁膦是一种生物除草剂,在土壤中易被快速分解,作物收获时未检出残留,对哺乳动物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基因 PAT蛋白 草丁膦 安全性
下载PDF
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获得转bar基因再生植株 被引量:11
15
作者 梁雪莲 孙毅 +4 位作者 郭平毅 刘惠民 刘少翔 王景雪 解志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6,共5页
用农杆菌转化小麦授粉10d后的幼胚,经5‰PPT筛选获得大量正常再生植株。PCR及PCR 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其中23%(18株)再生苗为转化bar基因植株,这些植株可明显提高对basta的抗性。还总结了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高效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的... 用农杆菌转化小麦授粉10d后的幼胚,经5‰PPT筛选获得大量正常再生植株。PCR及PCR 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其中23%(18株)再生苗为转化bar基因植株,这些植株可明显提高对basta的抗性。还总结了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高效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的处理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 小麦 幼胚 bar基因 再生植株
下载PDF
双抗夹心ELISA检测转Bar基因抗除草剂大豆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小宇 张春雨 +5 位作者 郭东全 张淋淋 尤晴 董英山 王永志 李启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225,共4页
为快捷有效地检测转Bar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利用已制备的抗除草剂Bar基因编码蛋白,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phosphinothricin acetyltransferase,PAT)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建立PAT蛋白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对转Bar基因抗除草剂大... 为快捷有效地检测转Bar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利用已制备的抗除草剂Bar基因编码蛋白,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phosphinothricin acetyltransferase,PAT)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建立PAT蛋白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对转Bar基因抗除草剂大豆不同组织材料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最佳检测条件为捕获抗体质量浓度0.125μg/m L,包被酶标板,37℃孵育1 h后4℃静置过夜,检测样品37℃孵育1.5 h,检测抗体质量浓度6.25μg/m L,37℃孵育1.5 h;PAT蛋白的最低检测限为0.04 ng/m L,大豆蛋白体系中为8 ng/m L;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3%。利用上述检测条件,对实验建立的转Bar基因抗除草剂大豆进行PAT蛋白定量检测,成功地在根、茎、花、叶、种子不同部位检测到该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大豆 检测
下载PDF
转DREB1A/Bar双价基因马铃薯的耐旱性及除草剂抗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贾小霞 齐恩芳 +5 位作者 马胜 胡新元 王一航 文国宏 龚成文 李建武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8-64,共7页
在前期获得DREB1A/Bar双价转基因马铃薯的基础上,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耐旱性和除草剂抗性分析。耐旱性分析显示,在正常浇水条件下,对照和各转基因马铃薯株系生长状态良好且大致相同,各株系的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SOD酶活性无显著差异... 在前期获得DREB1A/Bar双价转基因马铃薯的基础上,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耐旱性和除草剂抗性分析。耐旱性分析显示,在正常浇水条件下,对照和各转基因马铃薯株系生长状态良好且大致相同,各株系的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SOD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控水10d后,非转基因对照植株叶片明显萎蔫卷曲,而转基因植株仍然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转基因株系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株系(P<0.05),而SOD酶活性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对照(P<0.05)。控水18d时,大部分对照植株死亡,死亡率为74.33%;转基因植株只有极少数植株死亡,DR2和DR5的死亡率分别为20.43%和5.65%。用0.3%的市售草铵膦喷施各株系,10d后,对照植株全部枯死,转基因株系的个别叶片干枯,绝大多数叶片及所有茎秆生长状态良好。以上分析表明,DREB1A和Bar基因的导入,明显增强了转基因马铃薯对干旱和除草剂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马铃薯 DREB1A bar 抗旱性 除草剂
下载PDF
基于mini-bar的二极管激光器焊接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昭 雷军 +2 位作者 谭昊 高松信 武德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12,共4页
半导体激光器封装工艺过程对于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寿命等性能有重要影响,其中焊料的选择和焊接工艺是最关键的因素。采用半自动焊接系统将mini-bar芯片通过In焊料直接焊接在Cu热沉上,并通过硬件改进、软件优化、放缓成像过程等措施实现... 半导体激光器封装工艺过程对于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寿命等性能有重要影响,其中焊料的选择和焊接工艺是最关键的因素。采用半自动焊接系统将mini-bar芯片通过In焊料直接焊接在Cu热沉上,并通过硬件改进、软件优化、放缓成像过程等措施实现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焊接。通过对激光器的性能测试发现,其焊接功率稳定,焊接精度均值可达20μm,"smile"效应值可以控制在0.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激光器 焊接 mini-bar 封装
下载PDF
Bar基因及转Bar基因水稻的研究和利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赵彬 马伯军 薛庆中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共2页
Bar基因是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育种中的除草剂抗性基因,也是遗传转化中的标记基因。综述了Bar基因的作用机制、Bar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和遗传及其对转基因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关键词 水稻 bar基因 转基因植株 杂种优势 除草剂 抗性
下载PDF
基因枪共转化将拟南芥DREB2A基因和bar基因导入小麦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淼平 余桂红 +2 位作者 孙晓波 张旭 马鸿翔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4-1228,共5页
为了提高小麦的抗旱耐盐性,采用PCR方法克隆了拟南芥DREB2A(AtDREB2A)基因,构建了由水稻Actin启动子驱动的组成型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共转化途径,将AtDREB2A基因和抗除草剂筛选bar基因同时导入小麦品种Alondra和扬麦12,bar基因、AtDREB2... 为了提高小麦的抗旱耐盐性,采用PCR方法克隆了拟南芥DREB2A(AtDREB2A)基因,构建了由水稻Actin启动子驱动的组成型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共转化途径,将AtDREB2A基因和抗除草剂筛选bar基因同时导入小麦品种Alondra和扬麦12,bar基因、AtDREB2A基因的转化频率以及两基因的共转化频率分别达到2.4%、0.4%和0.2%。对部分阳性植株进行RT-PCR分析表明,导入的AtDREB2A基因和bar基因均获得稳定表达本研究获得的共转化植株为今后剔除筛选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DREB2A基因 共转化 bar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