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0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BCR-ABL1阳性伴(-7)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翟凯齐 张丽娜 岳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6-717,共2页
髓淋双系列混合急性白血病是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ixed phenotype acute leukemia,MPAL)中的一个类型,为髓系原始细胞及原始淋巴细胞2个系列同时发生的急性白血病。目前国内多以个案报告为主,儿童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报道较少。现报告... 髓淋双系列混合急性白血病是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ixed phenotype acute leukemia,MPAL)中的一个类型,为髓系原始细胞及原始淋巴细胞2个系列同时发生的急性白血病。目前国内多以个案报告为主,儿童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报道较少。现报告开封市儿童医院诊断的1例患儿的形态学特征、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1临床资料患儿,女,6岁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abl1 急性白血病 原始淋巴细胞 细胞遗传学 开封市儿童医院 免疫分型 PHENOTYPE 髓系 急性髓系白血病 幼稚淋巴细胞
下载PDF
以球麻痹为主要表现的多项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的Miller-Fisher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张森岭 陈峥 李本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讨Miller-Fisher综合征(MFS)的诊断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例以球麻痹为主要表现的多项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的MF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GQ1b抗体是MFS患者... 目的 探讨Miller-Fisher综合征(MFS)的诊断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例以球麻痹为主要表现的多项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的MF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GQ1b抗体是MFS患者发病的关键因素,可引起视神经损害和延髓麻痹的症状。结论 MFS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GQ1b抗体的沉淀部位与临床表现有相关性,不典型的MFS患者可表现为以球麻痹症状起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ER-FISHER综合征 球麻痹 GQ1b抗体阳性 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
下载PDF
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免疫功能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分析
3
作者 马春红 王珂 李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探究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78例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肝功能是否受损分为肝功能正常患者为观察组(44例)和肝功能异常患者为对照组(34... 目的:探究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78例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肝功能是否受损分为肝功能正常患者为观察组(44例)和肝功能异常患者为对照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和IgA)水平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m)、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T)。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IgM、IgG、IgA均低于对照组,其中IgG和Ig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BC、Lym和NEUT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肝损伤与IgG、IgA、WBC、Lym和NEUT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ym(OR=1.612,95%CI:1.056~2.459)为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合并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与肝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NA1-IgG抗体阳性 EB病毒 免疫功能 肝功能
下载PDF
靶向PD-1/PD-L1相关免疫治疗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丁玥 陈金鹏 郑士亚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473-478,共6页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种存在于部分肿瘤细胞膜的跨膜受体蛋白,属于受体络氨酸激酶家族的一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指存在HER2基因扩增或过表达的一类患者。目前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或程序性死亡受体配...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种存在于部分肿瘤细胞膜的跨膜受体蛋白,属于受体络氨酸激酶家族的一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指存在HER2基因扩增或过表达的一类患者。目前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或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等免疫抑制分子治疗的效果尚不明确,本文作者围绕PD-1/PD-L1相关免疫治疗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HER2阳性乳腺癌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相关免疫治疗 HER2阳性乳腺癌 综述
下载PDF
BCR-ABL1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为BCR-ABL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琦 陈琳 +1 位作者 李钢苹 魏旭东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3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提高对BCR-ABL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2月收治的1例BCR-ABL1阴性ALL复发为BCR-ABL1阳性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63岁,因胸痛就诊,综合相关检查... 目的提高对BCR-ABL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2月收治的1例BCR-ABL1阴性ALL复发为BCR-ABL1阳性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63岁,因胸痛就诊,综合相关检查诊断为BCR-ABL1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给予VDCL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中剂量阿糖胞苷、EA(依托泊苷、阿糖胞苷)、VDC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方案化疗,多次复查均完全缓解,染色体核型正常。后复查微小残留白血病(MRD)转阳(0.9%),同时融合基因检测发现BCR-ABL p190阳性,染色体核型46,XY,t(9;22)(q34;q11.2)[1]/46,XY[19],给予达沙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后融合基因BCR-ABL p190转阴,持续完全缓解14个月后失访。结论ALL进展过程中可能出现BCR-ABL1融合基因,确诊后应尽早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融合蛋白质类 bcr-abl1 费城染色体
原文传递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金属硫蛋白1E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影响
6
作者 申永强 王辉 潘驰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金属硫蛋白1E(MT1E)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146例,依据术后临床转归情况分为复发转移...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金属硫蛋白1E(MT1E)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146例,依据术后临床转归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血清sTNFR-P55、MT1E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sTNFR-P55、MT1E及两者联合对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截止随访结束,146例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共有32例发生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组肿瘤直径、肿瘤坏死因子-α、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肿瘤分期为Ⅲ期占比、血清sTNFR-P55、MT1E水平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FRA21-1(OR=2.768,95%CI 1.107~6.920)、CEA(OR=2.751,95%CI 1.101~6.879)、肿瘤分期为Ⅲ期(OR=3.611,95%CI 1.444~9.029)、sTNFR-P55(OR=3.343,95%CI 1.337~8.361)及MT1E(OR=3.267,95%CI 1.307~8.169)均为影响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NFR-P55、MT1E及两者联合对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预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8.12%(95%CI 59.56~90.06)、75.00%(95%CI 56.25~87.87)、71.88%(95%CI 53.02~85.60),特异度分别为63.16%(95%CI 53.56~71.85)、75.44%(95%CI 66.32~82.80)、96.49%(95%CI 90.73~98.87),AUC分别为0.723(95%CI 0.642~0.793)、0.760(95%CI 0.682~0.827)、0.880(95%CI 0.816~0.928)。结论血清sTNFR-P55、MT1E与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有关,且血清sTNFR-P55、MT1E两者联合对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阳性 乳腺癌根治术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 金属硫蛋白1E 临床转归
下载PDF
地西他滨与CHAG方案治疗AML1/ETO阳性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彭辉 李佳佳 边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1098-1102,共5页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与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阿克拉霉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H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1/ETO融合基因(AML1/ETO)阳性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与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阿克拉霉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H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1/ETO融合基因(AML1/ETO)阳性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ML1/ETO阳性复发难治AML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接受CHAG方案,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地西他滨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对比两组血象指标、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不良反应、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73.17%)高于对照组(51.28%)(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WBC、HGB、PLT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FGF、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血清bFGF、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21年7月,对照组随访期内共16例患者死亡,6个月生存率79.49%、1 a生存率58.97%;研究组随访期内共7例患者死亡,6个月生存率85.37%、1 a生存率82.93%。log-rank检验结果提示,两组生存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与CHAG方案能有效提高AML1/ETO阳性复发难治AML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血象,调节血清bFGF、VEGF水平,延长生存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CHAG方案 AML1/ETO阳性 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 疗效
下载PDF
1例BCR-ABL1融合基因阴性、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8
作者 姚海英 刘欣 +5 位作者 郭亚平 宋文杰 崔京京 冯沙 杨凯 李宝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4期3121-3122,共2页
BCR-ABL1融合基因是由Ph染色体即t(9;22)(q34;q11)异位后产生的,其转录后形成的BCR-ABL1融合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可干扰细胞正常调控,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可引起白血病发生[1]。Ph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 BCR-ABL1融合基因是由Ph染色体即t(9;22)(q34;q11)异位后产生的,其转录后形成的BCR-ABL1融合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可干扰细胞正常调控,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可引起白血病发生[1]。Ph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以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为特征[2]。Ph染色体阳性的ALL是成年人ALL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成年人ALL的20%~30%左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在50岁以上成年人ALL中,Ph+ALL约占50%以上[3-5]。从理论上来说,Ph染色体阳性,分子生物学基础为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即使存在隐匿染色体易位即Ph染色体阴性,也会存在分子生物学的改变,致使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但实际的检测中会出现Ph染色体阳性而BCR-ABL1 mRNA qPCR阴性的结果,现就一例出现此结果的特殊病例进行报道,并对原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cr-abl1融合基因 PH染色体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IL-32与Apaf-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9
作者 朱兴华 陈亚丽 郭燕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35-37,41,共4页
目的 分析胃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与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分析胃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与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取其胃癌组织标本(胃癌组)和正常胃黏膜标本(癌旁组),通过免疫组化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检测胃癌标本与正常标本中IL-32、Apaf-1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IL-3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Apaf-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癌患者高中分化程度与低分化程度之间,浸润深度<肌层与≥肌层之间,TNM分期为Ⅰ、Ⅱ期与分期为Ⅲ、Ⅳ期之间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的IL-32、Apaf-1蛋白阳性表达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L-32与Apaf-1蛋白的阳性表达可为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白细胞介素-32 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 阳性表达 意义
下载PDF
靶向EBV潜伏膜蛋白1的单克隆抗体促进HIV相关EBV阳性伯基特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10
作者 涂小云 陈宇 +3 位作者 熊玉红 邓爱花 孙春枝 刘阳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67-472,共6页
目的制备和筛选抑制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的抗EBV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单克隆抗体。方法人工合成EBV潜伏膜蛋白1的跨膜结构域5(transmembrane domain 5,TMD5),并以此为抗原,采用杂交瘤法制备抗TMD... 目的制备和筛选抑制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的抗EBV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单克隆抗体。方法人工合成EBV潜伏膜蛋白1的跨膜结构域5(transmembrane domain 5,TMD5),并以此为抗原,采用杂交瘤法制备抗TMD5单抗。ELISA法测定小鼠腹水中的抗体效价。7-氨基放线菌素D(7-Aminoactinomycin D,7-AAD)/Annexin V-PE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和JC-1染色联合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电势评估单抗对BL细胞系Daudi细胞的促凋亡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测定Daudi细胞内促存活信号通路p38-MAPK/IKK/NF-κB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过2轮筛选,获得R2-2-5E-6C和R2-2-8D-3A两种单抗,这2种单抗均能与TMD5发生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与GAPDH无免疫反应。与NC组相比,R2-2-5E-6C组和R2-2-8D-3A组处理后的Daudi细胞中Annexin V+7-AAD+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JC-1荧光强度<104的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胞内p38-MAPK、IKK和NF-κB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筛选获得的抗TMD5单抗R2-2-5E-6C和R2-2-8D-3A可通过抑制LMP1介导的p38-MAPK/IKK/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促进BL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结构域5 潜伏膜蛋白1 HIV-相关EBV-阳性伯基特淋巴瘤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E1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11
作者 宫春兰 刘国莉 +1 位作者 韩肖燕 孙晓静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4期62-66,共5页
目的检测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E1(hnRNP E1)在人乳头瘤病毒(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2月北京核工业医院收治的80例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80例子... 目的检测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E1(hnRNP E1)在人乳头瘤病毒(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2月北京核工业医院收治的80例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80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hnRNP E1蛋白的表达。根据宫颈癌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15)和未复发组(n=65),分析hnRNP E1蛋白表达与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影响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组织中hnRNP E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复发组宫颈癌组织中hnRNP E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5);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脉管浸润、宫旁浸润、hnRNP E1蛋白表达与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有关(P<0.05);有脉管浸润、有宫旁浸润、hnRNP E1蛋白阴性表达是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nRNP E1蛋白在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降低,且与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有关,可作为HPV18阳性Ⅰ、Ⅱ期宫颈癌患者潜在的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E1 人乳头瘤病毒18阳性 Ⅰ、Ⅱ期宫颈癌 术后复发
下载PDF
e1a3型BCR-ABL伴IKZF1基因突变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12
作者 岑美芝 高陆 +1 位作者 邵梅 任明强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6期2419-2421,共3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恶性克隆性肿瘤性疾病,在各种亚型、基因突变体中存在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疗效差别很大。本文通过分析1例具有BCR-ABL融合基因e1a3罕见亚型并伴IKZF1基因突变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诊疗过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恶性克隆性肿瘤性疾病,在各种亚型、基因突变体中存在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疗效差别很大。本文通过分析1例具有BCR-ABL融合基因e1a3罕见亚型并伴IKZF1基因突变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abl融合基因 e1a3 PH染色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IKZF1突变
下载PDF
miR-103a-3p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
13
作者 王智超 谢文杰 管洪在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目的检测miR-103a-3p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骨髓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103a-3p对CML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32例CML病人和20例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103a-3p表达。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 目的检测miR-103a-3p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骨髓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103a-3p对CML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32例CML病人和20例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103a-3p表达。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ML细胞系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K562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小鼠皮下注射K562细胞,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健康供者相比,miR-103a-3p在CML病人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降低(t=3.317,P<0.01);K562细胞中的miR-103a-3p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HS-5(t=21.430,P<0.001)。体外实验显示,转染agomiR-103a-3p后,K562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t=4.949~12.170,P<0.01),凋亡增强(t=3.181,P<0.05)。成瘤实验显示,Lv-miR-up组小鼠的肿瘤质量较Lv-miR-NC组低(t=4.518,P<0.01),肿瘤体积较Lv-miR-NC组小(t=15.670~36.290,P<0.001)。结论miR-103a-3p可抑制CML细胞K562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白血病 髓系 慢性 bcr-abl阳性 K56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罕见e1a3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思宇 邓小娟 +4 位作者 张雨薇 苟阳 张曦 彭贤贵 王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909-1912,共4页
目的探讨e1a3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的实验室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例e1a3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骨髓细胞学、流式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荧光原位杂交术... 目的探讨e1a3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的实验室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例e1a3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骨髓细胞学、流式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荧光原位杂交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2例病例均符合ALL表型,FISH检测示BCR-ABL阳性,RQ-PCR(p190、p210、p230)呈阴性,最后增加罕见型BCR-ABL融合基因检测而诊断为罕见e1a3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ALL,1例患者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ions,TKI)治疗,持续完全缓解4月余;另1例患者未接受TKI治疗,诊断1月余后死亡。结论融合基因多技术联检有助于发现和确诊e1a3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ALL,TKI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a3 bcr-abl 融合基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伴有e1a3型BCR-ABL且T315I突变的Ph染色体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莹 原瑞凤 +11 位作者 朱华锋 冯苗娟 常子维 侯莉萍 辛晓丽 高山 于书春 苏小丽 赵亚萍 田志强 陈协群 高广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752-175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1例具有e1a3型BCR-ABL融合基因的Ph染色体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结合文献回顾,阐述其临床和生物学特点。方法: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术确定白血病诊断及免疫分型,常规染色体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目的:通过分析1例具有e1a3型BCR-ABL融合基因的Ph染色体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结合文献回顾,阐述其临床和生物学特点。方法: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术确定白血病诊断及免疫分型,常规染色体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细胞遗传学异常,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方法确定BCR-ABL融合基因类型及拷贝数,并进行系统的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临床表现符合典型ALL特征,FISH检测核型结果示Ph染色体阳性。常规BCR-ABL分型试剂盒未检测出任何扩增曲线,进一步用BCR-ABL少见型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发现e1a3型BCR-ABL融合基因。患者给予达沙替尼联合VICP方案化疗,首次化疗达完全缓解,后巩固及强化治疗,5个月后复发,出现T315I突变,再诱导未缓解,于发病6月后因感染死亡。结论:少见型e1a3型BCR-ABL融合基因可见于典型Ph染色体阳性ALL患者并产生异常的RQ-PCR扩增条带。结合文献复习,单纯e1a3型Ph染色体阳性ALL治疗反应及预后与其他类型者间未见明显异常,但伴有T315I突变者预后仍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abl e1a3 PH染色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315I突变
下载PDF
多目标系统化学习的PD-L1切片分析方法
16
作者 陈昭 郭丹琦 +2 位作者 王倩 沈熠婷 王庆国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3期221-230,共10页
在肿瘤尤其是如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基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染色切片的阳性肿瘤细胞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TPS)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 在肿瘤尤其是如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基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染色切片的阳性肿瘤细胞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TPS)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肿瘤细胞(tumor cell,TC)的许多参数对癌症诊断至关重要。虽然可以通过计算分析来预测这些参数,但很少有一个统一的框架可以同时获得细胞的不同病理信息。为此,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学习框架(multi-objective learning pipeline,MOLP),从LUSC的PD-L1切片中预测TPS、细胞数目、细胞核轮廓和类别。主干网络包括两个分支:一个分支通过细胞分析估算TPS,另一个分支直接通过回归分析估算TPS。MOLP通过最小化两个分支的TPS预测差值来提高其鲁棒性。细胞分析支路可实现细胞核分割、分类和计数,不仅增强了TPS估计的可信度,还使得MOLP能够估计肿瘤细胞的外观参数以用于LUSC诊断。在大规模图像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MOLP的可行性和有效性。MOLP预测的TPS与病理医师的评分呈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性:平均绝对误差仅为4.97(95%置信区间:-0.56~10.49),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7(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切片 阳性肿瘤细胞比例评分(TPS) 多目标学习 分类 分割 计数
下载PDF
维生素B1注射液皮肤过敏试验反应性和治疗安全性分析
17
作者 钟婉君 黄小慧 楼国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37-439,共3页
目的 分析维生素B1注射液皮肤过敏试验结果和治疗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维生素B1皮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皮试阳性率和相关因素,皮试后维生素B1肌注或使用其他维生素B1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维生素B1皮试... 目的 分析维生素B1注射液皮肤过敏试验结果和治疗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维生素B1皮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皮试阳性率和相关因素,皮试后维生素B1肌注或使用其他维生素B1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维生素B1皮试阳性率为17.07%。共549例皮试阴性患者肌注维生素B1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5%,其中1例为严重过敏反应。59例皮试阳性患者接受静脉补充复方水溶性维生素或口服含维生素B1制剂治疗,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维生素B1皮试阳性率高,可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需更深入探讨维生素B1皮试预测过敏的价值,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注射液 皮肤过敏试验 阳性 过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BRCA1/BRCA2突变乳腺癌的生存结果:BRCA突变阳性似乎对乳腺癌预后没有任何意义
18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61-261,共1页
多年来关于BRCA(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乳腺癌生存结果的各种研究存在差异。这项前瞻性观察研究评估了2014年1月—2022年12月在新德里AIIMS接受统一方案治疗的71例BRCA突变乳腺癌症患者的生存结果。在71例患者中,BRCA1和BRCA2突变病例分别... 多年来关于BRCA(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乳腺癌生存结果的各种研究存在差异。这项前瞻性观察研究评估了2014年1月—2022年12月在新德里AIIMS接受统一方案治疗的71例BRCA突变乳腺癌症患者的生存结果。在71例患者中,BRCA1和BRCA2突变病例分别为52例(73.2%)和19例(26.8%)。两组患者的中位年龄均为39岁(24~63岁)。恶性肿瘤阳性家族史(BRCA1:69.2%vs. BRCA2:36.8%)和三阴性组织学发生率(BRCA1:82.7%vs. 36.8%)更常与BRCA1阳性相关。8例(11.3%)患者患有同步性癌症,最常见的是对侧乳腺原发癌。4例(5.6%)发生异时性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家族史 乳腺癌易感基因 BRCA1 BRCA突变 前瞻性观察 乳腺原发癌 乳腺癌预后 BRCA2
下载PDF
血清L/A、NRG-1、Tie-2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9
作者 戴璐 任学娟 殷旭园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7期60-66,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L/A)、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Tie-2)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103例...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L/A)、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Tie-2)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103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健康体检志愿者10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L/A、NRG-1、Tie-2水平,对比研究组认知障碍与认知正常患者临床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血清L/A、NRG-1、Tie-2水平。分析血清L/A、NRG-1、Tie-2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联合检测对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瘦素、L/A水平高于对照组,脂联素、NRG-1、Ti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认知障碍患者PANSS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BPR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血清瘦素、L/A水平高于认知正常患者,脂联素、NRG-1、Tie-2水平低于认知正常患者(P<0.01)。血清L/A水平与PANSS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BPR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呈正相关,NRG-1、Tie-2水平与PANSS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BPR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呈负相关(P<0.01)。血清L/A、NRG-1、Tie-2评估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0.708、0.75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81、8.52 pg/mL、1962.62 pg/mL;血清L/A高表达、NRG-1、Tie-2低表达分别提示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增加5.237、6.172、4.538倍;L/A、NRG-1、Tie-2两两联合及三者联合评估认知障碍的AUC分别为0.882、0.868、0.876、0.932。结论血清L/A、NRG-1、Tie-2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异常表达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联合评估认知障碍的价值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障碍 瘦素 脂联素 神经调节蛋白-1 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下载PDF
过敏原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外周血CD4^(+)Th1 IL-18、IL-18BPa和IL-18Rα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王君灵 湛萌萌 +7 位作者 谷芳秋 李翼飞 张钊龙 赵悰怡 赵丹阳 郑卉 张祎捷 秦秉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3-1518,共6页
目的探讨过敏原对健康人(healthy control,HC)和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CD4^(+)Th1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皮肤点刺试验阴性的鼻炎(AR^(-))、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鼻炎... 目的探讨过敏原对健康人(healthy control,HC)和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CD4^(+)Th1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皮肤点刺试验阴性的鼻炎(AR^(-))、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鼻炎(AR^(+))患者和HC的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过敏原对CD4^(+)Th1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蛋白水平的影响;qPCR检测过敏原对CD4^(+)T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与HC相比,AR^(-)和AR^(+)患者外周血Th1细胞中IL-18蛋白的表达增加,IL-18BPa蛋白的表达减少;AR^(+)患者外周血Th1细胞中IL-18Rα蛋白的表达增加;过敏原可增强HC Th1细胞IL-18Rα蛋白的表达,并诱导AR^(+)患者和HC CD4^(+)T细胞IL-18、IL-18BPa和IL-18RαmRNA的表达。结论过敏原极可能通过促进外周血CD4^(+)Th1细胞表达IL-18和IL-18Rα进而参与AR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CD4阳性Th1细胞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8受体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