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和血清TNF-α、BDNF、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姣姣 王琼芬 江园 《中国康复》 2024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舍曲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IPSD)患者抑郁状态、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I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舍曲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IPSD)患者抑郁状态、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I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包括基础疾病的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EECP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以及血清TNF-α、VEGF和BDNF和VEGF含量检测。结果:治疗7周后,2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M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血清TNF-a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BDNF和VEGF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BDNF和VEGF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EECP联合舍曲林能显著缓解IPSD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IPSD患者血清TNF-α、BDNF和VEGF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 炎症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基于BDNF通路探讨化痰通络汤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2
作者 杨洋 阮甦 +3 位作者 梁晖 陈巧兰 严年文 黄燕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79-984,共6页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痰通络汤,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比较2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BDNF、核转录因子κB(NF-κB)、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变化,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增加,中医证候积分总积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血清BDNF、NF-κB、Bcl-2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Bax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化痰通络汤能够改善痰瘀阻络型PSCI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其疗效机制可能与调控BDNF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痰瘀阻络证 化痰通络汤 bdnf通路 B细胞淋巴瘤因子 Bcl-2相关X蛋白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基于BDNF/CREB信号通路探讨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钦 刁丽梅 蔡萧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4,I0017,共7页
目的研究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细胞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的影... 目的研究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细胞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从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其中10只为正常组,对其余大鼠构建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后,再将其分为3组,即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3.17 mg·kg^(-1)),巴戟天组(3.17 g·kg^(-1))。持续灌胃后给药8周,1次/d,并先后在造模前、造模后和给药后开展了行为学实验,以判断大鼠的抑郁情况。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研究大鼠海马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测定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用HE染色研究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并评分,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测定大鼠海马BDNF、TrkB、CREB mRNA相对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测定大鼠海马BDNF、TrkB、CREB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动总路程显著减少(P<0.05),自主游泳时间显著减少(P<0.05),悬尾挣扎时间显著减少(P<0.05)。HE染色结果中表明海马神经元组织受到破坏,病理损伤评分显著下降(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海马BDNF表现显著下降(P<0.05),BDNF、TrkB、CREB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对比,盐酸氟西汀组和巴戟天组大鼠活动的总里程明显提高(P<0.05),自主游泳时间显著增加(P<0.05),悬尾挣扎时间显著增加(P<0.05),HE染色结果表明海马神经元组织明显复原,病理损伤评分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BDNF表现显著增加(P<0.05),BDNF、TrkB、CREB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经慢性应激刺激后,巴戟天可能通过激活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其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抑郁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机制研究
下载PDF
高原鼠兔、高原鼢鼠肠道菌群对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海马组织Aβ、Tau及BDNF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灵泉 李清月 +4 位作者 冯江鹏 陈征 姜欣宇 王书祥 靳国恩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为了探究暴露低压低氧不同时间以及移植高原鼠兔、高原鼢鼠肠道菌群后暴露低压低氧环境是否会影响SD大鼠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 Aβ)、tau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表达水... 为了探究暴露低压低氧不同时间以及移植高原鼠兔、高原鼢鼠肠道菌群后暴露低压低氧环境是否会影响SD大鼠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 Aβ)、tau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表达水平,首先将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低压低氧组和低压低氧处理组,低压低氧组根据暴露低压低氧时间又分为第1、3、7、15、28天组,低压低氧处理组则根据处理因素分为低压低氧对照组、低压低氧+抗生素处理组、低压低氧+抗生素+鼢鼠菌处理组、低压低氧+抗生素+鼠兔菌处理组、低压低氧+抗生素+SD大鼠菌处理组(10只/组),共11组;然后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常氧组和低压低氧组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Aβ、tau及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常氧组相比,低压低氧组从第3天开始海马组织CA1区的神经细胞排列疏松紊乱,细胞核固缩明显,并具有时间依赖性;Aβ、tau蛋白水平分别从低压低氧暴露第7天、3天开始显著升高,并随低压低氧暴露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升高,其中以tau蛋白升高尤为明显;BDNF蛋白在低压低氧暴露初期显著升高,而后随低压低氧暴露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与Aβ和tau蛋白水平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此外,与抗生素处理组相比,在低压低氧环境下,移植高原鼠兔肠道菌群的大鼠海马组织中Aβ、tau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 BDNF的表达明显升高。实验结果初步表明,低压低氧可上调大鼠海马组织Aβ、tau蛋白表达,下调BDNF蛋白表达;肠道菌群移植可上调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海马组织BDNF蛋白的表达,同时影响Aβ、tau蛋白的表达,其中高原鼠兔肠道菌群移植大鼠海马组织中的Aβ、tau蛋白水平被下调,高原鼢鼠肠道菌群移植大鼠海马组织中的tau蛋白水平被上调, Aβ蛋白水平被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压低氧 肠道菌群 β淀粉样蛋白(Aβ) tau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下载PDF
电针对甲基苯丙胺戒断后抑郁小鼠海马水通道蛋白4及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张雄 李嘉 +2 位作者 赵小锐 张晟杰 任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605-1610,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甲基苯丙胺(MTHE)戒断后抑郁小鼠海马水通道蛋白4(AQP4)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MTHE戒断后抑郁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 目的观察电针对甲基苯丙胺(MTHE)戒断后抑郁小鼠海马水通道蛋白4(AQP4)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MTHE戒断后抑郁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电针组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CPP)复制小鼠MTHE成瘾模式,自然戒断后制备戒断后小鼠抑郁模型。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不给予任何干预,电针组取“百会”、“大椎”穴给予电针干预,选用连续波,频率2 Hz,1次/d,15 min/次,连续治疗28 d。分别于戒断后和干预后对各组小鼠进行强迫游泳试验和开放旷场试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AQP4、BDNF、TrkB、CREB和p-CREB等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海马AQP4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海马AQP4 mRNA表达。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CPP值均升高(均P<0.01),模型组、电针组CP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戒断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水中自主不动状态持续时间均增加(均P<0.01)、中央区活动持续时间均减少(均P<0.01),模型组与电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水中自主不动状态持续时间增加(P<0.01)、中央区活动持续时间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水中自主不动状态持续时间减少(P<0.01),中央区活动持续时间增加(P<0.01);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AQP4、BDNF、TrkB、CREB、p-CREB蛋白表达均减少(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QP4、BDNF、TrkB、CREB、p-CREB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0.01)。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AQP4阳性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QP4阳性表达增加(P<0.01)。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AQP4 mRNA表达减少(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QP4 mRNA表达增加(P<0.01)。结论电针可改善METH戒断后小鼠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AQP4表达,以及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甲基苯丙胺戒断后抑郁 海马 水通道蛋白4 bdnf/TrkB/CREB信号通路
下载PDF
NGF、BDNF和NT-3在背根节卫星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芬 王廷华 +3 位作者 李明 吴林艳 冯忠堂 王特为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观察神经因子 (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 - 3(NT- 3)及其 m RNA在成年猫背根节 (L6 )卫星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 成年雄猫 5只 ,随机取一侧的 L6 背根节 (DRG)制作 2 0μm厚冰冻切片 ,行免疫组化及原位杂... 目的 观察神经因子 (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 - 3(NT- 3)及其 m RNA在成年猫背根节 (L6 )卫星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 成年雄猫 5只 ,随机取一侧的 L6 背根节 (DRG)制作 2 0μm厚冰冻切片 ,行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观察 NGF、BDNF和 NT- 3及其 m RNA在 DRG卫星细胞的分布以及亚细胞定位。结果 在正常 DRG,可见 NGF、BDNF和 NT- 3及其 m RNA阳性卫星细胞。各因子 m RNA的阳性反应物定位于胞质。 BDNF- IR定位于胞质 ,而 NGF- IR和 NT- 3- IR则定位于胞核。结论 背根节部分卫星细胞内有 NGF、BDNF和 NT- 3及其 m RNA的分布 ,BDNF和 NGF、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3 卫星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不同部位BDNF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英平 郭瑞芳 +1 位作者 李育臣 李红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80-1182,共3页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不同部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的规律 ,探讨其对缺血后中枢神经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 40只 ,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 ,应用...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不同部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的规律 ,探讨其对缺血后中枢神经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 40只 ,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海马各区BDNF的表达。结果  (1 )脑缺血后BDNF的表达水平在海马区具有部位差异性 ,表现为齿状回CA3和CA4 区BDNF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而CA1 区和CA2 区BDNF表达较假手术组仅轻度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2 )脑缺血组BDNF的表达在脑缺血后 7d时开始升高 ,1 4d时明显增多 ,2 1d时达到高峰 (P <0 0 1 ) ,以后逐渐降低。结论 齿状回、CA3和CA4 区及对缺血损伤具有反应迅速、作用持久的BDNF保护机制对中枢神经系统再生和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缺血 大鼠 海马
下载PDF
实验性抑郁症大鼠缰核和海马BDNF基因表达 被引量:15
8
作者 夏薇 赵华 +1 位作者 任爱华 沈维高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研究抑郁症大鼠缰核和海马BDNF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长期未预知应激刺激致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open field和forcedswimmingtest法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缰核和海马BDNF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目的:研究抑郁症大鼠缰核和海马BDNF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长期未预知应激刺激致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open field和forcedswimmingtest法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缰核和海马BDNF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模型组大鼠海马和缰核均表现为BDNF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实验性抑郁症大鼠缰核、海马BDNF基因表达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缰核 海马 bdnf基因
下载PDF
两种中药复方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BDNF和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江爱娟 胡建鹏 +1 位作者 申国明 张祖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恢复期缺血半暗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分别...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恢复期缺血半暗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分别再灌注1w、2w、3w,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BDNF和bFGF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BDNF和bFGF弱阳性表达;再灌注各时间点,模型组BDNF和bFGF表达的平均吸收光密(OD值)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3w时bFGF除外);在多个时间点益气活血方组、补肾生髓方组BDNF和bFGF表达的OD值均较模型组升高;两中药复方组间比较,在1w、2w,BDNF表达的OD值益气活血方组高于补肾生髓方组;第3w,补肾生髓方组高于益气活血方组,各时间点bFGF表达的OD值,两中药复方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益气活血方、补肾生髓方能通过促进缺血半暗带BDNF和bFGF的表达,抗脑缺血后损伤,有利于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神经细胞
下载PDF
早期剥夺所致大鼠抑郁样行为与海马BDNF mRNA表达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江雪华 张敏 +2 位作者 陆大祥 韦佳 戚仁斌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5-703,共9页
为探讨早期剥夺对大鼠行为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的影响,将新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早期剥夺组,早期剥夺组在出生后1~14d每天孤养4h。监测体重,在出生后36?64天进行液体消耗试验,每周一次。12w龄时,进行穿... 为探讨早期剥夺对大鼠行为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的影响,将新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早期剥夺组,早期剥夺组在出生后1~14d每天孤养4h。监测体重,在出生后36?64天进行液体消耗试验,每周一次。12w龄时,进行穿梭箱试验,酶联免疫法检测海马BDNF含量,原位杂交法观察海马BDNF mRNA的表达。早期剥夺组大鼠体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水摄入量与糖水偏爱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穿梭箱试验中,早期剥夺组大鼠在训练时的穿梭反应次数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测试时,两组大鼠的被动逃避行为、主动逃避行为与逃避错误次数无显著差异。早期剥夺组大鼠海马BDNF含量、CA1区和CA3区BDNF 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5)。提示早期剥夺可导致大鼠生长减慢,表现出快感缺失的抑郁样行为,但未诱导成年大鼠表现出明显的习得性无助倾向,早期剥夺能下调成年大鼠海马BDNF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剥夺 抑郁样行为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松涛 李玲 +2 位作者 邱建勇 李薇 徐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采用光化学诱导法制作脑梗死大鼠模型 ,于 2 4h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制动组。前者每天进行水迷宫、转棒和滚笼训练 ,后者置于筒...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采用光化学诱导法制作脑梗死大鼠模型 ,于 2 4h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制动组。前者每天进行水迷宫、转棒和滚笼训练 ,后者置于筒状网笼内限制活动。分别在 1d、3d、7d、10d、14d取脑行免疫组化染色 ,每组每个时间点各 6只 ,观察各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BD NF的表达。结果 1d两组梗死灶周围BDNF阳性神经元均明显增多 ;3d训练组较制动组有更多BDNF阳性神经元 (P <0 0 1) ;随时间延长 ,BDNF阳性神经元减少 ,染色亦变浅 ,在 7d两组梗死灶周围仅有少量BDNF阳性神经元 ;10d、14d两组梗死灶周围偶见BDNF阳性神经元 ;BDNF阳性胶质细胞在 3d、7d、10d、14d大量表达 ,且康复训练组较制动组多 (P <0 0 1)。结论康复训练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表达较高水平的BD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脑梗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Bdn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 被引量:17
12
作者 黄东煜 张志坚 +3 位作者 陈柏龄 吴秀丽 王柠 张彦定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74-1179,共6页
为研究经Bdn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脑梗死的协同治疗作用,构建带有大鼠Bdnf基因之慢病毒载体,并感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rMSCs)。运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为研究经Bdn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脑梗死的协同治疗作用,构建带有大鼠Bdnf基因之慢病毒载体,并感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rMSCs)。运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经尾静脉注射移植,对照组注射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1mL,Bdnf-rMSCs和Mock-rMSCs组分别注射Bdnf-rMSCs细胞悬液以及未插入目的基因的空病毒载体感染后的rMSCs细胞悬液各1mL。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4h、移植后2周及2月应用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评价神经功能状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ock-rMSCs及Bdnf-rMSCs移植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mN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且Bdnf-rMSCs移植组明显优于Mock-rMSCs移植组(P<0.001)。移植后2周及2月,与对照组相比两移植组梗死区脑组织结构恢复较好,均可见EGFP阳性细胞在梗死区及其周边区聚集并存活,并有部分细胞出现神经元样改变。Bdnf-rMSCs移植组中移植细胞大量表达BDNF,两移植组中均有部分植入细胞表达神经细胞表面标志物。研究表明Bdnf基因修饰的rMSCs经静脉移植后可迁移至脑梗死灶周围,向神经细胞分化并长期存活。移植后的干细胞可与其分泌的BDNF协同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这为将来基因工程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 静脉移植 大鼠 脑梗死
下载PDF
丁基苯酞对大鼠缺血脑组织NGF及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孔双艳 李其富 +1 位作者 羊洁 何俐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0-403,407,共5页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对大鼠缺血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永久性缺血模型,按照Zea-Longa的方法对动物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选取1~3分的大鼠...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对大鼠缺血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永久性缺血模型,按照Zea-Longa的方法对动物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选取1~3分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2组:丁基苯酞治疗组(A组),大脑中动脉永久缺血对照组(B组),每组各20只。A组于术后予以丁基苯酞,每天2次,每次25mg/kg,B组给予相应剂量食用油灌胃给药,72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处死,分别取脑梗死周围、海马区和梗死区脑组织作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DNF、NGF蛋白表达变化,原位杂交检测BDNF mRNA、NGF mRNA的表达。结果丁基苯酞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1.35±0.81)低于对照组(1.75±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丁基苯酞治疗组BDNF和NGF蛋白BDNF mRNA和NGF mRNA在梗死区周围和海马区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梗死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基苯酞可上调大鼠梗死区周围和海马区缺血脑组织中BDNF和NGF的表达,并可能通过此机制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线栓法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丁基苯酞 神经生长因子(NGF) 脑源性神经 生长因子(bdnf)
下载PDF
APP17肽对心肺复苏大鼠海马神经元NGF、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晶 路毅 +3 位作者 邢秀荣 秦俭 王蓉 盛树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2-585,共4页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术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变化,以及APP17肽对NGF、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大鼠呼吸心跳骤停模型,...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术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变化,以及APP17肽对NGF、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大鼠呼吸心跳骤停模型,然后行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3组:手术对照组(A组)、心肺复苏组(B组)、心肺复苏+APP17肽组(C组),复苏至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时静脉注射APP17肽10μg·(300g)-1。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复苏2h后海马神经元表达NGF、BDNF情况。结果与对照组(A组)相比心肺复苏组(B组)大鼠海马神经元NGF、BDNF表达明显降低(P<0.05);心肺复苏+APP17肽组(C组)NGF、BDNF表达明显增加,高于B组和A组(P<0.01)。结论心肺复苏模型大鼠自主循环恢复2h海马神经元NGF、BDNF表达降低,APP17肽能恢复神经元NGF、BDNF的表达,对缺血、缺氧性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神经生长因子(NGF)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 APP17肽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脑缺血小鼠BDNF及NT-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建平 刘聪 +3 位作者 杨直堂 蒋超 赵源征 许栋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治疗组、白藜芦醇预治疗组,每组各18只。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脑缺血模型(permanent m...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治疗组、白藜芦醇预治疗组,每组各18只。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脑缺血模型(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BDNF及NT-3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检测缺血脑组织中BDNF及NT-3的基因水平,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的变化,以Zea 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结果与模型组及溶剂治疗组相比,白藜芦醇预治疗组梗死区周围BDNF及NT-3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且神经功能学评分明显改善(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增加脑缺血后BDNF及NT-3的表达,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脑缺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3 梗死体积 小鼠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Survivin、TrkB和BDNF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天卿 任海军 +1 位作者 温爽 张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观察生存素基因蛋白(Survivin)、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及其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胃癌组织和癌旁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和分析Survivin、TrkB和BDNF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原... 目的观察生存素基因蛋白(Survivin)、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及其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胃癌组织和癌旁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和分析Survivin、TrkB和BDNF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原发性胃癌组织、癌旁黏膜组织和34例淋巴结癌转移组中对应的阳性淋巴结Survivin、TrkB和BDN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TrkB和BDN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87%(46/64)、60.93%(39/64)和59.37%(38/64),而癌旁黏膜组织无一例表达。Survivin、TrkB和BDNF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而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浸润至胃壁全层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TNM分期Ⅲ~Ⅳ组的Survivin、TrkB和BDN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浸润至胃壁全层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和TNM分期Ⅰ~Ⅱ组(分别P〈0.01)。研究还显示,Survivin与TrkB和BDNF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瘤不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表明,Survivin阳性表达与TrkB和BDNF呈正相关(P〈0.05)。胃癌转移组Survivin、TrkB和BDNF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2.35%,28/34;76.47%,26/34;70.58%,24/34)均较原发癌(88.23%,30/34;85.29%,29/34;82.35%,28/34)低,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分别P〉0.05)。结论Survivin、TrkB和BDNF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Survivin、TrkB和BDNF可有助于判断胃癌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素基因蛋白 酪氨酸激酶受体B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BDNF基因对无血清培养SH-SY5Y细胞的生物学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谦 刘红 +3 位作者 吴燕 刘淑红 汪家政 范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 :为了有效的将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用于神经损伤的保护治疗。方法 :在体外用BDNF重组腺病毒 (Ad BDNF)对SH SY5Y细胞进行感染 ,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对细胞的生长分化进行了形态学的观察 ,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 目的 :为了有效的将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用于神经损伤的保护治疗。方法 :在体外用BDNF重组腺病毒 (Ad BDNF)对SH SY5Y细胞进行感染 ,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对细胞的生长分化进行了形态学的观察 ,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d BDNF对SH SY5Y细胞的促存活作用 ,并对细胞凋亡作用进行了检测。结果和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BDNF可有效的促进感染后的SH SY5Y细胞的存活 ,生长和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介导 bdnf基因 无血清培养 SH-SY5Y细胞 生物学作用 重组腺病毒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活血祛瘀解郁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基因BDNF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伟骏 陈眉 裘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410-1411,共2页
目的:研究活血祛瘀解郁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基因的BDNF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致大鼠慢性低灌注PSD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海马BDNF蛋白的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海马表现为BDNF阳性细胞数... 目的:研究活血祛瘀解郁法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基因的BDNF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致大鼠慢性低灌注PSD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海马BDNF蛋白的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海马表现为BDNF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结论:中药治疗使实验性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基因表达水平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症 海马 bdnf基因
下载PDF
跑台运动对慢性睡眠剥夺大鼠行为学改变、海马炎症因子及海马齿状回BDNF/Trk 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崔建梅 郭燕兰 +4 位作者 李中华 杨洁 于芳 李洪涛 苏晓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72,共11页
目的:研究认为,体育运动可以改善慢性睡眠缺失引起的认知功能下降和情绪障碍,海马DG区在学习、记忆和空间编码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对睡眠缺失高度敏感。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测量8周跑台运动对慢性睡眠剥夺(chronicsleepdeprivation,CSD)... 目的:研究认为,体育运动可以改善慢性睡眠缺失引起的认知功能下降和情绪障碍,海马DG区在学习、记忆和空间编码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对睡眠缺失高度敏感。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测量8周跑台运动对慢性睡眠剥夺(chronicsleepdeprivation,CSD)大鼠海马炎症因子(IL-6及TNF-a)水平和海马DG区BDNF及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跑台运动改善CSD大鼠认知功能及焦虑样行为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G)、运动组(EX)、慢性睡眠剥夺组(CSD)和睡眠剥夺运动组(CSD+E)。随后,CSD和CSD+E组大鼠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制作CSD模型,同时,EX和CSD+E组大鼠进行8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1h/day/6d/week)。跑台运动及CSD结束后,采用高架迷宫实验(EPM)评估大鼠焦虑样行为,八臂迷宫实验(ERM)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除外,海马炎症因子(IL-6、TNF-a)水平及海马DG区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被测量。结果:1)与SG组比较,ERM实验中,CSD组大鼠错误潜伏期缩短,训练达到标准次数及TM显著增多(P均<0.01)、CN减少(P<0.05);EPM实验中,CSD组大鼠ORT、ORE均显著减少,焦虑指数显著增加(P均<0.01);海马促炎因子IL-6及TNF-a水平显著增加(P均<0.01);海马DG区BDNF及TrkB表达显著降低(P均<0.01);2)8周跑台运动显著削弱了大鼠焦虑样行为,阻止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海马促炎因子IL-6及TNF-a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海马DG区BDNF及TrkB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P<0.01)。结论: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可以增强C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削弱大鼠焦虑样行为,可能与此运动减弱海马炎症反应、增加海马DG区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从而增强BDNF/TrkB信号通路对CSD大鼠海马的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慢性睡眠剥夺 学习记忆能力 焦虑样行为 海马炎症因子 bdnf/TrkB 通路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付燕燕 段静雨 段昌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yrosine kinase B,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OMT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yrosine kinase B,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OMT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尼莫地平组和OMT低、中、高剂量给药组6组,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阳性细胞,Western blot检测BDNF和Trk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OMT中、高剂量组神经学评分均减低,BDNF阳性细胞数以及BDNF和其受体Trk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OM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及受体Trk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脑缺血再灌注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