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firing of coal and biomass in oxy-fuel fluidized bed for CO2 capture: A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s 被引量:4
1
作者 Qinwen Liu Yan Shi +1 位作者 Wenqi Zhong Aibing Y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261-2272,共12页
The co-firing of coal and biomass in oxy-fuel fluidized beds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technologies for capturing CO2.This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from academia and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as a neg... The co-firing of coal and biomass in oxy-fuel fluidized beds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technologies for capturing CO2.This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from academia and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as a negative emission method to capture CO2 produced by carbon contained in biomass.In the past decades,many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regarding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under oxy-fuel combustion conditions.This paper firstly briefly discusses the techno-economic viability of the biomass and coal co-firing with oxycombustion and then presents a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ments involvi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simulations in this field.Experimental studies on mechanism research,such a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tube furnace experiments,and fluidized bed experiments based on oxy-fuel fluidized beds with different sizes as well as the main findings,are summarized as a part of this review.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CFD is a useful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s of the co-firing of coal and biomass in oxyfuel fluidized beds.We summarize a recent survey of published CFD research on oxy-fuel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which categorized into Eulerian and Lagrangian methods.Finally,we discuss the challenges and interests for futur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fuel combustion CO-FIRING of COAL and BIOMASS OXY-fuel fluidized bed CFD simulation
下载PDF
Modeling of Fuel Elements Cycling System in Pebble Bed Reactor Based on Timed Places Control Petri Nets
2
作者 Hongbing Liu Peng Shen +2 位作者 Dong Du Xin Wang Haiquan Zhang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4期510-516,共7页
Pebble bed reactors use cycling scheme of spherical fuel elements relying on fuel elements cycling system (FECS). The structure and control logic of FECS are very complex. Each control link has strict requirements on ... Pebble bed reactors use cycling scheme of spherical fuel elements relying on fuel elements cycling system (FECS). The structure and control logic of FECS are very complex. Each control link has strict requirements on time and sequence. This increases the difficulties of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In this paper, timed places control Petri nets (TPCPN) is applied for the modeling of FECS. On this basis the simulation of two important processes, namely uploading fuel elements into the cor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emptying the core is finished by simulation software Are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TPCPN is able to describe different kinds of logic relationship and has time properties and control properties, it’s very suitable for the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FE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D PLACES CONTROL Petri nets (TPCPN) Arena PEBBLE bed Reactors fuel Elements CYCLING SYSTEM (FECS)
下载PDF
The Carbonation Behaviors of Limestone Particle in Oxygen-Fuel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O<sub>2</sub>/CO<sub>2 </sub>Flue Gas
3
作者 Jianyu Shang Zhongliang Liu Chunbo Wang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13年第2期1-7,共7页
Limestone powder is still applied as SO2 sorbent in emerging oxygen-fuel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but its carbonation in O2/CO2 flue gas is an unclear problem.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arbonation behavi... Limestone powder is still applied as SO2 sorbent in emerging oxygen-fuel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but its carbonation in O2/CO2 flue gas is an unclear problem.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arbonation behaviors, the tube furnace heating system was built for simulating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flue gas by regulating the supply of O, CO2, N2, SO2 and H2O, and Carbonation reaction was tested.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used. It was found that carbon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emperature, CO2 concentration, impurities, water vapor, and cycle times;high temperature can promote carbonation process;high concentration of CO2 can inhibit the chemical reaction stage speed of carbonation process, but i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final conversion rate;water vapor can increase the final conversion rate of carbonation;the cycle times will reduce the activity of carbonation. The presence of carbonation turns the traditional boiler flue gas indirect desulfurization model into indirect desulfurization mechanism which does not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SO2 removal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fuel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LIMESTONE PARTICLE CARBONATION Desulfurization Production Layer
下载PDF
BED混合燃料稳定性及对高原地区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少华 申立中 +2 位作者 张生斌 毕玉华 雷基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6-820,共5页
为研究生物柴油-乙醇-柴油(简称BED)混合燃料对高原地区发动机的性能影响,在不同环境下进行了BED混合燃料的相溶性和稳定性测试的基础上,在高原环境下进行了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用纯柴油和6组不同比例BED混合燃料的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生... 为研究生物柴油-乙醇-柴油(简称BED)混合燃料对高原地区发动机的性能影响,在不同环境下进行了BED混合燃料的相溶性和稳定性测试的基础上,在高原环境下进行了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用纯柴油和6组不同比例BED混合燃料的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柴油、乙醇和柴油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按照不同比例配制成稳定的混合燃料,但其稳定性随温度降低而变差。当喷入气缸内燃料体积不变时,与燃用纯柴油相比,燃用BED混合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有所改善,高速时改善效果更为明显;碳烟排放下降,高负荷时比低负荷时下降幅度更大。BED混合燃料的最佳喷油提前角随生物柴油比例的增加而减小,随乙醇比例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d混合燃料 高原地区 稳定性 高压共轨柴油机 台架试验
下载PDF
面向双碳目标的多元燃料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展望
5
作者 岳光溪 张扬 +3 位作者 张建春 王志宁 柯希玮 张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844-6854,I0012,共12页
双碳目标让煤电机组的低碳化受到广泛关注。低碳燃料替代是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发电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零碳、低碳燃料特性与煤显著不同,这对CFB燃烧技术的燃料适应性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从燃料的着火与... 双碳目标让煤电机组的低碳化受到广泛关注。低碳燃料替代是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发电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零碳、低碳燃料特性与煤显著不同,这对CFB燃烧技术的燃料适应性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从燃料的着火与燃尽、低成本污染物控制和受热面安全3个角度,剖析CFB燃烧技术燃料适应性广的理论基础,提出丰富的床料蓄热和高效物料循环是支撑其适应低碳灵活燃料燃烧的两大基础条件。可以通过构建合理流态和炉内气氛,进一步提升CFB燃烧技术在多元低碳燃料上的适应性。对于生物质燃料,利用循环物料冲刷减少高温受热面沾污、减轻腐蚀,能够提高生物质发电的蒸汽参数,进而提高生物质发电的经济性;对于氨燃料,利用炉内高温床料蓄热解决稳燃问题,利用炉内气氛调控解决低成本脱硝问题,有望攻克氨燃料的高效低成本燃烧技术;对于化工冶金过程中广泛存在的超低热值废气,可利用CFB燃烧技术无害化处理同时回收废气中热能,显著提升废气处理的经济性,减少系统能耗和碳排放。面向双碳目标,CFB燃烧技术将进一步发挥和拓展其燃料适应性广的优势,具有较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循环流化床 生物质 氨燃料 烧结烟气
下载PDF
超厚料层烧结过程固体燃料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二喜 赵改革 +2 位作者 季志云 春铁军 李杰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铁矿烧结以固体燃料作为主要热量来源,其热量高效利用对于烧结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超厚料层烧结条件下固体燃料在料层中的分布特性,系统解析其在泥辊宽度方向以及料层高度方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沿泥辊宽度方向,整体混合... 铁矿烧结以固体燃料作为主要热量来源,其热量高效利用对于烧结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超厚料层烧结条件下固体燃料在料层中的分布特性,系统解析其在泥辊宽度方向以及料层高度方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沿泥辊宽度方向,整体混合料粒度中间偏细、两侧略粗,而含碳量则为中间偏高、两侧略低;布料之后,台车宽度方向混合料粒度组成和含碳量与泥辊对应位置处的混合料规律一致;在料层高度方向上,自上而下混合料粒度整体呈增大趋势,含碳量则逐渐减小,由于泥辊与九辊布料的偏析程度有限,在部分高度处粒度与含碳量会出现波动;利用台车高度方向混合料的粒度组成和泥辊下料处各粒级的含碳量计算出沿料层高度方向的燃料分布,与实际规律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超厚料层烧结过程固体燃料的优化分布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烧结 超厚料层 固体燃料 分布规律
下载PDF
颗粒床反应堆燃料组件瞬态特性研究
7
作者 毛晨瑞 吉宇 +2 位作者 孙俊 郎明刚 石磊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2,共7页
核热推进系统不仅要像传统动力堆产生预期功率,还需具备快速启动与推力调节的能力,以满足其变轨与机动的需求。因此,瞬态分析对于核热推进系统的方案设计、运行策略和集成试验等有重要作用。以颗粒床反应堆燃料组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 核热推进系统不仅要像传统动力堆产生预期功率,还需具备快速启动与推力调节的能力,以满足其变轨与机动的需求。因此,瞬态分析对于核热推进系统的方案设计、运行策略和集成试验等有重要作用。以颗粒床反应堆燃料组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维瞬态热工水力模型,并分析了功率提升过程以及反应性引入后的响应特性。研究发现由于颗粒床反应堆热量载出能力强,且燃料颗粒自身热容小,因此在启动等瞬态过程中换热滞后现象较弱,从而避免了堆芯内由于蓄热效应显著可能造成的超温或热应力过大等现象,有利于实现快速启动。额定工况下引入阶跃反应性,冷却剂载热滞后于堆芯释热约0.1 s,同样有利于系统功率和推力的快速调节。此外,颗粒床反应堆堆芯阻力会随着功率升高而增大,因此在启动和推力调节等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反应性引入与推进剂供应量的匹配技术,以实现核热推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床反应堆 核热推进系统 燃料组件 瞬态模型 快速启动
下载PDF
中心脉冲气-液-固循环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
8
作者 朱楼 宋杨凡 +5 位作者 王猛 施睿鹏 厉彦民 陈鸿伟 刘卓 魏翔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91-3001,共11页
为进一步提升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电化学性能,设计并搭建了一个中心脉冲气-液-固循环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CPCFB-MFC),通过设计多组实验工况研究了脉冲液流频率和幅值、颗粒循环速率及气体流量对CPCFB-MFC产电及污水处理特性的影响... 为进一步提升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电化学性能,设计并搭建了一个中心脉冲气-液-固循环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CPCFB-MFC),通过设计多组实验工况研究了脉冲液流频率和幅值、颗粒循环速率及气体流量对CPCFB-MFC产电及污水处理特性的影响。在中心液流脉冲频率为0.25 Hz、脉冲幅值为0.08 m/s、颗粒循环速率为3.3 kg/(m^(2)·s)、气体流量为2 L/min条件下,CPCFB-MFC的输出电压达到最高(为649.2 mV),此时污水处理时间最短(为77 h)。通过对比不同工况的污水处理效率和综合能耗,证明了在反应器内采用脉冲液流和气-液-固循环运行方式能进一步提升MFC的综合性能。这项工作对推动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循环流化床 脉冲液流 产电 污水处理 活性炭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CO_(2)催化加氢制航空煤油筒式反应器数学模拟分析与优化
9
作者 黄成 刘操 +3 位作者 黄磊 崔灵瑞 马宏方 曹发海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128,共9页
借助Fe基催化剂,CO_(2)通过加氢反应可成功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航空煤油,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潜力。目前缺少准确适宜的CO_(2)加氢合成航空煤油的反应器模型,因此亟需对其反应模型进行构建,为相关工艺的工业化提供参考。通过机器学习探究实... 借助Fe基催化剂,CO_(2)通过加氢反应可成功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航空煤油,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潜力。目前缺少准确适宜的CO_(2)加氢合成航空煤油的反应器模型,因此亟需对其反应模型进行构建,为相关工艺的工业化提供参考。通过机器学习探究实验条件和关键组分CO和CO_(2)物质的量分数关系,构建了关键组分CO和CO_(2)预测模型;基于Anderson-Schulz-Flory分布规律,构建了碳链增长模型,进一步构建了产物分布模型;基于催化床层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压降计算,建立了筒式固定床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模型;通过模拟一定工艺条件得到了CO_(2)加氢合成航空煤油的反应结果,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模拟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反应器进口温度升高、空速增大,CO_(2)转化率降低,航空煤油集总组分C_(11)H_(24)时空产率增加;操作压力增大,CO_(2)转化率增加,C_(11)H_(24)时空产率在反应压力为2.0 MPa时最高;饱和沸腾水温度升高,CO_(2)转化率和C_(11)H_(24)时空产率增加。最佳CO_(2)加氢制航空煤油反应条件:反应器进口温度为275℃、进口压力为2.0 MPa、空速为4000 h-1和饱和沸腾水温度为294℃。此时CO_(2)转化率为21.95%,C_(11)H_(24)时空产率为12.14g/(L·h),床层压降为0.2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航空煤油 机器学习 筒式固定床反应器 反应器模拟
下载PDF
煤焦油加氢制备喷气燃料工艺探索
10
作者 周维 张庆军 +2 位作者 宋永一 王超 贾玉博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416-1419,1490,共5页
以新疆某企业净化后煤焦油为原料,在加氢精制段压力为16.0 MPa、温度为365℃、空速为0.6 h^(-1)、氢油体积比为1000,加氢改质段压力为16.0 MPa、温度为370℃、空速为1.0 h^(-1)、氢油体积比为1000的条件下,在固定床中试装置上开展加氢... 以新疆某企业净化后煤焦油为原料,在加氢精制段压力为16.0 MPa、温度为365℃、空速为0.6 h^(-1)、氢油体积比为1000,加氢改质段压力为16.0 MPa、温度为370℃、空速为1.0 h^(-1)、氢油体积比为1000的条件下,在固定床中试装置上开展加氢实验。结果表明:净化后煤焦油原料经过加氢精制与改质后,馏程明显前移,产品碳氢比明显下降,饱和烃含量明显提升,芳烃含量显著下降,胶质完全转化为常规油品组分。切割出的130~285℃喷气燃料馏分满足国家标准(GB 6537—2018)3号喷气燃料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喷气燃料 加氢精制 加氢改质 加氢 燃料 固定床
下载PDF
宽度和载荷对沟槽地表火蔓延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丁超 马双阳 +3 位作者 肖康 尉锦超 刘思雨 焦艳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为探究燃料床的宽度和燃料载荷对沟槽地表火蔓延燃烧特性的影响,设计了宽度分别为10、15、20 cm的燃料槽,分析了不同宽度和载荷条件下地表火蔓延速度、火焰高度和夹角、质量损失、滞留时间等燃烧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载荷越高,燃... 为探究燃料床的宽度和燃料载荷对沟槽地表火蔓延燃烧特性的影响,设计了宽度分别为10、15、20 cm的燃料槽,分析了不同宽度和载荷条件下地表火蔓延速度、火焰高度和夹角、质量损失、滞留时间等燃烧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载荷越高,燃料的质量损失速率越大;相同载荷下,沟槽宽度越小,燃料消耗率越高。燃料槽侧壁使卷吸受限,火线成线性。火蔓延速率随宽度增加而增大,火焰高度随宽度和载荷增大而增大。在高载荷的情况下,火蔓延过程中产生大量可燃烟气,火焰形成向火蔓延方向的火焰夹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火 燃料床宽度 载荷 火蔓延速率 质量损失
下载PDF
坡度点烧实验中床层宽度对林火蔓延的影响
12
作者 李存宇 《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43-46,共4页
本研究在实验室内构件目标林分下的可燃物结构床层并进行点烧试验,通过改变点烧平台的坡度与宽度值,分析有坡点烧实验中不同床层宽度对火线燃烧轨迹、林火蔓延速率的影响。实验包括四种床层坡度(0°、10°、20°、30°... 本研究在实验室内构件目标林分下的可燃物结构床层并进行点烧试验,通过改变点烧平台的坡度与宽度值,分析有坡点烧实验中不同床层宽度对火线燃烧轨迹、林火蔓延速率的影响。实验包括四种床层坡度(0°、10°、20°、30°)和三种床层宽度(1、2、3 m),每场点烧进行两次共24场点烧实验。将本研究结果与现有相关经典模型预测值对比后,给出合理的床层宽度范围,在保证点烧实验精度的前提下,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 床层宽度 林火蔓延速率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RDF/SRF的可行性分析
13
作者 李凡 张世鑫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8期168-171,共4页
为实现当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需利用某电厂已有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及环保设施,采用直接掺烧方式处理垃圾衍生燃料/固体替代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Solid Recovered Fuels,RDF/SRF)。研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 为实现当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需利用某电厂已有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及环保设施,采用直接掺烧方式处理垃圾衍生燃料/固体替代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Solid Recovered Fuels,RDF/SRF)。研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特点、RDF/SRF的制备和特性以及掺烧技术,设计适合该电厂的掺烧工艺,并分析该方案的技术和经济性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案技术上可行,可以达到生活垃圾处置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的;掺烧系统(厂内)的总投资为624.90万元,当RDF到厂价为70元/t(含税)时,本项目厂内投资各项财务评价指标合理,经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循环流化床锅炉 垃圾衍生燃料/固体替代燃料(RDF/SRF) 掺烧
下载PDF
生产低硫残渣型船用燃料的加氢反应条件研究
14
作者 韩坤鹏 刘铁斌 +2 位作者 翁延博 袁胜华 耿新国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9期26-29,共4页
为生产低硫残渣型船用燃料油,采用典型高硫渣油原料在中型渣油加氢装置上开展了反应条件(体积空速、氢分压、反应温度及氢油比等)对渣油加氢脱硫及残炭加氢转化过程影响规律的研究,并进行了反应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催化剂体系... 为生产低硫残渣型船用燃料油,采用典型高硫渣油原料在中型渣油加氢装置上开展了反应条件(体积空速、氢分压、反应温度及氢油比等)对渣油加氢脱硫及残炭加氢转化过程影响规律的研究,并进行了反应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催化剂体系下,体积空速、氢分压和反应温度是影响渣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的关键因素,而氢油比的影响较小;在兼顾加氢催化剂体系的加氢脱硫性能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较高且适宜的体积空速(0.20~0.24 h^(-1))、适合的氢分压(13~15 MPa)以及不高于380℃的反应温度更有利于渣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基于以上结果,通过综合调整匹配不同反应参数,在满足加氢产品硫质量分数低于0.50%的情况下,残炭提升了11.3百分点、降残炭率降低了5.1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硫残渣型 船用燃料油 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 体积空速 氢分压 反应温度 氢油比 降残炭率
下载PDF
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生产3^(#)喷气燃料可行性研究
15
作者 高喜峰 徐大海 +3 位作者 吕超 杨鹏 莫治兵 何欢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736-1740,1755,共6页
介绍了某炼油厂利用15万t·a^(-1)柴油加氢精制装置试生产3^(#)喷气燃料的具体实施过程,通过对原料油馏程、操作参数的调整,采取降低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分馏塔温度等一系列措施,以常减压装置常一线油为原料,成功生产出3^(#)喷气... 介绍了某炼油厂利用15万t·a^(-1)柴油加氢精制装置试生产3^(#)喷气燃料的具体实施过程,通过对原料油馏程、操作参数的调整,采取降低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分馏塔温度等一系列措施,以常减压装置常一线油为原料,成功生产出3^(#)喷气燃料。实践发现,140~255℃常一线馏分是生产3^(#)喷气燃料的适宜原料,操作参数相较于生产柴油时偏低,将反应压力从3500 k Pa降低至3200 k Pa,3^(#)喷气燃料的芳烃体积分数由7.33%上升至9.27%,满足大于体积分数8.50%的内控指标要求。3^(#)喷气燃料试生产的成功,证明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具备在线切换生产柴油和3^(#)喷气燃料产品的能力,有效提升装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产品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工业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加氢精制 3~#喷气燃料 操作条件 加氢 化学反应 催化作用 固定床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清洁煤制气飞灰替代燃料研究
16
作者 骆绍山 魏春林 《仪器仪表用户》 2024年第6期36-38,共3页
我国是煤炭资源生产大国,利用清洁煤技术,改变传统煤炭消费方式,是我国工业领域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工作之一。清洁煤制气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某生产企业一期工程采用2×260 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1×60000... 我国是煤炭资源生产大国,利用清洁煤技术,改变传统煤炭消费方式,是我国工业领域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工作之一。清洁煤制气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某生产企业一期工程采用2×260 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1×60000 Nm^(3)/h褐煤制清洁煤气的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作为生产工艺用能来源。单台煤气炉年煤耗量22万吨,产生的固体颗粒废弃物飞灰年总量达3万吨。实现煤气炉飞灰替代燃料,可以节省大量燃料成本,并对高效利用煤制气飞灰变废为宝、节能减排提供高效高经济性的优化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清洁煤制气 飞灰替代燃料
下载PDF
粉煤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吕俊复 尚曼霞 +7 位作者 柯希玮 周托 黄中 张海 张缦 张扬 吴玉新 岳光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0-437,共8页
双碳背景下,作为燃煤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实现了劣质燃料的高效清洁利用,也是未来参与电网深度调峰的主力。然而,CFB锅炉在负荷调节速率、深度低负荷及低负荷下的NOx排放控制、受热面磨损等方面还有较大改善空... 双碳背景下,作为燃煤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实现了劣质燃料的高效清洁利用,也是未来参与电网深度调峰的主力。然而,CFB锅炉在负荷调节速率、深度低负荷及低负荷下的NOx排放控制、受热面磨损等方面还有较大改善空间。为此,提出了粉煤循环流化床(Powdered Coal-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PC-CFB)燃烧技术,将燃料粒度由传统的0~10 mm宽筛分分布缩减为0~1 mm的窄筛分分布,在低床存量下实现足够高的循环流率,通过流态调控化学反应,强化低氮燃烧需要的还原性气氛,并为延长细颗粒石灰石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提供了保证,同时改善锅炉燃烧性能。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燃料粒度降低,化学反应速度即热量释放变化速率得以提高;辅助以循环干预措施,可提高传热率的变化速度,二者综合可以改善负荷变化率。燃料粒度的变化必然导致床料粒度降低,显著改善了深度低负荷能力以及低负荷下的NOx排放炉内控制能力。该思想得到模型验证:当燃料粒度由常规缩减到0~1 mm时,床料粒度大幅降低,稀相区物料悬浮浓度提高,循环流率提高了约27%;炉内还原性气氛得到增强,NOx原始排放浓度降低约35%;循环系统性能的改善可延长细颗粒石灰石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提高脱硫反应效率,在钙硫比、NOx排放相同条件下,降低了SO2原始排放浓度;同时,燃烧效率显著改善,底渣含碳量降低89%、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降低52%,表明PC-CFB燃烧技术在增强CFB锅炉运行灵活性、强化低氮燃烧、提升燃烧性能等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 循环流化床 燃料粒度 运行灵活性 排放控制 燃烧性能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柴油机燃用BED燃料的常规排放分析
18
作者 封其超 姚国仲 +1 位作者 董志辉 王鹤钦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8年第4期16-19,共4页
为研究高压共轨柴油机在高原地区使用纯柴油和乙醇—生物柴油—柴油(BED)燃料时的常规排放,模拟平原地区大气压力,与单组BED燃料和纯柴油在高原地区的常规排放进行对比。试验表明,增大空气压力,过量空气系数增加。使用纯柴油时,CO和HC... 为研究高压共轨柴油机在高原地区使用纯柴油和乙醇—生物柴油—柴油(BED)燃料时的常规排放,模拟平原地区大气压力,与单组BED燃料和纯柴油在高原地区的常规排放进行对比。试验表明,增大空气压力,过量空气系数增加。使用纯柴油时,CO和HC在高转速时明显降低,中等转速时升高,而NOx和PM明显降低;使用BED燃料时,CO排放量降低,NOx增多,而PM值大幅度下降。某些工况下,使用BED燃料可以降低HC和PM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 bed燃料 常规排放 高原地区
下载PDF
Advances in reduction of NO_x and N_2O emission formation in an oxy-fired fluidized bed boiler 被引量:3
19
作者 Khalid El Sheikh Mohammad Jakir Hossain Khan +7 位作者 Mahar Diana Hamid Siddhartha Shrestha Brahim Si Ali G.A.Ryabov Lya A.Dolgushin Mohd Azlan Hussain Tatiana V.Bukharkina Elena A.Gorelova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26-443,共18页
Fossil fuel combus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means to meet the mounting global energy demand. However, the increasing NO_x and N_2 O emissions arising from fossil fuel combustion process have hazardous effects. Thus, mi... Fossil fuel combus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means to meet the mounting global energy demand. However, the increasing NO_x and N_2 O emissions arising from fossil fuel combustion process have hazardous effects. Thus, mitigating these gases is vital to attain a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Interestingly, oxy-fuel combustion in fluidized bed for carbon capture and minimized NO_x emissions is strongly sustainable compare to the other approaches. It was assessed that NO_x formation and fuel-N conversion have significant limitation under oxy-fluidized bed compared to air mode and the mechanism of NO_x formation is still deficient and requires further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his review paper discussed the potential of primary measure as low emission process with others supplementary techniques for feasible NO_x reduction. The influences of combustion mode, operating parameters, and reduction techniques such as flue gas recirculation, oxygen staging, biomass co-firing, catalyst, influence of fluidized bed design and structure, decoupling combustion and their merges are respectively evaluated. Findings show that significant minimization of NO_x emission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combin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duction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fuel combustion Fluidized bed technology BIOMASS BLEND Primary/secondary measures NOx emission
下载PDF
全回路CFB中一级燃料配比对异重燃料分级燃烧影响的模拟
20
作者 王瑞晨 周全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4期397-406,共10页
循环流化床以其燃料适用范围广的优势,被作为低热值固体废物热利用的优选设备。为解决循环流化床燃烧异重混合燃料时出现燃料配比不当而导致的污染物控制困难问题,本文将软质煤矸石(soft coal gangue,SCG)颗粒和垃圾衍生物(refuse deriv... 循环流化床以其燃料适用范围广的优势,被作为低热值固体废物热利用的优选设备。为解决循环流化床燃烧异重混合燃料时出现燃料配比不当而导致的污染物控制困难问题,本文将软质煤矸石(soft coal gangue,SCG)颗粒和垃圾衍生物(refuse derived fuel,RDF)颗粒作为异重燃料,采用分级燃烧技术,应用欧拉双流体模型模拟研究了3种不同一级燃料配比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分级燃烧过程的流动、温度和气体组分分布情况,以获得其在循环流化床中分级燃烧的最佳一级燃料配比。结果表明:SCG/RDF为5/2的配比可促进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碰撞频率和提高煤矸石中挥发分的热解反应强度,此配比下挥发分在密相区的反应速率较SCG/RDF为6/1和3/4时分别提高0.025和0.010。同时,该比例下的炉膛整体温度较SCG/RDF为6/1和3/4时分别提升175 K、25 K,达到了燃料协同燃烧的最佳效果,该比例下O_(2)消耗量较SCG/RDF为6/1和3/4时分别增加0.08和0.01。另外,RDF比例的升高会使污染物NO和SO_(2)的含量下降。因此,选用SCG/RDF为5/2的配比可达到异重燃料分级燃烧的最优运行状态,此时异重燃料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垃圾衍生燃料 异重燃料 CFD数值模拟 全回路循环流化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