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0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亲和层析技术协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
1
作者 张蕴哲 张先舟 +1 位作者 袁耀武 张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7-264,共8页
利用免疫亲和层析技术(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IAC)对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进行捕获与浓缩,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对IAC捕获的目标物OTA进行测定。IAC与ELISA中的抗OTA... 利用免疫亲和层析技术(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IAC)对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进行捕获与浓缩,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对IAC捕获的目标物OTA进行测定。IAC与ELISA中的抗OTA单克隆抗体来自不同的克隆株,分属不同独特型,与OTA结合靶点的选择性存在差异,IAC与ELISA协同检测,可以有效过滤OTA结构类似物造成的干扰,提高免疫分析的特异性与灵敏度。该方法用于加标样品测定时,OTA的检出限为0.2 ng/g,定量限为0.4 ng/g,OTA的平均回收率为75.9%,与单一的ELISA法相比,该方法虽然回收率略低,但灵敏度可以显著提高,达到ELISA法的60倍。通过对49份样品的实际检测,该方法检出阳性样品与国标法的符合率达到100%,漏检率为0%,由此可见,该方法在准确性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作为一种综合免疫分析技术,该方法不需要大型仪器设备,对操作环境没有严格要求,便于基层实验室对样品中OTA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亲和层析技术 免疫吸附法 检测 赭曲霉毒素A
下载PDF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邱洁 韦萱 蒲婵娟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5期141-143,共3页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操作简单、灵敏度较高、技术成本较低且能够应用到多种成分检测中,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批量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随着相关技术的革新,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在实践检测中的应用也愈发成熟,同时衍生出众多新型技术,满足了食品...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操作简单、灵敏度较高、技术成本较低且能够应用到多种成分检测中,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批量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随着相关技术的革新,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在实践检测中的应用也愈发成熟,同时衍生出众多新型技术,满足了食品快速、高质量检测需求。基于此,本文探究了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在各类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的优势,希望能够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些许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技术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畜产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程俊嘉 陈源 刘冬梅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5期115-116,共2页
酶联免疫吸附法是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常用的快检方法之一,能快速、准确、高效地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伴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数量及质量要求也在逐步上升,畜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近年来,畜产品中存在... 酶联免疫吸附法是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常用的快检方法之一,能快速、准确、高效地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伴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数量及质量要求也在逐步上升,畜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近年来,畜产品中存在着动物疫病、兽药残留及产品非法添加物等相关问题。因此,使用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筛查畜产品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为主要技术导向,深入剖析其原理,同时对该技术在畜产品快检中的应用情况分层介绍,以期为行业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法 畜产品 检测技术 应用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技术与酶联免疫法在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4
作者 叶莹 杨应松 +2 位作者 阮燕如 陈泳言 黄璐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1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与酶联免疫法(ELISA)在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的疑似238例手足口病患儿,均行FQ-PCR检测与ELISA检测,统计FQ-PCR与ELISA病毒阳...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与酶联免疫法(ELISA)在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的疑似238例手足口病患儿,均行FQ-PCR检测与ELISA检测,统计FQ-PCR与ELISA病毒阳性检出率,以病毒分离培养及临床表现、血清实验室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FQ-PCR与ELISA检测敏感度与特异度、准确度及检测窗口期。结果238例患儿中137例(57.56%)最终确诊为手足口病。FQ-PCR检测敏感度与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PCR病毒阳性检出率较ELISA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PCR对通用型肠道病毒、Cox A16、EV71检测窗口期均短于ELISA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LISA相比,FQ-PCR在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检测中具有更高的特异度、敏感度,可提高阳性检出率,且检测窗口期更短,利于临床早期实施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免疫 荧光定量PCR技术
下载PDF
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耳鼻喉科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价值
5
作者 陈昕谊 彭东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4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对耳鼻喉科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水平分析的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耳鼻喉科患儿血清样本300份,使用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其粉尘...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对耳鼻喉科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水平分析的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耳鼻喉科患儿血清样本300份,使用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其粉尘螨、户尘螨、狗毛屑、猫毛屑、艾蒿花粉、链格孢共计6种常见的吸入物过敏原sIgE,记录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围等数据,并与Immuno CAP系统的评价效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6种过敏原sIgE的批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值均<7%,而总CV%<8%。6种过敏原的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值均低于0.35 kU/L,均为阴性。相关系数均大于产品说明书的阈值0.975,线性范围良好。不同过敏原的回归方程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系统定量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强。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77.33%,阴性符合率为98.67%,Kappa值为0.833,P<0.05。结论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对耳鼻喉科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水平的评价效能,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灵敏度,且与Immuno CAP系统的相关性较好,作为一种自动化全定量检测手段,能够满足临床耳鼻喉科常见过敏原检验的要求,具有使用价值。此文的研究结果为儿童耳鼻喉科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喉科 过敏原 免疫捕获 特异性IGE 免疫 分子生物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检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检测效果
6
作者 林艳 周鹏 付安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检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疑似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检验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 目的探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检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疑似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检验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乙肝病毒检出情况、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结果。结果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乙肝病毒阳性率为54.00%,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检验的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检验效果优于酶联免疫吸附检验,可提高乙肝病毒阳性检出率,为后续临床制订合理诊疗计划提供可靠依据,且对临床疗效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血清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免疫吸附检验
下载PDF
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珍 王志远 肖婷婷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7期57-59,63,共4页
目的评价结核病临床诊断中,采用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98例疑似结核病患者,均提供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诊断,将痰培养结果... 目的评价结核病临床诊断中,采用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98例疑似结核病患者,均提供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诊断,将痰培养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痰培养显示,阳性检出率40.82%,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检测阳性检出率48.98%,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检测阳性检出率41.84%。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的特异度与准确性均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验方法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临床诊断中,采用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诊断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诊断 干扰素体外释放免疫检验技术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的应用(讲座) 被引量:18
8
作者 侯世芳 许贤豪 +9 位作者 刘广志 乔立艳 矫毓娟 张华 国红 文诗广 殷剑 魏雪飞 刘江红 王红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00-202,共3页
此文重点介绍近年来建立起来的另一酶免疫分析技术——酶联免疫斑点 (ELISPOT)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 。
关键词 免疫分析技术 免疫斑点技术 ELISPOT 抗体分泌性B细胞 细胞因子分泌性T细胞
下载PDF
酶联免疫技术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被引量:73
9
作者 张也 刘以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00-204,共5页
本文首先对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做了简要介绍。其次,就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与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评述,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食品中的毒素、残留农药、食品微生物、食品的品质和重金属污染等的检测;最后阐述了该项技术的发展... 本文首先对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做了简要介绍。其次,就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与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评述,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食品中的毒素、残留农药、食品微生物、食品的品质和重金属污染等的检测;最后阐述了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食品安全性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测技术 食品 安全性检测 应用 毒素 残留农药 微生物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在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郑春燕 李海 +2 位作者 杨莉 王剑 覃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503-2506,共4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nzyme-link immunospot assay,ELISPOT)在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POT技术检测2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例非结核患者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NF-γ,同时对24例病例和全部对照者行...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nzyme-link immunospot assay,ELISPOT)在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POT技术检测2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例非结核患者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NF-γ,同时对24例病例和全部对照者行结核菌素皮肤实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结果病例组ESAT-6形成SFCs数为84(17.3,171.0)/2.5×105PBMCs,高于对照组的9(2.0,15.5)/2.5×105PBM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CFP-10形成的SFCs数为115.5(21.5,227.5)/2.5×105PBMCs,也高于对照组的7(2.0,16.5)/2.5×105PBM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TST硬结直径中位数为8.0 mm,对照组TST硬结直径中位数为4.8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ELISPOT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0.0%;TST灵敏度为70.8%,特异度为50.0%。胸腔积液抗酸杆菌检查的敏感度只有18.5%。ELISPOT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高于T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5和0.025);ELISPOT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也高于TS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和0.25)。ELISPOT和TST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κ=0.26)。结论 ELISPOT检测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临床实践中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技术,使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免疫斑点技术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诊断
下载PDF
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和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过敏原IgE抗体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佩燕 孙宝清 +3 位作者 黄惠敏 韦妮莉 李靖 陈德晖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对酶联免疫捕获法的ALLERG-O-LIQ系统和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的ImmunoCAP系统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一致性进行对比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2010年就诊于变态反应科、儿科的病例,采用2种不同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屋尘螨(... 目的:对酶联免疫捕获法的ALLERG-O-LIQ系统和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的ImmunoCAP系统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一致性进行对比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2010年就诊于变态反应科、儿科的病例,采用2种不同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屋尘螨(D1)、粉尘螨(D2)、狗毛屑(E5)、德国小蠊(I6)、鸡蛋(F1)、牛奶(F2)、花生(F13)、蟹(F23)、虾(F24),共9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将2种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进行了520项次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两种系统对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定量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P<0.05),特异性IgE结果:屋尘螨>粉尘螨>德国小蠊>狗毛屑;而对食物过敏SIgE抗体检测结果的相关度较吸入过敏原低,特异性IgE结果:蟹>虾>花生>鸡蛋>牛奶。结论:ALLERG-O-LIQ系统和ImmunoCAP系统都属于新一代易操作的过敏原检测系统。2种检测方法一致性良好,结果偏离度较小,呈线性回归分布。因此,对于评估血清中的特异性IgE来说,ALLERG-O-LIQ系统是一个可靠的、经济的临床诊断系统。其检测的结果与ImmunoCAP系统的检测结果比较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捕获 过敏原检测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
下载PDF
农药残留的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2
作者 周培 陆贻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简要介绍了农药残留的酶联免疫分析的技术原理、关键技术环节 ,综述了国内外的酶联免疫测定农药残留的研究动态 。
关键词 技术研究进展 农药残留 抗原 抗体 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酶联免疫电转移印迹技术(EITB)检测抗EB病毒特异性DNA酶抗体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勇泉 彭勇炎 +3 位作者 陶正德 肖健云 李韵萍 姚开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2,76+81,共4页
本研究用酶联免疫电转移印迹技术,检测血清中抗 EB 病毒特异性 DNA 酶抗体,试图建立一种可常规应用于临床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50例鼻咽癌患者血清中,26例在52~59KD 范围内出现由4条阳性显带融合而成的阳性反应区;健康成人和其他头颈... 本研究用酶联免疫电转移印迹技术,检测血清中抗 EB 病毒特异性 DNA 酶抗体,试图建立一种可常规应用于临床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50例鼻咽癌患者血清中,26例在52~59KD 范围内出现由4条阳性显带融合而成的阳性反应区;健康成人和其他头颈部肿瘤患者血清无一例在此区域内出现阳性显带,表明其特异性甚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 病毒特异性 DNA 免疫电转移印迹技术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技术(Elispot)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培泽 叶涛生 +1 位作者 邓永聪 蔡雄茂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2期314-315,共2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在结核性脑膜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3例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及16例非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外周血Elispot结果,同时分析脑脊液腺苷脱氨酶...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在结核性脑膜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3例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及16例非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外周血Elispot结果,同时分析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水平、TB-DNA(PCR)结果,比较三种技术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作用。结果 Elispot在诊断结核性脑膜脑炎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高于脑脊液ADA、TB-DNA(PCR)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性比较三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lispot技术在结核性脑膜脑炎中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其诊断价值优于脑脊液ADA、TB-DNA(PCR)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诊断价值 检测技术 免疫斑点试验 ELISPOT技术 结核性脑膜脑炎 应用 免疫斑点技术
下载PDF
一种细胞免疫学新技术——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茶 黄彬 姜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43-246,共4页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是利用ELISA技术的基本原理从单细胞水平检测分泌抗体的细胞或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的一种细胞免疫学检测技术,可从单细胞水平评价机体的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功能。近年来ELISPOT技术以其简便、特异、敏感的优点...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是利用ELISA技术的基本原理从单细胞水平检测分泌抗体的细胞或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的一种细胞免疫学检测技术,可从单细胞水平评价机体的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功能。近年来ELISPOT技术以其简便、特异、敏感的优点,被广泛用于肿瘤疫苗评价试验、免疫监测和结核杆菌感染的诊断等方面。现综述ELISPOT技术的原理、基本操作步骤、优缺点和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测定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免疫斑点技术
下载PDF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大肠杆菌O157:H7 被引量:17
16
作者 姚斐 沙莎 +2 位作者 陈刚 纪伟尚 徐怀恕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1-214,共4页
大肠杆菌 O157:H7在低温贫营养的条件下可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Viable butnonculturable state,VBNC) ,用常规的培养法无法将其检出。作者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技术(Indirect Enzyme- L 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 ISA)检测 VBNC... 大肠杆菌 O157:H7在低温贫营养的条件下可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Viable butnonculturable state,VBNC) ,用常规的培养法无法将其检出。作者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技术(Indirect Enzyme- L 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 ISA)检测 VBNC的大肠杆菌 O157:H7,发现此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将其检出 ,最小检测浓度为 10 5个 /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间接免疫吸附技术
下载PDF
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粪便中艰难梭菌毒素A/B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立颖 黄磊 +4 位作者 严岩 蒋洪 周佳 冯汝立 冯珍如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应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ELFIA)技术及PCR联合检测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毒素A/B(CDAB),分析不同临床表现的住院患者粪便标本中CDAB的检出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8月~11月242位住院患者粪便标本,用ELFIA法检测CDAB,对检... 目的应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ELFIA)技术及PCR联合检测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毒素A/B(CDAB),分析不同临床表现的住院患者粪便标本中CDAB的检出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8月~11月242位住院患者粪便标本,用ELFIA法检测CDAB,对检测结果为可疑的标本用PCR复测。将患者分为非抗生素相关腹泻组和抗生素相关腹泻组,对两组的CDAB阳性率进行χ2检验,并分析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242位患者中,22例ELFIA法CDAB检测为阳性,12例检测结果为可疑。12例可疑标本有10例进行了PCR复测,8例(80.0%)CDAB基因阳性。两法联合检测共计30例为CDAB阳性,阳性率为12.4%。抗生素相关腹泻组CDAB阳性率(24.0%)显著高于非抗生素相关腹泻组(6.9%)(χ2=14.21,P<0.01)。CDAB阳性组的年龄(68.2±23.6)岁高于CDAB阴性组(58.7±23.9)岁(P<0.05)。结论 ELFIA法检测CDAB,有商品试剂盒,方法简便可靠。可疑阳性标本用PCR法检测tcdA/tcdB基因,可进一步提高阳性率。艰难梭菌毒素在抗生素相关腹泻患者检出率较高,与临床表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艰难梭菌毒素A/B 抗生素相关腹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及其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杜小粉 董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330-333,共4页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就对食品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提出高要求。本文主要介绍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建立酶联免疫技术的关键技术,并对其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免疫吸附技术 农药残留 检测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辅助诊断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韩文 张卫平 +1 位作者 何萍 多力坤.木扎帕尔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617-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0~14岁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共17例进行ELISPOT检测,对最终确诊病例进行分析,并与头颅CT/MRI检查、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脑...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0~14岁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共17例进行ELISPOT检测,对最终确诊病例进行分析,并与头颅CT/MRI检查、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脑脊液检查、结核抗体检查、胸片结果相对比。结果:在最终确诊的13例结核性脑膜炎中,头颅CT/MRI、PPD、脑脊液、结核抗体、胸片在入院5d内的检查阳性率分别为30.8%、30.8%、23.1%、12.5%、30.8%,而ELISPOT阳性率为76.9%,显著高于其它辅助检查方法(P〈0.05)。结论:ELISPOT检硷灵敏、快速,对于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有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斑点技术 小儿 结核性脑膜炎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技术(Elispot)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及Ⅲ型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培泽 叶涛生 +3 位作者 邓永聪 蔡雄茂 陈涛 张明霞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5期721-722,共2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在结核脑膜脑炎及Ⅲ型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Elispot技术分别对383例结核病人(包括7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10例Ⅲ型肺结核患者)、97...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在结核脑膜脑炎及Ⅲ型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Elispot技术分别对383例结核病人(包括7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10例Ⅲ型肺结核患者)、97例健康人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r干扰素(IFN-r)水平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Elispot技术在结核病中诊断敏感性为81.46%,特异性为85.57%;结核脑膜脑炎组Elispot阳性率为61.64%;Ⅲ型肺结核患者组Elispot阳性率为86.13%;健康对照组Elispot阳性率为10.31%;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pot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在Ⅲ型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优于结核性脑膜脑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 结核性脑膜脑炎 Ⅲ型肺结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