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BEMT2.0研究串列海流发电机的水动力性能
1
作者 王佳玉 余龙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海流发电机(MCT)是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装置。在预测海流发电机水动力性能方面,修正叶素动量理论(M-BEMT)方法被验证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M-BEMT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基于M-BEMT方法开发M-BEMT2.0方法包括时均法(... 海流发电机(MCT)是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装置。在预测海流发电机水动力性能方面,修正叶素动量理论(M-BEMT)方法被验证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M-BEMT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基于M-BEMT方法开发M-BEMT2.0方法包括时均法(TA-BEMT2.0)和瞬态积分法(TI-BEMT2.0),新方法考虑了来流的轴向非均匀性和周向非均匀性。首先使用文献的试验结果验证均匀来流时新方法的适用性。然后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结果验证非均匀来流时新方法的适用性。最后结合新方法和CFD方法深入研究两个串列排布海流发电机(MCTA)的水动力性能。基于M-BEMT2.0研究发现,均匀来流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非均匀来流时新方法的计算结果优于M-BEMT的计算结果。对于MCTA,当第一个MCT的叶尖速度比越大,第二个MCT功率比和推力比恢复到90%的距离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流发电机 M-bemt CFD 发电机阵列
下载PDF
Study on Synergistic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Sunscreen Bemt and Mbbt
2
作者 Yang Yunyun 《China Detergent & Cosmetics》 2021年第4期45-52,共8页
The synergistic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two chemical sunscreens,BEMT and MBBT,have been studied.UV absorption spectrum study suggested that UV absorption peaks of BEMT and MRRT shifted when the polarities of solvents ... The synergistic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two chemical sunscreens,BEMT and MBBT,have been studied.UV absorption spectrum study suggested that UV absorption peaks of BEMT and MRRT shifted when the polarities of solvents varied.In ethanol,a typical semi-polarity solvent,UV absorption capacity of BEMT was reduced compared to its capacity in a non-polarity solvent of isooctane.While the addition of MBBT can offset the impact of solvent polarity.In terms of emulsions with BEMT as the only sunscreen agent,in vitro test indicated that SPF increased as the solvent polarity rose,and the addition of MBBT can offset this impact.Sunscreen efficient can b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via combining water phased and oil phased sunscreen ag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sunscreen bemt MBBT Synergistic effect
下载PDF
防晒剂BEMT和MBBT的协同增效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郁璇 杨允芸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25-30,54,共7页
研究化学防晒剂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BEMT)和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MBBT)复配带来的协同增效作用及机理。紫外结果表明,受溶剂极性影响,BEMT、MBBT的吸收峰有移动,且BEMT在半极性溶剂乙醇中的紫外吸收低于非极性溶... 研究化学防晒剂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BEMT)和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MBBT)复配带来的协同增效作用及机理。紫外结果表明,受溶剂极性影响,BEMT、MBBT的吸收峰有移动,且BEMT在半极性溶剂乙醇中的紫外吸收低于非极性溶剂异辛烷,复配MBBT可以基本消除溶剂极性对BEMT的影响。在只含BEMT的防晒样品中,分别选择3种常用但不同极性的油脂,体外SPF结果表明,SPF值随油脂极性的增强而升高,复配MBBT可以消除油脂极性的影响。通过水相和油相防晒剂复配,可显著提高防晒剂的防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防晒 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 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 协同增效
下载PDF
一种改进诱导因子计算方法的叶素动量理论体积力模型
4
作者 王明哲 王建华 万德成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叶素动量理论体积力模型作为能够替代真实螺旋桨的一种体积力形式,在模拟螺旋桨以及船桨相互作用问题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为了处理基于理想流体假设的传统叶素动量理论在与粘性求解器耦合过程中不能在较大工况范围内准确代表真实螺... 叶素动量理论体积力模型作为能够替代真实螺旋桨的一种体积力形式,在模拟螺旋桨以及船桨相互作用问题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为了处理基于理想流体假设的传统叶素动量理论在与粘性求解器耦合过程中不能在较大工况范围内准确代表真实螺旋桨模型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真实螺旋桨诱导因子分布的改进方法,并进行KP505螺旋桨体积力模型在J=0.4~0.8五种进速条件下的敞水试验模拟。本文将敞水性能、桨载荷分布与诱导速度场的体积力模拟结果与真实螺旋桨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体积力模型预报敞水性能误差在各进速下最大值为1.05%,且体积力模型诱导速度场可以反映真实螺旋桨尾流的动量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因子 叶素动量理论 体积力模型 敞水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风力机设计与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徐燕飞 席德科 +1 位作者 田彬 孙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8-20,共3页
在考虑叶尖损失和阻力影响诸因素的条件下,依据动量叶素理论设计了螺旋桨形风力机叶片,同时对设计结果在Gambit中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指定边界条件类型并划分网格,然后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性能数值分析计算,给出风力机性能参数。
关键词 动量叶素 叶尖损失 多重参考系 非结构化网格 耦合
下载PDF
旋翼螺旋桨的快速气动优化设计(英文)
6
作者 黄胤强 陈海昕 《风机技术》 2019年第5期19-27,共9页
Aerodynamic design of convertible prop-rotor is a challenging and complex task.Instead of focus on a design condition,prop-rotor are requested to attain good performance in wide rang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In presen... Aerodynamic design of convertible prop-rotor is a challenging and complex task.Instead of focus on a design condition,prop-rotor are requested to attain good performance in wide rang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In present work,to further improve performance of prop-rotor under each operating condition,the concept of variable-pitch proprotor has been proposed.However,a compromising aerodynamic design of prop-rotor is inevitable,due to discrepancy of operating condition.Consequently,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is implemented with genetic algorithm.Factors which h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rop-rotor are employed as design variable.To avoid expensively computational cost,two theories has been implemented and validated while it able to provide a promising result without high consuming of time.Eventually,several designed individuals within different performance has been analyzed and discussed.Subsequently a calculation of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 with highfidelity solver has been conducted as validation for designed individu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DESIGN Optimization Prop-Rotor PRELIMINARY DESIGN bemt VORTEX Theory
下载PDF
船用螺旋桨及桨后发电机设计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航 余龙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以概念船舶节能装置为研究对象,[方法]在船用螺旋桨后布置尾流发电机,利用螺旋桨的高速尾流推动发电机叶轮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组,将尾流能回收转化为电能,降低船舶的总体能耗。将螺旋桨及海流发电机视作组合推进器一体设计,采用... [目的]以概念船舶节能装置为研究对象,[方法]在船用螺旋桨后布置尾流发电机,利用螺旋桨的高速尾流推动发电机叶轮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组,将尾流能回收转化为电能,降低船舶的总体能耗。将螺旋桨及海流发电机视作组合推进器一体设计,采用涡格法分析桨的水动力性能,采用原创的改进叶素动量方法评估桨后处于高度非均匀流场中的发电机的性能。采用遗传算法设计最佳的海流发电机叶片几何,为某实船提供设计方案,并通过CFD方法验证方案的性能。[结果]经与原桨比较,结果显示:在进速系数不变的情况下,组合推进器的推力可提高约4%,但收到功率略有增加;如果调整转速,则组合推进器在推力略有损失的情况下可降低能耗3.43%。[结论]计算分析证明了该节能装置的可行性,可作为降速航行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桨后发电机 叶素动量理论 计算流体力学 遗传算法
下载PDF
轴流状态对转螺旋桨气动性能高效预测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原昕 招启军 赵国庆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1,共11页
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共轴对转螺旋桨轴流状态的高效气动性能预测方法。为消除大入流角状态下小角度假设引入的误差,应用了精确的气动力分解模型与Prandtl桨尖损失函数;根据对转系统的桨尖涡演化规律,发展了轴流状态的尾迹叠加模型,构建了... 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共轴对转螺旋桨轴流状态的高效气动性能预测方法。为消除大入流角状态下小角度假设引入的误差,应用了精确的气动力分解模型与Prandtl桨尖损失函数;根据对转系统的桨尖涡演化规律,发展了轴流状态的尾迹叠加模型,构建了考虑前后桨之间轴向相互气动干扰和前桨对后桨的周向诱导的干扰模式;进而建立起了基于入流角求解的共轴对转螺旋桨的气动性能预测方法。使用该方法计算了对转螺旋桨在不同前飞速度下气动性能随前进比的变化,结果表明非失速段的拉力和功率消耗的预测结果与试验值一致性良好,整体推进效率与试验值吻合。通过对孤立高速螺旋桨、共轴双旋翼以及对转螺旋桨气动性能的评估,表明与采用小角度假设、忽略双桨间的部分干扰并基于入流比求解的常规气动模型相比,该方法对共轴对转螺旋桨的拉力、功率消耗和推进效率的预测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螺旋桨 气动性能 动量—叶素理论(bemt) 尾迹叠加 气动干扰
原文传递
变转速共轴旋翼载荷建模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
9
作者 夏青元 徐锦法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3-439,共7页
对共轴双旋翼无人飞行器操纵结构的简化,会引起旋翼载荷变化更加复杂。共轴双旋翼转速控制方法有助于飞行控制系统的实现,但是在飞行控制律设计时,需要透彻了解变转速旋翼的气动载荷变化,建立精准的旋翼载荷模型。本文深入分析了旋翼变... 对共轴双旋翼无人飞行器操纵结构的简化,会引起旋翼载荷变化更加复杂。共轴双旋翼转速控制方法有助于飞行控制系统的实现,但是在飞行控制律设计时,需要透彻了解变转速旋翼的气动载荷变化,建立精准的旋翼载荷模型。本文深入分析了旋翼变转速情况下单旋翼系统和共轴双旋翼系统的旋翼入流分布,建立了单旋翼变转速旋翼载荷计算方法,提出了共轴双旋翼变转速旋翼载荷计算方法。明确了低雷诺数对微型旋翼飞行器的旋翼载荷计算影响,引入雷诺数修正系数完成对旋翼翼型升阻系数气动参数的修正和验证,提高了变转速共轴双旋翼载荷模型的计算精度。设计了一套变转速单旋翼系统和共轴双旋翼系统的旋翼载荷测量实验装置,通过实验测试完成了对共轴双旋翼载荷计算方法的验证,表明了所提出的变转速共轴双旋翼载荷模型和实验测试装置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转速 共轴双旋翼 叶素动量理论 空气动力学 低雷诺数 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