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美杨107杨β-1,3-葡聚糖酶(BG2)基因遗传转化及对溃疡病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牛庆霖 王迎 +4 位作者 罗磊 黄艳艳 刘静 冯殿齐 曹帮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0-66,共7页
以欧美杨107杨为受体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β-1,3-葡聚糖酶基因(BG2),经卡那霉素筛选,PCR和Southern检测显示有4个转基因阳性株系,初步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107杨基因组中。离体抑菌试验表明转基因107杨(T-107杨)细胞粗提... 以欧美杨107杨为受体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β-1,3-葡聚糖酶基因(BG2),经卡那霉素筛选,PCR和Southern检测显示有4个转基因阳性株系,初步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107杨基因组中。离体抑菌试验表明转基因107杨(T-107杨)细胞粗提液的抑菌能力明显强于未转基因对照107杨(C-107杨)。在接种杨树溃疡病菌的培养基上培养,T-107杨长势明显强于C-107杨;T-107杨可明显抑制丙二醛(MDA)在植物体内的快速积累,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含量也明显高于C-107杨,PAL含量T-107杨和C-107杨都有先升后降的趋势;15天后C-107杨完全死亡,T-107杨仍能生存。试验结果表明BG2基因的表达提高了107杨对杨树溃疡病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杨107杨 根癌农杆菌 bg2基因 基因转化 溃疡病
下载PDF
里氏木霉纤维二糖酶bglII基因的cDNA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新爱 夏黎明 岑沛霖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3-227,共5页
将里氏木霉总RNA反转录得到cDNA第一链,并以之为模板进行 RT-PCR合成约1.4kb的纤维二糖酶基因cDNA,将所得的cDNA经测序后克隆到温度敏感型表达载体pJW2中,经PCR和双酶切鉴定筛出阳性重组子,温度诱导后,经酶活测定,bgl II基因在大肠杆菌... 将里氏木霉总RNA反转录得到cDNA第一链,并以之为模板进行 RT-PCR合成约1.4kb的纤维二糖酶基因cDNA,将所得的cDNA经测序后克隆到温度敏感型表达载体pJW2中,经PCR和双酶切鉴定筛出阳性重组子,温度诱导后,经酶活测定,bgl II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酶活为0.75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纤维二糖酶 bg1Ⅱ基因 CDNA克隆 大肠杆菌 表达 原核表达
下载PDF
拟南芥β-1,3-葡聚糖酶基因(BG1)在不同组织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娟 兰海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2-718,共7页
【目的】研究拟南芥β-1,3-葡聚糖酶基因(BG1)在不同组织及胁迫条件下的表达规律。【方法】研究以拟南芥为材料,以28SrRNA为内参,利用半定量RT-PCR法研究了低温(4℃)、高温(37℃)、NaCl胁迫(200 mmol/L)和与之等渗的PEG(21.5%)干旱胁迫... 【目的】研究拟南芥β-1,3-葡聚糖酶基因(BG1)在不同组织及胁迫条件下的表达规律。【方法】研究以拟南芥为材料,以28SrRNA为内参,利用半定量RT-PCR法研究了低温(4℃)、高温(37℃)、NaCl胁迫(200 mmol/L)和与之等渗的PEG(21.5%)干旱胁迫处理在不同组织(叶、薹、花、果)中BG1的表达情况。【结果】(1)正常植株中,BG1在不同组织的表达量不同:花、果>叶>薹。(2)胁迫处理对BG1的表达量有影响。在叶中,盐胁迫不影响其表达,其他处理都使其表达量减少;在薹中,除低温处理使其表达量明显增加,其他情况的表达都减少,37℃和干旱胁迫后几乎不表达;在花中,NaCl胁迫处理后表达量明显增加,PEG处理及高温胁迫后表达量下降;在果实中,BG1在PEG胁迫后表达量稍有增加,而37℃和盐胁迫表达稍有下降。【结论】在正常植株中,BG1的表达具有差异性;BG1对各种胁迫处理的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β-1 3-葡聚糖酶基因(bg1) 半定量RT-PCR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β-1,3-葡聚糖酶基因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小麦的转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邢全华 王广金 +5 位作者 石金锋 王岳光 李忠杰 梁凤山 金德敏 王斌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17-722,共6页
利用PCR方法设计引物 ,进行特异扩增 ,在得到的BG2基因片段的两端引入可以与表达载体多克隆位点相匹配的酶切位点 ,将该基因插入高效表达载体质粒pATC94 0中 ,获得表达质粒pATCBG2。通过基因枪转化法 ,将pATCBG2转化优质小麦品种龙辐麦... 利用PCR方法设计引物 ,进行特异扩增 ,在得到的BG2基因片段的两端引入可以与表达载体多克隆位点相匹配的酶切位点 ,将该基因插入高效表达载体质粒pATC94 0中 ,获得表达质粒pATCBG2。通过基因枪转化法 ,将pATCBG2转化优质小麦品种龙辐麦 10、龙辐麦 3号 ,获得抗卡那霉素 (Kanamycin)的再生植株 ,经PCR ,PCR Southern和Dot blotting检测 ,结果表明 ,有 5个转基因植株在以上各项检测中全为阳性 ,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入这些转基因小麦基因组中。田间接菌发病检测结果表明 ,转基因植株比对照的抗病性提高 1~ 2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3-葡聚糖酶基因(bg2) 载体构建 基因小麦 抗病性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花生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健 王斌 +3 位作者 于涛 郭宝太 盖树鹏 王晶珊 《花生学报》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以花育22号成熟胚萌发5-7 d的幼叶为外植体,以农杆菌为介导将含有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载体pATC940转入花生,获得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外植体经预培养1-2 d,于OD600为0.5-1.0之间的农杆菌菌液中浸泡10-15 min,再共培养3 d,有利于... 以花育22号成熟胚萌发5-7 d的幼叶为外植体,以农杆菌为介导将含有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载体pATC940转入花生,获得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外植体经预培养1-2 d,于OD600为0.5-1.0之间的农杆菌菌液中浸泡10-15 min,再共培养3 d,有利于提高转化率。并对再生的抗性植株进行了PCR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农杆菌 β-1 3-葡聚糖酶基因(bg2) 遗传转化
下载PDF
云南省独龙牛贾第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6
作者 庄尔俊 岳凤娇 +1 位作者 赵俊杰 李海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20,24,共5页
为了解云南省怒江州独龙牛贾第虫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型,本试验分4个季节从怒江州怒江流域(古泉村、亚左洛村、鸠门当村、茨开镇)和独龙江流域(独龙江乡)5个地点采集987份独龙牛粪便标本,基于贾第虫的BG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巢式PCR方法... 为了解云南省怒江州独龙牛贾第虫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型,本试验分4个季节从怒江州怒江流域(古泉村、亚左洛村、鸠门当村、茨开镇)和独龙江流域(独龙江乡)5个地点采集987份独龙牛粪便标本,基于贾第虫的BG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巢式PCR方法对粪便DNA样本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贾第虫阳性样本共有102份,总感染率为10.33%,其中古泉村、亚左洛村、鸠门当村、茨开镇和独龙江乡感染率分别为10.19%(21/206)、13.90%(26/187)、11.98%(23/192)、8.33%(19/228)和7.47%(13/174),亚左洛村与独龙江乡之间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独龙江流域与怒江流域的贾第虫感染率分别为7.47%(13/174)和10.95%(89/813),差异不显著(P>0.05);春、夏、秋、冬4个季节贾第虫感染率分别为12.05%(30/249)、10.55%(25/237)、8.68%(23/265)、10.17%(24/236),差异不显著(P>0.05);共鉴定出集聚体A、B和E三种基因型,均为人兽共患基因型。结果表明,怒江州独龙牛存在贾第虫感染,且存在人兽共患的风险,影响公共卫生安全,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独龙牛 贾第虫 bg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