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适用于BI-AAD患者的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兴华
夏之远
+1 位作者
菅凤增
陈赞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测量BI-AAD患者侧方关节的几何形态,设计松解工具和相应的关节间融合器。方法收集我院及外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28例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设为实验组,及25例正常人设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的临床资料及颅...
目的测量BI-AAD患者侧方关节的几何形态,设计松解工具和相应的关节间融合器。方法收集我院及外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28例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设为实验组,及25例正常人设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的临床资料及颅颈薄层CT扫描数据,通过RadiAnt DICOM Viewer(32-bit)软件测量两组对象的寰枢侧块关节冠状位及矢状位的最长径、寰齿间隙、侧方关节倾角、钱氏线、颅颈角,再通过SPSS 17.0软件比较两组数据的统计学差异。分析并设计出满足BI-AAD患者的寰枢侧块关节融合器。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研究对象左右两侧关节相关数据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将两组对象的左右两侧数据合并进行研究;实验组寰枢椎侧方关节矢状径、冠状径、寰齿间距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寰枢椎侧方关节矢状面关节倾角、颅颈角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以BI-AAD患者寰枢椎侧方关节测量数据为根据设计适用于BI-AAD患者的寰枢侧方关节间的关节间隙松解工具及融合器。结论 BI-AAD患者的寰枢椎侧方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畸形,与正常人群有显著差异,而本文根据患者侧方关节畸形的形态设计了寰枢椎侧方关节融合器和松解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侧方关节
几何形态
松解工具
bi-aad
融合器
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后路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梅
赵改平
+4 位作者
段婉茹
陈赞
夏小淇
李富超
张文韬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的 探讨两种后路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basilar invagination with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BI-AAD)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 基于BI-AAD患者枕颈CT数据和临床手术方案,建立寰枢椎关节间融合器+后路枕骨板+C2椎弓根螺钉(Cage+C...
目的 探讨两种后路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basilar invagination with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BI-AAD)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 基于BI-AAD患者枕颈CT数据和临床手术方案,建立寰枢椎关节间融合器+后路枕骨板+C2椎弓根螺钉(Cage+C2PS+OP)和Cage+C1侧块螺钉+C2PS(Cage+C1LMS+C2PS)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运动工况下寰枢关节稳定性、C2终板和植入器械应力分布特征。结果 与Cage+C1LMS+C2PS模型相比,Cage+C2PS+OP模型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工况下寰枢关节活动度分别降低了5.26%、33.33%、43.75%、-5.56%,钉棒系统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47.81%、60.90%、48.45%、39.14%。两种内固定方式下C2终板和融合器应力均主要分布于运动受压侧,螺钉与椎体接触处和螺钉尾部都承受较大的载荷。结论 两种内固定方法都能提供相似的稳定性,但Cage+C1LMS+C2PS中钉棒系统应力集中较明显,螺钉松动和断裂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
寰枢椎脱位
关节间融合器
钉棒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用于BI-AAD患者的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兴华
夏之远
菅凤增
陈赞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85-489,共5页
文摘
目的测量BI-AAD患者侧方关节的几何形态,设计松解工具和相应的关节间融合器。方法收集我院及外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28例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设为实验组,及25例正常人设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的临床资料及颅颈薄层CT扫描数据,通过RadiAnt DICOM Viewer(32-bit)软件测量两组对象的寰枢侧块关节冠状位及矢状位的最长径、寰齿间隙、侧方关节倾角、钱氏线、颅颈角,再通过SPSS 17.0软件比较两组数据的统计学差异。分析并设计出满足BI-AAD患者的寰枢侧块关节融合器。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研究对象左右两侧关节相关数据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将两组对象的左右两侧数据合并进行研究;实验组寰枢椎侧方关节矢状径、冠状径、寰齿间距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寰枢椎侧方关节矢状面关节倾角、颅颈角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以BI-AAD患者寰枢椎侧方关节测量数据为根据设计适用于BI-AAD患者的寰枢侧方关节间的关节间隙松解工具及融合器。结论 BI-AAD患者的寰枢椎侧方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畸形,与正常人群有显著差异,而本文根据患者侧方关节畸形的形态设计了寰枢椎侧方关节融合器和松解工具。
关键词
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侧方关节
几何形态
松解工具
bi-aad
融合器
设计
Keywords
Basilar invagination combined with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Allantoaxial lateral joints
Geometric shape
Oint loosening tool
bi-aad
Fusion eage
Design
分类号
R687.1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后路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梅
赵改平
段婉茹
陈赞
夏小淇
李富超
张文韬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502146)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经费(XMLX202138)。
文摘
目的 探讨两种后路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basilar invagination with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BI-AAD)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 基于BI-AAD患者枕颈CT数据和临床手术方案,建立寰枢椎关节间融合器+后路枕骨板+C2椎弓根螺钉(Cage+C2PS+OP)和Cage+C1侧块螺钉+C2PS(Cage+C1LMS+C2PS)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运动工况下寰枢关节稳定性、C2终板和植入器械应力分布特征。结果 与Cage+C1LMS+C2PS模型相比,Cage+C2PS+OP模型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工况下寰枢关节活动度分别降低了5.26%、33.33%、43.75%、-5.56%,钉棒系统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47.81%、60.90%、48.45%、39.14%。两种内固定方式下C2终板和融合器应力均主要分布于运动受压侧,螺钉与椎体接触处和螺钉尾部都承受较大的载荷。结论 两种内固定方法都能提供相似的稳定性,但Cage+C1LMS+C2PS中钉棒系统应力集中较明显,螺钉松动和断裂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关键词
颅底凹陷
寰枢椎脱位
关节间融合器
钉棒系统
Keywords
basilar invagination(BI)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
intra-articular cage
screw-rod fixation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适用于BI-AAD患者的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的研究与设计
赵兴华
夏之远
菅凤增
陈赞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后路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
宋梅
赵改平
段婉茹
陈赞
夏小淇
李富超
张文韬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