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PARATED FLOW AROUND BENT-NOSE BICONIC IN HYPERSONIC FLOW
1
作者 N.Arai S.Sakaguchi +1 位作者 Y.Wada S.Ogawa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26-132,共7页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separated flow around the bent-nose biconic, in which the second ordered TVD(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 method is applied. The governing cqua-tion is a thin layer Navier-Stokes equation...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separated flow around the bent-nose biconic, in which the second ordered TVD(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 method is applied. The governing cqua-tion is a thin layer Navier-Stokes equation. The surfac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t the leeward side is a little higher in the vicinity of the symmetrical plane. This seems to be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rtex at the leeward side due to the separated flow. The location of a separation line and the size are in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Also the secondary separation is captured very clea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TV SEPARATED FLOW AROUND BENT-NOSE biconic IN HYPERSONIC FLOW LINE very
下载PDF
Optimized design of biconical liner by orthogonal method
2
作者 曲忠伟 颜事龙 +1 位作者 沈兆武 马宏昊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5年第1期8-17,共10页
A biconical liner was optimized to improve its penetration ability. Its formation and pene- tration mechanism was studi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iner geometry siz... A biconical liner was optimized to improve its penetration ability. Its formation and pene- tration mechanism was studi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iner geometry sizes on the jet performance was analyzed using the orthogonal method. The liner formed the high-speed jet with an 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 The small angle 2a remarkably influenced the jet speed which wa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2a. And the liner thickness t' and large angle 2β had high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rojectile speed. The liner was optimized at t' = 0. 14 cm, 2α = 50°, 2β = 135°, N = 0. 4 or 0. 5, when its jet speed respectively is at 6 613 m/s and 6 839 m/s and projectile speed is at 2 247 m/s and 2 095 m/s, steel target penetration is at 8. 24 cm and 8. 31 cm, and aperture is in 2.12 cm and 2.08 c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arget is penetrated by the high-speed jet and high-speed projectile resulting into double damages. The penetration ability is improved grea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ical liner orthogonal design numerical simulation JET 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
下载PDF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nsor based on fused biconical taper zone of optical fiber
3
作者 陈振宜 柏华 +3 位作者 张琨 陈娜 庞拂飞 王廷云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1年第1期26-30,共5页
In this paper, a novel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sensor combined with fused biconical taper fiber (FBTF) and film coated with silver sols is proposed. This structure is designed to significantly inc... In this paper, a novel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sensor combined with fused biconical taper fiber (FBTF) and film coated with silver sols is proposed. This structure is designed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SERS active surface when the length of the taper is increased and the radius is reduced, since the penetration depth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taper radius and proportional to the taper length according to the fiber-optic evanescent-wave theory. Based on the SERS sensing principle, the feasibility of FBTF sensor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s a result, the Raman spectrum of R6G is obtained from the fused biconical taper zone surface coating with the silver sols in our experiments. The detected concentration is up to 10-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fused biconical taper fiber (FBTF) evanescent wave penetration depth SERS-active surface
下载PDF
Biconical Fiber Sensor Using Wavelength Modulation
4
作者 陈智浩 彭江得 +2 位作者 顾东华 郑小平 周炳琨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1998年第3期79-82,共4页
A wavelength modulation based fiber optic sensor is used to measure salt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The sensor consists of a biconical fiber filter. Theoretically, the wavelength shift response of the sensor is li... A wavelength modulation based fiber optic sensor is used to measure salt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The sensor consists of a biconical fiber filter. Theoretically, the wavelength shift response of the sensor is linearly related to changes in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external medium surrounding the sensor in a specific region. The device sensitivity is enhanced by reducing the radius of the taper waist.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are confirm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A wavelength modulation based all fiber sensor demonstrated salt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with errors of 0 05% (mass fraction) and 0 2℃,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tial modulation of the pass or notch bands in a biconical fiber filter may be used for simultaneous sensing of salt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sensors biconical fiber filters wavelength modulation
原文传递
短种植体随访7~9年的临床疗效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晶晶 毛卫华 +2 位作者 余正荣 魏洪武 郭水根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的长期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留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178例,共植入Bicon短种植体(植体长度≤6 mm)334颗。观察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修复设计、...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的长期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留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178例,共植入Bicon短种植体(植体长度≤6 mm)334颗。观察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修复设计、短种植体留存率及并发症,分析短种植体失败的原因。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96±17)个月,在观察期内有20颗种植体失败,1颗发生机械并发症,6颗发生生物并发症。基于种植体和患者的分析,短种植体的9年累积留存率分别为94.0%(5年以上的留存率达96.4%)和90.4%。短种植体的留存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是否采用特殊术式以及对颌牙类型无相关性(P<0.05);吸烟与牙周炎是短种植体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使用联冠修复及单冠修复的短种植体之间的留存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骨相较于上颌骨有更高的留存率(P<0.05)。结论:在标准的临床方案以及操作下,对骨量不足的患者可采用短种植体种植方案,以缩短种植修复周期,避免复杂的骨增量术式,获得良好的中远期临床疗效。采用短种植体进行种植修复,需严格控制影响短种植体留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种植体 留存率 回顾性研究 失败 Bicon种植体
下载PDF
Bicon植体联合上颌窦内提升术用于上后牙种植 被引量:4
6
作者 钟志华 唐祎 施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Bicon植体联合上颌窦内提升术用于上后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已完成种植修复的13例20颗上颌后牙Bicon植体修复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临床检查和CBCT评估Bicon种植体在骨量不足情况下,通过上颌窦内提升技术,统... 目的:探讨Bicon植体联合上颌窦内提升术用于上后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已完成种植修复的13例20颗上颌后牙Bicon植体修复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临床检查和CBCT评估Bicon种植体在骨量不足情况下,通过上颌窦内提升技术,统计种植修复成功率。结果:20颗Bicon植体,上颌窦内提升高度2~5mm,临床检查初期稳定性良好,未见上颌窦黏膜穿孔,术后4个月骨整合良好,修复体负载1~2年后检查植体无动度,CBCT显示种植体周围无明显骨吸收,种植体留存率100%。结论:Bicon植体联合上颌窦内提升术可成功用于上后牙区骨量不足的种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 上颌窦 骨缺损 CBCT
下载PDF
后牙区Bicon短种植体种植修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来杰 彭辉 +1 位作者 梅佳 章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9-1523,共5页
目的 :对Bicon短种植体在上下颌后牙区的种植修复情况进行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第四门诊部接受上下颌后牙区Bicon短种植体种植成功并完成修复的患者28例,共37枚种植体。采用Wheeler存留标准评估短... 目的 :对Bicon短种植体在上下颌后牙区的种植修复情况进行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第四门诊部接受上下颌后牙区Bicon短种植体种植成功并完成修复的患者28例,共37枚种植体。采用Wheeler存留标准评估短种植体存留率。按解剖冠种植体比(C/I)≤1和1<C/I≤2,分为2组,在修复后6、18、30个月,分别观察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水平变化情况、牙龈指数、牙石指数、牙龈探诊深度和患者满意度。对边缘骨水平变化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观察期间未发现种植体松动、断裂及种植部位出现疼痛不适等情况,种植体愈合良好。修复后30个月28例37枚短种植体存留率100%,修复后30个月37枚短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48±0.28)mm和(0.46±0.25)mm,2组近、远中边缘骨高度变化无显著差异,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患者对短种植体的修复满意。结论:Bicon短种植体短期存留率高,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牙槽骨高度不足的问题,从而避免复杂外科手术,减少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种植体 口腔种植 后牙区 Bicon种植体
下载PDF
短种植体在骨高度不足后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短期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淑兰 周磊 +6 位作者 黄建生 徐世同 宋光保 刘卫平 张雪洋 王春先 吴王喜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27-129,135,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BICON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上、下颌后牙区骨高度3-9mm的病例57例,共植入BICON短种植体101枚,长度5.7mm的种植体15枚,长度6mm的种植体20枚,长度8mm的种植体66枚。下颌共植入59枚种植... 目的:观察、分析BICON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上、下颌后牙区骨高度3-9mm的病例57例,共植入BICON短种植体101枚,长度5.7mm的种植体15枚,长度6mm的种植体20枚,长度8mm的种植体66枚。下颌共植入59枚种植体,上颌共植入42枚种植体,其中上颌窦窦底牙槽骨高度不足的患者行上颌窦底冲击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和人工植骨材料(天博骨粉)。3-6个月行二期手术,二期术后3-4周完成基台一体化冠永久修复。结果:55例99枚BICON短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经12个月的临床观察,种植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X光片及牙科CT检查,种植体颈部骨组织及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上颌2例2枚种植体二期手术时松动脱落,种植成功率98.02%。结论: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病例,通过植入BICON短种植体,不仅可以简化植骨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并且能减少手术风险,使种植体能获得较理想的种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 种植体
下载PDF
Bicon种植体用一体化基台冠制作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寇国明 佟岱 +1 位作者 陶永青 梁亚琛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4-35,共2页
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学习期间,在该院义齿加工中心制作的磨牙区Bicon种植体一体化基台冠(integratedabutmentcrown,IAC)9例,对其上部结构制作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做改进处理,获得良好修复效果。
关键词 Bicon种植体 聚合瓷 一体化基台冠
下载PDF
Bicon种植体在后牙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水根 岑雯 +4 位作者 王轶 孟展 黄江琴 张越 魏洪武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8年第2期66-69,77,共5页
目的:评价Bicon种植体应用于后牙即刻种植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5年8月,选择24例患者共31颗无急性炎症的磨牙,经微创拔牙后彻底清除炎性组织并同期植入Bicon种植体,种植体颈周植入自体骨,术后3~6个月完成冠修复,修复后追... 目的:评价Bicon种植体应用于后牙即刻种植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5年8月,选择24例患者共31颗无急性炎症的磨牙,经微创拔牙后彻底清除炎性组织并同期植入Bicon种植体,种植体颈周植入自体骨,术后3~6个月完成冠修复,修复后追踪观察时间为18.6±4.3个月,通过临床、影像学检查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来评估Bicon种植体在即刻种植中的治疗效果。结果:31枚种植体在随访期间存留率为100%,修复后1年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吸收分别为(0.32±0.41)mm与(0.28±0.34)mm,自修复完成至最后一次复查,全部正常行使功能,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Bicon种植体应用于后牙区即刻种植近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后牙区 Bicon种植体 存留率 边缘骨吸收
下载PDF
短种植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任凤娟 邵海宾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通过对Bicon及ITI短种植体一年的临床观察,分析其成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种植修复科植入短种植体病例共63例114枚,42例80枚为Bicon种植体,21例34枚为ITI标准美学种植体。3-6个月后复诊完成冠修复... 目的:通过对Bicon及ITI短种植体一年的临床观察,分析其成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种植修复科植入短种植体病例共63例114枚,42例80枚为Bicon种植体,21例34枚为ITI标准美学种植体。3-6个月后复诊完成冠修复。种植术后半年、1年检测边缘骨水平等指标。结果:一年累积成功率97.4%。其中Bicon种植体97.5%,ITI种植体97.1%。结论:Bicon及ITI短种植体取得令人满意的短期临床效果,应用于临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种植体 ITI种植体 短种植体 冠根比 边缘骨水平
下载PDF
多种微创技术在前牙区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国敏 李娟娟 +3 位作者 陈超 雷逸灵 王虎 宫苹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1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总结不翻瓣技术、骨劈开与BICON手用扩孔钻等多种微创技术在前牙区种植的临床应用。方法:0研究包括34例患者前牙区51个植入位点。常规CBCT术前检查,剩余骨量的唇舌向宽度4.52±1.26mm(均数±标准差),唇侧骨缺损垂直向高度... 目的:总结不翻瓣技术、骨劈开与BICON手用扩孔钻等多种微创技术在前牙区种植的临床应用。方法:0研究包括34例患者前牙区51个植入位点。常规CBCT术前检查,剩余骨量的唇舌向宽度4.52±1.26mm(均数±标准差),唇侧骨缺损垂直向高度为1.56±0.25mm(均数±标准差),唇侧骨壁存在不同程度的倒凹及缺损。对于嵴顶骨量宽度大于5mm时,只采用嵴顶切口并向邻牙延伸的不翻瓣技术,当根部有倒凹时,增加倒凹区的横行切口,在保证可接受的种植体植入方向的前提下,避免唇侧骨壁的穿通;若有部分穿通,可植入少量BIOSS骨粉覆盖。当嵴顶骨量宽度在3-4mm时,特别是在中切牙区,为植入4-4.5mm直径的种植体,采用骨劈开以及结合BICON系统特有的手用扩孔系列钻技术,很好地完成了骨嵴的扩展,植入理想的4.5mm直径的BICON植体,并保证了种植体颈部唇腭侧1-1.5mm的骨质。当嵴顶骨量宽度小于3mm或唇侧凹陷明显时,可以适当降低嵴顶的高度,到宽度有3mm时,采用上述的方法,此时,可以适当分离唇侧的粘骨膜,保留BICON种植体特有的塑料愈合帽适当长度,使之起到一定的帐篷支撑效应,塑料柱周围植入BIO-COLLAGEN,并采用胶原膜覆盖,最终达到垂直骨增量的目的。部分病例此时可以附加垂直切口,保证切口在无张力状态下缝合。结果:垂直向骨增量1.41±0.32mm(均数±标准差),唇舌向骨增量2.35±0.41mm(均数±标准差),保证了种植体周围至少1mm的骨量。在3至6个月的随访期内,无种植体松动脱落和明显的骨吸收,CBCT显示种植体周围植入Bio-Oss部位有高密度影像,提示新骨形成良好。结论:我们采用不翻瓣技术、骨劈开与BICON手用扩孔钻联合技术、膜引导与BICON植体的帐篷支撑效应联合技术等微创技术完成了骨量不足的前牙区种植修复,常规修复前CBCT检查,修复6个月后复查,显示骨组织稳定,修复效果良好,是值得推广的一系列微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技术 骨劈开技术 BICON手用扩孔钻 牙种植体
下载PDF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勇 张娜 +1 位作者 苏婧 王光杰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894-895,共2页
目的 探讨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38例上颌后牙缺失就诊患者共计42颗种植位点分为两组,实验组:Bicon短种植体(L≤8)植入者共22颗,对照组:采用Osstem TSⅢ植体(L>8mm)植入者共20颗.术后6个月Ⅱ期... 目的 探讨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38例上颌后牙缺失就诊患者共计42颗种植位点分为两组,实验组:Bicon短种植体(L≤8)植入者共22颗,对照组:采用Osstem TSⅢ植体(L>8mm)植入者共20颗.术后6个月Ⅱ期修复,修复后追踪观察24 -48个月平均观察时间为36个月,检查种植体骨整合及行使功能情况,X线片观察种植体周围骨高度.结果 两组种植体骨结合均良好,测量两组种植体近远中骨高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种植中的临床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与常规种植体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种植体 Bicon种植体 后牙区
下载PDF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常规种植体和Bicon短种植体边缘骨高度变化的对比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6期21-22,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Bicon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边缘骨高度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95例,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种... 目的探究分析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Bicon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边缘骨高度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95例,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种植体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Bicon短种植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边缘骨高度的近中与远中变化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7.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实施Bicon短种植体治疗的边缘骨高度变化较小,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所以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将其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后牙区 骨量不足 Bicon短种植体 骨高度
下载PDF
Bicon可吸收胶原塞在即拔即种牙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可兴 姚其卫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4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Bicon可吸收胶原塞在即拔即种牙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例患者19颗牙齿即刻拔除,即刻植入种植体,同时应用Bicon可吸收胶原塞覆盖于牙槽嵴顶封闭创1:2。术后当天、1周、1月、3月、6月及修复后每6个月行X线曲面断层片和... 目的:观察Bicon可吸收胶原塞在即拔即种牙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例患者19颗牙齿即刻拔除,即刻植入种植体,同时应用Bicon可吸收胶原塞覆盖于牙槽嵴顶封闭创1:2。术后当天、1周、1月、3月、6月及修复后每6个月行X线曲面断层片和临床检查,评价Bicon可吸收胶原塞在种植体周围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的效果。结果:随访6。24个月,16例19枚即刻植入种植体除1枚1周后伤1:2裂开外,其余均稳固无松动,种植体周围无炎症及明显骨吸收,未出现X线透射影,临床修复效果好,种植体存活率达100%。结论:Bicon可吸收胶原塞生物相容性好,能促进骨缺损的再生修复,可成功地应用于即刻种植修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可吸收胶原塞 即刻拔除 即刻种植
下载PDF
Bicon短种植体修复后牙区牙列缺损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赵莉莉 路晓淼 徐锦程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05-106,110,共3页
目的观察Bicon短种植体修复后牙区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后牙区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的患者88例,一期手术植入94枚Bicon短种植体,4~6个月后行义齿修复,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94枚短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均获得良... 目的观察Bicon短种植体修复后牙区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后牙区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的患者88例,一期手术植入94枚Bicon短种植体,4~6个月后行义齿修复,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94枚短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体颈部骨组织稳定,未出现种植体周围炎,种植存留率达100%。结论应用Bicon短种植体种植修复后牙区牙列缺损能减少患者手术费用和痛苦,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手术风险,获得较高的成功率,易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种植体 短种植体 后牙区 牙列缺损
下载PDF
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短种植体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江琴 胡常琦 +3 位作者 夏勋 郭水根 龚金梅 魏洪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7-671,共5页
目的研究上颌后牙区不同窦嵴距时,采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并同期植入短种植体术后,种植体周围骨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对37例患者进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并同期植入共74枚Bicon短种植体,其中剩余牙槽骨高度(RBH)&l... 目的研究上颌后牙区不同窦嵴距时,采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并同期植入短种植体术后,种植体周围骨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对37例患者进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并同期植入共74枚Bicon短种植体,其中剩余牙槽骨高度(RBH)<4 mm组43个位点,RBH≥4 mm组31个位点。随访5年后,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片测量分析不同窦嵴距时,种植体周围骨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74个种植位点术后窦底提升高度(6.64±1.32)mm,修复负载5年后上颌窦内获得骨高度为(3.35±1.29)mm;RBH<4 mm组和RBH≥4 mm组之间的种植体颈部骨吸收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上颌窦内获得骨高度及种植体顶部骨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后牙区RBH<4 mm时,采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Bicon短种植体的术式可获得较高的种植体存留率及上颌窦内骨增加量,同时并不会增加牙槽嵴顶骨吸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窦嵴距 同期种植 Bicon种植体
下载PDF
短种植体(≤6 mm)在萎缩后牙区5~7年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常琦 魏振宇 +4 位作者 魏洪武 夏勋 黄江琴 龚金梅 郭水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6 mm)在萎缩后牙区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17例,共植入33枚Bicon植体(植体长度≤6 mm),观察期60~84个月不等,观察并记录边缘骨吸收量、种植体...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6 mm)在萎缩后牙区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17例,共植入33枚Bicon植体(植体长度≤6 mm),观察期60~84个月不等,观察并记录边缘骨吸收量、种植体存留率及并发症。结果:在观察期内,33枚植体有1枚脱落,种植体存留率为97.0%,种植体修复完成60~84个月内种植体近远中骨吸收水平分别为(-0.74±0.05)mm、(0.05±0.07)mm,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与修复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5~7年观察期内,短种植体(≤6 mm)应用于骨量不足的萎缩后牙区,其存留率及骨吸收水平与常规种植体无差异,可获得良好的中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种植体 后牙区 Bicon种植体 存留率 边缘骨改变
下载PDF
短种植体冠根比对骨改建的影响:5年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夏勋 胡常琦 +2 位作者 黄江琴 郭水根 魏洪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3-687,共5页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不同冠根比对种植体周骨改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后牙区种植患者27例,共69枚Bicon短种植体。经过5年功能负载后,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边缘骨吸收(marginal bone loss,MBL)、种植体周骨灰度值(grey-scal...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不同冠根比对种植体周骨改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后牙区种植患者27例,共69枚Bicon短种植体。经过5年功能负载后,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边缘骨吸收(marginal bone loss,MBL)、种植体周骨灰度值(grey-scale value,GSV)的改变与冠根比(crown-to-implant ratio,CIR)关系。结果:纳入研究的69枚Bicon种植体,经过(65±9)个月的功能负载,成功率为94.2%。按CIR进行分组,MBL、△GSV与CIR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P>0.05);仅有2枚植体发生崩瓷,机械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con短种植体CIR对种植体周MBL、GSV改变没有明显影响,骨组织具有足够的改建活性以应对更大的应力刺激。高CIR未导致更多的机械并发症和种植体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on 短种植体 冠根比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4例Bicon种植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孟展 魏洪武 +1 位作者 郭水根 张越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6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对4例口腔种植修复体Bicon失败原因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种植工作规避风险,提高种植体的成功率。方法:2013年3月-2014年9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共种植352例Bicon植体,观察时间1.5~3年,其中失败4例植体。对种植失败原因... 目的:对4例口腔种植修复体Bicon失败原因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种植工作规避风险,提高种植体的成功率。方法:2013年3月-2014年9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共种植352例Bicon植体,观察时间1.5~3年,其中失败4例植体。对种植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失败的4例植体,其中1例失败原因主要是感染因素,其他3例则是受力过载。结论:未形成良好的骨结合或骨结合被破坏是种植体失败的直接原因,而影响骨结合的主要因素为感染、受力过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失败 Bicon 感染 受力过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