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单孔腹腔镜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切除术二例:附视频
被引量:
5
1
作者
于宏
吴硕东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3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行BISMUTH Ⅰ型肝门胆管癌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切除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 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分别为300min和350min;术中...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行BISMUTH Ⅰ型肝门胆管癌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切除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 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分别为300min和350min;术中出血量为200ml和350ml;术后住院日分别为6d和9d。术后病理切除标本切缘肿瘤细胞阴性。1例术后出现胆汁漏,持续6d后闭合。患者对切口满意度高。结论在严格选择患者的基础上,单孔腹腔镜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切除术是安全和可行的,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胆管癌
bismuthⅰ型
单孔腹腔镜
原文传递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Bismuth Ⅰ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引流术式选择及Apgar评分比较
2
作者
陈智全
刘学军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根治术治疗BismuthⅠ型肝门部胆管癌(HCCA)的引流术式选择及Apgar评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8例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BismuthⅠ型HCCA患者资料,根据术前引流方式不同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经皮肝...
目的探究腹腔镜根治术治疗BismuthⅠ型肝门部胆管癌(HCCA)的引流术式选择及Apgar评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8例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BismuthⅠ型HCCA患者资料,根据术前引流方式不同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为PTBD组,28例患者采用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支架引流为ERCP组。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引流效果、Apgar评分等均以(x^-±s)描述,采用独立t检验;操作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TBD组患者的平均术前引流时间、平均更换引流物次数等引流效果均少于ERCP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引流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BD组患者治疗后的Apgar评分高于ERCP组患者(P<0.05),胆道感染发生率低于ERCP组患者(P<0.05)。结论术前采用PTBD作为腹腔镜根治术的引流术式,引流效果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Apgar评分,降低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腹腔镜
bismuthⅰ型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原文传递
题名
单孔腹腔镜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切除术二例:附视频
被引量:
5
1
作者
于宏
吴硕东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胆道血管外科
出处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3年第2期50-5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行BISMUTH Ⅰ型肝门胆管癌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切除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 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分别为300min和350min;术中出血量为200ml和350ml;术后住院日分别为6d和9d。术后病理切除标本切缘肿瘤细胞阴性。1例术后出现胆汁漏,持续6d后闭合。患者对切口满意度高。结论在严格选择患者的基础上,单孔腹腔镜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切除术是安全和可行的,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肝门胆管癌
bismuthⅰ型
单孔腹腔镜
Keywords
Cholangiocarcinoma,
bismuth
I, SILS/single-site surgery
分类号
R735.8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Bismuth Ⅰ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引流术式选择及Apgar评分比较
2
作者
陈智全
刘学军
机构
新疆省阿克苏市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
出处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6期560-56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究腹腔镜根治术治疗BismuthⅠ型肝门部胆管癌(HCCA)的引流术式选择及Apgar评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8例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BismuthⅠ型HCCA患者资料,根据术前引流方式不同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为PTBD组,28例患者采用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支架引流为ERCP组。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引流效果、Apgar评分等均以(x^-±s)描述,采用独立t检验;操作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TBD组患者的平均术前引流时间、平均更换引流物次数等引流效果均少于ERCP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引流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BD组患者治疗后的Apgar评分高于ERCP组患者(P<0.05),胆道感染发生率低于ERCP组患者(P<0.05)。结论术前采用PTBD作为腹腔镜根治术的引流术式,引流效果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Apgar评分,降低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腹腔镜
bismuthⅰ型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Keywords
Bile duct neoplasms
Laparoscopes
bismuth
Type
ⅰ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单孔腹腔镜BISMUTHⅠ型肝门胆管癌切除术二例:附视频
于宏
吴硕东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3
5
原文传递
2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Bismuth Ⅰ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引流术式选择及Apgar评分比较
陈智全
刘学军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