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BMA-MA共聚物为成膜树脂的光致聚合物材料的全息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成刚 王跃川 朱建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8-141,146,共5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水溶性的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BMA-MA)共聚物,以这种共聚物为成膜树脂制备了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研究了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的光敏性、衍射效率、空间频率响应、折射率调制度、曝光能量常数等全息性能。结果表...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水溶性的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BMA-MA)共聚物,以这种共聚物为成膜树脂制备了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研究了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的光敏性、衍射效率、空间频率响应、折射率调制度、曝光能量常数等全息性能。结果表明,在记录信号空间频率为1580 cy/mm时,以BMA-MA共聚物为成膜树脂的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的灵敏度可达15 mJ/cm2,最大衍射效率为92.8%,曝光能量常量为10.9 mJ/cm2,衍射效率随所记录信号空间频率的增加而降低,材料的最大折射率调制度为2.85×10-3,是一种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光致聚合物 全息性能
下载PDF
树枝状线性杂化共聚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安琪 王嵩 +3 位作者 黄海琴 张彩敬 蔡如林 聂康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57,60,共5页
树枝状大分子是一类高度有序、具有三维球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结构的聚合物,有可能在自组装膜、核一壳两亲性物质、宏观自组装、液晶材料、主客体化学等超分子领域得到应用。树状分子与线性分子杂化得到的新型共聚物更是... 树枝状大分子是一类高度有序、具有三维球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结构的聚合物,有可能在自组装膜、核一壳两亲性物质、宏观自组装、液晶材料、主客体化学等超分子领域得到应用。树状分子与线性分子杂化得到的新型共聚物更是展示了以往合成材料所不具有的独特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阐述了这类杂化大分子产生的背景,综述了国内外这类杂化大分子的不同合成方法以及性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线形共聚物 杂化 合成
下载PDF
汽车用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孙颜文 王小涓 +1 位作者 赵红竹 杨桂英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45,共6页
采用溶剂萃取分离的方法将汽车用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分成以乙丙橡胶为主要成分的可溶物和以等规聚丙烯为主的不溶物2个级分。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凝胶渗透色谱、偏光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分析研究了各级分的链结构、... 采用溶剂萃取分离的方法将汽车用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分成以乙丙橡胶为主要成分的可溶物和以等规聚丙烯为主的不溶物2个级分。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凝胶渗透色谱、偏光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分析研究了各级分的链结构、聚集态结构、相态结构等,并与国外试样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开发的汽车用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中乙烯含量、橡胶含量以及橡胶中乙烯含量均较高,且乙烯在分子链上的分布均匀、合理,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抗冲击性能;不溶物立构规整性好、结晶度高,保持了材料的良好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聚丙烯 汽车 高流动 结构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新法 黄灵阁 +4 位作者 胡宏伟 蒋爱云 孟程程 牛明军 陈金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4-126,131,共4页
利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测试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表观黏度、粘流活化能、非牛顿指数等流变参数,讨论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等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熔体的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了粘流活化能与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实验... 利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测试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表观黏度、粘流活化能、非牛顿指数等流变参数,讨论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等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熔体的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了粘流活化能与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熔体的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粘流活化能ΔE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实验温度范围内,EVA熔体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大而降低,其非牛顿指数n小于1,说明EVA熔体为假塑性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流变性能 表观黏度
下载PDF
机械活化玉米淀粉-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反应 被引量:8
5
作者 李丽琴 童张法 +1 位作者 谢新玲 张友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0-33,共4页
以机械活化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法合成了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各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引发剂浓度7.30mmo/L、丙烯酸中和度80%、m(AM):m(AA)=0.67... 以机械活化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法合成了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各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引发剂浓度7.30mmo/L、丙烯酸中和度80%、m(AM):m(AA)=0.67、V(油):V(水)=1.2:1、反应温度50℃、m(单体):m(淀粉)=1.6:1;在该反应条件下单体转化率为95.30%,接枝率为61.87%、接枝效率为78.49%。对比原淀粉在类似的条件下,单体转化率为90.70%,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为55.70%和68.36%。机械活化显著地提高了玉米淀粉在反相乳液中的接枝共聚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丙烯酰胺 丙烯酸 三元接枝共聚物 反相乳液
下载PDF
氧化锆水悬浮液的分散 被引量:3
6
作者 董满江 毛小建 +1 位作者 张兆泉 刘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153,168,共4页
通过考察多元共聚物分散剂对氧化锆zeta电位和浆料流变性的影响,研究了氧化锆浓悬浮液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多元共聚物分散剂的加入增加了氧化锆zeta电位的绝对值,等电点移至2.4以下。随分数剂加入量的增加,悬浮液的流变性出现复杂的情况... 通过考察多元共聚物分散剂对氧化锆zeta电位和浆料流变性的影响,研究了氧化锆浓悬浮液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多元共聚物分散剂的加入增加了氧化锆zeta电位的绝对值,等电点移至2.4以下。随分数剂加入量的增加,悬浮液的流变性出现复杂的情况:低剪切速率下(100 s-1以下),悬浮液粘度略微增加;高剪切速率下(100 s-1以上),悬浮液的粘度明显降低;4种分散剂中,二元共聚物分散的氧化锆浆料流动性最好,加入质量分数为0.14%,pH值为9.6左右。并制备了体积分数54%的氧化锆浆料,粘度为0.91Pa.s(100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悬浮液 分散 流变性 共聚物
下载PDF
对苯乙烯磺酸钠/马来酸酐/木质素磺酸钙接枝共聚物钻井液降黏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骑伶 赵乾 +3 位作者 代华 黄荣华 梁兵 张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2-76,共5页
采用对苯乙烯磺酸钠、马来酸酐、木质素磺酸钙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接枝改性木质素磺酸钙降黏剂(SMLS)。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降黏剂在淡水、盐水、钙质钻井液中的降黏作用。结果表明,SMLS通过拆散... 采用对苯乙烯磺酸钠、马来酸酐、木质素磺酸钙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接枝改性木质素磺酸钙降黏剂(SMLS)。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降黏剂在淡水、盐水、钙质钻井液中的降黏作用。结果表明,SMLS通过拆散钻井液中的黏土网状结构降低钻井液的黏度和切力,降黏性能优异,在淡水钻井液、盐水钻井液和钙处理钻井液中的降黏率可分别达到80.77%、75.00%和70.50%,具有良好的抗盐性能。SMLS耐温性能好,在150℃以下的降黏作用几乎不受老化温度的影响,在经200℃老化16h后加量为0.4%的SMLS在淡水钻井液中的降黏率仍可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乙烯磺酸钠 马来酸酐 木质素接枝共聚物 降黏剂 钻井液处理剂 性能评价
下载PDF
高相对分子质量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梦耀 曾普 张广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11-213,223,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DMDAAC-AM共聚物。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温度、单体配比、pH等因素对共聚物阳离子度、特性黏度,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70℃,pH=8,... 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DMDAAC-AM共聚物。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温度、单体配比、pH等因素对共聚物阳离子度、特性黏度,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70℃,pH=8,引发剂量为4 mL,DMDAAC∶AM(质量比)=1∶1时,得到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用所制得的CPAM对高岭土模拟悬浊水样进行的絮凝实验,发现相对分子量为1.73×106的CPAM的絮凝效果最好,浓度为0.05%的CPAM溶液仅用0.4 mL便可使浊度为22.4的皂土悬浮液的浊度去除率达到8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共聚物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合成工艺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选择溶胀法制备含PDMS嵌段的聚合物纳米多孔薄膜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治红 洪燕珍 +1 位作者 陈财康 李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7-159,共3页
在含亲二氧化碳链段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嵌段聚合物中,用超临界二氧化碳选择溶胀的方法得到了闭合的纳米孔。采用反应离子刻蚀,可以将聚合物膜内部的多孔结构暴露出来,然后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纳米孔的形... 在含亲二氧化碳链段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嵌段聚合物中,用超临界二氧化碳选择溶胀的方法得到了闭合的纳米孔。采用反应离子刻蚀,可以将聚合物膜内部的多孔结构暴露出来,然后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纳米孔的形成不是简单的PDMS纳米微区溶胀,而是由相邻纳米微区在超临界流体处理过程中合并以后形成的。纳米孔的密度和孔径分别为7.0×10^10/cm^2和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聚合物 超临界流体 多孔性
下载PDF
水性环氧丙烯酸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玉芳 孔令奇 周春华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研究乳液体系中环氧树脂与甲基丙烯酸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探讨单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环氧树脂四种单体配比、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用量等聚合条件对共聚物的接枝率、乳液粒径、乳液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反... 研究乳液体系中环氧树脂与甲基丙烯酸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探讨单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环氧树脂四种单体配比、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用量等聚合条件对共聚物的接枝率、乳液粒径、乳液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红外光谱和GPC谱图分析表明:丙烯酸单体已成功接枝到环氧树脂分子上,环氧树脂链接枝上强亲水性基团-COOH,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所得乳液的平均粒径,结果表明:乳胶粒平均粒径达171 nm时乳液的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接枝共聚 Α-甲基丙烯酸 亲水基团
下载PDF
己内酯/乙交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水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冰锋 黄志雄 +3 位作者 黄从树 任润桃 王晶晶 江学志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1,共7页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了己内酯预聚物(PCL),再与乙交酯(GA)熔融共聚,制备了嵌段型己内酯乙交酯共聚物(PCL/GA)。利用GPC、FT-IR、1H-NMR和13C-NMR等对PCL/G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合成的共聚物为嵌段型聚酯共聚物。利用XRD和DSC测试...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了己内酯预聚物(PCL),再与乙交酯(GA)熔融共聚,制备了嵌段型己内酯乙交酯共聚物(PCL/GA)。利用GPC、FT-IR、1H-NMR和13C-NMR等对PCL/G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合成的共聚物为嵌段型聚酯共聚物。利用XRD和DSC测试了PCL/GA的结晶状态和热学性能,测试发现合成的共聚物均为结晶型聚合物,且结晶情况与单体组成有关,利用石英微晶天平考察了PCL/GA(80/20)在海水中的水解行为,发现前3 h聚酯降解速率波动较大,推断是由于初期嵌段聚酯吸水与降解作用同时进行所致,随着吸水作用的完成,后期嵌段聚酯的降解速率维持在80 ng/(cm2.h)左右,降解速率稳定。利用POM、SEM观察了水解过程中薄膜结晶及形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乙交酯 嵌段共聚物 水解 石英微晶天平
下载PDF
含荧光基团的AA-SAS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跃华 张其平 +2 位作者 雷武 夏明珠 王风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56,共4页
以4-溴-1,8-萘二甲酸酐和甲胺为原料,合成得到一种新的荧光单体4-(N’-甲基-1-哌嗪基)-N-甲基-1,8-萘二甲酰亚胺烯丙基氯化铵(FM)。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对FM进行了表征。将FM与丙烯酸(AA)、丙烯磺酸钠(SAS)、次磷酸钠共聚制备... 以4-溴-1,8-萘二甲酸酐和甲胺为原料,合成得到一种新的荧光单体4-(N’-甲基-1-哌嗪基)-N-甲基-1,8-萘二甲酰亚胺烯丙基氯化铵(FM)。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对FM进行了表征。将FM与丙烯酸(AA)、丙烯磺酸钠(SAS)、次磷酸钠共聚制备了含荧光基团的AA-SAS共聚物(FM-AA-SAS)。对该共聚物的荧光性质和阻垢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的荧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93,检测下限为0.6566mg/L;采用静态法,当加药质量浓度为15mg/L时对磷酸钙的阻垢率为85.3%,对碳酸钙的阻垢率为86.5%,加药质量浓度为7.5mg/L时对硫酸钙的阻垢率为100%,具有较好的分散氧化铁和稳定锌离子的能力。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FM-AA-SAS对碳酸钙垢既有较强的分散作用又具有明显的晶格畸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单体 共聚物 丙烯酸 丙烯磺酸钠 阻垢剂
下载PDF
非对称半结晶两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与结晶行为的模拟退火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尹玉华 孙平川 +2 位作者 李宝会 金庆华 丁大同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8,共4页
利用模拟退火方法研究非对称半结晶两嵌段共聚物熔体分别在弱分离和强分离条件下的结晶过程.考察微相分离作用和结晶作用的相对强度对柱状组成的两嵌段共聚物平衡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嵌段间的相互排斥作用较弱时,结晶便破坏了柱... 利用模拟退火方法研究非对称半结晶两嵌段共聚物熔体分别在弱分离和强分离条件下的结晶过程.考察微相分离作用和结晶作用的相对强度对柱状组成的两嵌段共聚物平衡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嵌段间的相互排斥作用较弱时,结晶便破坏了柱状畴;当此相互作用足够强时,结晶过程可以有效地被限制在熔体微相分离所形成的柱状畴内.另外,介于上述两种情形之间还存在一个模板区域,此时熔体形成的柱状畴大部分被保留下来,但在局部会变形或连通.这些结果和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一致.当嵌段间的相互排斥作用非常强时,结晶被抑制,微相分离主导最终形态,观察到了非晶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退火方法 半结晶两嵌段共聚物 结晶行为 微相分离
下载PDF
氨基酸衍生联酚与聚乙二醇两亲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霞 陈家昌 +3 位作者 申长雨 刘春太 李倩 张世勋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0,共3页
选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与环肽按照不同的摩尔比共聚,合成了一系列新氨基酸衍生的聚醚酯。用FTIR与NMR分析系列聚合物的化学结构,用DSC表征共聚物的热性能。包含同种PEG的共聚物,其Tg随着PEG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比较含相同摩... 选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与环肽按照不同的摩尔比共聚,合成了一系列新氨基酸衍生的聚醚酯。用FTIR与NMR分析系列聚合物的化学结构,用DSC表征共聚物的热性能。包含同种PEG的共聚物,其Tg随着PEG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比较含相同摩尔分数PEG的共聚物可知,分子量较高的PEG对共聚物的热性质影响更为明显。同时与聚碳酸酯(PC)相比,共聚物的溶解度也有所改变。通过比较不同组分共聚物的性能变化,建立了结构与性质的定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衍生联酚 聚乙二醇 两亲共聚物 生物可降解 溶解度
下载PDF
MWNTs/丝素/聚酰胺共混静电纺纳米纤维毡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安长 赵静娜 潘志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88-1291,1296,共5页
静电纺再生丝素纤维具有在水中易溶胀、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差等缺陷。在前期研究聚酰胺6/66对静电纺丝素纤维的结构和性能改进效果的基础上,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s)增强静电纺丝素/聚酰胺6/66复合纳米纤维。研究发现,随着MWNTs含量的... 静电纺再生丝素纤维具有在水中易溶胀、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差等缺陷。在前期研究聚酰胺6/66对静电纺丝素纤维的结构和性能改进效果的基础上,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s)增强静电纺丝素/聚酰胺6/66复合纳米纤维。研究发现,随着MWNTs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毡的颜色由白色变成黑色,纤维直径逐渐减小,并且都在90nm以下。MWNTs的加入,还有效地提高了纤维的结晶度、热稳定性以及纤维毡的拉伸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静电纺丝 再生丝素 聚酰胺6/66共聚物
下载PDF
可降解聚醚酯酰胺基聚氨酯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志勇 罗怡 +4 位作者 刘彩兵 晁国涛 贾文娟 顾迎春 涂铭旌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6-140,共5页
以ε-己内酯,6-氨基己酸、聚乙二醇、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采用本体熔融聚合法合成了可降解的聚醚酯酰胺基聚氨酯共聚物(PEEA-U),并采用1H-NMR和FTIR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确认了合成反应的进行。采用DSC、TGA/DTG对其热性能进行了研... 以ε-己内酯,6-氨基己酸、聚乙二醇、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采用本体熔融聚合法合成了可降解的聚醚酯酰胺基聚氨酯共聚物(PEEA-U),并采用1H-NMR和FTIR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确认了合成反应的进行。采用DSC、TGA/DTG对其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TDI的加入,共聚物的熔点升高、熔融热增加,即材料的结晶度增大,同时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亦随之升高。同时对材料的水解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着TDI的加入,材料的降解速度减慢;并且对于同一种材料,其降解速度随降解介质的pH值发生变化,当pH从9.10降到4.02时,材料的降解速度大大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高分子 聚氨酯 聚醚酯酰胺
下载PDF
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文贵 杨勇 陈秉倪 《有机氟工业》 CAS 2007年第2期28-32,共5页
目前国外合成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的主要方法为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后乳化法和剪切乳化法。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的发展、性质及其应用。
关键词 乙烯-三氟氯乙烯 共聚 方法
下载PDF
LLDPE-g-AA对LLDPE/PA6合金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彦军 田丰 +3 位作者 刘长军 杨健 刘圣军 陈世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99,共4页
以挤出共混方法制备了不同组分的LLDPE/PA6合金材料,利用DSC、偏光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LLDPE-g-AA对LLDPE/PA6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并讨论了LLDPE-g-AA对LLDPE/PA6共混物的相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LDPE-g-AA的加入极为显著地... 以挤出共混方法制备了不同组分的LLDPE/PA6合金材料,利用DSC、偏光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LLDPE-g-AA对LLDPE/PA6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并讨论了LLDPE-g-AA对LLDPE/PA6共混物的相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LDPE-g-AA的加入极为显著地增加了LLDPE/PA6体系两相界面的相互作用,当PA6加入量为10%,接枝物LLDPE-g-AA加入量为5%时,合金体系的冲击强度达到最高,较纯LLDPE增加了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接枝聚合物 聚酰胺6
下载PDF
成膜树脂对光致聚合物全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成刚 明星星 +1 位作者 朱建华 王跃川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88,共5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水溶性的甲基丙烯酸2,2,3,3-四氟丙酯-甲基丙烯酸(TFPMA-MA)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BMA-MA)共聚物,以这两种聚合物为成膜树脂分别配制了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对比研究了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的光敏性、衍...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水溶性的甲基丙烯酸2,2,3,3-四氟丙酯-甲基丙烯酸(TFPMA-MA)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BMA-MA)共聚物,以这两种聚合物为成膜树脂分别配制了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对比研究了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的光敏性、衍射效率、分辨率等全息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所测的范围内,含氟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的灵敏度及记录高频信号时衍射效率略有下降,但记录低频信号时衍射效率提高;XPS测定含氟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曝光前后的薄膜面氟氧原子比(F/O)表明,空气中的氧气可能参与了曝光过程;影响全息记录性能的不仅是成膜树脂与光致聚合物的折射差别,组分间相容性也是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共聚物 光致聚合物 全息记录 衍射效率
下载PDF
纳米结构磺化苯胺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秋丰 李新贵 +1 位作者 黄美荣 程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1-54,共4页
在无任何外加添加剂的情况下,于盐酸介质中,通过苯胺(AN)与二苯胺磺酸(DPS)的化学氧化聚合制备了纳米结构导电磺化苯胺共聚物(PANDPS)。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颗粒的大小和形貌随聚合条件的变化而变... 在无任何外加添加剂的情况下,于盐酸介质中,通过苯胺(AN)与二苯胺磺酸(DPS)的化学氧化聚合制备了纳米结构导电磺化苯胺共聚物(PANDPS)。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颗粒的大小和形貌随聚合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AN/DPS摩尔比为50/50、单体浓度为0.2 mol/L、过硫酸铵/单体摩尔比为1/4、1.0 mol/L盐酸水溶液中25℃反应24 h,可以获得平均粒径为33 nm的共聚物纳米颗粒;而当单体浓度为0.1 mol/L,聚合反应72 h,其它聚合条件相同时则得到直径为130 nm^140 nm、长440 nm^1.35μm的共聚物纳米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二苯胺磺酸共聚物 化学氧化聚合 纳米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