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辰针刺对金黄地鼠自发活动及体温昼夜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旭光 宋开源 +2 位作者 余曙光 刘雨星 魏焦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刺调整生物昼夜节律的时间规律性。方法:在子、午、卯、酉不同时辰电针金黄地鼠“肾俞”穴,运用时间生物学研究方法观察分析不同时辰针刺对动物自发活动及体温昼夜节律的不同影响。结果:对于自发活动昼夜节律,午时针刺使其... 目的:研究针刺调整生物昼夜节律的时间规律性。方法:在子、午、卯、酉不同时辰电针金黄地鼠“肾俞”穴,运用时间生物学研究方法观察分析不同时辰针刺对动物自发活动及体温昼夜节律的不同影响。结果:对于自发活动昼夜节律,午时针刺使其节律振幅降低(P<0.05),卯时针刺使其节律峰相位迟后(P<0.05),酉时针刺使其节律峰相位超前(P<0.05);对于体温昼夜节律,卯、酉时针刺对节律峰相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卯时针刺使峰相位迟后22.36度,酉时针刺使峰相位超前39.32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时间因素 体温/针灸效应 运动活动/针灸效应 昼夜节律/针灸效应
下载PDF
艾灸抗炎免疫作用中松果腺褪黑素高位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唐照亮 宋小鸽 +9 位作者 李俊 金涌 陈全珠 侯正明 章复清 袁静 陈向涛 张道芹 许冠荪 徐叔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29-431,共3页
目的 :研究松果腺褪黑素 (MT)对炎症与免疫的调节 ,探讨艾灸抗炎免疫作用的机理。方法 :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 ,分别损毁其海马内NA神经和摘除肾上腺 ,观察艾灸对MT及细胞因子IL 6、IL 2的影响。 结果 :艾灸“肾俞”穴能恢复和促进... 目的 :研究松果腺褪黑素 (MT)对炎症与免疫的调节 ,探讨艾灸抗炎免疫作用的机理。方法 :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 ,分别损毁其海马内NA神经和摘除肾上腺 ,观察艾灸对MT及细胞因子IL 6、IL 2的影响。 结果 :艾灸“肾俞”穴能恢复和促进大鼠MT的分泌 ,使IL 6降低、IL 2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P <0 0 1)。失去肾上腺和海马交感神经的支配 ,松果腺MT增多 ,IL 6、IL 2含量上升 ,灸疗的抗炎免疫作用被削弱或部分阻断。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 针灸效应 分泌 褪黑激素 艾条灸
下载PDF
针刺对女性不同类型肥胖腰围及体质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包飞 王凤琴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51-55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肥胖女性针刺减肥效应,探寻针刺减肥的最佳适应症。方法:将83例女性患者按肥胖类型分为2组:腹型肥胖组31例为腰围超标但体质指数(BMI)<25的腹型肥胖者,肥胖组52例为BMI≥25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同样的针刺方法治...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肥胖女性针刺减肥效应,探寻针刺减肥的最佳适应症。方法:将83例女性患者按肥胖类型分为2组:腹型肥胖组31例为腰围超标但体质指数(BMI)<25的腹型肥胖者,肥胖组52例为BMI≥25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同样的针刺方法治疗1月。结果:两组治疗后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腹型肥胖组治疗前后WC、WHR的变化与BMI的变化呈非常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P<0.05),相关系数比较│rWC/BMI│>│rWHR/BMI│;肥胖组WC变化与BMI变化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而WHR变化与BMI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针刺对女性体重超重或者正常但腰围超标的腹型肥胖者和体重超标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都具有很好的减重、减腰围作用,适合于各型肥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针灸疗法 腰骶部/针灸效应 体重/针灸效应
下载PDF
井穴刺血对发热家兔体温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郑良希 杨介宾 +2 位作者 骆永珍 宋开源 谢克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1-94,68,共4页
选用日本大耳白兔经耳缘静脉注入内生致热源(EP),复制发热模型,观察井穴少商、商阳刺血对其体温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结果发现:井穴刺血能明显降低发热家兔体温,提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维持红... 选用日本大耳白兔经耳缘静脉注入内生致热源(EP),复制发热模型,观察井穴少商、商阳刺血对其体温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结果发现:井穴刺血能明显降低发热家兔体温,提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维持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数稳定,迅速升高白细胞总数的作用。表明:井穴刺血确能退热和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总数在发热期无显著变化,说明其免疫功能增强主要是红细胞活性的增强而非数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血疗法 红细胞免疫学 井穴 发热
下载PDF
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肢体温度影响的红外热像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程宇 石学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06-508,共3页
目的 :通过红外热像观察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肢体温度的影响 ,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针刺、西药、中药治疗 ,其中针刺组取人迎、极泉、太渊心俞、膈俞、脾俞、肾俞、风池、完骨、天柱针刺治疗 ;西药组用地巴唑静脉注射 ;中药... 目的 :通过红外热像观察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肢体温度的影响 ,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针刺、西药、中药治疗 ,其中针刺组取人迎、极泉、太渊心俞、膈俞、脾俞、肾俞、风池、完骨、天柱针刺治疗 ;西药组用地巴唑静脉注射 ;中药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肢体温度的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针刺组患者肢体温度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 (P <0 0 5 ) ,且临床效果优于其他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肢体温度 红外热像仪 针刺疗法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刺络放血对实验性发热家兔的体温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洪恩四 伍学洲 +1 位作者 苏东明 刘金花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0-32,共3页
用家兔发热模型,设立刺络放血组、针刺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对发热家兔的体温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刺络放血的退热效果最优,能明显提高红细胞 C_(3b)受体花环率。
关键词 放血疗法 发热 红细胞 免疫学
下载PDF
气至病所治疗对肾经穴温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美颖 赵泉林 +1 位作者 张文娟 李永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62-165,498-499,共6页
应用声电心针循经感传气至病所治疗,对足少阴肾经穴温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除涌泉穴外.其它腧穴均较对照点温度低;治疗对腧穴及对照点呈现同步升高的区带性;对腧穴温度有双向调节作用,以穴温升高为主;感传后伴随着体温的显... 应用声电心针循经感传气至病所治疗,对足少阴肾经穴温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除涌泉穴外.其它腧穴均较对照点温度低;治疗对腧穴及对照点呈现同步升高的区带性;对腧穴温度有双向调节作用,以穴温升高为主;感传后伴随着体温的显著性升高;对脑梗塞、冠心病、甲亢等的临床有效率为99.0%.提示肾经穴温变化可能与感传治疗调整了沿经血管的舒缩功能,使循环改善,代谢加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至病所 提针疗法 皮肤温度/针灸效应 穴位 肾经
下载PDF
针刺对急性肺系感染临床退热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德华 高朝岗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6,共3页
针刺合谷、肺俞、大椎、膻中等穴,对142例急性肺系感染之发热患者的临床退热观察。结果表明,针刺后20分钟内体温下降至正常或>1.5℃者84例,下降>0.5~1.4℃者46例;针刺后10分钟内体温下降者130例,10~... 针刺合谷、肺俞、大椎、膻中等穴,对142例急性肺系感染之发热患者的临床退热观察。结果表明,针刺后20分钟内体温下降至正常或>1.5℃者84例,下降>0.5~1.4℃者46例;针刺后10分钟内体温下降者130例,10~20分钟下降者12例,体温下降幅度在10分钟已达高峰;卫气证候体温下降幅度优于营血证候体温下降幅度(P<0.05)。证明针刺有肯定的退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针炙疗法 发热 体温
下载PDF
针刺参与治疗猩红热退热疗效观察
9
作者 王行素 崔春凤 刘晶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22,共2页
针刺参与治疗猩红热退热疗效观察王行素,崔春凤,刘晶艳(辽宁省沈阳市儿童医院,110Q32)主题词猩红热/针灸疗法;体温/针灸效应ObservationonAcupunctureforScarletFever¥Wang... 针刺参与治疗猩红热退热疗效观察王行素,崔春凤,刘晶艳(辽宁省沈阳市儿童医院,110Q32)主题词猩红热/针灸疗法;体温/针灸效应ObservationonAcupunctureforScarletFever¥WangXing-suetal(She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猩红热 针灸疗法 发热 退热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