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联合US-FNAB检查对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的影响
1
作者 赵路 杨娟 +1 位作者 刘春梅 吴涵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研究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联合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B)检查对甲状腺结节(TN)良恶性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某院收治的174例(共181个结节)TN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 目的:研究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联合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B)检查对甲状腺结节(TN)良恶性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某院收治的174例(共181个结节)TN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前均行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和US-FNAB检查,以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和US-FNAB检查诊断TN良恶性的效能。结果:132个甲状腺恶性结节中髓样癌1个,滤泡癌3个,转移癌2个,甲状腺乳头状癌126个;49个甲状腺良性结节中桥本氏甲状腺炎4个,甲状腺腺瘤7个,肉芽肿性炎5个,局部纤维增生4个,结节性甲状腺肿29个。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联合US-FNAB检查检出135个恶性结节,46个良性结节。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联合US-FNAB检查诊断TN的灵敏度为96.97%(128/132),准确度为93.92%(170/181),阴性预测值为91.30%(42/46),均高于单独诊断结果(P<0.05);联合检测漏诊率为3.03%(4/132),均低于单独诊断结果(P<0.05)。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联合US-FNAB检查诊断TN恶性肿瘤类型的符合率均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联合US-FNAB检查对TN定性诊断具有较高效能,可为不同性质TN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对改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US-FNAB检查 braf v600e 定性诊断
下载PDF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检测BRAF基因V600E突变方法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汤俊明 刘奇 +1 位作者 王学才 乔国洪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建立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检测BRAF基因V600E突变的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所建方法检测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标本,并与测序法结果进行比较分... 目的建立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检测BRAF基因V600E突变的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所建方法检测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标本,并与测序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建HRM检测方法 Ct值与Tm的CV值均较小,重复性好。HRM法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标本的结果与测序法相比较,突变检出率分别为43.75%和40.00%,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90.00%。结论成功建立的HRM法检测BRAF基因V600E突变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操作简便,节约时间,成本低,适合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标本检测BRAF基因V600E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f基因v600e 乳头状 甲状腺乳头状癌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
下载PDF
BRAF基因V600E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富全 王兴越 +1 位作者 高英堂 孟祥朝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4期87-92,共6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BRAF V600E突变是PTC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与PTC的病理特征、侵袭性、复发和相关病死率有密切关联。本综述主要从BRAF V600E突变在PTC的发病机制与其病理特征相关性着手,论述...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BRAF V600E突变是PTC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与PTC的病理特征、侵袭性、复发和相关病死率有密切关联。本综述主要从BRAF V600E突变在PTC的发病机制与其病理特征相关性着手,论述其在临床诊断及预后方面的应用,并大体概括目前为止BRAF V600E突变在治疗PTC方面的应用现状,希望对甲状腺癌精准诊治制定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 v600e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血清TSH水平及BRAF基因V600E突变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尹立平 王文逸 +1 位作者 杨德仁 王卓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4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甲状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采用全自动电...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4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甲状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其治疗前血清TSH水平,采用微滴式数字PCR法检测组织DNA 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状态,并对其在良恶性组间差异,诊断效能等进行分析。结果TSH表达阳性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3),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TSH阳性标本中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检出率为44.44%,略低于血清TSH阴性标本中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检出率(5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1)。二者联合检测时敏感度70.64%,特异性89.28%,阳性预测值98.09%,阴性预测值28.09%,准确度72.76%。结论血清学标志物TSH和分子标志物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联合检测能够更好地区分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良性病变,尤其适用于经细胞学检测无法鉴别良恶性的穿刺组织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 braf v600e 甲状腺癌 诊断
下载PDF
BRAF基因V600E突变在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君君 郑洪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6期91-94,共4页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BRAF)基因是RAF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其编码的蛋白由783个氨基酸组成,由于第15外显子的单个碱基发生胸腺嘧啶(T)和腺嘌呤(A)的错义突变,导致翻译蛋白600位密码子的缬氨酸被谷氨酸取代,产生蛋白序列改变。B...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BRAF)基因是RAF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其编码的蛋白由783个氨基酸组成,由于第15外显子的单个碱基发生胸腺嘧啶(T)和腺嘌呤(A)的错义突变,导致翻译蛋白600位密码子的缬氨酸被谷氨酸取代,产生蛋白序列改变。BRAF基因V600E突变对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产生重要影响,如结肠癌、甲状腺乳头状癌、浆液性卵巢癌、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随着对BRAF基因V600E突变研究的深入,可为研究肿瘤发生的复杂机制提供帮助,为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f基因 v600e突变 结肠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 浆液性卵巢癌 黑色素瘤
下载PDF
BRAF基因V600E突变在儿童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莉 廉红云 +4 位作者 马宏浩 高超 王冬 王天有 张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单中心儿童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患者BRAF基因V600E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经病理诊断的LCH患者的临床资料,用二代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其病... 目的探讨单中心儿童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患者BRAF基因V600E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经病理诊断的LCH患者的临床资料,用二代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其病理标本及血浆中BRAF基因V600E突变。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本组研究中病理标本检测BRAF基因F600E突变的阳性率68%,血浆样本检测阳性率59%。其中双阳性42例(53%),双阴性15例(19%)。对血浆或病理阳性患者BRAF基因F600E突变与年龄、性别、临床分组、受累器官、早期治疗反应、复发进行相关性分析,血浆阳性组P值分别为:0.737,0.06,0.718,0.727,0.739,0.879;病理标本阳性组P值分别为:0.303,0.88,0.519,0.728,0.088,0.065,提示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本组儿童LCH患者存在较高的BRAF基因V600E突变,提示部分患者组织细胞呈克隆性生长。该研究未发现BRAF基因F600E突变与LCH患者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和预后的相关性,也许与本研究样本量少有关,仍有待于扩充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儿童 braf基因 v600e突变
下载PDF
广东梅州客家人群甲状腺癌BRAF基因V600E突变特点分析--附316例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曾庆欣 饶辉 +2 位作者 王悦冬 赖烨钤 钟海烽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广东梅州客家人群甲状腺癌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突变特点。方法收集316例广东梅州客家地区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结果,对BRAF基因V600E突变与肿瘤特征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 目的探讨广东梅州客家人群甲状腺癌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突变特点。方法收集316例广东梅州客家地区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结果,对BRAF基因V600E突变与肿瘤特征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16例患者BRAF基因V600E总体突变率为75.3%(238/316),其中乳头状癌突变率为77.0%(238/309)。单因素分析显示BRAF基因V600E突变型患者肿瘤径线较小,纵横比大于1、微钙化比例较高,Ⅵ区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比例较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RAF V600E突变与Ⅵ区淋巴结转移(OR=2.289,95%CI=1.283~4.081,P=0.005)、超声回声(OR=0.419,95%CI=0.209~0.841,P=0.014)及粗大钙化(OR=3.673,95%CI=1.395~9.668,P=0.008)有关。结论广东梅州客家地区人群甲状腺癌BRAF基因V600E突变率较高,BRAF基因V600E突变者易发生Ⅵ区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f v600e 基因突变 甲状腺癌 客家
下载PDF
人结直肠癌BRAF基因V600E突变的检测方法
8
作者 徐显暑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第24期72-73,共2页
为了探讨人结直肠癌BRAF基因V600E突变的检测方法,文章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技术检测80例结直肠癌石蜡标本的BRAFV600E突变性,且与Sanger测序法进行对比,得出结论:通过等位基因PCR技术检测人结直肠癌BRAF基因V600E突变,与测序法对比... 为了探讨人结直肠癌BRAF基因V600E突变的检测方法,文章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技术检测80例结直肠癌石蜡标本的BRAFV600E突变性,且与Sanger测序法进行对比,得出结论:通过等位基因PCR技术检测人结直肠癌BRAF基因V600E突变,与测序法对比灵敏度、简便性、快速性更高,对人肿瘤BRAFV600E突变具有较高的筛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结直肠癌 等位基因 特异性扩增 braf基因 v600e突变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与Braf蛋白表达、BRAF V600E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文松 黄冠 林宝行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62-265,共4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和BRAF V600E基因突变、BRA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临床选择2019年7月~2020年2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就诊的原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00例,对其临床病理信息进行收集,PCR扩增后测序,分析甲状腺...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和BRAF V600E基因突变、BRA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临床选择2019年7月~2020年2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就诊的原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00例,对其临床病理信息进行收集,PCR扩增后测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和BRAF V600E基因、Braf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BRAF V600E基因突变、Braf蛋白表达情况与肿瘤复发/远处转移、肿瘤分期、肿瘤大小、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出现钙化者为47例(47.0%),通常具有粗大片状钙化、砂砾样钙化,研究发现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钙化类型、是否出现钙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指标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Braf蛋白表达密切相关,是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预后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 v600e基因 病理学特征 预后因子 braf蛋白
下载PDF
PCNP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关系
10
作者 贺雅静 王延 +3 位作者 刘亚 姬新颖 梁群英 张玉文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含PE ST的核蛋白(PEST-containing nuclear protein,PCNP)在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TC与其癌旁组织及38例甲状腺肿组织中PCN... 目的探讨含PE ST的核蛋白(PEST-containing nuclear protein,PCNP)在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TC与其癌旁组织及38例甲状腺肿组织中PCNP的表达水平,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中65例TC患者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探究两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110例TC中PCNP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有无转移、组织学分型相关,P<0.05。其中5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CNP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及甲状腺肿组织的表达,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65例TC中PCNP的表达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无相关性。结论PCNP在TC的表达有重要临床意义;PCNP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中的相关性分析证明二者在TC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含PeST的核蛋白 braf v600e 细针穿刺定位活检
下载PDF
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周磊磊 冯婉婷 刘华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分析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行手术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灶大小、病灶... 目的:分析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行手术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灶大小、病灶数目、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侵犯被膜、组织学亚型、有无桥本甲状腺炎、临床分期、有无BRAF V600E基因突变、术后12个月是否复发等资料,并根据有无BRAF V600E基因突变将患者分为基因突变组(40例)和非基因突变组(10例),分析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基因突变组患者病灶大小、组织学亚型、临床分期与非基因突变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数目多个率高于非基因突变组,有淋巴结转移、侵犯被膜、桥本甲状腺炎、术后复发的患者比例高于非基因突变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呈正相关性(P<0.05),与病灶数目、有无侵犯膜外、有无桥本甲状腺炎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呈正相关,BRAF V600E基因突变可作为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方案制定及预后情况的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brafv600e基因突变 淋巴结转移 术后复发 相关性
下载PDF
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民族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2
作者 刘超宇 黄林达 +2 位作者 马燕飞 潘秀虹 朱晓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235-1240,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民族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病理标本,并根据患者民族将其分为壮族病例150例和汉族病例...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民族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病理标本,并根据患者民族将其分为壮族病例150例和汉族病例1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BRAF基因V600E位点的突变情况。结果30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突变型221例,野生型79例。壮族和汉族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72.00%vs.7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民族不同性别甲状腺癌患者间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性别不同民族甲状腺癌患者间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岁的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为88.67%,明显高于≥40岁患者的5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肿瘤最大径及不同淋巴结数目的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年龄范围内不同民族甲状腺癌患者间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2 cm的不同民族甲状腺癌患者间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最大径为2~4 cm的不同民族甲状腺癌患者间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相同淋巴结数目的不同民族甲状腺癌患者间BRAF基因V600E位点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民族甲状腺滤泡状癌及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色市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与民族、性别、肿瘤最大径及肿瘤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braf v600e基因突变 壮族 汉族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及超声特征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伍小芳 张苗苗 +1 位作者 赵若兰 王影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3期256-262,共7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C)患者的临床和超声特征预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价值及其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34例PT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C)患者的临床和超声特征预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价值及其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34例PT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前超声诊断可疑PTC病灶大小进行分组。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可疑病灶的超声特征,使用多因素分析及分层分析筛选出与CLNM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及分层分析表明,病灶与被膜紧贴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是PTC病灶>10 mm患者发生CLNM的危险因素;病灶存在微钙化、男性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发生CLNM的危险因素(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发生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的缺失显著相关(P<0.001)。结论:当患者出现可疑的>10 mm PTC病灶且紧贴被膜时,可进行BRAF V600E基因检测预测CLNM的发生。当可疑病灶<10 mm时,男性或病灶存在微钙化的患者更易发生CLNM。病灶较大或无HT共存的PTC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概率更高。PTC的临床和病灶超声特征对CLNM的转移有预测价值,并且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相关,有助于临床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 braf v600e基因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14
作者 夏孝礼 钟晨 +5 位作者 梁学奇 袁成 韩涛 刘朝清 孙凡 木拉提 《农垦医学》 2024年第1期5-14,共10页
目的:探讨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常规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07月-2022年07月经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外科收治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 目的:探讨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常规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07月-2022年07月经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甲状腺外科收治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患者187例,提取患者术前穿刺标本或术后石蜡包埋组织DNA,利用实时荧光PCR定量技术进行BRAF^(V600E)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为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组和BRAF^(V600E)基因突变阴性组,收集187例PTC患者的常规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建立BRAF^(V600E)基因突变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187例患者中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患者144例(77.0%),BRAF^(V600E)基因阴性患者43例(23.0%)。两组患者在是否伴桥本甲状腺炎、形态、钙化、中央淋巴结转移情况、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ki-67这7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伴桥本甲状腺炎(OR=3.015)、形态不规则(OR=2.694)、伴中央淋巴结转移(OR=2.685)、ki-67≥4.5%(OR=3.084)是PTC患者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预测方程为:Logit(P)=In(P/1-P)=-0.968+1.104×桥本甲状腺炎+0.991×形态+0.988×中央淋巴结转移情况+1.126×ki-67。对预测模型进行效能检验,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模型的预测效能中等。结论:不伴桥本甲状腺炎、结节形态不规则、伴中央淋巴结转移、ki-67≥4.5%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特征可以用来预测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本研究建立的BRAF^(V600E)基因突变预测模型对PTC患者的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v600e)基因突变 超声特征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特点及其BRAF V600E 基因突变与预后的相关性
15
作者 朱丽华 金皎 +2 位作者 高勤 吴莎莎 黄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55-260,266,共7页
目的 探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临床特征及其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LCH患者的组织标本17例,组织标本均来源于患者首发病变部位,分析其临床特点和组织病理学特点,通过数字PCR扩增和一代测序的方法... 目的 探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临床特征及其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LCH患者的组织标本17例,组织标本均来源于患者首发病变部位,分析其临床特点和组织病理学特点,通过数字PCR扩增和一代测序的方法测定标本中的BRAF V600E基因,并根据临床分型将其分为单系统病变(SS-LCH)组和多系统病变(MS-LCH)组以及根据年龄分为未成年组和成年组,对不同分组的数据进行阳性率、治疗及愈后疗效分析。结果 在17例LCH患者中,7例BRAF V600E基因突变,总阳性率41.18%;根据临床分型分组,其中单系统病变(SS-LCH)组13例,BRAF V600E基因突变7例,阳性率53.85%,而多系统病变(MS-LCH)组未发生BRAF V600E基因突变;按年龄分组,未成年人组12例、其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5例、阳性率41.67%、而3岁以下突变率高于3岁以上(2∶1),成年人组共5例、其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2例、阳性率40.00%;经过治疗及随访,SS-LCH组中患者均治愈,MS-LCH组中1例死亡,3例复发,复发患者仍继续治疗。现共16例患者存活,复发及死亡患者受累器官较多,均为未成年组患儿,其余患者均已治愈,且目前均未复发。结论 LCH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涉及单系统与多系统,未成年人与成年人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未观察到差异,但3岁以下低龄儿童病变中该基因突变率有增高的趋势,未观察到BRAF V600E基因突变对预后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免疫组化分析 braf v600e基因突变 单系统病变 多系统病变
下载PDF
US-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效能的影响
16
作者 潘兰芬 于海源 顾婷婷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160例甲状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US-FNAC检查及...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160例甲状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US-FNAC检查及BRAFV600E基因检测,并进行术后组织病理结果对比。依据Bethesda报告系统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类,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上述两者方法分别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60例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中,US-FNAC结果显示22例为良性,20例为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118例为可疑乳头状癌细胞,US-FNA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9.11%、75.00%、94.29%,阳性预测值为94.07%,阴性预测值为95.45%;112例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9.29%、92.86%、90.00%,阳性预测值为98.04%,阴性预测值为68.42%。US-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0%、67.86%、93.57%,阳性预测值为92.56%,阴性预测值为100.00%。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比,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可鉴别诊断出US-FNAC结果中20例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S-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可提高术前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尤其是对于US-FNAC诊断为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病例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 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v600e基因突变 诊断效能
下载PDF
LncRNA BANCR表达与TSHR甲基化在BRAFV600E突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研究
17
作者 于波 徐宁 +6 位作者 杨博 孙玺媛 姚佳兴 樊伟业 李松埔 窦福林 李扬 《世界肿瘤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BANCR表达及TSHR甲基化与BRAFV600E突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BRAFV600E突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癌组织样本60例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样本60例(简称癌旁组织),上述所有PTC患者已采用荧光...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BANCR表达及TSHR甲基化与BRAFV600E突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BRAFV600E突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癌组织样本60例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样本60例(简称癌旁组织),上述所有PTC患者已采用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分析上述各样本BANCR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SP)法检测上述各样本中TSH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并分析上述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各样本基因表达水平和TSHR甲基化情况与BRAFV600E突变的PT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癌组织组:BANCR相对表达量为(1.55 ± 1.62),高表达率为66.67%,癌旁组织组分别为(0.74 ± 0.63和30%),癌组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 0.05)。癌组织中,BANCR高表达与肿瘤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P < 0.05)。癌组织组中TSHR甲基化的发生率为93.3% (56/60),癌旁组织组中TSHR甲基化的发生率为18.3% (11/60),TSHR甲基化PTC患者例数显著高于非甲基化PTC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1)。癌组织中BANCR的表达水平及TSHR甲基化以及两者联合检测阳性例数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 < 0.05),BANCR高表达联合TSHR甲基化对BRAFV600E突变的PT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较单项检测均出现上升趋势,但仅灵敏度与单一检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BANCR高表达和TSHR甲基化均与BRAFV600E突变的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肿瘤的进展相关并提示不良预后。且BANCR高表达联合TSHR甲基化对BRAFV600E突变的PTC临床诊断具有较佳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CR高表达 TSHR甲基化 基因突变 brafv600e突变
下载PDF
ACR-TIRADS和C-TIRADS单独及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对BethesdaⅢ/Ⅳ/Ⅴ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比较
18
作者 林宇 成一鸣 +5 位作者 张艳 任秀昀 罗渝昆 李杰 石怀银 王宏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8-123,129,共7页
背景BethesdaⅢ/Ⅳ/Ⅴ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挑战,BRAF(V600E)基因检测常用于术前评估,其特异度高,但敏感度低;美国放射学会和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分别提出了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merican College of... 背景BethesdaⅢ/Ⅳ/Ⅴ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挑战,BRAF(V600E)基因检测常用于术前评估,其特异度高,但敏感度低;美国放射学会和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分别提出了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ACR-TIRADS)和中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hinese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C-TIRADS);将TIRADS与BRAF(V600E)基因检测相结合,旨在提高BethesdaⅢ/Ⅳ/Ⅴ类结节的诊断率,并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和穿刺活检。目的比较ACR-TIRADS与C-TIRADS对BethesdaⅢ/Ⅳ/Ⅴ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并探讨BARF(V600E)检测的附加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细针穿刺活检并行BRAF(V600E)基因检测的484例患者(484个甲状腺结节),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比较ACR-TIRADS、C-TIRADS单独及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对BethesdaⅢ/Ⅳ/Ⅴ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种超声分层系统中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随着分级的升高逐渐增加(趋势χ2检验,P均<0.001),ACR-TIRADS、C-TIRAD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类、4c类。BRAF(V600E)基因检测在不降低诊断特异度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ACR-TIRADS(0.809 vs 0.778,P<0.001)和C-TIRADS(0.815 vs 0.783,P<0.001)对BethesdaⅢ/Ⅳ/Ⅴ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ACR-TIRADS与C-TIRADS单独及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78 vs 0.783,P=0.755;0.809 vs 0.815,P=0.675),但C-TIRADS单独及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的敏感度(88.83%vs 83.90%,P<0.001;95.33%vs 90.13%,P<0.001)和准确度(84.50%vs 81.41%,P<0.001;89.67%vs86.36%,P<0.001)高于ACR-TIRADS单独及联合诊断,而ACR-TIRADS单独及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相等,均高于C-TIRADS(71.72%vs 67.68%,P<0.001)。结论BRAF(V600E)基因检测可以在不降低特异度的基础上显著提高ACR-TIRADS、C-TIRADS对BethesdaⅢ/Ⅳ/Ⅴ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性能,其中C-TIRADS单独及联合整体诊断性能最佳,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ACR-TIRADS C-TIRADS 细胞学诊断 临床诊断 braf(v600e)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多模态超声及病理学特征与BRAF V600E突变的相关性
19
作者 孙鑫 张巍 +2 位作者 程令刚 广旸 张雨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0-734,共5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多模态超声及病理学特征与BRAF V600E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疑诊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获取病理学及基因检测结果后,根据BRAF V600E基因检测结果将PTC分为BRAF V600E突变(+)(突变组)和BRAF V...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多模态超声及病理学特征与BRAF V600E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疑诊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获取病理学及基因检测结果后,根据BRAF V600E基因检测结果将PTC分为BRAF V600E突变(+)(突变组)和BRAF V600E突变(-)(野生型组);以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组间临床、常规超声、超声造影(CEUS)及病理学表现,筛选PTC 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116例PTC患者(116个病灶),包括突变组77例、野生型组39例。组间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常规超声所示病灶大小、方位、边缘、微钙化,CEUS显示增强后病灶大小变化、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病理学显示被膜外侵犯、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合并良性结节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TPO-Ab、多模态超声所示病灶方位及增强后病灶大小变化、病理学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均为PTC 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OR=0.175、3.868、5.769、6.943,P均<0.05)。结论患者TPO-Ab水平,多模态超声所示病灶方位、增强后病灶大小变化及病理学显示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均与PTC BRAF V600E基因突变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braf v600e基因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BRAF V600E突变及超声造影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王亦璜 陈永安 +3 位作者 郑炜 黄小荣 熊志强 陈永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551-1554,共4页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突变及超声造影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一般资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突变及超声造影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一般资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中BRAF V600E突变情况,根据癌组织标本有无BRAF V600E突变分为BRAF V600E突变组和无突变组,比较两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结果:癌组织标本BRAF V600E基因突变阳性率为77.59%,高于癌旁组织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 V600E突变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无BRAF V600E突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 V600E突变组和无突变组超声造影增强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增强、等增强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弱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增强、等增强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BRAF V600E突变率明显升高,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不同超声造影增强结果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预测作用,但无法提示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braf v600e 基因突变 颈部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