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BTK抑制剂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陈欢 柳喜洋 +3 位作者 常宇 陈子琪 李文琪 张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1,共7页
目的:观察含BTK抑制剂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MCL)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复发难治MCL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临床特征,以及化疗方案对疗效、总生存(OS)率及无进展生存(PFS)率的影响。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8(56... 目的:观察含BTK抑制剂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MCL)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复发难治MCL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临床特征,以及化疗方案对疗效、总生存(OS)率及无进展生存(PFS)率的影响。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8(56-61)岁,男女比例约为2.9∶1,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患者占77.6%,结外受累部位>2占43.3%,骨髓受累占60.4%,胃肠道受累占24.6%,肝脾肿大占38.1%。中位随访时间30(2-103)个月,总有效率41.8%,3年PFS未达到,3、5年OS率分别为62.7%、53.8%。含BTK抑制剂方案治疗组总有效率56.9%,优于不含BTK抑制剂方案治疗组的3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PFS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2),而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典型与特殊型之间P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i-67是复发难治MCL患者OS和PFS的影响因素。Ki-67、B症状、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评分、Ann Arbor分期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二线治疗方案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含BTK抑制剂方案治疗复发难治MCL有效率高,且可明显延长PFS,Ki-67、B症状、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评分、Ann Arbor分期为复发难治MCL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k抑制剂 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 生存 预后
下载PDF
BTK抑制剂在多发性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屏 冯金洲 余刚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06-309,共4页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 s tyrosine kinase,BTK)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B淋巴细胞的增殖发育中具有重要意义。BTK抑制剂(BTK inhibitor,BTKi)能干扰BTK在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receptor,BCR)信号传导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目前主要...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 s tyrosine kinase,BTK)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B淋巴细胞的增殖发育中具有重要意义。BTK抑制剂(BTK inhibitor,BTKi)能干扰BTK在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receptor,BCR)信号传导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血液系统肿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TKi可以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本文就BTKi在MS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k抑制剂 多发性硬化 进展 综述
下载PDF
两种不同选择性的BTK抑制剂胞内摄取和靶蛋白结合特点的比较
3
作者 张腾 檀廷飞 +6 位作者 赵营莉 韩功伟 夏梓橦 史寒冰 刘贺影 王君萍 夏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99-1905,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两种不同选择性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BTKi)的胞内摄取及靶蛋白结合特点,为进一步了解药物脱靶相关出血风险的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伊布替尼(非选择性BTKi)和泽布替尼(选择性BT... 目的通过研究两种不同选择性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BTKi)的胞内摄取及靶蛋白结合特点,为进一步了解药物脱靶相关出血风险的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伊布替尼(非选择性BTKi)和泽布替尼(选择性BTKi)为研究药物。MEC-1细胞人血小板加药孵育后,细胞热转移实验(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结合Western blot法得到熔解曲线和等温曲线,分析两种药物与靶蛋白BTK的结合特点。MEC-1细胞和人血小板加药孵育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两种药物浓度,分析两种药物胞内摄取的情况。结果CETSA分析结果证实,相较于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对靶蛋白BTK的选择性更高。LC-MS/MS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均被MEC-1细胞与血小板胞内摄取,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BTKi靶向作用于B淋巴细胞的BTK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由于其胞内摄取和靶向结合特点的差异,对血小板产生的脱靶作用可能是不同选择性BTKi出血风险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泽布替尼 btk选择性 胞内摄取 靶向结合特点 出血
下载PDF
BTK/JAK3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
4
作者 岑丽芳 程铭 +5 位作者 任玮杰 叶柳 王禄华 郭维博 张强 徐云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6,共14页
以课题组前期发现的XL-12为先导化合物,通过末端苯环的结构修饰,进一步提高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设计并合成了12个目标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对布鲁顿型酪氨... 以课题组前期发现的XL-12为先导化合物,通过末端苯环的结构修饰,进一步提高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设计并合成了12个目标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对布鲁顿型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BTK)和Janus激酶3(JAK3)具有较好的酶抑制活性,化合物I-3对Daudi细胞和BaF3-JAK3细胞显示中等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在体外抗炎活性评价中,化合物I-3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IL-6的产生。此外,在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模型中,化合物I-3显示出优于阳性药依鲁替尼(ibrutinib)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btk抑制剂 JAK3抑制剂 双靶点抑制剂 抗炎
下载PDF
BTK抑制剂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思诗 叶佩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363-2368,共6页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少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兼有惰性淋巴瘤和侵袭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近十几年,针对MCL开发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其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在MCL患者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通过结合布鲁顿酪氨...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少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兼有惰性淋巴瘤和侵袭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近十几年,针对MCL开发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其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在MCL患者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通过结合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蛋白,BTKi能够阻止B细胞的生长,进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目前全球上市了5种BTKi用于治疗MCL:第一代伊布替尼(ibrutinib)和第二代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泽布替尼(zanubrutinib)、奥布替尼(orelabrutinib)以及非共价BTKi吡托替尼(pirtobrutinib)。该文综述了BTKi治疗MCL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MCL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k抑制剂 复发 难治 套细胞淋巴瘤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基于集成机器学习和分子对接方法筛选新型的BTK抑制剂
6
作者 孙丽丽 汪子肖 +2 位作者 陈琴 孙耀 董海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445-9455,共11页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在B细胞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抑制BTK是治疗多种疾病的一种有效策略。为了开发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虚拟筛选方法,以识别潜在的BTK抑制剂。首先,...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在B细胞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抑制BTK是治疗多种疾病的一种有效策略。为了开发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虚拟筛选方法,以识别潜在的BTK抑制剂。首先,通过收集了一个由3499个活性BTK抑制剂和7927个非活性化合物组成的数据集,并使用3种分子描述符和6个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18个分类模型和2种集成分类模型。模型性能评估显示,基于直径为4的扩展连接指纹(extended-connectivity fingerprint with diameter 4,ECFP4)描述符和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构建的集成模型更加准确可靠。接着,利用最佳集成模型从ZINC数据库中的5×10^(6)个分子中筛选出93个潜在的新型的BTK抑制剂,通过分子对接进一步分析它们与BTK蛋白晶体的结合模式。最终筛选出6个具有高亲和力的BTK抑制剂,它们能与活性口袋中的关键的氨基酸残基Thr474、Glu475、Met477、Cys481和Asp539等形成稳定的氢键相互作用。预测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 and toxicity,ADMET)参数表明这些候选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安全性。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说明了这些化合物能与BTK蛋白稳定结合,有望成为开发新型BTK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btk抑制剂 虚拟筛选 分子对接 分子描述符
下载PDF
新型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BTK PROTAC)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7
作者 许子威 周卯 +2 位作者 高安慧 桂双英 白海云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6期1484-1490,共7页
目的 设计合成新型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BTK PROTAC),并在体外评估这些分子对BTK蛋白的降解活性。方法 以Nurix Therapeutics公司临床化合物NX-5948为先导化合物,分析其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通过引入并环代替吡嗪胺的... 目的 设计合成新型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BTK PROTAC),并在体外评估这些分子对BTK蛋白的降解活性。方法 以Nurix Therapeutics公司临床化合物NX-5948为先导化合物,分析其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通过引入并环代替吡嗪胺的骨架跃迁思路对其进行结构改造,成功合成了一系列新型BTK PROTACs,通过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TR-FRET)、MTS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激酶活性、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和BTK蛋白降解活性。结果 共合成6个目标化合物(化合物B~G),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都具有优异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和BTK降解活性,其中化合物B表现出较优的BTK蛋白降解能力,其半数最大降解浓度(DC_(50))值约为0.1 nmol·L^(-1)。结论 基于NX-5948,通过骨架跃迁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类新颖的BTK PROTAC化合物,进行了构效关系的初步探索,可为BTK PROTAC降解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 NX-5948 btk PROTAC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新型BTK PROTAC降解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8
作者 常晏祥 苏明波 +1 位作者 池岛乔 白海云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055-1066,共12页
目的设计合成系列以伊布替尼类似物为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激酶配体的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PROTAC)降解剂,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活性。方法以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并[3,4-d]... 目的设计合成系列以伊布替尼类似物为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激酶配体的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PROTAC)降解剂,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活性。方法以3-(4-苯氧基苯基)-1H-吡唑并[3,4-d]嘧啶-4-胺为起始原料,通过取代、还原胺化、脱保护和水解等反应合成一系列新型PROTAC;通过MTS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测定目标化合物对OCI-LY10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和BTK降解活性;通过分子对接考察分子配体与BTK蛋白的结合模式。结果共合成了14个BTK PROTAC降解剂,大部分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体外活性,其中化合物15a表现出了较好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IC_(50)=7.15 nmol·L^(-1))和BTK降解活性(DC_(50)<10 nmol·L^(-1))。结论合成了结构新颖、活性较好的BTK PROTAC降解剂,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可为BTK PROTAC降解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蛋白质降解靶向嵌合体 蛋白降解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治疗炎症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任玮杰 岑丽芳 邹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是一种胞质酪氨酸激酶,参与B细胞和粒细胞的活化,在B细胞和Fcγ受体下游发挥作用。临床前研究表明,抑制BTK活性可能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等炎症免疫相关病症的潜在治疗方法。本文...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是一种胞质酪氨酸激酶,参与B细胞和粒细胞的活化,在B细胞和Fcγ受体下游发挥作用。临床前研究表明,抑制BTK活性可能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等炎症免疫相关病症的潜在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BTK在免疫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并对目前临床在研的BTK抑制剂用于免疫相关疾病治疗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BTK抑制剂在非肿瘤适应证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炎症免疫 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BTK抑制剂GDC-0853通过TLR4/NF-κB通路抑制M1巨噬细胞极化并改善UUO肾损伤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帆 童婧涵 +2 位作者 李会 陈洁 代丽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7-114,共8页
目的探究BTK抑制剂GDC-0853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对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d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损伤的缓解作用并揭示其相关的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BTK抑制剂GDC-0853(20、50、100μmol/L)干预LPS+IFNγ诱导RAW264.7... 目的探究BTK抑制剂GDC-0853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对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d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损伤的缓解作用并揭示其相关的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BTK抑制剂GDC-0853(20、50、100μmol/L)干预LPS+IFNγ诱导RAW264.7小鼠M0型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M1型标记物CD86与M2型标记物CD206的表达频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3(IL-2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D86、iNOS蛋白表达以及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UUO组、UUO+BTK抑制剂GDC-0853(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和20 mg/kg、50 mg/kg、100 mg/kg GDC-0853灌胃预处理3 d,UUO术后再处理7 d后取小鼠肾组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NOS阳性表达。结果与LPS+IFNγ组比较,不同浓度BTK抑制剂GDC-0853干预后,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D86百分比下降而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D206百分比上升,TNF-α、IL-6、IL-23、iNOS mRNA表达水平以及CD86、iNOS、TLR4、p-IκBα、p-P65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TK抑制剂GDC-0853处理的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较UUO组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同时,iNOS阳性表达较UUO组也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TK抑制剂GDC-0853可改善小鼠UUO的肾损伤,可能是通过介导TLR4/NF-κB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M1的极化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UUO 肾组织 btk抑制剂GDC-0853 TLR4/NF-κB
下载PDF
Btk及NFκB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陶善东 邓媛 +6 位作者 何正梅 陈月 邓之奎 李元媛 朱家斌 丁邦和 于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8,共4页
本研究检测Btk及NFκB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评价其在AM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选取14例AML初诊及治疗达完全缓解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检测Btk、NFκB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在mRNA及蛋白质水... 本研究检测Btk及NFκB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评价其在AM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选取14例AML初诊及治疗达完全缓解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检测Btk、NFκB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AML患者细胞中均有Btk、NFκB的表达。Btk、NFκB蛋白在初发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表达高,达完全缓解后,其表达下降或检测不到(P<0.05)。结论:Btk、NFκB在AML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它们有可能作为AML的潜在治疗靶点及用于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btk NFΚB
下载PDF
Btk和NFκB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陶善东 王春玲 +5 位作者 陈月 邓媛 周立涛 张欣 何正梅 于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69-974,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Btk及NFκB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评价其表达水平变化在ALL发生、发展、疾病转归及疗效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病期的51例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利用Wester... 目的:通过检测Btk及NFκB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评价其表达水平变化在ALL发生、发展、疾病转归及疗效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病期的51例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利用Western blot从蛋白质水平检测Btk、NFκB的表达。结果:Btk和NFκB蛋白在51例初发ALL患者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中38例中Btk表达水平较高,34例中NFκB表达水平较高,达完全缓解后,表达下降或检测不到(P<0.05),而同一患者复发后的白血病细胞中Btk、NFκB表达复又增高。Btk、NFκB的表达水平与ALL的治疗转归的分析显示,Btk表达增高的38例患者中27例(71%)达完全缓解,其中12例达1疗程缓解(31%),16例患者短期内复发(59%);13例Btk表达较低患者中11例达1疗程缓解(84.6%)、1例复发(7.6%);NFκB的结果与Btk类似。结论:Btk、NFκB在ALL的发生、发展及疾病转归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ALL的潜在治疗靶点和用于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tk NFΚB
下载PDF
基于硼替佐米治疗反应及BTK表达水平建立非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临床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慧玲 马成成 +5 位作者 柴晔 曾鹏云 吴重阳 岳玲玲 韩悌云 张德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9-1143,共5页
目的:基于硼替佐米治疗反应及骨髓瘤细胞BTK表达水平建立非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预测模型的列线图(nomogram)。方法:运用Oncomine数据库搜索BTK基因表达水平、性别、年龄、白蛋白水平、Mayo评分、硼替佐米治疗反应、随访时间及生存... 目的:基于硼替佐米治疗反应及骨髓瘤细胞BTK表达水平建立非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预测模型的列线图(nomogram)。方法:运用Oncomine数据库搜索BTK基因表达水平、性别、年龄、白蛋白水平、Mayo评分、硼替佐米治疗反应、随访时间及生存状态等信息,计算影响MM临床预后的BTK表达水平截断值(cut-off值),对上述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并根据独立预后因素制作列线图,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正曲线确定列线图的预测精度和判别能力。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有硼替佐米治疗反应、BTK表达水平及性别,根据上述指标制作的列线图一致性指数为0.729(95%CI,0.642-0.8164),患者1年及2年的生存率的校正曲线与实际观测结果吻合较好。结论:基于BTK表达水平及硼替佐米治疗反应的列线图能准确地预测MM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k 多发性骨髓瘤 列线图 临床预测模型 Oncomine数据库
下载PDF
Btk/NF-κB信号通路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中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炜 王素欢 +4 位作者 李世平 侯慧清 杨静 吴冰洁 董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692-696,共5页
目的检测NMOSD急性期患者单个核细胞(PBMCs)的BTK/NF-κB信号通路中BTK、NF-κB、PI3K、IKK mRNA水平,探讨BTK、NF-κB、PI3K、IKK在NMOSD患者急性期变化及可能作用;探讨NMOSD患者血清AQP4-Ab阳性与否、抗体水平与脊髓MRI受累节段数的... 目的检测NMOSD急性期患者单个核细胞(PBMCs)的BTK/NF-κB信号通路中BTK、NF-κB、PI3K、IKK mRNA水平,探讨BTK、NF-κB、PI3K、IKK在NMOSD患者急性期变化及可能作用;探讨NMOSD患者血清AQP4-Ab阳性与否、抗体水平与脊髓MRI受累节段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NMOSD急性期患者33例为实验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3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入组的NMOSD患者进行EDSS评分、脊髓MRI检查、血AQP4-Ab测定。留取外周血,分离PBMCs,采用RT-PCR法检测PBMCs中BTK、NF-κB、PI3K、IKK水平,将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 NMOSD组BTK/NF-κB信号通路中Btk、NF-κB、PI3K、IKK 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MOSD急性期患者AQP4-Ab阳性者较AQP4-Ab阴性者脊髓受累节段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QP4-Ab抗体滴度与脊髓受累节段数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BTK/NF-κB信号通路中4项激酶在NMOSD急性期增高,在调控B细胞分化时异常激活,可能参与了疾病发生;NMOSD患者急性期脊髓受累节段数可能与血AQP4-Ab阳性相关,滴度并不能预测脊髓受累节段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btk NF-κB PI3K IKK AQP4-Ab
下载PDF
关键分子SYK和BTK活性的动态调节控制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过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顺会 肖兰凤 黄树林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建立B细胞受体信号途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仿真揭示B细胞受体信号途径各分子间的动态调控过程。方法根据数据库KEGG及相关中英文文献,提取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各条通路相关分子作用的方式及数量关系,利用Matlab7.0的Simulink工具... 目的建立B细胞受体信号途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仿真揭示B细胞受体信号途径各分子间的动态调控过程。方法根据数据库KEGG及相关中英文文献,提取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各条通路相关分子作用的方式及数量关系,利用Matlab7.0的Simulink工具箱构建信号途径的动力学模型并仿真。结果模型仿真结果能够从数量上反映B细胞受体信号途径中各分子间复杂的调控关系,并能通过模型仿真发现和验证该信号途径中的关键分子。结论关键分子SYK和BTK活性的动态调节机制控制着B细胞受体信号途径的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受体 信号转导 动力学模型 SYK btk
下载PDF
Bruton酪氨酸激酶Btk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庆伟 芦静 刘欣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90-95,共6页
酪氨酸激酶Btk是非受体酪氨酸家族的成员,它由PH结构域、TH结构域、SH3结构域、SH2结构域和催化结构域5部分组成.Btk参与多种信号通路,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Btk的突变可导致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一直以来都是... 酪氨酸激酶Btk是非受体酪氨酸家族的成员,它由PH结构域、TH结构域、SH3结构域、SH2结构域和催化结构域5部分组成.Btk参与多种信号通路,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Btk的突变可导致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笔者将围绕Btk的结构、功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内容加以综述,着重探讨Btk参与B细胞信号通路、TLR信号通路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等过程的具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k 信号通路 B细胞 TOLL受体 肥大细胞脱颗粒
下载PDF
解算液核自由章动常数Akp-Btk方法及其结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湘鄂 贾民育 李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9-326,共8页
地球液核旋转产生近周日晃动 ( NDFW) .利用周日波的液核共振效应解算液核自由章动 ( FCN)常数是液核研究的一个方面 . 1 987年以来一些国家的学者相继开展了由潮汐资料解算 FCN常数的研究 ,他们基本上都采用了 5个周日波参与解算的迭积... 地球液核旋转产生近周日晃动 ( NDFW) .利用周日波的液核共振效应解算液核自由章动 ( FCN)常数是液核研究的一个方面 . 1 987年以来一些国家的学者相继开展了由潮汐资料解算 FCN常数的研究 ,他们基本上都采用了 5个周日波参与解算的迭积法 ( stacking method) .本文提出了一种有直观几何意义的 Akp- Btk方法 ,仅用信噪比最高的 3个周日波就可完成FCN常数的解算 ,并选用 3个超导重力台站 Cantley(北美洲 )、武汉 (亚洲 )和布鲁塞尔 (欧洲 )的资料进行计算 .解算的液核自由章动常数 ( TFCN和 Q)与 VLBI的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这在十几年来尚属首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p-btk方法 周日波 液核自由章动常数 解算
下载PDF
BTK基因拼接点突变致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基因诊断
18
作者 方平 蒋利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0期3260-3261,共2页
目的鉴定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的BTK基因的突变类型以及其对BTK mRNA和BTK蛋白的影响。方法 ELAISA检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流式细胞仪检测病人及其家属的BTK蛋白水平,RT-PCR、PCR直接测序法分别检测其cDNA、基因组DNA。... 目的鉴定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的BTK基因的突变类型以及其对BTK mRNA和BTK蛋白的影响。方法 ELAISA检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流式细胞仪检测病人及其家属的BTK蛋白水平,RT-PCR、PCR直接测序法分别检测其cDNA、基因组DNA。结果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1.83g/L),IgA(0.42g/L),IgM(0.96g/L);淋巴细胞分型CD19为0%;流式细胞仪测得患儿单核细胞上的BTK蛋白表达为0,同龄对照、母亲和父亲分别为72.42%、30.67%、58.68%;RT-PCR检测患儿的BTK cDNA较其父母及正常的长81个碱基,基因组DNA序列分析证实患儿BTK基因14内含子存在一个崭新的拼接位点突变(IVS14-2AtoG),患儿母亲和外祖母的BTK基因与患儿有相同的拼接位点突变,父亲的BTK基因正常。结论该患儿为BTK基因拼接位突变导致其BTK蛋白表达异常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A btk 基因突变
下载PDF
BTK抑制剂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文华 马姗姗 +1 位作者 张旭东 张明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7-243,共7页
目的:研究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治疗复发/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relapsed/refracto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R/R CNS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 目的:研究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治疗复发/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relapsed/refracto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R/R CNS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43例R/R CNSL患者,分别使用BTK抑制剂单药、BTK抑制剂联合化疗、BTK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方案,BTK抑制剂包括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奥布替尼,初始剂量分别为(420~560)mg/d、320 mg/d、(100~150)mg/d,分析治疗后的最好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BTK抑制剂单药组(A组)、BTK抑制剂联合化疗组(B组)、BTK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组(C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44.4%、85.7%和76.9%,B组的ORR高于A、C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NSL,PCNSL)患者的ORR(78.6%vs.66.7%)高于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econdary CNSL,SCNSL)患者,两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贫血。结论:BTK抑制剂单药及联合方案对R/R CNSL患者疗效可,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k抑制剂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BTK基因突变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0
作者 师丽晓 罗丹青 师晓东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BTK基因突变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梳理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师对XLA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BTK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 目的探讨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BTK基因突变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梳理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师对XLA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BTK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基因测序及诊治经过,复习相关文献并分析。结果 6岁男性患儿表现为自出生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免疫球蛋白减少或缺如,对症治疗加免疫球蛋白静点有效。BTK基因杂合突变:[c.83G>A,p.28R>H],父母热点基因突变验证显示母亲为杂合携带者,父亲不存在相应位点突变。结论本研究患儿XLA是BTK基因杂合突变,丙种球蛋白缺陷所致;在临床表现基础上通过BTK基因分析有助于XLA患儿的进一步明确诊断,且有利于发现携带者和进行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丙种球蛋白缺陷 btk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