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域文化与历史书写的中间地带——评李春平“盐道三部曲”
1
作者
巴玉倩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9-123,共5页
“盐道三部曲”(《盐道》《盐味》《盐色》)作为李春平回归乡土历史书写后的重大收获,真实反映了秦巴古盐道上以盐为生的不同群体的人生变迁与悲欢离合,并在民间化视角下以日常生活取代宏大叙事,以轻逸叙述取代沉重记录,向读者传递出以...
“盐道三部曲”(《盐道》《盐味》《盐色》)作为李春平回归乡土历史书写后的重大收获,真实反映了秦巴古盐道上以盐为生的不同群体的人生变迁与悲欢离合,并在民间化视角下以日常生活取代宏大叙事,以轻逸叙述取代沉重记录,向读者传递出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民间道德、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将丰富的精神性灌注于百味之盐,为地域文化与历史书写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道三部曲”
秦巴文化
民间视角
轻逸叙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消失的背夫:对巴盐古道盐运主体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
5
2
作者
满黎
杨亭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8-23,共6页
背盐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陆路运输盐巴的一个职业,它兴盛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地带,这一职业的存在一方面缓解了水上盐运周期性涨落引发的不便,另一方面解决了周边地区贫苦民众的生存问题。石柱地区背盐行业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兴,并且长期...
背盐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陆路运输盐巴的一个职业,它兴盛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地带,这一职业的存在一方面缓解了水上盐运周期性涨落引发的不便,另一方面解决了周边地区贫苦民众的生存问题。石柱地区背盐行业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兴,并且长期在川西南地区的盐运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着盐运的兴起,背夫的出现和组织渐成规则,盐运产生的利益矛盾也不断反映出盐夫之间、商夫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和组织原则。作为一个独立群体,背夫为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背盐因其特殊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行业文化,它不仅锻造了背夫们独特的心理品性,还引发了区域性经济、文化结构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柱
巴盐古道
盐运
背夫
土家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盐古道名称考辨
3
作者
满黎
杨亭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41-144,共4页
巴盐古道自北宋开始承担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盐货运输,这条隐藏于大山之间的陆上盐道地跨川、渝、湘、鄂四省,以其产生时间、盐运主体、运盐方式和运盐成色的不同而确认出与川盐古道、川鄂古道的不同之处。这条主要依靠土家族盐夫背运...
巴盐古道自北宋开始承担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盐货运输,这条隐藏于大山之间的陆上盐道地跨川、渝、湘、鄂四省,以其产生时间、盐运主体、运盐方式和运盐成色的不同而确认出与川盐古道、川鄂古道的不同之处。这条主要依靠土家族盐夫背运锅巴盐的盐道,在长期盐货运输的基础上承担起了汉、土家、苗三个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并在后期延伸出政治、军事等多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盐古道
名称
考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盐古道的商贸体系化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罗秋香
杨亭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9-14,共6页
作为川盐古道的众多分支之一,巴盐古道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的价值是集政治、经济、文化一体的。围绕着盐交换促成了产业、城镇与商贸的兴起,形成巴盐古道商贸体系化的特点。同时,这些特点对沿途武陵山区民众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经济价...
作为川盐古道的众多分支之一,巴盐古道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的价值是集政治、经济、文化一体的。围绕着盐交换促成了产业、城镇与商贸的兴起,形成巴盐古道商贸体系化的特点。同时,这些特点对沿途武陵山区民众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另外,盐交换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形成了特殊的区域文化现象,体现独具特色的文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盐古道
巴盐交换
商贸兴起
文化现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域文化与历史书写的中间地带——评李春平“盐道三部曲”
1
作者
巴玉倩
机构
西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基金
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机制与创作实践关系研究”(22XNZD005)。
文摘
“盐道三部曲”(《盐道》《盐味》《盐色》)作为李春平回归乡土历史书写后的重大收获,真实反映了秦巴古盐道上以盐为生的不同群体的人生变迁与悲欢离合,并在民间化视角下以日常生活取代宏大叙事,以轻逸叙述取代沉重记录,向读者传递出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民间道德、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将丰富的精神性灌注于百味之盐,为地域文化与历史书写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可能。
关键词
“盐道三部曲”
秦巴文化
民间视角
轻逸叙事
Keywords
“
salt
road
Trilogy”
Qin and
ba
culture
folk perspective
light narrative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消失的背夫:对巴盐古道盐运主体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
5
2
作者
满黎
杨亭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8-23,共6页
基金
石柱基地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SZ201209)
文摘
背盐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陆路运输盐巴的一个职业,它兴盛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地带,这一职业的存在一方面缓解了水上盐运周期性涨落引发的不便,另一方面解决了周边地区贫苦民众的生存问题。石柱地区背盐行业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兴,并且长期在川西南地区的盐运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着盐运的兴起,背夫的出现和组织渐成规则,盐运产生的利益矛盾也不断反映出盐夫之间、商夫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和组织原则。作为一个独立群体,背夫为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背盐因其特殊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行业文化,它不仅锻造了背夫们独特的心理品性,还引发了区域性经济、文化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
石柱
巴盐古道
盐运
背夫
土家族
Keywords
ba salt road
carrying
salt
on
ba
ck
salt
poter
Tujia Minority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盐古道名称考辨
3
作者
满黎
杨亭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41-144,共4页
基金
石柱基地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石柱县民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项目号:SZ20120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巴盐古道自北宋开始承担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盐货运输,这条隐藏于大山之间的陆上盐道地跨川、渝、湘、鄂四省,以其产生时间、盐运主体、运盐方式和运盐成色的不同而确认出与川盐古道、川鄂古道的不同之处。这条主要依靠土家族盐夫背运锅巴盐的盐道,在长期盐货运输的基础上承担起了汉、土家、苗三个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并在后期延伸出政治、军事等多重功能。
关键词
巴盐古道
名称
考辨
Keywords
ba salt road
name
analysis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盐古道的商贸体系化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罗秋香
杨亭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9-14,共6页
基金
石柱基地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石柱县民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项目号:SZ201209)"的研究成果
文摘
作为川盐古道的众多分支之一,巴盐古道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的价值是集政治、经济、文化一体的。围绕着盐交换促成了产业、城镇与商贸的兴起,形成巴盐古道商贸体系化的特点。同时,这些特点对沿途武陵山区民众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另外,盐交换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形成了特殊的区域文化现象,体现独具特色的文化结构。
关键词
巴盐古道
巴盐交换
商贸兴起
文化现象
Keywords
ba salt road
ba
salt
exchange
the rise of business and trade
cultural phenomenon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域文化与历史书写的中间地带——评李春平“盐道三部曲”
巴玉倩
《安康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消失的背夫:对巴盐古道盐运主体的人类学考察
满黎
杨亭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巴盐古道名称考辨
满黎
杨亭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巴盐古道的商贸体系化研究
罗秋香
杨亭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