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ingle Particle Theory of Backward-Wave Amplifications Based on Electron Cyclotron Maser with a Rectilinear Beam
1
作者 姜丽娜 王虹宇 孙鹏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2-16,共5页
The theory of slow backward-wave amplifications is developed based on electron cyclotron maser (ECM) mechanism employing an initially rectilinear beam, A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 is derived to describe the elect... The theory of slow backward-wave amplifications is developed based on electron cyclotron maser (ECM) mechanism employing an initially rectilinear beam, A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 is derived to describe the electron energy. Numerical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saturated interaction efficiency in this system may exceed 20~, and the saturated interaction length spans 3-6 centimeters. The distinctive interaction mechanism is promising for the design of compact backward microwave amplification devices, Numerical studies are also presented for the slow-wave ECM efficiency with inclusion of Gaussian beam electron velocity spread. It is shown that the velocity spread reduces the interaction e^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 cyclotron maser backward-wave amplification nonlinear energy evo-lution equation interaction efficiency velocity spread
下载PDF
Simulations of a two-stream backward-wave oscillator with a slot-hole structure
2
作者 史宗君 唐效频 +2 位作者 杨梓强 兰峰 梁正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18-523,共6页
We study a two-stream backward-wave oscillator with a slot-hole structure at short millimeter waves with the help of a three-dimensional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interaction region of the ... We study a two-stream backward-wave oscillator with a slot-hole structure at short millimeter waves with the help of a three-dimensional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interaction region of the electron beam, the efficiency and the output power, a slot-hole loaded rectangular waveguide structure used as the high-frequency syste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backward-wave oscillator, a slow-wave oscillator with a frequency of 0.14 THz is designed. 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output power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oscillator can be enhanced due to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two beams through the slot holes. The interaction efficiency is 5.18%, and the starting current density is below 5 A. cm^-2 for the two beams. These attracti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ased on the two-stream backward-wave oscillator, we can get short millimeter wave sources with high power and low current d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t-hole structure short millimeter wave two-stream backward-wave oscillator
下载PDF
品质因数对TM_(02)模相对论返波管工作模式影响
3
作者 李雨晴 王洪广 +4 位作者 翟永贵 杨文晋 王玥 李韵 李永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7,共11页
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TM_(02)模过模结构相对论返波管的模式竞争机制.理论推导得到波纹波导中混合模式与圆波导中对应模式的近似关系,以近似模式作为波导输入来计算包含的高频结构S11参数曲线,分析各模式的品质因数.三维粒子... 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TM_(02)模过模结构相对论返波管的模式竞争机制.理论推导得到波纹波导中混合模式与圆波导中对应模式的近似关系,以近似模式作为波导输入来计算包含的高频结构S11参数曲线,分析各模式的品质因数.三维粒子模拟结果显示,当TM_(02)模式的耦合阻抗优势明显时,束波作用点基本不受两端反射影响,输出的其他模式微波主要是由互作用模式转换而来;当耦合阻抗优势不明显时,品质因数的改变会影响束波相互作用,起振模式随之变化.各模式群速度接近时,谐振对工作模式的影响的实质是末端反射主导下的品质因数对模式的影响.品质因数和耦合阻抗对返波管工作模式的共同作用为在输出模式稳定的前提下优化输出功率、降低磁场提供了更大空间,使用多目标优化设计算法对相对论返波管进行优化,最终三维模拟得到的返波管输出功率达到534 MW,TM_(02)模式输出功率占比94.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论返波管 模式竞争 非轴对称模式 粒子模拟
下载PDF
带双腔反射器的X波段低磁场过模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
4
作者 左靖凡 李士锋 +3 位作者 吴洋 黄华 孙利民 宋法伦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4,共6页
提出了一种X波段过模低磁场高效率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RBWO),其主要结构包括一个双谐振腔反射器、一个周期性慢波结构和一个插入式同轴内导体模式选择器。该RBWO采用了过模结构,较大的过模比带来了更高的功率容量。慢波结构分为空心与... 提出了一种X波段过模低磁场高效率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RBWO),其主要结构包括一个双谐振腔反射器、一个周期性慢波结构和一个插入式同轴内导体模式选择器。该RBWO采用了过模结构,较大的过模比带来了更高的功率容量。慢波结构分为空心与同轴两部分,插入同轴避免了高阶模式的竞争,使两段慢波结构分别工作在TM_(02)和同轴TM_(01)模式下。同时,插入同轴还起着模式转换的功能,将TM_(02)转化为TM_(01),最终在输出波导中输出纯TM_(01)模式。双谐振腔反射器使慢波结构在过模条件下与二极管区域能够实现良好隔离,同时为电子束提供足够的预调制,实现在低磁场下较高的微波转化效率。利用粒子模拟仿真对器件进行优化设计,在二极管电压850 kV、束流11.74 kA、引导磁场0.63 T的条件下,获得了3.5 GW的微波输出功率,微波中心频率为9.46 GHz,转换效率约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 过模 谐振腔反射器 模式选择
下载PDF
波浪滑翔器航向控制方法与实验研究
5
作者 孙秀军 陈重喆 周莹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3期581-592,共12页
波浪滑翔器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强耦合、欠驱动系统。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l derivative, PID)控制器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下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航向控制要求且存在参数整定困难、无法在线调整等缺点。针对此问题提出... 波浪滑翔器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强耦合、欠驱动系统。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l derivative, PID)控制器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下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航向控制要求且存在参数整定困难、无法在线调整等缺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PSO)算法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波浪滑翔器数学模型,其次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自适应调整PID参数。同时针对BP神经网络存在对初始权值敏感、反向传播易陷入局部极值等缺点,引入IPSO算法对网络初始权值进行优化,确保BP-PID网络能够获取全局最优解。基于仿真进行海试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显著提高航向控制性能,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滑翔器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航向控制 粒子群优化 比例-积分-微分
下载PDF
叶片形状对径向式透平波浪发电效率的影响
6
作者 伍儒康 吴必军 +3 位作者 李猛 薛牧文 陈毅 张艳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4,共7页
从后弯管的实验数据出发,设计4个透平,以研究叶片形状对径向式透平用于波浪能发电时转换效率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得到4个透平在稳定流动中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4个透平的性能相接近。基于稳定流动计算结果,使用准稳态方法分析4个透... 从后弯管的实验数据出发,设计4个透平,以研究叶片形状对径向式透平用于波浪能发电时转换效率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得到4个透平在稳定流动中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4个透平的性能相接近。基于稳定流动计算结果,使用准稳态方法分析4个透平在不稳定流动中的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存在反向流动现象,4个透平在不稳定流中的效率存在很大差异。后弯管空气透平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效率,还要考虑反向流动时产生的扭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转换效率 透平 后弯管 反向流动
下载PDF
适合航行的变体水柱系统波浪转换特性实验研究
7
作者 吴必军 张芙铭 +1 位作者 覃梓真 吴亨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3-360,共8页
针对现有波浪能技术存在成本高、生存性差等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具有航行潜质的变体水柱波浪能转换系统,它由浮力舱、垂直管、水平管、闸门等组成,通过闸门改变振荡水柱的长度和形状,改变航行阻力,实验研究了水柱的长度和形状变化、气流... 针对现有波浪能技术存在成本高、生存性差等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具有航行潜质的变体水柱波浪能转换系统,它由浮力舱、垂直管、水平管、闸门等组成,通过闸门改变振荡水柱的长度和形状,改变航行阻力,实验研究了水柱的长度和形状变化、气流做功方式对系统转换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一套量化标准对系统的转换特性进行评价。水槽实验表明:模型规则波下最高俘获宽度比达到了154.6%,随机波下最高俘获宽度比达到了97.0%;规则下闸门打开的模型的俘获宽度比大概是闸门关闭模型俘获宽度比的1/2,随机波下闸门打开模型的俘获宽度比大概是闸门关闭模型俘获宽度比的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振荡水柱 俘获宽度比 后弯管 垂直管 规则波 随机波 适合航行
下载PDF
一种宽带瓦量级交错双栅脊波导返波振荡器的研究
8
作者 冯霖琦 岳玲娜 +6 位作者 徐进 蔡金赤 殷海荣 魏彦玉 尹鹏程 王文祥 邓峥嵘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40,共6页
为满足太赫兹领域对大功率、宽带宽的太赫兹辐射源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交错双栅脊波导(RDSG)慢波结构。设计并优化了交错双栅脊波导返波振荡器的高频结构,同时对交错双栅脊波导和常规交错双栅的高频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对比,结果表明:当... 为满足太赫兹领域对大功率、宽带宽的太赫兹辐射源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交错双栅脊波导(RDSG)慢波结构。设计并优化了交错双栅脊波导返波振荡器的高频结构,同时对交错双栅脊波导和常规交错双栅的高频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对比,结果表明:当二者相速度接近时,交错双栅脊波导拥有更宽的“冷”通带带宽和更高的耦合阻抗。PIC仿真结果表明,在1 THz频段,交错双栅脊波导返波振荡器拥有超过175 GHz的可调谐带宽以及1.1 W的输出功率,比相同工作条件下的常规交错双栅结构输出功率了提高34%~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宽带大功率返波振荡器 新型慢波结构 交错双栅脊波导 仿真计算
下载PDF
0.14THz返波管器件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洪斌 周传明 +4 位作者 胡林林 马国武 许冬明 宋睿 金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5-869,共5页
对有限引导磁场环形电子束的色散曲线作了理论推导,并利用该色散关系数值计算了正弦慢波结构的色散曲线。采用KARAT模拟程序对0.14 THz返波管进行了粒子模拟,并在RADAN303脉冲源上开展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实验获得频率大于0.14 THz、脉冲... 对有限引导磁场环形电子束的色散曲线作了理论推导,并利用该色散关系数值计算了正弦慢波结构的色散曲线。采用KARAT模拟程序对0.14 THz返波管进行了粒子模拟,并在RADAN303脉冲源上开展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实验获得频率大于0.14 THz、脉冲宽度1-2 ns和辐射功率大于100 kW的太赫兹波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波结构 返波管 太赫兹波 环形电子束
下载PDF
基于方向行波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帆 潘贞存 +2 位作者 张慧芬 郑罡 马姗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70-75,共6页
从行波传输的角度出发,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故障时的暂态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故障线路的反向电压行波和正向电压行波同时到达,而非故障线路的反向电压行波滞后正向电压行波一定时间后到达;并且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 从行波传输的角度出发,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故障时的暂态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故障线路的反向电压行波和正向电压行波同时到达,而非故障线路的反向电压行波滞后正向电压行波一定时间后到达;并且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正向电压行波的初始极性相反。利用这两个特征,提出基于正、反向行波能量之比和正向电压行波初始极性的故障选线新判据。通过暂态仿真软件ATP进行仿真,结果证实了上述原理的有效性,且不受故障初相角和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正向行波 反向行波 故障选线
下载PDF
反射式太赫兹返波振荡器成像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葛新浩 吕默 +1 位作者 钟华 张存林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8,31,共5页
实现了基于返波管源的太赫兹波反射式成像系统.这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探伤成像方式.从样品表面或者基底反射回来的太赫兹波被焦热电探测器收集,最后经过计算机处理成像.频率为0.7THz的成像系统被用来对一系列样品进行无损检测,如硬币、徽... 实现了基于返波管源的太赫兹波反射式成像系统.这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探伤成像方式.从样品表面或者基底反射回来的太赫兹波被焦热电探测器收集,最后经过计算机处理成像.频率为0.7THz的成像系统被用来对一系列样品进行无损检测,如硬币、徽章、模型飞机以及预埋了人工缺陷的工业样品.结果表明,很多工业材料相对于太赫兹波都是透明的,尤其是一些在航空航天技术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吸收微波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太赫兹成像 返波震荡器 反射式成像
下载PDF
W波段交错双栅返波振荡器高频系统 被引量:9
12
作者 赖剑强 魏彦玉 +4 位作者 黄民智 唐涛 许雄 刘洋 宫玉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64-2168,共5页
将矩形交错双栅结构作为慢波电路并提出与之配套的过渡结构和输出耦合器,设计了利用带状电子注工作在W波段的返波振荡器。提出的过渡结构和耦合器解决了该类直波导型器件的信号传输衰减大、反射强等难题。相对于传统圆形电子注器件,该... 将矩形交错双栅结构作为慢波电路并提出与之配套的过渡结构和输出耦合器,设计了利用带状电子注工作在W波段的返波振荡器。提出的过渡结构和耦合器解决了该类直波导型器件的信号传输衰减大、反射强等难题。相对于传统圆形电子注器件,该器件得到了较大的功率提升。利用三维粒子模拟计算的方法,在电流12mA时通过调节工作电压,在92~98GHz频带内得到了数W的稳定平均功率输出,信号中心频率非常接近设计频率,且单色性好,谐波分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波振荡器 W波段 交错双栅 慢波结构 带状电子注
下载PDF
X波段相对论返波管谐振反射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宋玮 陈昌华 +5 位作者 孙钧 张立刚 杨猛 陈鹏 张晓微 胡咏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3-856,共4页
基于TPG2000强流电子束加速器和带谐振反射器的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开展了X波段高功率微波产生实验研究,获得了功率约2.5 GW,脉宽约20 ns的微波输出。理论分析及模拟了不同倒角大小对谐振反射器的表面电场及截止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倒... 基于TPG2000强流电子束加速器和带谐振反射器的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开展了X波段高功率微波产生实验研究,获得了功率约2.5 GW,脉宽约20 ns的微波输出。理论分析及模拟了不同倒角大小对谐振反射器的表面电场及截止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倒角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谐振反射器倒角可增加输出微波脉冲宽度,且随着倒角增加,微波脉宽增加,效率略有降低。在谐振反射器倒角5 mm情况下,利用电压900 kV,电流9 kA的强流电子束,实验获得了功率约2.5 GW、脉宽大于25 ns的微波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 谐振反射器 脉冲缩短
下载PDF
引导磁场对相对论返波管微波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昌华 刘国治 +1 位作者 宋志敏 范菊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45-748,共4页
对引导磁场大小对相对论返波管 (RBWO)微波功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利用 KARAT软件对 RBWO进行了全电磁 PIC数值模拟 ,发现当磁场降低时 ,TE模与 TM0 1模的竞争导致微波功率降低 ,同时模拟中观察到“电子回旋共振吸收”现象 ,... 对引导磁场大小对相对论返波管 (RBWO)微波功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利用 KARAT软件对 RBWO进行了全电磁 PIC数值模拟 ,发现当磁场降低时 ,TE模与 TM0 1模的竞争导致微波功率降低 ,同时模拟中观察到“电子回旋共振吸收”现象 ,它是由于电子束与慢波结构中 TM0 1 模的基波相互作用的结果 ;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论返波管 引导磁场 数值模拟 回旋共振吸收
下载PDF
双频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5
作者 宋刚永 蒙林 +1 位作者 于新华 杨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提出了X波段双频两段式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物理模型,推导了该结构在冷腔时的TM0n模式色散方程,数值求解了两段式同轴波纹慢波结构TM01模色散曲线;用粒子模拟软件对其结构和电磁参数进行分析研究,优化得到的结构参数为第一、二段分别... 提出了X波段双频两段式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物理模型,推导了该结构在冷腔时的TM0n模式色散方程,数值求解了两段式同轴波纹慢波结构TM01模色散曲线;用粒子模拟软件对其结构和电磁参数进行分析研究,优化得到的结构参数为第一、二段分别为10个和4个周期数,周期长度分别为0.50 cm和0.73cm,波纹幅值分别为0.13 cm和0.21 cm,平均半径为2.9 cm,同轴间隙为2.1 cm。结果表明:在环形相对论电子注电压为510 kV、电流为9.4 kA,引导磁场为0.7 T的条件下,器件得到了X波段稳定的高功率双频微波输出,其平均功率约为0.75 GW,平均功率效率为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双频 X波段 相对论返波振荡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3cm相对论返波荡器的粒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文光俊 李家胤 +2 位作者 谢甫珍 熊祥正 刘盛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21-626,共6页
运用全电磁的相对论的2.5维粒子模拟程序MAGIC模拟分析了3cm相对论返波管中注-波互作用的非线性过程,得到了器件微波输出功率,效率,工作频率等参量,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较好地一致。对电子注特性参数,慢波结构尺寸,引... 运用全电磁的相对论的2.5维粒子模拟程序MAGIC模拟分析了3cm相对论返波管中注-波互作用的非线性过程,得到了器件微波输出功率,效率,工作频率等参量,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较好地一致。对电子注特性参数,慢波结构尺寸,引导磁场进行了优化,获得了器件最佳化运行的工作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论返波管 高功率 微波 粒子模拟 振荡器
下载PDF
速调型相对论返波管理论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肖仁珍 滕雁 +2 位作者 宋志敏 陈昌华 孙钧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7-751,共5页
对速调型相对论返波管慢波结构色散特性及束波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研究。色散特性研究表明:器件工作模式为TM01模,近π点,耦合阻抗较高。色散特性预测的工作频率与粒子模拟结果非常接近。慢波结构峰值增长率相对较小,这与电子束与慢波结... 对速调型相对论返波管慢波结构色散特性及束波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研究。色散特性研究表明:器件工作模式为TM01模,近π点,耦合阻抗较高。色散特性预测的工作频率与粒子模拟结果非常接近。慢波结构峰值增长率相对较小,这与电子束与慢波结构相距较大有关,因而器件从起振到饱和的时间较长。在束波相互作用理论中,全面考虑了电子束与慢波结构前向波基波、反向波-1次空间谐波及空间电荷场相互作用、谐振反射器对电子束进行的束流调制和能量调制作用,以及调制腔和提取腔处引入的耦合阻抗及轴向波数突变。稳态和非稳态计算结果均获得了超过40%的束波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相对论返波管 切伦柯夫辐射 渡越辐射 束波相互作用
下载PDF
带有反射腔的相对论返波管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范菊平 刘国治 +2 位作者 陈昌华 胡咏梅 王宏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9-352,共4页
阐述了带有反射腔的相对论返波管的初步实验研究进展。反射腔是一段不规则的圆波导 ,在相对论返波管中起到截止颈的作用。初步实验的结果为 :外加磁场 Bz=0 .7T时 ,输出微波功率为 1 70 MW,微波频率 8.874 GHz,脉宽为 1 0 ns;外加磁场 B... 阐述了带有反射腔的相对论返波管的初步实验研究进展。反射腔是一段不规则的圆波导 ,在相对论返波管中起到截止颈的作用。初步实验的结果为 :外加磁场 Bz=0 .7T时 ,输出微波功率为 1 70 MW,微波频率 8.874 GHz,脉宽为 1 0 ns;外加磁场 Bz=1 .7T时 ,微波功率为 370 MW,频率与脉宽不变 ;根据辐射场功率密度分布判定传输模式为 TM0 1 模。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相对论返波管 谐振反射腔
下载PDF
X波段多频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粒子模拟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建国 蒙林 +2 位作者 宋刚永 于新华 高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27-1330,共4页
采用过模同轴波纹型返波管,其互作用区由2段周期不同的波纹慢波结构组成,利用粒子模拟软件MAGIC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X波段稳定的3个频率微波输出。粒子模拟的结果为:在强流电子束电压为570 kV,电流为11.4 kA,引导磁场为0.72 T的条件下,... 采用过模同轴波纹型返波管,其互作用区由2段周期不同的波纹慢波结构组成,利用粒子模拟软件MAGIC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X波段稳定的3个频率微波输出。粒子模拟的结果为:在强流电子束电压为570 kV,电流为11.4 kA,引导磁场为0.72 T的条件下,获得的3个频率分别为9.575,10.025和10.475GHz,总微波功率为1.0 GW,效率为15.4%。通过对电压的调节,进一步获得了4个频率的微波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多频 X波段 相对论返波振荡器 粒子模拟
下载PDF
340GHz太赫兹返波振荡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冯进军 唐烨 +4 位作者 李含雁 刘京恺 蔡军 胡银富 邬显平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3年第1期32-37,共6页
介绍太赫兹返波振荡器的发展,重点对340 GHz返波振荡器的设计、模拟和微细加工等研究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采用平行流电子枪、均匀永磁聚焦系统和折叠波导慢波结构来实现340 GHz返波振荡器,计算和模拟结果表明,当调谐电压14 kV^16.2 kV... 介绍太赫兹返波振荡器的发展,重点对340 GHz返波振荡器的设计、模拟和微细加工等研究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采用平行流电子枪、均匀永磁聚焦系统和折叠波导慢波结构来实现340 GHz返波振荡器,计算和模拟结果表明,当调谐电压14 kV^16.2 kV,工作电流8 mA时,在337 GHz^347 GHz的频率范围内可得到10 mW输出功率。高频结构加工采用UV LIGA技术,已经加工出高频结构样品,并对真空环境应用做了研究,以保证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减小高频率情况下的射频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真空器件 返波振荡器 微机电系统技术 LIGA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