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8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Method of Antibiotic Ointment to Control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1
作者 Yanli Zhuo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1年第4期124-127,共4页
Aim:To analyze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antibiotic ointment to control bacterial growth,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work of related personnel.Method:In this experiment,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 combine... Aim:To analyze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antibiotic ointment to control bacterial growth,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work of related personnel.Method:In this experiment,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centrifugal precipit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complete the inspection of antibiotic ointment,and the final result was analyzed.Results:The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centrifugal precipitation method to complete the test of antibiotic ointmen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The test solution is milky white.The possibility if it can exert the effect of eliminating antibacterial components,so tha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Staphylococcus caureus can show an affecting state in the positive test tube,and colonies can be found after observation.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centrifugal precipitation method to complete the inspection of antibiotic ointment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results.The method is simple to operate and has high feasibility.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ol bacteria test Antibiotic ointment METHOD ANALYSIS
下载PDF
Ultra-Violet (UV): A Good Bacterial Sterilizer?
2
作者 Sira Sidibe Mouhamadou Moustapha Boye +1 位作者 Maryam Mouhamadou Ali Traore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CAS 2023年第2期80-85,共6页
Introduc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the DISTER-UV and to perform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control at the biomedical laboratory of the West Afric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22 to November 202... Introduc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the DISTER-UV and to perform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control at the biomedical laboratory of the West Afric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22 to November 2022. Methodology: During this eleven-month prospective study, we set up a quality control device (QCD). For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control, we performed different cultures of bacteria with different bacteri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t T0 (no sterilization) and at T30 (after 30 minutes of sterilization under DISTER-UV). Results: After the realization, the DCQ attached to the DISTER-UV1 allows to display of the UV wavelength present in the light box. This device also displays and alerts when the UV intensity emitted by the lamps is below 250 nm. During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control, the cultures carried out at T30 and incubated for 24 hours did not reveal any bacterial colonies. This shows the bactericidal character of DISTER-UV-2. Conclusion: The improvement and the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control allowed us to switch from DISTER-UV1 (without sensor) to DISTER-UV-2 (with sensor or DCQ). The biological control allowed us to affirm that the DISTER-UV-2 is bactericid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RILIZATION Ultraviolet Radiation BACTERICIDE Quality control bacteria
下载PDF
Effectiveness of Bacterial and Fungal Isolates to Control <i>Phoma lingam</i>on Oilseed Rape <i>Brassica napus</i>
3
作者 Omar Hammoudi Mazen Salman +1 位作者 Ruba Abuamsha Ralf-Udo Ehlers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2年第6期773-779,共7页
Blackleg disease caused by Phoma lingam is an important disease of oil 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causing losses up to 95%. The efficacy of microbial antagonists against P. lingam in greenhouse was tested. Serratia pl... Blackleg disease caused by Phoma lingam is an important disease of oil 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causing losses up to 95%. The efficacy of microbial antagonists against P. lingam in greenhouse was tested. Serratia plymuthica HRO-C48 and Gliocladium catenulatum J1446 were able to reduce the disease intensity of OSR cotelydones infested with P. lingam at rates 44% and 52% respectively. The reduction of the infestation of the root collar in BBCH14/15 was evaluated as well. Plants treated with a suspension of the antagonists (2 × 105 cfu/plant) and inoculated with either pycnidiospore suspension (2 × 107 cfu/ml) or agar disks grown with P. lingam mycelium, showed a reduced infestation rate of 53% - 93% in the presence of S. plymuthica and 46% - 77% in the presence of G. catenulatum. The efficacy of the antagonist depends highly on their concentration inside OSR seeds. Below 105 cfu/se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recorded between control untreated and infested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control OILSEED RAPE PHOMA lingam bacteria
下载PDF
香葱伴生番茄对青枯病及根际微生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佘小漫 姚挺 +1 位作者 黄真珍 何自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0-20,共11页
【目的】为明确香葱伴生对番茄青枯病及根际微生态特征的影响,揭示香葱伴生番茄降低青枯病发病率的机理。【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番茄单作和香葱伴生番茄2个处理,分别采集单作发病番茄(QK)、单作健康番茄(NBS)和香葱伴生番茄(BS)的根... 【目的】为明确香葱伴生对番茄青枯病及根际微生态特征的影响,揭示香葱伴生番茄降低青枯病发病率的机理。【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番茄单作和香葱伴生番茄2个处理,分别采集单作发病番茄(QK)、单作健康番茄(NBS)和香葱伴生番茄(BS)的根际土壤,应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探究香葱伴生对番茄根际微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番茄单作处理和香葱伴生番茄处理的青枯病平均病株率分别为50.48、31.43%,香葱伴生番茄处理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37.74%。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BS、NBS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对丰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QK;与QK相比,BS和NBS根际土壤细菌茄科雷尔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而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升高;与NBS相比,BS根际土壤细菌茄科雷尔氏菌属相对丰度降低,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利用LC-MS技术共鉴定出番茄根际土壤代谢物586种,其中正离子模式代谢物320种,负离子模式代谢物266种,并将代谢物的功能注释至新陈代谢、遗传信息加工和环境信息加工等代谢通路;与NBS相比,BS根际土壤代谢物中的缬氨酸、L-天冬酰胺和柠檬酸的含量均显著降低,L-赖氨酸、谷氨酸、D-谷氨酰胺和异亮氨酸的含量也低于NBS,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香葱伴生番茄显著降低番茄青枯病田间发病率,改变了番茄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和番茄根际土壤代谢物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葱伴生 番茄青枯病 根际土壤细菌 根际土壤代谢物 防效
下载PDF
全院性医院感染防控文化活动作用评价
5
作者 王屹峰 王亚 孙璐 《现代医院》 2024年第5期719-721,725,共4页
目的为评价全院性的感控文化建设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某肿瘤专科医院举办的个人防护用品操作视频大赛、“手卫生之星”活动、“火眼金睛”——图说感控活动、感控微视频大赛等全院性感控文化相关活动,... 目的为评价全院性的感控文化建设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某肿瘤专科医院举办的个人防护用品操作视频大赛、“手卫生之星”活动、“火眼金睛”——图说感控活动、感控微视频大赛等全院性感控文化相关活动,并统计2020—2023年各项院感监测指标变化情况,评价活动效果。结果2023年院感防控监测指标均较2021年有显著提升。其中,手卫生依从率从84.13%提高至94.46%,医院感染发生率由1.53%降低至0.70%,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由0.21%降低至0.11%,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正确实施率由52.50%提高至88.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个人防护用品穿脱考核通过3000余人次。结论适当举行全院性的感控宣传活动,能有效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防控措施 持续质量改进
下载PDF
大豆镰刀菌根腐病拮抗菌的筛选及生防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芳 于璐 +2 位作者 齐泽铮 周长军 于吉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6-225,共10页
【目的】镰刀菌根腐病是世界范围内大豆生产上最具破坏性的土传病害之一,为获得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方法】从健康大豆根际土壤分离细菌,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 【目的】镰刀菌根腐病是世界范围内大豆生产上最具破坏性的土传病害之一,为获得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方法】从健康大豆根际土壤分离细菌,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胞外酶活性及促生特性对菌株进行鉴定分析,采用盆栽试验进一步测定菌株生防及促生效果。【结果】筛选出的4株芽孢杆菌和1株假单胞杆菌对F.graminearum的抑菌率均达到60%以上,对F.oxysporum,F.solani,F.longifundum以及F.equiseti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发酵液及挥发代谢物均会影响F.graminearum的生长。5株拮抗菌具有产蛋白酶、纤维素酶以及葡聚糖酶的活性,解磷、解钾、固氮以及产铁载体的能力。综合以上测试结果,菌株20-8具有较强的抑菌及大豆促生效果。根据形态特征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菌株20-8鉴定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可以破坏F.graminearum菌丝体结构,无细胞发酵上清液可以显著抑制孢子萌发。室内盆栽防效测定结果表明,20-8的稀释发酵液对F.graminearum引起大豆根腐病的防效可达46.08%,并且促进大豆植株生长。【结论】筛选鉴定的暹罗芽孢杆菌20-8具有解磷、解钾、固氮以及产铁载体及多种胞外酶功能,其稀释发酵液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及大豆促生能力,菌株20-8可以用于防治F.graminearum引起的大豆根腐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拮抗细菌 分离鉴定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耐盐芽孢杆菌SF-18的生防潜能与基因组学分析
7
作者 阎春兰 余福燕 +3 位作者 王艺霏 李潇潇 彭仙凤 程国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203,共12页
为从极端环境中分离具有优良抗菌活性的生物防治菌剂,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新疆阿克苏盐碱地土样中分离筛选到1株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的耐盐菌株SF-18;以大丽轮枝菌为指示菌,利用牛津杯法测定该菌株发酵液拮抗活性的稳定性,并利用2代和3代... 为从极端环境中分离具有优良抗菌活性的生物防治菌剂,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新疆阿克苏盐碱地土样中分离筛选到1株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的耐盐菌株SF-18;以大丽轮枝菌为指示菌,利用牛津杯法测定该菌株发酵液拮抗活性的稳定性,并利用2代和3代测序技术获得该菌株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对测序数据进行基因组装、预测、功能注释及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结果显示,该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丽轮枝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在18%NaCl的条件下生长;SF-18菌体发酵液在-20~80℃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能耐受pH 5~12的酸碱度环境;通过16S rDNA基因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SF-18菌株隶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菌株有480个基因参与了多种碳源的代谢,含有编码亚精胺和海藻糖等与菌株抗逆性相关化合物合成的基因,以及能够降解病原菌细胞壁的葡聚糖酶、几丁质酶等酶的相关基因;次生代谢产物预测分析SF-18含有合成bacillaene、bacillibactin等多种抗性化合物的基因簇,推测菌株SF-18可能通过产生抑菌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以及相关降解酶来达到抑菌的效果,在农业生物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菌 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基因组学 大丽轮枝菌 次生代谢产物
下载PDF
物理诱变技术在提升有益微生物拮抗香蕉真菌病原菌方面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吴丽 王永芬 +4 位作者 余宏伟 丁明碧 白亭亭 李舒 郑泗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8期115-124,共10页
香蕉真菌性病害是香蕉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可严重阻碍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生物防治技术,尤其是利用生防菌的策略,为该问题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尽管生物防治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生防菌在田间的有效定殖和稳定防病能力... 香蕉真菌性病害是香蕉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可严重阻碍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生物防治技术,尤其是利用生防菌的策略,为该问题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尽管生物防治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生防菌在田间的有效定殖和稳定防病能力仍是挑战。本研究聚焦于物理诱变技术对生防菌的改良效果,旨在提升其对香蕉真菌性病原的拮抗能力。利用物理诱变技术对生防菌株进行诱变改良可显著提高生防菌对寄主的定殖能力和病害的防治效果。为了明确物理诱变技术对提升生防菌田间防效的作用,本文综合分析了不同物理诱变技术的类型、作用机理以及它们在提升生防菌拮抗真菌病原体中的应用。同时,文中还探讨了突变菌株筛选与鉴定的方法,并对比了各技术的优缺点。特别指出了传统物理诱变技术在控制突变方向、提高效率及稳定性方面的局限,并提出了离子束、脉冲强光和空间诱变等新型物理诱变技术的潜在优势。通过归纳现有研究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为物理诱变技术在增强生防菌对植物病害防治效果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其在未来香蕉真菌性病害管理中的应用潜力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病原 香蕉枯萎病 生防菌 物理诱变 诱变育种 生物防治 拮抗菌
下载PDF
结肠镜检查致多例急性感染性肠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9
作者 张红 吴继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6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分析结肠镜检查致多例急性感染性肠炎原因,并提出相关优化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20例患者。统计出现急性感染性肠炎的患者数量,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改进对策。... 目的分析结肠镜检查致多例急性感染性肠炎原因,并提出相关优化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20例患者。统计出现急性感染性肠炎的患者数量,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改进对策。结果急性感染性肠炎发生率为6.67%(8/120);在急性感染性肠炎病原菌种类统计结果中,华纳式葡萄球菌占比为50.00%(4/8)、志贺氏菌占比为37.50%(3/8)、沙门氏菌占比为12.50%(1/8);急性感染性肠炎发生原因统计结果中,检查设备卫生不达标占比为37.50%(3/8)、检查操作不规范占比为25.00%(2/8)、检查前后卫生不到位占比为25.00%(2/8)、肠道清洁剂污染占比为12.50%(1/8)。结论在开展结肠镜检查的过程中,有导致急性感染性肠炎的发生风险,其中常见原因包括检查设备卫生不达标、检查操作不规范、检查前后卫生不到位、肠道清洁剂污染,需要加强对上述原因的改进及优化对策,以提升结肠镜检查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感染性肠炎 结肠镜检查 消毒 细菌 质量管理
下载PDF
辣椒疫病生防菌筛选及其防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沛 邢敏 康萍芝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0,共7页
为筛选可用于防治辣椒疫病的生防菌株,从辣椒植株内分离得到1株内生细菌菌株S39,通过平板对峙法和牛津杯法测定了菌株S39及其代谢产物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效果;并对其抑菌谱、防病促生效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及其生防因子进行... 为筛选可用于防治辣椒疫病的生防菌株,从辣椒植株内分离得到1株内生细菌菌株S39,通过平板对峙法和牛津杯法测定了菌株S39及其代谢产物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效果;并对其抑菌谱、防病促生效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及其生防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39对辣椒疫霉菌平板对峙抑菌率为83.00%,其次生代谢产物抑菌率达到75.17%;且菌株S39对多种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抑菌率为63.80%~86.33%。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其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可达75.87%;且对辣椒植株具有显著促生效果,根长增长率为21.05%。同时,菌株S39能显著增加植株根际土壤中细菌及放线菌的数量;能产生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等抗菌物质,作为生防制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内生细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花生白绢病菌拮抗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温室抑菌促生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爽 张志钒 +3 位作者 高飞 赵特 杜鹏强 周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7-347,共11页
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侵染引起的土传真菌性病害——花生白绢病,严重威胁花生的生产。为挖掘对花生白绢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拮抗细菌,利用稀释涂布法从感染S.rolfsii的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570株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 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侵染引起的土传真菌性病害——花生白绢病,严重威胁花生的生产。为挖掘对花生白绢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拮抗细菌,利用稀释涂布法从感染S.rolfsii的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570株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32株S.rolfsii拮抗细菌,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征,确定细菌的分类学地位。通过S.rolfsii与拮抗细菌的发酵液共培养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筛选的32株拮抗细菌中,4株细菌HNZZ23、HNKF5、HNXX14和HNXX169对S.rolfsii的抑制时间长,抑制效果好,其发酵液对S.rolfsii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5.30%、85.88%、85.16%和91.00%,对S.rolfsii菌核萌发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100%、85.33%、82.67%和93.33%。菌株HNZZ23和HNXX14的发酵液对盆栽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0.50%和25.73%,且菌株HNZZ23对花生植株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分类学鉴定,菌株HNZZ23、HNKF5、HNXX14和HNXX169分别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e、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本研究结果表明,感病花生根际细菌HNZZ23、HNKF5、HNXX14和HNXX169对花生白绢病原菌S.rolfsii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和生防潜力,可为花生白绢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质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白绢病 齐整小核菌 拮抗细菌 生物防治 花生 促生作用
下载PDF
10种药剂处理对杨梅凋萎病的防控效果评价
12
作者 龚碧涯 李先信 +4 位作者 刘慧 肖伏莲 刘娟 黄远龙 刘晗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5,共5页
为有效控制杨梅凋萎病发生,减少农残,保证果品安全,在湖南省通道县杨梅基地设置4月25日和5月10日(采果前)喷施0.5%小檗碱水剂500倍液等5种药剂各1次+7月5日(采果后)30%苯甲·咪鲜胺悬浮剂3000倍液等2种药剂1次,共10个药剂组合处理,... 为有效控制杨梅凋萎病发生,减少农残,保证果品安全,在湖南省通道县杨梅基地设置4月25日和5月10日(采果前)喷施0.5%小檗碱水剂500倍液等5种药剂各1次+7月5日(采果后)30%苯甲·咪鲜胺悬浮剂3000倍液等2种药剂1次,共10个药剂组合处理,比较不同药剂处理的病枝减退率、病情指数减退率和相对防效。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的杨梅凋萎病的病枝减退率为15.29%~74.07%,相对防效为22.23%~80.00%。其中,杨梅成熟前喷施0.5%小檗碱水剂500倍液2次+采果后喷施30%苯甲·咪鲜胺悬浮剂3000倍液1次处理的防控效果最佳,其病枝减退率达到74.07%,相对防效达到80.00%;杨梅成熟前喷施0.5%小檗碱水剂500倍液2次+采果后喷施40%吡醚·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防控效果次之,其病枝减退率为65.35%、相对防效为75.56%;其他处理的相对防效均低于55%。因此,杨梅生产上推荐在杨梅成熟前喷施0.5%小檗碱水剂500倍液,采果后喷施30%苯甲·咪鲜胺3000倍液防控杨梅凋萎病,以避免杨梅果实农残超标且达到较好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凋萎病 生物菌剂 植物源农药 小檗碱 相对防效
下载PDF
醉鱼草内生细菌ZJ1的生物学特性及防病促生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晓璐 张文静 +4 位作者 吕红 秦楠 赵晓军 殷辉 任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4,共9页
为推动生物防治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菌株ZJ1的致死温度和酸碱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ZJ1的致死温度为96℃、可存活20 min;致死pH为≤4或≥14。而生物膜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金属离子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帮助生防... 为推动生物防治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菌株ZJ1的致死温度和酸碱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ZJ1的致死温度为96℃、可存活20 min;致死pH为≤4或≥14。而生物膜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金属离子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帮助生防菌株更好地定殖在植物表面,发挥生防功能。采用菌膜检测法观察几种常见金属离子对菌株ZJ1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0.3%的Zn2+、Mn2+、Cu2+和Fe2+会抑制菌株ZJ1产生生物膜,但同浓度的Mg2+、K+均可促进菌株ZJ1生物膜的产生;进一步采用96微孔板定量法对菌株ZJ1生物膜形成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株ZJ1为强生物膜形成株。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ZJ1发酵液10×稀释液对番茄早疫病的保护效果最高,达到95.54%,菌株ZJ1发酵液200×稀释液对番茄灰霉病的治疗效果最高达,到91.99%。综合考虑菌株ZJ1对两种病害的治疗和保护效果,菌株ZJ1发酵液稀释200×防治效果最好。且菌株ZJ1发酵液10~200×均具有促生效果。因此,菌株ZJ1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微生物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 内生细菌 生物学特性 防治效果 促生作用
下载PDF
生防菌对芒果叶部炭疽病的生防效果研究
14
作者 陈泽 杨石有 +2 位作者 朱敏 罗睿雄 张贺 《中国果菜》 2024年第10期41-46,共6页
生物防治是芒果胶孢炭疽病防控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系统性评价生防菌的防控效果,为生防菌剂的生产应用提供指导,本文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法,室内评价了18种生防菌对‘贵妃’‘台农1号’两个芒果主栽品种叶部炭疽病的防护、治疗和兼防兼治... 生物防治是芒果胶孢炭疽病防控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系统性评价生防菌的防控效果,为生防菌剂的生产应用提供指导,本文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法,室内评价了18种生防菌对‘贵妃’‘台农1号’两个芒果主栽品种叶部炭疽病的防护、治疗和兼防兼治效果。结果表明,生防菌对两个主栽品种的芒果叶部病害的防效具有一致性,18种生防菌均具有防护、治疗和兼防兼治的作用,其中对‘贵妃’芒果效果较好的是S8(蜡质芽孢杆菌菌剂)、S3(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台农1号’芒果效果最好的是S3;田间防治芒果叶部炭疽病试验表明,S8、S9(枯草·纳豆·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效果较好,防效超过90%,可以应用于芒果叶部胶孢炭疽病的生物防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叶部炭疽病 生防菌 防治效果 田间防治
下载PDF
儿童化妆品检查及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冬华 崔碧玲 +2 位作者 黄佳慧 雷柳冰 马冉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目的 考察市售儿童化妆品的卫生质量状况,研究其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适用性。方法 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市售常见的83批儿童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查,通过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控制菌检查方法对儿童化妆品的控制菌进... 目的 考察市售儿童化妆品的卫生质量状况,研究其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适用性。方法 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市售常见的83批儿童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查,通过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控制菌检查方法对儿童化妆品的控制菌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同时按不同剂型对其进行分类,并统计各剂型中防腐剂使用情况和占比问题,根据抑菌性样品添加的防腐剂成分类型统计防腐剂添加情况。结果 83批儿童化妆品经微生物检查合格率达100%;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表明,12批样品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性,抑菌率为14.5%。样品需通过培养基稀释法或薄膜过滤法结合添加中和剂等方法消除抑菌性,其方法适用性试验才能通过,表明一些儿童化妆品自身的抑菌性较强。防腐剂统计结果可见,儿童化妆品中防腐剂苯氧乙醇的使用率最高,其次是苯甲酸钠和羟苯甲酯,且不同剂型的儿童化妆品对防腐剂添加的种类有相对的偏向选择适用性;抑菌性成分统计情况可见,氯苯甘醚和苯甲酸的抑菌性较强。结论 儿童化妆品在控制菌检查前建议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在儿童防腐剂种类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安全有效且抑菌性较弱的防腐剂;本研究可为儿童化妆品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化妆品 微生物检验 方法适用性 抑菌性 控制菌
下载PDF
烟草赤星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机理初探
16
作者 孙伟霖 颜霞 +5 位作者 高剑欣 崔传斌 王平平 王娜娜 杨明明 黄丽丽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7,共10页
[目的]本研究以烟草赤星病菌为靶标菌,筛选对其拮抗效果较好的生防菌,并对其进行后续的鉴定,同时初步设计试验验证生防机理,为烟草赤星病的拮抗生防菌资源、拮抗菌剂的制备等提供新的参考。[方法]采用初筛复筛获得生防菌后;绘制系统发... [目的]本研究以烟草赤星病菌为靶标菌,筛选对其拮抗效果较好的生防菌,并对其进行后续的鉴定,同时初步设计试验验证生防机理,为烟草赤星病的拮抗生防菌资源、拮抗菌剂的制备等提供新的参考。[方法]采用初筛复筛获得生防菌后;绘制系统发育树鉴定、抑菌谱系测定、菌株产酶活性测定、对赤星病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诱抗定量检测、离体叶片防效等方法验证生防机理。[结果](1)筛得2株对于赤星病菌拮抗效果较好的生防菌,经由16S rDNA鉴定发现其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768与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703;并完成了2株生防芽孢杆菌的抑菌谱系测定,证明其均具有抑菌广谱性;(2)对其生防机理探究过程中,菌株703具备产生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能力,菌株X768具备产生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能力;2株生防芽孢杆菌均可抑制赤星病孢子的萌发和影响菌丝正常生长的形态,对于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使用qRT-PCR法验证了生防菌对烟草防御基因通路(SA、JA、ET等通路)的影响,其中应用菌株703处理后烟草应用防御通路可能与SA通路、JA通路和泛素连接酶通路相关;而使用菌株X768处理后烟草应用防御通路可能与SA通路和泛素连接酶通路相关。[结论]筛得的具有抑制烟草赤星病作用的生防菌株B.subtilis X768与B.velezensis 703,抑菌谱较广,均可较强效果地抑制赤星病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并且2株生防菌均可引起烟草防御基因通路的上调,离体叶片防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拮抗菌 生物防治 生防机理
下载PDF
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消毒剂抗性研究进展及其消毒隔离防控
17
作者 陶春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3期151-155,共5页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中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临床治疗的难度,还给医务人员及健康人群构成传播和感染风险,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何降低多重...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中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临床治疗的难度,还给医务人员及健康人群构成传播和感染风险,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何降低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风险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大难题。多重耐药菌的防控主要措施包括抗菌药物管理、环境清洁消毒和物品消毒灭菌、规范诊疗等内容,但近年来研究显示,多重耐药菌对常用消毒剂产生了抗性,增加了消毒的难度。文章通过对医院多重耐药菌对消毒剂的抗性研究新进展,及其消毒隔离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为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消毒隔离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消毒剂抗性 消毒 隔离 医院感染 控制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YJK1鉴定及其对茶炭疽病的拮抗效果
18
作者 唐朝阳 孔丽娅 +7 位作者 胡骞 宋秋瑾 何鲁钱 楼骏 王占旗 何艳 张立钦 闵莉静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52,共10页
茶树炭疽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方法存在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筛选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YJK1生防新菌株为研究对象,探究了YJK1菌株对茶树病害的生物防治效果。平板拮抗... 茶树炭疽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方法存在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筛选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YJK1生防新菌株为研究对象,探究了YJK1菌株对茶树病害的生物防治效果。平板拮抗试验发现YJK1菌株对茶树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藤黑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等多种茶树真菌病害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YJK1发酵稀释液对茶树炭疽菌和果生炭疽菌孢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喷施贝莱斯芽孢杆菌YJK1发酵液对白叶1号和黄金芽离体叶片的炭疽病病菌生长抑制效果明显,先喷施YJK1菌株发酵液再接种茶树炭疽菌,病菌生长抑制率为78.1%,同时喷施发酵液和接种炭疽菌,抑制率为61.8%。结果表明,YJK1菌株对茶树炭疽病“防”和“治”效果均显著。YJK1发酵液对多种真菌具有广谱性,稳定性测试结果说明发酵液中活性物质在80℃以下保持稳定;紫外处理60 min后抑制率仍高于50%;经不同pH处理后,当pH为5~11时,抑制率无显著区别。综上,贝莱斯芽孢杆菌YJK1在茶树绿色农业生产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茶炭疽病 拮抗菌 生物防治 稳定性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及代谢产物对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
19
作者 吴黎黎 谢倚帆 +10 位作者 常豆豆 黄铭慧 姜野 秦瑞峰 蒋丹 韦柳利 王旋 赵亚男 窦悦文 王从丽 李春杰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3期381-389,共9页
为探讨不同种昆虫病原线虫(EPN)共生菌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温室盆栽定量接种试验;为明确EPN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对根结线虫卵孵化和二龄幼虫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Meloidogyne incognita(M.incognita)在中蔬... 为探讨不同种昆虫病原线虫(EPN)共生菌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温室盆栽定量接种试验;为明确EPN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对根结线虫卵孵化和二龄幼虫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Meloidogyne incognita(M.incognita)在中蔬4号番茄上接种剂量为1000、2000和5000个卵·株^(−1)时,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Xb-IGA和Pl-IGA对M.incognita卵的繁殖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效果为59.4%~73.9%。Meloidogyne hapla(M.hapla)在VFNT番茄上接种剂量为2000个卵·株^(−1)时,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Pl-IGA对M.hapla卵的繁殖抑制效果最好,可达74.5%,与常规药剂阿维菌素(82.2%)差异不显著。4种EPN共生菌均能有效降低M.incognita和M.hapla侵染后的发病程度,对番茄根部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生测试验7 d时,4种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代谢产物的2倍稀释液和5倍稀释液对M.incognita和M.hapla卵孵化抑制率为55.1%~94.8%,对M.incognita二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34.2%~47.8%,对M.hapla二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59.6%~79.9%。因此,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对根结线虫是非常有潜力的生物杀线虫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线虫 昆虫病原线虫 共生菌 代谢产物 防效
下载PDF
番石榴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及生防菌和防治药剂的筛选
20
作者 黄荣 曾敬 +3 位作者 杨雨婷 习平根 姜子德 李敏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370,共7页
【目的】明确番石榴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生防菌和防治药剂筛选,为番石榴枯萎病的发生规律及高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碳源、温度、pH、NaCl浓度等培养条件下,测定番石榴枯萎病菌GS-1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平板对峙法筛... 【目的】明确番石榴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生防菌和防治药剂筛选,为番石榴枯萎病的发生规律及高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碳源、温度、pH、NaCl浓度等培养条件下,测定番石榴枯萎病菌GS-1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GS-1的生防菌,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常用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番石榴枯萎病菌GS-1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果糖,产孢最佳碳源为果糖和甘露醇;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6;温度为28~46℃时均有大量孢子萌发,52℃时孢子完全失去活性;番石榴枯萎病菌GS-1菌丝具有一定的耐盐性。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2对病原菌GS-1生长的抑制效果最佳。番石榴枯萎病菌GS-1菌丝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最高,0.0004μg/mL咪鲜胺条件下不生长;其次为吡唑醚菌酯和甲霜灵,EC50分别为0.4912和0.8805μg/mL。【结论】番石榴枯萎病菌适生范围较广,温度较高、中性偏弱酸的环境条件利于其快速生长繁殖,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霜灵可作为防治番石榴枯萎病的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枯萎病 番石榴纳氏霉 生物学特性 生防菌 防治药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