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和十四年朝廷大事件对白居易忠州诗的影响
1
作者 陈忻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40-49,共10页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三月二十八日白居易到达忠州任刺史,在任期间,他写下了大量诗歌,其主要特点一是记写政事的作品平和简淡,二是以个人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普遍渗透着乐少愁多的诗情。这种情状的出现除个人仕途际遇的原因之外,也与朝廷...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三月二十八日白居易到达忠州任刺史,在任期间,他写下了大量诗歌,其主要特点一是记写政事的作品平和简淡,二是以个人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普遍渗透着乐少愁多的诗情。这种情状的出现除个人仕途际遇的原因之外,也与朝廷发生的大事件有很大关系。正是朝廷的大事件与白居易自身的仕宦遭遇共同作用,塑造了白居易忠州时期的诗歌表达形式及情感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和十四年 朝廷大事件 白居易 忠州诗
下载PDF
宋诗学观照下白居易诗歌“浅、清、切”诗性体认与翻译
2
作者 包通法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0-43,共4页
白居易诗歌的“浅,清,切”的意致与韵味乃是白诗之魂,白诗之味,白诗之韵。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体裁,它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内涵和意趣构成了跨文化诗译中将原诗的形、意、象、韵和风格等美学因子用另一种语言重现与创化的困... 白居易诗歌的“浅,清,切”的意致与韵味乃是白诗之魂,白诗之味,白诗之韵。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体裁,它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内涵和意趣构成了跨文化诗译中将原诗的形、意、象、韵和风格等美学因子用另一种语言重现与创化的困难。从哲学思辨和美学认知共识与相异的视角体认诗歌的理趣和神韵,白诗翻译思维与实践必然体现既理性而又“形而上”诗性涌动的思辨观和方法论。故用“似又不似”,“信而创化”的“变易”观和方法论实践白诗翻译不失为是一种“理”与“情”互为共融的翻译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诗歌 翻译 神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