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百会、曲鬓穴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秋欣 唐一鹤 +2 位作者 刘晓莹 徐宁 徐思禹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24-132,共9页
目的 观察针刺百会、曲鬓穴对急性期脑出血(ICH)大鼠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144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抑制剂组4组... 目的 观察针刺百会、曲鬓穴对急性期脑出血(ICH)大鼠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144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抑制剂组4组,每组36只,每组按1、3、7 d时间点再分为3个亚组,每组12只。采用立体定位自体血注入法建立ICH大鼠模型。模型组仅接受ICH模型制备,不进行任何治疗;假手术组接受类似模型组各项手术操作,但不进行注血制作;抑制剂组造模后6 h,腹腔注射TLR4抑制剂TAK242,3 mg/kg,1次/d,连续5 d;造模12 h后,针刺组各亚组开始接受针刺治疗,穴位选择百会穴(顶骨正中)、右侧曲鬓穴,采用透刺方法,进针深度20 mm,以100 r/min小幅度捻转,持续捻转2 min,每间隔5 min捻针1次,共留针30 min,期间捻转3次,1次/d,针刺组各亚组分别治疗1、3、7 d。分别于治疗后第1、3、7天,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检测脑组织血肿体积;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CD36、TLR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CD36、TLR4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1) mNSS评分:与假手术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模型组、针刺组、抑制剂组治疗后1、3、7 d mNS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同一时间点比较,针刺组、抑制剂组治疗后1、3、7 d mN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针刺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抑制剂组治疗后1 d mNSS评分明显降低(P<0.05)。(2)血肿体积:与模型组同一时间点比较,针刺组、抑制剂组治疗后3、7 d脑血肿体积均明显降低,抑制剂组治疗后1、3、7 d脑血肿体积明显降低(P<0.05);与针刺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抑制剂组治疗后1、3、7 d脑血肿体积明显降低(P<0.05)。(3) CD36、TLR4蛋白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模型组、针刺组、抑制剂组治疗后1、3、7 d CD36、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同一时间点比较,针刺组、抑制剂组治疗后1、3、7 d CD36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针刺组、抑制剂组治疗后3、7 d 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针刺组比较,抑制剂组治疗后1、3、7 d CD36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4) CD36、TLR4在GFAP中的表达水平: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内可见少量CD36、TLR4表达。与假手术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模型组治疗后1、3、7 d CD36、TLR4在GFAP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抑制剂组、针刺组治疗后1、3、7 d CD36在GFAP表达明显增加,TLR4在GFAP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针刺百会、曲鬓穴可以改善急性期ICH大鼠神经功能,减轻脑出血血肿体积,可能与促进CD36蛋白表达、抑制TLR4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针刺 百会穴 曲鬓穴 神经功能 白细胞分化抗原36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国威 邹伟 +9 位作者 刘芳 郭新年 赵佳辉 孙晓伟 李丹 王珑 滕伟 于学平 滕秀英 王迎新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5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机理。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32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100只大鼠,每组再随机分为6 h、1 d、2 d、3 d、7 d共5个亚组,每个亚组20只大鼠;制备脑出血模型...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机理。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32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100只大鼠,每组再随机分为6 h、1 d、2 d、3 d、7 d共5个亚组,每个亚组20只大鼠;制备脑出血模型;另设2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穴。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水含量。结果:①针刺组较模型组神经细胞肿胀减轻,线粒体结构破坏较轻,突触结构较清晰。②干-湿重法结果显示,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 h出现轻度脑水肿现象;3 d脑水肿达高峰;7 d仍有轻度脑水肿现象。针刺组较模型组和西药组脑水肿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在1~7 d时差异明显(P<0.01);与西药组比较在1~3 d时差异明显(P<0.01)。结论:"百会"透"曲鬓"在脑出血急性期能明显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及超微结构的破坏、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脑水肿程度,提示对脑组织损伤及脑水肿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透“曲鬓” 头针疗法 脑出血 脑损伤 脑水肿 拮抗作用
下载PDF
针刺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匡洪宇 邹伟 +5 位作者 于学平 孙晓伟 赵佳辉 滕伟 张国威 郭新年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的表达,探讨"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治疗脑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20只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将其中200只大鼠随机分... 目的:观察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的表达,探讨"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治疗脑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20只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将其中20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0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6h、1d、2d、3d、7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20只;而剩余20只作为空白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模型;针刺组针刺病灶侧"百会"透"曲鬓"穴。应用神经行为学指标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SE的表达。结果:①空白组的大鼠表现正常;而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以3d时最为严重。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征较模型组有明显恢复,与模型组比较,2d、3d,7d评分,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②光镜下可见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坏死、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神经细胞核固缩、空泡化,毛细血管扩张、充血,3天时最严重。针刺组脑组织逐渐修复,水肿程度较轻,炎性细胞减少。③空白组大鼠脑组织未见NSE阳性细胞表达;而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NSE阳性细胞表达增多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即出现大量的NSE阳性细胞表达;至3d时达高峰,7d时有所下降。针刺组NSE阳性细胞表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比较均差异明显(P<0.01)。结论:①脑出血后大鼠脑组织内NSE表达上调,且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②"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可能是通过降低NSE在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脑组织中的表达、抑制脑水肿的形成,从而保护受损的神经元细胞、促进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元细胞的存活,以达到脑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透“曲鬓” 脑出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百会透曲鬓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微血管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于学平 孙晓伟 邹伟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百会透刺曲鬓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微血管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头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方法:1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改良的Zea Longa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针... 目的:观察百会透刺曲鬓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微血管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头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方法:1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改良的Zea Longa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针刺组选取百会透刺曲鬓穴治疗30 min,每12 h针刺1次。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检测方法,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脑微血管纤维连接蛋白阳性表达与含量的变化。结果:针刺组再灌注4 h、12 h,病灶周围区脑微血管纤维连接蛋白阳性表达及含量均与模型组相似(P>0.05);再灌注24 h、48 h、72 h较模型组增加(P<0.05),但仍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百会透刺曲鬓穴能增加脑微血管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并随着针刺时间的延长,其作用更显著;通过增加纤维连接蛋白而保护血脑屏障,可能是头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透刺曲鬓穴 头针 脑缺血再灌注 纤维连接蛋白 血脑屏障
下载PDF
“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IL-6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孔莹 邹伟 +7 位作者 乔胜楠 王珑 迟庆斌 刘鹏 黄亮 郭新年 滕伟 赵佳辉 《中医药信息》 2012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模型脑组织中白介素-6(IL-6)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本针刺法对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用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模型脑组织中白介素-6(IL-6)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本针刺法对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用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脑复康)。分别于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6h,2天,7天三个时间点并完成相应治疗,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然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脑组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IHC)检测脑组织中IL-6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在光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针刺治疗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造模后2天及7天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治疗能降低IL-6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造模后2天及7天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镜下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显示,针刺组与模型组有差异。结论:"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可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学评分,有利于脑出血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在脑出血急性期,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可以通过下调IL-6的蛋白表达,减轻脑出血后炎性反应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程度,从而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及保护受损伤的神经元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大鼠模型 “百会透曲鬓”针刺法 IL-6
下载PDF
针刺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VEGF表达调控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邹伟 张国威 +5 位作者 匡洪宇 于学平 孙晓伟 滕伟 赵佳辉 郭新年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9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动态变化,以及"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VEGF的动态调控,探讨该针刺法治疗脑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法... 目的:观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动态变化,以及"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对VEGF的动态调控,探讨该针刺法治疗脑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模型;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针刺组针刺病灶侧"百会"透"曲鬓"穴。应用神经行为学指标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神经细胞胀亡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动态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脑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①空白组的大鼠表现正常;各造模组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以2~3 d时最为严重。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征较模型组有明显恢复,与模型组比较,6 h、1 d评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 d、3 d、7 d评分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电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术后6 h可见神经细胞胞浆内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2 d^3 d时神经细胞胞体胀亡最为严重。针刺组较模型组神经细胞胀亡减轻,神经细胞膜及核膜破损程度也较轻,线粒体肿胀呈空泡较模型组相应减少。③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VEGF阳性细胞表达增多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 h即出现大量的VEGF阳性细胞表达并出现第一个高峰;1 d、2 d出现缓慢下降态势;3 d突然增高并达峰值;7 d时阳性表达仍高于空白组。针刺组大鼠在1 d^3 d时间点,VEGF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在7 d时间点,针刺组VEGF阳性表达反而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①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内VEGF表达上调,且其变化与行为学评分和神经细胞胀亡的形态学变化相关;②头针疗法在脑出血早期能够降低鼠脑内VEGF阳性细胞表达,而在脑出血后期又可促进VEGF阳性细胞表达,从而提示针刺在脑出血急性期可能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透“曲鬓” 脑出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百会”透“曲鬓”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MMP-9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国威 邹伟 +4 位作者 刘芳 郭新年 赵佳辉 孙晓伟 李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MMP-9表达的影响来揭示对脑损伤拮抗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50只大鼠,每组再随...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MMP-9表达的影响来揭示对脑损伤拮抗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50只大鼠,每组再随机分为6 h、1 d、2 d、3 d、7 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大鼠;制备脑出血模型;另设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穴。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MMP-9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MMP-9阳性细胞表达增多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 h即出现明显的MMP-9表达增加;2 d时达高峰;3 d时出现缓慢下降;7 d时MMP-9表达仍高于空白组。针刺组MMP-9阳性细胞表达低于模型组和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在相同时间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比较在6 h~2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MMP-9表达在1~7 d时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百会"透"曲鬓"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通过抑制内源性MMP-9表达的途径发挥拮抗脑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透“曲鬓” 头针疗法 脑出血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针刺“百会”透“曲鬓”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PI3K和p-AK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包宇 邹伟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9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透"曲鬓"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PI3K和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Wistar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3组,每组再随机分为6 h、1天、3天、7天共4个亚组,每个亚组...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透"曲鬓"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PI3K和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Wistar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3组,每组再随机分为6 h、1天、3天、7天共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6 h即出现PI3K、p-AKT蛋白表达明显增多,二者均于1天达到峰值,3天减弱,7天仍有表达。模型组、针刺组各时间点PI3K、p-AKT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各时间点PI3K、p-AKT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能够提高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中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从而起到保护脑出血灶周神经元、减少继发性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百会 曲鬓 脑出血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邹伟 匡洪宇 +6 位作者 于学平 孙晓伟 赵佳辉 滕伟 张国威 王迎新 郭新年 《中医药信息》 2010年第5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水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20只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将其中20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0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6h、1d、2d、3d、7d五个亚... 目的:探讨"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水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20只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将其中20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0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6h、1d、2d、3d、7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20只大鼠;剩余20只大鼠作为空白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模型;针刺组针刺病灶侧的"百会"透"曲鬓"穴。应用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脑水含量;运用免疫组化法动态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结果:①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出现轻度脑水肿现象;3d脑水肿达高峰;7d仍有轻度脑水肿现象。针刺组较模型组脑水肿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在1d^7d时差异明显(P<0.01)。②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MMP-9阳性细胞表达增多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即出现明显的MMP-9表达增加;2d时达高峰;3d时出现缓慢下降;7d时MMP-9表达仍高于空白组。针刺组MMP-9阳性细胞表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③脑出血后脑组织中MMP-9的表达与脑水含量呈正相关(R=0.848,P<0.01)。结论:"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通过抑制内源性MMP-9表达,从而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脑水肿程度,发挥其对脑水肿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透“曲鬓” 脑出血 脑水肿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针刺“百会”透“曲鬓”对JNK通路抑制后脑出血大鼠脑组织p38MAPK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孔莹 孔菲 +2 位作者 王子微 梁吉 王策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10期1705-1707,1711,共4页
目的用针刺"百会"透"曲鬓"的方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模型大鼠,观察JNK通路被抑制后,p38MAPK的表达变化,探讨头针对出血后的脑组织是否起到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 目的用针刺"百会"透"曲鬓"的方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模型大鼠,观察JNK通路被抑制后,p38MAPK的表达变化,探讨头针对出血后的脑组织是否起到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针刺组)、抑制剂组(模型+SP600125);选取自体血注入尾壳核方法造模,确定造模成功后给予针刺治疗,采取针刺方法为百会穴透曲鬓穴。在6 h、3 d、7 d 3个时间点取材,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出血半暗带区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脑组织内p38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 TUNEL法:模型组,针刺组和抑制剂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在3、7 d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组与抑制剂组比较在3、7 d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制剂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P <0.01)。Western blotting法:模型组,针刺组和抑制剂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在3、7 d两个时间点表达比模型组降低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组与抑制剂组比较在3、7 d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制剂组与模型组比较在7 d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对大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并能降低p38MAPK的表达,起到了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急性期 针刺 “百会”透“曲鬓” P38MAPK 大鼠
下载PDF
“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GDNF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国威 邹伟 +3 位作者 刘芳 郭新年 赵佳辉 孙晓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64-1270,共7页
目的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0只制备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50... 目的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0只制备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5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6h、1d、2d、3d、7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另设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捆绑固定,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穴。西药组给予茴拉西坦稀释液1mL灌胃,3次/d。模型组大鼠给予针刺组相同捆绑30min/d,生理盐水1mL灌胃,3次/d。运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GDNF和VEGF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6h~3dGDNF阳性细胞数增多,各时间点VEGF阳性细胞数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各时间点GDNF阳性细胞数均较模型组和西药组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6h~3dVEGF阳性细胞数减少,7d时间点VEGF阳性细胞数增多,且高于西药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通过促进内源性GDNF表达、早期抑制VEGF的表达并后期促进VEGF的表达等途径发挥神经重塑作用。该方法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疗效优于茴拉西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 脑出血 神经重塑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头穴透刺对MCAO/R大鼠缺血脑组织ZO-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晓伟 孟欣 +4 位作者 李洪涛 李艳秋 盖利利 冷孟桐 蒋希成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8期77-8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对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R)大鼠缺血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的影响。方法:1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头针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模型,...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对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R)大鼠缺血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的影响。方法:1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头针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模型,针刺大鼠患侧百会透曲鬓穴;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定性和半定量检测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中ZO-1蛋白的表达。结果:头针组大鼠在再灌注后1天、2天、3天,缺血侧脑组织中ZO-1蛋白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但仍低于假手术组。结论:早期进行头穴透刺治疗能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后ZO-1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头穴透刺疗法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BBB)结构破坏,抑制紧密连接(TJ)开放,保护BBB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 曲鬓 透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ZO-1蛋白 血脑屏障
下载PDF
百会透曲鬓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血清中VEGF、ICAM-1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邹伟 刘思妤 +1 位作者 韩海伟 蒋大伟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11期948-95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刺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急性期模型大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差距穴透刺治疗脑出血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将其中54只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刺曲鬓针刺法对脑出血急性期模型大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差距穴透刺治疗脑出血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将其中5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模型+针刺组(针刺组)、模型+茴拉西坦组(西药组)3组。每组再分为出血后1d、3d和7d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随机分配6只大鼠,制备脑出血(ICH)大鼠模型,剩余6只大鼠作为备用。血清中VEGF和ICAM-1水平。结果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血清内VEGF在3d、7d均有显著上调(均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相比,出血后1d,西药组对大鼠血清内VEGF上调显著大于针刺组(P<0.05);出血后7d,针刺组对大氧血清内VEGF上调显著大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血清内ICAM-1在不同时间点均有显著下调(P<0.05)。针刺组在出血后3d、7dICAM-1较西药组有显著下调(P<0.05)。结论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可以调整脑出血大鼠血清中VEGF、ICAM-1的含量,是针刺百会透刺曲鬓治疗脑出血的可能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脑出血 百会 曲鬓 脑出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间黏附分-1 大鼠
下载PDF
头穴透刺对JNK通路抑制后脑出血大鼠脑组织p-STAT3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孔莹 段洪超 +2 位作者 刘洋 王策 谭元奇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11期1895-1898,共4页
目的针刺急性期脑出血模型大鼠百会透曲鬓穴,观察JNK通路被抑制后其下游通路蛋白pSTAT3的表达变化及头针对脑组织是否起到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各6只,模型组、针刺组(模型+针刺组)与SP600125(模型... 目的针刺急性期脑出血模型大鼠百会透曲鬓穴,观察JNK通路被抑制后其下游通路蛋白pSTAT3的表达变化及头针对脑组织是否起到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各6只,模型组、针刺组(模型+针刺组)与SP600125(模型+抑制剂组)各24只;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选择针刺百会穴透曲鬓穴的方法,在头部一针贯穿顶额颞三区。于造模成功后针刺,在6 h,1 d,3 d,7 d 4个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IHC)观察脑组织内p-STAT3的阳性细胞灰度值。结果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可以减轻模型动物神经缺损症状,提高评分。p-STAT3在大鼠脑出血后6 h表达开始增多,1 d表达相对最多,3 d达高峰后迅速减少,7 d仍有表达。针刺组各时间点阳性细胞灰度值均比模型组降低,具有显著差异。针刺组与SP60012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穴能够减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降低p-STAT3蛋白的表达,表明针刺在脑出血的治疗中起到了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百会透曲鬓 P-STAT3
下载PDF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文献采用随机、对照、盲法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嵇波 万霞 +1 位作者 李岩 鲁兆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23-925,共3页
目的:对"醒脑开窍"针法、"百会透曲鬓"、"焦三针"和"颞三针"等4种针刺方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探讨,分析纳入的以往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随机、对照、盲法设计的情况。方法:采用A... 目的:对"醒脑开窍"针法、"百会透曲鬓"、"焦三针"和"颞三针"等4种针刺方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探讨,分析纳入的以往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随机、对照、盲法设计的情况。方法:采用Access2003建立数据库,使用率或构成比的方法对纳入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随机、对照、盲法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采用随机分配方案的文献所占的比率,"醒脑开窍"针法为50%(5/10)、"百会透曲鬓"针刺方案为100%(符合录入要求的仅有2篇,尚待进一步研究)、"颞三针"针刺方案为50%(4/8)、"焦三针"针刺方案为40%(4/10);采用对照的文献所占的比率,"醒脑开窍"针法为60%(6/10)、"百会透曲鬓"针刺方案为100%(符合录入要求的仅有2篇,待进一步研究)、"颞三针"针刺方案占75%(6/8)、"焦三针"针刺方案占70%(7/10);4种针刺方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文献均未采用盲法。结论:今后4种针刺方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中,需重视采用随机、对照和盲法等设计方法,使临床研究的各组间具有最大程度的可比性、减少抽样误差,而且尽量克服来自研究者或受试者的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偏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法 百会透曲鬓 焦三针 颞三针
下载PDF
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GDNF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国威 邹伟 +4 位作者 刘芳 郭新年 赵佳辉 孙晓伟 李丹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GDNF表达的影响来揭示神经重塑的相关机理,为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方法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针刺组...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GDNF表达的影响来揭示神经重塑的相关机理,为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方法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50只大鼠,每组再随机分为6h、1d、2d、3d、7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大鼠;制备脑出血模型;另设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穴.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GDNF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GDNF mRNA阳性表达增多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即出现较明显的GDNF mRNA阳性细胞表达增多现象;1d时达高峰;2d时呈现下降趋势;7d时接近正常.针刺组GDNF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和西药组,在相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d时仍有很高表达.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通过促进内源性GDNF mRNA表达的途径发挥神经重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 脑出血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针药结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晶 张蓓 +1 位作者 张青川 辛随成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5-27,31,共4页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组织SOD活性、MDA及NO含量的影响,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状态的干预机制。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缺血2 h再灌注后1 h和再灌注后13 h进行治疗,并分别...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组织SOD活性、MDA及NO含量的影响,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状态的干预机制。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缺血2 h再灌注后1 h和再灌注后13 h进行治疗,并分别于再灌注后12 h(I2 h/R12 h组)和再灌注后1 d(I2 h/R1 d组)断头开颅取脑,检测脑组织SOD活性及MDA和NO含量。每组又分为4个亚组,分别是模型组、假手术对照组、头针组及针药组。除假手术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均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头针组以"百会"透"曲鬓"治疗,针药组以补阳还五汤灌胃结合"百会"透"曲鬓"治疗。结果:①在I2 h/R12 h组里,模型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和NO含量显著升高;头针组和针药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和NO含量降低。②在I2 h/R1 d组里,针药组MDA含量显著低于头针组。结论:对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头针及针药结合治疗可抑制自由基代谢及改善线粒体功能,减轻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透曲鬓 补阳还五汤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自由基
下载PDF
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p-Akt影响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孔莹 刘鹏 +2 位作者 周莉 迟庆滨 王子微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5年第3期239-240,243,共3页
目的:通过百会透曲鬓穴针刺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观察其脑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百会透曲鬓对脑出血后脑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针刺组)、针刺组+抑制剂组(针刺组+LY2... 目的:通过百会透曲鬓穴针刺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观察其脑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百会透曲鬓对脑出血后脑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针刺组)、针刺组+抑制剂组(针刺组+LY294002),每组18只;按文献方法建立模型;针刺组采用百会穴向曲鬓穴透刺,头部顶区向颞叶、额叶透刺;造模,治疗后于1、3、7天3个时间点,取大鼠脑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结果:p-Akt在大鼠脑出血后1天表达增多,3天达高峰后迅速减少,7天仍有表达。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各时间点p-Akt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针刺+抑制剂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穴能够增加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脑组织p-Akt蛋白的表达,而这一作用可被LY294002阻断,提示本针刺方法能够激活AKT通路,起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头穴透刺 百会透曲鬓 P-AKT 大鼠
下载PDF
针刺“百会”透“曲鬓”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血清中P选择素(CD62p)的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关瑞桥 邹伟 +5 位作者 于学平 孙晓伟 戴晓红 滕伟 张鑫 袁梦飞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74-7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针刺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CD62p表达的影响,来揭示针刺头部腧穴对脑出血后炎症反应影响的相关机理方法:选取1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3组:空白对照组12只大鼠,脑出血模型组... 目的: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针刺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CD62p表达的影响,来揭示针刺头部腧穴对脑出血后炎症反应影响的相关机理方法:选取1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3组:空白对照组12只大鼠,脑出血模型组,针刺治疗组各60只大鼠。后两组又随机分为6 h,24 h,3 d,7 d四个亚组,每组大鼠数量均等。针刺组分别于相应的时间点进行针刺治疗,空白组,脑出血作为对照组不做处理。在完成治疗后,于相应的时间点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处死大鼠提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CD62p表达水平。结果:经针刺治疗后,针刺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较同时间点的脑出血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62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显示,脑出血组,针刺组CD62p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增高,并有显著差异(P<0.01);针刺组脑组织中CD62p水平较相应时间段的脑出血组低,并有显著差异(P<0.01);脑出血组,针刺组在3d时脑组织中CD62p含量较其他时间段高,并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百会透曲鬓"针刺法可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学评分,有利于脑出血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百会"透"曲鬓"针刺疗法,可能通过抑制CD62p在血小板膜上的表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脑出血后炎症反应,及脑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会”透“曲鬓”针刺疗法 急性脑出血 炎症反应 CD62P
下载PDF
百会透曲鬓穴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刘通 于学平 滕伟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1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百会透曲鬓穴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肌注神经节苷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百会透曲鬓穴为主、体穴点刺为辅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进行... 目的:观察百会透曲鬓穴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肌注神经节苷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百会透曲鬓穴为主、体穴点刺为辅的方法进行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估,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会透曲鬓穴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肯定,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介入此针刺法能明显地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小儿脑瘫 百会穴 曲鬓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