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吴建梅 陈大为 刘艳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 :确定黄芩苷与磷脂形成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黄芩苷与磷脂的结合百分率为评估标准 ,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试验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 :确定了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即在室温下以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 ,反应时间为 ... 目的 :确定黄芩苷与磷脂形成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黄芩苷与磷脂的结合百分率为评估标准 ,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试验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 :确定了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即在室温下以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 ,反应时间为 1.5h ,不同磷脂酰胆碱 (PC)含量的磷脂与黄芩苷的最佳反应比例不同。结论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受溶剂、反应物浓度和反应物投料比例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磷脂复合物 制备工艺
下载PDF
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自微乳的Caco-2细胞跨膜转运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莉 龙晓英 +2 位作者 黄嗣航 吴慧仪 潘素静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7-761,共5页
目的:比较黄芩苷(BA)、黄芩苷磷脂复合物(BA-PC)及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两种自微乳给药系统(BA-PC-SMEDDS),即BA-PC-NS-SMEDDS(不含天然乳化剂)、BA-PC-NE-SMEDDS(含天然乳化剂)的吸收特性,预测其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能力。方法:采用Cac... 目的:比较黄芩苷(BA)、黄芩苷磷脂复合物(BA-PC)及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两种自微乳给药系统(BA-PC-SMEDDS),即BA-PC-NS-SMEDDS(不含天然乳化剂)、BA-PC-NE-SMEDDS(含天然乳化剂)的吸收特性,预测其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能力。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进行BA、BA-PC及BA-PC-SMEDDS的转运研究,HPLC色谱法测定BA含量。结果:BA的转运速率和Papp值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药物很可能为被动吸收机制;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的转运速率和Papp值呈下降趋势。当加入P-gp抑制剂后,BA外排率(ER)由2.07降为0.48,减少了76.8%,证明BA为P-gp底物。BA、BA-PC及BA-PC-SMEDDS在90 min以前转运量无明显增加(P>0.05),而90 min之后,BA-PC及BA-PC-SMEDDS的转运量较BA有显著性增加(P<0.05),转运3 h时,累积转运量及Papp值的大小依次为:BA-PC-NS-SMEDDS>BA-PC-NE-SMEDDS>BA-PC>BA,并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BA-PC或BA-PC-SMEDDS吸收方向的Papp值均明显大于加入P-gp抑制剂(维拉帕米)的Papp值(P<0.05)。结论:PC促进了BA的跨膜转运,PC-SMEDDS相结合使转运效果进一步增强(P<0.05),其中,BA-PC-NS-SMEDDS促吸收的效果较BA-PC-NE-SMEDDS更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磷脂复合物 自微乳 CACO-2细胞模型 跨膜转运
下载PDF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吴建梅 陈大为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 考察黄芩苷与磷脂形成复合物后的理化性能变化。方法 对研制的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晶体特征、相变特征、水分散性质、溶解性能及油 水分配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 X 射线衍射分析显示 ,复合物呈现无定型特征 ;差示扫描显示复合物... 目的 考察黄芩苷与磷脂形成复合物后的理化性能变化。方法 对研制的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晶体特征、相变特征、水分散性质、溶解性能及油 水分配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 X 射线衍射分析显示 ,复合物呈现无定型特征 ;差示扫描显示复合物的相变温度降低 ;还观察到复合物在水中分散呈胶团状 ,与脂质体类似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明显改善了黄芩苷在水及正辛醇中的溶解性能 ;在不同pH水 正辛醇系统中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表观油 水分配系数与黄芩苷相比也有较大的差异。结论 与黄芩苷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磷脂复合物 理化性能
下载PDF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动物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抗肝损伤活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建梅 陈大为 虞梅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2-436,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在小鼠体内的抗肝损伤活性。方法建立一种新的HPLC方法,以黄芩苷及其与磷脂的物理混合物为对照,测定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在大鼠的心、肝、脾、肺、肾、胃、肠、脂肪、... 目的研究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在小鼠体内的抗肝损伤活性。方法建立一种新的HPLC方法,以黄芩苷及其与磷脂的物理混合物为对照,测定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在大鼠的心、肝、脾、肺、肾、胃、肠、脂肪、脑及血浆中的药物含量;采用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病理模型,设置黄芩苷和物理混合物两个给药对照组,考察黄芩苷磷脂复合物高、中、低3个剂量对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的影响。结果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大鼠体内的分布特性与黄芩苷类似,在各脏器组织中均有分布,但在胃、肾脏和血浆中的分布相对较多;抗肝损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黄芩苷磷脂复合物随剂量增加其抑制酶活性的作用增强,复合物的低剂量对GPT的活性具有显著性降低作用,中、高剂量则有非常显著的降低作用。结论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增加了黄芩苷在胃肠中的吸收并增强了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磷脂复合物 组织分布 抗肝损伤活性
下载PDF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基本性质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史亚军 吴品江 +3 位作者 许润春 林彦君 马鸿雁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考察黄芩苷与磷脂形成复合物的基本性质。方法对制备的黄芩苷磷脂复合物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量子化学及其溶解性、透膜性能等方面研究。结果红外光谱研究表明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图谱具有黄芩苷、大豆卵磷脂红外光谱的特征... 目的考察黄芩苷与磷脂形成复合物的基本性质。方法对制备的黄芩苷磷脂复合物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量子化学及其溶解性、透膜性能等方面研究。结果红外光谱研究表明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图谱具有黄芩苷、大豆卵磷脂红外光谱的特征,与混合物的红外光谱图走势大体一致,没有明显差异,但图谱中-C=O、-N-H的峰形与波数均出现了变化;核磁共振氢谱结果表明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并未在分子间产生新的化学键,但NMR谱中黄芩苷中羟基的峰形与化学位移同样发生了变异;量子化学研究表明两个分子之间虽未形成新的化合物,而是在空间匹配的前提下,以一种较弱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靠近在一起形成相对稳定的一种空间构象。形成复合物后对黄芩苷的溶解性改善显著,透膜累积渗透量大大提高。结论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并未在分子间产生新的化学键,它们之间是以一种弱的相互作用力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复合体,形成复合物后黄芩苷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磷脂复合物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 量子化学
原文传递
鼻用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原位凝胶脑靶向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楠 叶英杰 +2 位作者 杨明 蒋学华 许润春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研究鼻用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原位凝胶在大鼠体内血液与脑组织中的药物分布,并评价其脑靶向性。方法大鼠静注黄芩苷磷脂复合物溶液,经鼻分别给予黄芩苷磷脂复合物混悬液和原位凝胶后,采用HPLC分别测定血浆中及脑组织中黄芩苷的浓度。... 目的研究鼻用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原位凝胶在大鼠体内血液与脑组织中的药物分布,并评价其脑靶向性。方法大鼠静注黄芩苷磷脂复合物溶液,经鼻分别给予黄芩苷磷脂复合物混悬液和原位凝胶后,采用HPLC分别测定血浆中及脑组织中黄芩苷的浓度。结果与静注黄芩苷磷脂复合物溶液组相比,鼻用复合物混悬液和原位凝胶组大鼠脑组织中的药物分布显著增加,且原位凝胶组的脑靶向指数高于混悬液组,其嗅区转移率分别为88.8%,79.1%,药物平均滞留时间前者比后者增加近3倍。结论鼻用黄芩苷磷脂复合物混悬液和原位凝胶具有一定的脑靶向性,而原位凝胶的脑靶向作用强于混悬液。鼻腔给药可作为传统中药成分黄芩苷治疗脑部疾病一种极具优势的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 鼻用原位凝胶 脑靶向 脑靶向指数 噢区转移率
原文传递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许润春 林彦君 +2 位作者 吴品江 郑琴 杨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考察黄芩苷与磷脂形成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芩苷与磷脂的结合百分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试验进行系统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溶剂类型、药物与磷脂投料比例、药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磷脂... 目的:考察黄芩苷与磷脂形成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芩苷与磷脂的结合百分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试验进行系统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溶剂类型、药物与磷脂投料比例、药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磷脂复合物形成的影响。结果:确定了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即在55℃下以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黄芩苷与大豆磷脂最佳比例为1:2,反应系统中黄芩苷浓度为2.5mg/mL,反应时间为1h。结论: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受溶剂类型、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影响较大;文章所确定的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磷脂复合物 制备工艺
原文传递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大鼠在体胃肠道吸收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楠 冯玲玲 +1 位作者 蒋学华 杨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94-998,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大鼠胃、肠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较黄芩苷、黄芩苷磷脂复合物以及黄芩苷和卵磷脂的物理混合物胃及全肠段吸收代谢特性;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分肠段吸收代... 目的研究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大鼠胃、肠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较黄芩苷、黄芩苷磷脂复合物以及黄芩苷和卵磷脂的物理混合物胃及全肠段吸收代谢特性;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分肠段吸收代谢特性。结果黄芩苷、黄芩苷磷脂复合物以及黄芩苷和卵磷脂的物理混合物在胃的每小时吸收百分率差异不大。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小肠全肠段的吸收程度明显优于黄芩苷以及黄芩苷和卵磷脂的物理混合物,其累积吸收量为(2 940.87±1.45)μg,黄芩苷和卵磷脂的物理混合物为(1 373.23±3.21)μg,而黄芩苷最低为(992.66±3.65)μg;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全肠段有广泛的吸收窗,十二指肠最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百分率为51.81%、32.29%、29.56%、11.80%。结论当黄芩苷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后,可促进黄芩苷在大鼠胃肠道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磷脂复合物 在体胃肠吸收
原文传递
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药效学对比研究——在体鼻黏膜吸收及不同给药途径抗大鼠脑水肿和神经功能损伤对比 被引量:9
9
作者 许润春 林彦君 +2 位作者 周晓玲 张海燕 杨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32-136,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的大鼠在体鼻黏膜吸收情况,并比较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经舌下静脉及鼻腔给药之不同给药途径对脑缺血损伤致大鼠脑水肿和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在体鼻黏膜吸收试验比较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 目的:对比研究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的大鼠在体鼻黏膜吸收情况,并比较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经舌下静脉及鼻腔给药之不同给药途径对脑缺血损伤致大鼠脑水肿和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在体鼻黏膜吸收试验比较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经鼻吸收的差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0~120 min黄芩苷累计吸收量,并计算其吸收速率常数;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经舌下静脉给药(给药剂量以黄芩苷计为7.5 mg.kg-1)及经鼻给药(给药剂量以黄芩苷计为7.5 mg·kg-1)后黄芩苷磷脂复合物不同给药途径对脑水肿和神经功能评分的防治效果。结果: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大鼠鼻黏膜吸收速率明显大于黄芩苷,其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12.2±2.04)×10-3·min-1,(9.60±1.34)×10-3·min-1],且经鼻给药防治脑缺血损伤致大鼠脑水肿和神经功能损伤的效果优于舌下静脉给药,其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分别为(1.66±0.68)分和(1.78±0.78)分;脑组织含水量分别为(79.10±0.65)%和(79.48±0.76)%。结论:黄芩苷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后体内吸收及药效优于黄芩苷,且经鼻给药优于舌下静脉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磷脂复合物 经鼻给药 脑缺血再灌注
原文传递
平行人造膜渗透性测定法研究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跨膜转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楠 涂灵 +2 位作者 叶英杰 杨明 蒋学华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8-529,共2页
目的采用平行人造膜渗透性测定方法研究黄芩苷、黄芩苷磷脂物理混合物、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跨膜转运。方法取不同pH梯度的三种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其透膜后接收板及供给板中黄芩苷的含量,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e)。结果供给板中溶液为p... 目的采用平行人造膜渗透性测定方法研究黄芩苷、黄芩苷磷脂物理混合物、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跨膜转运。方法取不同pH梯度的三种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其透膜后接收板及供给板中黄芩苷的含量,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e)。结果供给板中溶液为pH7.4时,接收板中未能测到黄芩苷;pH5.8、4.5时,Pe未见显著性差异;pH3.6时,三者的Pe均高于pH5.8、4.5时的Pe。同一pH条件下,三者的Pe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溶液呈碱性状态时,黄芩苷由分子状态转变成离子状态,从而导致透膜能力的下降;当溶液呈酸性时,三者达平衡状态后,其累计吸收量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 平行人造膜渗透性测定法 跨膜转运 黄芩苷 磷脂复合物
原文传递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楠 杜青青 蒋学华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考察黄芩苷、黄芩苷磷脂物理混合物、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吸收机制。方法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3种载药体系中黄芩苷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的转运过程,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在BL侧的累积量,计算表观... 目的考察黄芩苷、黄芩苷磷脂物理混合物、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吸收机制。方法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3种载药体系中黄芩苷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的转运过程,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在BL侧的累积量,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 3种体系中的黄芩苷皆以被动扩散为主要跨细胞转运方式,黄芩苷磷脂复合物中的黄芩苷Papp高于其他两组。结论磷脂复合物可以促进黄芩苷的跨膜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 CACO-2细胞模型 跨膜转运 渗透系数
原文传递
黄芩苷脂质体、β-环糊精包合物及磷脂复合物鼻黏膜渗透性及毒性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吴品江 许润春 +4 位作者 苏柘僮 魏萍 林彦君 杨明 郑琴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7-424,共8页
为提高鼻腔给药后脑内药物浓度,本文探讨了以脂质体、β-环糊精包合物和磷脂复合物为黄芩苷载药体系的体外离体动物鼻黏膜渗透性及鼻腔毒性。采用猪、羊、兔鼻黏膜,以体外扩散池装置进行鼻黏膜渗透实验,HPLC法测定接受池中药物累积渗透... 为提高鼻腔给药后脑内药物浓度,本文探讨了以脂质体、β-环糊精包合物和磷脂复合物为黄芩苷载药体系的体外离体动物鼻黏膜渗透性及鼻腔毒性。采用猪、羊、兔鼻黏膜,以体外扩散池装置进行鼻黏膜渗透实验,HPLC法测定接受池中药物累积渗透量,以表观渗透系数为评价标准,考察脂质体、β-环糊精包合物及磷脂复合物载药系统对黄芩苷在离体动物鼻黏膜的透过性,从而筛选出黄芩苷经鼻给药最佳载药形式;采用在体法考察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对蟾蜍上颚黏膜纤毛运动的影响和大鼠鼻黏膜长期毒性。3种黄芩苷载药体系的表观渗透系数均明显高于黄芩苷(P<0.05),滞后时间也比黄芩苷短,提示3种载药载体均可提高黄芩苷的鼻黏膜渗透性,同时磷脂复合物的表观渗透系数明显高于脂质体和环糊精包合物,表明黄芩苷磷脂复合物鼻黏膜渗透性明显优于另外两种载药体系(P<0.05)。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对纤毛运动无影响,对大鼠鼻黏膜也无明显刺激性。结果表明,磷脂复合物为黄芩苷经鼻给药最佳载药形式,能明显提高其鼻黏膜渗透性,对鼻黏膜无毒性,可用于鼻腔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脂质体 Β-环糊精包合物 磷脂复合物 鼻黏膜渗透性 鼻黏膜毒性
原文传递
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与自微乳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昌顺 龙晓英 +1 位作者 梁浩明 袁飞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5-198,211,共5页
目的:比较黄芩苷(baicalin,BA)、黄芩苷磷脂复合物(baicalin-phospholipid complex,BA-PC)、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自微乳给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 of baicalin-phospholipid,BAPC-SMEDDS)和黄芩苷自... 目的:比较黄芩苷(baicalin,BA)、黄芩苷磷脂复合物(baicalin-phospholipid complex,BA-PC)、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自微乳给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 of baicalin-phospholipid,BAPC-SMEDDS)和黄芩苷自微乳给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 of baicalin,BA-SMEDDS)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预测BA-PC-SMEDDS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能力。方法:用相当于BA有效成分剂量为68 mg·kg^-1的BA,BA-PC,BA-PC-SMEDDS和BA-SMEDDS,对大鼠进行口服给药和眼眶取血,HPLC色谱法测定血浆中BA的含量。结果:BA体内的药时曲线具有明显双峰现象,较BA单一成分,BA-PC,BA-PCSMEDDS与BA-SMEDDS的血浆浓度均有增加,Cmax分别为BA本身的3.89,6.70和11.01倍。BA-PC的AUC0~24h为BA的2.46倍,BA-PC-SMEDDS的AUC0~24h为78.19μg·h·m L^-1,比BA-PC促进BA的吸收提高了2.38倍。但却发现BA-SMEDDS的AUC0~24h高达96.02μg·h·m L^-1,显示其促进BA吸收有更強的能力。结论:BA-PC,BA-PC-SMEDDS和BA-SMEDDS显著增加了BA的吸收。BA-PC-SMEDDS进一步改善了BAPC促进BA吸收的能力,BA-SMEDDS较其他BA制剂促进BA的吸收更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自微乳 磷脂复合物 药动学
原文传递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制备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力凡 杨爱霞 徐蕾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40-43,共4页
目的优化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溶剂法制备黄芩苷磷脂复合物,黄芩苷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KMA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53:47),柱温3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 目的优化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溶剂法制备黄芩苷磷脂复合物,黄芩苷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KMA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53:47),柱温3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10μL;以复合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依次考察投料比、药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复合率与复合物中黄芩苷质量分数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优选出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结果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投料比1:3,黄芩苷浓度2.5mg/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为1h。结论该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磷脂复合物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