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our Substances in Plasma and Dermal Microdialysates of Guinea Pig after Different Acupoints Administration of Fufang Baijiezi Gel
1
作者 Guo-hua Wang Bao-xian Zhang +2 位作者 Qi-xia Nie Chen Zang Qiong Zhu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15年第4期365-370,共6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Fufang Baijiezi Gel(FBG) after different acupoints administration. Methods Sinapine thiocyanate, tetrahydropalmatine, 6-gingerol, and asarinin, which were four su...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Fufang Baijiezi Gel(FBG) after different acupoints administration. Methods Sinapine thiocyanate, tetrahydropalmatine, 6-gingerol, and asarinin, which were four substances of FBG, were determined by a sensi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LC-MS) both in plasma and dermal microdialysates of guinea pig simultaneously. Microdialysates were separated on an Ultimate? XB-Phenyl analytical column(150 mm ×2.1 mm, 5μm) and detected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 in selected ion monitoring(SIM) mode. The method was validated in terms of selectivity, linearity, sensitivity, and recovery. Result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C max, t max, and AUC between acupoints administration and nonacupoints administration. Conclusion Acupoints administration resulted in a more obvious increase in bioavailability of sinapine thiocyanate, tetrahydropalmatine, 6-gingerol, and asarinin than nonacupoints admini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oints administration Fufang baijiezi Gel LC-MS microdialysis pharmacokinetics
原文传递
白芥子涂方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成勇 吴文忠 +6 位作者 房翳恭 秦珊 刘兰英 王和生 张聪 陈栋 史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观察白芥子涂方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以及疗效与皮肤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所纳入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于三伏天期间进行贴敷,第1年基线期所有患者在(肺俞、心俞、膈俞)对照穴位上进行低剂量药物穴位贴敷,第2年患者随机分为对... 目的观察白芥子涂方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以及疗效与皮肤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所纳入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于三伏天期间进行贴敷,第1年基线期所有患者在(肺俞、心俞、膈俞)对照穴位上进行低剂量药物穴位贴敷,第2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安慰剂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继续在对照穴位上进行低剂量药物穴位贴敷,安慰剂组在肺俞、心俞、膈俞进行低剂量药物穴位贴敷,试验组在肺俞、心俞、膈俞进行正常剂量药物穴位贴敷,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后患者哮喘发作次数、肺功能以及皮肤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基线期试验组、安慰剂组、对照组3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期试验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慰剂组、对照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5年、2016年初伏前比较,3组患者肺功能(MMEF、FEF25、FEF50、FEF75)无明显差异;2017年初伏前,试验组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0.01),优于安慰剂组、对照组(P<0.05~0.01)。与基线期穴位贴敷相比,试验期试验组患者贴敷部位皮肤刺激性强度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慰剂组、对照组患者贴敷部位皮肤刺激性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芥子涂方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的小气道功能,从而减少哮喘的发作,其疗效与贴敷后出现皮肤刺激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涂方 穴位贴敷 皮肤反应 哮喘
下载PDF
白芥子涂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FEF25、FEF50、FEF75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霞飞 胡强 +2 位作者 申俊霞 田业 杨晓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白芥子涂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防治效果及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75)的变化。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06... 目的研究白芥子涂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防治效果及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75)的变化。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06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103例,对照组在缓解期未接受任何防治干预,观察组在2017年三伏天期间接受白芥子涂方防治干预,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患者的防治效果及FEF25、FEF50、FEF75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哮喘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哮喘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EF25、FEF50、FEF7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FEF25、FEF50、FEF75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成人哮喘生存质量量表(AQLQ)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前两组的AQL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QL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芥子涂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防治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小气道功能,缓解哮喘发作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芥子涂方 小气道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甘遂白芥子胶囊治疗肝性胸水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浦娟 刘华宝 +4 位作者 黄祎 夏莉 张玮 万颖 刘娜娜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3期89-90,93,共3页
目的:观察甘遂白芥子胶囊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肝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甘遂白芥子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甘遂白芥子胶囊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肝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甘遂白芥子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治疗组为9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症状(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倦怠乏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遂白芥子胶囊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肝性胸水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胸水 肝硬化 甘遂白芥子胶囊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白芥子散治疗哮喘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屈悦 李瑶 +1 位作者 麦炜彬 秦艳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56-64,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白芥子散治疗哮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白芥子散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同时从OMIM、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哮喘相关靶点;筛选得...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白芥子散治疗哮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白芥子散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同时从OMIM、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哮喘相关靶点;筛选得到疾病-药物成分共同靶蛋白,同时使用String数据及Cytoscape插件CytoNCA对该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得到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基因利用Omicshare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结果从白芥子散中筛选出68个化学成分,涉及治疗哮喘的12个靶点;根据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29个;GO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炎性反应、防御反应、免疫反应等方面;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因子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信号受体结合、生长因子受体结合等方面;细胞组成主要涉及细胞外空间、质膜外侧、细胞外区域等方面;KEGG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炎性反应性肠病(IBD)、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结论该研究体现了白芥子散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哮喘,为以后科研以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芥子散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白芥子穴位敷贴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帅芳丽 朱燕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白芥子穴位敷贴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医院治疗的急性哮喘发作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白芥子穴位敷贴治疗。比较治疗后... 目的探讨白芥子穴位敷贴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医院治疗的急性哮喘发作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白芥子穴位敷贴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结果秩和检验显示,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喘息、咳嗽、咳痰、胸闷、哮鸣音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喘息、咳嗽、咳痰、胸闷、哮鸣音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PEF、FEV1/FVC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FEV1、PEF、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白芥子穴位敷贴治疗哮喘急性发作,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情缓解,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穴位敷贴 哮喘 急性发作 咳嗽 咳痰 FEV1 PEF FEV1/FVC
下载PDF
穴位敷贴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齐昌菊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4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白芥子散穴位敷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仅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发作期同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外,还于三伏天给予白芥子散穴... 目的观察白芥子散穴位敷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仅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发作期同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外,还于三伏天给予白芥子散穴位敷贴治疗;治疗后连续3年用蔡氏COPD生活质量评价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2008年生活质量量表总分较2006年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白芥子散穴位敷贴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穴位敷贴 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白芥子散对哮喘大鼠免疫稳态重建及RhoA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训春 李名兰 +1 位作者 潘碧云 王燕英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7期836-839,共4页
目的:探讨白芥子散对哮喘大鼠免疫稳态重建及其对于Rho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分为六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阴性对照组)、C组(哮喘模型组)、D组(地塞米松组)、E组(白芥子散2 h组)以及F组(白芥子散4 h组),每组10只。造... 目的:探讨白芥子散对哮喘大鼠免疫稳态重建及其对于Rho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分为六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阴性对照组)、C组(哮喘模型组)、D组(地塞米松组)、E组(白芥子散2 h组)以及F组(白芥子散4 h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A组、B组和C组正常饲养;D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E和F组背部剃毛,并在其双侧肺俞、脾俞、肾俞采用白芥子散分别艾灸2 h和4 h。检测和比较六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以及巨噬细胞数,白细胞介素-6和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肺组织中RhoA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肺泡组织HE染色结构显示,采用地塞米松和白芥子散治疗2 h和4 h后肺泡结构的破坏,炎性细胞的浸润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哮喘模型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总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均显著增加(均P<0.05),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5),肺组织中的RhoA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地塞米松和白芥子散2 h和4 h治疗显著减少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总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均P<0.05),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5),减少了肺组织中的RhoA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论:白芥子散可改善抗原诱导的大鼠哮喘,助其免疫稳态的重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RhoA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 白芥子散 RHOA基因 中性粒细胞数 巨噬细胞数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白芥子散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晓良 张纯 +2 位作者 郭志丽 阮伟峰 方瑞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8-703,共6页
目的建立白芥子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除对白芥子散水分、总灰分进行测定外,采用显微及薄层色谱法(TLC)对白芥子散中的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进行定性鉴别,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芥子碱硫氰酸盐、细辛脂素两种主要成分... 目的建立白芥子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除对白芥子散水分、总灰分进行测定外,采用显微及薄层色谱法(TLC)对白芥子散中的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进行定性鉴别,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芥子碱硫氰酸盐、细辛脂素两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12批次白芥子散的水分含量为9.9%~14.8%;总灰分为2.5%~3.7%;粉末显微中各药材的组织特征明显;TLC鉴别专属性强,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芥子碱硫氰酸盐、细辛脂素分别在4.99~498.82μg·mL^(-1)(r=0.9998)及3.951~395.14μg·mL^(-1)(r=0.999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8%,101.92%,RSD分别为1.17%,1.55%;12批白芥子散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细辛脂素平均含量分别为2.51,0.77 mg·g^(-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白芥子散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散 显微 色谱法 薄层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质量标准
下载PDF
白芥子及炒白芥子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UPLC特征图谱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涛乾 张志鹏 +3 位作者 夏长青 何民友 钟志奎 黄瑶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3期59-63,共5页
目的:采用UPLC法对白芥子及炒白芥子饮片、水煎液和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进行研究,考察各工艺过程中主要特征峰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6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 目的:采用UPLC法对白芥子及炒白芥子饮片、水煎液和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进行研究,考察各工艺过程中主要特征峰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6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8 nm,利用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对色谱图进行匹配。结果:分别建立了白芥子及炒白芥子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的UPLC特征图谱。白芥子饮片特征图谱确定了13个共有峰,其中11个共有峰可在水煎液和配方颗粒中得到追踪;炒白芥子饮片特征图谱确定了11个共有峰,11个共有峰均可在水煎液和配方颗粒中得到追踪。结论: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能够快速有效区分白芥子与炒白芥子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可为白芥子与炒白芥子炮制品质量控制、配方颗粒提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及成品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炒白芥子 水煎液 配方颗粒 UPLC特征图谱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天灸药物白芥子散对哮喘大鼠免疫稳态重建及其对于RhoA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智深 秦艳虹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4期2143-2146,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天灸药物白芥子散对哮喘大鼠免疫稳态重建及其对于Rho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分为6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阴性对照组)、C组(哮喘模型组)、D组(地塞米松组)、E组(白芥子散2 h组)以及F组(白芥子散4 h...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天灸药物白芥子散对哮喘大鼠免疫稳态重建及其对于Rho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分为6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阴性对照组)、C组(哮喘模型组)、D组(地塞米松组)、E组(白芥子散2 h组)以及F组(白芥子散4 h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A组、B组和C组正常饲养;D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E和F组背部剃毛,并在其双侧肺俞、脾俞、肾俞采用白芥子散分别艾灸2 h和4 h。检测和比较6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以及巨噬细胞数,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肺组织中RhoA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构显示,采用地塞米松和白芥子散治疗2 h和4 h后肺泡结构的破坏,炎性细胞的侵润明显减轻。与A组相比较,C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总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均显著增加(均P<0.01),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1),肺组织中的RhoA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地塞米松和白芥子散2 h和4 h治疗显著减少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总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均P<0.01),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1),以及肺组织中的RhoA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论天灸药物白芥子散可改善抗原诱导的大鼠哮喘,帮助其免疫稳态的重建,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是减少RhoA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散 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 RHOA基因
下载PDF
白芥子涂方对哮喘治疗中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12
作者 刘敏 黄鹤归 +1 位作者 徐宏峰 刘新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41-1547,共7页
目的:探讨白芥子涂方在哮喘治疗中的免疫调剂作用机制。方法:构建SD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芥子涂方敷贴非穴位组、白芥子涂方敷贴肺俞穴组、阳性对照组(氨茶碱敷贴肺俞穴),给药14 d,收集血清、肺、脾、胸腺、肝... 目的:探讨白芥子涂方在哮喘治疗中的免疫调剂作用机制。方法:构建SD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芥子涂方敷贴非穴位组、白芥子涂方敷贴肺俞穴组、阳性对照组(氨茶碱敷贴肺俞穴),给药14 d,收集血清、肺、脾、胸腺、肝脏及肾脏组织。评估淋巴细胞增殖及巨噬细胞活化,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器官指数、形态学及皮肤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CD)细胞数,检测CD90及H2-Ab1表达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白芥子涂方敷贴穴位组及氨茶碱敷贴可以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P<0.01),增加IgA、IgG、IgM、IFN-γ及IL-2(P<0.01),但降低IL-4及MBP水平(P<0.01)。此外,白芥子涂方敷贴肺俞穴组贴及氨茶碱敷贴肺俞穴组皮肤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减少,细胞肿胀数降低,支气管管腔内黏液分泌降低,气道水肿及闭塞减少,肺间质炎性浸润伴充血情况减少。皮肤组织中CD1a^(+)CD83^(-)未成熟DC细胞减少,而CD1a^(+)CD83^(+)成熟DC细胞增加,皮肤组织中CD90及H2-Ab1表达显著性增加。结论:白芥子涂方穴位敷贴治疗可促进皮肤组织中髓系树突状细胞发生形变、迁移,并促进抗原的呈递作用,可以激活机体免疫功能,且对机体不良反应低,能发挥调节机体Th1/Th2的失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涂方 穴位敷贴 支气管哮喘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生物物理学性质影响芥子碱渗透特性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刘霞 郭秀彩 +3 位作者 林媛媛 徐月红 王茵萍 吴传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1-1116,共6页
目的比较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的电阻、角质层厚度、生物化学组成,并研究白芥子涂方经穴位和非穴位给药芥子碱的渗透特性,探讨皮肤生物物理学性质对芥子碱经皮给药的影响,为白芥子涂方临床穴位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提供实验支持。方法以自制... 目的比较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的电阻、角质层厚度、生物化学组成,并研究白芥子涂方经穴位和非穴位给药芥子碱的渗透特性,探讨皮肤生物物理学性质对芥子碱经皮给药的影响,为白芥子涂方临床穴位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提供实验支持。方法以自制装置测定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电阻;皮肤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皮肤和角质层厚度;以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法比较皮肤的生物化学组成;以芥子碱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法定量,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白芥子涂方离体经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的渗透特性;在体渗透实验采用胶带粘贴法剥离角质层,比较穴位与非穴位皮肤各层中药物的分布。结果穴位皮肤电阻在给药前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非穴位皮肤(P<0.05);穴位皮肤角质层厚度显著低于非穴位(P<0.05);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显示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的生物化学组成基本一致。给药24 h后,离体实验中芥子碱经穴位皮肤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是经非穴位皮肤的6.8倍(P<0.05);穴位皮肤稳态透皮速率是非穴位的6.1倍;离体透皮实验和在体渗透实验中,24 h皮肤中药物滞留量均为穴位>非穴位(P<0.05),各时间点角质层中药物滞留量均为穴位>非穴位(P<0.05)。结论芥子碱经穴位皮肤的透过量和皮肤滞留量均显著高于经非穴位皮肤。穴位皮肤的低电阻、角质层薄有利于药物的经皮吸收和贮存,验证了涂方临床使用以穴位经皮给药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涂方 芥子碱 穴位 皮肤生物物理学性质 透皮特性
原文传递
微透析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白芥子涂方皮肤药动学 被引量:29
14
作者 徐月红 叶卉 +3 位作者 郭秀彩 刘霞 韦敏燕 吴传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6-340,共5页
目的研究白芥子涂方皮肤给药后皮肤局部药动学特征,为白芥子涂方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大鼠在体贴敷白芥子涂方后,以方中君药白芥子的有效成分芥子碱硫氰酸盐为指标,利用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反相高效液相... 目的研究白芥子涂方皮肤给药后皮肤局部药动学特征,为白芥子涂方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大鼠在体贴敷白芥子涂方后,以方中君药白芥子的有效成分芥子碱硫氰酸盐为指标,利用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白芥子涂方贴敷给药后透析液的药物质量浓度,通过相对损失率的校正,计算皮肤药物质量浓度,并利用Kinetica 4.4软件对皮肤药物质量浓度和时间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相关统计矩参数。以相对累积吸收量对时间做图,计算稳态的吸收速率。结果白芥子涂方贴敷给药后芥子碱硫氰酸盐达峰时间为1.5 h,平均滞留时间(MRT)约为22 h,半衰期(t1/2)约15 h,稳态吸收速率为13.65μg/h。结论微透析取样技术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可研究白芥子涂方给药后的皮肤药动学,给药后的皮肤药动学行为与其临床作用特点相一致,可为阐明白芥子涂方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的药物作用机制提供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涂方 微透析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药动学 透皮特性
原文传递
白芥子涂方穴位与非穴位给药皮肤渗透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7
15
作者 郭秀彩 刘霞 徐月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研究白芥子涂方经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给药的渗透特性,为其临床穴位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提供实验支持。方法:以白芥子涂方中延胡索乙素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定量,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涂方离体经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的渗透特性;在体渗透实验... 目的:研究白芥子涂方经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给药的渗透特性,为其临床穴位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提供实验支持。方法:以白芥子涂方中延胡索乙素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定量,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涂方离体经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的渗透特性;在体渗透实验,采用冰冻切片法比较穴位与非穴位皮肤中各层药物的分布,并用荧光显微镜进行可视化验证。结果:24 h内,离体试验中延胡索乙素经穴位皮肤的累积透过量为(13.53±3.92)μg.cm-2,是经非穴位皮肤的4倍(P<0.05);穴位皮肤稳态透皮速率(0.659 1μg.cm-2.h-1)是非穴位(0.147 2μg.cm-2.h-1)的4.5倍;离体透皮试验和在体渗透试验中,24 h皮肤中药物滞留量均为穴位>非穴位(P<0.05),切片显示皮肤各层的药物含量为角质层>活性表皮>真皮层>皮下层。结论:白芥子涂方浸膏在穴位皮肤的透过量和皮肤滞留量均显著高于非穴位皮肤,验证了涂方临床使用以穴位经皮给药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涂方 延胡索乙素 穴位 透皮特性
原文传递
“白芥子涂法”复方及单味药抗豚鼠哮喘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35
16
作者 王茵萍 徐月红 +2 位作者 陈宝 周静珠 唐青青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643-1645,F0002,共4页
目的比较穴位敷贴方剂"白芥子涂法"复方及各单味药抗豚鼠哮喘的效应。方法采用卵清白蛋白复制豚鼠哮喘模型,观察"白芥子涂法"复方及其主要组成药物对卵清白蛋白诱导后豚鼠哮喘潜伏期及哮喘发作程度的影响。结果各... 目的比较穴位敷贴方剂"白芥子涂法"复方及各单味药抗豚鼠哮喘的效应。方法采用卵清白蛋白复制豚鼠哮喘模型,观察"白芥子涂法"复方及其主要组成药物对卵清白蛋白诱导后豚鼠哮喘潜伏期及哮喘发作程度的影响。结果各组定喘作用强弱依次为复方>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控制哮喘的效应与药物本身的止喘作用及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有关。结论 "白芥子涂法"复方效果优于单方;单方药物中白芥子预防与控制实验性哮喘的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敷贴 白芥子涂法 哮喘
原文传递
白芥子散及其拆方对过敏性哮喘大鼠Ig-E、IL-4、IFN-γ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艳宏 樊建 +4 位作者 栾宁 赵娟萍 关枫 杨志欣 冯宇飞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491-1496,共6页
目的探讨白芥子散及其拆方对过敏性哮喘大鼠施药局部皮肤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白介素(IL)-4、干扰素(IFN)-γ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白芥子散穴位组、白芥... 目的探讨白芥子散及其拆方对过敏性哮喘大鼠施药局部皮肤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白介素(IL)-4、干扰素(IFN)-γ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白芥子散穴位组、白芥子散非穴位组、白芥子穴位组、延胡索穴位组、甘遂穴位组、细辛穴位组和生姜穴位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9组均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法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的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施药局部皮肤和血清中Ig-E、IL-4、IFN-γ及TNF-α的水平。结果白芥子散穴位组肺泡结构基本正常且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较为相似;各治疗穴位组均可使血清中Ig-E、IL-4、IFN-γ及TNF-α水平有所回调,尤以白芥子散穴位组、白芥子穴位组和细辛穴位组最佳(P <0. 01);白芥子散穴位组、白芥子穴位组与细辛穴位组施药局部皮肤中Ig-E水平低于正常值。结论白芥子散可有效治疗过敏性哮喘,能够显著地增强IFN-γ并减弱Ig-E、IL-4和TNF-α在施药局部皮肤及血清中的表达,且施药局部皮肤中各指标值的回调强度均高于血清。各拆方药味中,白芥子和细辛对Ig-E、TNF-α及IFN-γ的作用较强,而延胡索主要对IL-4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散 穴位贴敷 过敏性哮喘 免疫球蛋白-E 白介素-4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穴位贴敷防治慢性哮喘的多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静珠 王茵萍 +1 位作者 蔡红 唐青青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哮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卵清蛋白复制BALB/c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按正交设计观察贴敷小鼠肺俞、膻中穴,不同的药物、剂量、贴敷持续时间与贴敷间隔时间这4种因素,3种水平对模型血清IgE值及肺组织病理...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哮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卵清蛋白复制BALB/c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按正交设计观察贴敷小鼠肺俞、膻中穴,不同的药物、剂量、贴敷持续时间与贴敷间隔时间这4种因素,3种水平对模型血清IgE值及肺组织病理的影响。结果:根据统计学分析,最有效的组方是复方0.6g,贴敷4h,每5d贴敷1次。其中,药物的组成、贴敷持续时间与贴敷间隔时间3个影响因素水平优选,而药物剂量的三水平对结果没有影响。结论:穴位贴敷疗法中存在着多因素的相互影响,选择合适的药物、贴敷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配合适当的药物剂量,可以提高贴敷的疗效,有利于更好地防治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白芥子涂法 慢性哮喘模型 血清IGE 肺组织病理
原文传递
不同促渗剂对白芥子散贴剂体外透皮吸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白云凤 宫凯敏 +1 位作者 王银洁 刘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考察氮酮、丙二醇及二者混合物对白芥子散贴剂中延胡索乙素透过量的影响,为该复方的凝胶膏剂研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雄性大白兔皮肤为模型,通过HPLC测定延胡索乙素含量,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 ... 目的:考察氮酮、丙二醇及二者混合物对白芥子散贴剂中延胡索乙素透过量的影响,为该复方的凝胶膏剂研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雄性大白兔皮肤为模型,通过HPLC测定延胡索乙素含量,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 H 6.0)(60∶40),检测波长280 nm,拟合延胡索乙素透皮吸收的累积透过量,考察不同促渗剂对白芥子散贴剂体外透皮效果的影响。结果:以2%氮酮制备的白芥子散贴剂累积透过量最高;促渗剂合用时以2%氮酮+5%丙二醇促渗作用较好,但其合用效果弱于2%氮酮单用的效果。结论:氮酮能显著提高白芥子散贴剂的透皮吸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渗剂 白芥子散 贴剂 透皮吸收 延胡索乙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