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valent thickening and local thinning of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beneath the Baikal rift zone and its dynam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6
1
作者 SI ShaoKun TIAN XiaoBo +1 位作者 ZHANG HongShuang TENG JiWe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31-42,共12页
The Baikal rift is the most seismically active continental rift in the world and is significant for studying the dynamics of continental rifts, although its precise dynamic mechanisms remain controversial. We calculat... The Baikal rift is the most seismically active continental rift in the world and is significant for studying the dynamics of continental rifts, although its precise dynamic mechanisms remain controversial. We calculated receiver functions (1748) from Global Seismographic Network seismic stations TLY and ULN and stacked receiver functions in different bins. Here we present discontinuities at depths of 410km and 660km and thickness of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MTZ) beneath the study area. The MTZ structure shows an obvious thickening (292km) in the Baikal rift zone except for an area of limited thinning (230km), whereas it is basically normal (250km) beneath the Mongolian area,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Baikal rift. Combining these results with previous findings, we propose that the large-scale thickening beneath the Baikal rift zone is likely to be caused by the Mesozoic collision between the Siberian Platform and the Mongolia-North China Block or magmatic intrusion into the lower crust, which would result in crust and lithosphere thickening. Thus, the lower crust becomes eclogitized and consequently detached into the deep mantle because of negative buoyancy. The detachment not only induces asthenosphere upwelling but also accelerates mantle convection of water detached from the subducted slab, which would increase mantle melting, while both process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ft. Our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tachment and the consequent hot upwelling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ikal rift, and a small-scale mantle upwelling indicated by the located thinning may have destroyed the lithosphere and promoted this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kal rift zon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P wave receiver function
原文传递
蒙古—贝加尔地区上地幔小尺度对流及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熊熊 单斌 +1 位作者 王继业 郑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94-1604,共11页
上地幔小尺度对流是控制区域地球动力学过程的主要机制之一,蒙古—贝加尔地区的一些区域动力学过程被认为与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相关.本文目的在于利用重力资料研究蒙古—贝加尔地区的上地幔小尺度对流,并探讨其与构造动力学的关系.基于区... 上地幔小尺度对流是控制区域地球动力学过程的主要机制之一,蒙古—贝加尔地区的一些区域动力学过程被认为与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相关.本文目的在于利用重力资料研究蒙古—贝加尔地区的上地幔小尺度对流,并探讨其与构造动力学的关系.基于区域均衡重力异常与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的相关方程,本文利用区域均衡重力异常资料反演了蒙古—贝加尔地区上地幔小尺度对流流场及作用于岩石层底部的应力场.结果显示,蒙古—贝加尔地区地幔流场及对流应力场呈现非常复杂的图像,流场及应力场分布与地表构造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西伯利亚地台和蒙古褶皱带下地幔流场和对流应力场均较弱,这与这些地区现今较弱的构造活动性是一致的.贝加尔裂谷区下存在地幔上升流,对流应力场呈拉张状态,但应力场的幅值较小(约8 MPa),表明地幔对流不是贝加尔裂谷开裂的主要控制因素.Hangay高原、阿尔泰和戈壁—阿尔泰下存在地幔上升流,对流应力场为拉张状态,这一方面可能构成Hangay高原隆升的深部动力机制,另一方面,也为Amurian板块西边界划分提供了动力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贝加尔地区 地幔对流 地幔对流应力场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蒙古-贝加尔裂谷区地壳应变场及其地球动力学涵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刁法启 熊熊 +1 位作者 郑勇 许厚泽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43-1251,共9页
蒙古-贝加尔地区是现今构造最活跃的大陆地区之一,其地壳构造运动及变形对我们理解大陆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融合的这一区域的GPS速度场,本文计算了该区应变率场和应变能变化率场.结果显示,蒙古褶皱带以南区域表现为NNE-SS... 蒙古-贝加尔地区是现今构造最活跃的大陆地区之一,其地壳构造运动及变形对我们理解大陆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融合的这一区域的GPS速度场,本文计算了该区应变率场和应变能变化率场.结果显示,蒙古褶皱带以南区域表现为NNE-SSW方向的压缩状态,主压应变率约为-2.0×10^(-9)/a,剪应变及面膨胀均较弱,表明蒙古褶皱带比较稳定.贝加尔裂谷整体处于拉张状态且伴有较强的剪应变和面膨胀,暗示可能有多种机制控制裂谷的张裂过程.蒙古高原西部有两条高应变率的构造带,结合深部存在地幔热柱等证据,我们认为这两条构造带及所围限的区域共同构成Amurian板块的西部边界—一条弥散变形的边界带.蒙古-贝加尔地区剪应变分布与0~40 km的地震活动性基本一致,表明该地区形变在地壳尺度耦合程度较高.地幔对流拖曳力场与主应变轴方向及应变率场的一致性表明,地幔对流可能是蒙古贝加尔地区区域构造动力学过程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贝加尔裂谷区 地壳运动 地壳应变率 构造动力学
下载PDF
俄罗斯贝加尔湖—日本仙台断面地震波速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于平 关晓坤 +4 位作者 赵震宇 杨宝俊 丁见焕 冯晅 刘万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77-3284,共8页
本文以中俄、俄日学者合作所得到的地球物理资料为主,结合其它相关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组构了俄罗斯贝加尔湖—日本仙台(BS)4000km长断面,用于区域性大尺度地研究东北亚洲地壳结构和一系列地质构造问题.研究BS断面地震波速结果表明:(1)... 本文以中俄、俄日学者合作所得到的地球物理资料为主,结合其它相关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组构了俄罗斯贝加尔湖—日本仙台(BS)4000km长断面,用于区域性大尺度地研究东北亚洲地壳结构和一系列地质构造问题.研究BS断面地震波速结果表明:(1)西伯利亚板块和黑龙江板块地壳结构变化较大,并可分为上、中、下部地壳,欧亚板块东部陆缘带地壳结构较简单,基本两分.贝加尔裂谷带下部地壳厚度比松辽盆地的薄约7km,而上部地壳则相反,前者的比后者的厚约9km.两个裂谷带在Moho界面之下的波速分布差异也较大.(2)结合前人认识,综合分析认为,贝加尔裂谷带属主动式裂谷,松辽盆地属于混合型裂谷.贝加尔裂谷形成动力主要来自地球构造圈B″层物质上涌所形成的地幔热柱的垂向作用,由BLV带佐证,松辽盆地形成动力主要来自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的中远程效应.(3)日本国所位于的西太平洋岛弧带是多地震带,除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浅部效应、地壳中断裂与流体的直接作用等因素,本文指出仙台等速块的物性条件是岛弧带的主要不稳定因素.同时指出需要关注日本东海岸深约30~40km的大级次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贝加尔湖—日本仙台断面地震波速分布 地壳可分性 主动式裂谷与混合型裂谷 贝加尔湖低速带(BLV带) 仙台等速块
下载PDF
贝加尔裂谷带中部的新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周传 邹付戈 +2 位作者 盛玲 朱国荣 张庆龙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7年第3期157-164,共8页
位于贝加尔裂谷带中部的滨奥里洪地区主要包括3个大地构造单元:西部滨海山脉、滨奥里洪高原和小海地堑。笔者着重对该地区中新世以来的新构造活动特征,特别是对第四纪夷平面的变化、断层的发育、河流的变迁、河流阶地的发育等进行了研究... 位于贝加尔裂谷带中部的滨奥里洪地区主要包括3个大地构造单元:西部滨海山脉、滨奥里洪高原和小海地堑。笔者着重对该地区中新世以来的新构造活动特征,特别是对第四纪夷平面的变化、断层的发育、河流的变迁、河流阶地的发育等进行了研究,表明该地区在中新世以来具有强烈的拉张运动与升降运动特征,是贝加尔裂谷带新构造运动表现最强烈的地区。新生代贝加尔裂谷带的发育受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西太平洋俯冲引起弧后扩张作用的影响;中部滨奥里洪地区受到NW-SE向拉张作用,发育了强烈的新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机制 新构造运动 滨奥里洪地区 贝加尔裂谷带 俄罗斯
下载PDF
贝加尔湖滨奥里洪地区新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模式初探
6
作者 葛荣峰 张庆龙 +2 位作者 朱国荣 郭志伟 林昱 《江苏地质》 2007年第2期90-95,共6页
贝加尔裂谷带是全球典型的大陆裂谷带之一,新构造运动强烈。滨奥里洪地区是贝加尔裂谷带断裂发育最完好的地区。位于滨奥里洪中部的萨尔玛河谷和奥里洪门新构造运动非常强烈,萨尔玛河谷在地形上呈规则的折线状,而奥里洪门发育有两侧对... 贝加尔裂谷带是全球典型的大陆裂谷带之一,新构造运动强烈。滨奥里洪地区是贝加尔裂谷带断裂发育最完好的地区。位于滨奥里洪中部的萨尔玛河谷和奥里洪门新构造运动非常强烈,萨尔玛河谷在地形上呈规则的折线状,而奥里洪门发育有两侧对称的湖湾。沿萨尔玛河谷发育有一组X型节理,而奥里洪门两侧发育有完好的断层三角面山,因此,萨尔玛河谷和奥里洪门可能是在早期追踪张裂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滨奥里洪地区还发育有一系列NE和NW走向的次级断裂,它们的发育受滨海断裂铲式枢纽断层特征的控制。分析这些次级断裂的特征和性质,提出了与它们发育有关的三种作用力:①枢纽断层造成的NE-SW向局部拉张;②铲式断层的旋转效应产生反向滑动;③铲式断层的不均匀旋转产生剪切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对滨奥里洪地区的新构造运动过程作了概括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裂谷带 新构造 滨海断裂 铲式枢纽断层 奥里洪 俄罗斯
下载PDF
蒙古Khuvsgul湖HDP09湖芯中地下玄武岩的K-Ar年龄:对贝加尔裂谷起始时间的估计(英文)
7
作者 HASEBE Noriko ITO Kazumi +4 位作者 HASEBE Akihiro NARANTSETSEG Ts OYUNCHIMEG Ts IVANOV Egor V KASHIWAYA Kenji 《地球环境学报》 2011年第3期462-466,共5页
HDP09 core drilled in Lake Khuvsgul,Mongoria,at 50°52'48 'N,100°26'30' E where the water depth is 222.25 m reached to the depth of ~60 m below lake floor in 2006.The bottom part of the core c... HDP09 core drilled in Lake Khuvsgul,Mongoria,at 50°52'48 'N,100°26'30' E where the water depth is 222.25 m reached to the depth of ~60 m below lake floor in 2006.The bottom part of the core consists of alkali basalt.This basalt consists of the basement of the lake Khuvsgul based on its bulk chemistry and core position plotted on the seismic profile.K-Ar age of the basalt is(8.5±0.2) Ma,which is concordant with the on-land basalt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lake,and implies the maximum age of the Lake Khuvsgul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e Khuvsgul baikal rift zone alkali basalt K-Ar dating
下载PDF
大陆裂谷中断层的演化:北贝加尔盆地西南端构造地貌证据 被引量:2
8
作者 V.D.Mats R.M.Lobatskaya O.M.Khlystov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7-219,共13页
北贝加尔盆地西南端位于贝加尔盆地中部,包括Olkhon岛及其邻区,文中研究了这个区域的构造地貌格架。北贝加尔盆地西南端的构造地貌类型是由走滑构造末端的一系列雁列构造、裂谷断层及次级断层的末端复合构造控制。朝着海的方向Olkhon地... 北贝加尔盆地西南端位于贝加尔盆地中部,包括Olkhon岛及其邻区,文中研究了这个区域的构造地貌格架。北贝加尔盆地西南端的构造地貌类型是由走滑构造末端的一系列雁列构造、裂谷断层及次级断层的末端复合构造控制。朝着海的方向Olkhon地区次级断层包括4个连续的末端复合构造Primorsky断层带,Buguldeika-Chernorud地堑—MaloyeMore裂谷盆地—Ushkaniy断层带,Tazheran高原—Olkhon岛鞍部和淹没的Akademichesky山脊,Olkhon断层带。这个末端构造被横向断层切为几段,其活动时间在南西最年轻,向北东逐渐加大,同时断层垂直断距从数十米增至2000余米,且断层带变得更为宽阔,也更为复杂。Pri-morsky断层带向北东从西南端简单的线性断层崖,变为断层围限的断块系统,再变为上升和沉降(盆地)块体系统,并最终汇入一个盆地之中;沿着这个方向裂谷边界断层则突然地复合于盆地构造中。这种构造地貌类型记录了断层演化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即从属于递进的沉降和加宽直至最终发育为盆地。因此其趋势是发育完好的湖盆、陆地构造直至被水淹没。陆地构造淹没趋势及没有断层围限块体的盆内构造组合可能是与犁式断层旋转相关的陆内裂谷的共同特点,并具一般裂谷的打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裂谷 贝加尔盆地 断层带和盆地的构造地貌
下载PDF
远震数据显示贝加尔裂谷带北穆伊斯克(Severomuysk)段地壳和上地幔的精细结构
9
作者 Valentina V.MORDVINOVA Maria A.KHRITOVA +3 位作者 Elena A.KOBELEVA Mikhail M.KOBELEV Evgeniy Kh.TURUTANOV Victor S.KANAYKIN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8-392,共15页
通过贝加尔裂谷系统北穆伊斯克(Severomuysk)段的密集地震台站线性网络获得的远距离强震记录,并利用P波接收函数技术,揭示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复杂分层块状结构。横波速度的分布表明构成北穆伊斯克地壳的地块具有不同性质。这些地块的... 通过贝加尔裂谷系统北穆伊斯克(Severomuysk)段的密集地震台站线性网络获得的远距离强震记录,并利用P波接收函数技术,揭示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复杂分层块状结构。横波速度的分布表明构成北穆伊斯克地壳的地块具有不同性质。这些地块的西部聚散和地壳下部的分层证实了该地区隆起的堆积-碰撞起源。位于西伯利亚克拉通变薄的倾斜边缘上的北穆伊斯克段解释了该地区地壳碰撞效应的强度。2015年地震的震中深度与Muyakan凹陷地壳上部的明显速度差异存在令人信服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学 P-波接收函数 地震速度剖面 西伯利亚克拉通 贝加尔裂谷带
下载PDF
软流圈
10
作者 I.K.图耶佐夫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7-20,共14页
大多数金属矿床的形成直接或间接与岩浆活动有关。岩浆在不同的深度产生,因而带来不同的有用矿物组合。例如,金、银、锡、铜、金刚石、铂族元素等矿床的形成与地幔成因的岩浆有关。有岩浆熔融体产于其中的那一个层称为软流圈。软流圈里... 大多数金属矿床的形成直接或间接与岩浆活动有关。岩浆在不同的深度产生,因而带来不同的有用矿物组合。例如,金、银、锡、铜、金刚石、铂族元素等矿床的形成与地幔成因的岩浆有关。有岩浆熔融体产于其中的那一个层称为软流圈。软流圈里发生的过程控制着全球的构造现象、岩浆现象和变质现象。本文用各种方法证实了软流圈的存在。根据最新的观点,软流圈是低粘滞度、低速度、低密度、低质量因数、高塑性、高流动性、高电导性和高地震波能吸收性的一个层。这些特性的异常习性是由于100-300公里深处地幔温度与地幔物质熔化温度互相接近所致。软流圈虽然在全球各地都有记录,但其分布极不均匀。在老构造(如加拿大地盾、波罗的地盾和北美地台)之下,软流圈表现微弱,或者完全缺失。在加拿大地盾和波罗的地盾之下,软流圈厚约加公里。但在现代构造活动区(如贝加尔裂谷带、亚洲-太平洋活动边缘、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之下,软流圈发育良好,厚约100—200公里。 从贝加尔湖到太平洋的地区是软流圈构造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这里软流圈顶部的深度从,10—20变化到200公里,厚度则达200—400公里。软流圈顶部的最小深度和软流圈的最大厚度见于贝加尔裂谷带和亚洲-太平洋活动边缘。这两处是现代构造活动区。介于其间的地区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流圈 波导 裂谷带 太平洋 边绿
下载PDF
贝加尔裂谷构造发育的主控因素:基于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
11
作者 王盟楠 李江海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贝加尔裂谷位于西伯利亚克拉通和萨彦-贝加尔造山带的拼合部位,两侧岩石圈结构及流变性存在明显差异,区域构造演化过程复杂.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正演贝加尔裂谷区岩石圈形变过程,探讨下地壳流变性及先存薄弱缝合带对贝加尔裂谷构造发育的... 贝加尔裂谷位于西伯利亚克拉通和萨彦-贝加尔造山带的拼合部位,两侧岩石圈结构及流变性存在明显差异,区域构造演化过程复杂.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正演贝加尔裂谷区岩石圈形变过程,探讨下地壳流变性及先存薄弱缝合带对贝加尔裂谷构造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裂谷伸展中心两侧岩石圈下地壳流变学性质差异导致应力向造山带一侧传递,裂谷两侧发育不对称的构造样式,其中造山带一侧主要为大区域的铲状断层,而在克拉通一侧主要为小范围的高角度正断层;当岩石圈拼合部位存在先存薄弱缝合带时,会限制应力向造山带一侧传递,导致造山带一侧断裂的发育规模减小,裂谷呈现“窄且深凹陷”的不对称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裂谷 下地壳流变性 薄弱缝合带 构造发育 数值模拟 构造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