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玛18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相精细研究及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量:9
1
作者 李胜 李维锋 +2 位作者 艾林 朱键 宫剑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3,共8页
玛18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发育一套近源粗粒碎屑沉积,目前关于该区的沉积相类型仍存在争议,生产矛盾突出。通过岩心观察,结合扫描电镜、岩石薄片、录井、测井及试油等资料对艾湖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T1b)沉积相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百口泉组... 玛18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发育一套近源粗粒碎屑沉积,目前关于该区的沉积相类型仍存在争议,生产矛盾突出。通过岩心观察,结合扫描电镜、岩石薄片、录井、测井及试油等资料对艾湖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T1b)沉积相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百口泉组(T1b)发育一套扇三角洲沉积,而非冲积扇沉积,也并非只发育扇三角洲水下沉积部分,可识别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3个亚相以及泥石流、扇面河道等9个微相。其中,牵引流成因的扇面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含油性较好,为有利储层;而泥石流、碎屑流等重力流成因的储层,含油性较差。本次研究将为该区后续的评价、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邻区甚至国内其他扇三角洲发育区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18井区 三叠系 百口泉组 扇三角洲 有利储层
下载PDF
玛18井区百口泉组砂体分布及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键 周雕 +3 位作者 朱越 丁艺 钱根葆 邱子刚 《河南科学》 2020年第11期1747-1753,共7页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属于低渗致密储层,油藏特征受岩性控制,水平井压裂是主要的开发方式.为了有效地指导水平井生产,需要充分认识储层发育特征.通过岩心、测录井等资料,分析了不同小层沉积相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砂体分布和储...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属于低渗致密储层,油藏特征受岩性控制,水平井压裂是主要的开发方式.为了有效地指导水平井生产,需要充分认识储层发育特征.通过岩心、测录井等资料,分析了不同小层沉积相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砂体分布和储层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百一段分流河道砂体垂向上以切叠式为主,平面上连片分布;百二段河道砂体垂向上接触式分布,平面上呈树枝状;百三段砂体以分散式分布为主.将储层分为三类:Ⅰ类储层主要发育在百一段和百二段;Ⅱ类储层主要发育在百二段;Ⅲ类储层主要发育在百三段.Ⅰ、Ⅱ类储层是研究区主要的储层类型.对水平井水平段钻遇储层研究发现,水平段主要以Ⅰ类储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产量明显较高,厚层的河道分流间溢岸砂次之,并进一步提出了针对研究区的水平井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18井区 百口泉组 沉积相 砂体分布 储层特征
下载PDF
提高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措施——以百口泉油田检188断块克上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学文 刘焕华 陈书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1期83-86,共4页
以百口泉油田检188断块克上组油藏为例,总结了如何提高非均质、薄层、低饱和砾岩油藏开发效果的做法:针对低饱和油藏地饱压差大的特点,充分利用油藏弹性能量,采取先转抽求产;当地层压力降到一定程度后,在短期内完成注水井的转注工作,进... 以百口泉油田检188断块克上组油藏为例,总结了如何提高非均质、薄层、低饱和砾岩油藏开发效果的做法:针对低饱和油藏地饱压差大的特点,充分利用油藏弹性能量,采取先转抽求产;当地层压力降到一定程度后,在短期内完成注水井的转注工作,进行温和注水,控制注采比,合理补充地层能量,以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注水见效后再及时放大生产压差生产,进行合理的动态调配,进一步扩大注水效果;对油井进行增产措施;对水井进行地面分注,对注不进、注水不满足井进行增注等措施,进一步扩大注水波及系数,提高了油藏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注水 开发效果 断块油气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18井区百口泉组基准面旋回及其对砂体的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卢志远 马世忠 +5 位作者 张景 朱健 周恒 王黎 张方 朱越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7-294,共8页
三叠系百口泉组是新疆油田的主要储集层之一。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原理,依据4口井的岩芯资料、122口井的录井、测井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玛湖西斜坡玛18井区百口泉组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将百口泉组划分为1... 三叠系百口泉组是新疆油田的主要储集层之一。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原理,依据4口井的岩芯资料、122口井的录井、测井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玛湖西斜坡玛18井区百口泉组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将百口泉组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的上升半旋回、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8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百口泉组下部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上部发育前扇三角洲亚相。基准面旋回内砂体特征研究表明:百口泉组底部,可容纳空间增长速率与沉积物供给通量的比值远远小于1 (A/S≤1),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大面积连片展布,主要以进积的切叠式为主;百口泉组中部,随着基准面上升,A/S增加,砂体以接触式分布;百口泉组上部,河水动力减弱,河道砂体进一步向后退积,发育远砂坝砂体,砂体以孤立式分布为特征。长期旋回的早中期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形成了主要的岩性储集砂体;末期湖侵作用形成的湖泛泥岩为油气圈闭提供了良好的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单砂体 百口泉组 玛18井区 玛湖凹陷
下载PDF
百口泉油田百21井区夏一段冲积扇储层沉积微相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白振华 张源智 +2 位作者 刘玉梅 马行陟 江晓晖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1-44,137,共4页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从单井相分析入手,通过连井对比将剖面扩大到全区范围,详细研究了百21井区夏一段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重点分析了主要含油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认为:该区二叠系夏一段属冲积...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从单井相分析入手,通过连井对比将剖面扩大到全区范围,详细研究了百21井区夏一段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重点分析了主要含油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认为:该区二叠系夏一段属冲积扇扇中和扇缘亚相沉积,主要微相类型是扇中的辫状水道和漫溢砂;夏一段冲积扇扇体具有东西2个扇叶的特点。其中,西部扇叶与东部扇叶相比,规模大、延伸远、辫状水道和漫溢广泛发育,局部发育扇中泥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沉积微相 夏一段 百21井区 百口泉油田
下载PDF
百口泉地区二叠系下乌尔禾组沉积特征研究及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家澄 李维锋 +3 位作者 韩登林 夏春元 李胜 程文杰 《中国锰业》 2017年第6期30-34,共5页
百口泉地区二叠系下乌尔禾组发育一套近源的粗粒碎屑沉积。目前针对该区的研究资料较少,沉积相类型仍有争议,生产矛盾突出,对后期油藏开发研究工作造成很大困难。通过岩心观察,结合测录井和分析化验对百口泉油田二叠系下乌尔禾组沉积相... 百口泉地区二叠系下乌尔禾组发育一套近源的粗粒碎屑沉积。目前针对该区的研究资料较少,沉积相类型仍有争议,生产矛盾突出,对后期油藏开发研究工作造成很大困难。通过岩心观察,结合测录井和分析化验对百口泉油田二叠系下乌尔禾组沉积相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下乌尔禾组发育一套扇三角洲沉积,而不是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可识别出扇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2个亚相以及扇面河道,水下分支河道等6个微相。结合该区试油成果及物性资料分析,得出牵引流成因的水下分支河道微相含油性较好,为有利储层;而碎屑流等重力流成因的储层,含油性较差,可视为差储层。为该区的后续勘探开发、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也为克拉玛依油田及其他扇三角洲发育区的油气勘探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口泉地区 二叠系 下乌尔禾组 扇三角洲
下载PDF
砂砾岩体不同岩相油气充注期储集性能差异及成藏意义——以玛湖凹陷西斜坡区百口泉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孟祥超 陈能贵 +5 位作者 苏静 徐洋 王小军 邹志文 李亚哲 郭华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614,共9页
玛湖凹陷西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岩性油藏生、储、盖、运等成藏条件配置优越,有效的侧向及上倾方向圈闭封挡条件为制约油气成藏的关键。在明确泥质含量为影响本区砂砾岩储层储集性能关键因素基础上,以泥质含量为主分类参数,将砂砾岩储... 玛湖凹陷西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岩性油藏生、储、盖、运等成藏条件配置优越,有效的侧向及上倾方向圈闭封挡条件为制约油气成藏的关键。在明确泥质含量为影响本区砂砾岩储层储集性能关键因素基础上,以泥质含量为主分类参数,将砂砾岩储层划分为贫泥砂砾岩(泥质含量〈5%)、含泥砂砾岩(泥质含量5%~8%)和富泥砂砾岩(泥质含量〉8%)三种岩相。早侏罗世的早期油气充注期,上述三种岩相储层均可作为有效储层;早白垩世的主要油气充注期,富泥砂砾岩相储层的储集性能明显变差,成为研究区主要的致密封挡带,而贫泥砂砾岩和含泥砂砾岩仍可作用作为有效储层,且前者的储集性能优于后者。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牵引流)沉积主要对应于贫泥砂砾岩岩相,在油气充注期为有效储层,构成玛湖凹陷西斜坡区百口泉组大面积岩性油藏的主体储集层;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牵引流)、砂质碎屑流(重力流)沉积主要对应于富泥砂砾岩岩相,在油气充注期储集性能均较差,主要构成研究区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底部及侧向的致密封挡带,上述两致密封挡带与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牵引流)有效储层配置,共同形成玛湖凹陷西斜坡区百口泉组大型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西斜坡 百口泉组 岩相 储集性能 致密封挡带
下载PDF
玛2井区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6
8
作者 崔雁虎 朱国涛 +3 位作者 朱杰 刘涛 高祥录 王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5,I0002,共13页
砂砾岩储层孔喉结构非均质性强、流体赋存规律复杂,制约单井产能及油藏开发效果。选取玛2井区百口泉组典型砂砾岩岩心,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储层可动流体离心实验,定量表征不同孔喉尺度的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分析可动流体主控因素。... 砂砾岩储层孔喉结构非均质性强、流体赋存规律复杂,制约单井产能及油藏开发效果。选取玛2井区百口泉组典型砂砾岩岩心,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储层可动流体离心实验,定量表征不同孔喉尺度的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分析可动流体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可动流体参数差异较小,其中T2截止值介于1.86~6.69 ms,平均为4.02 ms;可动流体饱和度为44.30%~54.88%,平均为48.38%;可动流体孔隙度为1.86%~6.69%,平均为3.95%。砂砾岩岩心实验的最佳离心力介于0.92~0.97 MPa,最佳离心状态下较大孔喉流体动用程度较高,束缚流体主要赋存于较小孔喉。孔隙度、渗透率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呈正相关关系,孔喉连通性越好,物性越好,可动流体含量越高;黏土矿物填充或遇水膨胀减小孔隙空间或堵塞喉道,造成束缚流体含量增加。该结果为认识砂砾岩油藏储层特征及渗流规律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流体饱和度 流体赋存特征 主控因素 核磁共振技术 砂砾岩储层 百口泉组 玛2井区
下载PDF
百口泉油田检188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时晓章 金振奎 +3 位作者 杨有星 郭秀娟 张宏峰 孙晓芳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87,共8页
以沉积学和测井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对百口泉油田检188井区170余口井的测井和钻井资料以及部分露头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用旋回对比、标志层对比和电测曲线相似性对比等地层划分对比原则将侏罗系八道湾组划分为12小层。对各小层进行了沉... 以沉积学和测井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对百口泉油田检188井区170余口井的测井和钻井资料以及部分露头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用旋回对比、标志层对比和电测曲线相似性对比等地层划分对比原则将侏罗系八道湾组划分为12小层。对各小层进行了沉积相分析,认为八道湾组为一种潮湿-半干旱气候环境下的辫状河沉积,共发育主河道、支河道和泛滥平原3种亚相,发育水道、心滩、河漫滩和河漫沼泽4种微相。其中J1b8-5~J1b7小层主要发育主河道和支河道,物源主要来自西北方向;J1b6~J1b3小层主要发育河道和河漫滩,物源来自正北和西北两个方向;J1b2~J1b1小层以发育河漫沼泽为主,物源来自西北方向。沉积演化表明,八道湾组沉积时早期气候较干旱,晚期气候较潮湿,其沉积经历了一次较完整的水进-水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口泉油田 检188井区 侏罗系 八道湾组 辫状河 沉积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