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及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1
作者 马运军 提布 +10 位作者 江次农布 杨建强 斯那劳丁 木艳春 张鹏万 史岩 和雁南 和春菊 扎史品初 马金林 扎巴都吉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动物活动节律是了解动物生存策略和科学管护的基础,为探究白马雪山保护区有蹄类活动节律及影响因素,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控74台红外相机,对比分析白马雪山保护区德钦叶日、维西塔城片区有蹄类动物... 动物活动节律是了解动物生存策略和科学管护的基础,为探究白马雪山保护区有蹄类活动节律及影响因素,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控74台红外相机,对比分析白马雪山保护区德钦叶日、维西塔城片区有蹄类动物的活动节律及人为活动影响。为掌握白马雪山保护区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节律及科学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蹄类 日活动节律 人为活动 白马雪山
下载PDF
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展示区生态旅游现状及管理研究
2
作者 黄俊娇 斯那卓玛 鲁茸批楚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对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展示区生态旅游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展示区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游客旅游目的为观赏滇金丝猴,渴望深度的文化体验;当地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旅游服务技能...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对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展示区生态旅游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展示区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游客旅游目的为观赏滇金丝猴,渴望深度的文化体验;当地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旅游服务技能薄弱;展示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简陋,产品体验单一,游道和放牧道重合,影响环境卫生,存在疾病传播风险。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加强滇金丝猴科研和保护、加大展示区基础设施投入及宣传力度、成立社区发展机构、开展生态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等措施,实现保护区与社区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展示区 生态旅游 社区发展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滇西北白马雪山高山松(Pinus densata)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新华 杨绕琼 +5 位作者 尹云丽 Shankar Panthi 徐同良 付培立 格桑 范泽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884-8893,共10页
滇西北是我国西南地区气候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过去几十年来气候呈现快速变暖趋势。高山松(Pinus densata)是该地区主要的针叶树种,研究高山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有助于深入认识该地区亚高山针叶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在... 滇西北是我国西南地区气候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过去几十年来气候呈现快速变暖趋势。高山松(Pinus densata)是该地区主要的针叶树种,研究高山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有助于深入认识该地区亚高山针叶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在滇西北白马雪山1 hm^(2)永久性样地内采集了161棵高山松树木样芯(322个),运用传统树木年轮学原理及方法,建立高山松年轮宽度差值年表,分析年表与样地附近气象站1957—2020年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高山松的径向生长与冬季及春季(前一年11月至当年4月)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当年5月份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呈负相关;2)高山松径向生长与当年4—6月降水量显著正相关,与5月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5—8月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6)呈正相关;3)滑动相关分析表明,白马雪山高山松径向生长-气候关系不稳定,冬季温度对高山松生长的限制作用在减弱,说明冬季低温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而夏秋季温度对高山松径向生长的相关性由弱的负相关转为近年来的显著正相关;对夏季相对湿度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敏感性降低。研究结果可为探讨气候变化下高山松自然林的生长动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生长-气候响应 白马雪山 高山松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的白马雪山保护区北段鸟兽多样性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树雪花 尼玛此里 +7 位作者 陈捷 汪学云登 李田浩 陈机 斯那永宗 李文艳 格茸取扎 李嫣然 《绿色科技》 2023年第4期57-62,共6页
为掌握白马雪山保护区北段的鸟兽多样性,给保护区资源保护工作及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白马雪山保护区北段沿海拔梯度布设30台红外相机,海拔范围为2423~3626 m。红外相机累计工作26065个相机工作日,共... 为掌握白马雪山保护区北段的鸟兽多样性,给保护区资源保护工作及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白马雪山保护区北段沿海拔梯度布设30台红外相机,海拔范围为2423~3626 m。红外相机累计工作26065个相机工作日,共拍摄到27604张照片,记录到1009张兽类和鸟类的独立有效照片,监测到兽类5目13科19种,鸟类3目5科10种;监测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并有4个物种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受威胁物种(濒危3种,易危1种)。通过分析野生动物的相对丰富度、位点发生率、活动节律、沿海拔梯度的活动频率、人为干扰情况等,发现了该片区野生动物的生存受放牧干扰因素的影响,同时存在野生动物和牲畜交叉感染传染疫病的风险。为此,提出了保护区应出台相关规定,减少放牧干扰,提倡圈养,给村民提供部分饲料或引导发展其他生态产业的建议,以减少对放牧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雪山保护区 兽类 鸟类 多样性 红外相机
下载PDF
滇金丝猴家庭个体理毛收益比较
5
作者 牛鑫 谢丹 +3 位作者 赖建东 孙庆蕾 李延鹏 黄志旁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37-142,共6页
理毛行为是非人灵长类维持社会关系的主要途径,理毛的收益能反应个体在社群中所处的社会角色及等级。为了解重层社会滇金丝猴个体社会角色和等级对理毛收益的影响,于2018年7月—8月和2019年2月、8月期间,采用焦点动物全事件记录法收集... 理毛行为是非人灵长类维持社会关系的主要途径,理毛的收益能反应个体在社群中所处的社会角色及等级。为了解重层社会滇金丝猴个体社会角色和等级对理毛收益的影响,于2018年7月—8月和2019年2月、8月期间,采用焦点动物全事件记录法收集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辅助投食的滇金丝猴一雄多雌繁殖家庭(OMU)理毛和攻击-屈服行为数据,分析了雌雄和雌雌的理毛收益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滇金丝猴繁殖家庭内成年个体间有32.3%的理毛回合有回报,平均理毛时间为302±255 s(n=96)。相同雌性数量繁殖家庭间主雄的理毛收益无差异(Z=4.59,P=0.20);在雄性-雌性回合对中,雄性的理毛收益高于雌性(T=−6.138,df=58,P<0.01),但不同等级雌性对雄性的理毛收益无差异(Z=−1.543,P=0.12);在高等级雌性-低等级雌性回合对中,高等级雌性的理毛收益高于低等级雌性(T=−3.467,df=36,P<0.01)。因此,重层社会下滇金丝猴OMU内雄性理毛收益高于雌性,且相同成年雌性数量OMU间主雄的理毛收益没差异;高等级雌性理毛收益高于低等级雌性,这表明滇金丝猴个体理毛收益受社会角色(主雄)和等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 理毛行为 社会角色 社会等级 白马雪山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的大果红杉物候及观赏特征研究
6
作者 提布 斯那此里 +8 位作者 杨建强 张鹏万 江次农布 木艳春 马运军 和雁楠 斯那劳丁 史岩 和春菊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5期152-156,共5页
以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宗贡区域大果红杉观赏季观赏特征为目标,采用红外相机进行大果红杉物候监测,通过与固定样地结合数据分析,了解观赏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果红杉叶各阶段的物候变化与海拔、温度、湿度、株密度等有... 以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宗贡区域大果红杉观赏季观赏特征为目标,采用红外相机进行大果红杉物候监测,通过与固定样地结合数据分析,了解观赏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果红杉叶各阶段的物候变化与海拔、温度、湿度、株密度等有直接关系,海拔越高,大果红杉叶变色时间越早,落叶期越短;气温越高、降雨量越少,叶变色时间越晚;株密度对叶变色期影响不显著,但对落叶期影响明显,株密度与落叶期长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雪山 大果红杉 红外线相机 物候变化 观赏季
下载PDF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霞若辖区巡护工作调查与分析
7
作者 益西追玛 茸三布 追玛拉宗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9期51-53,56,共4页
阐述了自然保护区巡护类型、目的、程序和基本要求,以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霞若管理所辖区巡护数据为依据,分析巡护成效及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表明,通过巡护有效预防保护区生态资源破坏行为,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破坏资源的违... 阐述了自然保护区巡护类型、目的、程序和基本要求,以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霞若管理所辖区巡护数据为依据,分析巡护成效及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表明,通过巡护有效预防保护区生态资源破坏行为,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破坏资源的违法违规活动,掌握辖区本底资源,对辖区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监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白马雪山
下载PDF
云南白马雪山垭口早更新世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其古气候和构造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剑 崔之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3-211,共9页
第四纪泥石流蕴含了关于河流地貌演化、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丰富信息。对发育于云南省德钦白马里你共卡雪山垭口海拔2700m,年代为2.48~1.54Ma BP的古泥石流堆积物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泥石流堆积体呈扇状分布,其沉积构造... 第四纪泥石流蕴含了关于河流地貌演化、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丰富信息。对发育于云南省德钦白马里你共卡雪山垭口海拔2700m,年代为2.48~1.54Ma BP的古泥石流堆积物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泥石流堆积体呈扇状分布,其沉积构造有叠瓦构造、砾石支撑一叠置构造和石线构造,以稀性泥石流为主。古泥石流夹含的红色古风化壳由古泥石流堆积物风化形成,属于弱风化的红化土类型,反映了温和较湿的气候特征。主量化学元素和孢粉分析表明,古泥石流形成的早更新世时期金沙江河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远比现在气候温暖。青藏高原东南缘白马雪山剥蚀面上发育的巨厚层古泥石流扇形堆积体的发现,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早更新世早期已经有稀性泥石流出现,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夏季风加强和暴雨形式降水出现是该区早更新世泥石流发育的重要动力学因素。依据现代红化土的发育条件,估算自~1.54Ma以来青藏高原东南缘白马雪山一带的地表隆升幅度达13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雪山垭口 泥石流堆积 古气候 构造抬升
下载PDF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灰头小鼯鼠的巢址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艳红 关进科 +1 位作者 黎大勇 胡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035-6040,共6页
动物的巢为其育幼、避敌和休息等提供了适宜的空间,因此,了解其巢址特征对于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灰头小鼯鼠是一种小型树栖、夜行性哺乳动物,在国内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及西南地区。2012年4月至6月和2012年9月至12月在白... 动物的巢为其育幼、避敌和休息等提供了适宜的空间,因此,了解其巢址特征对于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灰头小鼯鼠是一种小型树栖、夜行性哺乳动物,在国内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及西南地区。2012年4月至6月和2012年9月至12月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灰头小鼯鼠的巢址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灰头小鼯鼠共利用2种巢,在针叶树上,灰头小鼯鼠多利用树枝巢;在阔叶树上,灰头小鼯鼠仅利用树洞巢。巢多紧靠树干(0.2±0.1)m,平均巢高(11.3±0.8)m,巢口无方向偏好。灰头小鼯鼠喜欢选择冠幅更大、通道数更多的树上筑巢,此外,其对郁闭度大,灌木盖度高的生境有明显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头小鼯鼠 巢址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武 李丽 +2 位作者 吴巩胜 周跃 王鹤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298-302,320,共6页
基于3S技术,并结合景观生态学方法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975—1990年期间,林地、农牧地和非林地面积分别增加48.53 km2、68.85 km2和172.91 km2,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下降,景观优势度和聚集程度明显增... 基于3S技术,并结合景观生态学方法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975—1990年期间,林地、农牧地和非林地面积分别增加48.53 km2、68.85 km2和172.91 km2,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下降,景观优势度和聚集程度明显增加;1990—2000年期间恰好相反,林地、农牧地和非林地面积都有所下降,水体与荒地面积分别增加154.74 km2和36.68 km2,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增加,优势度与聚集程度反而降低.景观格局变化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机制,因此对不同时段景观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白马雪山 景观变化
下载PDF
白马雪山保护区松茸生长状况定点观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卫东 刘蓓 +8 位作者 陈永春 提布 施方勤 杨佩芳 李庆涛 陆斤 鲁茸 马绍宾 桂明英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6,共3页
通过连续4年对白马雪山保护区松茸子实体发生及生长状况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子实体发生数量、生长周期、空间位置变化,并此基础上分析了坡度、坡向、植被类型、降雨量与松茸子实体发生及生长状况的关系。
关键词 白马雪山 松茸 生态因子
下载PDF
高山微水体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有兵 姜健发 +4 位作者 杨建军 刘起斌 代万 罗燕彬 李子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74,135,共5页
为了了解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山水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遥感资料提取了保护区范围内高山水体的面积、数量、水系、海拔、坡向、形状、上下层关系、水体周边环境及干扰情况等信息,然后分析了高山水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共获取了14... 为了了解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山水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遥感资料提取了保护区范围内高山水体的面积、数量、水系、海拔、坡向、形状、上下层关系、水体周边环境及干扰情况等信息,然后分析了高山水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共获取了144个高山水体信息,面积介于0.01~9.02 hm^2之间,均属于高山微水体,其中面积小于1.0 hm^2的微水体占84.0%。微水体中77.0%属于金沙江水系,23.0%属澜沧江水系。高山水体的海拔介于3700~5100 m之间,集中分布在海拔3900~4300 m,且以面积小于1.0 hm^2的微水体为主。坡向以东(含东北和东南)为主,占62.5%。形状主要以近椭圆形为主,占42.4%。75.7%的微水体没有上下层关系,为独立型微水体。微水体分布数量最多的地类是其他非林地,占比达40.3%;其次为灌木林地,占比为33.3%;有林地和牧场中微水体数量分别占13.9%和12.5%。分析表明,4种地类中的微水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微水体 空间分布 遥感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不同性质保护地类型森林景观动态变化趋势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银明 陶国庆 +4 位作者 欧晓昆 张征恺 杨济达 刘敏 张志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19-26,共8页
以梅里雪山(藏传佛教神山)与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利用景观指数法定量比较和分析梅里雪山与白马雪山1974-2010年36年间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特征,评估2个不同性质保护地森林景观的动态变... 以梅里雪山(藏传佛教神山)与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利用景观指数法定量比较和分析梅里雪山与白马雪山1974-2010年36年间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特征,评估2个不同性质保护地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不论是国家层面的自然保护区还是藏族传统性质的神山保护地,其自然生态系统都得到了有效保护。(2)1974-2010年,梅里雪山森林景观的面积与连接性几乎不变,破碎化程度呈现出轻微的增加之势,而白马雪山森林景观的面积与连接性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破碎化程度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3)若仅从森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和连接性程度分析,在1974-2010年的36年间梅里雪山的森林景观更为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里雪山 白马雪山 自然保护区 佛教神山 景观指数
下载PDF
白马雪山曲宗贡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相 冯云利 +6 位作者 马明 提布 赵卫东 余金凤 罗孝坤 刘绍雄 马绍宾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1,共4页
对白马雪山曲宗贡地区进行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共采集到400余份标本,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共鉴定出大型真菌250种,隶属7纲21目59科112属,其中子囊菌27种,担子菌223种。在介绍大型真菌多样性的同时,重点介绍了具有重要价值的食用... 对白马雪山曲宗贡地区进行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共采集到400余份标本,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共鉴定出大型真菌250种,隶属7纲21目59科112属,其中子囊菌27种,担子菌223种。在介绍大型真菌多样性的同时,重点介绍了具有重要价值的食用菌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雪山 曲宗贡 大型真菌 多样性
下载PDF
重庆武隆白马山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会流 陈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62,共5页
对重庆武隆白马山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及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维管植物143科380属749种;②保护区观赏植物有4种生活型,其中乔木155种,灌木299种,草本246种,藤本49种;③保护区观赏植物优势科、属... 对重庆武隆白马山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及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维管植物143科380属749种;②保护区观赏植物有4种生活型,其中乔木155种,灌木299种,草本246种,藤本49种;③保护区观赏植物优势科、属明显;④保护区观赏植物地理成分比较复杂,起源古老;⑤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在科级水平上具有明显热带性质,在属级水平上具有明显温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隆 白马山 自然保护区 观赏植物 植物区系
下载PDF
白马雪山牧场中捕食线虫真菌资源调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苏锡钧 罗宗龙 +2 位作者 朱丹 刘硕然 苏鸿雁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4年第6期71-73,共3页
目的:调查白马雪山牧场中捕食线虫真菌资源及其在不同基质中的分布情况。方法:2012年8月份从白马雪山牧场中采集了97份牦牛粪样,95份土壤样品,进行捕食线虫真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共分离出4属16种捕食线虫真菌,其中1种未定名,Arthr... 目的:调查白马雪山牧场中捕食线虫真菌资源及其在不同基质中的分布情况。方法:2012年8月份从白马雪山牧场中采集了97份牦牛粪样,95份土壤样品,进行捕食线虫真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共分离出4属16种捕食线虫真菌,其中1种未定名,Arthrobotrys oligospora和Arthrobotrys thaumasium在土壤样品及牦牛粪便中都出现,频率较高。结论:土壤中的捕食线虫真菌比牦牛粪样中的丰富,具有三维菌网的Arthrobotrys属菌株出现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雪山 牦牛粪便 捕食线虫真菌 土样 资源
下载PDF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人为干扰度动态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有兵 刘起斌 +1 位作者 廖聪宇 李春叶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基于人为干扰度分级体系,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干扰度分为6个等级(无干扰、微弱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重度干扰及完全干扰),并对2006年和2016年人为干扰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随时间的推移,无干扰和重... 基于人为干扰度分级体系,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干扰度分为6个等级(无干扰、微弱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重度干扰及完全干扰),并对2006年和2016年人为干扰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随时间的推移,无干扰和重度干扰面积有所下降,其余干扰类型面积不同程度增加;2016年人为干扰指数与2006年相比有所增加,人为干扰逐渐增强,特别是核心区干扰幅度较大。针对干扰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度 信息提取 保护管理 物种丰富度 德钦分局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以重庆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周边乡村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秦坤蓉 王海洋 +1 位作者 余中华 王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445-1449,共5页
生态旅游是快速发展乡村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以重庆武隆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周边乡村为例,对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白马山植物资源丰富,拥有多种具有发展潜力的资源植物,通过对调查的植物进行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推荐出适合于... 生态旅游是快速发展乡村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以重庆武隆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周边乡村为例,对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白马山植物资源丰富,拥有多种具有发展潜力的资源植物,通过对调查的植物进行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推荐出适合于白马山周边乡村发展生态旅游的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以及保护植物50余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白马山自然保护区 资源植物
下载PDF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虞光复 陈永森 +5 位作者 朱光辉 王光灿 杨沛芳 肖鲁茸 立青次里 李庆涛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6年第1期81-89,共9页
本文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土样室内理化分析以及有关资料整理结果,阐明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类型和理论化性状。此外还讨论了该保护区土壤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 白马雪山 自然保护区 土壤类型 土壤分布规律
下载PDF
云南蝠蛾属Hepialus四新种(鳞翅目:蝙蝠蛾科) 被引量:8
20
作者 梁醒财 杨大荣 +2 位作者 沈发荣 龙勇诚 杨跃雄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8年第4期419-425,共7页
蝠蛾属蛾类幼虫是虫草菌的寄主,属鳞翅目蝙蝠蛾科。据朱弘复、王林瑶(1985)报道我国已知种类有13种,上田恭一郎(K.Ueda 1980、1981)报道日本有4种。近年我们在整理所采蝠蛾属标本中,经仔细的比较研究,有4种显然不同于已知的种类,故认为... 蝠蛾属蛾类幼虫是虫草菌的寄主,属鳞翅目蝙蝠蛾科。据朱弘复、王林瑶(1985)报道我国已知种类有13种,上田恭一郎(K.Ueda 1980、1981)报道日本有4种。近年我们在整理所采蝠蛾属标本中,经仔细的比较研究,有4种显然不同于已知的种类,故认为是新种,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蝠蛾属 德钦 白马雪山 梅里雪山 玉龙雪山 甲午雪山 新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