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Er和Si-Er二元合金的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8
1
作者 孙顺平 易丹青 +1 位作者 陈莹 吴春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80-1586,共7页
以Miedema混合焓模型为基础,计算Al-Er和Si-Er二元合金的部分热力学函数,如混合焓-H,过剩熵SE以及过剩吉布斯自由能GE以及各组元的活度。结合Al-Er和Si-Er二元相图计算了Al3Er和Er5Si3相析出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结果表明:Al-Er和Si-Er... 以Miedema混合焓模型为基础,计算Al-Er和Si-Er二元合金的部分热力学函数,如混合焓-H,过剩熵SE以及过剩吉布斯自由能GE以及各组元的活度。结合Al-Er和Si-Er二元相图计算了Al3Er和Er5Si3相析出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结果表明:Al-Er和Si-Er二元合金的混合焓、过剩自由能与过剩熵在整个浓度范围内均为负值,各组元活度计算结果相对于理想熔体有较大的负偏差,说明Er原子与Al原子和Si原子都有很强的相互作用;Al3Er和Er5Si3相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均为负值,且Er5Si3相的反应吉布斯自由能比Al3Er相的小,因此Er加入到Al-Si合金中会优先与Si生成Er5Si3相,过剩的Er才与Al生成Al3Er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er Si-er Miedema混合焓模型 活度
下载PDF
含Er高Nb-TiAl基合金的热力学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宫子琪 陈子勇 +1 位作者 柴丽华 聂祚仁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5-208,214,共5页
基于Miedema混合焓模型外推出三元合金的热力学性能,利用合金成分的特点计算出了Ti-46Al-8Nb-0.1Er四元合金的各组元间的部分热力学性能,并结合Toop模型得出合金的组元活度及活度系数。结果表明,在此四元系中Er只与Al发生反应,与其它组... 基于Miedema混合焓模型外推出三元合金的热力学性能,利用合金成分的特点计算出了Ti-46Al-8Nb-0.1Er四元合金的各组元间的部分热力学性能,并结合Toop模型得出合金的组元活度及活度系数。结果表明,在此四元系中Er只与Al发生反应,与其它组元之间无反应,生成Er-Al化合物。然而在热力学上,Er2O3比Er-Al化合物更易形成,实验中熔体里不可避免的微量氧的介入,使得合金熔炼过程中Er首先与O结合形成Er2O3颗粒,且此Er2O3相在XRD测试分析证明得到。Er具有净化合金熔体、降低合金基体氧含量和析出强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Nb-er合金 Miedema混合焓模型 Toop模型 混合焓 活度系数
下载PDF
三元配合物Er(Et_2dtc)_3(phen)的热化学性质 被引量:2
3
作者 朱丽 杨旭武 +3 位作者 焦宝娟 帅琪 高胜利 史启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11-1216,共6页
在无水乙醇中 ,用铜试剂 (NaEt2 dtc·3H2 O)和邻菲咯啉 (o phen·H2 O)与水合氯化铒 (ErCl3 ·3 4 6H2 O)作用 ,制得三元固态配合物。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Er(Et2 dtc) 3 (phen)。IR光谱研究表明 ,配合物中Er3 +... 在无水乙醇中 ,用铜试剂 (NaEt2 dtc·3H2 O)和邻菲咯啉 (o phen·H2 O)与水合氯化铒 (ErCl3 ·3 4 6H2 O)作用 ,制得三元固态配合物。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Er(Et2 dtc) 3 (phen)。IR光谱研究表明 ,配合物中Er3 + 与NaEt2 dtc中的硫原子双齿配位 ,同时与o phen中的氮原子双齿配位。用微热量计测定了标题配合物在2 98 15K下的液相生成反应焓变ΔrHθm(l)为 (- 13 85 7± 0 0 96 )kJ/mol,计算出它的固相生成反应焓变ΔrHθm(s)为 (119 6 6 2± 0 6 95 )kJ/mol ;得到了标题配合物液相生成反应的热动力学和动力学参数 ;测定了固态配合物的恒容燃烧能ΔcU为 (- 184 36 6 2± 9 11)kJ/mol,其标准摩尔燃烧焓ΔcHθm 和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θm 经计算分别为 (- 184 5 5 83± 9 11)kJ/mol和 (- 32 9 4 8± 9 91)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Et2dtc)3(phen) 微量热法 热动力学 恒容燃烧能 标准摩尔生成焓
下载PDF
Er掺杂金刚石缺陷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谭心 张博晨 +2 位作者 任元 陈成斌 刘岳飞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3-1028,1048,共7页
本文以第一性原理计算为基础,研究了Er掺杂后金刚石的电子结构、能级跃迁及N、B原子共掺杂对金刚石Er相关缺陷的影响。首先对Er掺杂后金刚石的形成能与结合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后的稳定结构为Er原子周围存在1个空位的结构,稳定价态... 本文以第一性原理计算为基础,研究了Er掺杂后金刚石的电子结构、能级跃迁及N、B原子共掺杂对金刚石Er相关缺陷的影响。首先对Er掺杂后金刚石的形成能与结合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后的稳定结构为Er原子周围存在1个空位的结构,稳定价态为+3价。然后预测零点跃迁能(ZPL)是0.807 eV,对应激发的光子波长为1536.289 nm。最后对N、B原子共掺杂计算,结果表明N、B原子的掺入可以使形成能降低,增加结构稳定性。Er掺杂金刚石使其在近红外光谱发光,为Er金刚石色心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掺杂 金刚石缺陷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能级跃迁 形成能
下载PDF
普通话元音er[]的语音范式与教学
5
作者 曾建生 贺国强 《韶关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05-107,共3页
普通话语音中的元音er[]具有鲜明的特点,依其音值的本质而论,它是个舌面单元音,但又以卷舌色彩迥异于一般舌面元音。兼顾其音值的本质与卷舌的特点,才有利于教学。
关键词 普通话元音er[δ] 单元音 舌面元音 卷舌色彩
下载PDF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of Er-X and Al-Er-X compounds existing in Al-Mg-Mn-Zr-Er alloy 被引量:13
6
作者 林双平 聂祚仁 +3 位作者 黄晖 占春耀 邢泽炳 王为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682-687,共6页
Based on the Miedema model and Extended Miedema theory,the formation energies of different solute components in Er-X binary system and Al-Er-X ternary systems were calcul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of erb... Based on the Miedema model and Extended Miedema theory,the formation energies of different solute components in Er-X binary system and Al-Er-X ternary systems were calcul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of erbium content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chance rate of the formation Al-Er compound in the Al-Mg-Mn-Zr-Er system.The calculated formation energies in the Er-X binary system and Al-Er-X ternary systems indicate that Al3Er phase can take priority of depositing,Al-Er-Zr ternary compounds may also found which agrees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references.The consistency of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 proves that the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n the Al-Mg-Mn-Zr-Er system can be predicted directly by calculating the formation energies of the reactions in Er-X binary system and Al-Er-X ternary systems with the Miedema model and Extended Miedema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er Miedema model Extended Miedema theory formation energy
下载PDF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 inhibits scavenger receptor A-mediated internalization of acetylat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7
作者 Ben, Jingjing Gao, Song +8 位作者 Zhu, Xudong Zheng, Yuan Zhuang, Yan Bai, Hui Xu, Yong Ji, Yong Sha, Jiahao He, Zhigang Chen, Qi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05,共1页
Class A scavenger receptor(SR-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am cell formation.However,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he receptor-ligand complexes remains unclear.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 Class A scavenger receptor(SR-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am cell formation.However,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he receptor-ligand complexes remains unclear.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to regulate SR-A-mediated intracellular lipid accumulation in macrophages A pull-clown assay was performed and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 was identified to bind with the cytoplasmic domain of SR-A(CSR-A).Immunoprecipitation and artificially expressed protein binding assay demonstrated the direct specific binding of GRP78 with SR-A in cells.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their co-localization in membrane and cytoplasm.Over-expression of GRP78 specifically inhibited SR-A-mediated uptake of fluorescent acetylat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 specific ligand for SR-A, without altering cellular SR-A expression and binding ability, and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cholesterol ester accumulation in cells, which can be partly attributed to the suppression of c-Jun-NH2-terminal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GRP78 may act as an inhibitor of SR-A-mediated internalization of modifi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into macrophages(C) 2009 Elsevi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泡沫细胞 免疫沉淀 蛋白质
下载PDF
滇西南澜沧地区南段组砂岩粒度特征与意义
8
作者 王志忠 王瑞 +4 位作者 严城民 徐启胜 刘仕承 周听全 王国辉 《云南地质》 2023年第2期138-144,共7页
近期完成的1∶50000区域地质调查中,在澜沧地区南段组(DCn)三个岩性段不同类型砂岩中采集了27件粒度分析样品,结果表明:沉积环境分属三角洲、海岸带、大陆斜坡浊流环境,主要为海进层序。三角洲环境砂岩具三角洲上前滨、河流中之边滩、... 近期完成的1∶50000区域地质调查中,在澜沧地区南段组(DCn)三个岩性段不同类型砂岩中采集了27件粒度分析样品,结果表明:沉积环境分属三角洲、海岸带、大陆斜坡浊流环境,主要为海进层序。三角洲环境砂岩具三角洲上前滨、河流中之边滩、支流河口砂坝特征。海岸带砂岩具三角洲支流河道中之主河道、邻近天然堤浅水支流河道特征。大陆斜坡浊流环境砂岩与浊流沉积中之哈德孙海下扇相似,更好地反映了古特提斯昌宁-孟连盆地形成与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粒度分析 特征与意义 南段组 澜沧地区 云南普洱
下载PDF
山西吕梁地区古元古界小两岭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9
9
作者 徐勇航 赵太平 +3 位作者 彭澎 翟明国 漆亮 罗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3-1132,共10页
山西吕梁地区古元古界小两岭组火山岩角度不整合于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之上,主要由玄武-安山岩、英安-流纹岩组成,SiO_2含量57%~63%的火山岩很少。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等)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等)。主、微... 山西吕梁地区古元古界小两岭组火山岩角度不整合于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之上,主要由玄武-安山岩、英安-流纹岩组成,SiO_2含量57%~63%的火山岩很少。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等)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等)。主、微量元素及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玄武-安山岩与英安-流纹岩为同源岩浆产物,成分间隙的产生由分离结晶作用导致;岛弧型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产生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地壳的混染,而是继承于受俯冲组分改造的岩石圈富集地幔。对小两岭组顶部流纹岩中的锆石进行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年龄测试,表明火山岩形成于1779±20Ma (^(207)Pb/^(206)Pb)。通过对小两岭组火山岩与熊耳群火山岩的地层层位、岩相学、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特征的对比,以及年代学方面的证据,表明小两岭组火山岩与熊耳群火山岩相当,是同期岩浆活动在不同空间的产物,都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可能与地幔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两岭组 熊耳群 地球化学 古元古界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西藏仲巴地区曲嘎组的拆解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祥辉 王成善 +2 位作者 李亚林 魏玉帅 陈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4-628,共15页
根据1∶5万仲巴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夹持于2套混杂岩之间的仲巴微地体原二叠系曲嘎组进行了拆解。研究认为:①原曲嘎组可以解体为3套地层,分别是下古生界的奥陶系—志留系紫曲浦群、上古生界泥盆系纳登尔组和石炭... 根据1∶5万仲巴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夹持于2套混杂岩之间的仲巴微地体原二叠系曲嘎组进行了拆解。研究认为:①原曲嘎组可以解体为3套地层,分别是下古生界的奥陶系—志留系紫曲浦群、上古生界泥盆系纳登尔组和石炭系—二叠系曲嘎群,新建曲嘎群与原曲嘎组没有直接对应或者级别关系;②紫曲浦群以变质碳酸盐岩为主,下部紫曲电站组为紫红色、灰色大理岩与结晶灰岩组合,属中—晚奥陶世,上部紫曲石组以紫红色大理岩为特征,暂归志留纪;③纳登尔组由一套灰色千枚状板岩和钙质片岩组成,上部结晶灰岩增多,时代为泥盆纪,可归属马攸木群;④曲嘎群可划分为3个组:岗珠淌组,以灰色、灰绿色板岩、粉砂岩为主,向上砂岩和灰岩增多,属于石炭纪—早二叠世(乌拉尔世)早期;仲巴组,以肉红色灰质晶粒白云岩及杂色生物屑云质灰岩为特点,分为2个岩性段,属于早—中二叠世(乌拉尔世—瓜德鲁普世早中期);卡扎勒组以深灰色钙质板岩为主或夹结晶灰岩和砂岩或互层,属于中—晚二叠世(瓜德鲁普世—乐平世);⑤仲巴地区曲嘎组的拆解在仲巴微地体西部和老仲巴以东的应用有待证实,其在岩性上与相邻地体同期地层有较大差别,但在生物群组成方面具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嘎组 曲嘎群 纳登尔组 紫曲浦群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仲巴地区 西藏
下载PDF
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底坎儿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小文 漆亮 +2 位作者 高剑峰 刘莹莹 王怡昌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9-817,共19页
底坎儿组火山岩是东天山石炭纪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范围北至吐-哈盆地南缘,南至沙泉子断裂,其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探讨觉罗塔格地区的构造环境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底坎儿组火山岩的主量、微量及sr—Nd同位素进行了研究... 底坎儿组火山岩是东天山石炭纪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范围北至吐-哈盆地南缘,南至沙泉子断裂,其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探讨觉罗塔格地区的构造环境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底坎儿组火山岩的主量、微量及sr—Nd同位素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结果表明,底坎儿组火山岩为一套钙碱性的玄武岩-安山岩-流纹英安岩组合,为石榴石-尖晶石橄榄岩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玄武岩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的结晶分异,安山岩和流纹英安岩则经历了斜长石和磁铁矿的结晶分异。火山岩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玄武岩的微量元素配分型式与弧玄武岩相似,而部分安山岩及流纹英安岩的微量元素配分型式与上地壳相似。底坎儿组火山岩的Nd同位素特征[eNd(t)=-0.14~5.69]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有中等亏损地幔源区特征,岩浆来自于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岩浆演化过程遭受了有限的地壳混染。基性火山岩微量元素配分型式及构造环境图解表明其可能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坎儿组 火山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觉罗塔格 东天山
下载PDF
青海省巴龙贡噶尔组的重新划分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潘建 李贵义 李广铁 《世界地质》 CAS 2019年第4期900-909,共10页
南祁连阳康地区分布着一套变形较强的区域低温动力变质岩系,前人将其划归为巴龙贡噶尔组。通过对该套地层进行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发现其与巴龙贡噶尔组的原始含义不同,对该地层中不同的岩石组合重新进行了划定... 南祁连阳康地区分布着一套变形较强的区域低温动力变质岩系,前人将其划归为巴龙贡噶尔组。通过对该套地层进行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发现其与巴龙贡噶尔组的原始含义不同,对该地层中不同的岩石组合重新进行了划定,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和板岩等变质变形较弱,与巴龙贡噶尔组的原始含义相吻合,时代为志留纪;而其中的片岩类岩石,变质变形较强,恢复原岩为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SiO2含量为57.1%~68.74%,Al2O313.04~14.98%,Al2O3>(K2O+Na2O+CaO)(分子数)>1,里特曼指数(σ)在1.4~4.42之间,大多在2±,主要为钙碱性系列。稀土总量∑REE=186.17×10^-6~203.79×10^-6,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曲线为向右倾斜的轻稀土富集型,铕略亏损,具负异常,亲石元素Ba和Sr富集,而Rb强烈亏损,Ba相对Rb和Th、Ti相对于Sm和Y呈明显负异常,反映出具有典型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微量元素特征。在火山岩中获取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岩浆形成的时代为新元古代(819±2 Ma)(阳康片岩),为一套基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建造,具有大陆裂谷盆地的特点,该片岩的发现填补了该区域未有新元古代历史记录的空白,反映了该地区与全球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聚合事件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龙贡噶尔组 片岩 锆石U-PB年龄 新元古代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元古界底界年龄与盆地性质讨论 被引量:49
13
作者 乔秀夫 王彦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23-1637,共15页
国际地层委员会将中元古界底界界线年龄定为1600 Ma,1600~1400 Ma为Calymmian(盖层系),表示全球地台盖层形成时期.华北地台基底固结时间为1800Ma,固结后即进入伸展裂解作用时期,首先是山西吕梁山区、晋南中条山、豫西熊耳山区裂解发... 国际地层委员会将中元古界底界界线年龄定为1600 Ma,1600~1400 Ma为Calymmian(盖层系),表示全球地台盖层形成时期.华北地台基底固结时间为1800Ma,固结后即进入伸展裂解作用时期,首先是山西吕梁山区、晋南中条山、豫西熊耳山区裂解发展成三叉裂陷槽(Aulacogen).吕梁山区小两岭组火山岩形成年龄有1778±20 Ma(SHRIMP U Pb锆石)及1779±20 Ma(LA ICP MS U Pb锆石)两个数值;豫西熊耳群顶部马家河组和中部鸡蛋坪组及下部许山组火山岩年龄分别为1776±20 Ma、1791±20 Ma和1783±13 Ma(SHRIMP U Pb锆石),1776~1800Ma为火山岩的形成年龄;将1800Ma作为小两岭组与熊耳群两个火山岩组的底界年龄应当是合理的.吕梁山区的汉高山群为碎屑岩夹火山岩,代表吕梁陕豫三叉裂陷槽北支中的快速充填,与小两岭组为同时期沉积.汉高山群、大古石组(熊耳群底部沉积岩)为1800Ma裂解开始的盖层沉积,小两岭组火山岩、相关的辉绿岩墙及熊耳群火山岩均为裂解时期的岩浆作用产物.北京密云环斑花岗岩侵位时间为1700Ma,代表燕山太行山裂陷槽裂解的起始时间也即燕山地区长城系常州沟组底界年龄.北京密云地区环斑花岗岩风化壳上覆常州沟组年龄可确定为1650Ma,它不应被看作常州沟组最低层位的年龄,而是裂陷槽裂解后密云地区开始接受沉积的年龄,1700Ma、1650Ma代表常州沟组在不同地区的底界年龄,但均不等于长城系或中元古界的底界年龄.1600Ma为高于庄组底界年龄,即长城系与蓟县系的界线年龄,也是国际地层委员会中元古界的底界年龄.1600 Ma代表燕山太行山裂陷槽闭合的年龄,也是华北地台始自1800Ma伸展裂解作用的最终结束时期.1600Ma是新的陆表海盆地发展的起始时间,是重要的华北地台构造转换的时期.因此,1800与1600 Ma代表华北地台重大地质构造事件的年龄,具大区域构造意义,依据对前寒武系界线年龄确定的原则,两个年龄值均可被选择为中元古界底界的界线年龄.但本文赞同中国全国地层委员会采用1800Ma作为中元古界的底界年龄,因其更符合中国的地质构造实际:华北地台裂解克拉通内裂陷槽中的盖层充填,底界为1800Ma.华北地台中元古界盆地在不同时期,它的构造性质完全不同:1800~1600 Ma为裂陷槽;1600~1400 Ma发展成陆表海;1400~1300Ma转化为弧后盆地;1800 Ma、1600 Ma及1400 Ma代表中元古代三个重要的区域构造转换的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裂陷槽 超大陆 中元古界 常州沟组 小两岭组 汉高山群 熊耳群1800 MA
下载PDF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沟组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利剑 刘国利 +3 位作者 李淑琴 杨天瑜 杨军 王巍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5,共5页
通过对岩心、薄片的观察,结合X衍射和电镜扫描等分析手段,对营尔凹陷下沟组(K1x)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孔隙的形成及演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K1x经历了3个成岩阶段,早成岩B亚段、中成岩A亚段、中成岩B亚段;在成岩过程中,对... 通过对岩心、薄片的观察,结合X衍射和电镜扫描等分析手段,对营尔凹陷下沟组(K1x)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孔隙的形成及演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K1x经历了3个成岩阶段,早成岩B亚段、中成岩A亚段、中成岩B亚段;在成岩过程中,对孔隙形成及演化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是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压实作用具有两面性,机械压实使原生孔隙减少,是导致储层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而局部区域的异常压实则保护原生孔隙不被交代;胶结作用中胶结物主要以方解石和白云石沉淀为主,晚期存在石英加大现象,导致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中酸性流体溶解碳酸盐胶结物和长石,从而形成大量次生孔隙,改善储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下沟组 营尔凹陷 酒泉盆地
下载PDF
利用过滤电位估算地层压力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春华 陈彬 +1 位作者 赵伟新 于春荣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2-464,共3页
采用RFT方法获取地层压力信息极易受井筒条件的限制且成本较高。介绍了利用过滤电位计算地层压力的方法。该方法在中原油田WD沙三中油藏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表明 ,利用过滤电位可获得比较精确的地层压力值 ,将压力信息用于水淹层测井解释... 采用RFT方法获取地层压力信息极易受井筒条件的限制且成本较高。介绍了利用过滤电位计算地层压力的方法。该方法在中原油田WD沙三中油藏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表明 ,利用过滤电位可获得比较精确的地层压力值 ,将压力信息用于水淹层测井解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电位 过滤电位 地层压力 水淹层 测井解释
下载PDF
稀土脯氨酸配合物[RE_2(L-Pro)_6(H_2O)_4](ClO_4)_6的标准生成焓测定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新明 刘义 +3 位作者 屈松生 张大顺 刘平 王春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56-960,共5页
合成了两种稀土高氯酸盐与L-脯氨酸配合物的晶体.经热重、差热、化学分析及对比有关文献,知其组成 是[Pr2(L-Pro)6(H2O)4](ClO4)6和[Er2(L-PrO)6(H2O)4](ClO4)6,质量分数为... 合成了两种稀土高氯酸盐与L-脯氨酸配合物的晶体.经热重、差热、化学分析及对比有关文献,知其组成 是[Pr2(L-Pro)6(H2O)4](ClO4)6和[Er2(L-PrO)6(H2O)4](ClO4)6,质量分数为99.24%和98.20%.选用RE(NO3)· 6H2O(RE=Pr,Er)、LPro、NaClO4·H2O和 NaNO3作辅助物,使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 2 mol·L-1HCl 作溶剂,分别测定了[2RE(NO3)3·6H2O+6L-PrO+6NaClO4·H2O]和{ [RE2(L-PrO)6(H2O)4](ClO4)6+6NaNO3}在 298.15 K时的溶解热.设计一热化学循环求得化学反应的反应焓rH分别是:63.904 kJ·mol-1和 91.017 kJ·mol-1,经计算得配合物[RE2(L-Pro)6(H2O)4](ClO4)6(s)在 298.15 K时的标准生成焓(298.15 K)分别 是-6 594.78 kJ·mol-1和-6 532.87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盐 L-脯氨酸 溶解量热法 [RE2(L-Pro)6(H2O)4](ClO4)6 反应热 标准生成焓 稀土配合物 测定
下载PDF
安集海背斜和吐谷鲁背斜成藏机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闻林 王世谦 肖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2-26,共5页
安 6井和吐谷 1井是四川石油管理局在准南西部新近完钻的井。通过对这两口井的钻探已经意识到 ,准南的勘探不仅有工程技术上的风险 ,更面临着严峻的地质认识问题。通过对安 6井和吐谷 1井的生烃条件、油气源对比、储层分布、盖层有效性... 安 6井和吐谷 1井是四川石油管理局在准南西部新近完钻的井。通过对这两口井的钻探已经意识到 ,准南的勘探不仅有工程技术上的风险 ,更面临着严峻的地质认识问题。通过对安 6井和吐谷 1井的生烃条件、油气源对比、储层分布、盖层有效性、构造圈闭条件以及异常高压对成藏的影响等诸方面的分析讨论 ,得出以下结论 :准南西部地区油气来源复杂 ,既有上部下第三系安集海河组及下白垩统吐谷鲁群湖相烃源岩生成的油 ,也有下部J1 +2 湖沼相煤系烃源岩所生成的油气混合 ;但以下部J1 +2 湖沼相煤系烃源岩所生成的油气为主 ;储层为近缘泛滥平原—滨浅湖陆源碎屑砂体 ;而油源断裂的发育则是成藏的关键因素 ;属异常高压次生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集海凹陷 准噶尔盆地 油气藏形成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白垩统下沟组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润梅 葛维 杨姝蔚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2-28,共7页
根据对营尔凹陷下沟组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运用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将营尔凹陷下白垩统下沟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营尔凹陷下沟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远岸水下扇、滑溻浊积体、湖泊共6种沉积... 根据对营尔凹陷下沟组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运用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将营尔凹陷下白垩统下沟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营尔凹陷下沟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远岸水下扇、滑溻浊积体、湖泊共6种沉积相类型,形成不同类型砂体。三角洲前缘亚相及远岸水下扇沉积相砂岩发育,砂岩物性较好,具备储集空间且储盖组合条件好,有利于油气成藏。三角洲平原亚相及近岸水下扇以粗碎屑沉积为主,砂泥分异差,储集物性差,难以形成油气藏。有利沉积相带空间展布与构造的配置关系决定了油气富集高产区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尔凹陷 下白垩统 下沟组 沉积体系 油气富集高产区
下载PDF
绵竹清平乡玉麦棚子沟泥石流风险性评价及堵江可能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欣 王运生 吴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4-211,共8页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以后,绵竹市清平乡在持续强降雨的作用下,引起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群发泥石流。尤其是玉麦棚子沟,在震后先后爆发了3次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对沟口处小木岭一级电站的厂房设备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以后,绵竹市清平乡在持续强降雨的作用下,引起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群发泥石流。尤其是玉麦棚子沟,在震后先后爆发了3次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对沟口处小木岭一级电站的厂房设备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对电站的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野外的实地调查及对泥石流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风险性评价和堵江的可能性分析。研究表明,玉麦棚子沟泥石流性质为粘性泥石流,整体规模中等,流域的地形、构造及物源等条件均有利于泥石流的的形成,特别是在强降雨的作用下,存在再次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对玉麦棚子沟进行风险性评价可知,该沟为中等风险度泥石流沟。经过计算和分析,在暴雨频率为10~100 a一遇的情况下,该沟爆发的泥石流会造成堵江事件,甚至完全堵塞主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麦棚子沟 泥石流特征 形成条件 风险性评价 堵江分析
下载PDF
甘肃燕儿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及特征参数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雪燕 贾磊 王维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5-159,181,共6页
"5.12"大地震后,甘肃陇南山区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崩塌、落石、滑坡和地裂缝频发,导致燕儿沟流域内山体更加破碎,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物源条件。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形成泥石流,严重威胁灾区的生产生活。根据现场调研,对... "5.12"大地震后,甘肃陇南山区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崩塌、落石、滑坡和地裂缝频发,导致燕儿沟流域内山体更加破碎,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物源条件。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形成泥石流,严重威胁灾区的生产生活。根据现场调研,对燕儿沟泥石流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泥石流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结合燕儿沟泥石流形成发育特点,提出了以稳定沟床和排导为主;主、支沟治理相结合;工程治理及生物水保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建议,也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儿沟 泥石流 形成条件 防治措施 特征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