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安大简谈《诗经》中的联绵词问题
1
作者 周翔 《北方论丛》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诗经》与《毛诗》相较,在联绵词上呈现如下情况:《毛诗》为联绵词,简本文字有别且非联绵词;《毛诗》不为联绵词,简本文字有别而为联绵词;简本与《毛诗》均为联绵词而文字有别;简本与《毛诗》均为联绵词...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诗经》与《毛诗》相较,在联绵词上呈现如下情况:《毛诗》为联绵词,简本文字有别且非联绵词;《毛诗》不为联绵词,简本文字有别而为联绵词;简本与《毛诗》均为联绵词而文字有别;简本与《毛诗》均为联绵词且文字全同。这些情况说明研究中要尊重出土文献自身的文本内容,以客观、统一的标准和原则处理传世与出土文本的异文。其也证明了简本对于《诗经》语言文字和文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简(一) 诗经 联绵词
下载PDF
说安大简《诗》中可能是“■”之字
2
作者 张飞 《汉字汉语研究》 2024年第1期40-47,125,共9页
文章认为安大简《诗·芣苢》末章末句“(薄)言”之后一字可能是“■”,读为训“收”的“卷”。简本“卷”与传本“襭”是两个近义的异文。
关键词 安大简 芣苢 异文
下载PDF
写本学视域下安大简《诗经》的几个问题
3
作者 于茀 屈海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5-101,共7页
安大简《诗经》作为战国楚国写本具有明显的写本学特征。安大简《诗经》写本的国风次序、个别国风命名、个别国风篇目及写本分篇等方面均与孔子编定的《诗经》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出写本的流动性及个性化特征。安大简《诗经》的国风次序... 安大简《诗经》作为战国楚国写本具有明显的写本学特征。安大简《诗经》写本的国风次序、个别国风命名、个别国风篇目及写本分篇等方面均与孔子编定的《诗经》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出写本的流动性及个性化特征。安大简《诗经》的国风次序及个别国风的命名是战国时局在诗学上的投影与反映,体现了诗学与政治的统一性。战国时局的变化,是抄写者产生再加工《诗经》的动因,抄写者通过重新编排国风次序表达了某种政治意图。也许这种表达是完全被动的,如将秦排在第三位,也许是来自强秦的政治压力。而将矦、魏两国国风位置前移,则可能是出自抄写者自我意愿,因为这个抄写者很可能就是魏国人。矦风附记为魏国人所作,其性质为后世“跋语”类文字。安大简《诗经》又把今本唐风称为魏风,这是因为今本毛诗唐风实际上是晋诗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楚简 《诗经》 国风 写本学
下载PDF
释䙟 被引量:1
4
作者 汤志彪 孙欣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7-104,共8页
上博简三《亘先》和清华简壹《楚居》、清华简柒《越公其事》习见一个内从衣,外也从衣的字,过去学者或释读作“袭”。事实上,从训诂和音韵学角度看,这个字应该释作“!”,在清华简《楚居》、《越公其事》简27中读作“回”,表示“还”“... 上博简三《亘先》和清华简壹《楚居》、清华简柒《越公其事》习见一个内从衣,外也从衣的字,过去学者或释读作“袭”。事实上,从训诂和音韵学角度看,这个字应该释作“!”,在清华简《楚居》、《越公其事》简27中读作“回”,表示“还”“反”“归”等意思,在甲骨文中则读作“危”,《越公其事》中相关的字则读作“毁”或“危”表示毁败义;而在上博简《亘先》里,此字可与微部字押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清华简
下载PDF
简论安大简《诗经》抄本中的讹误等问题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敏俐 《北方论丛》 2021年第2期13-18,133,共7页
安大简《诗经》的发现,让我们有幸看到了战国时代《诗经》传抄的一个选本的原本面貌,具有十分珍贵的文献价值,但安大简《诗经》的抄写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同篇同字的异体、抄写篇目和文字的遗漏、随意的误书、因声因形的讹写等。这说明它... 安大简《诗经》的发现,让我们有幸看到了战国时代《诗经》传抄的一个选本的原本面貌,具有十分珍贵的文献价值,但安大简《诗经》的抄写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同篇同字的异体、抄写篇目和文字的遗漏、随意的误书、因声因形的讹写等。这说明它只是有幸传承下来的战国时代众多《诗经》抄本中的一种,我们在研究和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要采取比较客观冷静的态度,不要为其中的问题所误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简《诗经》 抄本 讹误
下载PDF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献苴及其他 被引量:1
6
作者 洪波 《汉字汉语研究》 2022年第3期17-22,125,共7页
本文就《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的“耑语”“非山非泽”的释读问题提出不同于整理者的意见,并根据《简二》及《上博四》之《曹沫之陈》,对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曹刿”“曹沫”之名进行辩证。
关键词 耑语 非山非泽 曹沫
下载PDF
说清华简《祷辞》中的几个农业害虫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飞 《中国文字研究》 2022年第2期73-79,共7页
文章根据农业昆虫学知识和传世文献,认为清华简《祷辞》中的“■”指“稻蛀螟”,“痋”指“蛴螬”,“■”指“根蛆”。它们都是农业害虫。
关键词 清华简 祷辞 农业害虫
下载PDF
从北大藏汉简《苍颉篇·颛顼》看祝融与灶神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现红 《古代文明》 CSSCI 2020年第2期85-95,M0005,共12页
据北大藏汉简《苍颉篇·颛顼》可知,祝融在战国秦汉时期流行的古世系和宇宙观念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主管大地生民,维护统治秩序。灶神的职能主要侧重人们的生活,与人类各项基本活动紧密相关。祝融与灶神关系为祝融托祀于灶,二者的... 据北大藏汉简《苍颉篇·颛顼》可知,祝融在战国秦汉时期流行的古世系和宇宙观念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主管大地生民,维护统治秩序。灶神的职能主要侧重人们的生活,与人类各项基本活动紧密相关。祝融与灶神关系为祝融托祀于灶,二者的对应关系处于五行系统中,且这种文化传统是先秦秦汉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这可看作是官方文化。祝融不是灶神。在民间,灶神以自己独有的样貌存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可看作是民间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藏汉简《苍颉篇·颛顼》 战国秦汉 祝融 灶神
下载PDF
安大简《诗经》“要翟”训释补议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可寒 《现代语文》 2021年第3期15-18,共4页
徐在国《“窈窕淑女”新解》认为,安大简《诗经》中的“要翟”应释作“细腰”,传世文献中的“窈窕”当作“要翟”。杜泽逊将“要翟”与传世文献中音近义同的连绵词进行了比较,认为它仍应归于连绵词,义为姣好之貌。从异文、构词与语境等... 徐在国《“窈窕淑女”新解》认为,安大简《诗经》中的“要翟”应释作“细腰”,传世文献中的“窈窕”当作“要翟”。杜泽逊将“要翟”与传世文献中音近义同的连绵词进行了比较,认为它仍应归于连绵词,义为姣好之貌。从异文、构词与语境等角度,对该词的训释进行了考察,认为“要翟”应是“窈窕”的简帛异文;它原始的构词理据与“窈窕”基本一致;《关雎》的语境也要求将“要翟”视为连绵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简《诗经》 “要翟” “窈窕”
下载PDF
《詩·秦風·權輿》毛詩本與安大簡本對讀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培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0年第1期98-112,共15页
本文通過對讀《詩·秦風·權輿》毛詩本和安大簡本,討論三個問題:第一,對於簡本首句的讀法,提出了跟整理者不同的意見,認爲應該讀爲“始也乎,我夏屋渠渠”。第二,討論毛詩本首句“於我乎”的含義及其形成的原因。第三,認爲毛詩... 本文通過對讀《詩·秦風·權輿》毛詩本和安大簡本,討論三個問題:第一,對於簡本首句的讀法,提出了跟整理者不同的意見,認爲應該讀爲“始也乎,我夏屋渠渠”。第二,討論毛詩本首句“於我乎”的含義及其形成的原因。第三,認爲毛詩本“不承權輿”與簡本“不爯權輿”各有所當,不能將二者等同。文中涉及詩旨、斷讀和字詞等方面的問題,有助於準確了解詩義,對了解古代文本流傳的複雜性也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詩經·權輿》 安大簡 詩旨 虚詞 文本演變
下载PDF
安大简《诗经》中的“蟡”字试析
11
作者 侯乃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87,共7页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中,有三个隶定为“蟡”的字,从古文字形体演变的角度来看,当是“为”字的后起分化字,实质上可以直接隶定成“为”。战国古文字材料中,“蟡”字形已经分化出来,分担了其所从出的母字“为”的部分表义功能。唯...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中,有三个隶定为“蟡”的字,从古文字形体演变的角度来看,当是“为”字的后起分化字,实质上可以直接隶定成“为”。战国古文字材料中,“蟡”字形已经分化出来,分担了其所从出的母字“为”的部分表义功能。唯有如此,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蟡”视为“逶”字或体,而没有把“蟡”字单独列为字头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简《诗经》
下载PDF
说《卷耳》“我马玄黄”
12
作者 孔德超 邓艳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6-51,共6页
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先生于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卷耳集》后,初出茅庐的曹聚仁先生即展开了与郭沫若先生关于《卷耳》一诗中“我马玄黄”的激烈讨论。郭沫若先生赞成毛《传》“玄马病则黄”之说,而曹聚仁先生则倾向陈奂“马病则玄黄”之... 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先生于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卷耳集》后,初出茅庐的曹聚仁先生即展开了与郭沫若先生关于《卷耳》一诗中“我马玄黄”的激烈讨论。郭沫若先生赞成毛《传》“玄马病则黄”之说,而曹聚仁先生则倾向陈奂“马病则玄黄”之论。之前有学者怀疑“我马玄黄”一句的语序问题,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卷耳》篇的公布排除了这种可能。因此,“我马玄黄”一句的理解仍未有确诂,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耳》 “我马玄黄”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
下载PDF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释文订补
13
作者 单育辰 《出土文献》 2020年第2期64-72,156,共10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收录《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四篇文献,整理者已经做了精彩的释文与注释,不过还有一些问题可以继续探究。本文对这四篇中的一些字词或文句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对有关文意进行了...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收录《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四篇文献,整理者已经做了精彩的释文与注释,不过还有一些问题可以继续探究。本文对这四篇中的一些字词或文句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对有关文意进行了疏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 释文 订补
下载PDF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拾遗
14
作者 羅濤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0年第2期73-78,共6页
《邦家之政》簡10“■”所從之“目”是“且”的省寫。簡10“争■於謀夫”之“■”應讀為“傾”,謂争相傾身下士,使謀士歸附自己。《邦家處位》簡8“■■亓■”之“■”應讀為“乃”。《治邦之道》簡9“母咸於■色以還心”的“還”應讀... 《邦家之政》簡10“■”所從之“目”是“且”的省寫。簡10“争■於謀夫”之“■”應讀為“傾”,謂争相傾身下士,使謀士歸附自己。《邦家處位》簡8“■■亓■”之“■”應讀為“乃”。《治邦之道》簡9“母咸於■色以還心”的“還”應讀為“營”,營惑、感亂之義。簡10“母面■”之“■”應讀為“倞”,强。簡25“■”應理解為憂慮、體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華簡捌 邦家之政 邦家處位 治邦之道
下载PDF
説清華八《虞夏殷周之治》中的"䢜而不來"
15
作者 張飛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277-281,共5页
清華八《虞夏殷周之治》中"海外之諸侯通而不來"的"䢜",或釋作"歸",或讀作"饋"或"餽",均有未安.本文認爲"䢜"應讀爲"懷",訓爲"受安撫".簡文"海外... 清華八《虞夏殷周之治》中"海外之諸侯通而不來"的"䢜",或釋作"歸",或讀作"饋"或"餽",均有未安.本文認爲"䢜"應讀爲"懷",訓爲"受安撫".簡文"海外之諸侯懷而不來"意爲海外的諸侯卽使受到安撫也不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華八 《虞夏殷周之治》
原文传递
清华简《系年》与齐长城考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溯 梁洪燕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43,共10页
东周时期齐国修筑的齐长城,西起济南市长清区广里村南,东至胶南市于家河村入海。具体修筑年代,历来众说纷纭。近年来发现的清华简《系年》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二章,记有三次晋伐齐的战事,均与齐长城有关。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441年,记有齐... 东周时期齐国修筑的齐长城,西起济南市长清区广里村南,东至胶南市于家河村入海。具体修筑年代,历来众说纷纭。近年来发现的清华简《系年》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二章,记有三次晋伐齐的战事,均与齐长城有关。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441年,记有齐国始筑齐长城,为文献中所首见,使齐国始筑长城的具体年代终于明了。同时文中记载其为沿济水修筑,由此始知齐长城的完整布局,对齐长城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第二次发生在公元前430年,通过文中纪载并结合考古调查,可以断定济水段齐长城南至谷丘、北至渤海。第三次发生在公元前403年,齐国因内乱向晋投降,并被迫订立禁修长城放弃廪丘的盟约,列国于次年朝见周天子,三晋被封为诸侯,战国格局形成。这两章简文不但揭示了齐长城的始筑年代,据此对其时代背景及列国关系,也有了更深刻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系年》 齐长城 三晋伐齐 战国
原文传递
利用清華簡考釋楚璽一則
17
作者 徐在國 《历史语言学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178-181,共4页
《古玉印集存》87號著錄一方楚璽,前二字隸作'■曆',我們根據清華簡《系年》'飛廉'的'廉'字寫法,讀罵'■廉',可能是以祖先之名作為複姓,'■廉'見於《左傳》。
关键词 清華簡 楚璽 考釋 鬬廉
原文传递
说清华简《成人》中的“先”字
18
作者 张飞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22年第2期193-199,280-281,共9页
清华简《成人》中有一个“■”字,学者多有讨论,但均有未安。文章认为该字应从王宁先生释为“先”,但读为“践”,训为“循”。“不践故常”意为不依循旧有的法度。“践绳下尤”意为依照准绳、去除过失。
关键词 清华简 《成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