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biodegradable bamboo powder/polycaprolactone composites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 Qin-hui LI Xue-fang LIN Jin-huo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竹子 powder/polycaprolactone composites (BPPC ) 被转矩电流计准备调查配方的效果,处理在变阻器上调节 BPPC 的逻辑性质。词法行为和 BPPC 的机械性质也被学习。结果证明合成材料的最佳配方由 70% polycaprolactone 组成, 30% 竹... 竹子 powder/polycaprolactone composites (BPPC ) 被转矩电流计准备调查配方的效果,处理在变阻器上调节 BPPC 的逻辑性质。词法行为和 BPPC 的机械性质也被学习。结果证明合成材料的最佳配方由 70% polycaprolactone 组成, 30% 竹子根据体积搽粉,联合代理人的铝酸盐的 1.6 % , 1.2% 硬脂的酸,和到竹子的 2% 石蜡根据质量搽粉比率。处理条件参数的最佳为 BPPC 在 100 ° C 在 <SUP>&#8722;1</SUP> 和温度在 50 r · m 作为旋转速度被决定。BPPC (包含 30 拷贝竹子粉末) 拥有的著名界面的相容性和 BPPC 的机械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制备 聚己内酯 生物降解性能 最佳工艺条件 力学性能 最佳配方 转矩流变仪 界面相容性
下载PD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ni-Directional Long Bamboo Fiber/Bamboo Powder Composite Materials
2
作者 Shinji Ochi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4年第14期1011-1019,共9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produced using long bamboo fiber and bamboo powder. Bamboo fiber and powder can be hot press-molded much like plastic materials, and the use of...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produced using long bamboo fiber and bamboo powder. Bamboo fiber and powder can be hot press-molded much like plastic materials, and the use of these materials in place of plastic products would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extensive plastic use. In this study, the tensile and flexural properties of molded uni-directional long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made from bamboo fiber bundles and Bamboo powder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nsile 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bamboo fiber/powder composites wer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iber content. On the other side, both strengths of composite wer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molding temperature after 180℃. The highest tensile and flexural strengths of the bamboo fiber reinforced bamboo powder composites specimens which were tested were recorded at 169.9 MPa and 221.1 MPa,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boo Fiber bamboo powder Composite Materials TENSILE STRENGTH FLEXURAL STRENGTH
下载PDF
Acute and 28-day Sub-acute Oral Toxicity Evaluation of Two Dietary Bamboo Charcoal Powders in Sprague-Dawley Rats 被引量:2
3
作者 贾贞超 罗莎 +3 位作者 钟雨婷 李晓 陈锦瑶 张立实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5年第2期192-199,共8页
No data were available on the acute oral toxicity, short-term oral toxicity of vegetable carbon in animal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two commercially available dietary bamboo charcoal powders... No data were available on the acute oral toxicity, short-term oral toxicity of vegetable carbon in animal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two commercially available dietary bamboo charcoal powders(BCP1 and BCP2).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two powders was determined by a Mastersizer 2000 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zer prior to the in vivo safety studies. For the acute toxicity study, a single dose of 11.24 g/kg body weight of BCP1 and BCP2 was given once orally to healthy Sprague-Dawley(SD) rats. Mortality and clinical symptom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for the first 30 min after treatment, at 4 h post-administration, and then at least once daily for 14 days after administration. In the repeated dose 28-day oral toxicity study, BCP1 and BCP2 were administered orally at doses of 2.81, 5.62, and 11.24 g/kg body weight for 28 days to SD rats.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nd organs and blood sampl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BCP1 and BCP2 were micro-sized and various in size. In the acute toxicity and the repeated dose 28-day oral toxicity studies, BCP caused neither mortality nor visible signs of toxicity in ra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relative organ weights or in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BCP treated groups compared to a control group. No treatment-related hist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the organs of these animals. Based on these dat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edian lethal dose(LD50) of BCP for both male and female rats is more than 11. 24 g/kg body weight and the no-observed-adverse-effect level(NOAEL) is 〉11.24 g/kg body weight for 28 d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xicity biochemical administration concluded bamboo dosage visible powders bamboo organs
下载PDF
Dietary intake of bamboo vinegar and charcoal powder(BVC)enhances resistance of African catfi sh Clarias gariepinus to bacterial pathogen
4
作者 Kwangjin JU Moyngsuk KIL +4 位作者 Sanghyok RI Tongchol KIM Lining ZHANG Maocang YAN Guangxu LIU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期336-346,共11页
Although the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of bamboo vinegar and charcoal powder(BVC)has been increasingly documented in domestic animals,the use of BVC as immunostimulant in fi sh aquaculture awaits verifi cation.In the ... Although the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of bamboo vinegar and charcoal powder(BVC)has been increasingly documented in domestic animals,the use of BVC as immunostimulant in fi sh aquaculture awaits verifi cation.In the present study,the immunostimulatory impacts of dietary BVC intake were investigated in an important aquaculture fi sh species,the African catfi sh Clarias gariepinus.Results show that the pathogen resistance of African catfi sh was signifi cantly improved by dietary BVC intake at the tested levels(0.5%-2%),as indicated by higher survival rates(approximately 1.52-1.85 times that without BVC supplementation)upon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ion of bacterial pathogen Aeromonas hydrophila.In addition,both the count and phagocytic activity of blood cells were signifi cantly up-regulated by a 45-day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BVC.Moreover,compared to that of the control,fi sh individuals fed BVC containing diets exhibited signifi cant higher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SOD),myeloperoxidase(MPO),and lysozyme(LYZ).The content of immunoglobulin M(IgM)in serum of African catfi sh was also induced by dietary BVC supplementation.Furthermore,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nterleukin-8(IL-8),toll-like receptor 1 and 5(TLR1 and TLR5),myeloid diff 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and 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in the head kidney were signifi cantly up-regulated.Our fi ndings indicate BVC could be an eff ective immunostimulant in teleost species,which may enhance fi sh immunity through improving hematic parameters,activating bioactive humoral molecules,and up-regulating immune related molecular pat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boo vinegar and charcoal powder(BVC) African catfi sh IMMUNOSTIMULANT pathogen resistance
下载PDF
KOH共热法和水热活化法制备多孔竹活性炭的比较
5
作者 童文瑄 梁新鑫 +3 位作者 周吓星 黄方 陈礼辉 牛敏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3,共7页
我国竹材资源丰富,以竹废料为原料,制备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竹活性炭,有助于推动竹产业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在本研究中,分别采用KOH共热和水热处理对竹粉进行活化,并对制备的竹活性炭进行电化学性能、比表面积、表... 我国竹材资源丰富,以竹废料为原料,制备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竹活性炭,有助于推动竹产业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在本研究中,分别采用KOH共热和水热处理对竹粉进行活化,并对制备的竹活性炭进行电化学性能、比表面积、表面微观形貌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KOH共热活化法的最佳条件为炭化温度350℃,活化温度900℃,升温速率2℃/min,碱炭质量比4∶1;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3 299 m2/g, 0.5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287.8 F/g, 5 000次充放电测试后,电容保持率为95%~105%。水热活化法的最佳条件为KOH质量分数20%,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12 h,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92.91 m2/g, 0.5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170.4 F/g,电容保持率为88.89%。2种方法制备的活性炭孔径结构都是以微孔为主,中孔混合分布,含有少量大孔;2种活性炭均含有双层或多层石墨烯结构,但水热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石墨化程度更高,制备条件更温和。研究结果既可为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思路,也有效地扩展了竹材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粉 活性炭 KOH共热活化法 水热活化法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CO_(2)活化的竹基多孔炭催化还原Cr(VI)的性能研究
6
作者 连媛 王汉琛 +3 位作者 方兆丰 何晨露 黄彪 林冠烽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
以竹粉为原料、CO_(2)为活化剂制备竹基多孔炭(ZH-100),并用于催化还原Cr(VI)。分析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还原剂甲酸用量、Cr(VI)初始质量浓度对竹基多孔炭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PS、XRD和交流阻抗测试技术对反应前后的多孔炭进行表... 以竹粉为原料、CO_(2)为活化剂制备竹基多孔炭(ZH-100),并用于催化还原Cr(VI)。分析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还原剂甲酸用量、Cr(VI)初始质量浓度对竹基多孔炭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PS、XRD和交流阻抗测试技术对反应前后的多孔炭进行表征,以揭示其催化还原Cr(VI)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竹基多孔炭催化还原Cr(VI)的最佳实验条件为Cr(VI)初始质量浓度120 mg/L、温度60℃、ZH-100炭催化剂添加量0.1 g,还原剂甲酸添加量1.5 mL,在该条件下反应10 min,Cr(VI)还原率高达99.44%;重复使用3次后,ZH-100的催化还原能力略有下降,但仍能在30 min内达到99.22%的Cr(VI)还原率。分析发现,Cr(VI)的去除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还原,其中以化学还原占主导;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下降原因包括表面官能团消耗、碳微晶排列无序化及阻抗增大,ZH-100对Cr(VI)的催化还原机制为官能团介导和类石墨微晶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粉 竹基多孔炭 催化
下载PDF
PEW-g-MAH改性竹粉机理研究
7
作者 王剑峰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
研究了PEW-g-MAH改性竹粉的机理,借助傅立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来探究PEW-g-MAH与竹粉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PEW-g-MAH中的酸酐基与竹粉中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改性后的竹粉热稳定性增加,竹粉与PEW-g-MAH发生了化学键结合。
关键词 竹粉 PEW-g-MAH 表面改性 酯化反应 反应机理
下载PDF
基于改性竹粉/TPU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及其发泡行为研究
8
作者 闫文飞 谈敦旭 +4 位作者 陈小洁 张璇 王文琪 陈君荣 张炫辉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6期93-97,共5页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主基体,改性竹粉为填料,采用超临界发泡技术制备了鞋用TPU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不同改性竹粉含量对复合发泡材料形貌结构、热稳定性、熔体流动性、密度、发泡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改性竹粉后,复合发泡材料...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主基体,改性竹粉为填料,采用超临界发泡技术制备了鞋用TPU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不同改性竹粉含量对复合发泡材料形貌结构、热稳定性、熔体流动性、密度、发泡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改性竹粉后,复合发泡材料的微观泡孔形貌特征为闭孔结构;随着竹粉添加量的增加,并泡情况减少,孔径逐渐减小并逐渐趋于均一;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改性竹粉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不变,熔点降低,熔融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当改性竹粉的添加量为5 phr时,复合发泡材料的密度最轻且达到0151 g/cm3,发泡倍率最大且达到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改性竹粉 超临界发泡技术 复合发泡材料
下载PDF
高膳食纤维竹笋代餐粉配方优化
9
作者 王茜 张艳丽 +3 位作者 杨洁钰 李松明 蒲欣田 余英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提高竹笋利用率,满足大健康市场对高膳食纤维快消品的巨大需求,以竹笋粉为主料,用零卡糖代替蔗糖,添加薏仁山药粉、黑芝麻粉和燕麦藜麦片,制作高膳食纤维竹笋代餐粉。根据预试验结果,以感官评分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代餐... 为提高竹笋利用率,满足大健康市场对高膳食纤维快消品的巨大需求,以竹笋粉为主料,用零卡糖代替蔗糖,添加薏仁山药粉、黑芝麻粉和燕麦藜麦片,制作高膳食纤维竹笋代餐粉。根据预试验结果,以感官评分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代餐粉中竹笋粉、零卡糖、薏仁山药粉、黑芝麻粉的适宜添加量,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确定各成分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高膳食纤维竹笋代餐粉的最佳配方为:零卡糖添加量14.63%,黑芝麻添加量14.63%,竹笋粉添加量24.39%,薏仁山药粉添加量24.39%,燕麦藜麦片添加量21.96%。研发的该款代餐粉具有膳食纤维含量高、热量低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粉 代餐粉 膳食纤维 配方优化
下载PDF
两种干燥方式对苦竹笋粉营养成分的影响
10
作者 胡强 王延云 +2 位作者 王燕 吴蔚 向乐曦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21-26,共6页
以苦竹笋为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和传统热风干燥技术生产苦竹笋粉,并比较两种生产工艺的苦竹笋粉的营养成分,旨在为苦竹笋下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结果显示:真空冷冻干燥处理苦竹笋粉的总酚(2.86%)、总黄酮(1.44%)和Vc(321.34mg)... 以苦竹笋为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和传统热风干燥技术生产苦竹笋粉,并比较两种生产工艺的苦竹笋粉的营养成分,旨在为苦竹笋下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结果显示:真空冷冻干燥处理苦竹笋粉的总酚(2.86%)、总黄酮(1.44%)和Vc(321.34mg)含量均高于热风干燥处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总糖、灰分含量两者无明显差异;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苦竹笋粉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92 g/100 g)的总含量高于热风干燥,占氨基酸总量的39.16%,但儿童必需氨基酸总含量略低于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的苦笋粉中各呈味氨基酸及其总量均高于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处理的苦笋粉中钾(52890、52260 mg/kg)、钙(930.8、1080 mg/kg)、锌(83.51、89.45 mg/kg)含量均比较高,真空冷冻干燥竹笋粉中钠、铬元素的含量低于热风干燥竹笋粉。可见,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苦竹笋粉在营养成分的保持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粉 营养成分 热风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下载PDF
碳化硅对聚氯乙烯/竹粉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11
作者 段国燕 何春霞 +2 位作者 杨星星 王敏 王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2,共5页
为比较碳化硅(SiC)含量对聚氯乙烯(PVC)/竹粉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竹粉为木质纤维,PVC为基体材料,用挤出成型方法制备了不同含量SiC的PVC/竹粉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及蠕变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SiC质量分数为3%... 为比较碳化硅(SiC)含量对聚氯乙烯(PVC)/竹粉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竹粉为木质纤维,PVC为基体材料,用挤出成型方法制备了不同含量SiC的PVC/竹粉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及蠕变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SiC质量分数为3%时,PVC/SiC/竹粉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性能较好,较未添加SiC的PVC/竹粉复合材料分别高出29.0%,4.2%;SiC质量分数为3%时,摩擦系数、磨损失重率最小分别为0.428 5,0.151%;添加1.5%SiC的PVC/竹粉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最高,为36.6 MPa。蠕变应力值为3.552 8 MPa时,SiC含量对PVC/竹粉木塑复合材料应变影响相近,其中,PVC/竹粉/1.5%SiC复合材料应变值最小;应力值为7.105 6 MPa、10.658 4 MPa时,PVC/竹粉/3.0%SiC复合材料应变值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竹粉 木质纤维 木塑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下载PDF
机织间隔织物增强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
12
作者 李佳楠 姜亚明 +1 位作者 李嘉乐 杨晨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5-21,共7页
为进一步改善机织间隔织物增强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以不同质量分数的竹粉为填料加入间隔织物增强聚氨酯泡沫中,进行吸声性能测试并优化设计,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空腔厚度、穿孔率以及二者相结合对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 为进一步改善机织间隔织物增强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以不同质量分数的竹粉为填料加入间隔织物增强聚氨酯泡沫中,进行吸声性能测试并优化设计,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空腔厚度、穿孔率以及二者相结合对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中加入竹粉质量分数为0.5%的吸声性能最好;空腔厚度越大,吸声峰值越向低频方向移动,且吸声频带越来越窄;穿孔率越大,吸声峰值越大,吸声峰值随穿孔率增加整体向高频方向移动,吸声频带越来越宽;穿孔率越大,达到吸收峰值所需的空腔越小,空腔厚度越大,所需穿孔率越小,穿孔与空腔相结合可以改善复合材料吸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间隔织物 聚氨酯泡沫 竹粉 复合材料 吸声性能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的竹粉颗粒接触参数标定
13
作者 刘东 刘子昕 +2 位作者 王琦 李晓旭 闫承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5-882,共8页
【目的】建立竹粉颗粒材料的离散元模型并标定其相关接触参数。【方法】基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粉末物理堆积角实验结果,采用离散元法(DEM)模拟仿真和实验设计(DOE)相结合的方法,通过Plackett-Burman (P-BD)实验、爬坡实验和响应... 【目的】建立竹粉颗粒材料的离散元模型并标定其相关接触参数。【方法】基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粉末物理堆积角实验结果,采用离散元法(DEM)模拟仿真和实验设计(DOE)相结合的方法,通过Plackett-Burman (P-BD)实验、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实验获得竹粉堆积角和仿真参数之间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以物理堆积角为目标值预测得到接触参数的最优组合。【结果】实测竹粉物理堆积角为49.29°;P-BD实验结果表明了竹粉-竹粉滚动摩擦系数、竹粉-竹粉恢复系数和竹粉-不锈钢板静摩擦系数对堆积角影响显著(P<0.05);响应面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P-BD实验的结果,同时表明竹粉-竹粉滚动摩擦系数自身交互作用、竹粉-竹粉滚动摩擦系数和竹粉-竹粉恢复系数的交互作用对堆积角有显著影响(P<0.05);最优因素组合为竹粉-竹粉恢复系数0.44,竹粉-竹粉滚动摩擦系数0.22,竹粉-不锈钢板静摩擦系数0.45。【结论】本研究在41.20°~55.27°堆积角范围内建立的竹粉颗粒堆积角定量模拟标定与预测平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DEM标定方法可为后续建立评估生物质颗粒运动行为及其与设备相互作用的材料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标定 竹粉堆积角 离散元模拟 实验设计
下载PDF
竹炭粉对无灰煤基活性炭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季梦婷 樊丽华 +2 位作者 王雪宇 于娜林 江宏伟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80-86,共7页
为探究竹炭粉添加比例对褐煤基无灰煤活性炭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KOH活化法,以褐煤基无灰煤和竹炭粉为原料制备活性炭,通过SEM、N_(2)吸脱附、XRD、FT-IR表征活性炭结构,通过交流阻抗、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测试活性炭的电... 为探究竹炭粉添加比例对褐煤基无灰煤活性炭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KOH活化法,以褐煤基无灰煤和竹炭粉为原料制备活性炭,通过SEM、N_(2)吸脱附、XRD、FT-IR表征活性炭结构,通过交流阻抗、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测试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褐煤基无灰煤中加入竹炭粉后所制备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改善,竹炭粉添加量为30%时制备的活性炭电化学性能最佳,比表面积为2976 m^(2)/g,总孔容积为1.59 cm^(3)/g,相较不添加竹炭粉时增加了59%,中孔率达15.6%。在0.05 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377.9 F/g,比不添加竹炭粉时比电容提高了69.9%,在5 A/g电流密度下电容保持率为84.34%,在1 A/g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电容保持率为86.71%,相较不添加竹炭粉时提高了4.99%,倍率性和循环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基无灰煤 竹炭粉 活性炭 双电层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竹刨花-铁耦合体系对低碳氮比污水的脱氮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力 李志勇 +1 位作者 黄剑 程晓夏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4-221,共8页
针对低碳氮比污水中总氮(TN)去除率低的问题,以纤维状竹刨花为固体碳源,单质铁粉为铁源,利用二者的耦合作用进行脱氮。通过静态反硝化试验考察不同铁碳质量比(Fe/C)对NO_(3)^(-)-N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耦合体系适宜的Fe/C;在此基础上,设... 针对低碳氮比污水中总氮(TN)去除率低的问题,以纤维状竹刨花为固体碳源,单质铁粉为铁源,利用二者的耦合作用进行脱氮。通过静态反硝化试验考察不同铁碳质量比(Fe/C)对NO_(3)^(-)-N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耦合体系适宜的Fe/C;在此基础上,设置单纯竹刨花对照组(1#试验组)与耦合填料试验组(2#试验组)动态反硝化试验,研究其脱氮性能。结果表明:静态试验中,加入铁粉的耦合体系NO_(3)^(-)-N去除率均高于单纯竹刨花体系,但当Fe/C大于0.125∶1时,NO_(3)^(-)-N去除率提升不显著,综合考虑反硝化效果与成本,确定动态试验耦合填料Fe/C为0.125∶1。动态试验中,进水总有机碳浓度低于2 mg/L,TN浓度为(40.93±2.04)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8 h时,1#和2#试验组运行约10 d后脱氮效能趋于稳定。12~81 d,2组出水总有机碳浓度均较低,1#、2#试验组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和76%,2#试验组的TN去除率相比1#试验组提高了129%;两组均有一定的NO2--N积累,但2#试验组的NO2--N浓度相比1#试验组低约47%;2#试验组出水总铁平均浓度低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未出现铁过量释放与NH_(3)-N明显积累。总之,竹刨花-铁耦合体系脱氮效能优异,脱氮过程二次影响低。我国竹资源丰富,铁来源广泛,竹刨花-铁耦合体系可用于低碳氮比生活污水中TN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刨花 铁粉 反硝化 固体碳源 耦合体系
下载PDF
8种竹笋粉理化特性及其复合代餐粉食用品质
16
作者 李松明 王茜 +3 位作者 余学军 张艳丽 杨洁钰 余英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6期36-41,共6页
选择宜宾当地的8个竹种(绵竹、硬头黄竹、毛竹、慈竹、方竹、苦竹、雷竹和水竹)的竹笋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8种竹笋粉的结合水力、持水力、膨胀力以及脂肪酸吸附能力,筛选出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的竹笋,用于制作复合代餐粉,并评价其结块率... 选择宜宾当地的8个竹种(绵竹、硬头黄竹、毛竹、慈竹、方竹、苦竹、雷竹和水竹)的竹笋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8种竹笋粉的结合水力、持水力、膨胀力以及脂肪酸吸附能力,筛选出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的竹笋,用于制作复合代餐粉,并评价其结块率和口味。结果表明,方竹、苦竹、毛竹的笋粉具有较好的理化特性,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竹种;以筛选出的3种竹笋粉作为主要原料,复配其他营养物质制作复合代餐粉,评定结果显示,以方竹笋粉为主要成分的复合代餐粉表现最好,结块率最低,感官评分最高。该研究可为竹笋加工剩余物的高效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种 竹笋粉 理化特性 复合代餐粉 食用品质 四川宜宾
下载PDF
毛竹液化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7
作者 迟洋 胡冬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70-675,共6页
致力于毛竹液化产物及毛竹液化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以碱性催化苯酚液化毛竹为关键组分,通过与适量甲醛反应制备竹粉液化酚醛(BPF)树脂胶黏剂。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选取苯酚与竹粉的液固比、甲醛与苯酚的摩尔比及催化剂添加... 致力于毛竹液化产物及毛竹液化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以碱性催化苯酚液化毛竹为关键组分,通过与适量甲醛反应制备竹粉液化酚醛(BPF)树脂胶黏剂。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选取苯酚与竹粉的液固比、甲醛与苯酚的摩尔比及催化剂添加量作为主要考量因素,对所制备BPF树脂指标进行正交和方差综合分析,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TG)、差示量热(DSC)表征树脂的结构和热性能。结果表明:苯酚与竹粉的质量比、甲醛与苯酚的摩尔比及氢氧化钠与苯酚的摩尔比为4.5∶1、1.8∶1、0.4∶1是BPF树脂胶黏剂制备的最佳配比;此配比下胶合强度达到1.7488MPa,固含量为71.15%,游离甲醛量为0.05%,游离酚量为0.06%,黏度为93mPa·s;以酚醛树脂胶黏剂为标准,BPF树脂能满足木材工业树脂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竹粉 酚醛胶粘剂
下载PDF
竹粉对白星花金龟转化白酒糟效率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李丹 代发文 扎西初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32-39,50,共9页
试验旨在探索和优化白酒糟的昆虫生物转化效率,试验一采用2*4因子设计以探究不同配比白酒糟物料对白星花金龟和黄粉虫生长的影响,试验二在试验一基础上选择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三龄期白星花金龟,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为100%白酒糟,试验... 试验旨在探索和优化白酒糟的昆虫生物转化效率,试验一采用2*4因子设计以探究不同配比白酒糟物料对白星花金龟和黄粉虫生长的影响,试验二在试验一基础上选择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三龄期白星花金龟,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为100%白酒糟,试验组分别用25%、50%、75%、100%竹粉替换对照组的白酒糟,15 d后测定白星花金龟体重增长、死亡率、消化率和转化率。结果发现:(a)饲喂四种不同配比白酒糟物料后白星花金龟组平均日死亡数均显著低于黄粉虫组(P<0.05),每日体长增长显著高于黄粉虫组(P<0.05)。(b)试验二中白星花金龟处理组其死亡率与添加竹粉的含量呈反比,试验组中酒糟含量与虫体增重率呈正比;用50%竹粉替代白酒糟时白星花金龟的转化率和粗灰分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白星花金龟处理白酒糟能力优于黄粉虫;用50%竹粉替代白酒糟时白星花金龟生物转化力最优,体重增长率为59.25%,死亡率为3.75%,转化率为6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糟 竹粉 白星花金龟 生长 体重 转化率
下载PDF
竹粉改性丁腈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陈义君 张丽 +2 位作者 陈尚彪 王其来 相益信 《安徽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51-55,共5页
丁腈橡胶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特种合成橡胶,属于非结晶的极性不饱和橡胶,具有优异的耐非极性油和非极性溶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密封制品。现代工业要求丁腈橡胶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因而需对原有的丁腈橡胶配方进行改进,即采... 丁腈橡胶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特种合成橡胶,属于非结晶的极性不饱和橡胶,具有优异的耐非极性油和非极性溶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密封制品。现代工业要求丁腈橡胶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因而需对原有的丁腈橡胶配方进行改进,即采用氯化锌与环氧化天然橡胶形成化学键,再加入天然竹粉填料来增强丁腈橡胶基体。结果表明,环氧化天然橡胶能够加快硫化速率;竹粉能够大幅提升丁腈橡胶储能模量,提高材料抗形变能力。改性后的丁腈橡胶力学性能获得较大提升,拉伸强度是普通丁腈橡胶的2.6倍,撕裂强度增加了24%,100%定伸应力和300%定伸应力也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氯化锌 环氧化天然橡胶 竹粉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考虑损伤效应的PVC竹粉复合材料蠕变性能分析
20
作者 王怡楠 盛冬发 +1 位作者 李忠君 张容国 《河南科技》 2023年第2期35-39,共5页
【目的】为了全面探讨PVC竹粉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方法】本研究引用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蠕变试验数据,并根据时温等效原理绘制出不同参考温度下的蠕变柔量主曲线,同时推导出两种考虑损伤效应的蠕变新模型,采用新模型对25℃做参考温度... 【目的】为了全面探讨PVC竹粉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方法】本研究引用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蠕变试验数据,并根据时温等效原理绘制出不同参考温度下的蠕变柔量主曲线,同时推导出两种考虑损伤效应的蠕变新模型,采用新模型对25℃做参考温度的蠕变柔量主曲线进行拟合。【结果】本研究验证了可通过材料在较高温度、较短时间下的蠕变行为来预测较低温度、较长时间下的蠕变行为,并得到两种损伤新模型的待定力学参数。【结论】两种损伤蠕变新模型均能较好地表征PVC竹粉复合材料的蠕变力学性能,其中非定常Burgers损伤蠕变模型的拟合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竹粉复合材料 蠕变 时温等效原理 非定常Burgers损伤蠕变模型 Zener损伤蠕变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