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宋杭州恭圣仁烈杨皇后宅院园林遗址考 被引量:12
1
作者 鲍沁星 张敏霞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2-75,共4页
南宋恭圣仁烈杨皇后宅院位于杭州吴山清波坊,建于南宋时期,属南宋恭仁皇后所有。在2001年的考古中,发现了庭院中大型假山与方型水池遗址,位列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也是继汉代南越国皇家园林遗址、唐代山西降守居衙署遗址以来古代... 南宋恭圣仁烈杨皇后宅院位于杭州吴山清波坊,建于南宋时期,属南宋恭仁皇后所有。在2001年的考古中,发现了庭院中大型假山与方型水池遗址,位列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也是继汉代南越国皇家园林遗址、唐代山西降守居衙署遗址以来古代园林之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对研究宋代园林具有极高的价值。但是近年来除遗址考古报告发表之外,其并未引起古典园林史研究者的注意。在此,笔者以遗址考古报告为基础,通过追溯宋代文献典籍、考证和调研,对这座南宋皇室宅院园林的性质、园主以及造园手法进行了探讨和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宋恭圣仁烈杨皇后宅院 造园 假山 方池 古典园林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的方池欣赏:以明代江南园林为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顾凯 《建筑师》 2010年第3期44-51,共8页
本文从现存古典园林中的方池现象引发出问题,通过对明代江南园林文献中方池记述及图像的考察,指出方池理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的重要特点;并通过方池欣赏的历史资源的探索,揭示出方池理水背后"适意"和"求理"的欣赏... 本文从现存古典园林中的方池现象引发出问题,通过对明代江南园林文献中方池记述及图像的考察,指出方池理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的重要特点;并通过方池欣赏的历史资源的探索,揭示出方池理水背后"适意"和"求理"的欣赏方式;其后对明末造园技法与欣赏方式转变的分析,则解释了方池欣赏走向衰退的原因;最后进一步指出常见的将"曲"为特点的现有江南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简化认识的误区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明代江南园林 方池
下载PDF
大型格池桩筏基础共同作用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杨挺 周健 +1 位作者 王义 颜学成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3-27,共5页
结合南京市城北污水处理厂曝气沉淀池地基及基础工程设计,对格池闭水载荷试验过程中桩筏基础的变形、筏板底土压力分布、桩顶荷载受力分布及桩与筏板的荷载分担测试方法与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曝气沉淀池在实际运行工况时,桩筏基... 结合南京市城北污水处理厂曝气沉淀池地基及基础工程设计,对格池闭水载荷试验过程中桩筏基础的变形、筏板底土压力分布、桩顶荷载受力分布及桩与筏板的荷载分担测试方法与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曝气沉淀池在实际运行工况时,桩筏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的机理和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大面积筏板后浇带部分筏板在受力转变过程中,对桩筏基础的沉降值影响甚微;在桩径相同时,可通过调整不同区域内的桩长来优化桩基承载力的设计;两相邻格池,当一池为卸载(排水),另一池为加载(注水)时,卸载一侧的桩顶反力会达到最大值;扣除水浮力的影响,当桩距径比s/d=3.8-4.5时,筏板分担荷载平均比值:满池工况为9.0%,空池工况为11.3%;桩筏基础最大沉降量及最大差异沉降量均远小于设计值和允许值,对类似工程设计取s/d=5.0-6.0,筏基可承担15%-20%的荷载,经济效益会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格池 桩筏基础 共同作用 试验测试 分析研究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东南极湖泊沉积物化学元素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哲 聂亚光 +2 位作者 陈倩倩 刘文齐 刘晓东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17-323,共7页
以东南极罗斯岛地区的3个湖泊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仪获得了沉积物样品的光谱曲线,讨论了东南极罗斯岛湖泊沉积物的光谱特征。在沉积物化学元素分析的基础上将样品分成建模集和验证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 以东南极罗斯岛地区的3个湖泊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仪获得了沉积物样品的光谱曲线,讨论了东南极罗斯岛湖泊沉积物的光谱特征。在沉积物化学元素分析的基础上将样品分成建模集和验证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光谱与化学元素指标的对应关系矩阵,通过验证集预测值和测定值之间的误差参数比较,发现研究的20种元素含量均能和光谱曲线建立有效的计算关系,其中,N、C、H、Mn、Ba、P、Al、Fe、K、Se、As和Hg等元素能够达到相当精确的预测水平(预测值与测量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0.90)。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快速分析东南极湖泊沉积物中元素含量是一种潜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极 湖泊沉积物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化学元素
下载PDF
宋代造园艺术与园林建筑特征之窥探
5
作者 许江 《创意与设计》 2014年第2期83-93,共11页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至宋代,其内容与形制趋于定型,造园艺术与技术均已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高潮阶段。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及绘画材料的梳理、研究,归纳了两宋时期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造园旨趣与建筑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至宋代,其内容与形制趋于定型,造园艺术与技术均已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高潮阶段。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及绘画材料的梳理、研究,归纳了两宋时期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造园旨趣与建筑特色,并以亭、台、水榭、方池等园林建筑为例,总结了两宋时期园林建筑的设计特征与表现样态。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园林 水榭 方池
下载PDF
盆栽和方池——东南亚园林的印度线索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力智 《风景园林》 2018年第9期86-90,共5页
本文以东南亚园林中的两个常见元素—盆栽和方池为例,呈现了印度文明对东南亚园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呈现了东南亚园林的宗教和哲学内涵以及相应的常见造园手法。以此指出,东南亚园林不只是对中国、欧洲园林的模仿,其园林设计... 本文以东南亚园林中的两个常见元素—盆栽和方池为例,呈现了印度文明对东南亚园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呈现了东南亚园林的宗教和哲学内涵以及相应的常见造园手法。以此指出,东南亚园林不只是对中国、欧洲园林的模仿,其园林设计受印度影响较大,且有一以贯之的逻辑,并能够承载深刻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东南亚 园林 盆栽 方池
下载PDF
穿越道路的防洪方涵改造设计
7
作者 陈方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0年第1期95-98,共4页
现代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为了提升城市道路的流量,使车速提高,在与现有的道路的连接时,就多有下穿的情况出现,这样原有道路上的配套的排水管线就受到影响,需要合理科学的对排水系统进行改造,使排水系统畅通,尤其是大的防洪排水方涵。
关键词 道路改造 防洪方涵 缓洪池 雨水工程
下载PDF
广场上种植大树的措施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威 《价值工程》 2015年第26期225-226,共2页
本文针对广场上大树成活后在管护期间出现的问题,从广场铺装结构,树种特性,大树种植形式,生长空间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找到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广场 大树种植 树阵 树池 积水 园林管护 园林工程 排水
下载PDF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遗址考证
9
作者 俞宗建 《莆田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87-91,共5页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中的“半亩方塘”位于何处,众说纷纭。通过搜集梳理朱熹来莆游学史料和“濯缨池”“濯缨亭”的历史文献、实物史料,甄别各家研究观点,结合文献分析和田野考察,推断“半亩方塘”应是福建莆田黄石谷城山麓的“濯缨池”。
关键词 朱熹 《观书有感二首》 半亩方塘 濯缨池 濯缨亭 国清塘
下载PDF
基于主动约束平衡算法的空中电场大地电磁法数据反演
10
作者 杨龙富 吴信民 +2 位作者 陆明俊 杨源鸿 曾军平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0年第1期43-46,共4页
空中电场大地电磁法(air electric field electromagnetic method,AEMT)是用电容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观测电磁场在地表空气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地下地质结构的一种方法。为探究该方法的实用性,首先从其原理出发,以某尾矿库采集的数据为基础... 空中电场大地电磁法(air electric field electromagnetic method,AEMT)是用电容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观测电磁场在地表空气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地下地质结构的一种方法。为探究该方法的实用性,首先从其原理出发,以某尾矿库采集的数据为基础,使用主动约束平衡最小二乘法(active constraint balancing,ACB)反演,并分析算法中拉格朗日乘子与网格剖分因子的取值范围。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尾矿库尾矿的埋藏情况,为空中电场大地电磁法数据的反演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电场大地电磁法 ACB最小二乘法 尾矿库
下载PDF
半亩方塘见清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浅析
11
作者 李豫霞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17-117,共1页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科学地把握语文课堂节律,艺术地调动语文课堂气氛,全面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这些都将为中学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育 半亩方塘 水天一色
下载PDF
宅园一体的功能架构与彼此相望的观照之法——试析艺圃空间结构及其转化
12
作者 朱雷 《建筑学报》 2024年第7期119-124,共6页
从明清园林“方池与曲水”之辨出发,以苏州艺圃为例,重溯文氏药圃之义,回归宅园一体的现实功能架构,解读其所包含的空间结构脉络及演化特征。揭示一种园林景观与日常起居直面相对的生活态度、水平展开的空间结构,以及彼此相望的观看方式... 从明清园林“方池与曲水”之辨出发,以苏州艺圃为例,重溯文氏药圃之义,回归宅园一体的现实功能架构,解读其所包含的空间结构脉络及演化特征。揭示一种园林景观与日常起居直面相对的生活态度、水平展开的空间结构,以及彼此相望的观看方式;由此回应艺圃依旧不断变化的功能环境,容纳并产生新的园林活动与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艺圃 方池 水平性结构 观法构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