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lation of Plasma and Thylakoid Membranes from the Heterocystous Cyanobacterium Anabaena sp. PCC 7120
1
作者 李斌 徐冬一 赵进东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6期650-652,共3页
利用水溶性多聚体双相法分离蓝细菌Anabaenasp .PCC 712 0质膜和类囊体膜两种膜系统。吸收光谱分析表明 ,质膜相和类囊体膜相的主要色素分别为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SDS_凝胶电泳显示这两种膜系统蛋白组成有很大差别。这种分离方法容易操... 利用水溶性多聚体双相法分离蓝细菌Anabaenasp .PCC 712 0质膜和类囊体膜两种膜系统。吸收光谱分析表明 ,质膜相和类囊体膜相的主要色素分别为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SDS_凝胶电泳显示这两种膜系统蛋白组成有很大差别。这种分离方法容易操作 ,对研究蓝细菌的膜蛋白和膜脂非常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ANOBACTERIUM plasma and thylakoid membranes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two_phase partition
下载PDF
Large isolated fibrous tumors in the upper esophagus: A case report
2
作者 Jia-Jia Yu Huan-Shuang Pei Yu Me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2024年第2期543-549,共7页
BACKGROUND 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are rare spindle cell tumors that are usually benign.A total of 10 cases of SFTs in the upper esophagus have ever been reported.Here,we report the 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a pati... BACKGROUND 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are rare spindle cell tumors that are usually benign.A total of 10 cases of SFTs in the upper esophagus have ever been reported.Here,we report the 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a patient with a large isolated fibrous tumor of the upper esophagus compressing the tracheal membrane.We also provide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current research.CASE SUMMARY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49 year old male with“cough aggravation and wheezing after exercise”,who underwent esophagectomy for a large isolated fibrous tumor compressing the tracheal membrane in the upper esophagus.We advise the use of a single-lumen tube with a blocker in patients with difficult airway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irway injury and fibrinoscopy at all stages of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to guide airway management.This case study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a large,isolated fibrous tumor compressing the tracheal membrane in the upper esophagus.CONCLUSION This rare cas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large isolated fibrous tumors of the upper esophagus that compress the tracheal membrane.The use of blocker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irway injury and fibrinoscopy at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to guide airway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esophagus isolated fibrous tumor Tracheal membrane Peak airway pressure Case report
下载PDF
Clinico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155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Isolated Hematuria 被引量:3
3
作者 Rong-rong Li Hang Li +3 位作者 Yu-bin Wen Qing-yuan Huang Lin Duan Yan Li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48-155,共8页
Objectives To reveal etiologies of persistent isolated hematuria (PIH) through ultrastructural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to disclose clinicopathological correlation in cases with PIH, and to summarize appropriate ma... Objectives To reveal etiologies of persistent isolated hematuria (PIH) through ultrastructural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to disclose clinicopathological correlation in cases with PIH, and to summarize appropriat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IH.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155 P1H patients receiving renal biopsy between January, 2003 and December, 2008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All the clinical data and follow-up result were analyzed. Results All subjects included 38 children and 117 adults, with mean age of 11.38±3.25 years for children and 35.17±8.44 years for adults. Thin basement membrane nephropathy (TBMN) was the most common pathology (55.3% of children and 49.6% of adults), followed by IgA nephropathy (18.4% of children and 32.5% of adults, mainly grade 2-3) and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MsPGN) without IgA deposition (13.2% of children and 12.8% of adults). Besides, A1port syndrome (2.6% of children) and membrane nephropathy (2.6% of children and 0.9% of adults) were demonstrated as other causes of PIH. Elevated mean arteral pressure or protein excretion rate, as well as episodic macrohematuria, indicated higher risk for MsPGN rather than TBMN. On the other hand, severity of microhematuria was irrelevant to pathological types of PIH. Totally, 86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nd 37 cases therein stayed on track for long term (mean duration 41.11±28.92 months, range 8-113 months). Most cases had benign clinical course except 3 cases with TBMN, 5 cases with IgA nephropathy, 1 case with MsPGN (without IgA deposition), and 1 case with Alport syndrome, who developed hypertension or proteinuria. All of them were administered timely intervention. Conclusions Close follow-up should be required as the primary management for PIH. Equally important is careful monitoring for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undesirable predictors; while renal biopsy and other timely intervention are warranted if there is hypertension, significant proteinuria or renal impair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lated hematuria renal biopsy PATHOLOGY IgA nephropathy thin basement membrane nephropathy
下载PDF
Taurolithocholate impairs bile canalicular motility and canalicular bile secretion in isolated rat hepatocyte couplets 被引量:1
4
作者 Norihito Watanabe Tatehiro Kagawa +4 位作者 Sei-ichiro Kojima Shinji Takashimizu Naruhiko Nagata Yasuhiro Nishizaki Tetsuya Min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3期5320-5325,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aurolithocholate (TLC)on the canalicular motility in isolated rat hepatocyte cou-plets (IRHC).METHODS: TLC was added to IRHC at concentrationsof 10 and 50 μmol/L, respectively. In ...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aurolithocholate (TLC)on the canalicular motility in isolated rat hepatocyte cou-plets (IRHC).METHODS: TLC was added to IRHC at concentrationsof 10 and 50 μmol/L, respectively. In each group, fi vetime-lapse movies containing 3 representative bile cana-liculi were taken under 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for12 h. The number of bile canalicular contractions andthe intervals between consecutive canalicular contrac-tions were calculated.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TLC onIRHC were examin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RESULTS: The bile canalicular contractions were spon-taneous and forceful in the controls. Active vesicularmovement was observed in the pericanalicular region.Immediately after the addition of TLC, the bile canaliculiwere deformed, and canalicular bile was incorporatedinto the vacuoles. The canaliculi were gradually dilated,and canalicular contractions were markedly inhibited byTLC. The vesicular movements became extremely slowin the pericanalicular region. The number of canalicularcontraction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TLC-treatedgroups,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s. The timeintervals were prolonged, as the TLC dosage increased,indicating that bile secretion into the canaliculi wasimpaired with TLC.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revealed the lamellar transformation of the canalicularmembranes in IRHC treated with TLC.CONCLUSION: TLC impairs both the bile canalicularcontractions and the canalicular bile secretion, possiblyby acting directly on the canalicular membranes in TLC-induced chole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rolithocholate Bile canaliculi Canalicularcontraction Bile secretion isolated rat hepatocyte couplets Canalicular membrane Contractile protein
下载PDF
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微生态和胎盘分离菌及耐药性分析
5
作者 章国平 郭明亮 +1 位作者 张翀 贺锐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569-572,577,共5页
目的 比较胎膜早破和正常破裂孕妇孕晚期(孕35~37周)阴道微生态、胎盘拭子细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收集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胎盘拭子培养结果,将培养阳性的孕妇分成胎... 目的 比较胎膜早破和正常破裂孕妇孕晚期(孕35~37周)阴道微生态、胎盘拭子细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收集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胎盘拭子培养结果,将培养阳性的孕妇分成胎膜早破组和正常破裂组,比较两组基本临床特征及孕晚期阴道微生态、胎盘分离菌和药敏结果。结果 两组孕周、年龄、细菌性阴道病和正常微生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周(β=-0.711,OR=0.491)和正常微生态(β=-1.412,OR=4.103)与胎膜早破发生呈负相关,年龄(β=0.076,OR=1.079)呈正相关,细菌性阴道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盘主要分离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比例较高,对氨苄西林、头孢类耐药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粪肠球菌和无乳链球菌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类、糖肽类等敏感,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类、糖肽类、恶唑烷酮类等敏感,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较高。结论 胎膜早破组年龄偏大且孕周小,孕晚期易发生阴道微生态异常,其胎盘拭子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对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阴道微生态 胎盘拭子 分离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原位生长孤立铁4A-Fe/聚醚砜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类Fenton降解苯酚性能
6
作者 吕婧 张涵 +7 位作者 叶卉 孙金鹏 辛清萍 赵莉芝 林立刚 丁晓莉 张玉忠 李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698-6707,共10页
将膜分离与Fenton氧化技术结合,旨在实现有机废水的高效降解和催化剂的连续再利用.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4A沸石/PES混合基质膜,通过浸渍法在4A沸石表面原位生长孤立铁物种,制备了4A-Fe/PES复合膜.利用SEM、FTIR、XPS等手段对膜形貌... 将膜分离与Fenton氧化技术结合,旨在实现有机废水的高效降解和催化剂的连续再利用.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4A沸石/PES混合基质膜,通过浸渍法在4A沸石表面原位生长孤立铁物种,制备了4A-Fe/PES复合膜.利用SEM、FTIR、XPS等手段对膜形貌和结构进行详细表征.探究该膜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对苯酚的降解性能,并比较4A-Fe催化剂在粉末和膜形态下对H_(2)O_(2)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孤立铁的原位生长使沸石表面粗糙.动态条件下的降解效率显著高于静态,在pH值为2、H_(2)O_(2)添加量为31.6mmol/L、苯酚浓度为200mg/L条件下,仅1min内降解率可达96.1%.催化动力学显示,在pH值为2时,膜态降解速率是粉末态的56倍.经过5次循环,该膜对苯酚的降解率仍保持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铁 催化膜 沸石 FENTON 苯酚
下载PDF
含血必净注射液的供心保存灌注液对ECMO支持下离体空跳猪心心肌保护作用观察
7
作者 岳晓 王春华 +4 位作者 武伟 覃冠斌 罗兰 黄强信 银世杰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含血必净注射液的供心保存灌注液对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离体空跳猪心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广西巴马小型猪12只,随机分成血必净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血必净组和对照组均采用ECMO支持猪离体... 目的观察含血必净注射液的供心保存灌注液对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离体空跳猪心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广西巴马小型猪12只,随机分成血必净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血必净组和对照组均采用ECMO支持猪离体空跳心脏,分别用含50 mL血必净注射液、生理盐水的去白细胞氧合血连续灌注,维持心脏空跳8 h。灌注0 h(T1)、2 h(T2)、4 h(T3)、6 h(T4)、8 h(T5),记录两组心率、灌注压、灌注流量,采用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灌注液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全身肝素化后且灌注前(T0)及T1~T5时间点灌注液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两组T5时间点的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两组T1~T5时间点心率、灌注压、灌注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T1时间点比较,对照组T3~T5时间点灌注液IL-1β、IL-6、TNF-α、cTnT、CK、CK-MB、LDH水平均升高,血必净组T4~T5时间点灌注液cTnT、CK、CK-MB、LDH水平均升高(P均<0.05);血必净组T3~T5时间点灌注液IL-1β、IL-6、TNF-α、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T5时间点灌注液CK、CK-MB、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对照组心肌组织中重度退行性变、脂肪变,细胞内基质大面积溶解,肌纤维结构排列紊乱、大量断裂,线粒体大多肿胀严重、大小不均,细胞膜溶解、破损;与对照组比较,血必净组细胞结构损伤相对较轻,心肌细胞轻度肥大,线粒体轻度肿胀、大小均一,肌纤维粗细均匀、排列整齐。结论含血必净注射液的供心保存灌注液对ECMO支持下离体空跳猪心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心脏移植 巴马小型猪 体外膜肺氧合 离体心脏 心肌保护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减轻ECMO保存的离体空跳猪心脏的炎症反应
8
作者 王春华 岳晓 +4 位作者 武伟 覃冠斌 罗兰 黄强信 银世杰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2-779,共8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膜肺氧合保存离体空跳猪心过程中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12头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血必净组(n=6)和生理盐水组(n=6)。血必净组模型建立后,经膜式氧和器,微量泵泵注血必净注射液5 mL/h;生理盐水组则...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膜肺氧合保存离体空跳猪心过程中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12头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血必净组(n=6)和生理盐水组(n=6)。血必净组模型建立后,经膜式氧和器,微量泵泵注血必净注射液5 mL/h;生理盐水组则以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泵注,两组均持续泵入8 h。记录两组猪心脏的复跳时间以及8 h后灌注压、心率、灌注流量。观察保存8 h后停搏的心脏左心室壁心肌组织的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检测两组在模型建立初(T0)、2 h(T2)、4 h(T4)、6 h(T6)、8 h(T8)时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水平。检测T0、T2、T4、T6、T8时刻心肌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信使RNA(mRNA)的表达。结果两组心脏复跳时间及保存8 h后的灌注压、心率、灌注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血必净组T4时乳酸脱氢酶(LDH),T6、T8时肌酸激酶(CK)、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均较低,T4、T6、T8时肿瘤坏死因子(TNF)-α,T0、T2、T4、T6、T8时白细胞介素(IL)-6、IL-18、IL-1β水平均较低,T2、T4、T6时NLRP3、Caspase-1,T8时Caspase-1、ASC的mRNA相对表达水量较低(均为P<0.05)。苏木素-伊红染色及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血必净组心肌组织损伤程度较生理盐水组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减轻ECMO保存离体空跳猪心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体外膜肺氧合 心脏移植 离体空跳心脏 供心保存 炎症反应 炎症小体 心肌酶
下载PDF
聚醚砜膜性能表征及其对蛋白分离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9
作者 谢绍业 王建明 +2 位作者 陈顺权 郭秋兰 黄博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115,共5页
采用自制聚醚砜医用分离膜,考察不同孔径预过滤膜、操作压力、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溶液的浓度、pH对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溶液通量、载量、透过率以及透过衰减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聚醚砜膜具有表面开孔均匀、断面... 采用自制聚醚砜医用分离膜,考察不同孔径预过滤膜、操作压力、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溶液的浓度、pH对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溶液通量、载量、透过率以及透过衰减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聚醚砜膜具有表面开孔均匀、断面呈现梯度结构的全海绵结构分离膜;在一定分离条件下,使用孔径较小的膜进行预过滤、提高操作压力能有效减缓膜孔堵塞,提高聚醚砜分离膜效率;使用较低浓度IVIG溶液能防止过早出现浓差极化,减少聚醚砜分离膜分离阻力,而过高的pH会导致蛋白结构、形态的改变,分离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膜 人免疫球蛋白 分离工艺 病毒分离膜
下载PDF
双质量块薄膜型声学超材料的隔声特性分析
10
作者 杜金树 贺宇翔 李翔宇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基于超材料隔声原理设计了一种双质量块薄膜型声学超材料结构,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方法对其隔声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数值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其隔声特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质量块薄膜型声学超材料在中低频区域能产生两个传声损... 基于超材料隔声原理设计了一种双质量块薄膜型声学超材料结构,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方法对其隔声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数值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其隔声特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质量块薄膜型声学超材料在中低频区域能产生两个传声损失峰值;增加薄膜上质量块半径或厚度会使传声损失曲线整体向低频区域移动;增加质量块之间距离会使第一个隔声峰对应频率和第二隔声峰对应频率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当质量块之间距离在1.2 mm左右时,第一隔声峰对应频率的极小值为440 Hz,当质量块之间距离在2.4 mm左右时,第二隔声峰对应频率的极小值为685Hz;减小薄膜厚度或预应力会使传声损失曲线整体向低频区域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型声学超材料 低频隔声 多隔声峰 双质量块 COMSOL
下载PDF
煤矿高效膜型抑尘剂的研制与性能表征
11
作者 李辉 刘涛 徐腾飞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0期59-63,共5页
为解决煤矿井下煤尘污染严重以及喷雾水对煤尘的润湿捕捉效果差导致的降尘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主料,在表面活性剂等其他辅料的共同作用下,研制出一种对煤尘颗粒具有较强的黏结与润湿能力的复合型膜型抑尘剂。抑尘剂平均... 为解决煤矿井下煤尘污染严重以及喷雾水对煤尘的润湿捕捉效果差导致的降尘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主料,在表面活性剂等其他辅料的共同作用下,研制出一种对煤尘颗粒具有较强的黏结与润湿能力的复合型膜型抑尘剂。抑尘剂平均黏度值为17.9 mPa·s,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经48 h水分蒸发后含水率保持在10%左右。同时,该抑尘剂在与煤尘接触后,可以在煤尘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较强硬度的固化层,固化层硬度为81.8 HA,结合扫描电镜分析喷洒抑尘剂后煤粒表面的微观形貌,发现喷洒抑尘剂后煤尘颗粒之间出现均匀的网状结构,覆盖于煤粉表面形成一层紧密固化层,能将不同粒径的煤尘颗粒相互间黏结团聚成大煤尘颗粒可以有效地阻止煤尘扩散,具有良好的抑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膜型抑尘剂 大豆分离蛋白 固化层
下载PDF
黄瓜花叶病毒三个毒株对烟草细胞内防御酶系统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12
作者 王海河 林奇英 +1 位作者 谢联辉 吴祖建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9,共7页
用黄瓜花叶病毒 (CMV) PE、M和 Xb3个毒株接种烟草 (品种 K3 2 6)后 ,按时间顺序测定与细胞防御系统有关的酶活性和受侵细胞膜通透性变化 :1)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Xb毒株侵染初期导致酶活性明显升高、后期下降 ,M毒株导致酶活性一直... 用黄瓜花叶病毒 (CMV) PE、M和 Xb3个毒株接种烟草 (品种 K3 2 6)后 ,按时间顺序测定与细胞防御系统有关的酶活性和受侵细胞膜通透性变化 :1)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Xb毒株侵染初期导致酶活性明显升高、后期下降 ,M毒株导致酶活性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而 PE毒株则导致酶活性下降。 2 )过氧化物酶 (POD) :PE和 M毒株均导致酶活性升高 ,Xb毒株影响不大。 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Xb和 M毒株导致酶活性前期升高、后期活性下降 ,PE毒株引起酶活性前期略微升高、后期下降。 4 )多酚氧化酶 (PPO) :Xb毒株导致发病前期酶活性急剧升高、后期降低 ,M毒株导致酶活性初期降低、后期回升 ,PE毒株导致酶活性升高。 5)受侵细胞在发病初期的膜通透性均低于正常水平 ,不同毒株引起的膜透性变化与症状的严重度均有独特的规律。 3个毒株的侵染均可引起细胞内可溶蛋白浓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 细胞膜通透性 防御酶活性 烟草 致病机制
下载PDF
低聚木糖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军华 徐勇 +1 位作者 勇强 余世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25-28,共4页
综述了低聚木糖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低聚木糖是一种非消化性寡糖 ,能选择性增殖肠道内双歧杆菌 ,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低聚木糖的分离纯化技术主要包括层析分离技术 (包括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吸附层析 )和膜分离... 综述了低聚木糖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低聚木糖是一种非消化性寡糖 ,能选择性增殖肠道内双歧杆菌 ,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低聚木糖的分离纯化技术主要包括层析分离技术 (包括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吸附层析 )和膜分离技术 (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 )。低聚木糖的提纯主要采用膜分离技术和层析分离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木糖 分离 纯化 层析 脱色
下载PDF
21世纪的植物药深加工现代化技术——膜分离 被引量:62
14
作者 郭立玮 金万勤 彭国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5-67,共3页
植物药是中药的主体 ,开展其深加工工程的研究与开发 ,必将有利于中药事业的发展。文章讨论了植物药及其深加工的内涵 ,分析了 2 1世纪植物药深加工与现代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开发思路 ,旨在开发符合国际规范的单方或复方植物药制剂 ... 植物药是中药的主体 ,开展其深加工工程的研究与开发 ,必将有利于中药事业的发展。文章讨论了植物药及其深加工的内涵 ,分析了 2 1世纪植物药深加工与现代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开发思路 ,旨在开发符合国际规范的单方或复方植物药制剂 ,促进传统中成药产业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药 深加工 现代化技术 膜分离
下载PDF
无机陶瓷膜超滤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汪勇 唐书泽 +2 位作者 张志森 欧仕益 刘伟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9-22,共4页
用孔径为 10 0nm、5 0nm、10nm、5nm的无机陶瓷膜超滤大豆蛋白提取液 ,浓缩其中的大豆蛋白。试验表明 10nm的膜管对大豆蛋白的截留率达 98.35 % ,膜通量在适当的操作条件下 ,可以达到 110L/(m2 ·h)。同时研究发现 ,pH为 9 0的大豆... 用孔径为 10 0nm、5 0nm、10nm、5nm的无机陶瓷膜超滤大豆蛋白提取液 ,浓缩其中的大豆蛋白。试验表明 10nm的膜管对大豆蛋白的截留率达 98.35 % ,膜通量在适当的操作条件下 ,可以达到 110L/(m2 ·h)。同时研究发现 ,pH为 9 0的大豆蛋白提取液和pH为 8.0、10 .0的提取液相比 ,超滤的膜通量更大。膜通量随着超滤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经超滤浓缩、喷雾干燥得到了大豆分离蛋白 ,其蛋白质含量为 92 .6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陶瓷膜超滤法 制备 大豆分离蛋白 膜通量 膜分离
下载PDF
超滤膜法与碱溶酸沉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大川 杨国燕 +1 位作者 翁利荣 陈良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7,共3页
对以低变性脱脂豆粕为原料 ,以超滤膜法和碱溶酸沉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 (SPI)的功能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超滤膜法SPI的吸水性和黏度低于碱溶酸沉法SPI ,超滤膜法SPI的吸油性、乳化性、凝胶性均优于碱溶酸沉法SPI ,一定浓度下超... 对以低变性脱脂豆粕为原料 ,以超滤膜法和碱溶酸沉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 (SPI)的功能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超滤膜法SPI的吸水性和黏度低于碱溶酸沉法SPI ,超滤膜法SPI的吸油性、乳化性、凝胶性均优于碱溶酸沉法SPI ,一定浓度下超滤膜法SPI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优于碱溶酸沉法S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法 碱溶酸沉法 大豆分离蛋白 功能特性 脱脂豆粕 制备
下载PDF
无机陶瓷膜超滤精制连花清瘟颗粒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魏学君 陈占立 +2 位作者 孙长荣 范文成 石润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6-168,共3页
目的在无机陶瓷膜精制连花清瘟颗粒过程中,考察不同孔径的膜对该体系的适用性,并进行膜过程优化设计。方法以连花清瘟水提液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种不同孔径膜及不同操作参数下对膜通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50nm膜的膜通量最大... 目的在无机陶瓷膜精制连花清瘟颗粒过程中,考察不同孔径的膜对该体系的适用性,并进行膜过程优化设计。方法以连花清瘟水提液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种不同孔径膜及不同操作参数下对膜通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50nm膜的膜通量最大,甘草酸及绿原酸转移率最高,最佳大生产过滤条件为操作压差为0.08~0.12MPa,过滤温度50—60℃,膜面流速3.0m/s;当过滤液浓缩到原液体积1/10时,加入相同体积的水,有效成分转移率达80%以上,即可结束过滤。采用强酸、强碱交替清洗,膜通量可恢复99%以上。结论采用无机陶瓷膜超滤技术精制连花清瘟颗粒是可行的,并为陶瓷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其它中药水提液的精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瘟颗粒 陶瓷膜超滤 精制 分离技术
下载PDF
无机陶瓷膜精制清络通痹颗粒的过程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董洁 袁媛 +1 位作者 郭立玮 潘林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9-101,F002,共4页
目的 考察无机陶瓷膜在清络通痹水提液精制过程中 ,不同孔径的膜对该体系的适用性 ,药液温度、流速及操作压力等工艺参数对膜过程的影响及膜分离操作终点判定 ,进行膜过程优化设计。方法 以清络通痹水提液为研究对象 ,测定了 3种不同... 目的 考察无机陶瓷膜在清络通痹水提液精制过程中 ,不同孔径的膜对该体系的适用性 ,药液温度、流速及操作压力等工艺参数对膜过程的影响及膜分离操作终点判定 ,进行膜过程优化设计。方法 以清络通痹水提液为研究对象 ,测定了 3种不同孔径膜及不同操作参数下膜通量的变化、有效成分含量及固形物含量等。结果 对于本体系 ,孔径为 0 .2μm的氧化铝膜渗透通量最大 ,固形物去除率高 ;合适的操作压差为 0 .15~ 0 .2 0MPa ,操作温度 6 0℃左右 ,膜面流速3m s;微滤过程中 ,分次加入适量水洗 ,当微滤液收率达到原药液的 10 0 %以上时 ,有效成分转移率达 80 % ,即可结束微滤。结论 采用 0 .2 μm的氧化铝膜对清络通痹水提液进行微滤 ,在适当操作条件下可取得较好精制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微滤 精制 清络通痹颗粒 分离技术
下载PDF
超滤膜法花生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大川 张维农 胡小泓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16,共3页
采用超滤膜法制备花生分离蛋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膜分离工艺参数。同时对产品的功能特性和膜污染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合理的清洗方案。
关键词 蛋白 花生分离蛋白 超滤膜法 功能特性 制备
下载PDF
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传丽 刘铮铸 +1 位作者 俞英 张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516-4524,共9页
【目的】阐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18(ETEC F18)引发仔猪腹泻的机理,针对其候选基因FUT1的CDS区第307位点处的突变(G→A),建立3个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系(GG、GA和AA)。【方法】首先以胎鼠和仔猪为试验材料,确定小肠上皮细胞的最佳分离方... 【目的】阐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18(ETEC F18)引发仔猪腹泻的机理,针对其候选基因FUT1的CDS区第307位点处的突变(G→A),建立3个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系(GG、GA和AA)。【方法】首先以胎鼠和仔猪为试验材料,确定小肠上皮细胞的最佳分离方法。采用XI型胶原酶和I型中性蛋白酶的联酶混合液,将胎鼠小肠组织机械剪碎后用联酶进行消化和直接将联酶灌注到仔猪小肠腔内消化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针对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成纤维细胞污染难以消除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局部画圈法逐步去除成纤维细胞。最后,用电镜和CK18免疫荧光染色对纯化后的原代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两种小肠上皮细胞分离效率对比表明,后一种消化方式更为有效。进而取出生12 h内未吃初乳的大白仔猪,剖腹剪取其小肠段,使用联酶混合液灌注消化分离得到形态完整、容易贴壁生长的小肠绒毛细胞团。电镜和CK18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显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纯度达90%以上。经纯化处理,最后获得了FUT1基因型为GG和GA的两种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仔猪原代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培养周期显示,7代前细胞生长状况良好,形态为典型的上皮细胞样,单层细胞呈铺路石排列,培养至第9代,细胞出现生长停滞、胞体空泡化等现象。【结论】最终获得了FUT1基因型为GG和GA的仔猪原代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建立了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离及培养方法,为后续的细胞建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小肠黏膜 上皮细胞 体外分离培养 细胞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