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化MaxEnt模型的板齿鼠Bandicota indica在中国适生区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思亮 姚丹丹 +1 位作者 姜洪雪 冯志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100,共9页
板齿鼠Bandicota indica对农作物危害极大,传播多种人兽共患疾病且扩散能力强。及时掌握板齿鼠种群动态及其分布区动态,对其监测、预警及防控具有参考意义。本文对板齿鼠分布数据的筛选方法和MaxEnt模型参数的设置进行优化,使用R软件的E... 板齿鼠Bandicota indica对农作物危害极大,传播多种人兽共患疾病且扩散能力强。及时掌握板齿鼠种群动态及其分布区动态,对其监测、预警及防控具有参考意义。本文对板齿鼠分布数据的筛选方法和MaxEnt模型参数的设置进行优化,使用R软件的ENMeval程序包对48个参数组合进行测试,筛选出构建MaxEnt模型的最优参数。基于板齿鼠分布数据和参数优化的MaxEnt模型预测板齿鼠在中国适生区的分布,结果表明,板齿鼠在中国的适生区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地区、福建、云南、四川、贵州、江西、海南、西藏、浙江等地,总面积为68.6万km^(2),占研究区面积的7.23%左右。最暖季降水量、等温性和年均温是影响板齿鼠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本研究不仅模拟了板齿鼠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更为该鼠的分布与环境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齿鼠 MaxEnt模型 适生区 模型参数优化
下载PDF
Detection of Trypanosoma spp. in Bandicota indica from the Thai-Myanmar border area, Mae Sot District Tak Province, Thailand
2
作者 Phuangphet Waree Molee Natthiya Sakulsak Somchai Saengamnatde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9年第10期457-462,共6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trypanosome infection and their phylogeny in Bandicota indica rats from the cadmium-contaminated area of Mae Sot and the Myanmar border.Methods: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trypanosome infection and their phylogeny in Bandicota indica rats from the cadmium-contaminated area of Mae Sot and the Myanmar border.Methods: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100 animals,and parasite infection was examined by light microscopy observation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studies.Results:Trypanosoma spp.infection was found in 20%of the thin blood smear samples.PCR showed positive 623 bp DNA bands in 21 samples(21%).The sequenc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all of the samples(100%)had the Trypanasoma lewisi 18 S ribosomal RNA gene.Phylogenetic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se 16 isolates of Trypanosoma spp.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rypanasoma lewisi.Conclusions:Molecular detection using PCR is as effective as conventional light microscopy analysis.This study confirms that trypanosomal infection in rodents is still high;therefore,fleas as their vectors need to be controlled in order to prevent transmission to hum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YPANOSOMA spp.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HYLOGENETIC analysis ZOONOSES bandicota indica
下载PDF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the greater bandicoot rat Bandicota indica(Rodentia:Muridae) in the rice fields of southern Thailand
3
作者 N.THITIPRAMOTE J.SUWANJARAT W.G.BREED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5,共8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some aspects of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male and female greater bandicoot rats,Bandicota indica,in southern Thailand from September 2004 to September 2006. In females,body,uterine and prepu...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some aspects of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male and female greater bandicoot rats,Bandicota indica,in southern Thailand from September 2004 to September 2006. In females,body,uterine and preputial gland weights,occurrences of pregnancies and placental scars,and in males,testicular weights and histology,and sizes of accessory sex glands,were recorded. Pregnancies occurred predominantly,but not exclusively,in the wet season,with a higher incidence pregnancies in the second,than in the first,dry season. Uterine and preputial gland weights tended to be lower in the first,but not the second dry season,with placental scars occurring at all times of year. Males tended to have heavier testes in the wet season but some seminiferous tubules contained sperm even in the dry season. Seminal vesicles,but not prostates and preputial glands,tended to be heavier in animals in the wet season. We conclude that the greater bandicoot rat in southern Thailand shows maximal reproductive activity in the wet season with some reproductive activity,albeit variable from year to year,occurring in the dry season depending up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is study has also shown that females,as well as males,have large preputial glands,and that males invariably have small testes regardless of the time of year.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a similar timing of reproduction,but a different breeding biology and perhaps social organisation,from that of the sympatric ricefield rat,Rat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大鼠 生活习性 生理特征 性腺体
下载PDF
高纤维食物对板齿鼠行为时间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龚鹏博 刘全生 +5 位作者 冯志勇 秦姣 陈琴 姚丹丹 黄小丽 高志祥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6-240,共5页
食物资源或能量收支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行为模式。该研究采用高纤维饲料和标准鼠饲料分别饲喂两组板齿鼠,以红外摄像机录像第20天时各组板齿鼠取食、活动、休息和理毛等4种行为,分析了板齿鼠的昼夜节律及高纤维食物对其昼夜节律的影响... 食物资源或能量收支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行为模式。该研究采用高纤维饲料和标准鼠饲料分别饲喂两组板齿鼠,以红外摄像机录像第20天时各组板齿鼠取食、活动、休息和理毛等4种行为,分析了板齿鼠的昼夜节律及高纤维食物对其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板齿鼠的活动行为主要在夜间进行;高纤维食物对板齿鼠行为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夜间活动、取食增多,而白天休息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齿鼠 高纤维食物 行为 时间分配
下载PDF
板齿鼠种群数量中长期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 被引量:13
5
作者 何淼 林继球 翁文英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7-302,共6页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方法(三次指数平滑法),并结合季节指数法,建立了板齿鼠种群数量中长期预测(6个月~1年)的时间序列模型,依据1991年11月~1993年12月在广东省博罗县石湾镇里波水管理区对板齿鼠种群数量动态的调查...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方法(三次指数平滑法),并结合季节指数法,建立了板齿鼠种群数量中长期预测(6个月~1年)的时间序列模型,依据1991年11月~1993年12月在广东省博罗县石湾镇里波水管理区对板齿鼠种群数量动态的调查数据,分别预测了1994年和1995年板齿鼠种群数量的发生,预测准确率达到了8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齿鼠 时间序列 预测预报
下载PDF
板齿鼠线粒体DNA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菁菁 温硕洋 +2 位作者 戚根贤 谢以权 彭统序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4-59,共6页
本文应用ApaI、BamHI、BclI、BglI、ClaI、EcoRI、EcoRV、HindII、PstI、PvuII、SacI、ScaI和XbaI等1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板齿鼠线粒体DNA(mtDNA)进行限制性片段... 本文应用ApaI、BamHI、BclI、BglI、ClaI、EcoRI、EcoRV、HindII、PstI、PvuII、SacI、ScaI和XbaI等1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板齿鼠线粒体DNA(mt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析,并用双酶解法构建其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结果表明板齿鼠存在3种mtDNA单倍型,可通过限制酶PvuII、HindII和ApaI区分,呈现DNA多态性和种内遗传变异。与小家鼠、褐家鼠mtDNA限制性片段的数据相比较,板齿鼠和这两种鼠mtDNA存在明显差异。板齿鼠mt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建立,为进一步系统研究鼠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齿鼠 线粒体DNA 限制性内切酶 图谱 DNA多态性
下载PDF
板齿鼠夏季行为节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姚丹丹 隋晶晶 +1 位作者 姜洪雪 冯志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107-113,共7页
【目的】为阐明板齿鼠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在养鼠池内研究了夏季高温条件下板齿鼠的行为节律。【方法】一池一鼠,利用红外摄像监控系统自动记录板齿鼠在池内的各种行为活动。【结果】在炎热的夏季,板齿鼠在傍晚18:00左右开始出巢... 【目的】为阐明板齿鼠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在养鼠池内研究了夏季高温条件下板齿鼠的行为节律。【方法】一池一鼠,利用红外摄像监控系统自动记录板齿鼠在池内的各种行为活动。【结果】在炎热的夏季,板齿鼠在傍晚18:00左右开始出巢活动和觅食,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4:00,巢外活动的高峰期出现在19:00~3:00。在巢室内,板齿鼠有休息、睡眠、自身修饰、探视和挖掘行为,其中82.82%的时间处于休息和睡眠状态,占全天时间的54.24%;在巢外,有探视、跑动、取食、饮水、自身修饰和挖掘等多种行为活动,其中以探视和跑动行为为主,分别占巢外活动总时间的38.58%和34.75%,而取食及饮水行为的节律基本一致,取食活动的总时间显著高于饮水时间,自身修饰行为和挖掘活动在全天的分布较均匀,53.54%的修饰活动发生在巢外。【结论】板齿鼠白天多在巢室内休息,活动和取食多在夜间进行,属于昼伏夜出类型,巢内外的各种行为在时间分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齿鼠 活动节律 行为节律 夏季
下载PDF
板齿鼠的种群数量变动 被引量:5
8
作者 吴爱国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板齿鼠种群的季节变动和年度变动。方法 :汇集 1988~ 1996年云南西部瑞丽市、陇川县的调查资料和其他地区的文献资料 ,较全面地对板齿鼠的相对数量变动进行研究。结果 :板齿鼠较集中地分布于海拔 110 0m以下的南亚热带地区 ... 目的 :探讨板齿鼠种群的季节变动和年度变动。方法 :汇集 1988~ 1996年云南西部瑞丽市、陇川县的调查资料和其他地区的文献资料 ,较全面地对板齿鼠的相对数量变动进行研究。结果 :板齿鼠较集中地分布于海拔 110 0m以下的南亚热带地区 ,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海拔高度的局限性特征。种群的相对数量高峰瑞丽市出现在 1~ 4、6、11~ 12月 ;陇川县出现在 1~ 4、8、11~ 12月。连续 9年的年间变动表明 :板齿鼠在两坝区的鼠型小兽群落中组成相对稳定。结论 :板齿鼠是云南西部地区鼠疫的贮存宿主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齿鼠 种群 季节变动 年变动 鼠疫
下载PDF
湛江市板齿鼠对杀鼠灵的敏感性调查
9
作者 冯志勇 梁练 +4 位作者 李积成 李玉莲 戴广祥 胡杰 姚丹丹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了解湛江市板齿鼠对杀鼠灵的敏感性变化,提供科学灭鼠用药依据。方法在实验室做无选择性摄食试验。将试鼠雌雄分开,随机分组,按5个不同食毒期摄食0.002%杀鼠灵毒饵。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目的了解湛江市板齿鼠对杀鼠灵的敏感性变化,提供科学灭鼠用药依据。方法在实验室做无选择性摄食试验。将试鼠雌雄分开,随机分组,按5个不同食毒期摄食0.002%杀鼠灵毒饵。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板齿鼠性别之间对杀鼠灵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5,P〉0.05),故将雌雄数据合并计算,得毒力回归方程Y=4.25+2.57x,LFP50、LFP99及其95%置信限分别为1.95(1.48+2.58)d和15.71(6.29~39.23)d。结论与1987年的实验室敏感性本底测定结果比较,虽然湛江市板齿鼠对杀鼠灵耐受能力强的个体比例有所增加,但总体对药物还是敏感的,只要保证毒饵的配制质量,提高毒饵的适口性,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还可继续用于毒杀板齿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齿鼠 杀鼠灵 敏感性 抗药性
下载PDF
板齿鼠肥满度季节变化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济英 张世炎 陈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阐明不同性别、年龄组板齿鼠肥满度的变化以及季节差异。方法计算肥满度和差异性检验。结果板齿鼠的平均肥满度为(2.96±0.60)g/cm3,两性间肥满度差异极显著。结论对板齿鼠肥满度进行研究,可揭示其种群生态学方面的规律。
关键词 板齿鼠 肥满度 季节
下载PDF
板齿鼠种群年龄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世炎 陈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索板齿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方法对捕获的板齿鼠体重、体长、尾长、耳长和后足长测量统计。结果根据体重的频次划分,将板齿鼠划分成4个年龄组:幼年组(♂<159.0 g,♀<140.0g),亚成年组(♂∶159.0~290.9 g,♀∶140.0~28... 目的探索板齿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方法对捕获的板齿鼠体重、体长、尾长、耳长和后足长测量统计。结果根据体重的频次划分,将板齿鼠划分成4个年龄组:幼年组(♂<159.0 g,♀<140.0g),亚成年组(♂∶159.0~290.9 g,♀∶140.0~289.9 g),成年Ⅰ组(♂∶291.0~389.9 g,♀∶290.0~409.9g),成年Ⅱ组(♂≥390.0 g,♀≥410.0 g)。结论体重法可用于板齿鼠的年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齿鼠 年龄鉴定 体重
下载PDF
自然条件下板齿鼠的食物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志勇 邱俊荣 +4 位作者 姚丹丹 黄立胜 曾繁娟 高志祥 隋晶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板齿鼠的食物组成,分析食物结构的季节和年际间发生规律,为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及可持续治理技术方案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野外观察法和胃内容物分析法。结果板齿鼠胃内纤维类食物占(68.68±5.17)%,淀粉类和动物性食物分别... 目的研究板齿鼠的食物组成,分析食物结构的季节和年际间发生规律,为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及可持续治理技术方案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野外观察法和胃内容物分析法。结果板齿鼠胃内纤维类食物占(68.68±5.17)%,淀粉类和动物性食物分别占(23.06±4.32)%和(8.26±1.43)%;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季节和年际间鼠胃内容物的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雌鼠淀粉类和动物性食物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雄鼠,幼鼠淀粉类和纤维类食物的检出率高于亚成体鼠和成体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成年鼠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明显高于亚成体和幼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夏秋季淀粉类和动物性食物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而纤维类食物的检出率冬春季明显多于夏秋季。结论自然状态下板齿鼠主要取食纤维类食物,也取食淀粉类和动物性食物,食物构成的差异性与种群繁殖状况、作物生育期和栖息地的植被类型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齿鼠 食物结构 食性
原文传递
板齿鼠对田间作物的食量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姚丹丹 邱俊荣 +4 位作者 黄军定 高志祥 隋晶晶 曾繁娟 冯志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测定板齿鼠对田间作物种子或果实的日食量和喜好程度,并分析其性别、年龄、体重以及季节变化与食量的关系,为衡量板齿鼠的危害程度和提出持续控害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室人工饲喂的方法,包括室内无选择试验和有选择试验... 目的测定板齿鼠对田间作物种子或果实的日食量和喜好程度,并分析其性别、年龄、体重以及季节变化与食量的关系,为衡量板齿鼠的危害程度和提出持续控害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室人工饲喂的方法,包括室内无选择试验和有选择试验。结果不同作物的食量指数分别为干稻谷(37.48±5.98)g、新鲜稻谷(95.57±7.85)g、番薯(229.84±26.86)g、甜玉米(259.12±27.68)g、花生(101.92±20.40)g、黄豆(40.42±6.56)g、蔬菜(377.96±52.33)g、甘蔗(262.29±34.77)g;除黄豆外,雄鼠的食量指数高于雌鼠;除甘蔗外,幼鼠的食量指数均高于亚成体鼠和成体鼠,且食量与体重具有显著至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食量呈现冬季最大、秋季居中、夏季最小的季节差异。有选择试验的结果表明:板齿鼠对不同作物的喜好性表现为新鲜稻谷>甜玉米>番薯>干稻谷>花生>黄豆>甘蔗>蔬菜。结论板齿鼠食量的大小与食物的干物质含量和营养价值、动物的新陈代谢、生长速度、外界环境条件都有很大的关系,喜食指数能准确反映鼠类对不同食物的喜好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齿鼠 食量 喜食指数
原文传递
一例输入性板齿鼠的种类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群 马思杰 +1 位作者 马研 梅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64-465,共2页
目的 对1份从入境集装箱中检获的鼠样品进行种类鉴定。方法 运用形态学方法及DNA条形码技术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鼠样品体长约252 mm,尾长220 mm,后足长40 mm,毛色呈黑褐色,cytB基因序列与板齿鼠同源性最为接近,与不同板齿鼠的遗传距离为... 目的 对1份从入境集装箱中检获的鼠样品进行种类鉴定。方法 运用形态学方法及DNA条形码技术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鼠样品体长约252 mm,尾长220 mm,后足长40 mm,毛色呈黑褐色,cytB基因序列与板齿鼠同源性最为接近,与不同板齿鼠的遗传距离为0.048~0.175。结论 经形态鉴定和DNA条形码比对,确定为板齿鼠,系浙江省口岸首次检获该鼠种,为加强外来医学媒介生物防控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齿鼠 种类鉴定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口岸
原文传递
新型处方灭鼠诱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志祥 冯志勇 +3 位作者 郭永旺 姚丹丹 隋晶晶 曾繁娟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研究适合广东省农田害鼠用的处方饵料。方法采用室内有选择条件下适口性检验法,配制饵料并对广东省农区主要农业害鼠黄毛鼠、板齿鼠、褐家鼠进行效果检测。结果初步筛选出适合不同害鼠种类的"基本配方C+引诱配方Ⅱ"和&qu... 目的研究适合广东省农田害鼠用的处方饵料。方法采用室内有选择条件下适口性检验法,配制饵料并对广东省农区主要农业害鼠黄毛鼠、板齿鼠、褐家鼠进行效果检测。结果初步筛选出适合不同害鼠种类的"基本配方C+引诱配方Ⅱ"和"基本配方G+引诱配方Ⅰ"2种处方饵料配方,当以稻谷为对照时,新型处方饵料对黄毛鼠、板齿鼠的摄食系数分别为2.97和2.89,对褐家鼠的摄食系数为1.76;适口性均为优。结论本研究为领域内的同类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研究成果为下一步处方诱饵应用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鼠 褐家鼠 板齿鼠 处方诱饵 鼠害控制
原文传递
廉江市2006-2010年板齿鼠种群动态和繁殖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世炎 张涛 陈安 《医学动物防制》 2012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了解板齿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化规律和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动规律。方法夹日法进行密度调查,所捕获的板齿鼠调查其种群构成及繁殖情况。结果板齿鼠年均密度1.51%,年均种群构成41.37%,平均怀孕率为47.65%,平均胎仔数为5.43只,平均繁殖指数... 目的了解板齿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化规律和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动规律。方法夹日法进行密度调查,所捕获的板齿鼠调查其种群构成及繁殖情况。结果板齿鼠年均密度1.51%,年均种群构成41.37%,平均怀孕率为47.65%,平均胎仔数为5.43只,平均繁殖指数为1.40。结论板齿鼠是该地农田鼠害监测和防制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齿鼠 种群动态 繁殖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