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钱业公会在稳定金融中的作用(1917—1927年) 被引量:10
1
作者 陶水木 邹荣华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7,共4页
由于操纵了上海的'银拆'和'洋厘',掌握了具有票据交换雏形的公单制度,上海钱业公会在北洋时期自发产生、自主发展的上海自由金融市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因时局动荡和市场盲目性而导致的金融危机面前,上海钱业公会通过... 由于操纵了上海的'银拆'和'洋厘',掌握了具有票据交换雏形的公单制度,上海钱业公会在北洋时期自发产生、自主发展的上海自由金融市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因时局动荡和市场盲目性而导致的金融危机面前,上海钱业公会通过整合同业意志、凝聚同业力量,在维护上海金融市场稳定和行业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钱业公会 票据交换 公单制度 金融风险 北洋政府时期
下载PDF
抗战爆发前的重庆银行公会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志英 杨朋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1-187,共7页
重庆银行公会自1931年9月25日成立,到抗战爆发前,其组织制度逐渐建立与发展起来,成为了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业自律组织,是西部金融近代化的集中体现。同时该组织在稳定重庆金融市场秩序、协助国民政府整理川省金融及辅助地方工商业的发... 重庆银行公会自1931年9月25日成立,到抗战爆发前,其组织制度逐渐建立与发展起来,成为了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业自律组织,是西部金融近代化的集中体现。同时该组织在稳定重庆金融市场秩序、协助国民政府整理川省金融及辅助地方工商业的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爆发前 重庆银行公会 金融近代化 作用
下载PDF
近代中国金融同业组织保护权益的机制研究——基于上海钱业公会的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3-118,共6页
近代上海钱业公会通过协调和自我实施,形成一个内部强制执行的多边声誉机制,使集体报复的威胁真实可信,让政府不敢轻易侵犯商人的权利。本文运用重复博弈理论证明,以多边声誉机制为基础的行业协会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市场制度,它能够使政... 近代上海钱业公会通过协调和自我实施,形成一个内部强制执行的多边声誉机制,使集体报复的威胁真实可信,让政府不敢轻易侵犯商人的权利。本文运用重复博弈理论证明,以多边声誉机制为基础的行业协会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市场制度,它能够使政府遵守承诺、保护商人权利,扩大市场交易,增加社会收益和政府税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上海钱业公会 协调 自我实施
下载PDF
近代上海钱业公会的维权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忠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92-95,共4页
近代上海钱业公会通过协调和自我实施,聚合同业意愿和力量,形成一个多边声誉机制,以保护商人利益不受侵犯。本文运用重复博弈理论证明,以多边声誉机制为基础的行业协会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市场制度,它能够防止政府侵权,扩大市场交易,从而... 近代上海钱业公会通过协调和自我实施,聚合同业意愿和力量,形成一个多边声誉机制,以保护商人利益不受侵犯。本文运用重复博弈理论证明,以多边声誉机制为基础的行业协会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市场制度,它能够防止政府侵权,扩大市场交易,从而增加社会收益和政府税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上海 钱业公会 协调 自我实施
下载PDF
银行公会的监管与风险防范机制研究(1917-1937)
5
作者 红花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5-99,共5页
从晚清到国民政府,历届政府的权威性都比较微弱,中央银行制度始终未能建立。因此,银行业自发组织建立了中国近代的银行公会。银行公会为近代银行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有效解决了银行业间的约束和自律问题,加强了银行业监督和管... 从晚清到国民政府,历届政府的权威性都比较微弱,中央银行制度始终未能建立。因此,银行业自发组织建立了中国近代的银行公会。银行公会为近代银行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有效解决了银行业间的约束和自律问题,加强了银行业监督和管理,提高了银行经营管理的规范性,竭尽所能改善了近代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银行公会从成立之日起着力维持银行业安全性和稳定性,制定各项行为规范,防范和规避银行面临的风险。银行公会为近代银行实现繁荣发展提供了初步的制度体系,并通过银行业间的联合运作提高了银行运行的安全性和资金管理的有效性,为近代银行综合实力的提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公会 近代银行 监管与风险防范
下载PDF
近代中国银行监管体系探析——基于政府与银行公会的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兰日旭 李昆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4-134,152,共12页
金融是整个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运行的血脉,对促进经济发展、防范实体经济危机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开始,近代中国的银行监管体系虽然经历了一个由初创到不断增补的过程,但其监管效果较为有限。在监管机构方面,从晚清时期... 金融是整个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运行的血脉,对促进经济发展、防范实体经济危机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开始,近代中国的银行监管体系虽然经历了一个由初创到不断增补的过程,但其监管效果较为有限。在监管机构方面,从晚清时期的度支部,到北洋政府的财政部,再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金融监理局和中央银行,监管专业化和精细化经历了长足进步,但风险防控目标受政府意愿影响较大,监管效果难有保证。在监管法律方面,法律体系整体上得到逐步改善,但由于强制力较差,监管效果不佳。由于监管体系未能尽如人意,商业银行只能内外兼修以应对风险挑战,除了加强自身风险管理建设外,特别加强了银行公会的建设。随着银行公会的建立和渐趋强大,在近代中国早期薄弱的政府监管体系下起到了重要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在外部甚至主导了整个银行业的监管,并推动了政府监管的进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由于银行官办化,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力度渐趋加强,整个监管体系逐步纳入政府主导之中,银行公会的监管作用渐趋弱化。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曲折发展的过程,其间银行公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监管虽然整体上效果有限,但仍对金融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商业银行 监管体系 银行公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