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某绿地蚊媒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1
作者 李金鑫 廖佳玮 +6 位作者 张越 任行 任志浩 施霁桢 毕玉海 谭丽琼 苏敬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了解北京某绿地蚊媒病毒的分布情况,本试验使用诱蚊灯捕蚊采集到蚊虫标本19000余只,利用蚊子细胞C6/36培养进行病毒分离,利用高通量测序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鉴定分离株;RT-PCR测定分离株病毒的序列,并与国内外相应病毒序... 为了解北京某绿地蚊媒病毒的分布情况,本试验使用诱蚊灯捕蚊采集到蚊虫标本19000余只,利用蚊子细胞C6/36培养进行病毒分离,利用高通量测序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鉴定分离株;RT-PCR测定分离株病毒的序列,并与国内外相应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样本经病毒分离获得2株可引起明显细胞病变的分离株,分别命名为BJ2021/01和BJ2021/02。高通量测序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BJ2021/01分离株含有版纳病毒(BAV)、忍者病毒(SHTV)、沙捞越病毒(SWKV)和库蚊源类芜菁黄花叶病毒科病毒(CuTLV),为4种病毒的混合物;BJ2021/02为BAV。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BAV分离株BJ2021/02的12个片段与国内外BAV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58.1%~98.7%,编码氨基酸的同源性为54.4%~98.9%。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BJ2021/02分离株属基因A型。本试验结果丰富了我国BAV的基因组序列,为开展北京市BAV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为虫媒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病原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媒病毒 版纳病毒 忍者病毒 沙捞越病毒 库蚊源类芜菁黄花叶病毒科病毒
下载PDF
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荧光定量qRT-PCR和常规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杨振兴 李占鸿 +3 位作者 李卓然 李华春 廖德芳 杨恒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5,共8页
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为呼肠孤病毒科中的一个新属,该属包括版纳病毒(BAV)、芒市病毒(MSV)、卡皮罗病毒(KDV)和辽宁病毒(LNV)四种病毒。为建立上述四种病毒的群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BAV、MSV、KDV和LNV毒株VP12基因序列的... 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为呼肠孤病毒科中的一个新属,该属包括版纳病毒(BAV)、芒市病毒(MSV)、卡皮罗病毒(KDV)和辽宁病毒(LNV)四种病毒。为建立上述四种病毒的群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BAV、MSV、KDV和LNV毒株VP12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荧光定量qRT-PCR和常规RT-PCR检测方法,并分别进行了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分别对四种病毒均有特异性的扩增和荧光信号检出,而对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蓝舌病病毒(BTV)、中山病病毒(CHUV)、广西环状病毒(GXOV)、阿卡斑病毒(AKAV)、云南环状病毒(YUOV)等病毒无扩增和无有效荧光信号检出,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实验结果显示,荧光定量qRT-PCR检测四种病毒核酸的下限可达10 copies/μL,常规RT-PCR的检测下限为10^(2) copies/μL,荧光定量方法灵敏度是常规方法的10倍。四种病毒荧光定量qRT-PCR方法的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标准差均小于0.8,变异系数均小于3%,表明该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BAV、MSV、KDV和LNV四种病毒的荧光定量qRT-PCR和常规RT-PCR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稳定等优点,可为四种病毒的早期诊断、快速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病毒 芒市病毒 卡地皮诺病毒 辽宁病毒 RT-PCR 病毒检测
下载PDF
甘肃省天水及陇南部分地区虫媒病毒调查 被引量:33
3
作者 翟友刚 王焕琴 +4 位作者 许海魁 孟维珊 曹玉玺 付士红 梁国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对甘肃省天水陇南部分地区的吸血蚊虫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2006年8月在当地采集蚊虫标本,分离病毒和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软件进行病毒的核苷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分离到19株病毒,鉴定结果显示... 目的对甘肃省天水陇南部分地区的吸血蚊虫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2006年8月在当地采集蚊虫标本,分离病毒和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软件进行病毒的核苷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分离到19株病毒,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GS10-2为盖塔病毒,GS42-2为版纳病毒,其余分离株为一种基因组约8 000核苷酸的未知RNA病毒。盖塔病毒分离株3’UTR中具有与已往中国分离株相同的缺失序列和3个特异核苷酸位点。版纳病毒分离株基因组第12片段的进化关系同其它中国分离株有明显差异,位于一条独立的进化枝中。结论在该地区分离到1株盖塔病毒、1株版纳病毒和17株未知RNA病毒;盖塔病毒与以往我国分离株的遗传关系密切,版纳病毒与我国其它地区分离株有明显差异,在进化上相对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媒病毒 盖塔病毒 版纳病毒 序列分析 系统发生
下载PDF
甘肃省分离的版纳病毒具有显著地域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翟友刚 王焕琴 +7 位作者 于德山 李国太 蒋建祥 贾玉新 阎峻 何英 付士红 梁国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目的对2007年在甘肃省平凉地区农村人房、猪舍和牛棚采集的蚊虫中分离的版纳病毒进行鉴定并对病毒基因组第12片段进行测序和分析。方法2007年8月在平凉市采集蚊虫标本,对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物进行系统鉴定,测定分离到的版纳病毒... 目的对2007年在甘肃省平凉地区农村人房、猪舍和牛棚采集的蚊虫中分离的版纳病毒进行鉴定并对病毒基因组第12片段进行测序和分析。方法2007年8月在平凉市采集蚊虫标本,对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物进行系统鉴定,测定分离到的版纳病毒第12片段序列,以软件进行病毒的序列比对、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共采集到蚊虫标本2926只,从中分离到11株致C6/36细胞产生规律病变的分离物,其中3株能引起BHK-21细胞病变。鉴定结果显示共分离到9株版纳病毒。RNA-PAGE结果显示9株版纳病毒基因组带型与对照株BJ95-75的一致,但第6片段与对照相比稍小。新分离版纳病毒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9.5%~100%之间,与其他分离株的同源性为88.6%~97.6%(核苷酸)和85.5%~97.1%(氨基酸)。基于版纳病毒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显示,甘肃省分离株处于中国株进化支中的一个独立分支,与其它地区分离株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再次从甘肃省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多株版纳病毒,基因序列和系统发生分析显示甘肃省分离株在进化上相对独立,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可能属于版纳病毒中的一个新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病毒 VP12 序列分析 系统发生
下载PDF
版纳病毒和芒市病毒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5
作者 杨振兴 李卓然 +5 位作者 何于雯 李占鸿 李乐 廖德芳 杨恒 朱建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2,共7页
为建立版纳病毒(BAV)和芒市病毒(MSV)的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根据我国分离的BAV(YNSZ043)和MSV(V301/YNJH/2019)毒株Seg-12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环引物,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分别建立了2种病毒的可视化RT-LAMP检测... 为建立版纳病毒(BAV)和芒市病毒(MSV)的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根据我国分离的BAV(YNSZ043)和MSV(V301/YNJH/2019)毒株Seg-12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环引物,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分别建立了2种病毒的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其最佳反应条件为64℃50 min,分别利用2种方法检测西藏环状病毒、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蓝舌病病毒、中山病病毒、广西环状病毒和阿卡斑病毒等虫媒病毒的核酸样品,结果2种方法仅能分别检测出BAV和MSV,其他虫媒病毒均无非特异性扩增。灵敏度试验检出BAV和MSV的最低检测限制分别为13.7拷贝/μL和19.0拷贝/μL,敏感性是常规RT-PCR的10倍以上。应用2种病毒的RT-LAMP及RT-PCR方法分别对2596只蠓虫和蚊虫的核酸样品进行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均是RT-PCR的2倍以上。结果表明,建立的BAV和MSV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和可视化等优点,为我国开展2种病毒的现场快速检测与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病毒 芒市病毒 反转录-环介等温扩增 可视化检测
下载PDF
Genome sequencing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Banna virus(genus Seadornavirus,family Reoviridae)isolated from Culicoides 被引量:9
6
作者 Song Song Yuanyuan Li +13 位作者 Shihong Fu Wenwen Lei Xiaofang Guo Yun Feng Xiaoyan Gao Xiaolong Li Zhonghua Yang Ziqian Xu Ying He Huanyu Wang Hongning Zhou Bin Wang Xiaoqing Lu Guodong Lia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372-1382,共11页
In an investigation of blood-sucking insects and arboviruses, a virus(YN12243) was isolated from Culicoides samples collected in the Sino-Burmese border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 The virus caused cytopathic ef... In an investigation of blood-sucking insects and arboviruses, a virus(YN12243) was isolated from Culicoides samples collected in the Sino-Burmese border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 The virus caused cytopathic effect(CPE) in C6/36 cells and passaged stably. Polyacrylamide ge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enome of YN12243 was composed of 12 segments of double-stranded RNA(dsRNA), with a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6-6. The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coding region(1.12 segments) were17,803 bp and 5,925 amino acids in length, respectively.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VP1 protein(RdRp) revealed that YN12243 belonged to genus Seadornavirus of family Reoviridae, and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YN12243 belongs to the Banna virus(BAV) genotype A2. Additionally, YN12243 was located in the same evolutionary cluster as BAV strain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mosquito species, suggesting that the BAV isolated from Culicoides does not have species barrier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ulicoides can also be a vector for BAV. In view of the hematophagous habits of Culicoides on cattle, horses, deer, and other large animals, as well as the possibility of spreading and causing a variety of animal arboviral diseases,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infection detection and monitor the BAV in large livest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na virus Seadornavirus Reoviridae MOSQUITO CULICOIDES
原文传递
1株库蠓源版纳病毒的分离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占鸿 朱建波 +6 位作者 寇美玲 杨振兴 李卓然 牛保生 姚萍芬 李华春 杨恒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1-791,共11页
为分析云南省虫媒病毒的种类与遗传特征,在云南省师宗县采集库蠓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通过全长cDNA扩增与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与系统发生树构建。结果显示,从采集的库蠓样本中分离出1株可在C6/36细胞上引... 为分析云南省虫媒病毒的种类与遗传特征,在云南省师宗县采集库蠓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通过全长cDNA扩增与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与系统发生树构建。结果显示,从采集的库蠓样本中分离出1株可在C6/36细胞上引起细胞病变的毒株(YNSZ043),病毒基因组为分节段双链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2-4-3”的带型特征;电镜观察可见直径为70~80 nm,呈“指环状”,表面具有纤维突起的病毒粒子。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YNSZ043毒株为版纳病毒(Banna virus,BAV),基因组大小为20683 bp,由Seg-1(3762 bp)至Seg-12(861 bp)12个基因节段组成,与中国BAV毒株各基因节段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64.8%~99.6%之间,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58.8%~100%之间,在系统发生树上YNSZ043毒株与中国分离的BAV聚为一簇,形成独立的中国进化支系。对决定BAV基因型的Seg-12分析结果显示,YNSZ043毒株属于A2基因型,该毒株的Seg-5/VP5与越南分离BAV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7.1%和97.6%,表明该毒株的Seg-5基因节段很可能与越南毒株之间发生了基因重配。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国BAV的基因组序列,为开展云南省BAV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蠓 版纳病毒 分离鉴定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重配
下载PDF
云南省东北等地区蚊虫及蚊媒病毒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杜鹃 付士红 +7 位作者 张海林 杨卫红 冯云 王静林 章域震 王丕玉 陈维欣 梁国栋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04-308,312,共6页
目的了解滇东北等地区蚊虫及蚊传虫媒病毒分布特点,为虫媒病毒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在滇东北等地区的6个县采集蚊虫标本;蚊虫经分类鉴定后,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对病毒分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共采集到4属(库蚊、按... 目的了解滇东北等地区蚊虫及蚊传虫媒病毒分布特点,为虫媒病毒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在滇东北等地区的6个县采集蚊虫标本;蚊虫经分类鉴定后,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对病毒分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共采集到4属(库蚊、按蚊、阿蚊、伊蚊)24种18562只蚊虫,其中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为主要蚊种,构成比分别为58.37%和28.45%;从蚊虫标本中分离到15株病毒,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中2株(YN0911和YN0967)为基因Ⅰ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均分离自三带喙库蚊;1株(YN0922)为版纳病毒,分离自中华按蚊;12株为淡色库蚊浓核病毒,其中9株分离自三带喙库蚊,3株分离自中华按蚊。结论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为调查地区的优势蚊种,并携带乙脑病毒、版纳病毒和淡色库蚊浓核病毒;滇东北地区首次分离到乙脑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科 虫媒病毒 脑炎病毒 日本 版纳病毒 浓核病毒亚科
原文传递
辽宁省部分地区2006年虫媒病毒分离鉴定 被引量:11
9
作者 孟维珊 张稷博 +12 位作者 孙肖红 刘起男 陈哲 翟友刚 付士红 曹玉玺 王环宇 丁俊 褚发俊 李志 张立田 赵玉军 梁国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调查辽宁省虫媒病毒的种类及分布。方法2006年8月在辽宁省沈阳市、营口市、盘锦市、锦州市和丹东市采集蚊虫标本,利用组织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5个市共采集蚊虫标本5410只,分离到8株... 目的调查辽宁省虫媒病毒的种类及分布。方法2006年8月在辽宁省沈阳市、营口市、盘锦市、锦州市和丹东市采集蚊虫标本,利用组织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5个市共采集蚊虫标本5410只,分离到8株阳性分离物,经鉴定其中3株(LN0684、LN0688、LN0689)为版纳病毒,1株(LN0636)为甲病毒属盖塔病毒,另外4株尚在鉴定。新分离的版纳病毒与我国此前的分离株处于同一个进化簇,核苷酸同源性91.2%-94.7%。新分离的盖塔病毒与韩国分离株(swine)在一个进化枝上,核苷酸同源性为99.2%,与俄罗斯分离株、中国大陆分离株及台湾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5%-99%之间。结论2006年在辽宁省分离到3株版纳病毒、1株盖塔病毒和4株未知虫媒病毒。版纳病毒、盖塔病毒为辽宁省首次分离;盖塔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和韩国分离株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媒病毒 版纳病毒 甲病毒 序列分析 种系发生
原文传递
从滇西北地区首次分离到版纳病毒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肖红 付士红 +5 位作者 王静林 吕新军 王焕琴 何英 翟友刚 梁国栋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对滇西北地区分离的版纳病毒进行系统鉴定,明确与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的差异。方法对2005、2006年从滇西北地区分离的3株版纳病毒进行形态学、基因组带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定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进行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 目的对滇西北地区分离的版纳病毒进行系统鉴定,明确与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的差异。方法对2005、2006年从滇西北地区分离的3株版纳病毒进行形态学、基因组带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定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进行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从2005、2006年滇西北蚊虫标本中分离到的3株版纳病毒为直径约70nm、无包膜、有双层衣壳的球形颗粒,基因组带型为6-6分布。3株版纳病毒间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与云南其他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版纳病毒毒株的最大同源性分别为98%和9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滇西北分离株和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共同形成一个分枝;第12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我国版纳分离株和印度尼西亚毒株间存在共同的氨基酸残基差异。结论首次从滇西北地区蚊虫中分离到3株版纳病毒,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滇西北分离株和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同源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病毒 系统进化分析 形态学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云南省一株版纳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肖红 张晓龙 +7 位作者 刘宇夫 王静 魏莲 高旭 赵文 张勋 杨学兵 张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5-687,共3页
目的 对2008年在云南省勐腊县采集的蚊虫进行版纳病毒(BAV)分离和鉴定.方法 2008年7月在勐腊县南嘎村人房和畜圈采集蚊虫标本,用细胞培养法进行虫媒病毒分离并鉴定,测定分离到的BAV第5、8及11节段序列,利用MEGA4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 目的 对2008年在云南省勐腊县采集的蚊虫进行版纳病毒(BAV)分离和鉴定.方法 2008年7月在勐腊县南嘎村人房和畜圈采集蚊虫标本,用细胞培养法进行虫媒病毒分离并鉴定,测定分离到的BAV第5、8及11节段序列,利用MEGA4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共采集到蚊虫7种1731只,分离到1株导致C6/36细胞产生规律病变的分离物,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BAV,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第8节段和中国分离株关系最近,而第11节段和越南分离株关系最近.结论 系统进化分析提示该BAV毒株可能与越南分离株之间发生了基因重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病毒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辽宁省部分地区2008年虫媒病毒分离鉴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玉玺 付士红 +6 位作者 张稷博 孟维珊 王焕琴 何英 王环宇 郭军巧 梁国栋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在辽宁省采集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了解虫媒病毒分布情况。方法2008年夏季在辽宁省丹东和锦州市采集蚊虫标本,利用C6/36和BHK-21等细胞分离病毒;对新分离病毒利用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在辽宁省丹东和... 目的在辽宁省采集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了解虫媒病毒分布情况。方法2008年夏季在辽宁省丹东和锦州市采集蚊虫标本,利用C6/36和BHK-21等细胞分离病毒;对新分离病毒利用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在辽宁省丹东和锦州市共采集蚊虫标本3属5种9296只,包括库蚊属的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伊蚊属的刺扰伊蚊、背点伊蚊和按蚊属的中华按蚊。从蚊虫标本中共得到4株病毒分离物,其中1株为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丹东市的三带喙库蚊),2株为版纳病毒(锦州市的中华按蚊),1株为辽宁病毒和版纳病毒混合(锦州市的中华按蚊)。新分离乙脑病毒属于基因Ⅰ型乙脑病毒,E基因编码病毒毒力和抗原表位的位点未发生改变。结论在辽宁省再次分离到乙脑病毒,并首次证明辽宁省存在辽宁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辽宁病毒 版纳病毒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版纳病毒及其感染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红 梁国栋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版纳病毒于1987年首次分离自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采集的发热和脑炎患者脑脊液和血清标本,是呼肠孤病毒科新建立病毒属——Seadornaviru(s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的模式病毒。作为一个新分离的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的病毒,版纳病毒引... 版纳病毒于1987年首次分离自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采集的发热和脑炎患者脑脊液和血清标本,是呼肠孤病毒科新建立病毒属——Seadornaviru(s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的模式病毒。作为一个新分离的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的病毒,版纳病毒引起了相关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就版纳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地理分布、媒介、人畜感染情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病毒 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 新发病毒
原文传递
基于第12节段基因序列的版纳病毒分子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红 高晓艳 +10 位作者 付士红 李铭华 翟友刚 孟维珊 孙肖红 王环宇 吕志 申辛欣 曹玉玺 何英 梁国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77-1282,共6页
目的 了解自1980-2012年在世界各地分离的版纳病毒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 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1980-2012年我国及世界各地分离的版纳病毒进行基于第12节段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子溯源分析。结果 版纳病毒的共同进化祖先... 目的 了解自1980-2012年在世界各地分离的版纳病毒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 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1980-2012年我国及世界各地分离的版纳病毒进行基于第12节段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子溯源分析。结果 版纳病毒的共同进化祖先出现时间为315(95% HPD:63~619)年前,第12节段的进化速率为2.33×10-3(95% HPD:2.84×10-4~8.52×10-3)碱基替换/位点/年,提示版纳病毒属于新发快速进化的虫媒病毒。结论 版纳病毒属于快速进化的新发虫媒病毒,其地域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且已经分化出新的病毒变种,应加强对该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及其致病性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病毒 虫媒病毒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湖北省部分地区2009年蚊传虫媒病毒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晓艳 付士红 +5 位作者 邹文菁 胡乐群 刘红 占发先 霍细香 梁国栋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21-423,427,共4页
目的调查湖北省部分地区蚊传虫媒病毒种类和分布状况。方法 2009年夏季在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和咸宁市通城县采集蚊虫标本,用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阳性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新分离病毒进行... 目的调查湖北省部分地区蚊传虫媒病毒种类和分布状况。方法 2009年夏季在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和咸宁市通城县采集蚊虫标本,用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阳性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新分离病毒进行序列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采集到3属5种9424只蚊虫标本,阳性4株(HBTC0913、HBTC0917、HBTC0919和HBTC0921),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均为版纳病毒;版纳病毒第12节段分子进化分析显示,4株新分离版纳病毒与中国北京、云南和内蒙古地区以及越南的分离株处于同一亚群,而印度尼西亚分离株处于另外一个进化群中;新分离株与其他分离株相比,第12节段编码区核苷酸同源性为87.2%~89.8%,氨基酸同源性为86.1%~90.9%。结论在湖北省分离到版纳病毒,与中国云南毒株YN6的进化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媒病毒 版纳病毒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新发虫媒病毒:基因A型版纳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引物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红 梁国栋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33-538,共6页
目的设计版纳病毒型别特异性测序引物,为构建快速高效经济的版纳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平台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 Bank已知的版纳病毒基因序列信息进行基因型分析,采用Primer Premier v6.0及Oligo 7.56软件完成版纳病毒亚型特异性扩增引物... 目的设计版纳病毒型别特异性测序引物,为构建快速高效经济的版纳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平台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 Bank已知的版纳病毒基因序列信息进行基因型分析,采用Primer Premier v6.0及Oligo 7.56软件完成版纳病毒亚型特异性扩增引物的设计与评估。使用中国分离的30株版纳病毒进行版纳病毒型别特异性引物工作效率验证和评估。结果通过对30株隶属于2个不同基因亚型的版纳病毒开展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获得2套型别工作效率高、扩增效果稳定的基因A型特异性版纳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扩增测序引物。基因A1亚型引物一套共26对;基因A2亚型引物一套共计30对。完成了30株版纳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扩增。结论设计的版纳病毒型别特异性扩增测序引物可以高效准确地完成版纳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扩增,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版纳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病毒 基因型 测序
原文传递
利用AlphaLISA技术建立版纳病毒IgG抗体检测方法
17
作者 曹姗姗 张文玲 +2 位作者 李琼 周鲁林 孙肖红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10-313,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版纳病毒(BAV)Ig G抗体的Alpha LISA方法。方法利用BAV重组VP9蛋白(GST-BAV VP9),以及制备的BAV兔抗血清和鼠抗血清,先将不同浓度的GST-BAV VP9和兔抗血清共同孵育,优化最佳抗原、抗体浓度;再用鼠抗血清与之竞争,建立竞争... 目的建立检测版纳病毒(BAV)Ig G抗体的Alpha LISA方法。方法利用BAV重组VP9蛋白(GST-BAV VP9),以及制备的BAV兔抗血清和鼠抗血清,先将不同浓度的GST-BAV VP9和兔抗血清共同孵育,优化最佳抗原、抗体浓度;再用鼠抗血清与之竞争,建立竞争法检测方法,并应用于50份云南省发热病人BAV Ig G的检测。结果当GST-BAV VP9和兔抗血清浓度为1 nmol/L和1∶5 000时,结合力强并且可以被鼠抗血清竞争性抑制,即可用于BAV Ig G的检测。利用建立的方法,在50份发热病人血清中检测到9份阳性。结论建立了竞争性Alpha LISA方法,可用于BAV感染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病毒 化学发光 免疫学 抗体
原文传递
中华按蚊分离的版纳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子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睿 付士红 +6 位作者 范娜 何英 雷雯雯 王环宇 王斌 鲁晓晴 梁国栋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50-556,共7页
目的对分离自中华按蚊的版纳病毒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使用分子病毒学方法测定病毒全基因组12节段核苷酸序列,以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同源性和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12年从云南省中缅边境... 目的对分离自中华按蚊的版纳病毒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使用分子病毒学方法测定病毒全基因组12节段核苷酸序列,以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同源性和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12年从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中华按蚊分离的版纳病毒(YN12234病毒株)能在C6/36细胞引起细胞病变并稳定传代,该病毒为12节段RNA病毒。根据病毒VP1蛋白(RdRp)氨基酸序列进行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发现,YN12234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东南亚12节段RNA病毒属版纳病毒。对第12节段基因序列的进一步分析显示,YN12234病毒属于A2基因型版纳病毒。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还显示,从中华按蚊分离的版纳病毒与此前从中华按蚊分离的版纳病毒处在不同进化分支,且不同蚊虫分离的版纳病毒并非聚类在共同的进化分支。结论从中华按蚊分离的YN12234病毒株属于含有12节段的版纳病毒,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提示包括云南省分离的YN12234病毒在内的目前国内外从蚊虫分离的版纳病毒并不存在病毒与蚊虫种类之间的媒介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病毒 中华按蚊 东南亚12节段RNA病毒属
原文传递
中缅边境地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蚊媒病毒性疾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杰 郭晓芳 +8 位作者 周红宁 刘永华 尹小雄 吴超 杨明东 杨中华 李萍 郑宇婷 李春敏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0-595,613,共7页
目的了解中缅边境地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感染的蚊媒病毒种类,为当地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2014-2015年在瑞丽市采集的1738份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阴性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进行Dengue virus(DENV)、Ch... 目的了解中缅边境地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感染的蚊媒病毒种类,为当地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2014-2015年在瑞丽市采集的1738份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阴性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进行Dengue virus(DENV)、Chikungunya virus(CHIKV)、Zika virus(ZIKV)、Sindbis virus(SINV)、Banna virus(BAV)、Batai virus(BATV)和Tahyna virus(TAHV)的检测,并将阳性标本接种于C6/36白纹伊蚊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对阳性血清或新分离病毒株提取病毒RNA进行E基因RT-PCR扩增,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和进化分析。结果从2015年采集的血清标本中检出1份ZIKV阳性,17份DENV阳性(6份DENV-1,6份DENV-2,未分型5份),从2014年采集的标本中检出1份DENV-1阳性。病毒分离得到1株ZIKV,2株DENV-1和2株DENV-2。对新分离ZIKV病毒株进行E基因测序,属于亚洲基因型,与2019年输入云南的缅甸株(2019YNZIKV02)进化关系较近。对2015年DENV阳性血清PCR产物测序,获得3条DENV-1E基因序列(本地病例),均属于基因1型,与2015年缅甸输入株进化关系较近;3条DENV-2均属于亚洲基因型(Asian Genotype),其中2条来源于本地病例序列和1条缅甸病例序列均与2015年缅甸输入的DENV-2亲缘关系较近。结论从中缅边境地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中检测和分离到ZIKV,并发现登革热漏检病例,提示亟待提高当地临床医生对寨卡病毒病的诊断意识并积极开展寨卡病毒病的常规监测,对疑似登革热病人需采用抗原和DENV、ZIKV病毒核酸检测方法联检以避免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发热 虫媒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中缅边境地区
原文传递
东南亚十二节段双链RNA病毒的分子进化及基因组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珺 赵秋霞 +6 位作者 王家辉 夏菡 王纪衡 张建明 庄莹 刘红 丁忠峰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56-263,共8页
目的了解东南亚十二节段双链RNA病毒(South-East Asian dodeca RNA viruses,Seadornavirus)的分子进化规律及遗传差异。方法基于Seadornavirus衣壳蛋白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系统进化、理化性质、抗原表位预测以及三级结构和表面电荷... 目的了解东南亚十二节段双链RNA病毒(South-East Asian dodeca RNA viruses,Seadornavirus)的分子进化规律及遗传差异。方法基于Seadornavirus衣壳蛋白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系统进化、理化性质、抗原表位预测以及三级结构和表面电荷分布的分析。结果Seadornavirus的最近共同祖先大约于2359年前,分为3个进化簇,其进化时间分别为约距今1338、499、253年前,其平均核苷酸替换率为3.6×10-4n/s/y。Seadornavirus 3种病毒之间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31.3%~100%(μ=68.0%)和11.9%~100%(μ=56.0%)。理化性质和抗原表位分析显示,版纳病毒(Banna virus,BAV)衣壳蛋白为酸性疏水性蛋白质,存在6个B细胞表位和2个Th抗原表位,而辽宁病毒(Liaoning virus,LNV)和卡迪皮诺病毒(Kadipiro virus,KDV)为碱性亲水性蛋白质,分别存在3和5个B细胞抗原表位,其中LNV仅有1个Th抗原表位,KDV病毒则不存在。三级结构以及蛋白表面电荷分析显示,Seadornavirus的α螺旋和β折叠各不相同,并且BAV有2个明显的带正电荷区域和2个带负电荷的区域,LNV只有1个带正电荷区域,KDV则有2个带正电荷区域。结论Seadornavirus进化速率快,并且其基因组、衣壳蛋白抗原表位、理化性质、三级结构等具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十二节段病毒属 版纳病毒 辽宁病毒 Kadipiro病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