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年镇江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潘亚莉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33-35,共3页
2012年6月8日,历史文化名城镇江隆重举行赛珍珠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暨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这位中国人民的朋友。在这次研讨会上,大量赛珍珠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以及新生力量呈现出来,研究思路较以前有很大拓宽,不仅仅局限在传统... 2012年6月8日,历史文化名城镇江隆重举行赛珍珠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暨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这位中国人民的朋友。在这次研讨会上,大量赛珍珠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以及新生力量呈现出来,研究思路较以前有很大拓宽,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文学研究领域,研究重点从对赛珍珠作品的研究转向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研讨 新思路 文学 翻译 比较 地域
下载PDF
论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广西当代儿童文学创作 被引量:2
2
作者 邓琴 《河池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0-35,共6页
广西当代儿童文学经历了从十七年黄金时期,到"文革"十年凋零期,到新时期恢复发展期,再到转型繁荣期的曲折历程,大致上与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发展过程保持同步。受地域文化背景和创作队伍构成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儿童文学创作在全... 广西当代儿童文学经历了从十七年黄金时期,到"文革"十年凋零期,到新时期恢复发展期,再到转型繁荣期的曲折历程,大致上与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发展过程保持同步。受地域文化背景和创作队伍构成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儿童文学创作在全国整体格局中表现出自己的特殊之处,即地域性和民族性是广西儿童文学创作的一大优势所在。进一步彰显广西本土儿童文学特质,实现时代性、趣味性、艺术性、思想性和地域民族性的有机结合,正是广西儿童文学创作争取重大突破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儿童文学 发展历程 地域性 民族性
下载PDF
重塑北部湾海洋文学新形象——北部湾海洋区域文学系列研究论文之一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坚 《钦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6-9,共4页
北部湾文学在新时期以来逐渐凸显它的区域特色,那是一种海洋文学特色;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融汇了本土美丽的山水文化、旖旎的边疆风光、斑斓的民族风情,更有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在当今时代,如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北部湾文学在新时期以来逐渐凸显它的区域特色,那是一种海洋文学特色;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融汇了本土美丽的山水文化、旖旎的边疆风光、斑斓的民族风情,更有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在当今时代,如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探索求新,为时代打造磅礴大气之作,重塑北部湾海洋文学新形象,这仍然是桂东南沿海文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文化 北部湾文学 区域特色 新形象
下载PDF
地域文化视野中的清代女作家吴藻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永萍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1-55,共5页
明清以来,女性文化日趋繁荣。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著录,中国古代女作家凡4 000余人,其中清代女性作家约3 500人。而在清代,仅江浙两省就有女作家3 000多人,著作约4 000种。江浙地区女性文化的繁荣,与本地区的历史沿革、文化渊源... 明清以来,女性文化日趋繁荣。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著录,中国古代女作家凡4 000余人,其中清代女性作家约3 500人。而在清代,仅江浙两省就有女作家3 000多人,著作约4 000种。江浙地区女性文化的繁荣,与本地区的历史沿革、文化渊源、人文景观、地域环境,以及明清以来城市化、商品化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生长于浙江仁和的吴藻,以其"父夫俱业贾"的家庭氛围,成为清代女性作家中的佼佼者。她的成就缘于个人的聪慧与勤勉,也更源于时代的机缘、地域文化的浸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女性文学 吴藻 文学创作
下载PDF
《诗经》“二南”与巴楚文学传统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易展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5-12,共8页
《诗经》《周易》《尚书》《楚辞》等开创了中国文学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从一开始就孕育和包蕴了宫庭文学和民间文学、地域文学和民族文学的诞因。虽然《风》《雅》《颂》《南》被视为按音乐来分类,但其中却明显隐含了宫庭文学和民间... 《诗经》《周易》《尚书》《楚辞》等开创了中国文学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从一开始就孕育和包蕴了宫庭文学和民间文学、地域文学和民族文学的诞因。虽然《风》《雅》《颂》《南》被视为按音乐来分类,但其中却明显隐含了宫庭文学和民间文学、地域和民族文学分野的诱因。特别是"二南"所表现的对南方民族文化的透视和描写,极好地体现了地域文学的抒写范式,即由地域特征所表现的异质性表象与同质性精神抒写。《诗经》"二南"被列于"风"之始,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具有突出而重要的地位。"二南"非以国为类,而是以地域性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其与南方各民族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它不但是南方各民族文化的早期记录,更是中国地域文学和民族文学创作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二南" 地域文学 巴楚 《周公之琴舞》
下载PDF
论契丹人在秦地的活动及诗词创作——以耶律楚材家族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和谈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121,共8页
三秦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族群多元性和包容共生性。金元时期,契丹人来到秦地,或做官,或从军,或暂住,或定居,为秦地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其中,以耶律楚材家族最为突出。耶律楚材家族在此进行文学交游活动,使用汉语创作了一定数量的... 三秦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族群多元性和包容共生性。金元时期,契丹人来到秦地,或做官,或从军,或暂住,或定居,为秦地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其中,以耶律楚材家族最为突出。耶律楚材家族在此进行文学交游活动,使用汉语创作了一定数量的诗作,为秦地提供了文献资料,反映出与秦地士人的惺惺相惜,表达了对三秦文化的向往之情和历史兴亡之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契丹人在此地的文学创作活动,既反映出中华文化交流交融的情况,也为中华文化的多元包容与灿烂多样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秦文化 契丹文学 耶律楚材 耶律铸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当代贵州文学对内传播的现状与反思
7
作者 吴海进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39-143,共5页
当代贵州文学在对内传播过程中,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域传播中文学丧失区域性关照导致在省内缺乏认同意识,二是传媒媒介改制使文学版块被动性收缩,三是面向受众传播时过分强调文学消费的欲望化而导致人文性潜藏,四是在教育传播中缺... 当代贵州文学在对内传播过程中,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域传播中文学丧失区域性关照导致在省内缺乏认同意识,二是传媒媒介改制使文学版块被动性收缩,三是面向受众传播时过分强调文学消费的欲望化而导致人文性潜藏,四是在教育传播中缺乏对文学审美本质的认识而导致工具性膨胀。规避和纠正上述四方面的问题,将对当代贵州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贵州文学 对内传播 区域性关照丧失 欲望化消费 文学工具性
下载PDF
现代视野中的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
8
作者 王明文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3-27,共5页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乡土文学,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展现了中国乡村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悲惨命运,它在风俗描写上具有积极的意义。20年代的乡土文学对后来的乡土文学的创作影响深远。
关键词 20年代 乡土文学 现代视野
下载PDF
莫言文学创作之路从保定起步
9
作者 张梅 《保定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6-12,共7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莫言在保定奠基并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莫言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主要因素:一是有利的时代背景,二是具有浓郁文学氛围的保定地域环境,三是慧眼识珠的两位导师,四是莫言自身具有的文学素质条件。这四个方面对于莫言...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莫言在保定奠基并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莫言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主要因素:一是有利的时代背景,二是具有浓郁文学氛围的保定地域环境,三是慧眼识珠的两位导师,四是莫言自身具有的文学素质条件。这四个方面对于莫言的文学起步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保定地域文学 《莲池》 文学之路 作家研究
下载PDF
论“西部文学”理论生成的可能性
10
作者 李桂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3-24,共2页
面对新兴的“西部文学” ,理论探讨既富有前景又存在挑战。对“西部文学”的研究应全面顾及其地域、民族和时代的特性 ,适当的理论借鉴 ,是“西部文学”
关键词 “西部文学” 地域性 民族性 时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