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代刑法的人性基础 被引量:4
1
作者 肖洪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90,共12页
中国古代刑法从理性存在的人性出发,既张扬人的向善能力而肯定刑罚教育主义,又坚持理智败坏人性的"反智主义"而主张刑罚工具主义的惩罚观念;从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性出发,深入探讨了犯罪产生的社会根源,提出了犯罪预防和控制的... 中国古代刑法从理性存在的人性出发,既张扬人的向善能力而肯定刑罚教育主义,又坚持理智败坏人性的"反智主义"而主张刑罚工具主义的惩罚观念;从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性出发,深入探讨了犯罪产生的社会根源,提出了犯罪预防和控制的综合治理理论;从作为历史存在的人性出发,既树立刑罚的历史权威,又强调刑罚的现实运用。此外,基于"性恶"与"性善"的长期论争,中国古代刑法也深深陷入教化的道德理想主义与刑罚的工具主义的矛盾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刑法 人性基础 性善 性恶
下载PDF
也谈中国古代律典的性质和体例——以《唐律疏议》和《大清律例》为中心 被引量:6
2
作者 高汉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25-30,共6页
本着现代法理学的部门法理论原则 ,以《唐律疏议》和《大清律例》为例 ,对中国古代律典的性质和编纂体例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古今对“刑法”、“犯罪”、“刑罚”三概念的理解截然不同 ,所谓“古代律典只是刑法典 ,其... 本着现代法理学的部门法理论原则 ,以《唐律疏议》和《大清律例》为例 ,对中国古代律典的性质和编纂体例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古今对“刑法”、“犯罪”、“刑罚”三概念的理解截然不同 ,所谓“古代律典只是刑法典 ,其编纂体例是诸法分立、民刑有分”的观点是错误的。传统看法把“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作为律典的编纂体例是有其客观依据的 ,简单抛弃这一说法只会导致认识上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律典 《唐律疏议》 编纂体例 《大清律例》 基本部门法 法律部门 民事制裁方法 晚清 法律调整方法
下载PDF
古代保辜制度考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牛忠志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5-48,共4页
保辜是我国古代刑法中一个独特的法律制度。这一制度发轫于奴隶制的西周,发展与完善于封建社会唐王朝,清末修律时方被废除。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法律制度,尽管含有法律推定做法及定罪量刑方面的不精确性,但它由于蕴涵着丰富的东方哲学精... 保辜是我国古代刑法中一个独特的法律制度。这一制度发轫于奴隶制的西周,发展与完善于封建社会唐王朝,清末修律时方被废除。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法律制度,尽管含有法律推定做法及定罪量刑方面的不精确性,但它由于蕴涵着丰富的东方哲学精义,适合于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民俗和国情,对现代刑法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辜制度 考证 评价 中国 古代刑法
下载PDF
中国古代法中的禁榷因素——以禁榷对刑事政策的影响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东海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9-52,共4页
中国传统的禁榷制度对国家财政、人民生活乃至整个中国法律传统都有深刻的影响。禁榷制度的实行导致了中国古代大量的行政犯,相关刑事政策非常残酷;禁榷制度还极大压缩了古代民众的民商事活动空间,抑制了自由平等的民事契约精神。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禁榷 行政犯 刑事政策
下载PDF
我国古代刑法对佛教道教的规范
5
作者 殷艳梅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99-102,共4页
中国古代统治者一般习惯用刑法来规范侵害宗教的行为和宗教人员自身犯罪的行为,唐律、宋刑统、大明律和大清律例中有不少律条都涉及到有关宗教问题的规定,例如确定僧、道的法律地位,保护佛、道神像,禁止擅自充任僧道,打击诬告僧道的行为... 中国古代统治者一般习惯用刑法来规范侵害宗教的行为和宗教人员自身犯罪的行为,唐律、宋刑统、大明律和大清律例中有不少律条都涉及到有关宗教问题的规定,例如确定僧、道的法律地位,保护佛、道神像,禁止擅自充任僧道,打击诬告僧道的行为,此外还有对宗教人员犯谋杀、抢劫、诬告、妖言、伪证、行奸等罪行处罚的规定。文章通过对比古代中国和其他古代东方国家刑法中关于宗教问题的规定,探讨了中国古代刑法关于宗教规定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宗教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刑法 中国古代佛教道教 东方古代国家刑法宗教
下载PDF
阴阳鱼太极图:阐释中国古代礼刑关系的新视角
6
作者 汪涵治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9年第3期64-69,75,共7页
中国古代法一直深受阴阳思想的影响,太极图是阴阳思想和太极思维的直观表现,因而以阴阳鱼太极图为视角对古代礼刑关系进行创新阐释极具合理性.阴阳鱼太极图由黑白两色的鱼形相互缠绕而成,呈现出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斗争的关系.“阴... 中国古代法一直深受阴阳思想的影响,太极图是阴阳思想和太极思维的直观表现,因而以阴阳鱼太极图为视角对古代礼刑关系进行创新阐释极具合理性.阴阳鱼太极图由黑白两色的鱼形相互缠绕而成,呈现出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斗争的关系.“阴阳二极,一静一动”,把礼比作阳极,把刑比作阴极,并结合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特点,阐释“刑中有礼,礼中有刑”这一关系.以阴阳鱼太极理论阐释影响中国古代法变化的各种因素:在构图上,左边的阳鱼呈上浮趋势,右边的阴鱼呈下沉趋势,根据这一位置特点,阐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一礼刑阴阳关系变化的典型例证.中国古代礼刑关系是中国古代法律最重要的部分,而作为阐释礼刑关系的新视角,太极图具有独特的中国古代法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礼刑关系 阴阳鱼太极图 中国法文化 阴阳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