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lkali basaltic magma in the Okinawa Trough
1
作者 张家强 张永福 姜晓黎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15-129,共15页
The contents of major element composition of the phenocrysts and the matrix glass as well as the spinel inclusions and the melt inclusion in the phenocrysts of the basalt dredged from Station 133 of the Okinawa Trough... The contents of major element composition of the phenocrysts and the matrix glass as well as the spinel inclusions and the melt inclusion in the phenocrysts of the basalt dredged from Station 133 of the Okinawa Trough are determined by electron microprob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salt is a dor- galite consisting of phenocrysts of bytownite, chrysolite, clinopyroxene and magnetite as well as labradorite microcrystal, matrix glass and a few bits of broken vein quartz. Glassy melt inclusion and chromohercynite or chrompleonaste exist in bytownite and chrysolite. The formation of the spinels is re- lated to partial melting of mantle. The melt inclusions stand for a primary alkali dorgalitic magma, whose composition corresponds to olivine gabbro. The basaltic magma was genera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spinel-lherzolite of the upper mantle and evolved in a process of 'alkali dorgalitic magma-trachy- basaltic magma-basdaltic trachytic magma-trachytic magma'. Assimilation and hybridization of crustal material may exist during magma upwelling in every evolutionary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alt SPINEL melt inclusion magmatic origin magma evolution
下载PDF
Mineralogy and Magmatic Processes of Cenozoic Intraplate Alkaline Volcanic Rocks of Bafang and Its Environs (Cameroon Volcanic Line, West Africa) 被引量:1
2
作者 Nicaise Blaise Tchuimegnie Ngongang Merlin Patrick Njombie Wagsong +6 位作者 François Mvondo Owono Innocent Badriyo Philippe Essomba Natalie Love Ngongang Tchikankou Dieudonné Youmen Pierre Kamgang Gilles Chazot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21年第6期210-238,共29页
Alkaline basalts of Bafang and its environs are consisted of feldspars, olivines, pyroxenes and oxides which appear as phenocrysts, microphenocrysts and microcrysts. Feldspars are plagioclases (An<sub>67.97-15.8... Alkaline basalts of Bafang and its environs are consisted of feldspars, olivines, pyroxenes and oxides which appear as phenocrysts, microphenocrysts and microcrysts. Feldspars are plagioclases (An<sub>67.97-15.84</sub>Ab<sub>69.19-30.43</sub>Or<sub>20.59-1.51</sub>) and anorthoclases (Ab<sub>68.11-61.20</sub>Or<sub>33.87-20.91</sub>An<sub>10.98-4.93</sub>). Plagioclases are the most abundant amount these feldspars. Anorthoclases appear only in mugearite (BAF 3 and BAF 37) the most differentiated of the studied alkaline-basalts. In High Magnesian basalt, (HMg-B) plagioclases are labradorites (An<sub>67.97-59.3</sub><sub>0</sub>Ab<sub>38.74-30.43</sub>Or<sub>2.75-1.60</sub>) and sanidine (An<sub>45.44-31.82</sub>Ab<sub>62.66-51.79</sub>Or<sub>5.52-2.77</sub>), whereas in Low Magnesian basalt (LMg-B) there are labrador (An<sub>67.4.75-51.96</sub>Ab<sub>44.98-33.72</sub>Or<sub>3.06-1.51</sub>), andesine (An<sub>45.44-31.82</sub>Ab<sub>62.66-51.79</sub>Or<sub>5.52-2.77</sub>), oligoclase (An<sub>26.65-15.84</sub>Ab<sub>69.19-63.57</sub>Or<sub>20.59-8.55</sub>) and anarthoclase (Ab<sub>68.11-61.20</sub>Or<sub>33.87-20.91</sub>An<sub>10.98-4.93</sub>). Olivines are magnesian (Fo<sub>86.7-50.1</sub>) and ferriferous (Fo<sub>48.8-37.8</sub>). In HMg-B, olivine are only magnesian. These olivines are chrysolites and hyalositerite. In LMg-B, olivines are magnesian and ferriferous with the predominance of ferriferous. They are chrysolites, hyalositerite and hortonolite. Pyroxenes are Ca, Mg and Fe clinopyroxenes. There are diopsides (Wo<sub>51.94-45.02</sub>En<sub>44.41-33.16</sub>Fs<sub>16.42-10.70</sub>) and augites (Wo<sub>44.88-43.64</sub>En<sub>41.03-37.04</sub>Fs<sub>18.25-14.43</sub>). Oxides are magnetites represented by ulvospinel (Usp<sub>90-75</sub>Sp<sub>2-7</sub>Mt<sub>5-23</sub>). Fractionation of ferromagnesian minerals (opaque oxide, olivine and pyroxene) is the main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Two stages of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can be distinguished: the first stage comes with basanites and the second with hawaiites to mugearites.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phenocrystals in studied basaltics lavas record signatures of magma recharge by pulsatory intrusions of new magma into the existing magma reservoir before the erup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roon Volcanic Line Bafang Alkaline basaltic Lavas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magma Recharge
下载PDF
Giant Plagioclase Basalts from Northeastern Deccan Volcanic Province, India: Implications for Their Origin and Petrogenetic Significance
3
作者 Reddy V. R. Talusan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2年第5期1027-1032,共6页
The giant plagioclase basalts (GPBs) with plagioclase phenocrysts that reach up to 3 cm in length are found near Jabalpur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Deccan Volcanic Province (DVP). The thickness of the basalt flo... The giant plagioclase basalts (GPBs) with plagioclase phenocrysts that reach up to 3 cm in length are found near Jabalpur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Deccan Volcanic Province (DVP). The thickness of the basalt flow (flow 6) that contains the GPBs is ~ 20 m. Plagioclase phenocysts (An58 - An64) in the GPBs display many features of magma mixing (e.g., resorption, reverse zoning). Of the nine flows in the Jabalpur section, the GPBs (flow 6) with lowest Mg#s (38 - 43) and MgO (4.16 - 5.08 wt%), Ni and Cr abundances are the most evolved compositions. In addition, these GPBs have highest abundances of incompatible elements (TiO2, P2O5, Nb, Zr, Sr and Ba). The GPBs are compositionally similar to the well-studied Mahabaleshwar lavas of the western DVP. This new occurrence of GPBs has implications for existence of local crustal magma chambers, feeders and vents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D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ANT PLAGIOCLASE basalt Crustal magma Chamber Jabalpur DECCAN Volcanic Province INDIA
下载PDF
松花江新生代斜斑玄武岩中斜长石巨斑晶的成因及其对长白山天池造盾期岩浆储运系统的制约
4
作者 张叶凡 陈立辉 +3 位作者 王小均 刘建强 曾罡 周中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19-2036,共18页
岩浆岩中斜长石的结构和成分可以记录其晶体的生长过程中岩浆演化的丰富信息,从而可以灵敏反映岩浆储运系统的历史。东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一般多发育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斑晶,斜长石斑晶少见,但在长白山天池造盾期(5~1Ma)玄武岩中常见有斜... 岩浆岩中斜长石的结构和成分可以记录其晶体的生长过程中岩浆演化的丰富信息,从而可以灵敏反映岩浆储运系统的历史。东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一般多发育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斑晶,斜长石斑晶少见,但在长白山天池造盾期(5~1Ma)玄武岩中常见有斜长石斑晶。最近我们在松花江两岸新发现一套上新世含斜长石巨斑晶(粒径为1~2cm)的玄武岩。这些沿松花江分布的斜斑玄武岩具有高Ba/Th比和K/U比的微量元素特征、EM1型的Sr-Nd-Pb同位素组成,与长白山天池造盾期玄武岩一致。它们在主量元素上具有低镁(MgO=3.86%~4.23%)、高钛(TiO_(2)=3.15%~4.25%)的特征,说明其与长白山天池造盾期玄武岩中的斜斑玄武岩一样都经历了较高程度的演化。时间、空间以及地球化学特征上的紧密联系说明松花江斜斑玄武岩也是长白山天池造盾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即长白山天池造盾期玄武质岩浆当时流入了松花江古河道,向西北方向流动的距离达到了150km左右。背散射电子图像显示松花江斜斑玄武岩中斜长石巨斑晶多数具有核-边结构,部分无环带结构,少数具熔蚀结构。斜长石巨斑晶的化学成分变化大,其中核-幔部主要为拉长石(An_(48-65)),边部为钠长石-拉长石(An_(4-61))。基质斜长石的化学成分也不均一,核-幔部的组成为中长石-拉长石(An_(41-53)),边部为钠长石-中长石(An 4-46)。多数斜长石巨斑晶的核-幔部具有细密振荡环带,An值仅呈较小幅度振荡变化,暗示其前期生长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较为稳定,地壳岩浆房持续受到同源岩浆的补给作用,岩浆房持续的时间较长,有利于斜长石巨斑晶的形成。在岩浆对流过程中晶体可被运移至温度更高的区域,形成熔蚀结构。斜长石巨斑晶的边部An值突降以及熔蚀结构的发育,表明斜长石巨斑晶生长后期所处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突变,对应于岩浆快速上升的减压过程。因此,松花江斜斑玄武岩中的斜长石巨斑晶记录了长白山天池造盾期玄武岩在喷发前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岩浆房存留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斑玄武岩 斜长石巨斑晶 岩浆储运系统 新生代玄武岩 中国东北
下载PDF
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二 被引量:82
5
作者 张旗 潘国强 +2 位作者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39-1251,共13页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很早就有学者指出,地球内部生成的岩浆大多是玄武质岩浆,大多数花岗岩是由玄武岩结晶分离形成的。本文在考察了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制约因素、比较了不同性质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特征之后指出:玄武质岩...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很早就有学者指出,地球内部生成的岩浆大多是玄武质岩浆,大多数花岗岩是由玄武岩结晶分离形成的。本文在考察了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制约因素、比较了不同性质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特征之后指出:玄武质岩浆可以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因为有与其相关的堆晶岩产出;安山质岩浆也可以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因为也有与其相关的堆晶岩产出。但是,花岗质岩浆似乎不大可能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因为,很少见到有与(富硅的)花岗质岩浆相伴的堆晶岩产出。花岗质岩浆之所以不大可能发生结晶分离作用的原因在于:(1)岩浆的黏性大,它不仅阻滞了矿物的结晶作用(使斜长石不能发育为自形晶),而且阻止了密度大的矿物(例如角闪石)下沉;(2)主要造岩矿物(例如斜长石)的密度与花岗质岩浆的密度相差无几,使结晶分离作用难以进行。本文详细考察了花岗质岩浆中斜长石的行为,指出在花岗质岩浆中斜长石结晶分离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文献中大量充斥的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的说法是依据什么呢?作者认为,文献中的许多说法可能主要是根据哈克图解得出的,而不是根据实际观察和理论研究得出的。作者认为,玄武岩和花岗岩不仅来源不同,成分不同,而且解释也不同。哈克图解中许多适合玄武岩的解释未必适合花岗岩。由于鲍文反应原理是结晶分离作用的理论基础,因此,文中也对鲍文反应原理进行了评述,并指出文献中存在的一些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例如,从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连续演化序列是不可能的;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是不科学的;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花岗岩不可能是玄武质岩浆结晶分离形成的等等。本文还以 Ajaji el ai.(1998)报道的摩洛哥 Tanncherfi 花岗岩为例,指出结晶分离作用的解释是不可能的。作者认为,花岗岩类的成分变化大,主要可能与源区组成、温度、压力、挥发分、部分熔融程度和过程、混合作用、岩浆分异及结晶分离作用有关。其中,源区组成可能是花岗岩多样性的最重要的原因,而结晶分离作用的影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本文认为,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对于花岗岩成因的意义已经被大大地夸大了,我们应当重新思考结晶分离作用对于花岗质岩浆的意义。由于花岗岩的极端复杂性,许多问题还得不到比较合理的解释,本文的认识只是初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浆 玄武质岩浆 闪长质岩浆 结晶分离作用 哈克图解 鲍文反应系列
下载PDF
关于华北克拉通燕山期岩石圈减薄的机制与过程的讨论:是拆沉,还是热侵蚀和化学交代? 被引量:116
6
作者 邓晋福 苏尚国 +4 位作者 刘翠 赵国春 赵兴国 周肃 吴宗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19,共15页
关于华北克拉通燕山期岩石圈减薄作用,主要有两种模型:(1)岩石圈拆沉;(2)热侵蚀和/或化学交代。文中主要从岩浆活动与构造变形两个途径,通过(1)燕山带造山幕和结构要素组合以及造山过程的p-T-t轨迹;(2)收缩构造变形、火成岩构造组合和... 关于华北克拉通燕山期岩石圈减薄作用,主要有两种模型:(1)岩石圈拆沉;(2)热侵蚀和/或化学交代。文中主要从岩浆活动与构造变形两个途径,通过(1)燕山带造山幕和结构要素组合以及造山过程的p-T-t轨迹;(2)收缩构造变形、火成岩构造组合和下地壳岩石捕虏体3个独立证据提出陆壳的构造加厚;(3)火成岩成因的壳幔相互作用模型和热模拟等,试图讨论华北地区克拉通有浮力的岩石圈如何转变为密度大的岩石圈,随之发生拆沉作用,而不是热侵蚀或化学交代机制使岩石圈地幔改造为EMI印记实现的减薄作用。大量对流的软流圈物质注入克拉通是诱发陆壳发生局部熔融所必需的条件。底侵玄武质岩浆的加热并弱化先前的冷和强的克拉通地壳,创造一个流变学条件,以使收缩构造变形和陆壳加厚成为可能。陆壳最下部和岩石圈地幔中形成的大量玄武质岩石,在构造加厚作用下,相转变为榴辉岩,致使原先有浮力的岩石圈转变为密度大的岩石圈,随之发生拆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燕山期 底侵玄武质岩浆 构造加厚 岩石圈拆沉
下载PDF
安徽铜陵铜官山矿区中生代侵入岩的形成过程——岩浆底侵、同化混染和分离结晶 被引量:76
7
作者 杜杨松 李顺庭 +2 位作者 曹毅 秦新龙 楼亚儿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7,共7页
对安徽铜陵铜官山矿区的小铜官山岩体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并对天鹅抱蛋山岩体及其辉长岩和闪长岩包体进行了全岩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以及锶-钕同位素分析,结合对区内老庙基山和小铜官山岩体及其辉长岩和闪长岩包体的岩石学和地球... 对安徽铜陵铜官山矿区的小铜官山岩体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并对天鹅抱蛋山岩体及其辉长岩和闪长岩包体进行了全岩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以及锶-钕同位素分析,结合对区内老庙基山和小铜官山岩体及其辉长岩和闪长岩包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整理,讨论了这些岩体及其包体的成因。小铜官山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39.5±2.9)Ma,表明它属于长江中下游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产物。辉长岩和闪长岩包体具有低w(SiO2)(52.03%-54.61%)、w(Al2O3)(12.87%-14.43%)和全碱含量w(Na2O+K2O)(5.26%-6.30%),但高w(MgO)(5.41%-11.66%)的特征;寄主岩与此相反,具有高w(SiO2)(59.97%-64.44%)、w(Al2O3)(16.43%-17.59%)和全碱含量(6.67%-8.25%),但低w(MgO)(1.52%-2.50%)的特征。辉长岩和闪长岩包体的稀土元素总量为165.70×10-6-190.40×10-6,寄主岩的稀土元素总量为166.12×10-6-185.95×10-6,二者十分相近,它们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也十分相似。但辉长岩和闪长岩包体的轻、重稀土比值为3.39-4.27,明显小于寄主岩的轻、重稀土比值(4.86-5.94)。辉长岩和闪长岩包体具明显的正铕异常,而寄主岩具有弱负铕异常。从辉长岩到寄主岩,εNd(t)从-4.9--9.9减小到-11.4--11.9,(87Sr/86Sr)o从0.7064-0.7073增加到0.7072-0.7084。上述资料表明,铜陵铜官山矿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岩及其辉长岩和闪长岩包体可能是由基性到中酸性岩浆通过幔源岩浆底侵、同化混染和分离结晶过程形成的,而基性到中酸性岩浆则是由底侵的玄武岩浆与不同量的中下地壳物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玄武岩浆底侵 同化混染和分离结晶 中酸性火成岩 岩石包体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铜陵地区燕山期侵入岩成因与三端元岩浆混合作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狄永军 赵海玲 +3 位作者 吴淦国 张达 臧文拴 刘清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8-538,共11页
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探讨了铜陵地区岩浆演化的制约因素。显微镜下发现了岩浆混合结构。研究表明岩浆混合作用属较均一的化学混合。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组合表明燕山早期为加厚的陆壳或具有山根... 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探讨了铜陵地区岩浆演化的制约因素。显微镜下发现了岩浆混合结构。研究表明岩浆混合作用属较均一的化学混合。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组合表明燕山早期为加厚的陆壳或具有山根的造山带,岩浆形成于55km以下。Izanagi板块俯冲及大陆岩石圈拆沉减薄诱发软流圈物质上涌,减压熔融产生玄武岩岩浆,底侵并加热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正长岩岩浆。参与岩浆混合的是进化的玄武岩岩浆。铜陵地区侵入岩主要是三端元岩浆——玄武岩岩浆、正长岩岩浆和花岗岩岩浆混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混合作用 玄武岩 正长岩 花岗岩 岩浆 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 燕山期 铜陵地区 侵入岩 三端
下载PDF
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的起源及壳幔相互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伍平 路凤香 +2 位作者 李献华 周瑶琪 章大港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对燕山造山带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的 Nd,Sr,Pb同位素分析 ,作者认为义县组火山岩起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 ,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发生了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作用 ,即 AFC过程。与新生代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中生代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和... 对燕山造山带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火山岩的 Nd,Sr,Pb同位素分析 ,作者认为义县组火山岩起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 ,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发生了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作用 ,即 AFC过程。与新生代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中生代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和太古代片麻岩对比研究 ,发现义县组火山岩与这些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有许多地球化学相似之处 ,而与长英质麻粒岩捕虏体和太古代各种片麻岩差别较大。作者认为早白垩世燕山板内造山带发生了强烈的岩石圈伸展作用 ,辽西义县组火山岩和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的镁铁质麻粒岩捕虏体均为这一构造背景下的产物 ,它们属于幔源岩浆喷发与大规模玄武zh质岩浆底侵作用形成的“同质异相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县组 岩石圈地幔 底侵作用 同质异相体 辽西 燕山造山带 火山岩 起源 壳幔相互作用
下载PDF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中侏罗统遮拉组OIB型玄武岩浆的识别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10
作者 朱弟成 王立全 +4 位作者 潘桂棠 莫宣学 廖忠礼 江新胜 赵志丹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24,共10页
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中侏罗统遮拉组玄武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遮拉组玄武岩以高钛[平均w(TiO2)=2.57%]、高铁[平均w(TFe2O3)=11.58%]、低镁[平均w(MgO)=4.06%]、富集LREE和高场强元素{[w(... 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中侏罗统遮拉组玄武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遮拉组玄武岩以高钛[平均w(TiO2)=2.57%]、高铁[平均w(TFe2O3)=11.58%]、低镁[平均w(MgO)=4.06%]、富集LREE和高场强元素{[w(La)/w(Yb)]N、w(Nb)、w(Zr)平均分别为8.61,32.67×10-6,331.33×10-6}为特征,w(Ti)/w(V)(62.74~80.26)、w(Ti)/w(Y)(218.71~665.20)和w(Zr)/w(Y)(10.89~11.09)比值高,具有与OIB相似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同位素组成以高Sr{[n(87Sr)/n(86Sr)]i为0.712763~0.714765}、低Nd{[n(143Nd)/n(144Nd)]i为0.512417~0.512458}为特点;2遮拉组玄武岩为一套产于大陆边缘裂谷背景下的碱性玄武岩,没有经历地壳混染;3遮拉组玄武岩是地幔热柱或热点物质与岩石圈地幔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了解与雅鲁藏布江洋盆构造演化有关的一些关键地质问题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组成 地球化学 OIB型玄武岩浆 中侏罗统遮拉组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
下载PDF
云南峨眉山高钛和低钛玄武岩的岩石成因 被引量:31
11
作者 姜寒冰 姜常义 +3 位作者 钱壮志 朱士飞 张蓬勃 唐冬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7-1134,共18页
峨眉山玄武岩主要的岩石类型是低钛玄武岩和高钛玄武岩,并有少量的苦橄岩。它们不同程度地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分馏明显或比较明显,相容元素(Co、V、Cr、Ni)显著亏损。低钛玄武岩浆受到陆壳物... 峨眉山玄武岩主要的岩石类型是低钛玄武岩和高钛玄武岩,并有少量的苦橄岩。它们不同程度地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分馏明显或比较明显,相容元素(Co、V、Cr、Ni)显著亏损。低钛玄武岩浆受到陆壳物质的明显混染,高钛玄武岩浆也受到混染,但混染程度弱于低钛玄武岩浆。同化混染对Sr同位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影响程度大于对稀土元素和Nd同位素的影响程度。混染物是下地壳变质岩,也有少量上地壳物质。未受混染的样品具有适度亏损的Nd、Sr同位素。高钛玄武岩在岩浆演化过程中主要分离结晶相/堆晶相是单斜辉石,并有少量的斜长石。低钛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是最主要的因素。低钛玄武岩的主体部分是在尖晶石稳定域与石榴石稳定域之间的过渡带熔融的;高钛玄武岩的主体部分是在石榴石稳定域内熔融的,极少部分是在尖晶石稳定域内熔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岩石学 岩石地球化学 岩浆过程 岩石成因
下载PDF
峨眉山玄武岩母岩浆的性质及其成因类型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旺章 汪云亮 +1 位作者 曾昭贵 张筑凤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7-23,共7页
作者通过对峨眉山玄武岩的研究工作,对峨眉山玄岩浆提出新的看法,认为它是一种过渡类型的临界面岩浆。
关键词 玄武岩 母岩浆 性质 成因 类型
下载PDF
铜、镍、铂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在幔源岩浆起源、演化和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73
13
作者 宋谢炎 胡瑞忠 陈列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7-305,共19页
Ni、Cu和PGE具有不同于其他微量元素的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这些特殊的性质使得它们在幔源岩浆起源和演化以及岩浆硫化物矿床的成因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S不饱和的条件下,Ni、Os、Ir和Ru具有相容元素的特性,而Cu和Pd是强不相容元... Ni、Cu和PGE具有不同于其他微量元素的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这些特殊的性质使得它们在幔源岩浆起源和演化以及岩浆硫化物矿床的成因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S不饱和的条件下,Ni、Os、Ir和Ru具有相容元素的特性,而Cu和Pd是强不相容元素,因此,它们在玄武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常常发生分异。一旦体系达到S饱和,这些元素则会强烈地进入硫化物熔浆,特别是PGE具有极高的硫化物熔浆/硅酸盐熔浆分配系数,极微量的硫化物熔离便可导致残余岩浆中PGE的显著亏损,因此,PGE是玄武岩浆硫化物熔离作用最敏感的示踪元素。硫化物熔离和成矿实质上是幔源岩浆特殊演化过程的结果,所以,Ni,Cu和PGE的特殊性质可用来探讨岩浆硫化物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Ni、Cu和PGE具有不同的单硫化物固溶体/硫化物熔浆分配系数,因此,它们也是硫化物熔浆结晶分异的重要示踪元素。本文试图从Ni、Cu和PGE地球化学性质和行为入手,并借助一些研究实例,对它们在幔源岩浆起源和演化以及岩浆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中的示踪意义进行系统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E幔源岩浆 玄武岩 岩浆硫化物矿床 岩浆起源 岩浆演化 硫化物熔离
下载PDF
华北晚中生代和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来源及其对寄主岩岩浆过程的制约:以莒南和鹤壁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肖燕 张宏福 范蔚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76,共12页
本文对华北克拉通晚中生代和新生代碱性玄武质岩石中的单斜辉石巨晶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综合研究,发现晚中生代和新生代单斜辉石巨晶存在明显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异。新生代单斜辉石巨晶有Al-普通辉石和次... 本文对华北克拉通晚中生代和新生代碱性玄武质岩石中的单斜辉石巨晶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综合研究,发现晚中生代和新生代单斜辉石巨晶存在明显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异。新生代单斜辉石巨晶有Al-普通辉石和次透辉石两类;而中生代单斜辉石巨晶只有Al-普通辉石。新生代单斜辉石SiO_2含量高、REE配分型式为上凸型、LILE和放射性元素含量高,并具有比寄主碱性玄武岩更亏损的Sr和Nd同位素组成;而中生代单斜辉石SiO_2含量低、REE配分型式为LREE富集型、LILE和部分HFSE以及放射性元素含量低,并具有比寄主碱性玄武岩稍富集的Sr和Nd同位素组成;巨晶的结构、矿物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Mg-Fe在熔体与单斜辉石间的分配状况皆说明,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是碱性玄武岩浆在高压下结晶的,因此二者是同源的;而中生代单斜辉石巨晶是被寄主岩浆偶然捕获的捕虏晶,是不同源的。华北新生代单斜辉石巨晶存在于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中,它们具有比寄主碱性玄武岩更亏损的Sr和Nd同位素组成,说明即使是碱性玄武岩也不能完全代表软流圈来源的原始岩浆,其在上升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同位素组成富集的物质的混入。同时,拉斑玄武岩不是碱性玄武质岩浆直接结晶分异的产物,亦不是完全由部分熔融程度的不同造成的。拉斑玄武岩中存在岩石圈地幔物质的贡献或是岩浆房内碱性玄武质岩浆受地壳混染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单斜辉石巨晶 碱性玄武岩 底侵作用 岩石成因
下载PDF
峨眉山玄武岩浆与贵州高砷煤成因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聂爱国 谢宏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用微量元素分析、稀土元素分析方法 ,对峨眉山玄武岩浆与贵州高砷煤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浆 贵州 高砷煤 成因 物质来源
下载PDF
长白山上新世以来玄武岩成分演变规律及其成因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郭文峰 刘嘉麒 郭正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95-3611,共17页
火山岩成分的多样性是岩浆物理和化学过程在其产生、运移、存储和喷发过程中的综合反映。长白山火山区自上新世以来喷发了大量的玄武质火山岩,其成分变化范围较大(Mg O 3.2%~7.8%)。以往研究认为其成分的变化主要受地幔不均一、部分... 火山岩成分的多样性是岩浆物理和化学过程在其产生、运移、存储和喷发过程中的综合反映。长白山火山区自上新世以来喷发了大量的玄武质火山岩,其成分变化范围较大(Mg O 3.2%~7.8%)。以往研究认为其成分的变化主要受地幔不均一、部分熔融程度和分离结晶的影响,没有明显地壳混染。本研究发现这些玄武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上、下地壳的混染。同时,结合火山岩的年龄发现玄武岩地球化学成分和同位素比值随时间呈现脉动式的变化。根据87Sr/86Sr和Mg O的突变点可以分为3段:5~2Ma,2~1Ma,1~0Ma。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模拟发现地幔不均一性和部分熔融程度差异造成玄武岩成分的变化有限,而分离结晶、地壳混染和岩浆补给的岩浆作用是形成玄武岩成分随时间脉动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能量约束-补给-混染-分离结晶算法(ECRAFC)模拟得出以下结论:天池和望天鹅喷发中心的玄武质岩浆最初都存储于同一下地壳岩浆房,可能由于上地壳构造差异导致岩浆迁移路径和存储区不同;长白山岩浆房迁移有从5~2Ma阶段由下地壳向上地壳逐渐变浅,2~1Ma阶段由上地壳向下地壳快速变深的规律,而1~0Ma阶段的玄武岩由岩浆从下地壳直接快速喷出地表形成;长白山玄武质岩浆的活动与本区的构造断裂活动密切的关系,5Ma以来,火山岩成分随时间的周期性波动可能与本区构造应力的周期性的强拉张-弱拉张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质岩浆 时间演变 地壳混染 能量约束-补给-混染-分离结晶算法 长白山火山
下载PDF
贵东花岗岩体中煌斑岩的成因 被引量:23
17
作者 胡瑞忠 金景福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0年第4期1-7,共7页
本文主要从大地构造环境、煌斑岩的空间分布及其硫同位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等方面,探讨贵东花岗岩体中煌斑岩的成因.结果表明,煌斑岩与周围的壳型花岗岩不同源,形成煌斑岩的原始岩浆,应为幔源大陆拉斑玄武岩浆。
关键词 花岗岩体 煌斑岩 成因 玄武岩 岩浆
下载PDF
湘西通道地区新元古代长界橄榄辉石岩中单斜辉石矿物学特征及其板内裂谷成因论证 被引量:7
18
作者 寇彩化 刘燕学 +3 位作者 李廷栋 丁孝忠 张恒 陆济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1-893,共13页
湘西通道地区长界橄榄辉石岩主要组成矿物为单斜辉石、橄榄石和斜长石,还具有少量的Ti—Fe氧化物。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对江南造山带西段湘西通道地区长界橄榄辉石岩单斜辉石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斜辉石属于顽透辉石和普... 湘西通道地区长界橄榄辉石岩主要组成矿物为单斜辉石、橄榄石和斜长石,还具有少量的Ti—Fe氧化物。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对江南造山带西段湘西通道地区长界橄榄辉石岩单斜辉石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斜辉石属于顽透辉石和普通辉石。长界橄榄辉石岩单斜辉石较富镁而贫铁,并且还具有高硅、贫碱、低钙的特征,其母岩浆属于拉斑玄武系列。单斜辉石温压计算结果显示,橄榄辉石岩的形成温度为1260~1383℃,压力为1.5~2.6GPa,深度为50~86km,平均深度为73km。整体来看,长界橄榄辉石岩形成的温度基本与软流圈地幔的温度(1280~1350℃)相当,其形成深度为约73km的地幔深处,且在这种温压条件下,软流圈地幔可以发生减压熔融。单斜辉石的成分特征显示示长界橄榄辉石岩是板内拉斑玄武岩,指示其构造背景为裂谷环境。另外,单斜辉石具低的Al_2O_3(0.02%~5.51%)、TiO_2(0~0.46%)和Na_2O(0.01%~1.44%)的特征,这可能是单斜辉石寄主岩石岩浆源区受到俯冲熔体/流体的交代改造作用所导致。结合作者和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推测长界橄榄辉石岩源区为软流圈地幔,其形成可能与裂谷作用导致软流圈物质上涌并发生熔融有关,且在形成长界橄榄辉石岩之前,软流圈地幔已经遭受过俯冲熔体/流体的交代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界橄榄辉石岩 单斜辉石 拉斑玄武质岩浆 软流圈物质上涌 板内裂谷环境
下载PDF
塔里木巴楚小海子正长岩杂岩体的岩石成因探讨 被引量:19
19
作者 位荀 徐义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84-3004,共21页
巴楚小海子正长岩杂岩体是二叠纪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SIMS锆石U-Pb定年显示其形成于279.7±2.0Ma,与本区辉绿岩脉和石英正长斑岩岩脉近于同时侵位。根据矿物学特征,小海子正长岩体可分为铁橄榄石正长岩和角闪正长岩两... 巴楚小海子正长岩杂岩体是二叠纪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SIMS锆石U-Pb定年显示其形成于279.7±2.0Ma,与本区辉绿岩脉和石英正长斑岩岩脉近于同时侵位。根据矿物学特征,小海子正长岩体可分为铁橄榄石正长岩和角闪正长岩两类。前者主要由碱性长石、铁橄榄石、单斜辉石、角闪石和少量石英、斜长石组成,后者主要由碱性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和少量的石英、斜长石组成。小海子正长岩体为铁质、碱性系列,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无Nb、Ta负异常,相对低的(87Sr/86Sr)i(0.7033~0.7038)和正的εNd(t)值(+3.1~+3.8),暗示它们来自亏损的地幔源区,没有地壳物质的加入。主微量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暗示巴楚小海子正长岩的母岩浆为碱性的幔源玄武质岩浆经橄榄石、单斜辉石分离结晶后的残余熔体,并且含有堆晶的碱性长石。这种含有碱性长石堆晶的熔体,在相对还原的条件下结晶,形成铁橄榄石正长岩;在相对氧化的条件下结晶,并经过不同程度斜长石的分离结晶形成角闪正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长杂岩体 锆石定年 碱性玄武质岩石 分离结晶 小海子 巴楚 塔里木大火成岩省
下载PDF
海底玄武岩中斜长石研究及其岩石学意义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小明 谭清泉 赵广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2-488,共7页
冲绳海槽海底玄武岩中存在着三种不同世代的斜长石 :斑晶、微晶和基质斜长石 ,它们的平均粒径分别为 10 0 μm±、13μm±和 2μm±。斑晶斜长石在结构上存在核部与边部之分 ,在成分上反映为 An值出现明显的两级“台阶”,即... 冲绳海槽海底玄武岩中存在着三种不同世代的斜长石 :斑晶、微晶和基质斜长石 ,它们的平均粒径分别为 10 0 μm±、13μm±和 2μm±。斑晶斜长石在结构上存在核部与边部之分 ,在成分上反映为 An值出现明显的两级“台阶”,即 An值在80~ 90间波动的核部“平台”和 An值在 60~ 70间波动的边部“平台”,边部“平台”的成分与微晶斜长石一致。斜长石的结晶温度显示 ,斑晶核部温度为 12 50℃± ,边部温度为 10 50℃± ,而基质斜长石的结晶温度在 950℃±。笔者认为斜长石的这些特征 ,基本反映了该玄武岩浆的活动过程 :斑晶斜长石的核部记录了源区特征 ,边部及微晶斜长石反映了岩浆房中活动的特征 ,基质斜长石则记录了岩浆喷出洋壳后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玄武岩 地幔岩浆活动 斜长石 结晶温度 冲绳海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