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rangement of High-standard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 Based on Village-region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Uniformity 被引量:12
1
作者 SONG Wen WU Kening +2 位作者 ZHAO Huafu ZHAO Rui LI T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2期325-340,共16页
As an important constitute of land consolidation, high-standard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tect the quantity, qual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cultivated land. Its target not only lie... As an important constitute of land consolidation, high-standard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tect the quantity, qual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cultivated land. Its target not only lies in the increase of cultivated land quantity, but also the improvement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ecosystem environment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and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f cultivated land were explored to facilitate the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for high-standard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HSBFC) with administrative village as the unit. Taking the land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project area in Quzhou County, Handan City, Hebei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study comprised of three steps: 1) establishment of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uniformity based on regional optimum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uniform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soil fertility quality, engineering quality, spatial quality and eco-environment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new concept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2) calcul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uniformity by grading indicators, assigning scores and weighting sums, exploring the local homoge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through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analyzing the constraints and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of barrier factors; 3) arrangement of HSBFC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ncentration, continuity and priority to the easy operatio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value of farmland quality uniformity for the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the study area was between 7.76 and 21.96, and there was a difference between various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The region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patterns included High-High(HH), Low-Low(LL), High-Low(HL) and Low-High(LH). These indicate that regional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has local homoge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most restrictive factors in the study area were the medium and low transformation difficulty indexes, including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farmland shelterbelt network density, field regularity and scale of the field. In addition, there were also high transformation difficulty indicators in some areas, such as sectional configuration. The project area was divided into four partitions: major construction area, secondary construction area, general construction area, and conditional construction area.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of each subarea was 1538.85 ha, 1224.27 ha, 555.93 ha, and 1666.63 ha, respectively. This comprised of 30.87%, 24.56%, 11.15% and 33.42% of the total project area, respectively. The evaluation model and index system could satisfy the evaluation of farmland quality and diagnosis of obstacle factors to facilitate the subsequent construction decision.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regional HSBFC, and a new feasible idea and method for related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tandard basic farmland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UNIFORMITY barrier factor arrangement
下载PDF
Study of Basic Farmland Protection in Huainan City
2
作者 Xinyuan LU Zhongxiang Y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5年第3期92-95,共4页
Farmland is the primary resource for food production,related to food security and people's livelihood.The basic farmland is the essence of farmland,and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armland and streng... Farmland is the primary resource for food production,related to food security and people's livelihood.The basic farmland is the essence of farmland,and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armland and strengthen the basic farmland protec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pacity.Currently,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rban development and farmland protection has been inevitable,and Huainan City is now in the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How to better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farmland protection to promote sound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is an important issue currently facing Huainan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inan CITY basic farmland FOOD SECURITY
下载PDF
永久基本农田监测体系及分区监管方法研究
3
作者 陈政宝 马明宇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3期36-42,共7页
文章在传统永久基本农田监测体系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包括10个数量指标、11个质量指标、6个生态安全指标的常态化、定量化的“三位一体”监测体系,构建了动态化、数字化的识别永久基本农田不同分区的依据和原则,结合功能类型将永久基本... 文章在传统永久基本农田监测体系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包括10个数量指标、11个质量指标、6个生态安全指标的常态化、定量化的“三位一体”监测体系,构建了动态化、数字化的识别永久基本农田不同分区的依据和原则,结合功能类型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的共9个监管区域,并提出了靶向化、差别化的分区监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粮化 永久基本农田 监测体系 分区监管 监管策略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分析的基本农田土地环境质量监测方法
4
作者 杜娜 《科技资讯》 2024年第6期173-175,共3页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分析的基本农田土地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即利用无人机技术采集基本农田土地图像,并建立土壤、植被、气候等因素的遥感反演模型。通过综合考虑多种指标,计算基本农田土地环境综合质量指数,实现对土地环境...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分析的基本农田土地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即利用无人机技术采集基本农田土地图像,并建立土壤、植被、气候等因素的遥感反演模型。通过综合考虑多种指标,计算基本农田土地环境综合质量指数,实现对土地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测。实验证明: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监测精度,能够准确评价土地环境质量并控制评价结果误差;为农田管理者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促进农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影像 基本农田 土地环境 遥感反演 质量动态监测
下载PDF
土地资源管理中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问题及对策
5
作者 刘凤美 《云南冶金》 202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针对南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用地布局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通过采取工程措施与调出补划相结合的方式,调整规划分区规则以及分类型、分区域布局新增建设用地等措施,使永久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面积减少了149.... 针对南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用地布局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通过采取工程措施与调出补划相结合的方式,调整规划分区规则以及分类型、分区域布局新增建设用地等措施,使永久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面积减少了149.02 hm^(2),农田保护区面积增加了9 607.35 hm^(2),城镇开发边界和村庄建设边界外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由6 044.02 hm^(2)下降到417.83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土地资源管理 永久基本农田 非耕地 非粮化
下载PDF
多传感器无人机遥测技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磊 赵明 苏秀永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9-283,共5页
为了及时、准确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基础图件和空间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免像控无人机航摄、机载激光雷达及无人船单波速等测量技术,获取测区的高清影像、密集点云、水下数据的方法,进而对多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生产加工二三... 为了及时、准确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基础图件和空间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免像控无人机航摄、机载激光雷达及无人船单波速等测量技术,获取测区的高清影像、密集点云、水下数据的方法,进而对多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生产加工二三维数字测绘产品。以河南省某县A镇高标准农田综合整治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方法制作的二维图件和三维模型在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监测、竣工验收和运维管理等环节得到了综合应用,效果明显。本文探讨了基于多传感器无人机遥测技术在农业生态、环境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基础图件 高标准农田建设 生态 环境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适宜性评价分析
7
作者 王旭莲 陈梦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80-84,共5页
本研究以永久基本农田图斑为研究对象,采用地块法、层次分析法(AHP)、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加权求和评价模型,对其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55.71 km^(2),经扣除分析处理后总面积27.87 km^(2... 本研究以永久基本农田图斑为研究对象,采用地块法、层次分析法(AHP)、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加权求和评价模型,对其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55.71 km^(2),经扣除分析处理后总面积27.87 km^(2)。适宜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面积占比99.7%,其中,Ⅰ级分区非常适宜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0.28 km^(2),占比1.0%;Ⅱ级分区较适宜建设面积4.01 km^(2),占比14.4%;Ⅲ级分区适宜建设面积为9.64 km^(2),占比34.6%;Ⅳ级分区建设适宜性一般面积13.86 km^(2),占比49.7%;Ⅴ级分区暂不适宜建设面积0.08 km^(2),占比0.3%。本文基于永久基本农田图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适宜性等级划分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和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 层次分析法 地理信息系统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补充耕地项目前期基础调查体系分析
8
作者 游曜光 李明惠 +1 位作者 林和明 肖婷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
补充耕地基础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和成果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项目的科学性与可实施性。本文结合补充耕地项目前期基础调查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分析补充耕地项目前期调查内容与方法,针对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阶段的信息需求,构建补充耕地... 补充耕地基础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和成果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项目的科学性与可实施性。本文结合补充耕地项目前期基础调查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分析补充耕地项目前期调查内容与方法,针对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阶段的信息需求,构建补充耕地项目前期基础调查体系,以期为补充耕地项目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耕地项目 前期基础调查 体系构建 可行性研究 规划设计
下载PDF
粮食安全目标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缺失与补救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江 唐艺芸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0,共8页
研究目的:在粮食安全目标引领下,审视现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缺失,提出补救举措。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为因应保障粮食安全战略的现实急盼,现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亟待修订。现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存在... 研究目的:在粮食安全目标引领下,审视现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缺失,提出补救举措。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为因应保障粮食安全战略的现实急盼,现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亟待修订。现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存在如下缺失:一是其目的条款在内容上存在偏误与缺失,无法充分承载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初衷;二是其基础性法律概念未与粮食安全法律体系内的概念保持一致;三是其制度设计未能充分体现“特殊保护”的立法要求。研究结论:上述缺失亟需通过法律修订予以补救。具体举措包括:应以促进粮食生产为直接目的、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间接目的,增列生态可持续发展为间接目的,以此重构立法目的条款;应统一“永久基本农田”的规范表达,并据此统一话语体系;应废除永久基本农田的占补制度、确立村级“田长制”的特殊监管职责、建立与地力等级挂钩的梯度补贴制度,优化特殊保护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学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永久基本农田 立法目的
下载PDF
简析西藏耕地质量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10
作者 薛会英 罗红英 阿琼 《高原农业》 2023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重要部分,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吃饭田”。要想彻底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增产,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论文以西藏耕地质量状况为出发点,结合西藏实际,对西藏高标准基本农... 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重要部分,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吃饭田”。要想彻底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增产,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论文以西藏耕地质量状况为出发点,结合西藏实际,对西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遇到的耕地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西藏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 基本农田 耕地质量 西藏
下载PDF
基于地块尺度的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特征、驱动与管控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文广 廖宇波 +3 位作者 孔祥斌 雷鸣 温良友 张蚌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124,共11页
掌握永久基本农田非粮生产地块特征、空间集聚及驱动因子可为优化作物种植空间布局、完善耕地精细化管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分析全区永久基本农田非粮生产现状、类型以及地块特征,采用探索性... 掌握永久基本农田非粮生产地块特征、空间集聚及驱动因子可为优化作物种植空间布局、完善耕地精细化管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分析全区永久基本农田非粮生产现状、类型以及地块特征,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最小二乘法、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识别永久基本农田非粮生产空间集聚特征、驱动因子及其作用效应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全区永久基本农田非粮生产地块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北部,非粮生产类型以果树和乔木为主,占非粮生产面积的88.85%;非粮生产地块的耕地质量、灌溉条件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但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区域,田面坡度小于等于6°的地块占77.86%;非粮生产比例在县级尺度上呈现显著空间正自相关性,H-H型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L-L型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北部,H-L型集中分布在西部;田块规模、人均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县到省会城市距离与县域非粮生产比例呈正相关,耕地质量、灌溉保证率与县域非粮生产比例呈负相关,不同驱动因子对非粮生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未来应从优化作物布局、加强质量建设、监管属性特征、完善保护补偿等方面加强全区永久基本农田非粮生产地块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非粮生产 地块尺度 驱动因子 管控 GWR模型
下载PDF
基本农田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以湖北省监利市为例
12
作者 陈卓 伍昌友 +1 位作者 邵俊 李奕岑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3期18-22,共5页
通过对监利市基本农田粮食安全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将其空间特征融合并划分4种整理区域,以指导监利市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区域划分及时序安排。运用GIS空间分析、空间叠置与核密度分析法,从自然、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选取评... 通过对监利市基本农田粮食安全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将其空间特征融合并划分4种整理区域,以指导监利市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区域划分及时序安排。运用GIS空间分析、空间叠置与核密度分析法,从自然、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分别分析基本农田粮食安全与居民点适宜性级别,作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的依据。结果表明,基本农田粮食安全等级分布具有区域差异性,整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农村居民点适宜性空间分布整体呈北低、南高的格局,其中南部乡镇最优,西北部乡镇次之,东北和东南部乡镇较差。监利市居民点整理分区主要分为重点集聚区、改造升级区、合并组建区、生态迁移区,其居民点面积分别为2547.48公顷、6162.83公顷、4733.61公顷、1286.16公顷。文章将基本农田粮食安全评价引入到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中,评价方法兼顾了基本农田粮食安全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有利于更好地统筹利用基本农田和居民点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粮食安全 农村居民点 核密度 布局优化
下载PDF
基本农田划定方法演变与时代挑战
13
作者 田丽铃 刘涛 胡章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7期79-84,92,共7页
基本农田划定是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前提,科学的划定方法是基本农田合理布局和持续优化的基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基本农田的政策演变为切入点,总结归纳了近年来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的研究进展。研究... 基本农田划定是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前提,科学的划定方法是基本农田合理布局和持续优化的基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基本农田的政策演变为切入点,总结归纳了近年来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1)基本农田内涵的发展与其政策演变相适应,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2)现有研究形成了大致统一的划定技术流程,但在具体环节的实施中存在差异;(3)基本农田划定评价指标体系是基本农田划定的核心内容,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由主观到客观的演变;(4)新时期基本农田划定面临“三生”空间协同、耕地功能复合化及动态调整需求等新挑战和新要求。需要持续探索优化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以适应时代要求,更好地发挥基本农田在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划定方法 技术流程 指标体系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合肥市基本农田动态变化监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骆昌鑫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本文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建设用地审批数据、经济与农业等行业专题数据,利用数学统计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开展合肥市基本农田分布、撂荒地、疑似非农化占用等状况的监测分析;以变化流向和数量的... 本文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建设用地审批数据、经济与农业等行业专题数据,利用数学统计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开展合肥市基本农田分布、撂荒地、疑似非农化占用等状况的监测分析;以变化流向和数量的方式来反映合肥市基本农田变化情况,为基本农田管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辅助政府制定相关管护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监测分析 遥感影像
下载PDF
ArcGIS模型构建器在基本农田补划质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本礼 王也 +1 位作者 谭思源 肖祥红 《地理空间信息》 2023年第4期50-53,共4页
对湖南省基本农田补划成果要求进行了分析,设计了成果质检方法,利用ArcGIS软件的模型构建器(Modelbuilder)组合多种地理信息处理工具,构建了“一键式”工作流,完成海量分幅DEM的筛选、拼接与坡度图的批量化处理,以此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 对湖南省基本农田补划成果要求进行了分析,设计了成果质检方法,利用ArcGIS软件的模型构建器(Modelbuilder)组合多种地理信息处理工具,构建了“一键式”工作流,完成海量分幅DEM的筛选、拼接与坡度图的批量化处理,以此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图斑坡度的自动化检查,筛选出坡度不合格成果,形成不合格图斑矢量图形及不合格清单。模型构建器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成果的有效性,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占优补劣的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DEM 质量检查 坡度 模型构建器
下载PDF
SSPs-RCPs耦合情景下我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16
作者 谢臻 党昱譞 +1 位作者 孔祥斌 林小睿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5-127,共13页
研究目的:服务国家粮食永续安全目标,面向未来情景确定永久基本农田管控数量和明确位置。研究方法:设定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代表性浓度路径(SSPs-RCPs)耦合情景,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有量模型,构建农业气候条件、地形和连片性、土壤环境健... 研究目的:服务国家粮食永续安全目标,面向未来情景确定永久基本农田管控数量和明确位置。研究方法:设定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代表性浓度路径(SSPs-RCPs)耦合情景,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有量模型,构建农业气候条件、地形和连片性、土壤环境健康、农田基础设施四维划定体系。研究结果:(1)2035年、2050年中国内地人均粮食需求量分别为591.37 kg/a和548.92 kg/a,粮食总需求量分别为8.54亿~8.90亿t、7.35亿~8.13亿t。(2)2035年全国粮食平均可实现生产潜力为(7 729.41±1 699.99)~(7 828.68±1 739.41) kg/hm^(2),2050年为(8 126.89±1 828.73)~(8 661.90±2 100.90) kg/hm^(2),其中水稻优势产区位于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小麦位于黄土高原区和黄淮海平原区,玉米位于黄淮海平原区。(3)2035年、2050年永久基本农田理论应保量分别为0.98亿~1.11亿hm^(2)、0.86亿~0.99亿hm^(2),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份应保量最多。研究结论:遵循底线思维和择优划入原则,2035年将1.12亿hm^(2)的1—5级耕地、2050年将1.02亿hm^(2)的划入1—4级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即可满足我国粮食安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情景模拟 耕地保护 粮食可实现生产潜力 斑块划定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协调与综合质量评价下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
17
作者 张丽丽 周丙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79-84,89,共7页
[目的]探究基于“三生”空间协调与综合质量评价下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思路及建议。[方法]基于GIS平台,以吉安县作为研究区,构建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借助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得到耕地综合质量得分,进一步叠加上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 [目的]探究基于“三生”空间协调与综合质量评价下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思路及建议。[方法]基于GIS平台,以吉安县作为研究区,构建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借助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得到耕地综合质量得分,进一步叠加上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基于生态安全、城市建设发展的约束条件下,对初步划定结果进行优化,得到最终布局优化结果。[结果]基于耕地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按照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得分,得到适宜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一般耕地面积为44560.89 hm^(2),考虑原有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协调城市发展,分为保留、调入、调出3种情况,得到最终永久基本农田优化面积为43097.52 hm^(2)。[结论]研究结果遵循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优质、聚集和稳定的思路,以及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的布局优化要求,可为吉安县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 生态优先 城市发展 空间协调
下载PDF
以邯西生态廊道为例谈耕地周界生态廊道营建
18
作者 刘莹 董亮 孟献德 《山西建筑》 2023年第8期37-40,共4页
阐述了邯西生态走廊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该项目所处场地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植被条件,在保障基本农田性质的前提下,采用“多重生态廊道-景观生态屏障”构建模式,构建了“生态延展带-基本农田延展面”网格空间结构,优化了城郊的... 阐述了邯西生态走廊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该项目所处场地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植被条件,在保障基本农田性质的前提下,采用“多重生态廊道-景观生态屏障”构建模式,构建了“生态延展带-基本农田延展面”网格空间结构,优化了城郊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最终形成邯郸城市西郊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线上的三效一体生态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生态绿廊 自然种植模式 近自然林
下载PDF
基于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底图的成果应用分析
19
作者 王录芳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期41-45,共5页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需要实现精细、准确,自然资源审查需要实现科学、准确、高效和智能,监管决策需要实现动态、智能和精准,这就需要标准统一、内容全面准确的自然资源“一张图”。目前,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简称三调)是成果最为真实...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需要实现精细、准确,自然资源审查需要实现科学、准确、高效和智能,监管决策需要实现动态、智能和精准,这就需要标准统一、内容全面准确的自然资源“一张图”。目前,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简称三调)是成果最为真实的一次现势性国土调查。本文基于三调成果底图,分析三调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摸排、乡村振兴规划、林草湿地数据核查中的应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国土空间规划 乡村振兴 乱占耕地 自然资源确权 生态 基本农田
下载PDF
无为县基本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伍宏远 刘涛华 《绿色科技》 2023年第6期207-212,共6页
以安徽省无为县基本农田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环境质量等级以及元素含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县环境质量整体较好,95.7%的面积都属于无风险区;各项重金属元素中,Hg和Cd 2种元素富集系数大... 以安徽省无为县基本农田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环境质量等级以及元素含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县环境质量整体较好,95.7%的面积都属于无风险区;各项重金属元素中,Hg和Cd 2种元素富集系数大于1,反映其受人为及其他外界因素影响较大;Cu、Pb、Zn 3种元素富集系数接近1,反映其多受成土环境与地质背景影响;而As、Cr、Ni 3种元素富集系数小于1,反映这3种元素在表层土壤中出现轻微贫化;土壤重金属含量主要受不同地质背景、成土母质以及人类工业活动等因素影响,其中外在途径包括大气沉降、农业化学物质使用、污水灌溉、污泥农用施肥以及工矿企业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土壤重金属 地球化学等级 影响因素 污染途径 无为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