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nularia属珊瑚中嘧啶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彭彩华 尹平河 +1 位作者 欧云付 徐石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2-305,共4页
分离和鉴定了采自中国南海硇州岛软珊瑚Sinularia Bassica样本中新的嘧啶类化合物。样本用工业酒精提取,提取物溶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后,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以极性不断增大的溶剂体系(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再经过HPLC分离... 分离和鉴定了采自中国南海硇州岛软珊瑚Sinularia Bassica样本中新的嘧啶类化合物。样本用工业酒精提取,提取物溶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后,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以极性不断增大的溶剂体系(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再经过HPLC分离,得到2,4(1H,3H)-嘧啶二酮、5-甲基-2,4(1H,3H)-嘧啶二酮、1,3-二甲基-2,4(1H,3H)-嘧啶二酮和5-甲氧基-1,3-二甲基-2,4(1H,3H)-嘧啶二酮4种新的嘧啶类化合物,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1HNMR和13C NMR等光谱数据分析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珊瑚 SINULARIA bassica 嘧啶类化合物
下载PDF
油菜籽流化床恒速干燥传热传质特性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健平 赵周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87-295,共9页
在油菜籽干燥过程中,干燥工艺(热空气温度、速度和油菜籽初始含水率)主要影响着恒速干燥阶段的传热、传质系数,为此该文基于恒速干燥阶段,借助流化床干燥试验装置,试验分析了油菜籽初始含水率、热空气温度、热空气流速对油菜籽流化床干... 在油菜籽干燥过程中,干燥工艺(热空气温度、速度和油菜籽初始含水率)主要影响着恒速干燥阶段的传热、传质系数,为此该文基于恒速干燥阶段,借助流化床干燥试验装置,试验分析了油菜籽初始含水率、热空气温度、热空气流速对油菜籽流化床干燥对流传热、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主次顺序为油菜籽初始含水率>热空气温度>热空气流速,其中油菜籽初始含水率为29.72%的对流传热、传质系数约为含水率14.41%的1.9倍,2.25 m/s热空气流速的对流传热、传质系数约为1.75 m/s的1.2倍,65℃热空气温度的对流传热、传质系数分别约为45℃的1.2倍和1.4倍。为此,以对流传热、传质系数为性能指标,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应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建立了影响因子与性能指标的回归模型,通过验证发现对流传热、传质系数两个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4.83%和4.79%,表明该两个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可靠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强化传热传质提高油菜籽流化床干燥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生产工艺条件选择和干燥设备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传热 模型 油菜籽 流化床 对流传热系数 对流传质系数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芽粒形成的时期及对发芽出苗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瑞茂 侯国佐 朱永生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6-28,35,共4页
在油菜成熟前的角果内就已经发芽(胚根突破种皮,并有不同程度伸长)的籽粒称为芽粒,具有芽粒性状的品种和资源材料从开花后35天左右就有芽粒产生,并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多的趋势。不同品种和同品种不同个体(或株系)间芽粒的有无和多少... 在油菜成熟前的角果内就已经发芽(胚根突破种皮,并有不同程度伸长)的籽粒称为芽粒,具有芽粒性状的品种和资源材料从开花后35天左右就有芽粒产生,并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多的趋势。不同品种和同品种不同个体(或株系)间芽粒的有无和多少差异较大,而与具有芽粒性状单株的花序部位无关。具有芽粒的种子其发芽势(率)和出苗率比正常种子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芽粒 发芽 出苗率
下载PDF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的甲基化变异模式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涛 戎浩 +4 位作者 蒋金金 孔月琴 冉丽萍 吴健 王幼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3-524,共12页
甘蓝型油菜作为多倍体起源和发生的历史较短,遗传背景较为狭窄,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可作为植物多倍化研究的优选模型,本文以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为材料,通过HPLC分析发现白菜型油菜和甘蓝的甲基化率分别为8.33%和15.88%,2个杂种株系的... 甘蓝型油菜作为多倍体起源和发生的历史较短,遗传背景较为狭窄,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可作为植物多倍化研究的优选模型,本文以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为材料,通过HPLC分析发现白菜型油菜和甘蓝的甲基化率分别为8.33%和15.88%,2个杂种株系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介于双亲之间,分别为10.29%和12.83%。MSAP分析发现杂种F_1代及其亲本的甲基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白菜型油菜<杂种F_1<甘蓝),杂种F_1代的甲基化变异(23.71%)中来自A、C基因组的变异分别占6.60%和10.16%。MSAP差异性条带的序列分析发现多倍化过程中与甲基化变化相关的基因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且差异甲基化基因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间的表达差异与甲基化修饰模式是一致的。本研究为了解甘蓝型油菜多倍化过程中发生的表观变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人工合成种 多倍化 甲基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