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脊髓钝挫伤后早期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侯嘉兴 胡析 +8 位作者 刘世恒 孟颖桢 李盈洁 牛英杰 殷其勇 董梦影 郭海玲 张晓 冉黎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钝挫损伤早期,脊髓损伤区域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定位情况,探讨其在脊髓损伤(SCC)早期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将40只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与SCC-12h、1d、3d和7d组,每...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钝挫损伤早期,脊髓损伤区域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定位情况,探讨其在脊髓损伤(SCC)早期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将40只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与SCC-12h、1d、3d和7d组,每组各8只。除Sham组大鼠外均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T10节段脊髓钝挫伤模型,用BBB评分评价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GSK3-β的表达情况,观察并统计不同时间点SCC组大鼠GSK3-β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分布及数量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各SCC组大鼠BBB评分显著下降,术后第7d比第3d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SK3-βmRNA相对表达量于术后12h明显降低,至术后第3d再次降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SCC组GSK3-β阳性细胞均比Sham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SCC-3d组最少;脊髓灰质的GSK3-β阳性细胞主要在前角表达,其数量在SCC-12h组明显降低,术后第3d达到最低值,术后第7d明显升高,但仍然低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后角GSK3-β阳性细胞表达较少,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护脊髓正常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脊髓损伤后,机体通过调节GSK3-β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和促进损伤脊髓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 脊髓损伤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
下载PDF
神经前体细胞巢蛋白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俊岑 丁培培 +3 位作者 刘姿辰 张剑 梁楠 张晓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3-837,共5页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损伤(SCI)区局部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Allen法建立大鼠SCI模型,行为学评分采用BBB评分,用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在不同时段的病理改变和nestin的表达变化。结果:伤后第1天,脊...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损伤(SCI)区局部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Allen法建立大鼠SCI模型,行为学评分采用BBB评分,用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在不同时段的病理改变和nestin的表达变化。结果:伤后第1天,脊髓实质灶状出血,小血管栓塞,部分神经细胞细胞核碎裂,见损伤区附近、软脊髓膜下的白质和脊髓中央管区有nestin表达,BBB评分低,随后增加,1—2周恢复幅度加大。第3天后损伤灶出现大量胶质细胞,损伤组织液化。第5天后液化灶逐渐扩大,出血减少,阳性神经元和阳性反应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达到高峰(P<0.05)。第7天后神经细胞退行性变更为严重,部分神经细胞崩解仅留其轮廓,胶质细胞增生明显。2周后出血已基本吸收,以损伤处为中心,囊腔开始形成,nestin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脊髓损伤可诱导损伤区周围短暂的nestin阳性表达,nestin可能在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与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巢蛋白 Allen撞击器 Basso Beattie bresnahan运动功能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