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venance and paleogeography of Carboniferous-Permian strata in the Bayanhot Basin:Constraints from sedimentary records and detrital zircon geochronology 被引量:2
1
作者 Junfeng Zhao Yijun Zhou +5 位作者 KeWang Xuan Li Zhanrong Ma Zhengzhong Ruan DongWang Rui Xue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13-131,共19页
The Bayanhot Basin is a superimposed basin that experienced multiple-staged tectonic movements;it is in the eastern Alxa Block,adjacent to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and the 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NQOB).There are ... The Bayanhot Basin is a superimposed basin that experienced multiple-staged tectonic movements;it is in the eastern Alxa Block,adjacent to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and the 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NQOB).There are well-developed Paleozoic-Cenozoic strata in this basin,and these provide a crucial window to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malgamation process and source-to-sink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lxa Block and surrounding tectonic units.However,due to intensive post-depositional modification,and lack of subsurface data,several fundamental issues-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depositional systems,provenance supplies and source-to-sink relationships during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remain unclear and thus hinde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limit the ge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this basin.Employing integrated outcrop surveys,new drilling data,and detrital zircon dating,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aleo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and proven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strata in the Bayanhot Basin.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yanhot Basin experienced a long-term depositional evolution process from transgression to retrogression during the Carboniferous-late Permian.The transgression extent could reach the central basin in the early Carboniferous.The maximum regional transgression occurred in the early Permian and might connect the Qilian and North China seas with each other.Subsequently,a gradual regression followed until the end of the Permian.The northwestern NCC appeared as a paleo-uplift area and served as a sediments provenance area for the Alxa Block at that time.The NCC,Bayanwula Mountain,and NQOB jointly served as major provenances during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There was no ocean separation,nor was there an orogenic belt between the Alxa Block and the NCC that provided sediments for both sides during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The accretion of the Alxa and North China blocks should have been completed before the Carboniferous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IFEROUS-PERMIAN Detrital zircon geochronology PALEOGEOGRAPHY bayanhot basin Alxa Block North China Craton
下载PDF
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卫平生 谭开俊 魏郑铁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81-586,共6页
在岩心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薄片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对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储层的岩性特征、成岩作用和成岩演化历史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盆地石炭系存在砂岩和碳酸盐岩2类储集层,砂岩储集层在经历了... 在岩心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薄片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对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储层的岩性特征、成岩作用和成岩演化历史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盆地石炭系存在砂岩和碳酸盐岩2类储集层,砂岩储集层在经历了机械压实和早期胶结(丧失大部分原生孔隙)→溶解(形成次生孔隙或扩大残余原始粒间孔)→晚期再胶结(丧失部分次生孔隙和残余原始粒间孔)→含铁矿物的褐铁矿化(进一步丧失孔隙和残余原始粒间孔)→残余原始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微孔隙和微裂隙(现存孔隙)成岩和孔隙演化后处于早成岩B期和晚成岩A、B期,其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孔隙类型复杂,物性普遍较差,但差中有好;碳酸盐泥经历了2种成岩演化:一是机械压实、胶结作用形成泥、粉晶生物碎屑灰岩,再经溶解、胶结、重结晶作用,使之局部白云岩化;二是机械压实、胶结作用形成含陆源碎屑、内碎屑、生物碎屑、泥—粉晶颗粒灰岩,再经溶解、胶结、重结晶作用,使之局部白云岩化,之后处于浅—中埋藏阶段和深埋藏阶段,其孔隙普遍较少,物性差,个别层段发育溶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浩特盆地 石炭系 储集层 成岩作用
下载PDF
巴彦浩特盆地烃渗漏蚀变带“磁亮点”的识别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媛媛 杨宇山 +2 位作者 刘天佑 李庆浩 邓荣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8-112,共5页
采用多层组合棱柱体建立了磁性蚀变带磁场正演模型 ,并分析了由它产生的“磁亮点”的特征 ,运用“磁亮点”的宽度和异常幅值特征构制的滤波器 ,提取了 7个可能与烃运移有关的“磁亮点”。结合地质与伽马能谱测量资料的分析得出 ,其中的 ... 采用多层组合棱柱体建立了磁性蚀变带磁场正演模型 ,并分析了由它产生的“磁亮点”的特征 ,运用“磁亮点”的宽度和异常幅值特征构制的滤波器 ,提取了 7个可能与烃运移有关的“磁亮点”。结合地质与伽马能谱测量资料的分析得出 ,其中的 2个“磁亮点”位于含油地层石炭系较厚的凹中隆和山前断阶带 ,且该区也有放射性低值异常显示 ,是值得进一步工作的油气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运移渗漏效应 正演模型 滤波 巴彦浩特盆地 油气勘探 油气远景
下载PDF
巴彦浩特盆地的构造类型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绍平 刘学锋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4-27,共4页
巴彦浩特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由早期的挤压变形向晚期的伸展变形的构造转换 ,因此 ,盆地内发育有多种构造类型 ,从断裂的性质看 ,既有正断层 ,又有逆断层和走滑断层 ;从构造的组合型式上看 ,既有挤压型构造组合 ,又有伸展型构造组合 ,... 巴彦浩特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由早期的挤压变形向晚期的伸展变形的构造转换 ,因此 ,盆地内发育有多种构造类型 ,从断裂的性质看 ,既有正断层 ,又有逆断层和走滑断层 ;从构造的组合型式上看 ,既有挤压型构造组合 ,又有伸展型构造组合 ,其中挤压型构造组合包括叠瓦状逆冲断层组合、滚板构造、冲起构造和铲形逆断层与牵引背斜、牵引向斜组合 ;伸展型构造组合包括铲形正断层与反向断层、滚动背斜组合及地垒和地堑组合两种型式。滚板构造、冲起构造和铲形逆断层与牵引背斜、牵引向斜组合对油气的聚集最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浩特盆地 背斜 向斜 构造类型 构造组合
下载PDF
巴彦浩特盆地及其边缘地区侏罗纪和早白垩世轮藻类 被引量:9
5
作者 卢辉楠 袁效奇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73-394,489-492,共22页
本文记述了巴彦浩特盆地及其边缘地区侏罗纪和早白垩世轮藻化石7属1亚属20种2相似种2未定种和1型,其中包括1新属4新种1新名和1新型。侏罗纪轮藻化石属种较单调,反映的地质时代为中、晚侏罗世。早白恶世轮藻类属种丰富,代表分子为Flabell... 本文记述了巴彦浩特盆地及其边缘地区侏罗纪和早白垩世轮藻化石7属1亚属20种2相似种2未定种和1型,其中包括1新属4新种1新名和1新型。侏罗纪轮藻化石属种较单调,反映的地质时代为中、晚侏罗世。早白恶世轮藻类属种丰富,代表分子为Flabellochara hebeiensis和Atopochara trivolvis triquetra,时代为早白垩世晚巴列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藻类 侏罗纪 早白垩世
下载PDF
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物源及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蓉 侯明才 +2 位作者 王峰 王涛 王艳琴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3-218,共6页
通过岩石薄片分析和石英阴极发光特征,对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进行物源分析。结果表明,该盆地石炭系存在北部阿拉善古陆、东南部陇西古陆、西部龙首山隆起及东部骡子山隆起4个物源方向,母岩分别为太古界及元古界变质岩、前石炭系沉积岩及... 通过岩石薄片分析和石英阴极发光特征,对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进行物源分析。结果表明,该盆地石炭系存在北部阿拉善古陆、东南部陇西古陆、西部龙首山隆起及东部骡子山隆起4个物源方向,母岩分别为太古界及元古界变质岩、前石炭系沉积岩及加里东期岩浆岩。古物源与沉积体系具良好空间配置关系,通过野外剖面观察,结合物源和相标志,认为研究区石炭系早期主要受阿拉善古陆影响,发育障壁海岸和混积陆棚相,中晚期受多物源共同影响,发育障壁海岸、无障壁海岸、扇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混积陆棚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浩特盆地 物源体系 沉积相 石炭系
下载PDF
巴彦浩特盆地沉降史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学锋 刘绍平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25-31,共7页
运用回剥分析技术对巴彦浩特盆地的沉降史作了定量方面的研究,认为巴彦浩特盆地是在早古生代的古隆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共经历了两个隆升期和三个沉降期,两个隆升期是:三叠纪—早侏罗世、晚白垩世;三个沉降期是:志留纪—二叠纪、... 运用回剥分析技术对巴彦浩特盆地的沉降史作了定量方面的研究,认为巴彦浩特盆地是在早古生代的古隆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共经历了两个隆升期和三个沉降期,两个隆升期是:三叠纪—早侏罗世、晚白垩世;三个沉降期是:志留纪—二叠纪、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及第三纪—第四纪.相应地形成了四种类型的盆地,即志留纪—二叠纪前陆盆地(南部坳陷带)、石炭纪—二叠纪裂陷槽(东部坳陷带及其以东地区,为贺兰裂陷槽的一部分)、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断陷盆地及新生代的坳陷盆地.晚古生代时,沉降主要发生在盆地的南部坳陷带及东部坳陷带内,侏罗纪时,南部坳陷带隆起,西部坳陷带及东部坳陷带为主要沉降区,受断陷活动控制,其间为中央隆起带分隔.早白垩世盆地全面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沉降 前陆盆地 坳陷 回剥
下载PDF
巴彦浩特盆地南缘石炭系生烃潜力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亚男 彭治超 戴银月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7年第8期71-76,共6页
巴彦浩特盆地主要发育暗色泥岩、灰岩、煤层等3大烃源岩,本文通过对相关样品做岩石热解等地化测试,得出巴彦浩特盆地南缘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含量丰富,成熟度高,为良好的烃源岩,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盆地南缘为较有利生油区,勘探潜力巨大。
关键词 有机质丰度 有机质成熟度 烃源岩 石炭系 巴彦浩特盆地
下载PDF
巴彦浩特盆地锡林凹陷火成岩特征与识别
9
作者 王贝贝 王梦醒 李欣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第3期284-291,共8页
巴彦浩特盆地火成岩非常活跃、分布广泛,对于油气勘探来说火成岩的识别十分重要。首先对X-1井测井数据与过井剖面分析得出火成岩的岩性和物理特性,然后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5条剖面处理解释,识别出锡林凹陷火成岩的分布。综合分析认... 巴彦浩特盆地火成岩非常活跃、分布广泛,对于油气勘探来说火成岩的识别十分重要。首先对X-1井测井数据与过井剖面分析得出火成岩的岩性和物理特性,然后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5条剖面处理解释,识别出锡林凹陷火成岩的分布。综合分析认为,这些火成岩主要形成于燕山晚期,受断裂控制,规模不大、特征不明显,用常规方法难以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浩特盆地 地震勘探 火成岩 BP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分布
10
作者 李燕丽 索孝东 +1 位作者 石东阳 王少春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2021年第1期38-42,2,共6页
石炭系是巴彦浩特盆地主要勘探目的层,但因勘探程度低,地震深层资料品质较差,石炭系整体分布认识不清。平面上通过针对性采用滑动平均法和上延法对石炭系重力异常场进行分离提取,首次明确了石炭系重力异常近南北向成带分布特征;纵向上... 石炭系是巴彦浩特盆地主要勘探目的层,但因勘探程度低,地震深层资料品质较差,石炭系整体分布认识不清。平面上通过针对性采用滑动平均法和上延法对石炭系重力异常场进行分离提取,首次明确了石炭系重力异常近南北向成带分布特征;纵向上开展针对石炭系的电磁反演及重磁力-电磁联合反演解释,明确了石炭系对应次高阻层且厚度横向突变。研究结果表明石炭系主要分布在巴彦浩特盆地东部坳陷,整体南厚北薄,存在多个近南北向展布的厚度中心,具有垒堑相间的裂陷盆地结构,指出了盆地西南部是石炭系勘探的有利地区。利用重力、电磁资料进行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浩特盆地 石炭系 重力 电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