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2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麻素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BDNF、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敏 丁艳霞 +3 位作者 张业贵 产翠翠 龚儒杰 倪进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0-446,共7页
目的:研究天麻素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素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素组,每组10只。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造模成功... 目的:研究天麻素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素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素组,每组10只。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造模成功后,天麻素组腹腔注射天麻素注射液10 mg/kg,1次/d,连续14 d;Nissl染色观察纹状体神经元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BDNF、IL-6蛋白在纹状体的阳性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DNF、IL-6蛋白在纹状体的表达水平。结果:Nissl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纹状体神经元结构清晰完整,细胞排列紧密。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出现明显的胞体萎缩情况,细胞排列疏松。天麻素组较模型组Nissl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多(P<0.01),细胞形态也有明显改善。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一致:正常组与假手术组BDNF、IL-6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缺血侧纹状体BDN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IL-6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组缺血侧纹状体BDNF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P<0.01),IL-6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P<0.01)。结论:天麻素对脑缺血导致的纹状体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抗炎因子BDNF、下调促炎因子IL-6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纹状体 天麻素 bdnf IL-6
下载PDF
基于BDNF通路探讨化痰通络汤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2
作者 杨洋 阮甦 +3 位作者 梁晖 陈巧兰 严年文 黄燕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79-984,共6页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痰通络汤,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比较2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BDNF、核转录因子κB(NF-κB)、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变化,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增加,中医证候积分总积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血清BDNF、NF-κB、Bcl-2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Bax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化痰通络汤能够改善痰瘀阻络型PSCI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其疗效机制可能与调控BDNF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痰瘀阻络证 化痰通络汤 bdnf通路 B细胞淋巴瘤因子 Bcl-2相关X蛋白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枣仁安神方对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神经递质、HPA轴及CRE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
3
作者 李祥婷 李婷婷 +3 位作者 项忆瑾 蔡敏 向军 张雯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11期1-8,共8页
目的:研究枣仁安神方(Zaoren Anshen Prescription,ZAP)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mild unpredictable stress,CUMS)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HPA轴功能及CRE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 目的:研究枣仁安神方(Zaoren Anshen Prescription,ZAP)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mild unpredictable stress,CUMS)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HPA轴功能及CRE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30只;正常对照组(CUMS-/Vehicle组)不给予任何处理,模型组给予孤养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4周后再根据糖水偏好实验基线值评分将模型组大鼠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抑郁模型组(CUMS+/Vehicle组)、氟西汀阳性对照组(CUMS+/FLU组)和枣仁安神方治疗组(CUMS+/ZAP组)。各组均在造模时灌胃给药,给药时间为4周,CUMS-/Vehicle组大鼠给予0.9%生理盐水10 mL/(kg·d),CUMS+/ZAP组给予枣仁安神方15 g/(kg·d),CUMS+/FLU组给予FLU 10 mg/(kg·d)。实验结束后进行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观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p-CREB、BDNF蛋白表达含量。结果:造模8周(ZAP治疗4周)后,与CUMS-/Vehicle组相比,CUMS+/Vehicle组大鼠体质量增量明显降低(P<0.01),糖水偏好显著降低(P<0.01),中心区域停留时间以及中心区域停留次数均减少(P<0.01),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在新环境下的摄食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血清ACTH、CORT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海马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显著降低(P<0.01),海马组织BDNF、p-CREB蛋白表达降低(P<0.01)。在应激持续存在的情况下,给予枣仁安神方治疗,上述异常的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枣仁安神方可有效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可通过提高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抑制HPA轴活性及增强海马p-CREB、BDNF表达,从而发挥其抗抑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仁安神方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 抑郁症 神经递质 HPA轴 CREB/bdnf通路
下载PDF
眠安方对抑郁症睡眠障碍大鼠血清IL-6、IL-1β、TNF-α及海马组织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韩艳丽 孙玉信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6期1139-1144,共6页
目的观察眠安方对抑郁症睡眠障碍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目的观察眠安方对抑郁症睡眠障碍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雌性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眠安方组、黛力新组、空白组,每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采用孤养结合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加快速动眼相睡眠剥夺方法,建立大鼠抑郁症睡眠障碍(Sleep deprivation depression,SDD)模型。采用体质量观察、糖水偏爱实验、旷场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F-α的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结果行为学测定:造模前各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实验得分均无差异(P>0.05);造模及给药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眠安方组、黛力新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实验得分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眠安方组、黛力新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实验得分均升高(P<0.05)。ELISA法检测结果: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F-α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眠安方组、黛力新组均显著降低(P<0.01);与眠安方组比较,黛力新组大鼠血清IL-6、IL-1β的含量组间无差异、TNF-α的含量降低(P<0.05)。WB法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眠安方组、黛力新组海马BDN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眠安方组比较,黛力新组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眠安方可改善SDD模型大鼠的抑郁行为和睡眠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6、IL-1β及TNF-α的含量,上调海马组织BDNF蛋白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眠安方 抑郁症睡眠障碍 IL-6 IL-1Β TNF-α bdnf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DNMT1、DNMT3a和BDNF检测对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颜海峰 霍开明 +1 位作者 吴小红 周家仍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886-89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3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84例新生儿HIE患儿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84例于我院出生的健... 目的探讨血清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3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84例新生儿HIE患儿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84例于我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根据患儿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36例、中度组28例、重度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DNMT1、DNMT3a和BDNF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HIE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DNMT1、DNMT3a和BDNF水平对新生儿HIE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中度、重度组新生儿HIE患儿血清DNMT1、DNMT3a水平依次升高(P<0.05),BDNF水平依次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新生儿HIE患儿血清DNMT1、DNMT3a水平升高(P<0.05),BDNF水平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情程度、DNMT1、DNMT3a是影响新生儿HIE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新生儿Apgar评分、BDNF是影响患儿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DNMT1、DNMT3a、BDNF联合检测预测新生儿HIE患儿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5,均优于其各自单独预测(Z_(联合检测-DNMT1)=2.046,P=0.020;Z_(联合检测-DNMT3a)=3.046,P=0.001;Z_(联合检测-BDNF)=2.073,P=0.019)。结论新生儿HIE患儿血清DNMT1、DNMT3a水平升高,BDNF水平降低,在新生儿HIE患儿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DNMT1 DNMT3a bdnf 预后
下载PDF
和厚朴酚调节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对脑出血小鼠神经损伤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李阳阳 方建 王晓雪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8-1057,共10页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小鼠神经损伤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 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厚朴酚低、中、高剂量组,以及和厚朴酚+抑制剂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小鼠均通过...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小鼠神经损伤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 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厚朴酚低、中、高剂量组,以及和厚朴酚+抑制剂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小鼠均通过自体血注入右侧基底神经节构建ICH模型。于ICH前15 mi n和I CH后1 h,和厚朴酚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10 mg/kg、20 mg/kg、40 mg/kg和厚朴酚,和厚朴酚+抑制剂组腹腔注射40 mg/kg和厚朴酚与5μg/kg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抑制剂K252a,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的二甲基亚砜和生理盐水。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评估小鼠神经功能;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计算逃避潜伏期、跨越原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3个指标用于评估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 n-eosin,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学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erminal-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BDNF、TrkB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BDNF、TrkB、CREB、磷酸化CREB(phosphorylated CREB,p-CRE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mNSS、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升高,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血清BDNF、Tr kB及海马组织BDNF、Tr kB、p-CREB/CREB水平降低(均P<0.001),海马神经元结构模糊、排列紊乱、数量减少、体积变小,且细胞核固缩;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和厚朴酚低、中、高剂量组小鼠mNSS(均P<0.01)、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均P<0.001)依次降低,逃避潜伏期(均P<0.001)依次缩短,跨越原平台次数(P=0.007、P<0.001、P<0.001)依次增多,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P=0.004、P<0.001、P<0.001)依次升高,血清BDNF(均P<0.001)、TrkB(P=0.001、P<0.001、P<0.001)及海马组织BDNF(P=0.008、P<0.001、P<0.001)、Tr kB(P=0.001、P<0.001、P<0.001)、p-CREB/CREB(均P<0.001)水平依次升高,海马神经元损伤有所改善;与和厚朴酚高剂量组小鼠相比,和厚朴酚+抑制剂组小鼠mNSS、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升高,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血清BDNF、Tr kB及海马组织BDNF、Tr kB、p-CREB/CREB水平降低(均P<0.001),海马神经元损伤加重。结论和厚朴酚可能通过激活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减轻ICH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损伤,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和厚朴酚 认知功能 bdnf-TrkB-CRE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岭南头皮针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BDNF、IL-6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苏利梅 李德瑜 +5 位作者 陈小芳 蔡伟彬 秦敏 刘洋 蔡科达 陈琼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9-223,共5页
目的观察岭南头皮针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目的观察岭南头皮针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予卒中二级预防及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组另予岭南头皮针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头皮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测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测评运动功能、气虚血瘀证量表评估证候改善情况,检测血清BDNF及IL-6浓度变化,并通过MMSE积分评估临床方面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81.67%)较治疗组(95.00%)更低,疗效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MoCA、MBI评分及血清BDNF均有提高(P<0.05),中医症候评分、IL-6水平均有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差异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有提高(P<0.05),组间比较P=0.06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岭南头皮针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调节患者血清BDNF、IL-6水平,适宜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头皮针 气虚血瘀型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bdnf IL-6
下载PDF
中药干预BDNF/TrkB通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琳 付强 李冀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28-0033,共6页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原肌球蛋白受体相关激酶B信号通路参与的细胞生长、生存及突触可塑性调控与海马及其神经元可塑性密切相关,而海马及其神经元细胞结构功能的损害是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BDNF/TrkB信号通路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起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原肌球蛋白受体相关激酶B信号通路参与的细胞生长、生存及突触可塑性调控与海马及其神经元可塑性密切相关,而海马及其神经元细胞结构功能的损害是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BDNF/TrkB信号通路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中医药调控BDNF/TrkB信号通路治疗抑郁症机制的研究备受关注。如中药复方百合鸡子汤、天王补心丸、归脾汤、逍遥散、栀子厚朴汤等;中药药对如柴胡-白芍、柴胡-黄芩、香橼-佛手、栀子-川芎、人参-远志、酸枣仁-合欢花等;单味药及中药提取物如巴戟天、五味子乙素、铁皮石斛花多糖、甘草素、丹参酮IIA、大花八角醇、红景天、毛蕊花糖苷、穿心莲内酯、黄杞苷等,均可通过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上调多种关键蛋白的表达,如BDNF、TrkB、cAMP反应元件蛋白、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抗凋亡蛋白Bcl-2等,并抑制促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等表达及增加糖原合酶激酶3磷酸化来增加突触可塑性,促进神经元生长存活,修复受损神经元,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神经营养因子 bdnf/TrkB信号通路 中药
下载PDF
血清中VEGF、PLGF及BDNF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郑彦强 周淑霞 +2 位作者 刘佳佳 刘静兰 高亦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09-0113,共5页
检测血清中VEGF、PLGF及BDNF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并探究其与疾病相关性和各因子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收治PE孕妇为研究对象,重度PE、轻度PE和正常组分别为28、45、48例,收集各组临床资料信息。采用ELISA检测血清VEGF、PLGF及BDN... 检测血清中VEGF、PLGF及BDNF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并探究其与疾病相关性和各因子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收治PE孕妇为研究对象,重度PE、轻度PE和正常组分别为28、45、48例,收集各组临床资料信息。采用ELISA检测血清VEGF、PLGF及BDNF水平。采用 Pearson 法分析血清各指标与PE临床特征相关性及各因子间相关性 结果 正常组与PE组孕妇在年龄、体重指数、孕周、孕次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PE组的SBP、DBP、24h尿蛋白均显著升高(P<0.05),且严重PE组各指标水平更高。PE各组VEGF及PLGF及BDNF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且重度组含量低与轻度PE组(P<0.05)。PE组VEGF/PLGF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VEGF、PLGF及BDNF血清含量与BP、DBP、24h尿蛋白临床特征呈负相关(P<0.05)。血清各指标相关性发现,BDNF水平与VEGF及PLGF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PE孕妇血清VEGF及PLGF及BDNF表达降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各血清指标与PE临床特征存在显著负相关,对PE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VEGF PLGF bdnf
下载PDF
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血清与海马TrkB及BDNF动态变化情况与分析
10
作者 袁建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81-0183,共3页
分析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血清、海马TrkB变化情况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变化情况。方法 以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以氯化锂-匹罗卡品及腹腔注射的方式将癫痫持续状态组大鼠制作成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给予对照组大... 分析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血清、海马TrkB变化情况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变化情况。方法 以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以氯化锂-匹罗卡品及腹腔注射的方式将癫痫持续状态组大鼠制作成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给予对照组大鼠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比各组大鼠致痫24h后、致痫30d后BDNF mRNA表达水平及致痫30d后TrkB表达水平,分析各组大鼠海马BDNF及Trk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 两组比较,大鼠致痫24h后癫痫持续状态组大鼠具有更高的BDNF mRNA表达水平(P<0.05),致痫30d后BDNF mRNA大鼠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比较,大鼠致痫24h后癫痫持续状态组大鼠具有更高的TrkB表达水平(P<0.05),致痫30d后大鼠TrkB表达水平组间对比不显著(P>0.05)。结论 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血清与海马TrkB与BDNF致痫24h后表达水平较低,致痫30d后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大鼠血清与海马 TRKB bdnf
下载PDF
基于BDNF/CREB信号通路探讨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钦 刁丽梅 蔡萧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4,I0017,共7页
目的研究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细胞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的影... 目的研究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细胞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从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其中10只为正常组,对其余大鼠构建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后,再将其分为3组,即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3.17 mg·kg^(-1)),巴戟天组(3.17 g·kg^(-1))。持续灌胃后给药8周,1次/d,并先后在造模前、造模后和给药后开展了行为学实验,以判断大鼠的抑郁情况。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研究大鼠海马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测定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用HE染色研究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并评分,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测定大鼠海马BDNF、TrkB、CREB mRNA相对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测定大鼠海马BDNF、TrkB、CREB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动总路程显著减少(P<0.05),自主游泳时间显著减少(P<0.05),悬尾挣扎时间显著减少(P<0.05)。HE染色结果中表明海马神经元组织受到破坏,病理损伤评分显著下降(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海马BDNF表现显著下降(P<0.05),BDNF、TrkB、CREB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对比,盐酸氟西汀组和巴戟天组大鼠活动的总里程明显提高(P<0.05),自主游泳时间显著增加(P<0.05),悬尾挣扎时间显著增加(P<0.05),HE染色结果表明海马神经元组织明显复原,病理损伤评分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BDNF表现显著增加(P<0.05),BDNF、TrkB、CREB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经慢性应激刺激后,巴戟天可能通过激活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其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抑郁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机制研究
下载PDF
滋水清肝饮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小鼠海马ERK、GSK3β、CREB、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珊珊 袁诗宇 +6 位作者 史磊磊 张瑞华 张雨涵 石勇 王欣 韩朝军 刘继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目的基于ERK/GSK-3β/CREB/BDNF信号通路探究滋水清肝饮对慢性束缚应激(CRS)抑郁小鼠的作用。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建立CRS抑郁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10 mg/kg)和滋水清肝饮低、中、高剂量组(8.835、17.670、35.3... 目的基于ERK/GSK-3β/CREB/BDNF信号通路探究滋水清肝饮对慢性束缚应激(CRS)抑郁小鼠的作用。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建立CRS抑郁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10 mg/kg)和滋水清肝饮低、中、高剂量组(8.835、17.670、35.340 g/kg),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干预,同时继续进行CRS处理。给药7、14 d进行糖水偏好实验及行为学实验。给药14 d后,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RT-qPCR法检测海马组织BDNF、TNF-α、IL-1β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ERK1/2、p-ERK1/2、GSK3β、p-GSK3β、CREB、BDN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14 d后,盐酸氟西汀组和滋水清肝饮中剂量组小鼠糖水偏好率升高(P<0.01),悬尾不动时间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P<0.01),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损伤有所改善,血清MDA、TNF-α、IL-1β水平降低(P<0.05,P<0.01),SOD活性和5-HT水平升高(P<0.05,P<0.01),海马组织TNF-α、IL-1βmRNA表达降低(P<0.01),BDNF mRNA和p-ERK1/2、p-GSK3β、CREB、BDNF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滋水清肝饮可改善慢性束缚应激小鼠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小鼠海马ERK/GSK3β/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水清肝饮 抑郁症 慢性束缚应激(CRS) ERK/GSK3β/CREB/bdnf信号通路
下载PDF
高原鼠兔、高原鼢鼠肠道菌群对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海马组织Aβ、Tau及BDNF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灵泉 李清月 +4 位作者 冯江鹏 陈征 姜欣宇 王书祥 靳国恩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为了探究暴露低压低氧不同时间以及移植高原鼠兔、高原鼢鼠肠道菌群后暴露低压低氧环境是否会影响SD大鼠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 Aβ)、tau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表达水... 为了探究暴露低压低氧不同时间以及移植高原鼠兔、高原鼢鼠肠道菌群后暴露低压低氧环境是否会影响SD大鼠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 Aβ)、tau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表达水平,首先将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低压低氧组和低压低氧处理组,低压低氧组根据暴露低压低氧时间又分为第1、3、7、15、28天组,低压低氧处理组则根据处理因素分为低压低氧对照组、低压低氧+抗生素处理组、低压低氧+抗生素+鼢鼠菌处理组、低压低氧+抗生素+鼠兔菌处理组、低压低氧+抗生素+SD大鼠菌处理组(10只/组),共11组;然后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常氧组和低压低氧组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Aβ、tau及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常氧组相比,低压低氧组从第3天开始海马组织CA1区的神经细胞排列疏松紊乱,细胞核固缩明显,并具有时间依赖性;Aβ、tau蛋白水平分别从低压低氧暴露第7天、3天开始显著升高,并随低压低氧暴露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升高,其中以tau蛋白升高尤为明显;BDNF蛋白在低压低氧暴露初期显著升高,而后随低压低氧暴露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与Aβ和tau蛋白水平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此外,与抗生素处理组相比,在低压低氧环境下,移植高原鼠兔肠道菌群的大鼠海马组织中Aβ、tau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 BDNF的表达明显升高。实验结果初步表明,低压低氧可上调大鼠海马组织Aβ、tau蛋白表达,下调BDNF蛋白表达;肠道菌群移植可上调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海马组织BDNF蛋白的表达,同时影响Aβ、tau蛋白的表达,其中高原鼠兔肠道菌群移植大鼠海马组织中的Aβ、tau蛋白水平被下调,高原鼢鼠肠道菌群移植大鼠海马组织中的tau蛋白水平被上调, Aβ蛋白水平被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压低氧 肠道菌群 β淀粉样蛋白(Aβ) tau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下载PDF
基于BDNF/TrkB通路探讨清心开窍方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柳莺 赖晓晓 +3 位作者 刘硕 徐露婷 沈燕 胡海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77,I0019-I0021,共9页
目的 基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TrkB)通路探讨清心开窍方对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及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影... 目的 基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TrkB)通路探讨清心开窍方对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及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30只APP/PS1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安理申组(1.67 mg·kg^(-1)·d^(-1))、清心开窍方低剂量组(4.75 mg·kg^(-1)·d^(-1))、清心开窍方中剂量组(9.5 mg·kg^(-1)·d^(-1))和清心开窍方高剂量组(19 mg·kg^(-1)·d^(-1))。选取6只雄性C57/B6小鼠记为对照组,连续90 d于每日上午9点进行灌胃。完成灌胃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变化;通过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病理形态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TrkB、BDNF mRNA在小鼠海马中的表达;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WB)检测P-TrkB、TrkB、BACE1、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多(P<0.01),而穿越平台次数以及在原平台所在象限滞留的时间明显增多(P<0.01),其小鼠海马神经元出现严重损伤,排列松散,尼氏体数量减少,染色变浅,BACE1表达增加(P<0.01),P-TrkB、TrkB、BDNF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清心开窍方治疗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以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多(P<0.05或P<0.01),小鼠海马锥体细胞排列较紧密,形态完整,尼氏体数目增加,着色加深,BACE1表达降低(P<0.05或P<0.01),P-TrkB、TrkB、BDNF表达增加(P<0.05或P<0.01)。结论 清心开窍方可能通过BDNF/TrkB通路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对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清心开窍方 bdnf/TrkB通路 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双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基于TRPV4介导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探究畅舟通便方对功能性便秘合并抑郁样行为大鼠的干预机制
15
作者 姚玲 权隆芳 +4 位作者 谢振年 戴洁 刘秋宁 李永海 贾小强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9-1298,共10页
目的探究畅舟通便方对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合并抑郁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盐酸小檗碱法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建立功能性便秘合并抑郁样行为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乳果糖组及畅舟通便方高、中、... 目的探究畅舟通便方对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合并抑郁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盐酸小檗碱法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建立功能性便秘合并抑郁样行为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乳果糖组及畅舟通便方高、中、低剂量组,干预5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计算粪便含水量;干预结束后计算小肠推进率;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评估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水平;HE染色观察结肠黏膜形态;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DG区锥体细胞形态和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的TRP离子通道香草香素4型(TRPV4)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粪便含水率明显减少(P<0.001),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P<0.01),糖水偏好指数明显下降(P<0.001),海马CA1区、DG区的锥体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01),结肠TRPV4以及海马BDNF、TrkB、MAPK、CREB蛋白含量均明显下降(均P<0.001)。与模型组比较,畅舟通便方高、中、低剂量组及乳果糖组大鼠的粪便含水率均明显增高(P<0.001,P<0.01);畅舟通便方高、低剂量组及乳果糖组的小肠推进率明显增高(P<0.01,P<0.05);畅舟通便方高、中、低剂量组及乳果糖组的糖水偏好指数明显升高(P<0.01,P<0.05);结肠病理无异常;畅舟通便方高、中、低剂量组及乳果糖组的海马CA1、DG区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P<0.001);畅舟通便方高、中、低剂量组及乳果糖组的结肠TRPV4含量明显增加(P<0.001),海马BDNF、TrkB、MAPK、CREB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P<0.01,P<0.001)。结论畅舟通便方干预后可明显提高功能性便秘合并抑郁模型大鼠结肠的TRPV4含量,增加粪便含水量,促进肠蠕动,可改善便秘;同时TRPV4可激活BDNF/TrkB/MAPK通路,引发下游CREB的增高,从而改善神经可塑性,减轻部分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舟通便方 TRPV4 功能性便秘 抑郁 神经可塑性 bdnf/TrkB/CREB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偏痛汤1号对痛敏性偏头痛大鼠BDNF/p-Akt信号途径的影响
16
作者 吉雪年 罗亚敏 +4 位作者 邱月华 张淑静 王宇妍 刘鑫 陶晓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5期785-789,共5页
目的基于BDNF/p-Akt信号途径研究偏痛汤1号对硝酸甘油(NTG)致偏头痛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偏痛汤1号组,每组8只。空白组予正常饮食水饲养,假手术组予... 目的基于BDNF/p-Akt信号途径研究偏痛汤1号对硝酸甘油(NTG)致偏头痛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偏痛汤1号组,每组8只。空白组予正常饮食水饲养,假手术组予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予颈背部皮下注射NTG。成模后给药1周,同时检测行为学及痛阈值变化。采用ELSIA技术检测外周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脑神经营养因子(BDNF)、一氧化氮(NO)水平。RT-qPCR技术检测大鼠三叉神经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BDNF、蛋白激酶B(Akt)、Bcl-2相关死亡启动因子(BAD)及NO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大鼠三叉神经节中BDNF、Akt及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偏痛汤1号组大鼠眼眶痛阈上调(P<0.05);血浆BDNF、NO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IL-6无显著下降趋势(P>0.05);三叉神经节中CGRP、Akt、BDNF mRNA转录水平下调(P<0.05),BAD、NO mRNA转录水平有下调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Akt、p-Akt与BDN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01)。结论偏痛汤1号抑制痛敏性偏头痛的机制与调控BDNF/p-Akt信号途径,下调偏头痛相关因子CGRP、NO、IL-6等表达水平,从而减少突触递质引起的通路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敏性偏头痛 偏痛汤1号 中枢敏化 bdnf/p-Akt信号途径 大鼠
下载PDF
电针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BDNF、N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列 马帅 +8 位作者 马俊杰 于嘉祥 王树东 李记泉 李格格 胡哲 卞镝 王鹰 马铁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大鼠促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和脊髓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模型组(n=8)、电针组(n=8)。模型组和电针组通过打击结合离心...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大鼠促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和脊髓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模型组(n=8)、电针组(n=8)。模型组和电针组通过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建立MPS模型,造模后电针组给予电针干预。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及治疗后对3组进行热缩足潜伏期检测;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肌细胞形态学变化;用ELISA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L4~6脊髓NGF及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NGF和BDNF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时间明显缩短,电针干预后明显延长(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膨大、圆染的肌细胞,核内移明显,电针干预后肌细胞大小形状规则,较为接近正常组肌组织形态;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促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经电针干预后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OD、GSH-px、CAT水平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血清SOD、GSH-px、CAT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NGF、BDNF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脊髓组织NGF、BDNF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以显著降低MPS大鼠的疼痛阈值,具体机制涉及了对促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的抑制,同时又与降低NGF、BDNF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HPA轴及海马BDNF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及柴胡经典方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水婷 胡玉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随着当今时代快速发展,抑郁症已成为人类常见病种,以情绪消沉、沉默寡言、思维迟缓等为主症,严重者甚至有自残、自杀的倾向。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诸多因素。抗抑郁西药种类多,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不良反应大、依从性低及易复发... 随着当今时代快速发展,抑郁症已成为人类常见病种,以情绪消沉、沉默寡言、思维迟缓等为主症,严重者甚至有自残、自杀的倾向。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诸多因素。抗抑郁西药种类多,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不良反应大、依从性低及易复发等问题,而中药治疗疗效显著。探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对柴胡及其经典复方通过调控HPA轴及海马BDNF发挥抗抑郁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研发更多具有抗抑郁作用的中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海马bdnf 抑郁症 柴胡 经典复方
下载PDF
温和灸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大鼠下丘脑BDNF/Tr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祥云 高飞 +6 位作者 王迪 梁玉磊 张璇 孙艳秋 邢彦雪 赵志国 李新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27-131,共5页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PD)大鼠的镇痛效果及对下丘脑BDNF/Tr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Wistar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温和灸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PD)大鼠的镇痛效果及对下丘脑BDNF/Tr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Wistar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温和灸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腹腔注射联合冰水浴+缩宫素腹腔注射建立寒湿凝滞型PD大鼠模型,造模第8日起,温和灸组选取“神阙”“关元”温和灸10 min,西药组予布洛芬溶液灌胃,连续4 d。观察大鼠扭体潜伏期并计算扭体评分,Western blot和PCR检测下丘脑组织c-fo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扭体潜伏期缩短、扭体评分增加(P<0.01),下丘脑组织c-fos、BDNF、TrkB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和灸组大鼠扭体潜伏期延长、扭体评分降低(P<0.01),下丘脑组织c-fos、BDNF、TrkB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1,P<0.05)。结论温和灸可有效改善寒湿凝滞型PD大鼠疼痛状态,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fos表达、抑制BDNF/TrkB信号通路激活,从而抑制疼痛信号传递,调节疼痛发生和维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寒湿凝滞型 温和灸 疼痛 c-fos bdnf/TrkB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运动激活PGC-1a/FNDC5/BDNF通路延缓APP/PS1小鼠病理进程的机制研究
20
作者 金迪 吴慧民 +1 位作者 何标 王运良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探讨PGC-1a/FNDC5/BDNF信号通路在运动改善APP/PS1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选用12只4月龄APPswe/PS1转基因雄性小鼠和12只同窝野生型小鼠,随机分AD对照组(AD-C,n=6)、AD运动组(AD-E,n=6)、野生对照组(WT-C,n=6)和野生运动组(WT-E... 探讨PGC-1a/FNDC5/BDNF信号通路在运动改善APP/PS1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选用12只4月龄APPswe/PS1转基因雄性小鼠和12只同窝野生型小鼠,随机分AD对照组(AD-C,n=6)、AD运动组(AD-E,n=6)、野生对照组(WT-C,n=6)和野生运动组(WT-E,n=6)。WT-C组和ADC组小鼠安静饲养,WT-E组和AD-E组进行10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干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实验小鼠海马PGC-1a、FNDC5、BDNF和A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AD-C组小鼠相比,AD-E组小鼠海马内A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P<0.01),PGC-1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FNDC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BDNF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Aβ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1)。由此得到如下结论:长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激活APP/PS1小鼠海马PGC-1a/FNDC5/BDNF信号通路,降低海马区Aβ蛋白表达,改善APP/PS1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运动 PGC-1a/FNDC5/bdnf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