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射波旅行时Beam层析成像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罗飞 王华忠 +2 位作者 冯波 彭仁艳 蒋先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6-370,共15页
无论是高精度的构造成像,还是高保真的针对岩性油藏的成像,都越来越依赖于有一个准确的浅中层速度模型(含各向异性和Q值参数模型)。随着“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进步,透射波相较于反射波信噪比更高,参数反演更自动化,因此利用透... 无论是高精度的构造成像,还是高保真的针对岩性油藏的成像,都越来越依赖于有一个准确的浅中层速度模型(含各向异性和Q值参数模型)。随着“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进步,透射波相较于反射波信噪比更高,参数反演更自动化,因此利用透射波信息进行浅中层参数估计得到了特别的重视。首先从层析成像的理论框架出发,系统地论述了波动方程层析、波束层析以及射线层析的异同,剖析了参数迭代公式中各项的含义,认为层析正问题、地震数据的预条件以及模型的正则化是利用透射波旅行时层析成像方法挖掘“两宽一高”地震数据信息时应注意的几个核心问题。然后,重点介绍了加权地震走时的含义及其基于瞬时走时信息的自动化拾取策略。最后,简述了Beam束层析成像算法理论及其对观测系统的适应性,提出了MPI+OpenMP的策略缓解海量地震数据带来的存储与计算压力。海上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说明了透射波旅行时Beam层析处理流程在“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宽一高 Bayes理论 透射波 瞬时旅行时 beam束 数据预条件 模型正则化 层析反演
下载PDF
成釉细胞瘤的锥形束CT表现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晶晶 游梦 +2 位作者 文陈妮 许来青 郑广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对成釉细胞瘤的锥形束CT(CBCT)表现进行总结分析,为其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病理确诊的有完整CBCT影像资料的37例成釉细胞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不同CBCT表现。结果 37例资料中,31例为原发病例,6例为复发病例。CBCT表现:3... 目的对成釉细胞瘤的锥形束CT(CBCT)表现进行总结分析,为其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病理确诊的有完整CBCT影像资料的37例成釉细胞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不同CBCT表现。结果 37例资料中,31例为原发病例,6例为复发病例。CBCT表现:37例病变中,有36例(97.3%)为骨内型,其中多房型17例,单房型17例,蜂窝型2例;1例(2.7%)为骨外型,即软组织型。88.2%(15/17)多房型病变内见舌形嵴;34例(94.4%)颌骨呈唇颊侧或(和)腭舌侧膨隆,颌骨骨密质局部不连续。结论 CBCT检查能精确地反映成釉细胞瘤病变形态和内部结构,对其术前诊断及手术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临床诊断
下载PDF
根尖周病中锥形束CT与根尖片识别病损差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高静 申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9-213,共5页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锥形束CT(CBCT)作为口腔临床检查的一种辅助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的各个领域。它具有分辨率高、辐射量低、成像迅速、三维重建、失真小、对硬组织成像好等诸多优点。传统的根尖片是以二维图像的形式显示三...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锥形束CT(CBCT)作为口腔临床检查的一种辅助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的各个领域。它具有分辨率高、辐射量低、成像迅速、三维重建、失真小、对硬组织成像好等诸多优点。传统的根尖片是以二维图像的形式显示三维物体及其周围结构,仅显示重叠的近远中向骨质破坏,不能显示颊舌向骨质破坏。CBCT作为一种三维成像技术,可以从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显示组织的三维结构,克服了根尖片二维图像重叠、变形等缺陷。CBCT的三维成像技术较传统根尖片具有独特优势,与根尖片相比,CBCT在观察骨质结构和根尖骨质破坏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本文就CBCT与根尖片在根尖病损识别中的差异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病 根尖片
下载PDF
下颌管分支的锥形束CT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毅 张巧红 韩晓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下颌管分支发生的概率及其类型。方法选取拍摄CBCT影像的216例(女104例,男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CBCT的下颌管分支影像进行观测并进行分类。结果 216例(432侧)患者中,39例(18.06%)50侧(11.57%)观测到下颌...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下颌管分支发生的概率及其类型。方法选取拍摄CBCT影像的216例(女104例,男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CBCT的下颌管分支影像进行观测并进行分类。结果 216例(432侧)患者中,39例(18.06%)50侧(11.57%)观测到下颌管分支,其中女18例(17.31%),男21例(18.75%)。下颌管分支分为4类,第Ⅰ类17侧(3.94%),第Ⅱ类11侧(2.55%),第Ⅲ类20侧(4.63%),第Ⅳ类2侧(0.46%)。结论 CBCT对下颌管分支的检出率较高,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在进行下颌手术时应注意下颌管分支这一解剖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管分支 锥形CT 解剖学 放射影像学
下载PDF
正中埋伏多生牙对上颌中切牙根发育影响的CBCT测量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慧 陈延梅 +1 位作者 刘玉婷 杨芳红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330-333,359,共5页
目的:探讨正中埋伏多生牙对上颌中切牙根发育的影响。方法:统计4 576名患者中不同区域多生牙的发病率及上颌正中多生牙的临床特征,测量正中多生牙埋伏组(n=35例,70个牙)、萌出后拔除组(n=33例,66个牙)、埋伏早期拔除组(n=24例,48个牙)... 目的:探讨正中埋伏多生牙对上颌中切牙根发育的影响。方法:统计4 576名患者中不同区域多生牙的发病率及上颌正中多生牙的临床特征,测量正中多生牙埋伏组(n=35例,70个牙)、萌出后拔除组(n=33例,66个牙)、埋伏早期拔除组(n=24例,48个牙)以及无正中多生牙组(对照组)(n=45例,90个牙)上颌中切牙发育完成后的牙根长度、牙冠长度、冠根比及弯根数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 576名患者中,有176名(4.72%)发现上颌正中多生牙,其中男127例,女49例;71.02%的正中多生牙有阻生,83.5%的正中多生牙导致前牙区错牙合畸形;(2)中切牙牙根长度,埋伏组及拔除组均较对照组短(P<0.05),但埋伏组与拔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埋伏组中切牙弯根例数较其他组多(P<0.05)。结论:正中埋伏多生牙使上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变短,且弯根数目增多;早期手术拔除埋伏多生牙使上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稍有变短;自行萌出的正中多生牙拔除后对上颌中切牙的牙根发育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正中多生牙 切牙 锥形CT
下载PDF
螺旋断层加速器MVCT图像用于头颈部剂量计算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戴相昆 王运来 +1 位作者 冯林春 俞伟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评估螺旋断层加速器兆伏级CT图像进行头颈部剂量计算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使用Cheese Phantom测量MVCT电子密度校准曲线,采集10例鼻咽癌病例的常规CT图像设计调强计划,将计划保持参数不变移植到MVCT图像上进行剂量重算,将重算剂... 目的评估螺旋断层加速器兆伏级CT图像进行头颈部剂量计算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使用Cheese Phantom测量MVCT电子密度校准曲线,采集10例鼻咽癌病例的常规CT图像设计调强计划,将计划保持参数不变移植到MVCT图像上进行剂量重算,将重算剂量结果与原计划进行比较,并验证剂量重算的准确性。结果 MVCT的CT值与电子密度呈较好的线性和稳定性,相对剂量分布保持一致,绝对剂量误差均小于±3%。结论 MVCT图像进行头颈部剂量计算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加速器 头颈部肿瘤 剂量重算
下载PDF
CBCT测量上颌中切牙区软组织厚度的1例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师苏萌 施生根 +2 位作者 白忠诚 闫澍 田海英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锥形束CT(以下简称CBCT)测量前牙区软组织厚度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成年男性受试志愿者1例,用开口器排开唇颊黏膜及舌体组织,实施颌面部CBCT扫描并三维重建。在牙体长轴矢状位图像测量对应牙体的软组织厚度;唇侧测定6个点(... 目的:探讨应用锥形束CT(以下简称CBCT)测量前牙区软组织厚度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成年男性受试志愿者1例,用开口器排开唇颊黏膜及舌体组织,实施颌面部CBCT扫描并三维重建。在牙体长轴矢状位图像测量对应牙体的软组织厚度;唇侧测定6个点(距龈缘1mm、2mm及牙槽嵴顶处,牙槽嵴顶上方1mm、2mm、3mm处),腭侧测定1个点(牙槽嵴顶上方1mm处)。5名测量者在首轮测量中分别标定、测量各位点处的软组织厚度3次;1名测量者完成首轮测定后间隔一周,重新标定、测量各位点处的软组织厚度3次。采用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分析测量者间的一致性及测量者自身的可重复性。结果:排开唇颊粘膜的上前牙CBCT影像能清晰区分牙体、牙槽骨及软组织;各位点处软组织厚度在不同测量者间的方差分析P值分别为0.476、0.698、0.179、0.160、0.301、0.072及0.715;相同位点处软组织厚度在两轮测量之间的t=0.200(P=0.848)。结论:1例上颌前牙区软组织厚度的CBCT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厚度 测量 重复性
下载PDF
利用CBCT分析上颌前牙区微种植体支抗植入的安全范围 被引量:3
8
作者 夏文倩 顾永佳 高美琴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6期500-502,共3页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上颌前牙区各根间的近远中及唇腭侧骨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确定正畸治疗植入微种植支抗的安全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成人患者上颌前牙区行CB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距上...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上颌前牙区各根间的近远中及唇腭侧骨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确定正畸治疗植入微种植支抗的安全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成人患者上颌前牙区行CB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距上颌牙槽嵴顶4、6、8、10、12 mm水平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根间区近远中向、唇腭向的距离。结果:上中切牙牙根间至牙槽嵴顶4、6、8、10 mm近远中间距均最宽,在距牙槽嵴顶8 mm水平,中切牙与侧切牙牙根间近远中向距离最窄;中切牙牙根间骨厚度在唇腭向距牙槽嵴顶8 mm及以上水平最薄,中切牙与侧切牙牙根间骨厚度最厚。30例中有6例前牙区各牙根长度均>12 mm,其根间近远中向距离距牙槽嵴顶12 mm水平均较宽。结论:通过对扫描后颌骨影像的分析,明确了前牙区各牙根间骨量,为确定植入微种植支抗的安全范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区 微种植支抗 根间骨质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