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OBSERVATIONS ON THE SELECTION OF ABDOMINAL ACUPOINTS TO RELIEVE LOWER LUMBAR PAIN
1
作者 李元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1996年第3期3-11,共9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lection of abdominal area kidney and meridian acupoints120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lower lumbar pain using the fingers to press the acupoints. Althoughthe types of ailments, mildness or se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lection of abdominal area kidney and meridian acupoints120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lower lumbar pain using the fingers to press the acupoints. Althoughthe types of ailments, mildness or severity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s f and duration of illness var-ied, in all cases satisfactory treatment results were achieved. The average effective rate was 97.5%. The average rate of cure (complete recovery rate) was 73.3%. Patients who had sufferedfrom symptoms for a period of less than one year and patients afflicted with mild or moderate con-ditions enjoyed the most outstanding treatment results. The advantages of this treatment method or technique are as follows: 1. This method ortechnique brings the distinctive dynam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nd meridian the-ory into full play. 2. This method of treatment uses neither acupuncture needles nor moxibus-tion. It merely utilizes the fingers to press certain acupoints. It is simple, convenient and easy toimplement.It 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LUMBAR pain PRESSING acupointS therapy meridianS of Kidney and STOMACH
下载PDF
A Novel Apprehension of the Primary Lung Meridian, Sinew Channel, Divergent Channel, Luo-Connecting Channel Acting as a Single Unit System to Serve Respiration Function Based on Modern Neurophysiology and Kinesiology
2
作者 Peter Chin Wan Fung Regina Kit Chee Kong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第2期31-95,共65页
The TCM philosophy of a meridian and associated channels pertains to the specific function of one or more organs. We define the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Lung Primary Meridian (LUM) together w... The TCM philosophy of a meridian and associated channels pertains to the specific function of one or more organs. We define the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Lung Primary Meridian (LUM) together with th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Lung Sinew (LUSC), Divergent (LUDC), Luo-connecting (LULCC) Channels as a system of routes plus some parts of the body (such as muscles) to fulfil respiration, as a main function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re is very limit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Lung associated channels in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TCM. With a clear focus on the function of respiration, we have carried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biomedical consequence of stimulating the LUM, analysed the roles played by LUSC, LUDC, and LULCC. The updated LUM and LUDC include acupoints of other meridian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of performing satisfactory respiration starting from checking the quality of the inflow through the nose. The LUSC includes the respiratory muscles (plus the associated connective tissues) extending to various parts of the body. The muscles of the limb (as part of the LUSC) embrace the nerves that provide routes for somatosensory reflexes and play the role of locomotion, providing voluntary respiration via the pectoralis muscles. The muscles of LUSC are bounded by stiff connective tissue layers, forming compartments, and are part of the pulley system for various body locomotions. Within a compartment, the interstitial fluid, blood, lymph flows must be potent to protect the associated nerves related to LUM;the healthy state of the LUSC also provides freedom of various types of locomotion. The LULCC exists because the vagus nerve has a part of it passing through the spinal cords all the way down to the sacrum domain, with exiting nerve innervating two-third of the large intestine. The crucial steps of our deductions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re supported by experimental evidence based on modern neurophysiology and kinesiology. We discover that all the four channels stated above work as a unit system to allow respiration to be possible under various postures/conditions.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complexity of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is eased off by providing 29 figures and 13 tables for the relevant muscles and nerves. In addition to respiration, the Lung system in TCM context includes interaction of this system with the sweat gland and neuroendocrine system;such aspects will be left to another study.</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g meridian Sinew DIVERGENT Luo-Connecting Channels Mechanical Advantage of Muscles Sympathetic Nerves Parasympathetic Nerves Muscles of the Tongue PHARYNX Larynx Intercostal Muscles Inspiration and Expiration Muscles Swallowing Somatosensory and Segmental Reflexes acupoints of the Lung Urinary Bladder Kidney Governing (DU) Conception (REN) Me-ridians Pulmonary Diseases Lung Large-Intestine Connection Acupuncture Bian Stone therapy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评估联合经络取穴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彭丽娜 陶青云 张巧利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723-727,共5页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评估经络取穴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台州骨伤医院筋伤科收治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按照单双数随机选择分为对照组(采用阿是穴冲击波治疗)和治疗组(采用经络取穴冲击波治疗),每组36...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评估经络取穴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台州骨伤医院筋伤科收治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按照单双数随机选择分为对照组(采用阿是穴冲击波治疗)和治疗组(采用经络取穴冲击波治疗),每组36例。于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均值;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两组患者行走步态数据(步长、步速、步频、支撑相百分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均值、VAS评分、ODI评分、CRP水平、TNF-α水平、IL-6水平和支撑相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JOA评分、步长、步速和步频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22%和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红外热成像联合经络取穴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腰椎结构和功能,疗效较佳,且不良反应较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外热成像 经络取穴 冲击波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成像观察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经穴刺激效应的时效特点
4
作者 杨雨霏 申苗衔 +4 位作者 莫倩 黄宇 张荣 严玉慧 杨硕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639-644,共6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成像观察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局部经穴(天枢、脾俞、丰隆)刺激效应的时效特点。方法应用T2-mapping技术采集15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左侧天枢、脾俞、丰隆穴埋线前后不同时间段T2WI压脂及T2-mapping 8回波序列图像,传入... 目的基于磁共振成像观察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局部经穴(天枢、脾俞、丰隆)刺激效应的时效特点。方法应用T2-mapping技术采集15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左侧天枢、脾俞、丰隆穴埋线前后不同时间段T2WI压脂及T2-mapping 8回波序列图像,传入后处理工作站生成伪彩图,获取信号最强的连续3个层面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T2值均数,分析天枢、脾俞、丰隆穴局部T2WI压脂序列图像的信号影强弱和T2值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结果天枢穴埋线后1、4 d ROI的T2值均较埋线前显著升高(P<0.05),均可见不同高信号影;埋线后1、2、3、4、5周ROI的T2值较埋线后4d显著下降(P<0.05),各时间段信号影接近埋线前。脾俞穴埋线后1、4 d及埋线后1周ROI的T2值均较埋线前显著升高(P<0.05),均可见不同高信号影;埋线后2、3、4、5周ROI的T2值较埋线后1周显著下降(P<0.05),各时间段信号影接近埋线前。丰隆穴埋线后1、4 d及埋线后1、2周ROI的T2值均较埋线前显著升高(P<0.05),均可见不同高信号影;埋线后3、4、5周ROI的T2值较埋线后2周显著下降(P<0.05),各时间段信号影接近埋线前。结论单纯性肥胖患者埋线后穴位刺激效应具有不同的时效特点,天枢约1周,脾俞约2周,丰隆约3周。故单纯性肥胖患者埋线减肥时,建议可参照腹部1周、背部2周、下肢3周的间隔周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疗法 埋线 肥胖症 经穴刺激 时效特点
下载PDF
经络仪联合耳穴压丸治疗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重度焦虑患者的护理体会
5
作者 赵佳莹 张树琦 +4 位作者 于娟 郝杨杨 张学媛 郭雁冰 宋雪苹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0期94-97,共4页
本文总结经络仪检测联合耳穴压丸治疗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重度焦虑患者的护理体会。患者入院后完善护理评估,基于经络仪检测数据,辨证取穴进行耳穴疗法,同时加强生活起居护理,指导患者饮食和运动,并配合中医情志护理,进而稳定控制患者... 本文总结经络仪检测联合耳穴压丸治疗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重度焦虑患者的护理体会。患者入院后完善护理评估,基于经络仪检测数据,辨证取穴进行耳穴疗法,同时加强生活起居护理,指导患者饮食和运动,并配合中医情志护理,进而稳定控制患者的血压,缓解其焦虑、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仪 耳穴压丸 原发性高血 焦虑 中医护理
下载PDF
手六经腧穴对音乐声波接收差异性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魏育林 杨永 +4 位作者 屠亦文 孔晶 韩标 刘国玲 刘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了解健康人手六经不同腧穴对音乐声波接收的差异,为探讨音乐治疗机理奠定实验基础。方法:运用音乐声波发射与接收系统,检测34名健康大学生手六经不同腧穴及相应对照软组织对音乐声波的接收情况。结果:肺经原穴太渊对音乐声波接收... 目的:了解健康人手六经不同腧穴对音乐声波接收的差异,为探讨音乐治疗机理奠定实验基础。方法:运用音乐声波发射与接收系统,检测34名健康大学生手六经不同腧穴及相应对照软组织对音乐声波的接收情况。结果:肺经原穴太渊对音乐声波接收具有特异性,女性心包经原穴大陵和心经合穴少海的音乐声波接收强度高于男性。结论:不同经脉腧穴对音乐声波接收敏感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手经 穴位研究
下载PDF
针灸治疗腹泻临床选穴规律及治法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敏 周思远 +3 位作者 陈大帅 苏志维 毛廷丽 李瑛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通过查阅针灸治疗腹泻文献,探索其用穴和治疗方法的规律。方法:以针灸、针刺、电针、灸法、穴位贴敷、腹泻、泄泻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上检索近11年来针灸治疗腹泻临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12篇,符... 目的:通过查阅针灸治疗腹泻文献,探索其用穴和治疗方法的规律。方法:以针灸、针刺、电针、灸法、穴位贴敷、腹泻、泄泻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上检索近11年来针灸治疗腹泻临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12篇,符合要求的文献50篇。经分析天枢、足三里应用频次最高,配穴以大肠的募穴天枢与大肠的背俞穴大肠俞所组成的俞募配穴,胃经合穴足三里与大肠募穴天枢所组成的合募配穴,大肠的募穴天枢,大肠的背俞穴大肠俞,胃经的合穴足三里所组成的合募俞配穴最为常见,治疗方法以温针灸、灸法、电针疗法最为常见。结论:温针灸和灸法是治疗腹泻的常用和有效方法;俞募配穴、合募配穴、合募俞配穴为治疗腹泻的常见配穴方法;天枢、足三里是治疗腹泻出现频次最高的穴位,可作为针灸治疗腹泻基础方,并随症选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腧穴使用 选穴归经 配穴规律 治疗方法
下载PDF
针刺左右胆经穴位对慢性胆囊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兰辛键 刘亚萍 孙忠人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左右胆经穴位对慢性胆囊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左侧胆经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右侧胆经穴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0.0%,对照... 目的观察针刺左右胆经穴位对慢性胆囊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左侧胆经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右侧胆经穴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右侧胆经穴位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优于针刺左侧胆经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胆囊炎 穴位 胆经
下载PDF
本经取穴调控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银兰 万明雨 +4 位作者 梁希森 梁繁荣 哈静 曹丽翠 王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52-59,66,183,共10页
【目的】研究针刺少阳经穴与针刺非经非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前后的基因表达谱。【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比较采用经穴(经穴组)和非经非穴(非经非穴组)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各10例)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选取部分基因进行Real-t... 【目的】研究针刺少阳经穴与针刺非经非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前后的基因表达谱。【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比较采用经穴(经穴组)和非经非穴(非经非穴组)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各10例)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选取部分基因进行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经穴组治疗前后筛选出72个差异基因;非经非穴组治疗前后筛选出110个差异基因。经穴组差异基因涉及的功能包括脑内啡肽酶、ATP合酶等,与治疗该病的关联性大。但非经非穴组涉及的基因功能广泛且分散,与治疗该病关联性较小,如细胞凋亡、DNA修复等。RT-PCR检测了经穴组的ATPAF2、PTGS2、TOR3A基因,非经非穴组的ACP2、AURKA、ARHGEF11、CASP8基因,验证了基因芯片数据的可靠性。【结论】本经取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经穴效应在分子水平是多基因作用的综合结果,而非经非穴产生的安慰效应并未找到与之对应的与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相关的靶基因,进一步证明了经穴效应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针灸疗法 本经取穴 经穴效应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针灸甲乙经》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禹佳 孙鑫 钱会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2期2907-2909,共3页
《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全书共十二卷,128篇,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从卷一到卷六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针灸学的基本知识,从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俞穴主治,通过从1960年到2013年来对... 《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全书共十二卷,128篇,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从卷一到卷六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针灸学的基本知识,从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俞穴主治,通过从1960年到2013年来对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的120多篇文献研究,概括总结现代对《针灸甲乙经》所记载的腧穴和临床治疗上的研究进行归纳与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经络腧穴 临床治疗 禁针禁灸穴
下载PDF
背俞指针疗法对OOC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韦金秀 谢胜 +5 位作者 周晓玲 侯秋科 刘园园 欧阳波 杨成宁 廖婷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on constipation,OOC)不同证型患者治疗前后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的变化特点,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将OOC患者82例分为肠胃积热证、气机郁滞证、脾胃气虚证、肾阳虚证、阴... 目的:分析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on constipation,OOC)不同证型患者治疗前后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的变化特点,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将OOC患者82例分为肠胃积热证、气机郁滞证、脾胃气虚证、肾阳虚证、阴虚肠燥证,分析比较各证型及正常人任督二脉穴位皮温情况。结果:不同证型患者任督二脉皮温变化不同:①胃肠积热证:任脉主要穴位皮温治疗第14天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而督脉主要穴位皮温略微升高。②气机郁滞证: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治疗第14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③脾胃气虚证: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治疗前与治疗第7天及第14天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但经治疗后任督二脉经络轨迹明显。④肾阳虚证: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比较升高明显(P<0.05),治疗第14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⑤阴虚肠燥证: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治疗第14天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显著(P<0.01)。结论:①背俞指针疗法可双向调节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在热邪或虚火情况下,可通过泻火或降火的作用,使穴位皮温降低;在阳虚及寒凝经脉时,可通过温阳散寒而激发经络经气,使穴位皮温升高;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变化不明显者,经治疗后任督二脉红外辐射轨迹变得更加连续、清晰;亦可使没有显示任督经脉红外辐射轨迹者激发出沿该经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②通过背俞指针疗法激发膀胱经经气,进而影响任督二脉经气交会,达到调节肺与大肠表里之枢、肝肺升降之枢及脾胃升降之枢的作用,从而起到"穴位-经络-脏腑功能改善"的治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出口梗阻型 背俞指针疗法 任督二脉穴位皮温
下载PDF
循经远取动针法配合郄穴治疗腰扭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远征 张静 +1 位作者 李磊 武文鹏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11期1338-1340,共3页
目的观察循经远取动针法配合郄穴治疗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循经远取动针法配合郄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循经远取动针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ROM评分,比... 目的观察循经远取动针法配合郄穴治疗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循经远取动针法配合郄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循经远取动针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ROM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ROM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RO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经远取动针法配合郄穴是一种治疗腰扭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循经远取动针法 郄穴 腰扭伤
下载PDF
不同腧穴配伍对穴位皮肤电阻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丹 韩明娟 +1 位作者 谢红阳 王瑜蒙欣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798-80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腧穴配伍针刺对手阳明大肠经腧穴皮肤电阻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校健康学生4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运用原络配穴法、合募配穴法,选取合谷和列缺,上巨虚和天枢2组穴位。用腧穴电阻测定仪测量每组穴位在针刺前、出针即刻以及... 目的观察不同腧穴配伍针刺对手阳明大肠经腧穴皮肤电阻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校健康学生4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运用原络配穴法、合募配穴法,选取合谷和列缺,上巨虚和天枢2组穴位。用腧穴电阻测定仪测量每组穴位在针刺前、出针即刻以及出针后10 min皮肤电阻,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针刺后原络配穴组的各个腧穴的皮肤电阻均有所下降,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后合募配穴组各个腧穴的皮肤电阻也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上巨虚穴的电阻下降明显,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腧穴配伍对腧穴皮肤电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使腧穴皮肤电阻值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配伍 手阳明大肠经 皮肤电阻 针灸疗法
下载PDF
经穴五膜针法浅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建军 王莉 王维栋 《天津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329-330,共2页
本文依据中医传统经络理论、阴阳理论、五行理论以及《内经》相关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针灸理论"五膜理论",并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针灸方法"经穴五膜针法",运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五膜理论 经穴五膜针法 阴阳 脏象 五行 五体
下载PDF
基于针刺调气理论运用微针浅刺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腧穴治疗抑郁相关性失眠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勇 陈璐 《河北中医》 2020年第8期1233-1236,1253,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针刺调气理论的微针浅刺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腧穴治疗抑郁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抑郁相关性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微针浅刺足太阳膀胱经背... 目的观察基于针刺调气理论的微针浅刺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腧穴治疗抑郁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抑郁相关性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微针浅刺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腧穴,均每日1次,每周6次,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失眠症疗效、抑郁症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PSQI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失眠症疗效及抑郁症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针刺调气理论的微针浅刺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腧穴能有效治疗抑郁相关性失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失眠症 膀胱经 背俞 针刺疗法
下载PDF
申时循经取穴针刺治疗肾虚腰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邓特伟 邓丽丽 彭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观察申时循经取穴针刺治疗肾虚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肾虚腰痛诊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申时(下午3-5时,膀胱经旺盛)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则在申酉时之外时间采用普通针刺治疗。2组... 【目的】观察申时循经取穴针刺治疗肾虚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肾虚腰痛诊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申时(下午3-5时,膀胱经旺盛)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则在申酉时之外时间采用普通针刺治疗。2组治疗取穴:肾俞(膀胱经)、委中(膀胱经)、阴谷(肾经,合穴属水),留针30 min,每周5次,共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JOA下腰痛评分情况。【结果】(1)治疗结束后,2组JOA下腰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肾虚腰痛方面效果更佳(P<0.05)。(2)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为93.1%,对照组为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治疗肾虚腰痛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腰痛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对照组,申时循经取穴针刺治疗肾虚腰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虚腰痛/针灸疗法 申时 循经取穴 肾俞 委中 阴谷
下载PDF
瘦素抵抗与胃经减肥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傅杰英 吴艳华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7,共2页
在瘦素研究现状分析基础上,认为肥胖人群的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因此,改善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对于治疗各种肥胖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而胃经在食欲抑制、促进产热、抑制脂肪合成、对体重的双向良性调整、改善瘦素... 在瘦素研究现状分析基础上,认为肥胖人群的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因此,改善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对于治疗各种肥胖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而胃经在食欲抑制、促进产热、抑制脂肪合成、对体重的双向良性调整、改善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局部减肥等方面的作用均与瘦素有密切关系。因此,选择对于改善瘦素抵抗较为敏感的经脉和穴位,与辨证选穴相结合,将使针灸减肥在临床上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瘦素 瘦素抵抗 针灸疗法 胃经 穴位研究
下载PDF
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卢仙球 戴灵琳 +1 位作者 陈利芳 翟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278-1282,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症(mammary gland hyperplasia,MG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MGH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每周治疗3次,连续8周;对照组采用乳癖散结颗粒口服疗法,每日3次,每...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症(mammary gland hyperplasia,MG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MGH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每周治疗3次,连续8周;对照组采用乳癖散结颗粒口服疗法,每日3次,每次1袋,连续8周,两组随访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3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乳房疼痛程度评分、肿块分布范围评分、肿块大小评分及肿块硬度评分。[结果] 62例患者完成了所有治疗及随访,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基线评价具有可比性(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1%,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改善乳房疼痛程度、肿块分布范围、肿块大小及肿块硬度四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是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提高临床有效率、减轻乳房疼痛、缩小肿块分布范围及大小、改善肿块硬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穴位贴敷 乳腺增生 随机对照试验 经络辨证 围刺 乳癖散结颗粒
下载PDF
经络假说与穴位贴敷作用机理浅探 被引量:28
19
作者 陈传江 吴强 林栋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6-28,共3页
运用经络的低流阻通道假说,探讨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定位贴敷 作用机理 经络 假说
下载PDF
基于集合可视化分析探讨针灸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选穴规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忠人 卢英琦 尹洪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2974-2981,共8页
【目的】基于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和Apriori算法对近年来针灸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的选穴规律进行分析探索。【方法】计算机检索、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关于针灸... 【目的】基于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和Apriori算法对近年来针灸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的选穴规律进行分析探索。【方法】计算机检索、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关于针灸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的相关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提取,使用R3.6.1和Cytoscape进行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和Apriori算法分析。【结果】纳入针灸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的文献共76篇,针灸处方104条,相关腧穴66个,其中,以百会、神门、三阴交、四神聪、安眠等使用频次较高,选取经脉以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为主,穴位所属部位以下肢、背部和头部居多,特定穴选取多为五输穴和交会穴。集合可视化分析和穴位组合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均一致表明上述穴位为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的中心穴位。【结论】针灸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效果显著,基于集合可视化分析选穴规律,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针灸治疗更年期睡眠障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睡眠障碍 集合可视化 选穴规律 针灸治疗 足阳明膀胱经 督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